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世贞问道:“诸位谁的诗做好了吗?”
众人都看向林延潮,这档口应是解元郎先起身赋诗一首的。
林延潮还未开口,冷不防次席刘廷兰起身念道:“晚生这有一首,先来献丑,一时天府姓名登,三载文翁礼俗行,已着衮衣亲劝驾,更施燕席共谈经。杏园路逐三春暖,星汉槎通八月灵。圣策若询黄发老,为言轻重系朝廷。”
好!
堂上堂下都是一片喝彩,刘廷兰这诗作着实不错,且还颂扬地方文教之功。
刘廷兰笑了笑,作了个团揖后坐下朝林延潮看了一眼,先拔头筹的意思很显然嘛。
刘廷兰道:“解元郎时文写得好,刘某佩服,就不知诗作如何,吾拭目以待啊!”
林延潮道:“一般一般,断然是比不上刘兄的,反正乡试,会试又不考赋诗。”
刘廷兰气结,眼中露出‘你竟这般无耻’的神情。
王世贞抚须微笑,显是对刘廷兰的诗作很满意。
刘廷兰一诗后,顿时熄灭了很多人的冲动,因为他们诗作与刘廷兰相较实在相差太悬殊,不好拿出来。
这时林世璧起身道:“晚生也得诗一首,便从场屋了经纶,看取朝家诏选抡。天赋忠良须努力,人生温饱岂荣身。鼎来时事方忧国,到底儒冠不误人。青紫拾来余事耳,直应尊主庇斯民。”
众人皆赞道:“此诗有富贵气度,与亚元郎之诗真难分伯仲!”
刘廷兰听了林世璧之诗,倒也是露出几分佩服之色。
林世璧微微一笑对林延潮调侃道:“延潮,世叔之诗如何?”
林延潮笑着道:“世璧兄之诗,一贯是极好的。”
林世璧一晒,坐在二人当中刘廷兰心想,这二人又是世叔,又是世璧兄,关系好乱啊。
乡试二三名刘廷兰,林世璧之诗后,万马齐喑,无人敢上去唱和。
福建巡抚刘尧诲沉着脸,对王世贞道:“凤州兄,这届举子里除了此二子外,莫非没有别的俊才了?”
王世贞毕恭毕敬道:“回抚台大人,不说其他人,解元郎的诗还未作呢。”
“解元郎?”
一旁陶提学知道林延潮诗才如何。连忙道:“解元郎诗才一贯不佳,抚台,总裁莫抱有太大期望。”
刘尧诲拂了拂身上的蟒袍,淡淡地道:“乡试虽不考诗赋,但解元郎乃一省之文魁,不擅长诗赋,却有几分不美了。”
刘尧诲声音不大,但是坐在他附近的官员和举人都是听见了。
王世贞,几位考官也是擦汗。
刘尧诲头一转,直接看向林延潮道:“解元郎,本院听别人说你不擅诗词,但本院却不信,一省解元乃是举人之首,怎么连诗赋也做不好,本院命你当场赋诗一首来!”
第两百二十五章 镇场诗(第一更)()
本院命你当堂作一首诗来!
刘尧诲一语落地,众人都是侧目,这一句居高临下的意思很明显,尽显其一方诸侯的派头。
在场有不少抚台,藩台的官员,听了刘尧诲这话,都是附于其后道:“解元郎,这是抚台大人赏识的才华!”
