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乱大唐-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综肮殴词橇柙聘蠖墓Τ贾唬礁龈绺缫桓鍪抢舨渴汤梢桓鍪嵌ㄉ崛耍偶蚁衷谑强蟮拇砣宋铮糯蟀步肱嫱醺馕抟墒抢死钕秃屠铣济侵涞墓叵怠?衫钪我卜噶撕屠钤ā⒗钍烂褚谎拿。龀掷钕偷耐倍灾芡趵钕缘奶扔趾堋瓣用痢保星焓抢钕缘娜耍丫菹嗖凰迪衷谟种凑菩滩浚儆械胰式艿热酥С郑饩腿酶咦诩涛缓筇岚纹鹄吹墓僭钡瓜蛄酥芡跻槐摺

    如此人事变动的幕后不知道有没有武后身影,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原本简单的事这下变得复杂了,朝堂面上风平浪静,私底下却是小动作不断。

    一间酒肆里李冲恶狠狠的一顿酒杯道:“狄风此子必须除去!只有除去了狄风才能让狄仁杰乱了方寸”。上次狄风当众拨了李冲的面子,表面上李冲没说什么,可心里却从此记恨上了狄风。

    “狄风风头正劲,圣人和圣后对他青眼有加,上疏弹劾一点作用也没有啊!”坐在李冲对面的薛瓘无奈的回了一句。

    “狄仁杰看好周王,而武后和狄仁杰意见相左,我们为何不利用武后的手来对付狄家?”插话的人是薛易,他现在攀上了沛王的门路,已经进了沛王府做了参军。原本薛易就眼气狄风,现在更是成了倒狄的急先锋。

    “武后!武后的心思谁还看不出来!她正巴不得我们两败俱伤呢,让她对付狄仁杰和狄风那是痴人说梦。”薛瓘白了薛易一眼,讥笑薛易的同时心里暗骂薛易,“有了靠山尾巴都要翘上天了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身份!”。

    “行了!别吵,沛王说了事在人为,你们只管继续上疏弹刻狄风,众口铄金之下就不信圣人不会起疑。”李冲打断了二薛的话,压低声音最后拿了主意。

    与此同时武则天正在问李敬玄“银监的运作你可了解熟悉?”

    “卑臣已经熟悉!”李敬玄沉声回答。

    “你觉的狄风如何?”武则天继续问道。

    “堪称奇才!但性子懒散,贪图享受不堪大用。”李敬玄没有刻意贬低狄风,只是实话实说,他和狄风接触了一段时间,对狄风还是有了不少好感的。

    “银监之事让你取狄风而代之,你可能做好?”武则天再次问道,脸上毫无表情,看不出喜怒。

    “这”李敬玄犹豫了一下,一咬牙点头道:“可以!”

    “好!你先退下吧!回去以后要尽快把各地银号梳理清楚。”武则天让李敬玄退了下去,转身自语道:“用不了几日,他们也该有点动作了吧”(。)

第五十二 上元节花灯() 
readx;正月十五长安放夜三天取消宵禁,朱雀大街上人潮如织。??火然文???。刚刚入夜长安城内的百姓就走上了街头,各式马车堵在了狭窄的街道内动颤不得,车内的富家子弟被迫只能下马、下车和提着各色灯笼的寻常男女一起步行赶往朱雀大街。

    马车内的狄风被堵的心烦,他也顾不得装病了,吆喝了一声丑儿便跳下马车随着人流四处张望着缓慢前行。

    猜灯谜的、摆摊吆喝的往往都是人群最为集中的所在;灯树、灯楼、火树银花照的长安如同白昼,听不见丑儿不时发出的惊呼,抬头仰望挂在朱雀门城楼上如繁星般的宫灯,让狄风有种身在梦境的赶脚。

