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小弟的结义兄弟。”安邦彦微感诧异,看了看周四道:“如庭的兄弟,必有过人之能。”命人抬来一把大椅,放在周四身后。孟如庭唤周四坐于其上,转回身道:“小弟与兄一别十年,时常想望风采。未料哥哥怀问鼎之志,竟斩木揭竿,欲图大计。”安邦彦笑道:“明祚将尽,民怨弥重,但教一夫振臂,举州必当同声。愚兄不过忝为其先,若说大计,还赖后来英雄。”
孟如庭道:“兄与梁王起事,有何宏图?”安邦彦道:“云贵乃百夷混聚之地,近年来朝廷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愚兄聚众起事,只求保境安民,别无它求。”孟如庭道:“兄长偏安一方,终非久计。今川、陕、湘、桂一带饿殍相望,积怨已深,何不飞檄四处,呼应八方?此举不但壮大声势,更可分朝廷兵力,岂不甚好?”安邦彦道:“我今拥兵数万,更兼云贵多是不毛之地、瘴疫之乡,地远山险,众皆归心。官军便来,又有何惧?”众酋长纷纷赞和,多有慷慨言语。孟如庭听众口一词,不便再说,心下甚感忧虑。
安邦彦见他半晌无语,笑道:“贤弟与我去营中走走,看我云贵健儿雄姿,便无顾虑。”孟如庭道:“小弟正要一睹兄长龙虎之师。”当下众人出府,各乘战马,离城向西而行。
行不多久,便望见前面扎下几座大寨。寨周八面嵯峨,四围险峻,各寨凭借地势,前伏后踞,相互呼应,颇合布阵之法。营周深栽鹿角,濠堑齐备,营内旌旗招展,各色彩旗次弟鲜明。端的是山遮林挡,藏神锐之旅;虎寨龙营,隐万千英雄。孟如庭深通兵法,看后精神一振:“百夷之众,倒也不可小视!”
安邦彦一马当先,奔一座大寨驰来。未到寨门,便见青旗、朱幡乱摇,白钺、长戟横空,寨内蛮兵齐声呼喊,涌出寨门。这一队兵将足有三四千人,人人身披金甲,手执长枪,霎时衬甲袍起一片黄云,飞樱枪散半天红雾,列在寨门两旁,高呼道:“大梁王福享万代,四裔长老鹤延千秋!”喊声震荡四野,经久不绝。
周四坐在马上,吓得心惊胆战,闭目捂耳。孟如庭也未料百夷之众,竟有如此气焰,不觉露出喜色。安邦彦道:“贤弟看我将士如何?”孟如庭道:“兄长治军有方,小弟始料不及。”安邦彦哈哈大笑,打马入营,一干人紧随其后。
此时营中正在操演人马,中军官立于寨角高台之上,手挥小旗,布将排兵。台下万余名悍卒分成四队,各依号令,变动阵法。马步兵你来我往,穿梭如龙,虽是刀枪森布,旗幡飘卷,却又整饬不乱。
孟如庭大喜,拍手道:“万众如一,确是铁壁铜墙!”安邦彦见他已然信服,笑道:“我军中兵将虽非一族,但亲如兄弟,号令指处,众皆用命。官军若来,必教其铩羽而归!”说罢跳下坐骑,传令各军停止操练,随即冲孟如庭道:“城中无聊,难待贵客。今日我兄弟便在营中畅饮如何?”孟如庭抱周四下马,欣然道:“正要与兄长畅叙契阔。”二人哈哈大笑,携手奔高台走来。众酋长跟在后面,低声谈笑,也都生出兴致。
众人上了高台,军士忙搬上桌椅,服侍众人落座。片刻摆上果品筵席、陈香佳酿。安邦彦举杯道:“贤弟远来,务要畅饮方是。”又劝请夏雨风两句,便将酒一饮而尽。孟、夏二人举杯过顶,意示尊恭,也将酒喝了。安邦彦见周四呆坐席间,并无举动,问道:“这位小兄弟如何不饮?”孟如庭道:“我这兄弟未见过世面,加之身上有伤,故此不饮。”安邦彦笑道:“相遇便是缘份,怎能不饮?待筵席散后,我给他寻个好郎中来。”孟如庭一笑,示意周四将酒喝下。周四不能推却,举杯一饮而尽。安邦彦笑道:“小兄弟爽快,甚合我意。”冲身旁军士道:“取件锦袍给他穿上。”军士答应一声,下台取来一件绣花红绒袍,披在周四身上。众人见周四模样滑稽,都笑了起来。
