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一九九八-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河边,见谢小燕跟了过来,李伟索性也就没脱衣服了,自己现在那抽长出来的苗条的身材加上一把排骨,实在没什么好卖弄的,就不出丑了。把桶放到岸上后就下了水,然后在谢小燕两姐弟目瞪口呆的见证下,一条又一条的把黄骨鱼往岸上丢,似乎那鱼就是蹲在那里等他捉一样。

    谢家姐弟开始的那点矜持至此全没了,大呼小叫的把李伟丢倒岸上的鱼装到水桶去,然后看着在桶里折腾的欢的黄骨鱼。谢小虎那熊孩子被黄骨鱼扎了好几次都没在意,一心盯着李伟丢上岸的鱼去了,似乎比起那种又痒又痛的感觉,丢上来的鱼的吸引力更大点。

    在河里摸了个多小时,李伟看黄骨鱼抓的不少了,又沿着岸边摸了几下,准备抓几只大螃蟹丢在桶里,算是零头了。看两人对抓鱼大呼小叫的样子,估计螃蟹的吸引力更大点。果然,当李伟抓了一只大螃蟹丢到岸上后,那两姐弟似乎更兴奋了。看到谢小燕那样子,李伟很想吐槽下,姐,你马上就是中学老师了,要注意形象啊。

    而另外一个熊孩子完全什么都不顾了,看到李伟把螃蟹丢上岸,立刻就朝那只螃蟹扑了过去,然后一把抓了过去。李伟在水里看到他这动作都不忍心看下去了,想要提醒下也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边的熊孩子痛的大叫起来,然后一股肉痛的感觉从心底升起。之前被李伟丢上岸的那只螃蟹,此刻狠狠的用一只钳子夹着那熊孩子的手指,怎么甩都甩不掉。

    小子,螃蟹不是随便抓滴,不注意被夹住很正常了。李伟大声叫那熊孩子把手放到桶里,到水里后螃蟹立刻就松了钳子,等熊孩子提起手指一看,一道红里带紫的血印赫然在目。痛的熊孩子眼睛都有泪水了,不过似乎害怕哭了出来丢脸一般,他硬是咬牙没让流出来。

    看到那姐弟两的动作,李伟觉得还是自己抓了螃蟹直接丢桶里好点,要不然等下再给熊孩子夹一下,李伟可不敢保证那娃会不会哭了出来。从水里再抓了几只螃蟹后李伟就收手了,然后三人提着桶往家里走去。一路上谢家两姐弟对那一桶鱼和里面的螃蟹似乎特别有兴趣,没事就往桶里瞧瞧,见到有人夸赞李伟的时候他们也会觉得特别的高兴,好象里面也有他们的功劳一般。

    到家后把一桶鱼分了两半,一半给他小姨拿回家去吃,剩下的一半和几只螃蟹就给了老谢一家。李伟他们去捉鱼的时候他妈和老谢聊天的时候聊到了去学校的事情,刚好谢小燕明天也要去市里的学校报道,老谢很干脆的就提了句“明天我正要开车送小燕去学校,正好把李伟一起送去了,到时我过来接他。”

第七章 熊孩子

    李伟他妈听后大喜,她还担心自己儿子一个人揣着千多块钱去市里不放心呢,没想到老谢他们也要去市里,这下有熟人同路了她就放心多了。约好了明天出发的时候,老谢一家三人就回去了。

    他们来的时候提着大包小包的,回去的时候差不多。几斤黄骨鱼和一包干河虾,还有李伟他妈给他们装的几斤茶油,放在一起也不少了。茶油这东西不论是这个时候还是以后,都是很贵重的食用油,一般市场就算有卖,那都是掺假的。纯正的茶油只有关系好的亲戚朋友家才能买的到,这个也是乡下最好的送客礼物了。

    老谢看到李伟家给的回礼都不好意思要了,这怎么行?自己是来感恩的,结果还带了这么多东西回去。最后还是李伟自己圆了话,才让老谢满心欢喜的收了起来。李伟直接对老谢说这是干儿子给干爹送的东西,一些土产了,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算是孝心了,跟其他没有关系。

    李伟的小姨刚好同老谢他们顺路,就搭着李伟干爹的车一起回去了。送走了客人后李伟他妈就回房间收拾去了,趁着现在还早,又没什么事情李伟干脆背着手围着自己的村子慢慢走了起来。看看这个时候有什么适合他家做的,不用投资太大又不费神还能挣钱的。

    自己的房子就在村前,大门朝东,村里的祠堂就在自家的土房子隔壁。从自家的晒谷场往村外看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对面的村子和两村之间的那片水田。这片水田是属于李伟村里的机动田,因为在村门口,容易遭老鼠和被村里的鸡鸭糟蹋,所以产量很低,村里的人都不怎么愿意种。起房子的话又因为那片田周围水气太重,太潮湿了不适合居住,而且在两村中间,另外一村的人不会同意,所以那田就更遭人嫌弃了。

