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路的大军主要还是掌握在各自的将领手中,这些将领肯定都是陛下的心腹,所以只要对方不傻,肯定不会有什么其它的心思!”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不过我却没想到你竟然会李靖负责攻打突厥?”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是点了点头,随后就有些挪揄的道。

    “突厥是我大唐的生死大敌,一日不灭,我大唐上下一日难安,因此只要能够消灭突厥,其它事情都可以暂时放到一边!”李休这时一脸义正言辞的道,说到这里时,他脑子里又想到突厥南下时被残杀的普通百姓,以及不惜以身犯险的赵德言和那些飞奴们,相比之下,他和李靖的这点私人恩怨根本不算什么。

    “朕果然没有,在大义面前,这些小节的确不算什么,有了你这些话,朕也总算做出决定,那就让李靖为主将,李道宗与李绩等人协助,只可惜现在还不是出兵的时机,毕竟我们现在连军粮都拿不出来,希望今年能遇到个丰收年,等到秋收之后,就是出兵之时!”李世民这时拍着李休的肩膀道,说到最后时,他脸上也露出几分杀气,大唐与突厥之间的恩怨,也是时候做个了结了。

    聊到突厥的事,李世民和李休都显得十分兴奋,确定了李靖担任主将之后,两人又商量起攻打突厥的细节,李休对军事方面虽然不太懂,但却知道历史上李世民的灭突厥之战,而且他又熟悉火药热气球等新式武器,这些东西都已经应用到战争之中,因此李休比别人更加有言权。

    远在千里之外的颉利恐怕做梦都没有想到,他的命运在这个上元节的最后一天做出了裁决!的!

第五百八十九章 备战() 
天气一天天的暖和起来,北方草原上的积雪也慢慢的融化了,商路也随之畅通,无数已经憋了一冬天的商队纷纷出发,带着各自的货物前往草原上做生意,毕竟他们都知道去年草原上遭了雪灾,死了无数的牲口,别的不说,光是这些牲口的皮毛就是一笔大财富,而且现在草原人什么都缺,因此他们可以用一小块茶砖就能换上不少上好的皮毛。

    不过这些商人却很快发现,他们的货物在经过一些关口时,会被严格的检查,粮食、铁锭等物资是严禁被带入草原的,因为这些会增加草原人的军事实力,虽然以前也会查,但却不像现在查的这么严格,甚至连他们自己带的武器都要登记,等到从草原上回来时还会一一查看,少一把就是重罪。

    也正是随着商路的再次畅通,大唐对草原上雪灾的情报也就知道的越多,其中大部分都有颉利有关,比如颉利曾经想趁着开春之后下南抢掠,但却又担心自己实力不足,再加上旁边又有薛延陀虎视眈眈,最后也只能打消了这个想法。

    不过这次颉利的损失实在太大了,人口的损失倒是在其次,关键是牛羊的死伤实在太重了,之前天气冷,冻死的牛羊依然可以食用,但现在天气热了,他们只能把解冻的牛羊皮扒下来,卖给商人减少一点损失,但是牛羊肉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腐烂变质。

    如果放在往年,大唐开在边境的罐头作坊还会去草原上收购牛羊肉,但今年也不知为何忽然不收了,这让颉利的损失也更大,眼看着连饭都吃不上了,最后气急的颉利只能吞并了周围一些富足的部落,有些部落甚至还是突厥人附庸。

    草原上弱肉强食,很多弱小的部落无力保护自己,于是他们就会选择成为大部落的附庸,每年向自己依附的部落上缴大批的牛羊,而大部落则负责保护他们的安全,突厥就是草原上最强大的部落,因此也拥有无数的附庸部落。

    不过这次颉利生存,竟然向自己的附庸部落下手,一下子打破了草原上的传统,这也使得无数部落纷纷声讨颉利,更有不少部落宣布脱离突厥,不再承认颉利对他们的统治,这下更使得颉利的实力大为削弱。

    面对附庸部落的背叛,颉利也是又气又怒,在他看来,这些附庸的部落都是他的奴隶,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现在这些奴隶竟然站起来反抗,简直是不知死活,刚好他手下依然吃不饱,这时索性放开了,再次对外用兵抢掠,一时间草原上哀嚎遍地,到处都是狼烟战火。

    草原上到处都是战乱,但是对于大唐来说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甚至更加坚定了李世民攻打突厥的决心,不过这件事李世民却做得十分隐秘,整个大唐也只有寥寥数人知道,因为万一消息泄露的话,很可能会让颉利做好准备,哪怕他打不过大唐,但草原面积广阔,说不定会直接逃往漠北一带,到时大唐想要攻打他恐怕也只能是鞭长莫及。

