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掌武唐-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行俭是继苏定方之后大唐又一名将,文韬武略通晓兵法,在黑山一役大败突厥叛军,活捉叛军贼首阿史那奉职,未经朝廷封赐的东~突厥可汗阿史那泥熟匐被部下杀死。

    其后,裴行俭并未乘胜追击,而是采取按兵不动之势,阴谋阳谋奇计百出,使得阿史那温傅与其新立的可汗阿史那伏念反目成仇,相互倾轧,阿史那伏念心头恐惧,传书秘密向大唐请降,至此,裴行俭这才率领大军一鼓作气击溃阿史那温傅,顺利平定了东~突厥之乱。

    而因为裴行俭的卓著军功,他也以礼部尚书之之身兼任中书侍郎,更被圣人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正式跻身为宰相。

    为了褒奖裴行俭的军功,慰问冲锋陷阵的将士,今日朝廷特地在皇城正门丹凤门外举行盛大庆功仪式,欢迎裴行俭凯旋归朝。

    卯时三刻,丹凤门城楼雅乐高奏,号角呜呜鸣动,旗幡啪啪飘飞,前来参加典礼的大臣从城门洞内鱼贯而入,峨冠博带连成一片,大袖飘飘如同连云,沿着甬道登上城墙。

    群臣当中,一名年不过双十的青年官员尤为引人注目。

    他头戴三梁进贤冠,头冠革带用银,绶用盘雕花锦,身上穿着一领朱色对襟大袖衫,腰束绿色碧玉大带,大带上系着玉佩组绶,下身则为月白色围裳,袖裾为青绿色花饰,脚踏黑色高头履,如此礼服样式,自然而然表明其五品官的身份。

    这青年官员更是生得容貌俊秀,面目清朗,高耸的颧骨以及那英挺的鼻梁使之看上去颇显冷傲,此际他的目光望着城楼正中天子即将前来观礼的望台,看着那华盖招展,彩带飘飞,薄薄抿着的嘴角勾勒出一丝隐隐的嘲讽冷笑。

    步上城楼,便有司礼宦官站在那里高声报号安排大臣们坐席,一声声尖锐高亢的嗓音接连不断响起:

    “监察御史张仁愿,庚字区第五席。”

    “监察御史魏元忠,庚字区第六席。”

    “监察御史、开国县男武懿宗己字区第二十三席。”

    “监察御史、驸马都尉陆瑾丙字区第七席。”

    ……

    “驸马都尉陆瑾……”

    那青年官员默默念叨了一句,看着周边同僚们投来的异样眼神,心知现在许多人都羡慕他的一步登天,能够成为公主驸马。

    想到这里,青年官员的嘴角嘲讽笑容不禁更是深刻,一甩大袖跟随领路内侍朝着丙字区而去。

    这次典礼坐席与往日一样,显然都是按照官职大小划区而坐,驸马都尉官阶从五品下,青年官员坐席所在的丙字区正是五品官之坐。

    此地离城楼望台说远不远,说近不近,隔着大概十来丈的距离,一排排红木案几沿着城墙甬道排列,显得极为规整。

    青年官员来到属于自己的案几前站定,他显然有些不习惯穿上这套繁缛的官员礼服,皱着眉头理了理衣襟,方才撩起围裳肃然挺坐,目光望向城楼下的广场,透露着冷然之色。

    甬道内的过往大臣络绎不绝,一个身材五短微胖的中年官员摇着罗圈腿堪堪经过,待看到青年官员之时双目不禁一亮,嘿嘿一笑出言招呼道:“七郎,多久回来的?”

    青年官员闻言一怔,当看清招呼者之时,终于露出了今日第一丝开心的笑容,起身微笑言道:“原来是苏馆主,在下昨日方才返回长安,还未来得及向圣人复命,便被告知前来参加这场庆典。”

    中年官员正是内文学馆馆主苏味道,他上下瞄得青年官员一眼,笑容不禁更盛,感叹道:“昔日本官便觉七郎你非池中之物,不意果然是乘龙入云竟被皇室看中,一朝选为公主驸马,实乃贵不可言啊!”