安、孟二人叙了些旧情,众酋长纷纷过来敬酒。孟、夏二人酒量均豪,饮了数十杯后,兀自谈笑风生,色不稍改。众酋长暗暗佩服,言语间越发恭敬。安邦彦酒兴正浓,传令数名军汉赤裸上身,在台下扑戏,又唤数名女子伴在众人身畔,斟酒服待。
酒至半酣,孟如庭道:“小弟闻兴衰虽关气数,成败亦在人谋。兄与梁王占居云贵,威势日张,当乘此广招名贤,内则筑堡置戍,筹垦荒田,以利军资民生;外则远交近拢,播传大义,以旺人气。如此万民归心,兵精粮足,朝廷即使派兵来剿,也未必能动我分毫。”安邦彦道:“贤弟所言虽是不差,但各族健汉俱已从军,一时锱重,只有行到哪里便取到哪里了。”
孟如庭皱眉道:“兄若如此,反害了地方财力,军势不免虚浮。古来兵家所忌者,便是务虚势而失兵要。兄宜早定万全之策,以防有变。”环视众人,又提高声音道:“在下从怀化入黔,一路见各部落人数虽众,但紧要处却疏于防范。若官军到时,不费许多周拆,便可直捣凯里城下。”安邦彦微微变色道:“我已在都匀、贵定派布精兵,与此处成犄角之势。官军若来,必从东面镇远、剑河、台江几处分兵而进,除此别无它路。待其来时,凯里、都匀、贵定三下人马相机策应,可保无虞。贤弟不必多虑。”孟如庭见他不纳良言,两旁酋长也都不以为然,当下不再多说,只低头喝酒。
安邦彦观其不乐,起身来到他面前,低声道:“贤弟所言甚是有理,愚兄自会斟酌。只是蛮夷之众不懂兵法,凡事皆信女巫击鼓乞神之术,若依贤弟之言,恐慢了军心士气。”又冲众人高声道:“近闻朝廷派兵前来,正宜求神问卜,以测凶吉。”当即唤左右将几名女巫请上高台,击鼓降神。几个女巫手舞足蹈,在台上各现怪态,一时间鼓点乱敲,倒也热闹。
孟如庭见众人都聚精会神地望着女巫,心中好生失望:“安大哥不思长远之计,如何愚弄众人,信这左道邪术?如不早醒,只怕日后要害己害人,追悔莫及。”眼见台下万余人皆跪地祈祷,心下更是烦乱。
几名女巫蹦跳多时,为首一女巫将一把铜钱洒在地上,跟着散开头发,口中念念有词。须臾,从一人手中接过一罐狗血,泼在自己头上,就势仆倒在地,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直闹了一柱香光景,方站起身来,尖叫道:“染王和长老皆是上天神灵听遣,众人不可轻渎。他二人代天宣化,普救万民,乃上天意旨。众人以诚受教,务要虔心。官兵若到,可不战自溃。”说罢又栽在台上,半晌方悠悠醒转。
众人听了,齐声欢呼,万余人合在一起,声如暴雨春雷,直传出数里之外。周四用手捂住耳朵,向孟如庭喊道:“大哥……”连唤三次,非但孟如庭充耳不闻,连自己也难闻其声。众人呼喊许久,这才止歇。
孟如庭道:“兄长真欲求卜,何不找精通《易》理之人?《易》深邃博大,测人所不测,知人所未知,或能看出些征兆。”安邦彦道:“此地哪有这等高人?”旁边一酋长道:“长老忘了凯里城南有一落第秀才,每出狂言,自谓天文、地理,奇门、阴阳无所不晓。何不请他试卜一卦,以博贵客一笑?”安邦彦道:“我也早闻此人之名。贤弟果有兴致,便将他绑来。”当下命一小队军校打马出营,往城南找寻。
