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风美滋滋的回家了,今晚的酒宴狄风是唯一有收获的大臣,一首词换来了一副李治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也是值了,一回想起看着李治给自己题字时薛瓘和李冲脸直抽抽的表情,狄风打心底透着欢乐。
李治的手书让丑儿在正堂挂好,这可是资本以后万一有个麻烦什么的这东西没准能当作丹书铁券用,狄风心里琢磨着抬头就见丑儿正在抠索字画款尾的留印。
“别动!”狄风急忙大喝了一声。
吓的丑儿一哆嗦,回头撇着嘴嚷嚷道:“吓我一跳,怎么了?”
“才上的印,印泥还没干透,抠坏了可是杀头的大罪!”狄风说完又对者狄荣道:“赶明一早就去找个装裱师傅来,把这宝贝给裱上。”
狄风说完看到丑儿还撅着嘴,便笑着打岔“今天守岁枯坐有些无聊,不如我们来讲故事打发时间可好?”
一听讲故事丑儿马上高兴起来;苗龙经历三朝便游天下论起讲故事的本事不在狄风之下,苗龙先讲从大隋一直讲到了永徽,其中苗龙讲到了一个僧人得到狐仙所受三卷天书,学得一身神鬼莫测的本事后便隐居山林不知所踪了。
这个故事听着有点玄幻可当丑儿问出那三本天书的名称时狄风被惊到了。“天枢”、“地衡”、“人权”这三个名字,狄风听说其中之一,那“地衡”不就是苗龙给丑儿的吗?难道这个故事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话,那么“地衡”一书上面记载的又是何法门呢?由于现场还有石头和狄小花在,狄风忍住了心中疑问。
还没有轮到狄风开讲,子时到了石头和狄小花也忍不住困意随着爆竿的脆响回屋睡觉去了。狄风借机留住了苗龙并让丑儿先去睡觉。
不是狄风不相信丑儿,而是狄风怕苗龙有所顾虑;丑儿不情不愿的回了房间。狄风这才问道:“师傅可否再跟徒儿讲讲那三本天书的事?”
“早就猜到你会忍不住问起,不过你到是让为师很是满意,那日传了丑儿那丫头地衡一书,为师就留了心眼,如果你借着与丑儿亲熟看了地衡的话,为师是不会再提起这三本天书的事了,而那地衡就作为为师给你的最后礼物;这次与你相见为师见你身上并无术法,可见你并未修习地衡,再看你听闻三天书后惊诧的表情,为师又断定你连看都未看过地衡。所以你通过了最后的心性考验。”
苗龙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布包,打开后两本泛黄的古书露了出来,苗龙看了一眼古书又看了看狄风,满怀追忆的说道:“这三本天书事关重大,得其一者就可超然物外逃脱生死,为师不得不谨慎行事,以防这玄真秘术落到奸邪之人手中造成祸患。乖徒儿你可莫怪为师防范着你啊!”
“徒儿怎么会怪师傅呢!师傅说了半天这天书上面写的什么啊?”狄风接话问道。
苗龙焚了一炷香拜了又拜,这才拿起一本道:“此书名为“天枢”所记载的是观星望气、排兵布阵、驱神役鬼之法”说着又拿起另一本“此书名为“人权”所记载的是补阳炼阴、降龙伏虎、超天缩地变化之法。给丑儿那本名为“地衡”记载的是奇门遁甲、堪舆地理、阴阳术数之法,这三本书是我的一位仙师所受,为师愚钝潜心钻研了半辈子也没有摸到门径,如今为师大限将至恐怕剩下的时间也不能参悟天书中的奥秘了,你倒是天纵奇才就将这两本书传于你了,以后你我师徒共同研习看能不能早日破解这天书中的秘密。”
苗龙说着把书郑重的递到了狄风手中;狄风接过“天枢”和“人权”两册天书,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苗龙接着说道:“我知你要问当初为何要把地衡一书交给丑儿,我来问你,你可知道丑儿的身世?”
狄风听了摇了摇头,他还真的不清楚丑儿的身份。丑儿不说狄风也从未主动问过,这是他对丑儿的尊重。但人都是有好奇心的,狄风也不例外如果苗龙能说出来更好。
“山海经有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后人称之九尾狐,九尾狐通灵可幻化人形,善魅惑之术。但这都是讹传,为师以为九尾狐族就与其他蛮族一样也是人类,只不过他们天生有着魅惑秘法传承,据我所知九尾狐族号称是神留在世间的子嗣,他们神秘莫测,隐于山林,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在世间现身的。而丑儿就是九尾狐族!”
苗龙的话让狄风震惊不已,这与他的世界观产生了冲突,狐仙也好、妖怪也罢那只是神话故事怎么可能存在,虽然这世间有太多的未解之谜,但神仙妖怪狄风不太相信,就连苗龙的三本天书,狄风也只是好奇,并没有相信会有什么仙术。说丑儿是九尾狐?怎么可能?
