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掌武唐-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事到如今都还没得到发放,没想到今日户部尚书又想出这样的损招,相信现在所有同僚都在心内默默地问候着崔知悌的直系女亲属。

    好在这个提议被圣人否决了,让不少人都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裴炎又向圣人禀告近日邪教火凤社活动频繁之事。

    火凤社之乱由来已久,其首领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陈硕真,这可是一个令江南道百姓闻名色变的女子,陆瑾小时候更没少听阿娘讲述这位女皇帝的生平。

    据传陈硕真生于武德年间,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女子,年轻时利用道教阁皂宗和来自西方的摩尼教发展信徒,创立了火凤社,并称自己是九天玄女下凡,号称赤天圣母。

    永徽四年(653),江南道百姓苦于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加入火凤社的信徒愈发众多,陈硕贞审时度势,与妹夫章叔胤在睦州清溪县的覆船山率众起义,自称文佳皇帝,乘夜攻占桐庐,又引兵两千攻克睦州、於潜,一时之间,整个天下为之震动,这也是自大唐立国贞观盛世以来,最大的地区叛乱。

    叛乱发生不久,朝廷即命扬州刺史房仁裕发兵南攻,婺州刺史崔义玄等率兵北进,陈硕真所领义军在下淮戍与崔义玄部遭遇。

    崔义玄出生清河崔氏,身经百战,颇有智谋,加之所领大军骁勇善战,岂是陈硕真所领的杂牌义军能够比拟的?

    是役,义军大溃被杀数万人,退至睦州境,又有万人相继投降官军。十一月,房、崔两部会合,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陈硕真等被俘杀,起义也宣告失败。

    相传陈硕真被俘行刑时,曾遭到了崔义玄非人的虐待,让她剥光衣服骑着木驴游遍全城,以消除百姓们对这位赤天圣母的敬仰之心。

    其后行刑时,崔义玄下令以刑肢虐杀陈硕真,陈硕真才大叫而亡,其惨烈之状,让四周围观百姓无不为之落泪。

    陈硕真的死状是陆瑾无意中在一部典籍中看到的,当时便带给他强烈的震撼,也对采取这样虐杀手法的崔义玄产生了一丝说不出的厌恶。

    陈硕真死后,原本强盛的火云社也转入暗处发展,许多年都再也没有听到动静,今日在朝堂上议及,想必火云社又是有了暗中活动的迹象。

    果然,根据裴炎禀告所言,火凤社现已改名为火凤教,秘密在江南道诸州活动,而且教中又在几年前推选出一名女教主,负责统领全教,隐隐有不轨之心。

    高宗闻言大怒,即刻下令让江南道诸州刺史调查此事,务必将这些邪魔歪道一网打尽。

    下朝之后,陆瑾回到察院继续熟悉律法,这样认真捧卷阅读的日子足足过了一个月,他才对监察御史需要具备的律法知识有了大概了解。

    其间,张仁愿也曾带着陆瑾一道前去吏部抓捕一个犯事的官员,是为考功员外郎王睿。

    这位仁兄身居主宰官员升迁的考功要职,却收受贿赂让许多无德无才的官员得到了升迁,从而被人告发,陆瑾和张仁愿去的时候,他还正在公事房内办公,一听到来者为御史,整个人立即就吓得瘫倒在了案后。

    身为御史,自然不会心存怜悯,张仁愿吩咐同来卫士将王睿从地上拽起,直接就押到了台狱牢房之内。

    贞观之后,监察御史不仅有弹劾之权,更有审案之权,昏暗牢房灯火摇曳中,张仁愿直接吩咐狱卒准备一应刑具,王睿刚看得那些血淋淋的刑具一眼,立即就吓得尿了裤子,痛哭流涕一五一十的交代了起来,并在口供上签字画押。

    离开台狱,张仁愿才笑眯眯的告诉陆瑾身为御史是不能随意对犯人使用私刑,刚才摆出了那些阵仗,都是吓唬他的,目的也是让他畏惧之下如实召来。

    陆瑾叹为观止,也非常佩服张仁愿的手段,想必要不了多久,他便会独自一人带领卫士抓捕凡事官员,也不知道是谁,闯上他陆御史头次抓人呢?