    李休属于少数知道大唐即将攻打突厥的人之一,而且这一年里他的任务也很重,确切的说应该是他们农部的事务十分繁重,因为去年的红薯已经推广到关中一带,今年不但要巩固关中的种植面积,而且还要向外扩张,另外还有玉米的推广。

    因为打仗肯定少不了粮食的供应,而红薯和玉米则是十分高产的作物,按照李世民的计划,今年秋收之后,红薯和玉米,再加上小麦等作物,应该足够供应这次的攻打突厥之用,因此农部的任务比之去年也更加。

    “启禀驸马,这里是洛州、邓州、许州等各地的地方官送来的公文,全都是请求咱们派人指点他们种植红薯的,这些都需要您亲自来处理!”农部衙门之中,上官仪将一摞厚厚的公文放在李休面前道。

    “放下吧!”李休头也不抬的道,他这时正在处理一份紧急的公文,因此暂时没空理这些,上官仪也知道李休很忙,当下也束手站在一边,因为他还有其它的公务需要向李休禀报。

    过了大概有小半个时辰,李休这才处理完手中的公文,然后这才抬起头,结果发现上官仪竟然没走,也不禁惊讶的问道:“怎么了,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启禀驸马,杨员外郎让下官向您禀报,因为之前咱们农部外派的官吏不够,因此他又招收了一些官吏,培养他们学习红薯与玉米的种植,现在这些官吏已经培养完毕,刚好外地的官府也都着急要人,因此这批人正好可以用上!”上官仪这时再次禀报道。

    “不错不错,还是杨兑做事周全,这段时间我也感觉农部里人手不足,没想到他已经准备好了!”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夸奖了杨兑几句,随后又看了看刚才上官仪送来这些公文,这些天各地的官府都催着向他要人,农部里能派出去的官员全都派出去了,可是依然不够,毕竟红薯的推广实在太顺利了,今年刚一开春,全国各地都向他们农部要红薯苗。

    “驸马,下官其实有一件事想要向您请求!”正在这时,忽然只见上官仪面带难色的向李休开口道。

    “哦?什么事情?”李休听到这里先是一愣,随后脑子中就是灵光一闪,心想不会是上官仪要向恨儿提亲吧?

    说起来今年上元节时,恨儿和上官仪就一同出游,而且事后李休问过七娘,得知上官仪与恨儿已经交换了定情的信物,马爷知道这件事也后也大为兴奋,和光化郡主一直呆在家里等着上官仪登门提亲,不过上官仪这边却一直没什么动静,恨儿也好像一点也不着急,不过她不着急,却是把马爷急坏了,三天两头来找李休他有空了催一下上官仪,可是这种事李休也实在不好意思开口。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坐直了身子,等着上官仪开口提亲,不过很快他就有些失望了,因为上官仪要说的根本不是提亲的事。

第五百九十章 婚事已定() 
“你也想要去外地指导当地的百姓种植红薯和玉米?”李休听到上官仪的请求也不由得即意外又惊讶的道,他没想到上官仪竟然主动要求去外地,虽然这不同于外放为官,但也需要他在外地呆上几个月甚至半年,还需要经常在田间地头跑,可以说十分的辛苦。

    “是的,下官在农部呆的这段时间,除了熟悉政务外,也跟着杨员外郎学习了红薯与玉米的种植方法,并不比那些专门培养的官吏差,而且下官还年轻,所以想到外地多走走,这样也能积累更多的经验!”上官仪面色郑重的道,这件事他已经考虑了许久了,直到今天才终于有勇气向李休提出这个请求。

    听到上官仪的这番话,李休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上官仪的这个想法的确很值得赞赏,而且他也发现上官仪这个年轻人与一般人不同,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此一直努力增强自己的能力,难怪日后他能做到一国的宰相。

    想到这里,李休也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难得你有这份心,我也不好拦着,不过去外地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你也得做好心理准备!”

    “多谢驸马的关心,下官还年轻,吃些苦对反而对自己有好处!”上官仪听到李休答应,当下也十分兴奋的道。

    看到上官仪高兴的样子,李休也是淡淡一笑,随后又想到他与恨儿的事,特别是想到马爷一直催着他他催上官仪快点上门提亲,可是这种事他又该怎么和上官仪说呢?

