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帝国崛起-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

杨军威也愣了,这次他终于知道百姓们为什么不肯要粮食了,感情因为他们是叛军,怕要了粮食被朝廷砍头。

“诸位乡亲,我近卫军在此之前并未做过任何背叛朝廷的事,作为清廷起步最晚的新军,第一个完成编练的新军,我军原本是奉了西宫太后的命令开赴边界,打算与俄军决一死战。

但却没料到西宫太后竟然使诈,以私自调动军队为由,要将我们处死,我们自然不肯束手就擒,虽然不知道西宫太后为何要如此做,但我军依旧没有反叛的意思。

谁知黑龙江将军竟然调动军队,将我军堵在大兴安岭,那里的冬天可是极寒,人进去便能被冻成冰棍,而我军又没有过冬物资,所以就出来了。

清军不堪一击,我军只用了半天的时间便全歼围堵的清军两千余人,今日我军攻占临沂县城,将这临沂县城洗劫一空,而你们却平安无事。诸位,你们觉得带我军走后,清廷会放过你们吗?”

杨军威用半吓的方式解释道。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告诉这群百姓,自己不是叛军,是朝廷逼着他们反叛的。

但最终的结果却无法改变,反叛了就是反叛了,没什么可说的,也没什么可解释的。现在他们拿着武器占领了这座县城,这就是最好的解释。

“这……”

老者读过几天书,也知道些道理,听完杨军威的话之后,深知此话在理,要想破解这个难题只有两个方法,第一,拿着粮食跟他们走,永远当叛民。第二,被他们杀一些人,日后朝廷追究起来的话,他们也好有个交代,至少不会牵连到活着的人。

但无论哪一个方法,他们都不想选择,这毕竟是要颠覆他们的正常生活的,没人愿意那么干。

“放心吧,我军兵强马壮,有钱,有粮,有枪,有炮,没人能欺负的了你们。”

见老者有些迷茫,杨军威继续鼓动道。

“你们真有这么强悍?”

老者终于忍不住了,开口询问道。

太平天国之后,清廷对于民间一直实施高压政策,压的百姓有些喘不过气来,但凡是有点反抗苗头的,便是血腥镇压。

这次临沂城破,当官的全遭殃了,百姓们反而平安无事,清廷肯定会以为有百姓从中引领,否则的话近卫军也不会再一日之内横扫整个临沂县城,并且分文不留。

“我军在一个半月之内便从黑龙江的大兴安岭,突破重重阻碍,并且未损一人便来到了这山东,我想这意味着什么,您应该知道吧?”

“可这粮食怎么办?马上就该丰收了啊。”

老者仍旧舍不得粮食。

“我军有足够的余粮,可供大家坚持到来年丰收。”

杨军威想了下,此时北方种的是玉米,口感并不好,而部队使用的则全都是小麦,很少有玉米,大不了到时候派军下山,让百姓们收粮就行了。

“好,我跟你们走。”

见对方既然这么说,老者也只能答应了,反正横竖都是个死,还不如搏一把,兴许还能活下来。

第四十六章:永久性工事

沂蒙山内,当张野得知杨军威竟然把整个临沂县都要搬空的时候,不由的为之一震。

这实在是太疯狂了,而且这事办的似乎也有些欠考虑。

目前他们什么都没有,也没有准备任何的东西,就这么让百姓们进来,住在哪?怎么去安排那些人?

“哎,这个老杨,竟给老子找头疼的事。”

张野苦笑着摇摇头,此刻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整个县城的迁徙,这将会是个巨大的工程,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完成,而时间上又不允许张野去浪费那么多,换句话说,张野他没有时间来招待这些百姓。

沂蒙山是被他当做军事基地来运作的,而非新的城池。

可杨军威又与百姓们达成了协议,迁徙太过于麻烦,直接占领城池的话,有不利于防守,这一万余人的军队还没有完全练成呢,张野本来还打算再用半年的时间深入训练一下,让他们更加强大一些。

这还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百姓,张野很需要,但却不是现在,现在他的首要任务应当是训练军队,以应对下一次的扩军,在义和拳爆发之前,将军队整训完毕。

待义和拳爆发的时候,张野在浑水摸鱼,趁机掀翻清朝。

一万二千军队看似很多,但其实很少,连一个山东省都控制不住,再者德国人有侵占山东的意思,那么张野的势力范围就只能往西走,短期内还不能与德国产生冲突。

巨野教案是在11月份爆发的,现在也不过才八月底,还有两个月稍微多一点的时间,两个月的时间,清军想要调动军队的话估计也没那么容易吧?