    城楼之上李令月手里提着一只兔子造型的灯笼踮着脚尖不住向城下张望,而她身边的李治和武则天则在指点着街道上的繁荣景象窃窃私语。

    “呀!”李令月不知看到了什么,惊呼一声连招呼都没打一个就捏起裙角风风火火的向城下跑去。

    李治伸手刚要制止李令月,却被一旁的武则天拦了下来,“九郎,就让她去吧!九郎小的时候不也是总想着到宫外玩闹吗?今天喜庆暂且放纵她一次如何?”。

    看着李令月蹦蹦跳跳的身影,李治喃喃道:“令月也到了出嫁的年纪,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怕是她也过不了几天了,”说罢向身后一招手道:“跟上太平,别让她出乱子”。

    “喏!”几名内卫点头称喏后迅速跟上了李令月。

    李治这一挥手,由于人声嘈杂,远处的内侍以为高宗要现身,忙高呼一声“圣人驾临,与民同庆”。dudu1;

    随着内侍的呼喊,城头之上百灯齐明,左右护卫齐齐跪倒高呼“万岁万岁”。声浪随着灯光迅速传开,一时间城下百姓纷纷跪倒。虽然看不请在灯光聚焦下的圣天子和圣后的模样,但并不妨碍百姓狂热的叩拜山呼万岁,慢慢的长安城内汇聚成了一个声音“吾皇万岁”。

    高宗李治看着朱雀大街上一眼看不到头的跪拜人群,其中除了唐人还有蛮人、蕃人、大食人天下归一似乎已经尽收眼底。可是这时一个不和谐的身影让踌躇满志的李治有些意兴阑珊。

    只见李令月正在跪拜的人群中来回穿梭,还不时弯腰看看跪拜的人长相。李令月本就是一身月白裙衫在夜里已经很是打眼,再加上别人都是跪倒,唯独她一人站立更显得鹤立鸡群。

    待看到李令月在一白衣青年面前站定,李治不禁摇头苦笑,“这孩子是被娇惯坏了,女生外向果不其然啊!这狄风不是被狄怀英打断了腿吗,怎么现在还能出来观灯?”。

    “让大家起来吧!”被狄风坏了心情的李治吩咐了内侍一声,便转头问身边的武则天“媚娘,你可找狄怀英问过太平下嫁的事吗?”

    “问过了,狄怀英拒绝了”武则天的回话被百姓的谢恩声所掩盖,李治虽然没有听清武则天后面解释狄仁杰以何理由拒绝的,但他知道那理由必是托词绝不可信,这让李治心里很是不悦。

    他淡淡道:“伤筋动骨一百天,这狄风短短时日就能伤愈倒是稀奇,既然好了不来上朝所谓何来啊?最近弹刻狄风的折子越发多了,这不能不说与狄风懒散不无关系,此子散漫如果不加敲打恐怕难成大器啊!”

    武则天听了笑着道:“呵呵敲打是应该的,但九郎怕是怨恨狄怀英不识抬举吧?”dudu2;

    李治一指城下正在说笑的狄风和李令月问武则天“你难道不生气?”

    “婢子当然生气,不过平心而论狄风却有才学,狄怀英怎会舍得他做一个驸马都尉呢?再说那狄风已经和赵摩之女订婚,毁约失信的事以狄怀英的性子是万万做不出的”武则天说着看了下面的狄风和李令月一眼接着道:“抛开私心不谈,现在弹刻狄风的折子确实不少,婢子这里也收到,以婢子只见不如”。

    武则天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犹豫的看着李治。

    “不如怎样?”李治追问。

    李治追问武则天这才接道:“不如先去了狄风银监和度支司的职司,让他出去在积攒一些经验,也学学和各部衙门如何打交道才好,毕竟狄风年轻在银监和度支司太容易遭人妒忌了。”

    “银监?银监离了狄风可行?”李治沉吟了一下问到。

    “有李敬玄可担重任!”武则天肯定的回到。

    “只是,去了狄风这两个职位,他就只剩下一个元山候的虚职了。”李治犹犹豫豫的一时难下决断。dudu3;

