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娘便是那哈密胡姬了?”
王守文却是自来熟,一步上前攥住胡女的素手。
“哎呀!”
胡姬失声呼喊,弄得王守文一脸尴尬。
是谁说胡姬生性豪放的,怎么比汉家女子还娇羞。
不过那胡姬很快便平复了心情道:“公子莫要调戏奴家了,姑娘们都在屋里呢。”
谢慎这才明白原来这胡姬并不是歌姬,而是类似于青楼的鸨母,只不过这里不做卖身生意罢了。
王守文闹了一出乌龙,自是好不尴尬。遂摆手道:“如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那胡女笑吟道:“不碍事。”
她说这话时一直盯着王守文腰间的钱袋,见其鼓鼓囊囊眼中直放光。
二人被胡女引着走到一处雅间前,谢慎便道:“我们不过是听听曲,为何要走这么远。”
那胡女掩嘴笑道:“公子有所不知,我们这里有个规矩,熟客靠外生客靠里。”
“一回生二回熟嘛。”
王守文抢在谢慎之前接道。
“奴家便不打搅二位了。”
胡女又福了一福,轻移莲步飘然走了。
谢慎这便和王守文推门而入,一见门便见一身着罗纱的妙龄胡女直勾勾的看着他们。
“两位公子想听曲还是叫奴家跳个胡璇?”
虽然汉话说的很蹩脚,但至少能够听懂。
胡旋舞盛于唐代,之后便一度失传。这胡姬声称自己会跳胡旋舞,大概是因为从西域那边来的,便想打着胡旋舞的名头赚一票。
相比花钱看高仿舞蹈,谢慎还是更愿意听曲的,便沉声道:“吟一两首曲子罢。”
话一说完,那胡姬便点头道:“奴家这里弹唱的曲子一首十两银子,两位公子要听几曲?”
谢慎听得一怔,十两银子一曲,这是明抢吗?
。。。。。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 谁说太监不如男!
王守文也皱眉道:“一首曲子十两银子,这未免也太贵了吧。”
他和谢慎皆是从浙省来的,见惯了江南名妓,偶尔尝个新鲜却是觉得不错,可若是叫他们以十两的价格买一首曲子那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胡姬娇声道:“奴家的名号公子恐怕还未曾听说吧?”
王守文遂问道:“什么名号?”
那胡姬咯咯笑道:“便是那雪狐啊。”
王守文倒吸了一口凉气道:“你便是那雪狐帖木儿?”
“怎么,公子以为奴家配不上吗?”
帖木儿娇躯一颤,欺身上前。
她身上明显熏了香,香气直逼到王守文鼻尖,呛得少年一阵咳嗽。
“呃,帖姑娘。。。。。。”
他转过头来冲谢慎使了一个眼色,谢慎便接道:“听闻雪狐帖木儿是哈密第一美女,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帖木儿傲然的挺了挺胸脯道:“公子过奖了。”
“不过我大明歌妓众多,帖姑娘恐怕未必能够跻身前十。”
谢慎话锋陡然一转,轻声道。
“想不到公子也是庸俗之辈,男人都是一个样。”
帖木儿哼了一声,眼神中流露出愤恨之色。
“帖姑娘若是觉得不服,某可以为你列上一列。”
谢慎笑着说道:“这苏州府的阮可卿,常州府的萧芸,应天府的杜少娘。。。。。。”
才念了几个名字,帖木儿便神色大变道:“够了。二位公子是诚心来捉弄奴家的吗?若是这般,还请移步别家吧。”
这帖木儿因为一身的异域韵味在顺天府众多歌姬中极为出挑,有着雪狐的雅称,不少勋贵子弟慕名前来就是为了能够一睹佳人的美貌。
想见帖木儿的人多了,她身价自然水涨船高,十两银子一首曲子看似极为不合理,却仍然有人买单。
也正因为此,当谢慎举出几名大明歌妓来时,帖木儿的反应极为激烈。
被捧红的角儿怎么能容忍其他丽人比自己出色。
帖木儿知道若单纯论姿色,她难以与江南佳丽比较,故而会浓妆艳抹,遍涂脂粉。这也是为什么她身绕异香,数步外就能闻到。
便在有些意兴阑珊之时,屋外忽然传来一阵浪笑。