哎,不管了,既然答应了,那就硬着头皮上吧,清军来了大不了打一仗便是了,只要在他们来之前,将所有百姓都撤入沂蒙山就行了,到时候关口一封,来多少人都白搭。

“回去告诉你们标统,让百姓们只带棉衣棉被,以及其他的生活必备品,其余东西一概不带,我只给他三天的时间,三天后必须全部出发,一周之内要全部回来。另外我会再派马车过去,把粮食什么的全拉回来。”

坐下了决定之后,张野对着传令兵吩咐道。

一周,这是他能拿出来的最长时间了,再久的话就有点耽误事了。

旋即,张野又命留守在沂蒙山的李三才部分出一营人马,携带着沂蒙山内所有剩余的马车全部赶往临沂,将那里的粮食全部拉回来。

至于百姓来了之后住哪?这个问题暂时还不用考虑,一是张野没那个时间,二是此时的百姓没那么矫情。

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会建房子,反正沂蒙山树木这么多,砍点建个房子就是了,那些被破坏的地方,就在中商树苗,几年之后又是一片绿油油。

沂蒙山的地形图正在绘制,这也是个大工程,有上百名士兵被派了出去,同时出去的还有数十名绘图士兵。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将沂蒙山当做根据地,那就必须要搞清楚山里的一切,包括有几座山,几条河等等。

随后张野又联系了威廉,让他带着所有的工人,以及制造好的枪支弹药一起来沂蒙山,张野打算在沂蒙山内建立自己的兵工厂。

而设备,也打算从德国那边进口,一边自己制造,一边培养自己的技工,虽然目前来说难度还有点大,但总好过没有。

另外毛瑟1898式步枪的图纸张野也画的差不多了,只需要修改一些地方即可完工,闲下来之后,张野开始在自己的基地内转悠。

此刻基地附近的地形早已搞清楚了,他们位于几座山之间的一块小平原上,平原被改作训练场,部队的宿舍则被建立在半山坡,都是那种大通铺,以营为单位,一营住在一起。

而其他的山地,也被改建成了训练场,用来训练抢占高地以及高地防守等,高地上设有炮台,上面常驻五门步兵炮,用来紧急时候的防守任务。

走着走着,半天的时间过去了,天色将暗,张野来到了沂蒙山的入口处,这里因为地势险要,且是进山的唯一通道。

所以张野在这里放下了一个营的防守力量,但这一个营在外面是看不见的,两边的山头已被铲平,两边各摆五门步兵炮,射程虽然有限,但对付清军还是足够的。

靠下一点的地方也被构建了十个机枪阵地,大多都是依山而建,再做上一些伪装,眼神不好的人一眼很难发现这里。

看着这个还算是满意的阵地,张野却总是觉得有点不足,但哪里不足,一时间却说不上来。

忽然间,张野像是意识到了什么。

沂蒙山既然被自己当做基地,肯定是要长时间把守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少了永久性工事呢?

现在的工事看上去虽然已经很完美了,但却是临时性的工事,算不上是永久性,就连安全系数最高的机枪阵地,也不过是在前面摆上了三层沙袋而已,一炮过来照样还的完蛋。

张野忽然想到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松山战役,在那场战役中,日本的一个联队将整个松山挖空,建造了n个地堡,这个联队只有三千人,而后来进攻他们的远征军却有二十万。

虽然最后日军的这个联队被全歼了,但远征军也为此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张野后世在国防大学学习的时候,作为经典案例的松山战役自然也是学过的,其中日军暗堡的部署图等等他们都能看到。

虽然放在21世纪这样的部署是落后了,但是放在现在,恐怕一个营守在这里,只要弹药管够,就能抵御住十万敌军的进攻吧?

“把这两座山的详细数据统计出来给我,包括长宽高,上下角度等等,马上就要。”

想到这里,张野直接吩咐身后的士兵开始统计。

他已经等不及了,沂蒙山便是他的根据地,这里虽然是山,但距离外界的平原却很近,也算是平原中的山区,敌人若是真的来攻,那么防守的压力将会很大,若是有了永备工事,这种压力将会骤减。

要想永远的守住这里,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办到的,张野需要整个沂蒙山的地形图,然后将那些可以爬山的地方全给封死,让他们集中在一起,而暗堡也就集中在那些地方。