“你以为为师在胡说吗?告诉你,从第一次看到丑儿,为师就发现她有魅惑天成,身上的气息和脉动也是介于人族与兽族之间,纯阳无阴得道神仙、纯阴无阳便是妖孽,阴阳相济人类是也,丑儿当时身上便是纯阴无阳,这种情况只有给我仙师天书的九尾狐仙才具备。有誓言加身仙师的过往我不能详说,可仙师的这三本天书乃是一位九尾狐仙所赐,所以为师那日发现了丑儿身份后这才为了还愿把“地衡”给了丑儿:要知道“地衡”玄奥,别说普通人,就是博览群书的士子没有名师指点也不能参悟,给了丑儿一是还愿,一是为了验证;现在丑儿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已经小有成就便证明了为师没有看错。”
苗龙的话未必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丑儿却是是个妖孽尤其是她对人心的把握能力已经超出了常人的范围,说丑儿有特异功能也不为过,狄风一直认为是丑儿天生如此,但现在看来没准就是学了地衡上的秘术所至,至于丑儿的身份以后可以找个机会直接问她,丑儿必不会隐瞒,狄风对此倒是不太在意;说了这么多狄风对手里的两本书可是更加好奇,有没有仙法看看两本书不就知道了!
于是狄风当着苗龙的面打开了第一本“天枢”,这一看,狄风傻眼了!(。)
第四十七 元日朝贺()
书上的字狄风十有**都不认识,不是篆书,也不是甲骨文,看着更像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还好在每页都有注解和前人的心得,注解心得有两种笔体应该是苗龙和他口中的仙师所写,狄风已经带过兵打过仗对排兵布阵也算有了研究,可天枢上的注解明显有很多漏洞,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着藏于九地之下这是孙子兵法的说法,那是一代军神,真知灼见到了后世还备受推崇,可这天枢有点夸张了,千里奔袭到敌后撒豆成兵是个什么鬼?强敌先机,万里之外斩杀敌首又是什么鬼?没有飞机、导弹难道神仙打仗都用飞剑吗?
等等!狄风突然有了一种错觉,这怎么看都像是后世的战法,千里奔袭到敌后撒豆成兵难道不是空降部队?万里之外斩杀敌首,会不会是远程打击?再看那些符号跟后世的程序编码差不多嘛!驱神役鬼之法简直就是机器人的应用极致,天啊!这不会是未来的穿越者提前来了古代吧?留下了这本书,被古代的人当作了天书流传了下来,因为不理解所以又被古人用古人的思维进行了改编?
狄风被自己的异想天开吓到了,为了验证他又忙翻开了“人权”,还好人权上的符号少了不少,但文字还是生涩难懂,可是好在有插图,尤其是补阳炼阴的插图狄风喜欢,这是狄风看到的最古老的成人画了,写的也还算正常,一看就是神棍常用的套路,无非是铅汞之道,导气炼丹,内外兼修的法门,经脉注解行气走向倒也合情合理,狄风按照几幅图试了一下,立马某个部位就有了反应,狄风心里狂喜“哈哈终于得到了宝贝了。”有了这个发现,其他的狄风已经不关心了,降龙伏虎、超天缩地变化之法还是等到自己有了黄帝御女三千的本事再说吧!
苗龙看狄风合上了书,忙问道:“怎么样?你可看得懂!”
