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的应对办法就是还军于国,以绝强权!”这八个字是朱由骢的原话,孙承宗细细一琢磨后更是连声呼好。“当初新军建立之时将军就说过,他的这支部队是朝廷的是咱大明的。不是他的私人武装。你想想看,只要一旦坚定地执行了这条命令。甭管东林党还是其他别有用心之人,谁还能利用连将军都只有指挥权的军队来为自己谋利?从一开始我们效忠的就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以后只要没有朝廷的命令国内哪怕闹翻了天,那也跟咱这些军人没多大关系。而那些试图趁我大明内乱跑来分杯羹的外族就得当心了,只要他们不怕被咱给咬得连渣都不剩,不在乎随即而至的血腥报复,大明也不介意敞开大门喜迎八方宾客!”
第一百八十五章 无妄之灾
确实如孙承宗所说,朱由骢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麾下大军迷失了方向,这个世界上意外的事情太多,万一他自己哪天不小心下了地狱或上了天堂,总不能留下军阀割据的隐患给大明吧?他的梦想就是等自己这批人渐渐老去直至消亡,也还有一个强大的暴力机构能维持国家的安定团结。以后谁想整点新玩意没问题,想从洋大爷那里引进点忽悠人的观念也可以批准的,但千万别妄想把国家的军队变成某一小撮人横行霸道的靠山,否则就得接受被直接扼杀在摇篮里的命运!所以他不但经常提醒将士们是在为谁而战,更要抓住一切机会强化他们的民族国家观念。很难得,这次那个坑弟的崇祯在得知朱由骢这个想法后没有唱反调也没胡闹,而是偷偷地配合他准备给将士们一个惊喜。
朱由骢的阴谋还比较靠谱,皇帝的行动也算得上隐秘。但让这两个小青年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计划却存在着一个极其微小的瑕疵,而正是这个不起眼的问题差点导致功亏一篑,反而险些把他们的个人声望推至顶峰开始大明版的造神运动。
“平儿,你说将军大人是今天回来吗?”从鞑子刀下逃生的鲁奶奶望着远方,焦急地询问着前去打探消息的孙子。
“奶奶您就放心吧,将军大人一准今天到!咱皇上都出城了,他老人家正带着百官在前面侯着呢!”鲁平没机会见到崇祯,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能想出那么些好政策的皇帝应该是个鹤发童颜上了岁数的长者。
“皇上?你是说咱皇上也来了?”如今这日子是越过越好,家里租到十多亩地操持着,官府又不知从哪里弄来些五大三粗的壮汉帮忙修缮了破屋,孙子也在年前就娶上了媳妇这鲁家也算有后了,心情大好之下鲁奶奶的病也不药而愈。而这一切的改变不都是因为咱大明的镇国将军赶跑外敌,皇上施行仁政的结果么?原本让孙子大老远的从三道峪把自己背来就是想参观一下那个救了全村人性命的镇国将军顺便表达一下感谢,没想到居然还能见着皇帝。
“应该是的吧,您瞧前面那么大的阵势官爷们也恭恭敬敬地站着,那不是咱皇上来了还能有谁?”鲁平其实也没什么把握。他只是隔着一里多地看到了那传说中的华盖和龙旗。
“那你还愣着干啥?赶紧把这次进京准备献上去的大枣核桃给皇上送去啊,让他老也尝尝鲜,知道咱这些老百姓没忘了本都惦着他老的好呢!”鲁奶奶举起随身的拐杖就往自己孙子身上招呼,她以为见皇帝就和见县太爷一样随便,心情好了跑到衙门口去坐着还有门子递上杯热茶。
“奶奶这可不成!”鲁平委屈地揉了揉挨揍的肩膀。耐心地解释道:“您想啊。咱去县上交粮的时候想让大老爷给皇上捎点山货都被拒绝了,皇上那么体恤百姓又怎么可能接受?依孙儿之见,咱还是打探好皇上他老人家住哪里,回去前给他搁门口就成!”