    ※※※

    这一日放衙之后,为感谢同僚们的照顾,陆瑾特意在南市宾满楼内,宴请察院所有人。

    宗秦客身为御史中丞,自然而然出席宴席,张仁愿、李峤、魏元忠、李徐福也前来捧场参加,唯有武懿宗借口家中有事,推辞了。

    陆瑾知道武懿宗在察院并不受人待见,再加上他与宗秦客有着深深的心结,不来与宴也算常情,倒也不以为杵。

    宾满楼乃是长安城内最富盛名的百年老店,这间开在洛阳城的分店也颇显不凡,光那栋五层高的红色木楼便如鹤立鸡群般傲立在南市中央,让人是叹为观止。

    至于菜肴美酒,也十分的丰盛。

    主菜为宾满楼最盛名的浑羊殁忽,具体作法是用整羊、整鹅各一只,鹅用五味调和之后塞入羊腹之内,将之放于火上炙烤,羊熟则腹内烤鹅也熟,烤熟之后只吃进了羊肉滋味的鹅,不吃羊。

    而配菜则为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去骨鲜鱼鲙、兼皮熟肉脸四道,至于美酒,则是来自蜀地最富名气的剑南烧春。

    宴席当中,陆瑾与同僚们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及至快到黄昏,方才结束。

    (本章完)

第420章 贫贱不能移() 
下楼与宗秦客、张仁愿等人告别之后,陆瑾这才负手在南市之中漫步了起来。

    快到暮鼓时间,南市内的行人愈发脚步匆匆,陆瑾现在身为监察御史,倒也不会再担忧宵禁制度,盖因朝廷对于监察御史有着很多特权,即便是在宵禁森严的洛阳城夜晚,陆瑾凭借他的鱼符,一路上也能畅通无阻。

    悠悠慢行间,他不时打量长街两旁,可见店铺林立,摊贩繁多,琳琅满目的货品直让人眼花缭乱,街道上人流如梭,灯红酒绿,恍如天上街市一般。

    洛阳处于中原大地中心地带,加之以通济渠连接大运河,可谓天下的商业中心,而南市作为洛阳城三大市集之首,又可谓洛阳商业的中心,自然而然成为耀眼灿烂的明珠,可以说,南市汇聚了整个天下之物,自然十分的鼎盛繁华。

    陆瑾边走边看,一路上叹为观止,正在饶有兴趣地欣赏街头杂耍表演的时候,突然听见一阵喝骂声从不远处传来。

    好奇一望,却是三五个布衣大汉正在痛殴一个壮硕的汉子,拳打脚踢丝毫不留情面,而那被揍之人躺在地上连连打滚哀嚎,却没有人出手相助。

    陆瑾并非是爱管闲事之人,然而对于这种眼前看到的事,他还是不能置之不理,正欲举步,那挨打的汉子恰好转过头来,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庞顿时豁然入目。

    “是他?”陆瑾暗自嘀咕了一声,眉头一皱急忙挤开人群走了进去,亢声喝斥道:“洛阳城头岂能容你们当街斗殴?

    还不快快住手!”

    一席话义正言辞威风凛凛,倒也让那些大打出手的布衣大汉们心头微凛,为首大汉双手抱拳气喘吁吁的言道:“郎君有所不知,并非是我等人多欺负人少,而是这厮来我赌场赌钱赖账,东家气不过,才令我等教训于他。”

    被揍之人从地上猛然站起,张牙舞爪的怒声道:“放屁,明明是尔等暗中出老千诓骗本大爷的钱财,呵,居然还有理了?”

    言罢,他转头望着陆瑾,正遇上说话,却又猛然一愣,惊喜笑道:“啊呀,你不是陆学士么?哈哈,咱们怎么这么有缘?”