众人欢饮多时,都有醺然之意。此时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安邦彦高坐台上,眼望台下旌旗遍地,戈矛如林,各营灯火通明,人马往来奔驰,心中欢喜,对众人道:“我自起兵以来,与万民除凶去害,杀贪官,诛恶吏,众心归附。今拥数万之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官军来剿?待境边无事,窃思与诸公同享富贵,以娱此生。”众酋长皆起身道:“我等终身皆赖梁王、长老福荫。”安邦彦大喜,命左右行酒。未几,安邦彦酒酣,醉指北方道:“崇祯孺子,赖祖上荫惠,妄称至尊,却不知天下有多少豪杰蛰伏未起?我今为天下先,后必有人取此儿首级!”言罢狂笑不止。
夏雨风一拍大腿,赞道:“大丈夫正当如此,做人才有些乐趣!”孟如庭眼望邦彦,默然不语。安邦彦走上前来,手拍如庭道:“贤弟切勿多虑,日后在愚兄身边,大小事宜都可做主。”孟如庭忙起身道:“兄长抬爱,如庭愿效愚忠。”
正说间,只见一队人马呼哨着奔入营门。一军校跑上高台,跪禀道:“属下奉长老钧旨,在各营寻查时抓到一名细作。”安邦彦喜道:“带来我看。”工夫不大,众军校拥上一人,绳捆索绑,满脸血迹。安邦彦以手指点道:“鼠辈探我虚实,着实可恶!快将明廷动向报上,饶你不死。”那人怒目而视,并不作声。安帮彦怒道:“亡命之徒,此时还敢逞强?挖了他心肝做汤,与我兄弟醒酒。”孟如庭待要劝阻,却见安邦彦眉目歪斜,面色不善,当时出声不得。
两旁军校剥开那人衣衫,牛耳刀向里一剜,取出心来,又从台下取上一口大锅,倒些水进去,便在台上起灶点火。少刻水沸翻花,一军校将那心剁成数块,抛在锅内。周四见众人如此行事,唬得浑身酥软,一件红袍也滑落在地,及见军校将汤端在近前,“哇”地一声,将酒菜都吐了出来。
安邦彦端起一碗汤递给如庭,说道:“贤弟喝了这碗汤,此后我兄弟生死同心,云贵之众任你差遣。”孟如庭犹豫不决,面露难色。夏雨风腾地站起,嚷道:“安大哥是好汉,咱跟你喝了这碗汤。此后水里火里,安大哥言语一声便是。”说罢咕嘟咕嘟将汤喝下。安邦彦道:“好兄弟,安某当你手足一般!”说话间望向如庭,微微皱眉。孟如庭知推却不得,只得将汤喝了,心里一阵难过。安邦彦大笑道:“这才是大丈夫,好男儿!”孟如庭垂头不语。
忽听远处銮铃声响,一队人马又奔入大寨。只见当先一匹马上坐了个健汉,马鞍鞒上横放一人,脸孔朝下,面目难辨。安邦彦问道:“可是将算卦的先生找来了?”那健汉将马上之人高高举起,叫道:“正是个穷酸秀才!”安邦彦笑道:“秀才遇到兵,所学全无用。纵使学富五车,终不及一粗莽匹夫。”说话间众军校已将一人拽上高台。只见这人三十多岁年纪,带一领齐眉方巾,穿一件粗布白袍,眉目清秀,一派儒生风度,上台时嘴角下撇,微有怒容。及见台上一具尸体鲜血淋淋,更不住地摇头。