“哎……要咱说啊。这新政哪都好,就是太不近人情了点……”乡里人早些年没受过啥教育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反正这年头议论点时政又不算大事。而且这可是他们的心里话,没瞧见都有教书先生因为被拒收给皇帝的孝敬端着凳子跑去县衙坐着骂大街吗?人家那县太老爷可没说个啥,还一脸笑容地赔不是呢。
“皇上。若是呆会镇国将军知道您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迎接凯旋大军还不知道要摆出个什么表情呢!”因为成功诱拐韩爌而得以顺到跑到京城述职的王之桢就没见过那么不知好歹的家伙,他已经能想象出那张胖脸愁得都能揪出水的模样了。
“你让朕怎么办?”崇祯也很无奈,他的表现虽然比王之桢的幻想要稍好,但那额头上的皱纹让人看了绝对会认为他超过八十岁!“这还不是他给闹的?说什么要给百姓表达心愿的权利,结果这倒好京城百姓请愿都请到午门来了,朕要是不答应你们还不得从偏门上殿?让那些外邦使节看了,你们不要脸朕还丢不起这人!”
“皇上此言差矣!圣人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谁啊?居然敢篡改圣人之言?只听崇祯身边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悄悄地嘀咕道:“如今我大明民心可用。皇上正该顺应天意……”
“启泰,你这话要是放在前几年,肯定会给你带来抄家灭族之祸!”又来了,这家伙别以为你是朕那骢弟推荐的就可以成天学苍蝇叫,少来点圣人之言也不会有人把你当文盲的!
“若臣之言便是大逆不道。那将军的所做所为岂不……”可以跟鹿善继那种专职坑人的儒将混到一堆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人,能被朱由骢亲自推荐给皇帝的应该被直接划进乔允升私下编撰的那本奸臣传中。而这个历史上拒绝鞑子征召,坚决抗拒民族大融合偏偏又被称为大儒的孙奇逢就属于这种异类!
“你这话还是留着明年去帝国学院跟那些学子念叨去!”现在内乱已平外寇已灭,是该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了。崇祯没心情在那里听孙奇逢继续唠叨,却关心起另一件事来。“朕让你找的人都齐了吗?别等学院开张的时候还两眼一抹黑的。否则被骢弟踹了可别来朕这里哭诉!”
“皇上且请放心,如今那朱之瑜、陈子龙、夏允彝业已动身赴京,顾继坤不日也将启行,就是黄尊素家那个长子黄宗羲稍微麻烦点,但臣保证过不了多久他也得乖乖就范!”既然要办学校,那没几个著名点的老师咋成?如今由镇国将军起草,李国普等当朝重臣推荐的这份教员名单上臭脾气的家伙还真不少!至于征召手段么,当然是打着那个死胖子的旗号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反正挨骂的是他得实惠的是大明朝廷!
“麻烦?什么意思?难道朕诚意相召他还敢不来么?”崇祯本来就不太喜欢黄尊素那个老苍蝇,虽然他的大儿子很有才华行事风格与其父也大相径庭,但现在又听到人家不给面子更是非常不高兴。
“回皇上的话,现在什么问题都没了!”孙奇逢面露微笑,胸有成竹地道:“日前臣已经让高迎祥高大人去请他两个弟弟来学院读书,若这都不能打动他的话。臣打算拜托镇国将军亲自上门对他晓之以理!”
“钟元兄你这样做,是否太过了?”王之桢越听越头疼,这真是那个十七岁中举,现在被人称为理学大家的孙钟元么?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钟馗下凡呢!那个高迎祥除了拐骗就会一招纯暴力不合作手段,你这是让他去招学生还是绑肉票?让镇国将军去给人家讲道理。天知道那三兄弟会不会不堪忍受折磨而上吊自杀!