    的确,太平公主乃是天皇天后唯一的爱女,能够成为太平公主的驸马,自然而然是跟着水涨船高,先不论显赫的外戚身份,光是从五品的官阶,便是许多朝臣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地位。

    青年官员神情微微一黯,然而很快又恢复了常态,淡淡笑道:“驸马都尉何足挂齿,倒是苏馆主你身为裴相的爱婿,眼下裴相挟战功回京,这才是真正的贵不可言。”

    “哈哈,就你小子会说话。”苏味道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笑罢之后突又收敛了笑容,轻叹一声言道,“不管如何,咱们裴府都是你半个家,七郎啊,目前岳父已经归来,若有空闲,不妨前来一叙。”

    “好,一定。”青年官员认真的点了点头,目送着苏味道渐渐远去。

    此人正是新晋的太平公主驸马陆瑾。

    那日陆瑾突兀接到任知古带来的圣旨,得知他即将要成为太平公主驸马的消息,当真如晴天霹雳呆立当场,若非陆望之及时开导,说不定他还真会干出抗旨不尊的事情。

    虽见陆瑾已经接旨应命,然而任知古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返回长安的路途上不管什么时候,陆瑾身边总是跟着四个膀大腰圆的缇骑卫士,名为保护,实际自然是怕他跑了。

    (本章完)

第645章 凯旋大典(中)() 
昨日终是返回长安,陆瑾本想立即前去皇宫向圣人复命,顺便禀告他不愿尚太平公主之意,只可惜当他来到皇宫,才得知圣人事务繁忙,没有空闲见他,而且还被礼部官员告知今日前来丹凤门城楼参加平叛大军凯旋大典,万般无奈之下,陆瑾也只能暂时压抑住心头的冲动,待典礼完毕再向圣人细禀。

    时间慢慢流逝,阳光不知不觉刺破了朦胧云雾,灿烂的洒向城楼,天空中挂着几片棉花似的云朵,不用问今日也是晴空万里的大好天气,只是可惜陆瑾的心头却依旧阴霾一片,阳光照耀在他的身上,却照不进心里。

    辰时方至,一声嘹亮的“天皇天后驾到”陡然响彻行云。

    众臣整齐划一的霍然站起,对着已是登上城楼望台的高宗李治与天后武媚,拱手作礼道:“臣等见过天皇天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高宗双手一抬,冕冠上垂下的流苏轻轻颤抖着,神情威严而又肃穆。

    今日高宗头上戴着一顶垂白珠十二旒的金饰衮冕,穿着一领绣有十二章纹的对襟玄衣,正是大唐天子出席庆功典礼的衮冕礼服。

    站在一旁的武后头梳两博鬓,头上戴着一顶十二龙九凤冠,全冠共有宝石一百二十一块,珍珠三千五百八十八颗,居中金凤栩栩如生展翅欲飞,凤眼嵌小红宝石十八块,端的是光彩夺目耀人眼球。

    而武后身上,则是穿着一件深青色袆衣,衣上绣首饰花十二树,文为翚翟之形,玉带绕腰,双佩环接,更显曼妙婀娜之姿,无论从容貌上还是身姿上来看,仿若还在三十出头,完全看不出她已是快到六十的老妇。

    陆瑾目光冷淡,只在天皇天后身上停留了短短一瞬就飞快转移,视线左右巡睃几圈,终于在离武后不远处看到了那个梦牵梦绕的丽人儿,眼眸视线陡然就转为了炙热,心潮亦是奔涌不止。

    许久未见,上官婉儿像是消瘦了不少,原本就很单薄的娇躯看起来更是娇弱不堪了。

    她头梳双环望仙鬓,鬓上珠翠如星,佩着一枚牡丹头饰,头饰垂下的细小流苏堪堪垂在眉梢上面,备显妩媚动人,身上穿着的浅青色红襟女官衣裳使得她看起来肃穆中透露着淡淡的典雅,恰如一株幽幽盛开的兰花。