听声音应该就是刚才那引路的胡姬蓁蓁儿,谢慎不由得皱起眉头。
这家歌馆的生意也太好了吧,竟然主顾不断。不知这来的又是哪家的王孙公子。
便在谢慎思忖之时,屋门却是被砰然推开。
蓁蓁儿轻移莲步当先走了进来,冲雪狐帖木儿招手道:“快来招呼这位祖宗爷。”
谢慎冷笑道:“慢着,凡事先来后到,怎可见钱眼开。”
事情已经很明白了,一定是来了一个纨绔公子,想要一亲帖木儿芳泽。
那蓁蓁儿见钱眼开,便要叫这歌馆头牌去侍候这位金主。
戏子无情,婊子无义。
这蓁蓁儿和帖木儿端是占满了两样,真不知道该称其为婊子还是戏子。
帖木儿本就看谢慎和王守文不顺眼,如今有机会脱身,自然就坡下驴道:“二位公子真的颠倒黑白,明明是二位看不上奴家,恁的又不让奴家去侍奉别家公子呢。”
王守文嘿然一笑道:“非也,非也,这是两回事。我二人即便是陪着帖姑娘闲聊,也绝不会让帖姑娘去侍应旁人。”
这下蓁蓁儿可急了。
她扭着肥硕的腰肢走到谢慎和王守文身前,笑声道:“奴家这小本生意,图个囫囵温饱。二位便高抬贵手,莫要计较了罢。”
这世上没有人跟钱过不去,更不用说这歌馆老板娘了。
见好生说话对方不应,谢慎也起了怒意,扬了扬手臂道:“不知是哪位公子有如此福分,引得雪狐帖姑娘心神荡漾,不妨请出来一叙。”
谢慎这一激,帖木儿也上了头,冷笑道:“不妨便把这位爷请出来,好叫这小公子看清楚,这天下不光只有他一人会怜香惜玉。”
蓁蓁儿骑虎难下,只得闪身出屋,将那祖宗爷请了进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位祖宗还真是够有来头的。
“邓公公。。。。。。”
谢慎哑然失声道。
在他面前的不是旁人,正是刚刚入主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邓原!
却说邓太监在谢慎的指点下斗倒了原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冯鹏,又凭借资历候补入了司礼监,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只是谢慎想不到一个太监竟然也喜欢在歌馆放松发泄,这一点倒是与读书人没有什么区别。
邓原也愣了一愣,今日他不需当值,故而早早便出了宫。
他有一癖好,就是去青楼楚馆听曲。
在御马监多年,他早已把京城的名伶湥з亩烁霰椤K纳ぷ忧逑福纳ぷ釉踩笏咽橇巳缰刚啤�
寻常的歌妓很难再引起邓太监的兴趣,故而他才会在侍从的提醒下寻到这家新开不久的歌馆来。
据说这家歌馆的头牌是个哈密胡姬,人送雅号雪狐。
邓原既然来了,自然是冲着头牌帖姑娘来的。
听闻帖姑娘已经被客人包下,邓原却是冷笑一声,直接丢下五百两银子,叫蓁蓁儿把帖姑娘唤出来。
邓太监在一众侍从的簇拥下气势汹汹的来到帖木儿的闺房前,却发现与其争抢雪狐的竟然是翰林修撰谢慎。
谢慎此时犯起了考据癖,宫中太监虽然不能人道留后,但常与宫女结成对食。对此一众史学家并没有给出一个足以令人信服的解释。
如今邓太监来这歌馆寻欢,却是与对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这么尴尬的场面下,谢慎总不能直接问邓太监为何而来吧。
原本已经准备看戏的蓁蓁儿花容失色。
邓公公?
这位金主竟然是个太监?
天呐。。。。。。
这要是传将出去,她这歌馆还怎么开?
要知道往来此地的大多是一些王孙公子,再次也是勋贵子弟。
这些纨绔大多在男女一事上争强好胜,岂能容忍一个太监骑在他们头上。
故而这老太监来过歌馆后,许多昔日金主便绝不会再来,于她蓁蓁儿来说必定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 太子要出阁了?