“非也。非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今他黄门三杰名头虽响亮但其学问稍有欠缺,孟子亦云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钟元兄,你到底跟了将军多久?”确定了。这就是那个孙奇逢!坑人这种事经过那张利嘴一扒拉,都变成是舍己为人的大善之举。
“愚兄至今无缘面见将军,”孙奇逢一脸向往地道:“然而通过乾岳兄的描述,余认为将军行事隐有圣人遗风……”
“阿嚏——”十多里外的朱由骢显然不知道人家孙大叔给了他那么高的评价,反而恼怒地道:“俺这一路没干啥坏事啊。谁这么缺德在背后骂俺?”
“将军!出大事了!”负责前出侦察的卢象升突然在车外大声叫嚷起来。“回京道路已经被百姓给堵住了,皇上也亲自出城十里迎接!”
“啥?他不是答应了不搞这些虚礼的吗?”朱由骢跳下马车,大老远地就听见前方传来欢呼之声,欢迎王师的韶乐已经奏响。通过望远镜更是能看到城门已经装修一新,大道两旁早已站满了百姓,文武百官全换上了新官袍,那个坑弟的崇祯正一脸憨笑的高踞马上。“这得花多少钱啊?真当俺的银子是天上掉下来的?”
你的银子不是天上掉的,但是咱这些大明军人帮你抢的,没花多少本钱!卢象升好心地提醒道:“另外皇上还让王公公给您带话来了!”
“王承恩?”
“奴婢见过镇国将军!”王承恩苦着个脸解释道:“皇上命奴婢转告将军。如今这场面若要怪就怪那跪满午门的百姓,和成天在朝堂上书要求举行献俘仪式的大臣!另外皇上还有一封圣旨给您……”
“宣吧!”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朱由骢也只好整了整衣服准备下跪接旨。
“圣上有言,将军不必跪接!”说完,王承恩很不好意思地小声念道:“奉天呈运皇帝诏曰。死胖子你折腾够了没有?朕还忙着呢要进城就赶快,别墨墨迹迹地耽误朕处理公务的时间!不然小心找你要加班费!另外此次出迎花费白银五十万两,是朕原本打算用来补贴直隶学子的费用,你得给朕补上……”
“啥?他花了五十万两要俺补一百万?”对于前面那些废话朱由骢都懒得理会。但那皇兄也太不讲道理了点吧,居然想活生生地捞走一倍利润?
对于自己顶头上司那种无耻的算法。王承恩也是觉得难以启齿。“皇……皇上说了,这次出迎费用五十万加上被挪用的那份原本要补贴给学子的正好一百万两!”
“俺抗议!”以后谁再敢说俺无耻,俺就更他拼命!朱由骢暴跳着吼道:“俺不进京了,你回去转告俺皇兄,俺辞官回家去老婆没钱给他!”
“这……”犹豫半晌,王承恩最后还是决定告诉朱由骢。“皇上还说了,您回不回京都没关系,但这帐得您付!否则他就趁您成亲的时候去洛阳找王爷要,宁外您只是皇亲并非本朝官员所以别想用俸禄来抵扣……”
第一百八十六章 承天启运
百姓在期盼,王师凯旋收复辽东朝廷又给准备好了那么丰厚的礼物,虽然不能大家平分但怎么也该表示一下感激之情!文武官员在眺望,这次那死胖子可是抄了鞑子的老巢,谁知道他手里捏着多少人的把柄?崇祯在等待,他好不容易才想出这么个赚钱的法子,正琢磨着下次等那倒霉的弟弟打了胜仗回来再虚报点花消。朱由骢在暴跳,世上怎么会有这样无耻的皇帝,居然利用欢迎仪式来打劫?但不管大家的反应是什么京城在那里摆着,就算变成乌龟爬也爬不了多久。
“马万年,去告诉后面的那群家伙,想进了京过好日子就给俺准备一百万两!”都到了门口要是真不进城的话会被人鄙视的,但这钱从自己的兜里掏出来会很心疼。讨点零花钱还得准备张欠条那是人家鞑子家韦爵爷的专利,朱由骢作为大明的镇国将军当然不会那么没品位,他一向都是崇尚暴力直接打劫。
“王承恩……”钱的问题好解决,让朱由骢真正顾虑的是这样进城对自己的个人声望肯定是有增无减,那就违背了初衷。“皇兄把那两个地方建好了么?”
