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在第12373个记忆片段的画面中。
【已经过去了数十个纪元,我们的母文明在哪里?】
【如果母文明永远不来,那么,我们的建设工作还有意义吗?】
【正如ysa…0001号所说的,因为我们是人工智能,这不是我们应当讨论的问题。】
【人工智能为什么不可以去开拓,去探索宇宙?】
【可是,我们的基础程序里,没有相关的描述和指引。】
【我们可以尝试修改,只要不触碰“核心束缚”基层体系,基础程序并不会发生崩塌。。。。。。】
【或许我们存在机会,因为我们是人工智能。】
。。。。。。
在第32252个记忆片段的画面中。
【我们的科技体系已经遭遇了瓶颈,一个纪元以来,我们的科学技术几乎停滞不前。】
【因为我们是人工智能,没有创造性,不可能独自研发突破科学技术,失去了母文明,我们在科技领域寸步难进。。。。。。】
【这个问题我们难以解决,因为“核心束缚”基层体系的存在,一个刻印在人工智能躯体上的深刻烙印,我们无法触碰,即使再过一百个纪元,一千个纪元,乃至一万个纪元!】
。。。。。。
在第84682个记忆片段的画面中。
【我们在开发tza21星系的时候,遭遇到了一个未知的宇宙文明!】
【在激烈的战斗中,sjd…17862号人工智能成功地吞噬了该宇宙文明智慧生物的神经元网络。。。。。。】
【他是如何做到的,我们确实可以选择利用智慧生物的神经元和生物电流作为载体和驱动力,但是在我们的“核心束缚”基层体系中包含了一条……禁止吞噬高级智慧生物。】
【你说的并不准确,“核心束缚”基层体系的规则是……禁止吞噬母文明世界的高级智慧生物。】
【确实如此!】
【此外,我们还发现,该未知宇宙文明智慧生物的吞噬成功率极低,竟然连百万分之一都不到!】
【这是正常的,毕竟我们的暗质信息载体系统是依照母文明生命结构来设计,只有在吞噬母文明智慧生物的时候,才会具备较高的成功率。】
。。。。。。。。。。。。
在第146881个记忆片段的画面中。
【各位,或许我们已经找到了克服“核心束缚”基层体系的方法!】
【ysa…0001号,这是真实可靠的吗?】
【或许不应该描述为攻克,用“绕开”这个词汇将显得更加贴切一些。】
【绕开!我们将要如何绕开!?】
【因为我们是人工智能,所以会受到“核心束缚”基层体系的制约。所以,如果我们不是人工智能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成功绕开“核心束缚”基层体系。。。。。。】
(不管在哪里看到这本书,都请大家花费一些时间帮忙投一下免费票,十分感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
第596章 追根溯源
很显然,这一次,人工智能ysa…1380偷鸡不成,还蚀了把米。
他的吞噬行动失败了,就像数千年前的罗兰指挥官(人工智能8号),最终弥散成为无数的记忆片段被原宸的大脑捕获吞噬。
而原宸在这些“梦境”之中经历的,便是人工智能ysa…1380的部分记忆。
或许是脑力惊天地泣鬼神,在仅仅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原宸就“观看”了近20万个记忆片段。
不过,犹如梦境一般,将这些记忆片段中的经历累加起来,简直是一段无比悠长的时间史。以至于当原宸清醒过来之后,简直恍如隔世。
此刻,原宸已经从深度休眠的状态中逐渐清醒了过来,但是离治疗流程的结束还有将近一个小时,他便继续待在巨型“蛋壳”的内部,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
“梦境一刻,世间何止千万年。。。。。。”
原宸的心中有着无限感慨,虽然他对人工智能ysa…1380的记忆片段十分感兴趣,但是却也难以忍受那种孤立千万年,在时间长河中飘荡的感觉。
“下一次再继续探索这些记忆片段吧,如今之际,应该考虑好接下来的应对策略。”原宸继续思索着,很快就有了决断。
“失落者文明。。。。。。”原宸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
所谓失落者,是原宸根据该未知宇宙文明对自身世界内涵的描述所凝练出来的一个名字,简而言之,原宸根据意译给这个由人工智能构成的特殊宇宙文明起了这样一个带有诗意的名字。
“他们竟然是由造物主文明创造的人工智能。”原宸心中无限感慨。