    李伟盯着那片田看了下,这里以后将会是村里的水泥路通过的地方,那时这片地已经被村里一个娶了大队支书的女儿的家伙用人口田换了过来,后来就变成了他自家的宅基地,然后建起了房子开了一家商铺。因为地方方便,周围几个村子的人都跑了过来买东西,生意好的不得了。

    至于湿气太重这个事情到了那时侯就不算事情了,直接在地面倒两层水泥,然后再铺上瓷地板,就什么湿气都没了。或者直接把下面做空,基脚直接倒水泥桩就好了,然后走穿梁象建二层一样在上面建房子就可以了。

    想打这片地的主意就必须要早点行动了,村里十五年分一次人口田,今年冬季村里会重新划分人口田,到时让自己老妈把这片没人想要的水田全部换到自家名下就好了。然后在上面盖上房子,等下个十五年后,村里的机动田被完全被划掉建房子没法再分后,这片地到时就变成了自家的宅基地了。

    别人建不了房子,或者要靠娶了大队支书的女儿后才敢这么干,但是李伟不用。他有办法让所有的人都不会反对自家在上面建房子的,到时开个商铺后就不用老妈那么拼命的到处忙活也挣不了几个钱了,舒舒服服的在店里卖点东西就可以挣不少钱了,那样对老妈的身体保养也好。

    李伟的村子不大,只有二十几户人,这个时候村里的人心还比较淳朴,但是再过几年就不一样了。那时虽然村子不大,但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就那么二十几户人还处处算计着勾心斗角的。挣了点钱的,兄弟多的就在村里横行霸道,但是被外人欺负时却从没见谁敢为村里人出头了,典型的窝里横。

    从村前转了一圈李伟正要往村后走去,村里的两个在前面玩的熊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干了起来,一个把另一个推倒在一边的沙地上,摔倒在地的那娃立刻哇哇大哭起来。李伟正要上前去看下情况,没想到两个熊孩子的母亲嬉笑着从一边聊天的地方走了过来,然后各自看了下自家的孩子有没什么受伤的地方后立刻就变了脸色。

    不管打赢没打赢,先拉着自家孩子啪啪揍了一顿再说,一时之间两个熊孩子立刻一个比一个大声的比着谁哭的更响了。两个大人却各自呵斥着自家的小孩,让他们向对方认错。李伟在一边看到这熟悉的一幕笑了,这也是这个时候的特色,所以村子里到处都能看到放养的小孩打打闹闹的,一天到晚热闹的不得了。

    只要小孩打架了,不管打输打赢,只要不是弄出大伤出来,这时一般都是先把自家孩子揍一顿给对方看了再说,从来不会因为小孩打架而让大人闹隔阂。小孩打小孩的,大人从来不会袒护自己的孩子拉偏架什么的。李伟他们也是这样长大的,这样的事情也经历过,看着这一幕心里就腾起一股熟悉的温馨感。

    只是再过几年就不一样了,整个社会都变了,那时侯就是比谁家有钱谁家强了,小孩打了架,大人也跟着一起开架。李伟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就是村里有两家小孩玩耍的时候打架,结果先来的那个小孩的家长拉了偏架,竟然出手打了另一个小孩。导致后来双方大人也狠狠的打了一顿,最后连鸟统都给搬了出来,搞的几个大人住了院。

    从此村里的小孩都被圈养了,除了自家兄妹玩玩就是呆在家里看电视了,村里再也在晚上听不到小孩在村子里玩耍嬉闹的声音了,一片死静。

    有时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评论这些,往后的日子越来越好,每个人的生活条件都比以前好了,天天有肉吃了,有电视看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冷漠了,整个社会都被一张薄薄的纸迷住了灵魂。什么都可以不要,只要有那厚厚的几把纸就好了,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两个熊孩子被各自老妈教训了一顿后都老实多了,然后等两大人一转身,他们又玩着玩着玩到一起去了,似乎刚才打架的,挨打的不是他们一样。李伟没有那个心情继续关注两个熊孩子的事情,直接从村前转到了村后。

第八章 想法

    村后是一片小山,种着不少的松树,旁边还有一大片竹林,这是村里共有的山,每家都有一小片。不过这片山对李伟来说没有什么好的想法,利用价值不高,除了每年春季挖下竹笋砍下竹枝就没多少价值了,而且每家都有份,不好承包,倒是山后的那个大水库却让李伟动了心思。

