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献屯、曹怀舜将军部,从阴山以西,往东北方向攻击。”
听到命令的诸将,先后站出来接受任务,每个人脸上都是一脸的严肃。
“余部由本帅亲自指挥,往阴山方向攻击,并将分兵,与诸部一道,合击叛乱的三部突厥人!”
裴行俭的命令下达后,帐内布满了凝重的气氛,每个将领都板着脸站着,没有人发出一点声音。
裴行俭逐个地看过诸将的脸,再非常威严地喝道:“各将需严守军令。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目标地,抵达目的地后,要马上发动攻击,不惜一切代价歼灭突厥人,争取一战就将其击溃。”
顿了顿后,裴行俭脸上涌现出无比的寒意。满脸杀气地看着诸将,用那让人忍不住颤栗的语气说道:“若有不尊令,或者延误军情者,休怪本帅不讲情面。有临阵脱逃者,杀无赦!”
此前的战事,主帅萧嗣业临阵脱逃,致使我大军溃败,数万将军伤亡,所幸李景嘉、花大智率部拼命抵抗。才不至于全军溃败。裴行俭无论如何都不会允许相同的事情再次发生,如果有谁敢不战而退,他会拿谁的人头祭旗。
“谨尊大帅令,”诸将整齐划一的声音在大帐内吼响,震的李晨的耳膜都嗡嗡作响。
这次出征的将领都清楚,裴行俭一向以治军极严著称,他所领的军队,军纪非常严明。若有人违反军纪,肯定会受到重处。更不要说临阵脱逃,那绝对是小命玩完。
裴行俭再次严令诸将,要严格执行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在规定时间内抵达各自的攻击目标地,对突厥人展开全面的攻击。争取打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甚至一战就完胜。
其实诸将都已经明白了裴行俭的意图,这次裴行俭所布置的攻击方案,从东、西、南方向都有大军出击,北面也有大军迂回攻击。,此战是准备将反叛的突厥人全部一口吃掉,所以才布置了这么大的一个包围圈。而裴行俭亲领的中军人马,肯定会最先抵达前线,第一个对突厥人展开攻击,只要东西两路人马赶到,往北包抄的崔献屯、曹怀舜部及时抵达目的地,突厥人将插翅难飞。
见诸将齐声领命,裴行俭这才露出一点满意的笑容,环看着诸将道:“诸位自去安排军务,两日后分部启程,所需物资必须在出发前补充完毕,不得有误!”
“是,大帅!”诸将领命散去,各去安排。
大军再休整三天,补充好武器、物资等物后,各将率部分头出发。
裴行俭率领剩下的约六万余人马,也是快速往北面行进。
前几天所下的雪已经快融化完了,草原上不容易积水,虽然有冰,但也很薄,基本不妨碍大军的行进。青海之战后,大唐获得吐蕃人近百万匹战马,军中战马很充分,这次出征,没有将士是步行前进,步兵也是骑马前行。抵达草原后,地势平坦,辎重又扔给后军,行进的速度比前面快了很多。
两日后,大军抵达紫河一带,利用河道的冰封,快速渡过,在河北岸扎营。
在朔州分兵后,李晨所领的三千余人马行进在整支大军的最前面,扎营时候,分别扎于大军大营的东北和西北两侧,担负整支大军的警戒任务。裴行俭已经见识到过内卫军士的手段,因此很放心地将前哨任务交给李晨所领的先锋人马。而很多情报,都是内卫军士所探,内卫军士打控情报的能力,比裴行俭派出的斥候还要厉害很多,这让裴行俭更加惊喜。
在紫河边扎营后,李晨收到了派出去打探军情的内卫军士传回来的最新情报,他匆匆看了后,吃了一惊,不敢耽搁,马上去禀报裴行俭了。裴行俭看了后,马上传令,召集众将议事。
军情紧急,没有人敢耽搁,很快诸将就来到裴行俭的大帐内。
朔州分兵后,跟随着裴行俭所领中军一道行进的高级将领只有检校右卫将军何迦密、检校左卫将军刘敬同等,还有一个特殊的人儿叫泉献诚,此人是高丽前权臣泉盖苏文的孙子,泉男生的儿子,领左领军卫将军职。当年大唐军队出征高丽,泉献诚的父亲泉男生归附大唐,泉献诚也跟着其父在长安生活,因其表现出不错的才能而被朝廷重用,位到左领军卫将军职。