    “驸马,下官……下官还有一事想说!”不过就在李休头疼之时,忽然只见上官仪再次行了一礼道,而且说话时竟然有些吞吞吐吐,似乎是有些不好意思似的。

    “哦?你有什么事要说?”李休看到上官仪的样子也是心中暗喜,因为他已经感觉到对方想要说什么了。

    “咳~,其实是这样的,下官……下官……”只见上官仪干咳一声,但是却还是吞吞吐吐的似乎十分不好意思,不过最终还是一咬牙道,“下官去年与恨儿相识,后来又在上元节时与她相遇,彼此情投意合,因此下官想要前去马将军府上提亲!”

    “哈哈~,你终于还是说出来了,我也一直等着你这句话呢!”李休听到上官仪说到提亲的事,当下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刚才他还在发愁怎么提醒对方,没想到现在他竟然主动提出来了,这倒也让他省了不少的功夫。

    “呃?驸马……驸马您知道我和恨儿的事?”上官仪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一愣,随后又有些不敢相信的道,他和恨儿一直都以为他们相恋的事十分隐秘,除了恨儿那位好姐妹七娘外,外人根本不知道,那位七娘虽然是李休的妹妹,但恨儿却说对方终于不会告诉人的,可是李休怎么会知道?

    “呵呵,上次上元节时,你和恨儿在朱雀大街上参加的踏歌,我可是亲眼看到了,另外马叔也早就相中了你这个准女婿,就等着你登门提亲了!”李休这时也不瞒上官仪,当下再次一笑道。

    “这个……”上官仪没想到自己上次与恨儿相会时,竟然刚好被李休撞上,这让他也不由得脸色通红,不过当听到李休说马爷早就把他看成是准女婿时,也不由得松了口气,他还担心会看不上他的出身,虽然他高中了进士,但是背后却没有什么强力的家族,这在官场上可是十分吃亏的。

    “好了,你也不用不好意思,既然你和恨儿情投意合,我和马叔也都不会反对,你看什么时候去提亲,我好让马叔做好准备?”李休这时笑呵呵的再次开口问道。

    “启禀驸马,我……我想在走之前把婚事定下来,这样对恨儿也算有个交待,等到我回来后,再和马将军商议成亲的事!”上官仪虽然还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这时也依然抬头回答道。

    “早点订婚倒是件好事,不过我希望你能把婚事推迟一下,最好等到恨儿十八岁后再成婚也不迟,这样做也是恨儿好!”李休听到上官仪最后的话时,却忽然皱了一下眉头道。

    这时候的人都太喜欢早婚,在他们看来,男女十五岁后就算是成年了,也可以结婚生孩子,也许这对男子的影响不大,但是对女子却不同,毕竟孩子要在女子体内孕育十个月,然后再生下来,这会对女子的身体形成巨大的负担,如果女子没有发育完全的话,太早生育绝对会对她们的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这是为何?”上官仪并不懂上面这些生理知识,听到李休的话也十分不解的问道,更不明白李休最后那句话的意思。

    看到上官仪不懂,李休也只得给他普及了一下生理知识,上官仪并不是普通人,他以前甚至做过一段时间的僧人,而且也学过一些医术,因此李休讲的这些他也能听懂,而且李休还是大唐闻名的神医,据说连死人都能救活,因此对于他的话,上官仪也是深信不疑。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上官仪听完李休的讲述后,当下沉思了片刻,终于一脸凝重的向李休再次行礼道:“多谢驸马为下官解惑,难怪恨儿之前和我说,希望能晚两年再成亲,我本以为她是想多陪陪马将军夫妇,却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道理。”

    “你能理解就好,恨儿是我的学生,她跟着我学过许多东西,虽然这些东西与传统的儒学不同,但也颇为有用,等到你们成亲后,遇到什么难题你倒是可以向她多请教一下!”李休听到这里也是笑道。

    “驸马过谦了,其实下官与恨儿相处时,也经常感到自己见识太过浅陋,许多事情都要向恨儿请教,这也是下官喜欢恨儿的原因之一!”上官仪说到最后时,脸上也不由得再次露出害羞的表情,中原的婚恋观中,一般都是男强女弱,特别是才学方面,甚至还有人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过他却偏偏被才学胜过他的恨儿吸引,这也是他与其它人不同的地方。

    听到上官仪的这些话,李休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随后却又有种惺惺相惜之感,因为他和平阳公主的婚姻中,其实也同样存在着女强男弱,虽然他在才学上肯定比平阳公主强,但是在军事、出身方面,却根本无法与平阳公主相比,不过他却丝毫乎。