    见到李治优柔寡断的毛病又犯了,武则天忙道:“九郎忘了吗?那狄风可还有漕政转运使一职呢!如今山东、江、淮旱灾严重,灾民饥荒恐生变故,何不让狄风以监察漕运的名义顺道去督运赈济粮食?这样一来可以让狄风避避风头,二来可以让他长长各司署配合的经验,三嘛!狄风在宁州安置灾民甚为妥善,让他去赈灾倒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治一琢磨这主意不错“银监和度支司现在就是财神爷,朝中盯着这两个职位眼红的人不在少数,与其让狄风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被干掉还不如让狄风出去再历练一番,如此一来也能敲打一下狄仁杰,他宝贝儿子的前途朕说了算”,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李治到现在都看好狄风。

    可被高宗李治看好的狄风此时正拉着丑儿和李令月大声呵斥“你们两个如果在纠缠不清就马上回去莫要再跟着我了”。

    李令月自从上次和狄风分别回宫后就被武后禁足,派人追杀贺兰敏之这等大事是瞒不过武则天的,虽说武则天也想除去贺兰敏之以遮家丑但她没想到先动手的人竟是自己的宝贝女儿,对此武则天欣赏自己女儿果辣手段的同时又担心李令月胆大妄为会再惹出乱子,于是就把李令月禁足宫中以作惩处。

    禁足的这一段时间可把李令月给憋坏了,原本只是少女崇拜英雄的初衷作祟李令月喜欢接近狄风,可几日不见狄风后,李令月现在满脑子都是狄风影子,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在李令月的脑中都变得清晰无比,似乎狄风就是一个布道者而自己就是虔诚的信徒,狄风说的就是真理,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动作都是完美无瑕,这让李令月急切想要再见狄风。好不容易熬到了上元节,在她的百般央求下武则天才同意让她在上元夜解禁,城楼上李令月一直在寻摸日思夜想的狄风,感謝上苍!当她在人群中发现狄风的身影后,李令月忘记了规仪、忘记了身边的父母,第一时间就跑下城楼去找狄风。

    可没想到一见面李令月满腹的思念就化作了愤怒,原因让人听了哭笑不得,因为丑儿陪在狄风身边,而且手里还提着一个会无风自动的兔子花灯。自己手里的兔子灯是狄风给买的,李令月一直视为珍宝,可没承想狄风偏心竟然给丑儿弄了一个更高级的。于是李令月没来得及和狄风叙旧就和丑儿几句话不合吵了起来。

    狄风被冤枉了,花灯不是他给丑儿的,而是杨务廉为了讨好丑儿,特意给丑儿做的。也不只是不是丑儿有意,非要把这个花灯做成了兔子型,而且和李令月的一模一样。谁承想一个小小的花灯差点引发一场二女互撕。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也有人正看着手里的花灯发呆。(。)

第五十三 巡按() 
吴潭看着一只手里的花灯,一只手里少了一个豁口的风干饼子,仿佛回到了童年,同样是上元夜自己还有姐姐在父母的带领下手提花灯漫步于青州城内,“阿姐,你的灯笼大,潭儿的小,咱们换换好不好”,“好!阿弟喜欢,咱们就换换”那是自己最快乐的时光。只是现在不知道那个宠爱自己的姐姐怎么样了,是否还活在人世。

    吴潭出生在河南道青州,家境还算殷实除了父母他还有一个大他四岁的姐姐,一家四口日子过的其乐融融,可是好景不长一场水灾让原本生活无忧的吴家陷入了困境,缺吃少穿之下吴潭的父亲决定去黔州羊角投靠自己的兄弟,奈何黔州离青州路途遥远一没食物、二没路资如何能到黔州让吴潭的父亲愁眉不展。

    吴母原想沿街乞讨一路要饭去黔州,可吴父自觉是读书人死活不肯失了颜面,眼看一家人就要断粮饿死,吴父一狠心便把长女卖给了一户官宦人家,这才凑了银两离开了青州。也许是因为卖了女儿内疚,吴父还没到黔州就一病不起死在了路上。

