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唐春-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晨的预感还是挺准确的,王方翼在飞快地同时射出了两支箭后,最后一支箭也紧跟着射了出来,而且还是往前面两支箭的相反方向射出去。李晨几乎没有任何的考虑,差不多以下意识的反应,抽出了箭壶中的最后一支箭,连瞄准的机会都没有,只是靠着长期练箭的第六感,将箭射了出去。

    看到李晨的反应这么快,故意刁难的王方翼,忍不住惊叹,“这小子反应能力不错,能做到连拦九支箭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即使最后这支箭落空了,此子的表现也是非常出色。”

    这时候,全场的欢呼、惊叫声全都静止,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从最后一支箭的飞行方向。

    王方翼射出的那支箭,在空中划出了一个优美的抛物线后,快速往地上落去,而李晨的那支箭,速度更快,几乎直线一样,朝王方翼那支箭飞过去。

    不过因为王方翼的那支箭已经往下落,许多人心里有遗憾,这支箭要落空了。

第二十二章 晚上我到你房间找你() 
“当”的一声清脆的撞击声中,李晨的那支重箭,刚好追上了王方翼那支几乎快要落到地上箭的箭尾,两支箭在地上跳了一下后,交叉躺在了一起。

    “轰”全场的欢呼声再叫惊天动地地响起,结果真的出乎意外,王方翼的那支箭,快落地之时还被李晨射落。这时间点太难把握了,毕竟箭矢的飞行状态是最难预估。

    箭矢离弦后的轨迹是最好判断,前面几支箭,李晨几乎都是在王方翼刚刚将箭射出后,就将其射落。最后这一箭,却是在将落地之时,才成功拦截。

    许多人在惊叹,李晨的射术真的达到了神出鬼没的地步,没有人可以望其项背。

    但许多人也明白,最后这箭,李晨能成功,还是运气使然,凑巧罢了。

    这一点李晨自己也承认,他没有任何的把握能精确击中王方翼的最后这一箭,在箭将落地之时,拦截成功,只能说他运气太好了。

    其实,最后这支箭,王方翼还是给李晨留了一点反应的时间,没有平射,而是一个大仰角的抛射。如果王方翼是平射,箭矢在空中飞行时间相对就短了一些,李晨也更难拦截成功。

    最后一箭幸运地成功了,李晨长吁了口气,收了弓,持弓向全场示意,这时候,观众的欢呼声也一浪接一浪而来。一些被现场气氛感染,心里变得狂热的人,竟然试图冲进场来,幸好被守卫的军士拦住,不然李晨都有可能要被这些狂热的人追的落荒而逃。

    李晨朝全场挥手致意,并缓缓向勒马停在那里的王方翼走了过去。

    “王刺史,在下很幸运,解了你的考校难题,”李晨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兴奋,朝王方翼作礼后,大声说道:“希望在下的表现没让王刺史失望。”

    “李晨,你非常出色,本官没有看错你。本官会亲自写信,向朝廷举荐你,希望你最终有机会,能得朝廷重用!”

    王方翼的当场的许诺,并没让李晨有太多的惊喜,因为此前王方翼已经对他说过,会向吏部侍郎裴行俭写信举荐。虽然说今天王方翼所讲与前些天说的不太一样,是直接向朝廷举荐,以奏表的形式向当朝皇帝李治举荐他这个人,但李晨并没觉得有很大的区别。

    不过王方翼这样的表示,在其他人听来意义却是非同寻常,能得一州刺史举荐,那前途定不可限量,更何况现在朝廷正在令各地的官员选拔勇武之士,要是能得一州刺史特别推荐,入朝后有机会从军的话,说不定能在京军中谋一不错的差事。

    这样的荣耀,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可以说王方翼当众的许诺,羡慕死了许多人。

    王方翼很快就离去,李晨也和王单、吴羽及乌珠、娑葛兄妹一道,离开了比赛场地。

    还好他们走的快,有军士的保护,不然肯定被狂热的人群拦截,什么时候能回城都不知道。

    今天表现这么精彩,自然要好好庆祝一番,李晨、王单、吴羽及乌珠和娑葛,进了城后,找了个酒楼喝酒去了。

    王单和吴羽其实很想与李晨单独呆上一阵,商量后续安排,但乌珠和娑葛跟着一起来,要为李晨庆祝,他们也不要说什么。

    乌珠的酒量很好,她也非常会劝酒,最终所有人都喝的醉醺醺回去。

    喝过了也好,回去倒头就睡,李晨不要怕乌珠来纠缠。

    第二天,李晨悄悄出了刺史府,找王单和吴羽商量事去了。

    昨天的比赛过后,李晨可以正大光明地找王单和吴羽,即使有人跟踪打探他的行踪也不要担心。

    三人一起找了个酒楼的包厢,慢慢喝酒聊天,也把后面的安排都讨论了一下。

    李晨告诉王单和吴羽,他决定过两天就启程离开肃州,准备先到鄯州,他想去拜访一下刘仁轨这个大唐名臣。

    李晨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青海之战很可能过了年就会暴发,他想如果他有机会和刘仁轨聊上了一通,说不定能对时局有点作用。