    此人身材高大,体型壮硕,赫然乃上巳节时与陆瑾有过一面之缘的卖药汉冯小宝。

    陆瑾望着冯小宝脸肿嘴青的模样,忍不住失笑:“冯郎君,你我一月未见,没想到你却变成这般模样了。”

    冯小宝白脸泛红,显然有些尴尬,不服气的嚷嚷道:“陆学士有所不知,这家赌场专门坑客害客,害得我我好不容易攒上的钱财输得精光,我与他们东家理论,没料到他却使人揍我,真是太可恶了。陆学士,你一定要帮我讨回公道。”

    说完此话,冯小宝陡然精神大振,因为他知道陆瑾可是太平公主的好友,只要陆瑾肯出手相助,一定能够帮他讨回钱财。

    陆瑾眉头轻皱,沉吟半响问那殴人的布衣大汉道:“这位郎君还欠你们赌坊多少钱财?”

    布衣大汉赳赳言道:“最后那一局他输了赖账,总共欠我们一贯钱。”

    陆瑾微微一笑,解下荷包从中取出一贯钱递给了布衣大汉,言道:“这钱,本郎君替他还上了。”

    布衣大汉接过铜钱笑言道:“还是这位郎君明事理,小的在此谢过。”

    冯小宝见陆瑾居然这么轻易给钱,登时有些急了,言道:“陆郎君,你,你这是……”

    陆瑾微笑摇了摇手,突然又收敛笑容对着那布衣大汉正色道:“赌场钱财咱们现在已经两清了,接下来也该算算你们殴打这位冯郎君的帐,也不知该赔多少钱财合适?”

    冯小宝听得双目一亮,止不住哈哈大笑道:“对对对,陆学士说得不错,刚才你们出手那么重,须得付些汤药费才行,否者咱们就去见官。”

    布衣大汉双目一闪,望着陆瑾寒着脸道:“这位郎君,你是专程来找茬的吧?是他赖账在先,我们才会动手。”

    陆瑾淡淡笑言道:“唐律有规,当街斗殴扰乱市集者,受笞刑三十,若是使人致伤,则受杖刑三十,此有明文规定。”

    说到这里,他转身望着冯小宝正色道:“对了,不知冯郎君你被他们痛殴之后,身子可有不适?”

    冯小宝立即醒悟了过来,止不住心头大乐,连忙佝偻着腰身哀嚎连连地言道:“哎呀,刚才我的腰不知被谁踢伤了,现在疼得厉害,没有五六贯钱只怕是治不好,这可怎么办啊?”

    话音落点,四周围观人群顿时哄然大笑,指指点点,显然是被逗乐了,唯有那群赌坊打手个个面色难看,显然有些措手不及。

    陆瑾眉头轻轻一挑,问道:“在下言尽于此,不知各位是愿意陪汤药费?还是就这般前去见官呢?”

    布衣大汉铁青着脸久久沉默着,半响才长吁一口气言道:“郎君稍等。”言罢转身进了赌坊。

    片刻之后,布衣大汉拿着一个钱袋折回,颇为不情愿地递给冯小宝道:“这是我们东家赔给你的汤药费,以后不许你再踏入我们赌坊半步。”

    冯小宝喜不自禁,接过钱袋连连点头,再用手掂量掂量钱袋内的铜钱,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眼见没有热闹可看,围观人们渐渐散去,冯小宝走到陆瑾身前深深一躬,感激言道:“多谢陆学士相助,你真是好手段,竟能让赌场赔钱给我。”

    陆瑾微笑摇头道:“并非是好手段,而乃冯郎君你本就占据了道理,这才能够让赌场服膺赔钱,若他们没揍你这一顿,我还当真无可奈何。”

    冯小宝摸着红肿的脸颊,感叹言道:“挨一顿打便可得到这么多的钱财,想想我卖药之苦,真想让他们再打我一顿。”

    陆瑾听得啼笑皆非,正容言道:“男儿志比天空,冯郎君堂堂七尺男儿,岂能有这样的想法?”

    冯小宝面色复杂地思忖了一下,摇头叹道:“陆学士有所不知,某也是人穷志短啊!”