    “潭儿,为父一生只做过一件亏心事,那就是卖了你的姐姐。你要记住,有朝一日,你出人头地了,你一定要回到青州找回你的姐姐,我们亏欠她太多了赵成明,买你姐姐的人家叫赵成明,潭儿你要记住啊”这是吴父临死前对吴潭说的话,吴潭一直记在心里。

    以后吴潭和他的母亲成了落魄户一直四处流浪,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更无从谈起去找回姐姐,直到遇到了狄风和丑儿,吴潭的命运才有了转机。如今吴潭在百济岛跟着十三娘主政一方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他也动了找回姐姐的念头。百济岛现在兵强马壮,一切已经步入了正轨,吴潭跟十三娘请了假,便连夜起身赶往青州。

    “阿弟,这饼子你拿好,路上饿了的时候就咬一口,可不能一次都吃完啊”,看着手里已经风干的饼子,姐姐挂着泪水的脸仿佛就在眼前,饼子吴潭饿的实在受不了只吃过一口,但一想到这是姐姐留给他的唯一念想,吴潭就再没有动过直至饼子风干成了石头一样。

    “副岛主,属下回来了”一名风火帮众打断了吴潭的回忆。

    吴潭把饼子收到了怀里,转身问道:“怎么样你可查清楚了青州赵明成的情况?”

    “查清楚了,青州叫赵明成有十三人。四十左右,官宦出身跟副岛主描述吻合的只有三人,其中一人现在青州衙门做功曹,一妻两妾,三个子女,家中并无姓吴的妻妾或者奴婢;另一名已经在十年前身亡没有妻室子女;还有一名前年已经调往兖州府任司仓,他的详细情况属下无能没有查清,但据说他的夫人好像姓吴”

    “什么,姓吴?多大年纪?”吴潭打断属下的话,忙着追问。

    “据说有三十左右”

    “调头,全速赶往兖州”吴潭再次打断属下的话,并转身命令大船调头驶向兖州。

    上元节这三天李令月几乎赖在了狄府,搅得狄府上下鸡飞狗跳,她和丑儿每隔一会不是小吵就是大闹,面对这个刁蛮的小公主狄风是打不得骂不得还撵不走,幸好上元节刚过武则天及时把李令月“抓”回了宫里,这才解了狄风的围。

    狄风刚要起身去找孙思邈谈谈医馆的布置就听仆从禀报“李敬玄求见”。

    “他怎么来了,难道是来催自己上班?”狄风一边琢磨着一边忙道:“快快有请”。

    李敬玄来的突兀,而且还带了厚礼,一进门李敬玄就吩咐随从把一小车礼物推进了偏门,同时把礼单递给了狄荣,并满脸堆笑的对狄风抱拳道:“冒昧拜访还望老弟勿怪李某失礼!”

    “不敢,不敢,李兄能屈尊前来,是小弟的荣幸”狄风说着把李敬玄让到了前厅。

    “李兄能来看望小弟已经是小弟福分,不知这是何意啊?”狄风待李敬玄坐下后,指着礼单问到。

    “小小心意,不成敬意,为兄知道你狄老弟喜欢这啊都是些番邦的小玩意,老弟不要嫌弃啊”李敬玄指着礼单对狄风挤眉弄眼,好似坊间传言狄风喜欢收礼是真的一般。

    狄风见李敬玄的表情心里有股想上去抽他的冲动,心里暗骂“把老子当贪官了啊?你也是老官场了,难道送礼也不知道含蓄一些,说的那么恶心干什么?”