“不错,抚台大人抬举你呢解元郎。”
‘无需敝帚自珍嘛。‘
少有几人不客气地道:“解元郎,你这不是怯场吧。”
“解元郎不擅诗词,传出去不是为人笑话,速速依抚台大人之意作来。”
在官员看来,上官指下属当场赋诗是很正常之事,但众举人多是饱读诗书,虽是向往做官,但对于官场一套规矩还是不习惯,仿佛有人强行逼着他们作诗一首来般。
王世贞在旁清楚,刘巡抚也有透过这一手来显威风的意思。
林延潮是解元郎,举人之首,他人拿官场那套规矩,来使唤他了。这叫自视为天之骄子的众举人不免不舒服,不免生起同仇敌忾之心。
林延潮神色淡淡地,这时乡试第六人黄克缵站起身道:“解元郎前几日考场大病,此刻或许还未病愈,不如让在下替他代作一首。”
众官员心想这也可以,代作诗词也是常有的事,刘尧诲手抚长须,眯着眼道:“本院现考校得是解元郎,一会自会轮到你。”
黄克缵本来抱着不平之意,但刘尧诲一眼瞪来,不由有几分心底发毛,心生惧意,忿忿坐下。
陶提学皱眉,他看过林延潮历次童试卷子,五言八赋诗都作得平平,否则院试那一次自己就拔了他为案首了。眼下并非怕林延潮作不出来,若是他一般举人作得差一点也无妨,但他偏偏是解元郎,万一拿不出镇场诗来,必会名声大损。
刘尧诲对左右低声吩咐了一声,当下一名官吏端着一杯酒走到林延潮身旁。这意思很明显,答得好就是敬酒,答不好就自饮罚酒。
到了此刻,林延潮不作也得作了。
但见林延潮平平站起身来,向刘尧诲作了一礼。
却见刘尧诲露出了一分笑意,看着自己,但自己在眼中不过是蝼蚁一般。
林延潮环顾众人朗声念道:“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林延潮声音清澈,众人都听在耳里。
钟铭即是钟上的铭刻,谤书即攻讦文书,屠羊说乃杀羊的屠户,当年随楚昭王逃亡时,立下大功,楚昭王复国后要封他为三公,但屠羊说道,我岂能因贪图爵禄而使我的君主有行赏不当的名声,我不要三公,只要回去杀羊。
这首诗大意是左边是褒奖,右边是恶评,人间万事没有一定对错,倒不如学屠羊说淡泊名利,神马一切都乃浮云啊!
听了林延潮这话,众官员们额头都是冒出汗来,不是这诗作得不好,而是因这诗实在说得不客气。林延潮分明是借诗道,前日我才中得解元,今日你给我上敬酒,罚酒;不过没关系,当学屠羊说,你的夸奖还是责怪,与我而言都是浮云。
众举人听完后,都是神色亢奋,这是什么,这才是读书人的风骨。
眼下他们还未官场那场是是非非打磨,尚有锐气在身。面对当朝二品大员的为难,林延潮这一首诗不亢不卑地顶了回去,才是读书人的骨气。
若非没有人敢作出头鸟,必是一并喝彩起来。
王世贞,陶提学亦是欣赏的点点头。
他们都知,诗作得言辞绚烂等等都在其次,最重要是能以其诗观其志。这首诗非心胸远大之人不能作。
若是一名经历宦海几十年,看透世情的官员作来此诗更合适。只是林延潮不过一介少年怎么会有如此的阅历,这般心胸?
众人都揣测刘尧诲的反应,林延潮虽没有过线,但还是落了他的面子,敬酒罚酒就看看这位刘巡抚气度如何了。但见刘尧诲双眼半开半合,平静如常,城府深沉,看不出丝毫喜怒来。
巡抚不表态,众人皆觉得实在气氛实在压抑。王世贞,陶提学都做好,林延潮若被训斥,他们出言力保的准备。
刘尧诲将蟒袍一拂,从案上举起杯来,崩出了三个字:“作得好!”
这一声犹如一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被压抑了许久了,堂内众人都是为林延潮这首诗喝起彩。众举人都是将掌都拍得通红。
刘尧诲将酒杯遥遥对林延潮道:“解元郎真惊世之才,本院敬你一杯!”
“谢中丞大人!”林延潮一手托杯一手掩袖,然后一饮而尽。
众人见林延潮出了这么大风头,但是如此淡定,不由都是佩服,这才是如方才诗里所说,这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气度。
稍后众人也是赋诗,不过在林延潮这一首镇场诗之下,都是黯然失色。
宴会散去,众人尽兴而去。
刘廷兰,黄克缵,何乔远,看着远处灯火处,王世贞,陶提学拉住林延潮似在叮嘱什么。
见到这一幕,令几人不由羡慕。
“此人吾不如矣。”刘廷兰不由发出这一声感慨。
众人都是问道:“刘兄何必这么说?你的才华不在解元之下。”
刘廷兰摇了摇头道:“才华倒是次要,若是今日换做你们,你敢在巡抚面前赋此诗吗?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啊!‘
众人都是点点头。
黄克缵道:“见刘兄佩服他人倒是第一次,不过以我看来是好事,刘兄今日之不如,他日之如也。”
听了黄克缵这么说,众人都是大笑,刘廷兰更是大笑,然后道:“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走吧!”
“我和陶兄说的事,你回去再细细思量。”王世贞对林延潮道。
“是,弟子一定会尽快给老师答复。”
林延潮说完向王世贞行了一礼,趋步向后再转身离去。
王世贞,陶提学二人目送林延潮离去,陶提学向王世贞道:“凤州兄观此子如何?”
王世贞沉吟良久这才道:“原本本官以为此子不过文章作得好,今日却觉得锐气逼人,令本官不由想起了一个同年。”
王世贞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这是含金量最高一届进士,陶提学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不由问道:“不知是哪位同年?”