    上官婉儿玉容冷冰,绝色动人,犹如冰雕般一动不动矗立原地,然而很快,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睫毛颤了颤荡漾出了一泓秋水,原本有些木然的眸子彷如注入了生机般瞬间灵动了起来,她抬目小心翼翼的悄悄寻找,眼波流转,恰与那道落在她身上的炙热视线相遇碰撞。

    霎那间,天地万物天子群臣通通看不到了,喧嚣鼎沸吵杂热闹之声通通听不到了,他的眼中只有她,她的眼中亦只他,视线交融激荡出了无以伦比的灿烂之光,恍若滔天巨浪般将他们两人瞬间席卷。

    上官婉儿痴痴凝望,神情哀怨,那双会说话的眸子中隐藏着说不出的委屈幸酸。

    陆瑾面色涨红,牙关紧咬,攥成拳头的双手用力之下轻轻颤抖,显示出了他心内的情绪波澜。

    沉溺在相思之情中的陆瑾和上官婉儿却没发现,他们微不可觉的小动作已经落在了有心人的眼中。

    今日,太平公主亦是盛装出席,美艳动人得如同洛阳城内最美丽的那朵牡丹,她知道陆瑾已经返回长安的消息,故而在登上望台的那一霎那,眼眸视线便不由之主的朝着五品官所坐的区域望了过去。

    五品官多为老态龙钟的朝臣,她的陆驸马那么年轻,那么英俊,那么特别,自然一眼就能看见。

    望着峨冠博带的爱郎,太平公主唇角不知不觉牵出了一丝甜蜜的微笑。

    然而很快,她又蹙起了眉头,暗忖爱郎却是瘦了黑了,舟车劳顿之下似乎精神有些萎靡,不似昔日英挺。

    正待太平公主暗暗心疼之时,她突然发现神情本有些萎顿的陆瑾眼眸中突然神光大作,犹如一棵快要枯死的大树陡逢甘露,吸足雨水瞬间拔地而起,展现出了勃勃生机。

    太平公主大是奇怪,顺着陆瑾的目光望去,却见站在母后旁边的上官婉儿眼眶泛红,神情哀怨,楚楚动人,目光亦是看着陆瑾一动不动。

    太平公主心头疑云豁然大明,一股怒火顿时腾起,玉容转寒凤目生厉,高耸饱满的胸~部在急促呼吸带动下,剧烈的起伏起来。

    不知望了多久,上官婉儿视线一敛,又飞快扫了西北方一眼,立即垂下了螓首。

    陆瑾立即意识到上官婉儿最后看去的方向乃是翰林院所在,了然颔首,将视线转向了他处。

    太平公主强抑滔天怒火,洁白如玉的贝齿死死的咬着朱唇,直至朱唇转白裂口,一缕鲜血如同鲜花盛开哧地泛出,口齿中瞬间一片血腥。

    待到天皇天后率领群臣坐定,丹凤门城楼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鼓声,如雷似潮延绵不绝,身着绛衣的礼仪手两人一组,一人用肩膀托起长号,另一人则鼓动腮帮子用力吹动,呜呜咽咽之声夹在滔天鼓声中响彻整个长安城,直上霄汉。

    鼓声落点,长长的朱雀大道又是喧哗沸腾了起来,坐在城楼上的君臣视线极好,可见一队军马隐隐出现在了大道尽头,朝着城楼缓缓行来。

    今天跟随裴行俭入城的全为平叛战事中有功的将士,足足有千人之多,另外被唐军生擒的东~突厥可汗也坐在囚车中,一道随同入城。

    裴行俭须发花白精瘦矍铄,一领火焰般斗篷罩着紧身棕色皮甲,腰间悬着一把三尺长剑,面对夹道欢迎的黔首百姓,他策马慢行连连摇手,古铜色的老脸上挂着喜悦的微笑。

    毕竟他率军远征,征伐叛乱,目的便是为了保护这一片安宁啊!