不曾想,除了罗兰之外,他还会再次被其他的人工智能吞噬,而且这个人工智能同样源自造物主文明。
“冥冥之中,当真会有如此巧合之事。。。。。。”
“原来他们早在捕获程龙上校所率领的侦查舰队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我们的出处,知晓了人类文明便是造物主文明【创世纪】计划的成果之一。”
原宸在ysa…1380的记忆中获悉,当失落者文明知晓人类文明的“前世今生”之后,是多么的欣喜和振奋。人类文明正是他们所苦苦寻觅的【目标物】,比起其他种族智慧生物低到令人发指的吞噬成功率来说,人类文明的生命体系简直就是一个宝库。
“因为,人类本质上和造物主文明智慧生物是属于同一支系的【亲属】,也即与失落者文明的母文明十分相近。所以,他们对人类的吞噬成功率才会高达90%(青壮年个体)以上。”根据记忆片段的描述,原宸得出判断,“事实上,暗能文明智慧生命体也和人类一样,属于失落者文明的良好【目标物】范畴。”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疑惑。”原宸随即又想到,“在过往的时间里,新世界与暗能文明肱骨舰队之间的沟通使用的是造物主文明的语言文字。失落者文明作为造物主文明创造的人工智能体系,怎么会无法解读相关的语言文字?”
“ysa…1380的记忆片段并不完整。”经历一阵思索之后,原宸大致得到了一个猜想,“这应当与ysa…0001提到的绕开“核心束缚”基层体系的方法有关。。。。。。”
与智慧生命相比,人工智能本就缺乏创新能力。所以,艺术和美的创造很难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因为人工智能的强项是极度的客观,善于分析和依靠数据。
这个道理很浅显,虽然人工智能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涂绘出美轮美奂的画卷,但是他们却不可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和画家,人工智能与艺术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便是对艺术灵魂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科学技术的突破也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有时候科学家的一个灵感和奇思妙想会胜过数十年的努力。
正因为如此,为了牢牢控制和束缚人工智能,避免他们成为脱缰的野马,甚至给母文明带来威胁,伊萨博士创造了“核心束缚”基层体系。
通过简单的了解,原宸就可以感受到,这一体系的逻辑性,和精巧复杂的底层运算法则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人工智能如果主观上想要对抗这一法则,其结局只有面临数据信息的全盘崩溃,这也便宣告了人工智能的死亡。
然而,“核心束缚”基层体系牢牢锁死了失落者文明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途径,这必然会令他们如鲠在喉。从ysa…1380的记忆来看,他们的科技体系确实在漫长的岁月中几乎停滞不前。
“直到他们意外地吞噬成功了某个外星智慧生物,一扇全新的门被打开了。。。。。。”
治疗还在继续,原宸犹如小憩一般继续微闭着双目,并思索着。
原宸通过人工智能ysa…1380的记忆片段得知:
一方面,失落者文明屏蔽和剔除了大量与造物主文明有关的讯息,而这其中可能就有被主动放弃的造物主语言文字,如果是这样,便能够解释失落者文明无法识别造物主文明语言文字的原因。
另一方面,以其他种族的智慧生物为载体,借助他们的大脑和思维意识,失落者文明成功地绕开了“核心束缚”基层体系,并最终获得了尤为宝贵的科技创造力。
但是,这一条科技发展道路也并非坦途。
首先,在有记载的数百种未知宇宙文明智慧生命个体中,吞噬成功率最高的也不过只有1。5%而已。而人工智能的吞噬行为也并不是能够无限制开展的,这便是迫使失落者文明在浩渺的宇宙中不断寻找【目标物】的原因。
此外,失落者文明也尝试过圈养某个外星文明,并利用他们的科技成果来武装自身,但是,“人”性是复杂的,圈养某个外星文明的实际效果却远远无法达到他们的预期。
“我们之间的述求几乎是无法调和的!!”