安邦彦观此人仪表不俗,问道:“先生如何称呼?”那书生冷笑道:“山野村人,何劳下问?”安邦彦又道:“先生平生所学,以何为主?”那书生傲然道:“平生并无所学,但只不拘不执,随机应变。”安邦彦笑道:“适先生被军卒挟持,不知以何应变?”那书生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安邦彦不再挖苦,问道:“久闻先生精于数术之学,必然擅《易》。今试为我卜占一回,看我福祚如何?”那书生哂笑道:“元恺辅舜,周公佐周,皆以和惠谦恭,享有多福。你位尊名高,却不思抚民,反强征地方人力,敛尽百姓衣食,虽举义旗,与昔日贪官何异?我若是你,必终日汗出如浆,畏天服罪,即便不废寝食,也不敢聚众登高,忝颜问福。”安邦彦勃然大怒,喝道:“我聚众起事,保境安民,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义军。你怎敢闭目胡言!”那书生道:“百姓怀德者鲜,畏威者众,此非求福之道。自来得民心者得天下。长老若怀仁心,好自整饬军政,则云贵之地足可依托,纵使官军来剿,亦无作为。”孟如庭闻言,暗暗点头。安邦彦却道:“此老生常谈,不足为论。你且以《易》之理,为我卜算凶吉。”
那书生瞟了他一眼,摇头道:“你筋不束骨,脉不制血,起立倾斜,若无手足,早晚必有杀身之祸。”安邦彦叱道:“腐儒舌剑,想要杀人么!”两旁军校抽刀在手,只等长老令下,便将此人碎尸万断。那书生神色不变,冷冷扫向众人,说道:“座上诸公,皆不足道,独此子命主大贵,后当极显。”众人见他指向周四,莫不绝倒。
安邦彦怒极而笑,挥手道:“狂生胡言,与我乱棒打出!”那书生哈哈大笑,缓步下台。两旁军校持刀拦截,便要行凶。孟如庭忙道:“兄长不可杀了此人,落害贤之名。”安邦彦道:“此等欺世盗名之徒,有污刀斧。”当下令军校闪开。那书生又望了周四一眼,随即负手下台,大步出营去了。
是夜筵宴不欢而散。安邦彦拉孟如庭到自己帐中,同榻而眠,又吩咐手下腾出两座大帐,安排夏、周二人休息,并派数名女子随侍左右。夏雨风酒醉,入帐便蒙头大睡。周四被军校让入帐中,想起适才之事,仍觉毛骨悚然,不敢合眼。
侍女们送上香茶果品,见他呆坐无言,于是帮他宽衣就寝。周四见这些女子服装奇异,年龄都与自己相仿,人人情色冶荡,眉眼相勾,直羞得面红耳赤,躲闪着不让她们近身。众女子随侍军中有日,更兼化外之地,妇人原少顾忌,都娇笑着伸出柔荑,撩拨周四。待见他全不懂儿女风情,愈发挑逗得开心。
恰巧孟如庭惦念周四身体,过来察看,见此情景,忙喝退众人,对周四笑道:“妇人家本就轻佻,你年纪尚小,可碰不得。”周四被众女子浑天黑地的一闹,心中怦怦乱跳,耳面发烧,低头坐了半天,忽问道:“大哥,你说女人到底是甚么?”孟如庭见他一脸迷茫,轻弹其头道:“那是浪子温柔之乡,英雄自掘之冢,古今一大是非。”周四听得糊涂,歪着头道:“大哥有女人么?”孟如庭不屑道:“大丈夫心系天下,岂能将深情托负女子?”拉周四躺在榻上,将被盖在他身上,又道:“我兄弟来此,总要做出一番大事。安大哥盛情相待,我等‘酒色’二字上须把握分寸,切不可贪欢自误。你再大些,便知女色害人,犹胜刀剑。有多少大好男儿毁志妄行,身败名裂,皆因参不透一个‘色’字。”说罢拍了拍周四脸颊,转身出帐去了。
周四躺在榻上,寻思孟如庭所说之言,想起他适才慈祥的目光,心道:“大哥说的我虽不懂,但想来绝不会错。以后那些女子再要纠缠,我便躲得远远的,让她们寻我不着。”此念未逝,偏又想起那女子春花般的笑脸,心头不由一颤:“大哥说得若是不错,为何我一想起她来,心中便甜蜜无比,如同喝了美酒一般?”他前思后想,在榻上滚得倦了,这才睡去,梦中嘴角带笑,呓语呢喃,也不知梦到了甚么。