    与王单、吴羽商量好后续安排后,李晨也回刺史府,去找王方翼说事了。

    王方翼刚巧处理完公务,有时间接待他。

    落座后,李晨也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意思:“王刺史,我准备过两天就离开肃州,前往长安。天气将寒,我希望能早点抵达长安。此去长安,差不多还要一个多月,到了长安时候,也快过年了。我希望过年前能将一些事情处好,安心过个年,所以就准备不等突骑施使团一起走了。”

    王方翼已经给李晨这样的建议,今天李晨这样说,他没有任何的意外,“我也是这么认为,早点到长安,许多事年前能办好,那就最好了。年节时候,大家都忙,过了年后,也是如此。如果一些事不在年前办好,说不定要拖上好几个月,你就早些去吧。”

    “王刺史,王单和吴羽也想去长安,今日他们说了,想和我一起走,他们想去长安寻找一下机会,不知道王刺史给否给他们引荐一下?”

    王方翼稍稍想了一下,也马上点头同意:“他们既然想去长安,那我也乐意当个举荐人。他们的资质都不错,身手也比一般人出色,应该会有作为的。你们一起去也好,有个伴,可以相互照应。我这就写信给兵部,只不过兵部会不会理会,那就听天由命了。”

    王方翼原本还在想,将王单和吴羽留在肃州军中,授他们以低级军官的职位,他去安西,也带这两个人过去,说不定以后能培养出两名挺出色的将领。但听李晨这样说,王单和吴羽也想去长安,他也就不勉强了。

    当然这和他马上就要离开肃州,前往安西任职这一变动有关。他自己的前途都不知道怎么样,接下来安排会如何也不清楚,一些事也没空理会了。

    王单和吴羽既然想和李晨结伴去长安,那他也就做个顺水人情。

    王方翼也挺忙,在与李晨说事间,身边的人将一堆公文送了上来,李晨也很知趣地告退。

    王方翼起身送李晨出屋,他很抱歉地对李晨说,接下来这两天要处的事较多,因为主持竞武大赛,一些事耽搁了,他告诉李晨,等有空了,他会找李晨再聊聊,说说一些时局的事,李晨自然也答应。

    要先走一步,不与他们同行了,李晨当然要去和乌珠、娑葛说一声。

    “什么?你要和另外两个人先去长安,不等我们了?”乌珠听了李晨的话后,吃了一惊,一张俏脸瞬间涨的通红。

    “去长安还有一些事,眼看天气转寒,年关将近,我要是再在这里耽搁行程,许多事过年前就没办法办好了,很是抱歉!”乌珠的过激反应,让李晨有点内疚,但已经决定的事,他不会更改。

    刚才与王单和吴羽已经商量好后面的一些安排,加上要去鄯州,中间不知道要耽搁多少时间,所以李晨不可能在肃州再呆更长时间。

    看娑葛的伤情,估计还要再调养十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启程,现在的李晨,不可能因为与乌珠之间那还不明朗的感情关系而在这里逗留。现在的李晨,对乌珠也没产生很强烈的感情,只不过觉得这个漂亮的胡族女子,挺吸引人。他也清楚,现在胡汉通婚也不是那么简单,他的身份与乌珠的身份都不寻常,即使两个人产生感情,他想娶乌珠为妻,也是很有难度的。

    大唐律里有明文规定,汉家士子是不能娶胡族女子为妻,胡人男子可以娶汉家女子为妻,但要留在当地,不能带着汉人妻子返回胡地。何况他现在也没有娶妻成家的念头,对这个时代,他还没强烈的归属感,他要先真正融入这个时代当中去。

    乌珠怔怔地看着李晨,委屈的嘴巴都撅了起来,但不知道说什么。

    李晨不顾娑葛在边上,走近乌珠身边笑着安慰道:“乌珠,反正你们也要到长安,我也肯定在长安停留很久时间,甚至永久居住。我先走,到长安安顿下来,把要办的事办好,等你们来了,我可以来找你们,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出游,一起欢乐,何必在意路上的相伴呢?”