“看得懂,很不错,真是奇书啊!”狄风笑的有点淫(和谐)荡。
苗龙不知道狄风所指,他还以为狄风看懂了人权的后半部分便满意的点点头道:“好,能看懂就好,你且照着修炼,等你太极开基,再找为师探讨丹道。”
因为大年初一便是元日朝贺,狄风要一早去上朝所以过了子时狄风就第一个给苗龙以晚辈礼拜了年;狄家的奴仆和亲随、护卫为了不耽误狄风上朝也早早的给狄风行了礼,打赏自然不能少,石头那厮说是去睡觉但刚过子时却是第一个跑出来拜年的,得了狄风赏的一块金饼子高高兴兴的又回去睡觉了;丑儿倚小卖小拜完年硬是从狄风手里抢去了一颗最大的红宝石,那可是在高句丽搜刮来的精品宝石原是打算送给赵灵儿的,看丑儿得手后的狡黠模样狄风断定她是诚心借着拜年的机会有意来抢赵灵儿的预定。
苗龙倒是大方,再丑儿甜甜喊了一声“祝爷爷福寿千载”后,苗龙随手就甩给丑儿一颗拳头大的猫眼,看的狄风都动了争抢的念头,同时腹诽苗龙“这老头云游四海,手里的宝贝必定不少,可自己拜年什么都没给,丑儿这丫头反倒得了天大的便宜”不过想归想,在一转念自己得了两本天书这可不是身外之物可比的。
一番热闹后众人散去,狄风这才想起自己竟然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
狄风习惯了后世的单身生活,因此忽略了古人讲究团圆的习俗,等到众人拜年完了他才想起自己还有一个老爹狄仁杰还没有去问安拜年,狄仁杰住在城里,现在想去也晚了,狄风只好做了明天挨白眼的准备,心里琢磨着明天上朝该怎么跟狄仁杰解释。
初一一大早到了皇宫狄风没有机会给狄仁杰拜年了,因为今天宫里已经要人满为患了,到处都是一身新衣的官员在等着皇帝的召见。
李治今天穿了一身崭新的龙袍,通天冠上的镶宝在烛火的映射下熠熠生辉,和身边一身盛装端坐的武则天交相辉映,香烟缭绕下远远看去宛若两尊真神稳坐云端。含元殿前仪仗列开,鼓乐齐鸣。
太子首先献贺,完了就是中书令奏各州进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奏各州贡献、礼部奏番邦贡献、太史奏吉凶、侍中最后掌礼。
然后百官在阎立本的带领下齐声恭贺“圣皇、圣后福延新日,庆寿无疆”后退到两边;接着就是远道赶来的各地官吏上前拜贺;各地官吏拜贺完毕便是羁縻州的各位首领上前;然后是附属国的使臣再然后就是来朝的各国使节。
仪式繁琐不说,人又多,这一切在众人齐呼“万岁”结束后已经要过了辰时,狄风饿的肚子咕咕直叫,他趁着李治讲话的空档偷偷看了一眼狄仁杰,狄仁杰则狠狠瞪了狄风一眼算是回话了。
狄风自讨没趣后无聊的四处观察周围的官员,五品以上的朝官个个神气高昂,作为天子近臣他们似乎很有优越感,而地方官吏无论品阶高低都表现的谨小慎微,似乎有所顾虑,一味的刻意低调,当狄风看到安西大都护裴行俭时,他正好也看向狄风,便善意的对着狄风一笑。
这裴行俭地位可比狄风高,但从他的表情狄风不难看出,他有讨好自己的意思在内,作为外官狄风理解他是怕像自己这样的朝官在背后说坏话使绊子,外官不好干啊!谗言三至、慈母不亲,他们功绩再大也怕有人在皇帝身边诽谤谗言。
狄风心里嘀咕着想在看看田阳明在那,田阳明作为黔州长史应该也来了长安,许久不见还真有点想他。但是田阳明的位置应该在狄风下首,有掌管礼仪的殿中御史在狄风可不敢明目张胆的回头去看,他只能向后稍微挪了一下借着周围人的遮挡悄悄的扭头。可这头才扭了三分之一就见到李敬玄正对自己使眼色。
李敬玄虽然原来和狄风不对付,但自从两人成了同事后,李敬玄对狄风倒是照顾有加,他这暗示必是让自己注意了。狄风忙收敛心神,仔细一听,果然李治在做完年终总结后说到了银监。(。)
第四十八 倭国使节()
在元日朝会上说政务很罕见,尤其是不通过三省而是由皇帝直接提起更是绝无仅有,这让百官和各国使臣都认真起来了。
李治宣布银监司成立,把银监司的职责说了一遍,又说到了第一任银监由皇帝亲任,李敬玄为西台侍郎,并同东西台三品、领银监银丞、元山候狄风为水路转运使,银监银丞,兼校度支郎中。东台侍郎狄仁杰同东西台三品。
这一变化让人始料未及,李治任性了一回,没有提前打招呼就做了人事安排。这样一来,李敬玄和狄仁杰有了同东西台三品就等于和三省长官一样有了参议朝政的权力,成了事实上的宰相。在高宗时期宰相一职已经不在单独授予,同东西台三品也被称作同中书门下三品意谓与侍中、中书令相同就是宰相的代名词,有了这个称号无论品阶高低都能入阁参与朝政,相反没有这个称号品阶再高也不能入阁。
李治时期原有宰相四十七人,死的死退的退,所剩已经不多,现在李绩病重、许敬宗、卢承庆、赵仁本和刘仁轨年事已高已经准备致仕请退,李安期出任荆州长史不在长安,现在的阁臣也就是宰相只剩下阎立本、姜恪、张文瓘、戴至德等人,而戴至德为人随和身为尚书右仆射被刘仁轨这个左仆射压的死死的,在内阁威望不高,如今狄仁杰和李敬玄这样的生力军加入内阁,无疑是对内阁的洗牌。