这几位高级将领外,其他到会的将领都是像李晨这种中郎将级别的中低级将领了。
裴行俭在被召的将领都到齐后,也马上将最新的情况通报给了各将。
“据我方斥候所探,前方约一百五十里处,发现突厥骑兵约两千余人,可能是突厥人的前锋人马,或者征粮军队,”裴行俭沉着脸,宣布了刚刚探到的情况,“此部突厥骑兵正往南而来,若不意外,明日最迟后日将与我大军遭遇。我军必须做出应对,今日召诸位来,就是要布置最新的安排。”
一听马上就要与突厥人遭遇,开始打仗了,众将顿时来了精神。(。。)
第八十二章 请命()
李晨率先站出来,陈述自己的推断:“大帅,从所探情况分析,此是突厥人的孤军,应该是出来抢掠财物的小股突厥军队,在附近没有发现突厥另外的人马,因此末将认为,一定要全歼这部突厥人,不让一个人逃脱,不然我大军的行踪很可能会被突厥人侦知。”
因为这些情报首先送到他的手里,他也当面听了打探情况的内卫军士的详细汇报,李晨比帐中诸将更清楚这部突然出现的突厥人的情况。再结合以前的战况分析,他得出结论,这是突厥人偷袭劫粮的小分队,没有其他人马接应的孤军。
上次萧嗣业兵败,就是因为动粮车队被劫,导致军心涣散,最终落败。而袭击我军动粮车队的突厥人,就是突厥出现在我大军的后方,据侥幸逃回来的军士报告,袭击运粮车队的突厥人,也是两千左右的人马,他们打了就跑,带不走的物资就地烧毁。
看来做出布置的突厥头领也挺有谋略,不过这次突厥人并未发现我新增的人马已经进入单于都护府境内,突厥人根本想不到,派出的小分队被早早地被大唐军队的斥候侦知。
“说的在理,”裴行俭并未问询更多人的意见,马上认可了李晨的意思,“本帅决定,要将此部突厥人全部歼灭,不让其探知我大军的行踪,避免对我们的计划造成麻烦。”
一路行来的时候,裴行俭就认真分析过上次萧嗣业兵败的经过,他清楚突厥的取得胜利的原因。突厥人的机动能力很强,一两千的人马,一天之内可能可以移动数百里,要是他们打了就跑。我大军很难追上,如果他们袭击我军的运粮车队,确实挺难提防。萧嗣业大意之下,中了突厥人的招。而突厥人得了一次手后,也知道了任何地方是我大唐军队的软肋,他们肯定会继续采取相似的做法。
这时李晨又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大帅,末将记得上次萧嗣业兵败的事,其部兵败,主要原因是运送的军粮被突厥人掠夺,士卒受冻挨饿,以致军心不稳,在突厥人袭营时溃不成军。如果突厥人再遇到我军运送粮草的车队,必然会继续抢掠,或许这部突厥人就是想再来抢掠我军的粮草。末将觉得,可以将计就计,将这部突厥孤军全部歼灭,不让他们影响我大军的行进!”
“具体说说你的想法!”裴行俭不动声色地对李晨说道。
李晨能和他想到一块,还真让他有点惊讶。
所有目光都集中到李晨身上,李晨迎着众人的目光,很从容地说道:“大帅,末将觉得我们可以令一部伪装成运粮车队。引诱突厥人来动,趁机袭杀之。本将愿领军执行此务。”
“好,本帅同意你的意见,决定以一部人马,执行此计!”
裴行俭的话音刚落,马上就有其他将领站出来请命,希望将任务交给他们。
这些数次出征的将领相信。李晨虽然领元帅帐下先锋之职,但他无作战经验,如此重要的任务,裴行俭肯定不会交给他,只能由他们中的一人去完成此任务。只有数千人的突厥人。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必定能全部歼灭,现在冰天雪地的情况下,即使突厥人侥幸逃走,也很难在严寒中生存下去。
也就是说,只要小心谨慎,这个任务基本不会失败。如果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那就是这次征战的首功,谁都想将首功揽入自己的怀里。
裴行俭眼神扫过出来请命的诸将,最终落在李晨头上,非常出乎意外地宣布命令:“本帅决定,由元帅帐下先锋李晨执行此次任务。”
李晨听了后大喜,马上站上前,大声应令:“谨尊大帅令!”