这也不怪蓁蓁儿粗心,那邓太监除了下颌无须,容貌与普通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蓁蓁儿又没有火眼金睛,怎么能知道这位金主是个阉人。
场面实在过于尴尬,不管是邓太监还是谢慎,亦或是那蓁蓁儿、雪狐帖木儿,皆是默然不语。仿佛只要说一句话就会落了被动。
过了许久,还是邓太监率先道:“今日之事实在赶巧,不如移步一叙。”
这下蓁蓁儿有些急了。
看的出来,这位太监和那小公子早就认识,只不过误打误撞赶在了一起。
这番尴尬下来,他竟然想走。
本来蓁蓁儿敢对谢慎、王守文态度恶劣,是因为有新的金主出现,且出手阔气。她不但不会损失什么,还能大赚一笔。
可现在这么一闹,不但这老太监的钱赚不到,就连那两个小公子也会拂袖而去。
到手的银子就这么飞了,换谁都会着急。
“咱们这潇湘馆啊不仅有歌女美人,还能喝茶品酒,几位既然熟络不妨留下叙叙话嘛。”
蓁蓁儿上前一步,极为热情的说道。
可现下哪里还有人会听她聒噪。
邓太监冷笑一声道:“你这妇人莫要再行纠缠,若不是因为你咱家也不会被骗来此。速速闪开,若是惹了咱家,小心封了你这歌馆。”
开玩笑,邓原现在可是堂堂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虽然不如掌印太监和首席秉笔,但在宫中内官也绝对排的上号。
这种情况下被一个歌馆老板娘胡搅蛮缠,邓太监自然心中愠怒。
对于一个大权阉来说,封了一家歌馆实在是易如反掌。
蓁蓁儿面色登时惨白如纸。
在京师顺天府地界混的,有哪个不怕太监的?
寻常勋贵子弟还好说,最多跋扈一些。
可这些没有子嗣的太监却是冷酷的紧,连一怒之下灭人满门的事情都做的出来,莫说封一家店铺了。
她不敢再拦,下意识的朝后退了一步,眼睁睁的看着一票金主扬长而去。
。。。。。。
。。。。。。
却说这边邓太监和谢、王二人出了歌馆便直奔邓原府上。
邓太监改任司礼监太监以后又新购置了一处宅子,就在那歌馆附近。
三人入府坐定,邓太监便苦笑道:“让两位见笑了。”
他与王守文不熟,故而有的话不能直说。
可谢慎却没有什么顾忌,淡淡道:“这没什么,不过是到寻常歌馆听个曲子。”
虽然口上这么说,可谢慎心里却是十分好奇。
一般这种歌馆都会收有一些男童,平日里充为侍从仆人,给主顾们端茶递水,并不起眼。
但若遇到了那有特殊癖好的金主,便可以把男童推过去供其享用。
大明士大夫、王孙公子大都有此种情结,就连一些太监都有此变态嗜好。
谢慎不确定邓太监是不是也有如此嗜好,遂默然道。
若是真的。。。。。。
先听曲子助兴,再行那断袖一事。。。。。。
说不准他和王守文正好搅了邓太监的雅兴呢。
王守文一改平日里大大咧咧的性子,自打进了邓太监的书房便一直眼观鼻鼻观心。
看来他也不是对谁都自来熟嘛。
“不说这些了。”
邓太监摇了摇头,声音里颇是无奈:“还请谢修撰借一步说话。”
王守文本就待得不耐烦,见邓太监防备着自己登时面色一红,起身告辞道:“在下正巧有点急事,便告辞了。”
谢慎知道以王守文倔拗性子便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遂也不再相劝。
何况邓太监要单独和他说的,肯定是不宜让太多人知道的。
王守文离开书房后,邓太监便赔礼道:“如有得罪,还望谢修撰海涵。”
谢慎笑了笑道:“不碍事的。”
邓太监点了点头道:“实在是此事兹事重大,咱家也只能对谢修撰你讲。”
稍顿了顿,邓太监继续说道:“太子爷要出阁读书了。”
这消息对旁人来说恐怕是爆炸性的,但对谢慎来说却实在不算什么。
开玩笑,好歹也是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穿越客,对于一些历史大事件他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东宫太子出阁读书就是一件顶天的大事。
尤其是对谢慎这样的清流词臣而言。
词臣的出路无外乎那么几个,一个是靠编纂史书典籍积累资历,将来好被直接提拔。
一个便是能够混到东宫身边做个侍讲,与小太子培养一番感情。将来若是太子登基,那便成了有从龙之功的自己人,加官入阁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在大多数时候,把个人和东宫绑在一起都是有很大风险的。
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来形容都不为过。
不过本朝是个例外。
弘治天子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自然是捧在手心怕化了。
这从他给小正德挑选的老师就可见一斑,不管是阁臣还是词臣全是弘治朝最有名望的儒士。
再加上弘治皇帝本身的童年经历比较惨,一直苟活于西苑直到很大才被周太后知道有这么一个孙子,从而收养在宫中,出阁读书时年纪已经不小了。
自己失去的东西自然希望在孩子身上补回来。这一点是人之常情,便是天子也没有什么分别。
但也正是因为弘治皇帝对正德的溺爱,导致了正德的性格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而给他登基继位后的一些出格举动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暂且不表。
“哦?”谢慎装作惊讶道:“邓公公这消息可准确否?”