沂蒙山作为两战圣地,其地势也很险,蒙卦卦象和卦义的彖辞说:‘山下有险,险而止,蒙。’‘山下出泉,蒙。’对此,三国魏王弼注解说:‘退则困险,进则阂(阻隔之意)山,不知所适,蒙之义也。’又说:‘山下出泉,未知所适,蒙之象也。’

再看蒙山的形势,它绵亘于鲁中南大地,跨平邑、蒙阴、费县、沂南等县,层峦叠嶂,云雾弥漫,给人以深邃莫测、晦冥难辨之感;千峰耸峙,万壑争流,常陷人于山重水复、进退无路之境地。蒙山的形势,不正是蒙卦卦象的标本吗?反过来,蒙卦卦义也正是蒙山形势的写照。

而最让张野头疼的便是,沂蒙山是石头山,开凿起来很费力,没有个三五年的时间根本完不成,不过问题似乎也不是很严重,一个永久性的工事,用个三五年倒也能接受。

至于近期,大不了多派点兵力就行了,百姓们来到沂蒙山之后若是没事干的话,可以来开山,每日管餐,并且发放工资,也算是给他们找了份差事。

很快的,张野拿到了面前两座山的数据,虽然不是最准确的,但也相差不大,这些都是驻守在这里的士兵给出的大概数字,毕竟一座山这么高,谁也不可能去拿着尺子量。

拿到了数据之后,张野直接返回了驻地,然后便在图纸上开始设计沂蒙山的永久性工事,虽然很费力,也要找出最合适的地方,但这项工作却是不可避免的。

接连一周,张野终于设计完成,而此时张野也得到了一个准确的消息,通过士兵们亲自勘察,除了沂蒙山的出口以外,只有两个地方可以登山,其余地方均无法上山,这也再次印证了沂蒙山的险。

拿到了具体的消息,张野亲自前往那两个点查看,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两条路都不是什么主要道路,都是山民为了方便,日子久了走出来的路,只需要在这两个地方派上一个班的兵力,放上一挺机枪,便可守死这里,当然了,若是不想守也很简单,直接把路给炸了。

山路本就陡峭,炸了之后人根本就无法行走。

算着时间,杨军威和赵克明二人也差不多该回来了吧?前天得到杨军威那边传回的消息,说有上万名百姓要跟随他们一同前来,所以耽误的时间稍微长了点。

现在只等杨军威他们回来之后,暗堡工事便可以开工建设了,而接下来,张野也必须要将军队部署出去,以防清军的反扑。

而两个月后,差不多就可以松口气了,届时巨野教案爆发,清廷也就没精力来管自己了,到时大半个山东都将会被德国人给划走。而自己所在的地方,也不归清廷管辖了。

第四十七章:清军来了

负责去临沂,潍坊两地搜剿的杨军威和赵克明回来了,不但他们自己回来了,其中杨军威更是带回来了一百五十余万两白银,还有约合五十万两白银的黄金,以及价值不菲的珠宝。

另外还有数万名百姓,他们大多没有带太多的东西,只是按照要求携带简单的生活必备品,或许他们以为,要不了多久他们便能回去,来这沂蒙山,无非也就是避难来了。

赵克明从潍坊带回来了约合一百万两白银,以及数十万两价值的黄金、珠宝。这次一番清剿,让张野的财富骤增三百万两白银。

加上之前的存款,现在也差不多有六百万两白银了,换算成英镑的话就是三百万英镑左右,当然了,纯度不同,这些白银充其量也就能值个一百来万英镑。

换算成马克的话,差不多也有一千多万,短时间内是足够用了。

现在没有理财,钱生钱的唯一方法便是拿这些钱去干点什么,否则的话只能是越花越少,然后等着贬值。

在心中快速的换算着一些成本价格,然后列出了一个初步的采购清单。

百姓们需要生活,张野自然不可能白白养着他们,年纪稍微大些的可以去开山,反正也是一件长期工程,慢慢来。

年纪稍小一些的去兵工厂,部队日后的弹药总需要补给的吧?若是一直依靠外界的补给,一旦打起来的话,就会被人给断掉,导致最终的失败。

所以张野的计划是很有准对性的,也是很单一的,他的目的就是要自给自足,不过度的依靠外界。

所以张野在心中画出了一个基本的订单,一条中型步枪生产线,此时的步枪生产线远没有后世那么发达,限于种种条件的制约,一条最先进的中型生产线每月顶天也就只能生产一千支步枪左右,前提是全部都是熟练工人。