“张江陵!”(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六章 龚夫人的想法(第二更)()
省城里通贤坊的高门大宅里。
数颗参天梧桐树,耸立在那,自有一番富贵人家的气象。
屋子里烧着檀香,烟气氤氲,龚夫人闭眼坐在那,一旁两名十五六岁的丫鬟给她正一下下地捶着肩。
而下首的锦杌上,龚子楠与龚夫人聊着天。
龚夫人说了几句,多是龚子楠在那说话,聊了半天龚夫人缓缓睁开眼睛问道:“你说事后王总裁,以及陶提学,将你那同窗林宗海拉下来说话?”
龚子楠笑着道:“娘。那还不是,我这同窗很得弇州先生,大宗师看重呢。那晚的事在士林里都传开了,那一晚他一诗镇场,在座举人之诗皆黯然失色,这样的风光可真是了得,真是羡慕他那一晚技压全场的风光。”
“没出息!有本事你也中个举人啊!光是羡慕别人有什么用?”龚夫人斥道。
龚子楠露出尴尬之色道:“娘,举人哪里有那么好中的,我那朋友叶向高,陈应龙那等才子,这一次都没有中。”
龚夫人冷笑道:“那林宗海为何就能中呢?”龚夫人说到这里,在榻上直起身子来,挥了挥手让两个丫鬟退下。
龚子楠道:“孩儿今年不过十三岁,已是生员,大伯当年十三岁还不是生员呢?”
龚夫人数落道:“你还好意思说,你大伯还是解元,状元双元及第,你比得上?除非有人三元及第。”
“是,是,本朝自商相公之后又有谁三元及第了?”龚子楠垂着头,“娘你说的对,我是不如大伯,要不然,让大伯找找门路,让我去应天府入监吧。这乡试实在太难了,孩儿不想再考了。”
龚夫人皱眉道:“没半点出息,就想着不劳而获。”
龚子楠垂着头不言不语。
龚夫人终究是心疼儿子,见儿子考了这一出乡试人都瘦了一圈。当下龚夫人道:“不过你说的也是,你大伯年事已高,致仕之后官场的人,也难如以往那般卖他面子了,既是你有打算,我就想办法让他替你求一求。”
“那太好了。”龚子楠喜着道。
龚夫人没好气道:“别高兴太早,这事还不一定准。”
说到这里龚夫人顿了顿道:“不过你那同窗林宗海,着实了得,谁能料到昔日那个乡下小子,今日竟中了解元,既是如此我女儿也不算下嫁此人了。对了,我让你试探他口风的事如何了?”
当初龚夫人得知林延潮生员时,就有几分意动,本想他乡试后再看看名次。没料到林延潮一下子中了解元,令龚夫人大呼错过投资的时机。
不过这也让龚夫人更是确信自己的眼光和先见之明,更觉得眼下也不迟。
龚子楠提起那日在酒楼上林延潮的话道:“他说功未成,名未就,何来娶妻?”
“还有呢?”
“没有了,就这一句?”
龚夫人斥道:“叫你办事真是一点都不成。”
龚子楠当下闭嘴。
龚夫人细想了一会,脸上突露出几分笑意道:“他在酒楼上真是这么说。”
龚子楠点点头,又问道:“娘,他是不是说要等他中了解元,再娶他家养媳?”
龚夫人笑道:“你错了,养媳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出身,何必谈什么功未成,名未就。这林宗海是聪明人,懂得如何为自己打算,他自然是想大登科后小登科,另择贤妻,却不好明说,故而说了这一句。”
龚子楠道:“娘你这是乱猜吧,我这同窗很重情义的,不是那种人,何况那养媳与他共过糟糠,别说是宗海了,就算我有这么个养媳也不弃的。弃了就是陈世美,要吃铡刀的。”
龚夫人斥道:“糊涂,陈世美那是戏文,你也信?再说我们也没叫他休妻,你想想既是养媳,又未正式过门,那么又从何休来?”
“娘,你这么一说,好似也有几分道理,但终究是养媳啊,有了名分了。”
龚夫人道:“有了名分又如何?退一步来说,就是有了名分,那还不是大妇,那么让她让一步作个妾好了。一个自幼买来的养媳给解元郎当妾,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龚子楠啊地一声道:“娘,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啊!”
“有何不可?”龚夫人反问道。
“那人家不肯怎么办?”