    陆瑾与他也只算得上是泛泛之交,倒也不好直斥他的不是,淡淡言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方是大丈夫,还望冯郎君擅自珍重,在下告辞。”言罢,拱手一礼举步离去。

    冯小宝拿着钱袋呆呆地望着陆瑾离去的背影,仔细回想他最后那句话,半响回不过神来。

    (本章完)

第421章 洛河之夜() 
陆瑾刚沿着长街走到街口,便看见一个白衣翩翩的俊美郎君正站在前面含笑而立,纸扇轻摇风度翩翩,引来了不少怀春少女的目光。

    见到陆瑾神情似乎有些惊讶,白衣郎君收拢纸扇轻步上前,笑着拱手道:“陆郎君,久违了。”

    没想到在这里碰到崔若颜,陆瑾着实有些意外,拱手回礼道:“十七郎君有礼。”

    崔若颜微笑颔首,满含探究的目光落在陆瑾的脸上,笑吟吟地言道:“时才见到陆郎君仗义相助那赌徒,若颜实在深感意外,此人卑微低贱,乃不折不扣的市井赌徒,难道也可引来状元郎相助?”

    陆瑾眉头轻皱,嘴角不由自主地泛出了一丝冷冷的嘲笑:“在十七郎君这帮世家子弟的眼中,只怕所有人都是卑微低贱吧?想来陆瑾也应该不会例外。”

    崔若颜神情微变,语带认真地言道:“陆郎君似乎对我们博陵崔氏有些成见?”

    崔若颜此话可谓一语中的,自从七宗五姓妄想谋夺陆氏沿海盐场之后,陆瑾对七宗五姓一直深怀戒备与不满,因而刚才听到崔若颜那自视甚高的话,才冷言冷语的进行反驳。

    瞧见崔若颜正色相望,似乎等待自己的回答,陆瑾淡淡开口道:“在下与博陵崔氏无冤无仇,何来成见?”

    “那好。”崔若颜突然开心一笑,“既然没有成见,若颜若是现在邀请陆郎君泛舟洛河,品茶闲聊,不知陆郎君你是否愿意呢?”

    陆瑾不知崔若颜突然相邀所为何意,一时之间暗生警惕,望着快要落山的夕阳言道:“暮鼓马上就要敲响,现在泛舟洛河只怕是有所不妥,若惹来巡街金吾卫,倒是有些麻烦。”

    崔若颜自信笑道:“若是他人,自然有这样的顾及,但陆郎君乃是我崔氏之客,即便是金吾卫大将军亲来,也奈何不我们。”

    陆瑾略一思忖,也想听听崔若颜此番邀请所为何也,便点头道:“那好,就依十七郎君之言。”

    待到夕阳沉下青山,沉沉暮霭笼罩了整个洛阳城的时候,一叶孤舟从码头飘进了洛水之中,向着下游悠悠然而去。

    这艘乌篷小舟长约两丈,行至洛河之上难免跌宕起伏,若是第一次乘船之人,难免会吓得面色苍白,瑟瑟发抖,陆瑾和崔若颜都已经习以为常,两人安之若泰地坐在乌蓬之内,脸上没有丝毫惧怕。

    驾舟女子头戴斗笠,体形颀长,雪白色的衣衫被河风呼啸卷起,好似踏破碧浪的美丽仙子。

    时才上船时陆瑾曾瞧得那女子一眼,当即心头便是微微一凛,因为他已经认出这女子正是崔若颜的贴身护卫君海棠,而在以前,他还与君海棠有过一翻纠葛,现在回想,恍然如梦。

    乌蓬内唯有一张案几,案上燎炉正煮着一壶洞庭茶,飘渺茶香扑鼻而至,让人心旷神怡。

    崔若颜亲自动手拿着茶勺,替陆瑾斟满案前白玉茶杯,其后又替自己斟满了一杯,举起笑言道:“明月当空,河风送爽,能够与当世英杰对案而坐,若颜实在幸何如之,陆郎君请茶。”