三条中型子弹生产线以及一条中型炮弹生产线,这个无需介绍,子弹的生产是缓慢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其工序要比制造步枪和火炮还要复杂,即便是后世,能制造出优秀弹药的国家也不多。

另外就是还有一条火炮生产线以及一条中型炼钢设备,至于锻压机,冲压机,车床之类的装备制造设备,张野则选择暂时性的放弃。

没有人才,搞来这些设备也没用,况且自己也不懂这些,搞回来也没办法去研究新的设备,按照张野的想法,什么时候找到懂这些的人才了,再去采购设备。

想到便去干,张野随即派人去跟威廉联系,要他在来的时候去德国大使那里问一下这些设备的价格,等威廉来了之后便可以采购。

从德国人支持自己的态度上来看,德国人应该是不会拒绝的,因为他们若是想要将在华的利益扩展到最大,那么华夏本身就必须要乱,否则德国只能一点点的去吞噬。

而自己,很显然就是这个可以让华夏乱起来的主,叛军,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能引起骚乱的吗?

但德国人也同样不希望清廷倒台,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德国人可能会给予一定的制衡,但也不会有太大的动作。

“走,下去看看!”

看完了上百辆大车上装满的银子,张野的心情也甚是高兴,直接挥手示意到百姓那里去看看。

既然跟着来了,那这些人就是他未来的基础,跟百姓们打好交道,日后自己在这沂蒙山里也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当然了,若是没有他们,也就没有这些麻烦了,但张野首先想着的是扩军,而这数万名百姓之中,至少可以给他们提供上百精锐士兵,这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行人跟随着张野到安置百姓的区域查看,百姓们因为东西少,一人提着一个提包,里面装有被褥和衣物,其余物品几乎全都没有。

所以收拾起来也比较省事,并不费什么时间,一些东西较多的,也被提前放在马车上携带,在进入沂蒙山的时候也被他们拿走。

“老大爷,您怎么自己拿东西啊。”

刚一步入百姓安置区,张野便看到一名老者亲自背着一个硕大的提包在找地方,急忙上前接过老人手中的提包,安抚道。

“大家伙都在忙,我这年纪虽然大了,重活干不了,但这两步路还是没问题的。”

老人笑呵呵的回应道。

张野看了看老人身边,跟着两名妇人,一名年纪与老人相仿,另一名大约二十来岁,身后跟着一个约五六岁的男孩,怀里还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女孩。

“你们家的青壮呢?怎么就你们几个?”

不用想,看这年龄结构也知道这几人之间的关系,年纪轻的妇女不是女儿就是儿媳,而后面的俩不是孙子就是外孙,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本家亲戚。

“我家三个孩子就在你们近卫军呐,当初说去找零活干,谁知道回来之后就非要闹着当兵,老大更是撇下妻儿不管跑去当兵。”

老人无奈的摇了摇头,没办法,孩子大了也管不了了,当兵虽然危险,但好在新军的军饷比较高,三个孩子都去新军当兵,这一个月就有十二两银子,一家人过的倒也算是滋润。

可事实却不是这样,三个孩子每月虽然有十二两银子,但却寄不到家里,从北京寄到临沂,光是路费就差不多要一两多银子,在算上人工什么的,寄十二两银子回来,能拿到手的差不多也就只剩下五两不到了。

所以这半年以来也没让孩子们寄过军饷,家里面凑活着勉强过下去算了,等什么时候他们回来了,把钱带回来了在好好的开荤。

“可知你家孩子在哪支部队当兵?”

张野愣了愣,没想到竟然还碰到军属了,而且还是三个孩子都在近卫军。

这些消息以前他并没有详细的了解过,若不是今日碰上了,还真就不知道还有这回事,仅仅只是一家便为近卫军提供了三名士兵,这不管是放在什么时候,都是绝对值得人尊敬的行为。

“这倒是不知,只知是在近卫军,差不多有半年没联系了吧,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提起自己的三个孩子,老者便是一阵的担心。

特别是近卫军被宣布成为叛军的时候,老者更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叛军,被砍头倒是干脆,起码不用担心了,就是这没任何消息才让人担心。

而老者也是带着一家老小不停的东躲**,毕竟孩子成了叛军,官府是要捉拿他们的,虽然目前来看官府还没有这么做,但那也是早晚的事。

“老大爷,你就放心吧,我们部队从组建开始到现在,没有出现过一例死亡的案例,虽然不知道你的孩子在哪支部队里,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他们都还活着。”

张野看着老人担忧的样子,心里也有些不忍,但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暂时安慰道,旋即对着身后开口:“去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