    “一起走的话,你可以保护我们呢!”最终乌珠说了一个非常牵强的理由。

    “你们这次遭袭后,大唐军队肯定会一直护送你们直到长安,肯定不会再给吐蕃人有机可趁的,安全问题就别担心了!”

    乌珠还想说什么,娑葛走了过来,“阿妹,你就别勉强李公子了,既然他有要紧的事办,那就让他先一步到长安吧。他的马快,即使现在我们能走,速度也不可能快,他的事来不及办一样有可能,还不如让他先去,等我们到长安后,再去寻他。”

    乌珠听了,沉默不语。

    娑葛当然看出来自己这个妹妹对李晨真的动情了,无奈地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呆了一下后,以有事去找王方翼为由,走了出去。

    屋内只剩下两个人了,气氛有点尴尬。

    乌珠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轻声说道:“李晨,你先去做事吧,等晚上,我到你房间找你!”

    “晚上?好吧……”

第二十三章离开肃州() 
(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武唐春》更多支持!)    天黑了后,乌珠果然按约来到李晨的房间。

    看到乌珠脸上依然一副幽怨的神色,李晨心里有点疚意。

    “乌珠,别这副样子,等到了长安,我带你游遍长安的美景!”李晨走到挺是落寂的乌珠面前,以尽量轻松的语气安慰道:“又不是生离死别,很快就可以见面的吗!”

    “李晨,你是不是不愿意和我们一起?”乌珠小声地说道:“所以你才急着去长安?”

    虽然李晨说了很多理由,但乌珠以女人的直觉想到了另外一些,她觉得,李晨不喜欢和她呆一起。

    李晨笑笑,很自然地伸手将乌珠揽进怀里,“和你们一起的这些日子,我很快乐,怎么可能不愿意和你们呆在一起?”

    乌珠没有任何的拒绝,任李晨将她搂住,在呆了一会后,伸出双手,紧紧地搂住李晨的腰,把整个身体都压在李晨的身上。

    李晨能清晰地感觉到她胸前的两团饱满压在自己的胸膛上,肢体纠缠的感觉,让他一下子起了男人的反应,不禁有点尴尬。更要命的是,就在他犹豫间,乌珠竟然抬起了头,主动吻了上来。

    李晨没有拒绝,身体本能的冲动让他做不出任何拒绝的动作,热烈地和乌珠亲吻起来。

    乌珠紧紧地闭着眼睛,很投入地吻着。只不过她的吻技很生疏,最终变成了李晨在诱导她。

    很自然地,李晨的手抚到了乌珠那饱满的胸前,乌珠并没躲避,颤栗了一下后,就任李晨施坏了。

    两人就这样忘我地亲热着,完全不理会身边的一切,依靠唇舌间的纠缠,还有相互抚摸身体,来传递彼此的感情。

    李晨并不知道,这个晚上的缠绵,竟然让他收获的非常现实的东西,那就是一个突厥部落的全力支持。这份支持,力度是那么的大。

    第二天中午,李晨和王单、吴羽在告别了王方翼后,就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行程。

    走出城门,踏上满目枯黄色的官道,李晨心情有点起伏。

    在离开肃州城一段距离后,李晨勒停坐骑,驻足回望身后高大的肃州城。

    今天一早,他去和王方翼,还有娑葛和乌珠告别后,临走前并没再去打招呼,他怕看到乌珠那幽怨的眼神。只不过他以为今天乌珠会来送行,但走出肃州城一段距离了,依然没看到那个火红色的身影,这让他有点小小的失落。

    正在他时候,身后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下意识地回头望去,却见一骑火红色的身影从远处快速而来。不是乌珠还会是谁?

    乌珠快马奔到李晨面前,一个急停,却并没下马,高高坐在马上与李晨面对面。

    王单和吴羽挺知趣,不需要李晨招呼,就先行而去。

    李晨策马走到乌珠身边,与她并排而站,笑道:“乌珠,多谢你来送我!”