邓原颇为得意的说道:“绝对假不了。这还是咱家在侍奉皇爷的时候听皇爷亲口说的呢。”
作为天子近侍,司礼监一众太监大多要轮值侍候天子。
这邓原应该就是在侍候弘治皇帝的时候听其随口说的。
这种事情天子正式降旨之前也确实不太适合对外言说,也难怪邓太监会要“借一步说话”了。
“皇爷已经动了心思,恐怕太子爷出阁读书就在这几日了。谢修撰还应早作准备才是。”
谢慎听得一愣。
这几日?
。。。。。。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章 朱希周的背景
历史上正德出阁读书不是在明年也就是弘治十年吗?怎么提前了?
难道蝴蝶效应已经影响到太子出阁读书的时间了?
不过现在已经是弘治九年九月末,与历史中太子出阁读书的时间差了也就半年,一些重要节点应该还没有变。。。。。。
不过如果正德提前出阁读书的话,一些事情确实需要开始准备了。
谢慎冲邓原拱了拱手道:“多谢邓公公了,只是不知谢某有何机会蒙得陛下赏识。”
担任东宫侍讲不但需要学识,还需要资历。
而资历这种东西是靠熬的,谢慎这样刚刚进入官场的雏儿哪里有什么资历。
不过谢慎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年轻。
侍读和讲师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讲师需要德高望重,而侍读要尽可能年轻,这样才能起到与东宫为伴的作用。
谢慎足够年轻,声望又高,最重要的是简在帝心,未必没有机会。
他所需要的就是一个契机。
谢慎的惊讶都被邓原看在眼里,他不由得心情大好。
自打和谢慎合作以来他一路顺风顺水,几乎达到了人生巅峰。可他总觉得哪里不舒服,细细想来是谢慎太完美,太强势了。
凡是经由他之手策划的事情,都会做的很完美。
但邓原在其中更多扮演的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没有很强的成就感。
可太子提前出阁读书这件事,却是邓原最先得知的,便是掌印太监王岳都不知晓。
读书人心中想的无非是平步青云,这一点邓原看的十分清楚。
“谢修撰你太过谦了。年轻臣子中,论简在帝心的恐怕只有你谢修撰了。旁的事情你不需担心,只要担心一人即可。”
“谁?”
谢慎本能的问道。
“朱希周。”
邓太监一字一顿道。
朱希周?
听到这个名字谢慎还是颇为惊讶的。这厮现在不过是庶吉士,属于实习生,连工作经验都没有怎么可能担任东宫侍讲。
不过他转念一想便明白了邓太监的意思。
邓太监是担心朱希周暗中使坏,给他下绊子啊。
“这朱希周有何背景,竟叫邓公公如此忧心?”
小心驶得万年船,谢慎可不想在阴沟里翻船。
毕竟京师藏龙卧虎,万一这朱同年背景深厚,起了报复的心思,谢慎还得早做准备才是。
“谢修撰恐怕不知,这朱希周和李广关系匪浅吧?”
李广?李太监?
朱希周一个庶吉士怎么勾搭上的李太监?
邓原淡淡道:“听说李广这厮有个癖好就是豢养美妾。他京师的私宅中就有几十名侍女。”
说到这里邓原顿了顿,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谢慎。
谢慎被看的有些发毛,遂问道:“这李广在府中养这么多美妾作甚?”
谢慎看过不少野史,说明朝有的太监如魏忠贤是自阉入宫,阉的并不干净,莫非这李广也是此类太监,可以行人道之事。
想了一想谢慎便觉得一阵恶心,皱起眉来。
邓太监笑声道:“李广深得皇爷宠信,故而宫中采办之事皆由其负责。想要和宫中做生意的豪商不计其数,他们为了讨好李广,便送美女给李广充为妾婢。朱希周就是把亲妹妹送给了李广得到了其赏识。”
谢慎深吸了一口气道:“这人怎么如此无耻。”
但他转念一想,以朱希周睚眦必报的性子,胸襟可见一斑。做出送妹妹给李太监的事也就不稀奇了。
“这朱希周家世背景咱家都查过了,他叔父是浙省大盐商,该是想从李广那里讨盐引才会让朱希周出面将妹妹送给李广做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