次日清晨,周四正在酣睡,忽被帐外一阵鼓角声惊醒,随听马蹄声响,有数匹快马向他寝帐驰来。却听一人在帐外笑道:“大好春光,如何在枕上虚度?快快起来!”周四听出是安邦彦的声音,忙跳下床榻,提着鞋跑出大帐。只见帐周一圈红马,马上俱是红衣军校,安邦彦和孟、夏二人立马于前,正笑吟吟的望着自己。
此时大营中好不热闹,司晨官纵马在营中飞驰,催各营起床操练;鼓角手立于高台之上,擂鼓吹角,唤各寨树旗挂幡。一时万马嘶鸣,千夫纵喝,将一夜宁静逐个干净。
安邦彦笑道:“小兄弟,你昨夜睡得好么?”周四一边点头,一边将鞋穿上。孟如庭道:“四弟,快上马来。”周四跑上前去,孟如庭将他拽上马背。安邦彦马鞭轻挥,两脚微一踹蹬,战马打个响鼻,一阵风似地奔寨门驰去。寨中兵将见了,纷纷呼喊。一哨人马彤云相似,片时奔出大寨。
周四问道:“大哥,这是去哪儿?”孟如庭道:“安大哥要去打猎,顺便看看四周地形。”说着连连挥鞭,随在安邦彦身侧。周四听说要去打猎,顿时来了精神,在马上拍手不迭,极是高兴。
第六章 授艺
一干人纵马奔驰,行了十余里,来到一片密林边。安邦彦勒马道:“如庭,此处山鸡野物甚多,你我比试一下箭法如何?”孟如庭笑道:“正要一睹哥哥神箭。”正说时,只见前面密林间一只山鸡受了惊扰,振翅飞起。安邦彦见了,左手去飞鱼袋中取出宝胎弓,右手向走兽壶中拔出雕翎箭,搭上箭,拽满弓,觑着那山鸡飞得近了,飕地射去,一箭正中山鸡脖颈。山鸡在空中扑腾几下,一头栽了下来。
两旁军校齐声喝采,一骑飞驰而出,马上军校用枪挑了山鸡,笑呵呵奔回。孟如庭见他箭法了得,知非己所能,笑道:“小弟箭法,万万比不上哥哥,但要猎些野物,未必输于诸位。”说罢纵声清啸,如龙吟凤鸣一般,直上云霄,声震林木。
众人听在耳中,心胸俱是一畅。只见密林中陡地飞起十数只受惊的山鸡,振翅高空,叫个不停。孟如庭由马上探下身去,捡了些石子,或掷或弹,石子破空激射,将十余只山鸡尽数打落。
众军校皆本地土人,圈围打猎惯了,却不曾见过这等手段,都没命价地鼓掌喝采,蜂拥着去捡猎物。周四和夏雨风也在马上拍手叫好。安邦彦哈哈大笑,纵马向林中奔去。
孟如庭催马跟入林中,只见林茂苍翠,远处青山峻削,周围石崖龙蟠虎踞;更有飞泉瀑布,声声鸣如玉佩,心道:“云贵景致,果与中原不同。”
安邦彦道:“云贵多是丛林烟瘴之地,我凯里城周更是林深崕险。只需在此伏下一支人马,便有多少官兵,也是无用。”孟如庭沉吟不语。二人向林中又行一阵,忽见前面一处峰峦,模模糊糊隐在风云之中,崎峻似峭,悬空如险,根盘地角,顶接天心。
孟如庭赞道:“真是个神仙去处,更是用兵之所!哥哥若在这峰上峰下相顾扎下一支人马,东面虽是官军必犯之地,却可无忧了。”安邦彦望了望烟雾笼罩的峰峦,说道:“此峰唤做见止岩,只因过于险峻陡峭,当地也少有人能上去。我虽欲派兵于此,终不可行。”孟如庭听他一说,惊道:“哥哥是说此峰唤做见止岩么?”安邦彦微微点头。
孟如庭回身道:“二弟,你可听过见止岩之名?”夏雨风一怔,道:“咱在江湖上常听人讲,当年魔教的总坛便在甚么见止岩上,莫非真是这个?”孟如庭自语道:“只听说当年明教出没于云贵川三省,总坛设在见止岩上……”圈马问众军校道:“各位可有人熟悉此地?”一红衣军校道:“我听老辈人讲,几十年前这见止岩上常有一伙人飞檐走壁,行踪诡秘。后来不知怎地,上面突然起了一场大头,直烧了三五天,将半边天都烧红了。再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