百官和各国使节发现,这一任命内涵玄机,朝中掌事的宰相里张文瓘与李绩同时期为宰相资历最高,且生性刚正又曾在李绩手下做过参军,可以说是李绩的人。虽然传闻李绩和狄风闹翻,但李绩支持狄风却是事实;阎立本、姜恪和狄风的关系自不必说,两人为争夺狄风还闹过笑话,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狄仁杰和狄风是父子;李敬玄虽然和狄风不和可他二人现在都在银监公事,这重重联系综合起来,交集在一起的节点就是狄风。
狄风立刻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在得知银监是狄风提出来的后,再联系李治今天破例宣布银监成立的事,大家恍然大悟:这是李治再给银监开路呢!有话语权的内阁成员都是支持银监的,这银监必会成为以后的执政重点。
二圣如此重视,又有众宰相支持,银号这一新鲜事物和狄风的名字瞬时就被众人牢牢记在了心里,朝贺结束国宾馆宴请外国使节自不在话下。这一切安顿后,地方官吏和各国使节就在第一时间给自己的治地和国君发了书信,详细的说了大唐银监成立的事,至于银号的优劣这能他们各自判断了,这里林之欢不能不提,朝贺过后一旨册封让商贾林家摇身一变成了子爵,林家得到消息后这年过得无比热闹,大宴宾客三天,岭南有头有脸的几乎全都到了林家庆贺。只是几天后林家的重礼连同一封林之欢给狄风的书信就到狄府。
钱财狄风现在不缺,光十三娘这一段时间搜刮的财富已经够狄风任意挥霍的了,对林家的重礼狄风已经不太关心,书信倒是有些用处。林之欢除了对狄风的提携表示感谢外还顺便提到了倭国。
倭国被十三娘打劫惨了,现在凡是没有给济州岛进贡的倭国船队根本不敢出海,冒险出去也只会落得人财两空的结局,就连倭国国君天智的船队都被十三娘打劫了几回。倭国曾经两次派水军围剿,结果被“船坚炮利”的济州岛“海匪”团灭了两次,现在倭国对于海匪十三娘是又恨又怕,打又打不过,想要求和十三娘又是狮子大开口要价之高让天智不能接受,十三娘的船队封锁了倭国海域,倭国船队只能龟缩在港口不敢出门。
海上经贸是倭国的主要经济来源,这一封锁天智坐不住了,他通过各种渠道终于打听到了,这股海匪很有可能就是当年宁州水师攻打高句丽时的残留,于是天智让来大唐朝贺的使臣想办法接近狄风看能不能疏通关节让“海匪”放弃对倭国的封锁。如果不能,就直接上告到大唐圣天子高宗那里,说狄风纵匪为患,请大唐圣天子主持公道。
这一消息被林之欢知道了,所以林之欢特意在信里提醒狄风注意倭国使节阿陪近旺的动向。
阿陪近旺这个名字狄风感到有些熟悉,仔细一想,狄风笑了,阿陪啊!不就是自己培养特务嘛。这小子居然成了倭国使节了?
再说此时的阿陪近旺正坐在鸿胪寺安排的住所内发呆,大唐的繁华和强大让他感到自己的国家的渺小,此次作为倭国使臣来到大唐长安让他真真长了见识,单单大唐一个万年县就比倭国还要富足,看看人家穿的、住的、用的哪里是倭国可比的?那个可怕的人就住在这如同天庭的城市里,也许只有这样的国度才能出现那种可怕的人物吧?
一想到狄风,阿陪既是敬畏、又是感激,狄风的强大让他敬畏,狄风给他好处让他感激,自从狄风放他回国后,有十三娘暗中支持,阿陪成了岛主不说,在国内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面对“海匪”倭国国内也就自己可以说上话,虽然出卖自己的国家让他内心常常自责,但一想到十三娘给他的好处,阿培又忍不住要时常跑去十三娘那里献媚送情报。
现在好了,天智已经被十三娘逼上了绝路,无奈之下只能请“熟悉大唐”的阿陪为使节来大唐求援。阿陪有时都会忍不住的想,能不能让十三娘把天智撵下台让自己来做倭国的皇帝,至于天皇,可笑、无知啊!面对强大如斯的大唐,傻子才会在唐人面前提起天皇这个词。
“表哥,你在想什么?咱们什么时候去拜访元山候狄风呢?我可听说了狄风在大唐可是很有威望呢!”一个白衣少女,跪坐在阿陪的对面,一脸想往的问着阿陪。狄风这个名字是她听到最多的唐人名字,狄风的事迹被自己的表哥阿陪曾经无数次提起,她很想看看狄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天准备好东西就去,现在登门会失礼的”阿陪看着自己的表妹回了一句。
这个表妹叫明日香,是自己堂姐天智皇的嫔妃阿倍橘娘之女,这次来大唐带上了明日香,是自己和天智默契的决定。明日香姿色绝佳,身份也够了,就是不知道狄风能不能看上眼,阿陪知道十三娘是狄风的情人,据此他推断狄风好色,于是阿陪建议天智对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