    心里想归想狄风手里却老不客气的拿起礼单看了一眼,“乖乖这厮还真有钱”,只见礼单上宝石、玛瑙、琉璃、金银林林总总写了一篇。

    狄风骂了自己一句“没出息”压下心中的欢喜道:“你我既然兄弟相称,李兄有话就请明言。”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道理狄风还是懂得,李敬玄出了血,必是有事相求。

    李敬玄呵呵一笑,“银监之事还请狄老弟多多费心,李某有不懂的地方还请狄老弟以后不吝指点切勿藏私,至于狄老弟要安排什么人进银监,只要你开口,为兄绝无二话。”

    李敬玄的话把狄风绕蒙了,心里暗道:“这不是废话嘛!你是银丞,我也是,两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各负其职自然不好互相拆台啊!”。

    弄不清李敬玄话里的意思,问了李敬玄也不回答,两人只好面对面就着国际形势,百姓民生一顿胡扯,直到一个时辰后李敬玄才告辞离开。

    虽然弄不明白李敬玄突然示好的意图,但从话里不难听出,李敬玄已经表明,凡事狄风制定的银监发展方向他就会执行到底,凡事狄风安排的人他就会保护,凡事狄风的意见他都会采纳。狄风不禁在想这小子到底要干什么?

    第二天狄风终于明白了。高宗旨意,予除元山候狄风银丞、度支郎中之职漕政转运使狄风领监察使巡按山东、江、淮三地主持漕运、赈粮、安置灾民,并诏令作为漕卒的泉州水军都督江中石,协同前往山东、江、淮三地以防灾民生乱。

    对于狄风这个近似于监察御史的新职务没人关心,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了银丞、度支郎中这两个空缺之上。

    “妈的,李敬玄这个滑头早知道了消息也不提前知会一声,抢去吧!让他们为了银丞、度支郎中这两个职位抢个头破血流才好”狄风根本不在乎银丞、度支郎中的职位,他更愿意自由自在的出去转转,山东、江、淮这三个地方转下来没个半年是不行的,就当度假去了。

    狄风高高兴兴的领了旨意,回家去准备启程的物资了。(。)

第五十四 寻亲() 
青州府城西的永兴坊内,赵府大门上白绢横挂,府内一座新建的灵堂让原本冷清的大宅院显的阴气沉沉,仆役一个都不见了,只有一个中年妇人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娃娃跪在灵堂当中低头抽泣。

    “赵夫人节哀,赵司仓突然殒命实在令人惋惜,府尹刘大人公务繁忙脱不开身,在下奉府尹大人之命前来吊念,这百贯钱是刘大人的一点心思,还请赵夫人收下。”

    “谢谢,刘参军!”那中年妇人抬起头,悲声对来吊孝的人道谢还礼后,便低头不语。

    那被称作刘参军的人见赵夫人不愿多言,站在原地琢磨了一下,又道:“赵夫人这百贯钱如果省着点用也够你们孤儿寡母的在青州生活了,可你毕竟是妇道人家,又带着一个幼儿,守着这份家业如果没人照应与你,恐怕会有人打你这家业的主意,你难道不为将来和这孩子打算一下吗?”

    “刘参军,你这话是何意?”妇人再次抬起头,不解的问到。

    刘参军淡淡回道:“没别的意思,我只是念在和赵司仓同僚一场的份上提醒夫人一句,府尹大人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有些东西你留着没用反而会惹祸上身,还是交出来的为妙,你把东西交出来,我可保你母子平安一生。”

    赵夫人听闻,瞬时脑中出现了自己丈夫临死前的情景:

    “玫娘你虽为妾侍,但夫人待你如同姐妹,从未欺辱与你;且自从夫人死后,为夫待你又如何?”

    “夫君待奴恩宠有加。”

    “你知道就好,为夫如今大祸临头,自知是躲不过去了。明儿虽不是你的亲生,可他毕竟是我赵家的血脉,孩子还小尚经历不得风雨啊!念在夫人待你不薄、念在你我夫妻一场的份上,我如果有什么不测,还请玫娘能视明儿如己出尽心照顾把他抚养成人。”

    “夫君出了什么事?你为何突然说这种话?”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