    马队沿着朱雀大道徐徐而行,行至兴道坊时拐至东面,又经过务本、平康二坊驶往北面,终是来到了丹凤门之外。

    (本章完)

第646章 凯旋大典(下)() 
城楼外的广场上甲士林立,矛戈生威,裴行俭飞马而入动作矫捷,待行至城楼之下时,他立即翻下马背对着城楼望台深深一躬,苍老高亢的嗓音清晰响彻在每个人的耳畔:“臣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中书侍郎、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赐紫金鱼袋、上柱国、开国县男裴行俭率王师凯旋回朝,拜见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裴行俭高亢的尾音落点,跟在他身后的千名有功将士同时翻下马背,整齐划一的拱手大拜道:“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宗从御案后站起身来,向来嬴弱不堪的他深深吸了一口粗气,罕见高声言道:“众将士不必多礼,诸君远征域外勇猛杀敌,为大唐扫平叛乱,为社稷清除逆贼,实在战功卓著,劳苦功高,朕心甚慰,庆典之后兵部将根据战功名册,对有功将士一一封赏,今日至此,请诸位将士列席入座,共同参加凯旋大典。”

    “谢圣人!”

    又是一阵震耳欲聋之声,千余将士在裴行俭的带领下坐在了城楼右下广场上,整个过程无人喧哗,无人乱动,可见训练有素。

    紧接着,便是中书令薛元超宣读凯旋颂词。

    此词乃是薛元超亲自拟就,他本文才大家,此词辞藻华丽,炳炳烺烺,端的是绝妙无比,只可惜听在等着与上官婉儿见面的陆瑾耳中却是说不出的冗长乏味,正希望能够快一些结束。

    其后,又是各州郡献来的歌功颂德奏书,读了足足大半个时辰方才停歇。

    最后,庆典压轴的重头戏终于上演,身着囚犯服饰的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二人战战兢兢的来到广场上,向大唐天子禀告其叛逆罪过。

    而高宗也是历数两人二十一条大罪,吓得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连连磕头求饶,模样好不凄凉。

    庆典之后,则是大宴,高宗也在宴席上宣布长安城大酺三日,同时放开宵禁,允许百姓彻夜狂欢庆祝。

    城楼上美酒飘香阵阵,水陆八珍各色佳肴被内侍捧来放在了每位大臣的案头,大宴正式开始了。

    高宗君臣开爵饮罢三杯,大气磅礴的盛世歌舞亦是在城楼下的广场上演,当先便是唐时最富盛名的《秦王破阵乐》。

    高祖武德三年,当时还是秦王的太宗文皇帝临危授命,奉旨讨伐叛将刘武周,解唐之危,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士卒利用军中旧曲《兰陵王入阵曲》填唱新词,欢庆胜利,遂有“秦王破阵”之曲流传于世,后编入乐府大宴传唱。

    贞观初年,太宗又诏魏徵等增撰歌词七首,吕才协律度曲,订为《秦王破阵乐》,每每有大宴或者战胜之功,便会在城楼下上演《秦王破阵乐》之歌舞。

    到得高宗朝,特别是至薛仁贵在大非川一役中败给吐蕃丧失安西四镇之后,《秦王破阵乐》已经许久没有上演,群臣们嘴里虽然不说,但心内却非常明白原因,那是因为当今圣人觉得武功无法与先帝比拟,故而不好意思上演此舞。