    这个水库是邻近三个村子共有的,是大*跃*进时修建的,当时是为了后山周围那些靠山的水田提供灌溉的。这个水库里面的水一年四季都是不准完全放干的,而且平时必须要给周围的水田提供水灌溉的,所以这个水库平时都没人愿意承包。养鱼不太方便,水库里面的鱼经常被那些放水灌溉的人放到自家水田去了,损失太大。

    加上附近几个村子的人经常去里面钓鱼什么的,为了几条鱼骂人也不好,挣不了什么钱还得罪人。另外水库捞鱼的时候也不方便,一年到头只能在冬季没什么水的时候才可以下网捞鱼,这捞一次只能捞上那么一点鱼赶上过年的时候卖卖,能有多少收入?所以几十亩的水库每年一百块钱都没人承包,不划算。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养鱼,承包这个水库确实不划算。但是往后十年,这片水库却成了附近最抢手的地方了。周围的荒山养鸡十分方便,还可以养猪,水库还能养鸭。而且那时这水库周围的田都没人种了,水库的水多水少不再受限制,去捉鱼钓鱼的人也少了,养鱼也方便起来。

    只是那个时候这个水库就不是每年一百块钱能承包的了,那时李伟村附近到处都是鸡场,猪场什么的,但没有一个地方有这个水库这里方便。而且之前因为水库承包的人都是承包的短期,正好给了大队一个提价的机会,直接涨到了每年一万块。

    那时政*府对农村大力倾斜,各种养殖业有了扶持如雨后竹笋般冒起,养什么批量大了都有补助,加上村村通什么的,李伟家农村这边养殖业搞的风生水起的。李伟那时也想回来搞这块,却发现周围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了,只能望山兴叹,灰溜溜的回到南方的城市继续上班混日子去了。

    李伟从水库转了一圈就回去了,这片水库承包下来该怎么做早就有成熟的方案在心头,后世那家承包水库的人把这里利用到极尽,正好用来参考。只是这些都不是马上投资就能来钱的,反而还需要每年掏不少钱往里投资,所以依然解决不了他现在读书的问题,读书的钱还得自己另外想办法。

    从后山回到家里天已经快黑了,帮家里把晒的谷子全部收了起来,母子两吃了晚饭后开始闲聊起来。明天李伟就要去市里去读书了,这一去,一个月或者半年才能回来一次,他妈自然十分不舍,所以很想和儿子多聊几句。

    不过李伟却没觉得什么,虽然学校的通知书上说了学校是封闭式管理。但是李伟知道,只要你愿意,每个星期回来都没关系。只是回来的车不多,坐车不方便而已。如果想走路的话也可以的,从市里走到自己家有三四个小时也够了,这条路前世的李伟为了省那三块钱公交车钱,没少走过。

    李伟升高中后他妈就把他当大人看了,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会跟李伟商量了。李伟兄妹三人,他排行第二。一个哥哥初中毕了业就去外面打工去了,现在在一家酒楼学做厨师,一个月工资没多少钱,刚能养活自己。

    一个妹妹比李伟小两岁,现在在镇中学读初一,这几天帮同学家抢收玩去了,不在家里面。至于他在外面打工常年不回家,一年却只能寄一点点钱回家的老爸,直接被无视了,李伟重生后一辈子都不想理他。一个没有家庭责任心只顾着自己快活的男人,根本就不配做父亲。尤其使李伟是从后世过来的,清楚的知道他妈为了这个家吃了多少苦的。

    母子两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聊着一些琐事,聊着聊着李伟就把话题带向了自己想说的地方去了。他给他妈分析了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个时候两处地方都是没人搭理的地方,应该没人会想着和自家来抢这些地方,估计到时村里的人只会把自家当成傻瓜,没人会想到以后的变化,这正是最方便的时候了。

    李伟提出自己的想法后他妈有点犹豫,毕竟这些都需要钱,尤其是那个水库,儿子居然说要一次性承包五十年,还把周围的荒山附上,这得每年都要往里面砸钱得。那个机动田占着做宅基地还好说,只是每年少打点粮食而已,不用花什么钱。自家本来底子就不好,现在还要供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的,狠不得一分钱变成两半来用,那里来得闲钱搞这些,所以由不得李伟他妈不犹豫。

    唉,又是钱的问题。李伟摇了摇头叹息着,这好象是自己重生来第三次为钱发愁了。别人重生随便金手指一开,钱就有了,没想到自己重生后还得为钱头痛,先是自己读书的学费,然后就是想搞点小投资依然缺钱。想到这,李伟不得不把今天刚认的干姐姐拉出来做幌子,继续做着他妈的工作。

    “我读书的钱可以想办法的,听我干姐说学校有奖学金的,能顶半个学期的学费,你儿子我读书这么厉害肯定可以拿到的。然后暑假周末我还可以去做点散工的,这样一期学费生活费不就有了?