    几天之后,上官仪选了一个好日子,然后请媒人去马爷那里提亲,马爷自然也一口答应下来,当下上官仪与恨儿交换了生辰八字,这桩婚事也就定了下来。马爷甚至还急着想要让他们早点成婚,但却被李休拦了下来,而且上官仪和恨儿也不想这么早就成亲,最后马爷也没有办法,只能放弃了自己早点抱外孙的想法。

    订婚之后,上官仪也终于被外派出去了,而且还去了许州,那里是红薯种植区域的最外围,而且还去了许州最穷的县城,听说那里多山少地,大部分百姓平时连饭都吃不饱,而红薯对这种地方的影响也最大,毕竟红薯不挑地,而且产量又高,最适合这种地方种植。

    除了推广红薯和玉米的种植,李世民暗中也在从南方向北方运输粮食,另外还有武器、铠甲等等,也都在暗中加紧锻造,可以说整个大唐上下都像是拧紧了发条一样,为即将到来的突厥之战做着准备。

    与此同时,草原上的战乱却是越发的严重了,开春时颉利生存,不得不吞并了许多的部落,这样才能得到足够的牲畜,刚开始那些部落没有准备,许多被一举击溃,更有不少被吞并。

    但是随时时间的推移,那些部落自保,纷纷开始结盟,有些部落更是干脆投靠了薛延陀这些实力强大的部落,而且薛延陀对颉利也是虎视眈眈,甚至一度准备联络回纥等部落攻打突厥,如果真的可行的话,说不定用不着大唐出兵,颉利就会被薛延陀这些草原群雄灭掉。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谁也没想到西突厥却忽然发生了巨变,上次西突厥还曾经向大唐求亲,但却被李休给破坏了,而且他还下过断言,说西突厥必乱,结果李休一语成谶,就在薛延陀正准备出兵攻打颉利时,西突厥统护叶可汗的伯父起兵叛乱,一举杀死统护叶自立为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

    不过莫贺咄虽然成功的杀死了统护叶可汗,但却不能服从,结果统护叶的儿子起兵反抗,一时间西突厥内部群雄并起,同样也是打成一团,薛延陀的领地与西突厥接壤,因此也受到波及,自保,薛延陀也只能放弃了与其它部落结盟攻打颉利的计划。

    一转眼的时间,这年的秋天终于再次到来,而大唐上下也终于做好了备战的准备,对突厥的这场生死之战也终于要拉开了帷幕!

第五百九十一章 张公瑾上书() 
炎热的夏季终于过去,天气也慢慢的转冷,又到了一年中收获的季节,相比去年的天灾连连,今年关中一带却还算得上风调雨顺,甚至对于整个大唐来说,也只有南方遭受到一些水灾的影响,其它地方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灾难,似乎连老天都在帮着大唐。.ΩM

    一年的休养生息,再加上红薯和玉米这两种高产作物的推广,使得大唐一下子收获到足够的粮食,不过李世民却十分沉得住住,表面上大唐依然十分的平静,准备攻打突厥的事也极少有人知道,只不过在这平静的表面之下,却是暗潮汹涌。

    秋收过后,李世民再次将长孙无忌与李休一同召集到两仪殿内,等到他们两人刚一进来,李世民就立刻拿出一份奏折交到他们两人的手中道:“你们两个个!”

    李休本来正忙着秋收的事,毕竟今年收获的红薯和玉米太多,也需要农部去指导,却没想到被李世民忽然召到这里来,而且还让他们,这让他也有些奇怪,当下与长孙无忌一同打开奏折,结果现这是时任代州都督的张公瑾写给李世民的奏折。

    “颉利可汗奢华残暴,诛杀忠良,亲近奸佞,此其一;薛延陀等部落均已叛离,此其二;突利拓设欲谷设均得罪颉利无地自容,此其三……”长孙无忌这时也低声将奏折上的念了出来,旁边的李休也是越讶,因为这竟然是张公瑾请求李世民向突厥兵的奏折,而且还列出六条突厥必败的原因,每条都说得十分中肯。

    “陛下,难道这个张公瑾知道要攻打突厥的事?”李休份奏折,当下也不由得惊讶的道,按说攻打突厥的事极为机密,除了殿中他们三人外,其它人根本不知道,事实上李世民也一直打算直到真正出兵前,他才会将这件事公布出来,这样才能达到突袭之效。

    “这件事只有咱们三人知道,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人,而且之前备战我也做得十分秘密,连房玄龄他们也只以为朝廷要扩军,并不知道要攻打突厥!”李世民这时淡笑着开口道。

    “如此说来,张公瑾应该是厥势弱,所以才劝说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