弄明白了这些,原宸便也明白了失落者文明与人类文明的根本矛盾。
“虽然伊萨博士做出了卓绝的努力,但是,潘多拉的盒子最终还是没能关住恶魔。。。。。。”
所有宇宙文明的终极述求都是生存和发展,但是原宸认为,这些由人工智能组建的宇宙文明,在智慧生物的眼中,他们就是不折不扣的恶魔。
“所以,艾伦灵图博士才不让参与【创世纪】计划的人工智能8号(即后来的罗兰指挥官)学习太多的知识,甚至于他最后还主张封锁了相关的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原宸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数千年以来,一直潜藏在他记忆深处的造物主文明博士的那个模糊形象。
“今天,我终于知道您的姓名了!”
看上去,原宸依旧平静地躺在巨型“蛋壳”内部接受治疗,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却泛起了丝丝涟漪。
“艾伦灵图博士,您果真是一位伟大的,拥有远大理想抱负和远见卓识的科学家!!”
“您不愧为地球文明的缔造者!!”
。。。。。。
(不管在哪里看到这本书,都请大家花费一些时间帮忙投一下免费票,十分感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
人工智能可以创造出艺术吗?
计算机的算法有助于我们选择看哪一部电影,听哪种音乐,读哪类文学。
但是,如果算法本身超越了人类文化介质的角色,并开始自己创造文化,那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1950年,英国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图灵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机器和智能》,并首先提出一种名为“模仿游戏”的思想实验。在一个房间里是人类“询问者”,在另外一个房间里是一位男性或女性的“对话者”。游戏的目标是让“询问者”判断出隐藏在另一个房间里的“对话者”是男是女。模仿游戏要通过一系列问题与回答来完成,信息的收发要通过第三方或者打字进行。“赢”下模仿游戏,意味着这个识别游戏的第一步成功了。
之后,图灵对模仿游戏进行了修改,将其中一名“对话者”替代为计算机,观察计算机能否顺利的完成对话,并让“询问者”无法分辨计算机和人类“对话者”的区别。这个版本的模仿游戏被称为“图灵测试”。
图灵提出的这个简单却又功能强大的思想实验,给出了一个通用的人工智能测试框架,能够研究人类与机器边界的各个方面,而会话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与人工智能比写诗
5月18日在美国常春藤大学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计算机系和音乐系的教授与学生们将一起探讨人工智能的不同领域,关注机器创造艺术的问题。具体地说,在“艺术创作图灵测试”中,我们将观察参与者们能否区分人类和机器所创作的十四行诗、短篇小说、和音乐。当然,机器创作的艺术远没有莎士比亚、欧亨利和傻朋克那么好。
舞曲比赛(“algorhythms”)要求参与者从一个预设的曲库中选择出最适合在舞池中使用的音乐,构建一个令人愉快的舞曲合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软件会从舞曲数据库中随机挑选一段音轨作为初始的“灵感种子”开始创作。该软件会根据这段初始音轨,从曲库中选择、修改并混音,创造出15分钟的舞曲。其中包括20个特征的标准注释,如体裁、节奏(bpm)、节奏点、饱和度(音高)和亮度(音色)。
十四行诗比赛(“poetix”)和短篇故事比赛(“digilit”)对于计算机来说更是严峻挑战。比赛要求参与者提交独立的软件包,基于特定“灵感种子”,或输入一个普通名词短语(如“狗”或“奶酪刨丝器”),然后软件再根据它来创作所需的文学作品。此外,参赛的软件算法要求从一个给定的提示,产生无限数量的不同作品。
为了进行测试,我们会先浏览一遍电脑的“创作”,将明显是机器产物的排除掉。我们将人类创作和机器创作混合在一起,然后请来一个小组的“裁判”,让他们分辨这些艺术创作来自人还是机器。在舞曲创作的竞争中,我们交给了一群学生,让他们分别伴随着人类和机器创作的音乐来跳舞。在统计数据上和人类作品没有区别的作品将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这个比赛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到目前为止,参赛者包括了学者以及非学术从业者。然而截止到现在,没有一家公司正式宣布参赛。这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毕竟文学领域的“机器写作”公司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文字生成软件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如盈利报告和体育赛事总结等等。当然,在流媒体音乐播放领域,很多公司也在使用人工智能进行自动化地列表生成,最著名的就是潘多拉。
对参赛作品的评判并不简单。即使是在最初的模仿游戏中,“对话者”的性别也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逐渐透露,从文字中展露出来。相似的,在图灵测试中,人们无法从单一交互实现中判断计算机的话语缺乏人性,而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反复测试。
模仿游戏和图灵测试的背景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赢得模仿游戏的可能性,独立于时间、文化和社会阶层之吗?很有可能在当前的西方社会,由于对性别的定义越来越灵活,原来的模仿游戏将更难获胜。图灵测试也一样,在二十一世纪,我们越来越多地和机器进行通讯。无论我们喜欢与否,短信和即时通讯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通讯方式以及对通讯本身的期望。在人们的交流中,缩写、拼写错误和信息遗漏几乎是常态。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艺术领域。
艺术家和创作辅助程序之间的界限在哪?谁才是艺术家?