    到时只要我哥再寄点钱回来,我妹的学费也有了。我们现在咬咬牙撑两年,那片水库到时得到的就不止这些了,那时我要是考上大学,学费也就不用担心了。如果我们现在不准备这些,那要等到我上大学了,家里的经济条件就会更紧张了。

    那个水库承包一年只要一百块钱,这个完全可以省下来的。在那边上建几间房子养鸡养鸭也花不了多少钱,房子可以让小姨夫帮忙建,我们花点工钱出点力气再买点红砖和瓦就可以了。我们先做小点,以后挣钱了再慢慢做大也不迟。”

第九章 北京吉普

    李伟妈听了儿子的话后并没立即答应,而是犹豫了会说自己要考虑下,反正做那些事情还早,还有半年的时间考虑,到时在看看了。李伟见他妈这样子知道自己现在肯定没法说服的,一切还得等自己能搞到钱了再说。

    李伟没有和他妈继续聊这个话题了,两人一时陷入了沉默之中。这时村里不知谁家的录音机放起了音乐,远远的歌声传来“看那诱人的钞票,在我眼前直闪耀,姑娘为你走错了路呀,小伙子为你受改造,是因为被你迷住了心窍,钞票让人悲伤又苦恼,钱哪,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

    凝神听了会李伟的嘴角就抽了起来,md,要不要在这个时候来首监狱王子的《钞票》啊?其实这个时候在农村这方面表现的并没歌中说的那么夸张,但是再过几年就不一样了,整个社会都变成了这样,笑贫不笑娼成为了主流。

    听了这首歌后李伟整个人的心情都不好了,唱你麻弊,这还让人怎么愉快的玩耍了?和他妈的聊天也变的有一搭没一搭的。他妈还以为自己的儿子困了,而且李伟明天还要去市里上学,索性就关了电视吩咐自己儿子早点睡觉。

    回到自己的房间睡到床上后,看着窗外的月光,想着自己前世的生活,一向挨床就能睡着的李伟突然发现自己竟然睡不着了。脑海中老是跳出来前世那些为了钱变的离奇古怪的生活,就连走路扶个老太婆都的提心吊胆的,那叫什么事啊。在心底数了一遍又一遍的绵羊也不管用,自己是不是太感性了?这个社会要怎么变,变成什么样是自己一个还在地层的草根能操心的了的吗,还是安心睡吧。

    第二天早上李伟很早就起来收拾东西,又帮他妈把稻谷晒了,还挺有兴趣的做起了早餐——郴洲鱼粉。刚要动手的时候,他干爹和干姐姐开车过来了,他们没吃早餐,准备等下经过镇上的时候吃。这下正好了,一起煮了。

    米粉这东西是南方的特产,做出来比较简单,又能充饥,所以这边经常会用来做早餐。不过米粉虽然简单,但是要做的好吃却需要手艺了。老谢把车停好后听说李伟在煮米粉,也没客气,还和他女儿两一起跑到厨房这边看李伟怎么做,似乎李伟做早餐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一般。

    李伟看到进来的两人只是和他们打了下招呼,然后安心的忙活着自己的事情。切了点碎肉放到锅里炒了下,炒出香味后加上盐和酱油,放上辣椒粉,再炒了会后就放入早煮好的鲫鱼汤里再煮开。

    另外一边的米粉这时已经被滚水烫软,李伟把米粉分到碗里后,放上葱花和姜末,然后把锅里煮开鱼汤肉末分到每个碗里,一道地道的“郴洲鱼粉”就出来了,这是他去前世去郴洲玩的时候看过的一道早餐,当时觉得味道挺不错的就上心了。

    这时李伟他妈也忙活完了,几个人洗了手后开始对付自己的早餐。一吃下去,老谢的赞美声就开始了“啧,啧,这手艺,没得讲。我去郴洲开会的时候吃过这粉,那味道跟这完全没的比了。小伟这手艺就是去市里搞家饮食店肯定生意也会不错的,以后不愁没手艺活养活自己了,呵呵。”

    李伟他妈听了后笑的更开心了,似乎别人夸她儿子都是一件很让她开心的事情一样。倒是李伟对他干爹感觉特别的好奇,怎么说呢,这个时代的男人那就是都有点大男子主义,象李伟做这些活按理来说他干爹应该完全看不上眼才对的,但是他干爹却没有,反倒还夸起李伟来,这完全不太合符时代嘛!

    吃完早餐后李伟把自己的行李搬上车,三人正要出发,老谢的手机响了。然后李伟看着他干爹从自己口袋了掏出一款在他眼里非常老土的手机出来,还是诺基亚的。这时农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