    然则,今日却是不同。

    裴行俭挟平定西域、东~突厥战功凯旋而归,自然令高宗备涨颜面,故而御笔钦点此曲,用以宴席观赏。

    只闻庄严肃穆的黄钟大吕之声悠悠然响起,丝竹管弦之乐婉转相陪,数排太府乐工跪坐在广场边缘的红色毡上,敲响编钟、吹动竽笙、轻拂琵琶、弹奏箜篌,场面一片庄严肃穆。

    陆瑾还是第一次见识到《秦王破阵乐》,顿时被其磅礴大气之姿所震撼,即便心内挂念与上官婉儿见面之事,非常焦急难耐,然此际也忍不住露出了叹为观止的神情。

    《秦王破阵乐》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序》。

    《序》的主旋律最是从容,演奏快慢自由,没有节拍的限制,使得人恍惚来到了春日里的胡地草原一般大觉天地开阔。

    与此同时,一千手持矛戈的军卒踏着整齐的步伐来到了皇宫广场,甲胄闪亮,矛戈如林,大纛飘飞,排列成一个威武雄壮的战阵。

    待到军阵排列完毕,《序》曲终结《破》曲上演,曲调陡然转为了高亢激越,宛如那澎湃大河浩荡东流越过云中,劈开崇山峻岭激越飞溅。

    那一千披甲锐士也随着曲调,手持大纛高举矛戈,大步赳赳往来刺击,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之阵交错屈伸,首尾回互,看得陆瑾直是目不接暇,惊叹不已。

    而在《破》曲之后则为《急》曲,城楼上面的大鼓轰然鸣动声震百里,直是气壮山河,其后又有天子百骑亲军引队纵马入场,奔驰骑射往来如飞,顿时将大宴气氛掀入了高潮。

    《秦王破阵乐》完结之后,高宗皇帝不禁大是感概,环顾陪宴周边的群臣不无伤感的言道:“《破阵乐舞》者,是皇祚发迹所由,宣扬宗祖盛烈,传之于后,永永无穷。自朕临驭四海,坐拥九州,文治不图以富民,武功却连遭败绩,回想先帝天颜,朕实在倍感惭愧,不闻此乐业已十年,乍此观听,实深哀感。追思往日,王业艰难勤苦若此,朕今嗣守洪业,当以自诫勖,砥砺奋发,望众卿助朕开创太平盛世,以保我大唐江山千秋万代。”

    高宗的话音落点,与宴群臣全部站起身来咸呼万岁,巨大的声浪直入中天。

    宴席结束快至黄昏,陆瑾挟着酒意来到了翰林院,望着里面熟悉的一草一木,回想起昔日他以棋博士之身多次夜探翰林院的场景,不禁生出了百般感叹。

    按照规矩,外臣是不能进入内廷的,好在陆瑾除了监察御史之职外,还兼任着翰林院学士,有了这一层身份,才算是通行无阻。

    站在上官婉儿处理公事的那座小阁楼前,陆瑾愣怔了许久,方才撩开衣袍进入楼中,沿着木质楼梯咯吱咯吱的走上,推开木门进入屋内。

    屋内宽阔敞亮飘荡着醉人的熏香气息,居中红木案几上摆放着文房四宝,两排等人高的书架堆满了各种书帛,角落处的瑞兽香炉正徐徐吐着青烟,安静而又典雅。

    陆瑾伸出手来轻轻抚过案几,脑海中出现了婉儿埋首其上娇俏动人的模样,原本冷意盈然的嘴角线条忽地转为柔软,荡漾出了一丝倍感缅怀的苦笑之色。

    随着一阵轻捷的登楼脚步声,房门被人从外面打开,上官婉儿到了。

    (本章完)

第647章 公主如花,不如婉儿一笑() 
在见到陆瑾的那一霎那,珠泪瞬间盈满了上官婉儿的眼眶,她呢喃一句“七郎”,已是提着长裙瞬间奔到陆瑾身前,如同倦鸟归巢,深深的扑入了陆瑾的怀中。

    此时此刻,陆瑾再也无法忍受心内的相思之情,他抬起双臂紧紧的搂住上官婉儿盈手可握的腰肢,垂下头寻找那熟悉动人的柔软,霎那间,两唇相接口舌纠缠,如同磁铁紧紧相吸,他俩均是深深陶醉在了那漫天的情意当中。

    与此同时,一直悄悄跟随着上官婉儿的太平公主亦是来到楼下,她略微思忖了一下,瞬间想到了什么似地俏脸一白,娇躯竟是轻轻的颤抖起来。

    太平公主心知上官婉儿突兀来到翰林院,必定是与陆瑾躲在楼上幽会,芳心立即勃然大怒,她本想就这么恼怒转身而去,然而一想到陆瑾可是她太平公主的驸马,心内自然忍不下这口恶气,一撩长裙也是进入了楼内。

    若是平常,以陆瑾的武功,自然能够发现有人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