裴行俭令李晨执行这次任务,让其他将领大吃一惊。
不过最终还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如今的裴行俭,威严太盛,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在谋略上与他相比,差的太远,裴行俭肯定经过深思熟虑才如此决定,而且可能会有后手。
作为部下,这些在军中呆了多年的将领,也清楚没有意外出现之前,他们是没有资格去怀疑主帅的用人策略,何况裴行俭一向以用兵如神著称。
裴行俭布置完任务,令诸将散去,只留下李晨。
“晓阳,这是我们此次出征对突厥人的第一战,关系重大,必须要一战全歼这部突厥人,以鼓士气,同时防止我大军行进的消息被突厥人侦知,相信也不要本帅多说什么,你完全明白这次战役的重要性。”裴行俭示意李晨和他一起坐下,详细说说对这场战事的打算。
李晨也结合自己麾下军士打探到的情报,详细地向裴行俭说了自己的打算。
他选定的动手地方是不远处的一个山谷地,突厥人进出青山、大黑山的必经之路,山地和草原的相接地方,这是我方动手的最好机会,若不是出现大的失误,突厥人基本无路可逃。
“唔,想法不错,本帅没有任何意见,”裴行俭称赞了李晨一句。
不过说实话,裴行俭心里还是有些担着心的,李晨虽然神勇,但毕竟没经历过一次战事,临阵会不会怯战谁也不敢保证,只不过这份担心没有流露在脸上。
不过裴行俭相信,李晨不会让他失望的,他觉得面前这个年轻人,一直给他惊喜,这次也不例外。裴行俭也是希望,经过这一战,他能进一步认清李晨军事作战方面的天赋究竟如何。
李晨当然感觉不到裴行俭心里的担心,他见裴行俭如此信任他,豪气更生,挺身答应:“请大帅放心,末将一定会圆满完成大帅交给的任务,决不会让一名突厥人从我们的战刀下逃跑!”
“好!”裴行俭脸上露出了笑容,眼神注视着李晨,“此战你若得手,本帅一定飞报长安,将你为此战立下首功的消息传报陛下和皇后娘娘,为你请功!”
“好,”裴行俭拍拍李晨的肩膀,再冲他笑笑,“你去吧,做好准备,一个时辰后出发,天亮前必须赶到设伏地设伏,并且不能让突厥人侦知!”
“是,大帅,末将告退!”李晨行了一礼,大步退出裴行俭的大帐!(。。)
第八十三章 准备战斗()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未从地平线上升起,李晨所领的一千余内卫军士及配属给他的那两千军士,已经开始行动。
一路行来,李晨对配属给他的那两千军士也实行严格的管理,再加上这部军士原本就属于精锐的卫军,抵达单于都护府后,这两千军士的各方面素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快速行动能力有了加强。
三千军士,起营离开的时候,几乎没有惊动其他军士,更没出现混乱。
看到麾下的军士表现不错,李晨也挺欣慰。
天只有一点点擦亮,借着黎明前的那点光亮看去,整个大地看上去都是一片白色,那是因为夜间天寒而结下的霜,及一些未化光的雪,还有略起的轻雾映衬之故。
用力吸一口,吸入鼻间的,都是冰凉冰凉的空气。
天气虽然冷,但李晨所领的这些军士却没感觉到丝毫的寒意,所有人脸上都是一副兴奋的神色,首战的任务交给他们,谁不兴奋啊?虽然说萧嗣业所领的大唐军队遭遇了惨败,但骄傲的内卫军士,却丝毫不觉得面对突厥人有什么好害怕,他们有厉害的火器,骑射水平丝毫不在突厥人之下,兵力也占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突厥人,突厥人却未发现他们。
如果这样还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他们也没什么脸面留在军中了。
内卫军士是从各卫军中选拔,他们中的很多人曾经参加过军士行动,在战场上杀过人,李晨对他们的训练又非常严格,简直是玩命,面对即将到来的战斗。他们没有丝毫的紧张和害怕。
李晨令桓彦范率一千军士行在最面前,敬晖领另外一千军士殿后,他亲率一千内卫军士行在最中间。这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虽然在寒冷的晨间行进,却并没有出现什么喧哗和混乱,所有人马都按各自序列行进或者列队站立。显得井井有条。令行禁止,这是李晨对自己麾下人马的最低要求。
行了一段距离后,李晨策马跑到一个山头上,举着望远镜察看四周情况。这时候,领着前军的桓彦范策马折返,跑到李晨身边,轻声问道:“李统领,突厥人应该没这么早过来,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他所领的前军。已经快抵达目的地,但时间还早,突厥人肯定不可能这么早出来,他不知道李晨接下来怎么安排,所以先跑过来问询。
李晨收回了望远镜,转头看了看桓彦范,沉着地命令:“桓校尉,令弟兄们先下马休息。你部做好警戒,不得懈怠。再派出斥候打探情况!”