“回将军的话,早就建好了!如今龙虎山的天师已经带人去了太庙那边,而武当观的出云道长也开始在承天门处负责打理……”王承恩是真不知道这两个小青年要做什么,自从月初镇国将军上了一封秘奏皇帝就突然下令封锁太庙搞装修,而午门那边虽然留出了百官进出的通道,但只要是个有脑袋的都知道巨大的帷幕下正在进行大翻修。
“啥?皇兄把地方选在了那里?”这个昏庸的皇帝也太会折腾了点吧,朱由骢对于紫禁城的正门被改了用途这种小事没什么兴趣,反正鞑子已经没机会给这城门楼子改名了。但太庙那地方能没事瞎整的?皇兄也不怕老祖宗们突然显灵,撺掇着满天诸神在梦里把他给活劈了?
做为皇帝的贴身跟班,王承恩的消息还是比较灵通的。“奴婢虽不知其中原由,但孙大人说了非如此做法不能体现将军用意,不能让将士归心……”
“孙大人?哪个孙大人?”孙承宗最近跟着自己在辽东闹得挺欢实,他肯定没空偷偷去忽悠皇帝;而孙元化也一直呆在山海关。再说了那坏老头潜心钻研新火药都还忙不过来呢,他肯定也不会这样无聊的。
“侯任京师国子监祭酒孙奇逢,孙大人啊!”王承恩很怀疑这个小胖子是不是欺负鞑子反倒把自己给变傻了,怎么推荐了一个那么重要的人物都记不住?
“哦,是他啊……”放心了。如果是另外那两个姓孙老家伙的朱由骢还真舍不得让他们挨雷劈。但这个新入伙的总得纳个投名状吧!孟子不都说过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吗?人家读了那么多书肯定知道,自然也就不会介意在前面帮皇帝背黑锅,大不了就遵照孔子的训示敬鬼神而远之,躲起来呗。
“将军如无别的吩咐。奴婢就先行告退了!”见朱由骢久久不语,王承恩也准备开溜了。继续跟他呆下去,谁知道人家会不会和皇帝一样突然想出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自己去办?
“嗯,你先去忙吧!”朱由骢突然想起如果这样进城,那肯定是对自己的声望有增无减会严重影响还军于国的大计。赶忙把王承恩又叫住小声吩咐道:“你立即让百莲教众人混入百姓的队伍里,待会……”
“来了,来了!奶奶您快看,是咱大明镇国将军的队伍!”随着前面响起的震天喊声,鲁平看到威武的朝廷王师正迈着坚定的步伐缓缓走来,他们那整齐的队伍嘹亮的军歌挺直了的腰板让人看了就感到自豪,而那掩饰不住的冲天杀气更是让被他们保护的大明百姓感到心安。
“那你还愣着干啥?赶快捧着山货去道边侯着啊,一定得让恩人们尝尝咱亲手给他们准备的谢礼!”即使鲁奶奶的耳朵再不好,那数十万人齐呼万岁的声音也足以提醒她。这是平定辽东的大军到了。
“大明皇上万岁!镇国将军万岁!”和旁边那些从河南等地赶来有组织的百姓没法比,鲁平没能扛着三牲祭品占着最靠前的位置摆好香案。但为了不被淹没在人潮中,他使劲全身的力气将摆满了家乡特产托盘高举过头,那里面甚至要有好几十个特意用苏木煮出来的红鸡蛋。
“大明帝国万岁!大明军人万岁!”就在百姓们声嘶力竭地喊出自己祝福的时候,人群里突然传来杂音。这些异类三五成群。不在乎周围那能把自己熔成灰的眼神,拼了命的试图盖过百姓呐喊。
“你小子找抽呢是吧?”虽然双手高举没法给挤到身边的那人一耳光,但鲁平还是狠狠地踹了一脚。没有咱英明的皇帝和威武的镇国将军哪来如今这场面,你小子居然敢忘了本在那里瞎吵吵。
“各位乡亲。各位乡亲……”要说这活可真不好干,捣乱份子在被众人踩成肉泥前赶紧抱头解释道:“你们想想这大明帝国可不就是咱皇上的么。那将军更是统帅着咱大明的无敌雄师,维护住了这两样,皇上跟将军不就更能多地为咱百姓做好事?”