龚夫人道:“不肯也需肯,这些寒门举子,想什么你娘还不懂,他根基浅,故而一步都不能错,穷苦家的孩子嘛,就算读书再如何了得,多半还是急功近利一点。两条道放着给他选,当然是选宽的道了,如果他真是聪明人的话,就知道与我龚家结亲对他将来大有好处。”
“哼哼,此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娘准备请省城几个最有名的冰人替我们家做媒,至于那养媳嘛,改日我找亲自找她谈,一个乡下来的女人,能有几分见识,吓一吓她怕了,马上即就范了。我女儿可是名门闺秀,与他共侍一夫,可不是太委屈了。”
龚子楠道:“娘,这事我可不帮你。”
“娘,不需你来帮,以后这解元郎定是你姐夫,解元郎嘛,你娘还从未听说过解元郎考不中进士的。”
龚子楠低声道:“娘,唐伯虎是解元郎,就没中进士。”
龚夫人斜了一眼:“闭嘴!。”
登瀛坊巷。
爆竹之声,噼里啪啦地响起。
孩童们堵着耳朵蹦蹦跳跳的,躲着落在地上的鞭炮屑。
林高著背负着双手,笑得合不拢嘴。
大伯,大娘,三叔,三娘都是笑着抬起头,看着巷口上一块用红锻掩着楠木匾额。
随着红锻渐渐揭开,楠木匾额露出了‘解元第’三个字。
四面围观街坊邻居都是齐声叫好,闽县知县贺南儒,满脸笑容与林延潮作揖道:“恭喜宗海兄了,以后这无名的弄口就改名为解元第了。”
林延潮笑了笑道:“哪里话,还是多谢贺兄一片心意了。宅里已备下水酒,还请贺兄赏光!”
贺南儒笑道:“那定要尝尝的。”
“贺兄请!”
“不敢!”
当下林延潮与贺南儒推让了一番,一并入内。(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门()
巷子口仍是十分热闹,街坊邻居与林高着贺喜,而大伯也有一般同僚前来恭贺。
林延潮请贺知县入内,家宅外已是刻上了‘林府’两个大字,家宅院内竖着‘解元’的金字匾额。
至于报帖仍是挂在那,捷报,贵府老爷讳延潮高中福建丙子科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当下二人就在悬挂报贴的大堂上对坐喝茶。
贺知县见了林延潮的宅院笑着道:“放榜那日没有细看,今日一见果真是精致啊!”
林延潮笑道:“不过栖身之处,贺兄见笑了。”
贺知县道:“不过眼下此宅小了一些,不和解元郎之身份,若是解元郎有意,我在衣锦坊有处三进的宅子,还算轩敞,就赠给解元郎了!”
林延潮道:“贺知县好意,延潮心领了,只是此地虽小,但在下与家人也是住得习惯了,高宅大院反不舒坦。”
贺知县笑着道:“宗海兄何必如此清贫,本官说句掏心窝的话,读书何求?还不是为了改换门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本官见过不少秀才中举后,诡寄田地,招买奴仆,修盖大屋,采纳美妾。”
“宗海兄乃少年解元,正是得意之时,何必如此刻薄自己呢?”
林延潮笑了笑,他其实是不愿受这贺知县的人情,以后吃人家嘴短,当下‘义正严词’地道:“正是因为少年得志,故觉才不负实,与今日之成就相较,方思得付出尚少,延潮日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走错一步。”
林延潮一句客套话,但在贺知县耳里听来,却是不一般,他当下道:“解元郎怀青云之志,是贺某目光短浅了。”
林延潮连忙道:“贺知县哪里话,是延潮惭愧才是。”
夜里白日喧闹已过,林高着打了盆水正在洗脚。
这时林高着见窗外有人影,不由问道:“谁啊?进来。”
不久门一开,大伯,大娘二人都是走了进来。
林高着拿起烟袋问道:“你们二人鬼鬼祟祟作什么呢?”
大娘道:“爹,东门大街的许大媒婆来看你来了。”
“许大媒婆?”林高着皱眉问道。
大娘道:“是啊,就是东门里那许大媒婆。”
“这么晚了她来作什么?”
“爹你见一见就知道了。”
林高着当下道:“那就进来吧!”
当下一年轻女子走进来,正是许大媒婆。她一见林高着就道:“林大官人万福。”
林高着道:“夜已是深了,许大媒婆来我们家作什么?”
许大媒婆笑着道:“林大官人,你家有喜事了!”
“什么喜事?”
“自是有富贵人家向你家说媒了。”
“怎么了,有人给咱们家延寿提亲了?”林高着抽着烟袋道。
“那倒不是,是给你们家解元郎说媒来了。”
“哦,那是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