“是,将军!”桓彦范大声答应后,策马离去。
李晨站在山坡上,继续察看远处的情况。
他们选定的伏击地就在距离前面不远的地方,因为能见度好,站在这个距离目标地大概十几里的山坡上。用望远镜能清楚地看清楚那里的情况。太阳还未升起来,派出去的斥候未打探到突厥人的动静,现在还不是设伏的最佳时候,毕竟现在气温很底,将士们呆在原地不动时间太久。会被冻坏。
还是先让军士们休息一下,补充点食物的饮水,恢复体力,等前方斥候打探到突厥人的动静后再设伏。昨天晚上回报的情况,突厥人距离设伏地还有七十里左右的路程,差不多是隔着一座山。昨天晚上,突厥人肯定找地方宿营,没有前进,不然散布在五十六里开外的斥候,不可能打探不到情况。
选定的设伏地方情况非常不错,中间的山谷可以通过这座不矮的山,两侧有高高低低的山坡,不是很陡,从山谷中过来的突厥人也很难发现隐藏在山谷外侧的后翁,非常利于数千人规模的骑兵设伏。
据以前的情况分析,每次突厥人来抢粮或者袭击我大唐军队的运粮车队会从不同方向来,但都会从这个山谷回撤的。因运送粮草的车个体较大,从青山以南要返回突厥人大帐所在地,从这个地势最宽广的山谷过,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这座山东西方向虽然有数条比这个山谷更近的路,那些都是小路,地势起伏很大,骑兵通过不是问题,但运粮的大车想要通过,基本是不可能的。
如今天气严寒,另外那些小道都是冰封,人马非常难以行进,可以说,突厥人进出大青山除了李晨选定伏击的这个山谷的这条通道外,几乎没有其他的道路可行。
而据昨天晚上送回来的情报,突厥人就是往这个方向而来。
在李晨下达命令,令军士们休息,补充食物和饮水后大概半个时辰,有斥候飞奔回来报告,说突厥人已经进入山谷,大概一个时辰后就能通过,抵达大青山的南面。
听到这个消息,李晨顿时精神大震,突厥人终于往他布置的口袋方向过来了,他也马上命令军士,已经前行,隐蔽到那个山谷两侧,再令乔装的动粮车队,在距离山谷以南约三里的地方活动。
大青山以东及西面,有我大唐军队的两座城堡,大唐的运粮车队经常出现在这些地方,上次萧嗣业的运粮车队被袭,就在大青山一线,只不过距离这个地方大概有七十里远。
每辆运粮车上除了伪装的粮袋及草料外,还藏着十几名军士,按战前的布置,一旦遇到突厥人来劫粮,押送粮草的我方军士将马上弃粮车逃跑,让突厥人得了这些粮车,而藏在粮车内的军士,则趁突厥人没防备间,突然杀出来,趁突厥人大乱的时候,伏击的其他人马也杀过来。
突厥人遭遇突然的变故,肯定来不及做出应对,而设伏的我军士,可以形成一个包围圈,让突厥人逃不出去。
粮车内的军士由敬晖指挥,共有五百名,伏击的人马由李晨亲自指挥。在带着两千多军士隐藏到山谷两侧大概半个多时辰后,有斥候飞跑来报告,说突厥人马上就能抵达这里。
李晨也马上下令,准备战斗。(。。)
第八十四章 中计了()
青山以南的草原上,一大队突厥游骑正在快速移动。他们刚刚通过青山中间的那道山谷,天气很冷,山谷中温度更加低,出了山谷后,太阳照射到,每个人感觉到了暖意。
一名头人装束的突厥人策马来到另一名相似装扮的人身边,大声地说道:“大哥,三天了,我们连个人都没遇上,更没有唐军的运粮队伍,看来汉狗知道我们要劫他们的粮草,不敢派兵运粮了!”
“二弟,我们再往南看看,若真没有遇上转场的牧民,还有唐军的运粮队,那也只能回去交差了!”当大哥的唉了口气,心里闷闷。
这是突厥头人阿史德奉职所领部落中的两名头人,是亲兄弟,哥哥名唤阿史德元忠,弟弟名唤阿史德元宁,因为军中存粮不多,他们奉了阿史德奉职的令,南下抢劫财物,或者是唐军的粮草。
只是他们在草原上游荡了数天,只是抢掠了一些牧人的百数匹牛羊,收获不丰,回去后肯定会受到责罚,也就不急于回去,继续南下,想抢掠唐军的运粮队或者其他转场的牧民。
上次,另外一个部落的头人,阿史那都乐所领的人马,成功地袭击了大唐的运粮车队,不但缴获了数千石粮草,而且还成功的摧毁了唐军的军心,最终导致唐军大败。这次他们领命南下之前,也期望能和阿史那都乐一样,收获颇丰,回去后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