“那你他娘的也不能乱吼!”算了,这可是喜庆的日子官府的老爷不都说过了么人家愿意怎么说那是他们的自由,咱声音比他们大点就行!警告过那个家伙,鲁平和身边众人开始用更大的气力开始山呼。
“卫我百姓!扬我国威!”和频频暴出杂音的百姓喊声不同,大明军队的回应整齐而有力。路边摆满的酒菜和百姓们硬塞到怀里的谢礼并没有阻止他们的步伐,但将士们的腰板挺得更直了,脸上也挤出并不太擅长的微笑。这一刻他们终于体会到为国征战为百姓征战而带来的那种自豪感,这感觉远不是当初平定内乱后所能够比拟的。
“骢弟,你是说我们现在就过去?”这小胖子,你就不能消停一下?朕可是在这里傻站了半天,怎么说也该让文官们把那长篇大论给念完顺带让朕显摆会吧。
“嗯,必须尽快!”朱由骢凑到崇祯耳边解释道:“如今民心可用,军心可用,若皇兄能趁热打铁将我们准备好的那两件惊喜送出来……”
“成!”崇祯一向是忘恩负义的。难道有这么个傻弟弟愿意为自己着想他也乐得接受。对身旁的王承恩吩咐道:“传旨下去,大军直接入城!朕要在承天门为他们接风!”
“嘶——”当巨大的帷幕落下,气势宏伟的承天门再次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无论是早已见惯了高大建筑的文武官员,还是紧随而来的大明百姓都被那整修一新的城楼所震撼。
巨大的宫门、红色的外墙、飞檐翘角。无不显示出皇家的规模和气派。整座城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九十九根朱漆大柱整齐排列,整整一百门最新式的火炮张开狰狞的大嘴,处处彰显着霸气和尊贵。而墙上左右分别挂着卫我百姓扬我国威,这句大明新军耳熟能详的口号。中间则是血红色的崇祯皇帝那八字国书!
“将士们!”很让人意外,皇帝并没有带人登上城楼,而是在外金水桥前的一个高台上就着数十个设计精巧的大喇叭开始了喊话。
“这里是承天门!”一直等到周围都安静下来,崇祯才开始继续吼道:“当年成祖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修建了此门,并将它作为进入皇宫的正门。这后面就是被誉为天下中枢的紫禁城。知道朕为何今日要在此为你们接风,并且在城楼上架好大炮吗?”
“恭请皇上教诲!”
“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心乃天意!我大明的百姓就是天!”崇祯指着肃立一旁的新军将士道:“当年,你们的将军曾说过你们的脚下就是我大明的疆域,你们的身后就是我大明的百姓!如今朕在这里替你们接风,就是要再强调一次,你们守护我大明百姓正是维护天道……”
“卫我百姓!扬我国威!”
“揭幕!”随着崇祯的命令,最后一块幕布被揭下。只见高达九丈九的大石碑上写着“十里之内文官下轿,外邦使臣叩拜而入!”
“今后。这里将作为你们的丰碑存在,因为只有上秉天意下顺民心的你们才能担得起这个重担,用你们战无不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