    “十七郎客气。”陆瑾简简单单一句,举起茶杯微呷一口,又将之放下。

    崔若颜轻叹一句,笑道:“当日若颜便看出陆郎君你并非池中之物,果然新科提名状元及第,我那侄儿向来眼高于顶,看不起他人,这次面对陆郎君,也只得甘拜下风。”

    陆瑾淡淡笑道:“崔琳崔郎君文采也非常不错,在下能够获得状元,也算得上侥幸。”

    崔若颜摇头失笑,望向陆瑾的目光中流淌着让人琢磨不透的异彩:“能够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洛阳花’的诗句,状元郎之才我那侄儿可是拍马也赶不上。”

    “十七郎君过奖了。”陆瑾笑了笑,神情却是波澜不惊。

    见状,崔若颜暗感纳闷,以往她邀约友人置茶闲聊,对方无一不是兴致盎然,说笑不断,却没遇到过如陆瑾这般态度之人。

    他面对自己,既不冷漠,也不热诚,既不多言,也不多语,那种如泰山般的镇定与从容总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让人不能揣度他究竟再想写什么,而崔若颜发觉自己当真有些看不透他。

    而且更令崔若颜奇怪的是,陆瑾对她似乎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崔若颜左思右想,也不明白自己究竟何时得罪了他?

    今夜她是抱着目的而来,当下也不细究,试探笑言道:“陆郎君就任监察御史,实乃少年有为,而我崔若颜,最喜欢的就是与陆郎君这般少年英杰成为好友。”

    陆瑾嘴角一勾,看似笑容实则讥讽:“崔十七郎之名誉满洛都,能够当得你的朋友,实乃三生有幸。”

    “呵呵,陆郎君言重了。”崔若颜摇手一笑,轻叹道,“其实说起来,若颜也只是一个没有功名的纨绔子弟而已,仗着有几个臭钱到处彰显风流,即便是誉满洛都,那也是臭名昭著而已。”言罢摇头叹息,似乎不胜感慨。

    这次,陆瑾是真的笑了起来,他不得不承认,崔若颜是一个很会说话之人,他的话语中没有如崔琳那般依仗着家族,平添的几分傲然之气,就好似真正的朋友,如果不清楚此人背后的手段,说不定陆瑾还会真正当他为友。

    瞧见陆瑾含笑不语,崔若颜纤手轻轻一拍案几,促狭笑道:“陆郎君莫非还不信?你可知道去岁我返回家乡祭祖,阿爷得知我在洛阳城一年的用支开度后,当即将我骂的是狗血淋头,声言我乃崔氏败家儿,你说气不气人?”

    陆瑾忍不住笑道:“看来十七郎君也是非常委屈啊,在下却以为十七郎君用出去多少钱财,以你的本事,也会如数赚回来,你说对吗?”

    崔若颜心头一惊,细细琢磨陆瑾这满含深意的一番话,更觉高深莫测。

    的确,他在洛阳城内是挥金如土,仗义疏财,然而根本的目的,是为七宗堂在官场上铺设人脉,用度自然是非常惊人,然而所得到的利益也是非常可观。

    如今陆瑾这话似乎正是点名此点,看来他对自己的身份地位,也有一定了解。

    (本章完)

第422章 暴雨骤来() 
心念及此,崔若颜愈发小心,笑道:“陆郎君有所不知,若颜可是没有半分商业头脑,何谈赚钱?只是若颜天生喜欢交朋友,特别是如陆郎君这样的少年雄杰,对待朋友,若颜从来都是仗义疏财,丝毫不会吝啬的。”

    陆瑾点头道:“常闻十七郎君有古之孟尝风范,这一点在下自然相信。”

    崔若颜轻吁一声,颇为真诚的正色道:“陆郎君乃若颜之友,以后倘若有什么困难麻烦,尽管来找若颜便是,在下一定鼎力相助。”

    陆瑾知道崔若颜今天的目的是想招揽自己,笑道:“好,那在下就先谢谢十七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