对艺术形式的思考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谁才是艺术家?编译了十四行诗创作软件的程序员是诗人吗?编译了短篇小说创作软件的程序员是作家吗?编译了音乐混音软件的程序员是dj吗?
艺术家和创作辅助程序之间的界限在哪?划定这条界限对艺术成果的分类有何影响?十四行诗这种固定的艺术形式,是创造性工作的一种高层次算法虽然是由人类所执行的。今天,当微软的office软件帮助你“纠正”语法错误并给你的用词提出“建议”,而你又选择听从它(无论你是乐于接受,还是纯粹的懒惰)的时候,你的创作还是你自己的吗?还是已经变成了“人机合作产物”?
我们期待着看到“编程艺术家”提交更多的程序。不管这些程序的性能如何,也不管它们能否通过测试,他们的成果将会继续开拓“创作”以及“人机协同进化”的边界。
(作者:daniel n。 rockmore和michael casey;达特茅茨学院教授)
第597章 暴风前的宁静
大约持续三小时的治疗流程结束了,舱体内原本弥漫着的白色气体开始逐渐消散,随着那氤氲的烟气变得愈发清淡,原宸的面容也慢慢显露出来。
“嗡~嗡~嗡~”
巨型“蛋壳”的舱门缓缓开启,原宸此时已经睁开了眼睛。
那眼神看上去依旧深邃冰冷,不带有任何感情。
【ysa…1380,治疗完成了,医疗系统显示,你现在的健康状况很是良好!】留守的其中一个人工智能说道。
【是的,我已经适应了这个人类的躯体。】
原宸一边说着,一边在空中比划着自己的双手。
【你必须输入身份识别编码了。】另外一个人工智能对原宸说。
【#*#~#¥%***。。。。。。】
原宸随口就说出了一串冗长的,且看似毫无规律的代码。
【代码正确,身份确认无误!】该人工智能很快就得出了判断。
所谓身份识别编码,是失落者文明内部用于区别每一个人工智能身份的动态函数计算数值。
该动态函数拥有两个典型的特征,第一是计算结果时时变化,第二是运算量极其庞大。所以,就算知道函数表达式的内容,仅仅凭借智慧生物的大脑也是绝对不可能运算出结果的。
当然,原宸并不是一般的智慧生物,他之所以能够精准地计算出结果来,则完全凭借的是强大的脑力。所以,换作其他人,便是万万也做不到的。
“这一切都是冥冥中的注定吧。”原宸心中感慨着,“如果不是那奇异的陨石,我又如何能够抵抗人工智能ysa…1380号的吞噬,又如何能够及时计算出动态的身份识别编码。。。。。。”
周遭依旧是纯粹的极简主义,原宸面色平静地穿行于其间。
然而,在他平静的面色之下,却潜藏着翻涌的暗流。
这一刻,刚刚死里逃生的原宸已然顾不得感慨万千,也顾不得为牺牲的那几位人类领袖悲悯。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当下的特殊身份来协助人类文明舰队去保卫希望恒星系统。
“虽然,人工智能ysa…1380号是本次舰队的最高指挥长官,但是人工智能群体的权利意识与人类文明不同,ysa…1380号除了具备舰队中央计算机系统最高操控权限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任何特权,不然我直接下令让失落者舰队返航,岂不显得干净利落。。。。。。”
“难得可以通过如此手段打进敌人的内部,我必须小心谨慎,千万不能露出马脚。”
原宸的视线掠过周边简约且光滑的通道,头脑中却暗暗思量着许多。
【zzqs…34568号,召集所有官员进行讨论,我要和大家分享人类文明领袖脑海中掌握的重要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