    乌珠怔怔地看着李晨,眼睛有点发红,但最终还是强作笑颜,“李晨,祝你一路顺风。此去长安,还有千多里路,希望你能平安到达。”

    “我们一定可以在长安平平安安地再见面的!”李晨朝乌珠伸出了手。

    乌珠怔了一下,也伸出了手,两人的手,轻轻地握在了一起。

    “走吧,期待我们长安的再见!”乌珠咬着嘴唇说了这句话后,突然一抽马鞭,用力打在李晨那匹大白马的屁股上。

    她的眼泪,也随着这一鞭滚滚而下。

    大白马吃痛,长嘶一声后,载着李晨飞跑而去。

    李晨想勒停坐骑,再和乌珠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放弃,任“追风”撒着欢飞跑了一阵。

    王单和吴羽也快马跟上,三人驱马快跑了大概十里路,这才放慢步子。

    而这时候,肃州城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王单和吴羽很知趣,并没问李晨任何事,李晨也不想说这事。

    一路行去,三人说的最大的,还是老和尚的身前身后事,还有其他同伴的情况,他们这个小集团名下的一些产业,此去长安要做什么,会发生什么,等等一些与他们的命运相关的事物。

    “王单,吴羽,此去长安,我们应该会在长安长久安定生活,你们年岁不小了,可以考虑一下婚娶的事,”说了一阵后,李晨也说到了个人的事。他知道,按这个年代的境况来说,王单和吴羽已经到了成家的年龄,作为他们的主人,他要为他们考虑一下。

    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笼络手段。

    在老和尚的淫威下生活,王单和吴羽虽然行事果断,能力出众,但在儿女情事上,完全不能和李晨这个后世时候谈过很多场恋爱的穿越人相比。一听李晨说起了婚娶的事,他们一下子变得扭捏了。

    最终还是王单应了一句:“一切但凭公子做主。”

    老和尚有遗言,要他们一切听从李晨的吩咐,现在,李晨又在武艺上胜过他们很多,而且李晨这段时间竟然做出了这么多让他们惊骇的事,他们对李晨完全心服口服,唯他马首是瞻了。

    他们三人所骑的都是良马,行进速度很快,又持有王方翼的信,一路畅通无阻。几天以后,过了甘州。在甘州,他们只是短暂停留,就往鄯州方向而去。

    其实他们原本是不必要经过鄯州,可以直接从兰州进入真正的大唐腹地。只不过李晨想去拜访一下刘仁轨,所以就绕道而行了。

    他们在甘州改变了行进路线后,后续的日子差不多就沿着青海湖北岸而行了。

    青海湖是后世时候的名,唐朝的时候,叫青海或者西海。这是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湖四岸,可以放牧许多牲畜及战马。李晨在后世的时候,曾到过青海湖游玩,惊叹过青海湖的美丽,也深知这个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的重要价值。

    青海湖不仅是一个非常适合放牧的地方,而且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扼守住了青海湖的东北方向,河湟谷地一带,那其他就可以阻断吐蕃人进入大唐腹地的通道。日月岭那个地方,后世时候李晨旅游过程中,就感叹过这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守住日月岭一带,就占据了青海湖东岸的战略要点。

    李晨也知道,如今大唐的边关重城鄯州,就在距离日月岭不是很远的地方,据河湟谷地的险地而建,也是陇右道治所所在,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大唐边关城市。

    吐蕃与大唐的大战在即,李晨自然想去青海沿岸看看,想到鄯州转转,如果能拜见刘仁轨,那就最好了。

    在离开肃州之前,李晨向王方翼提出地请求,说他想去拜访一下刘仁轨,让王方翼行个方便。王方翼也很爽快地写了封信,让李晨随身带着。

    “希望能有机会与刘仁轨好好聊聊有关青海的事,小小的举动说不定能改变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是李晨心里的感慨。

    时间已经是十月中旬,青海之地完全进入冬天,满目都是萧瑟。

    或许是时间关系,也可能是知道青海局势的紧张,离开甘州后,沿途遇到的商旅行人都很少。放眼望去,除了远处的雪山及那一泓碧蓝的湖水外,就是枯黄的牧草。

    “要是吐蕃人现在来攻,一场大火可能就可以让他们损失惨重!”李晨指着连绵不断的枯黄对身边的王单和吴羽说道:“其实,这种时节,双方发生战争的话,可以出奇兵攻击。如果我手上有一队战斗力非常强悍的精锐人马,偷偷潜到吐蕃人大营附近,一次小规模的攻击可能就能让他们损失惨重。”

    思忖间,李晨想到了后世那种经过特殊训练的特种部队。

    为了让自己的两个手下对他进一步刮目相看,李晨也时不时卖弄一下自己对时局的看法。

    王单和吴羽虽然能干,但他们对时局几乎没什么了解,李晨一路行来,说了一大通关于大唐和吐蕃的情况,他们才对时局有点知晓。现在听李晨这样说,他们当然没有其他意见可以发表,一个劲地点头,认可李晨所说。

    “公子,前方好像有骑兵出没!”在李晨娓娓而说的时候,伴在他身边的王单,突然惊叫了一声,并用手指着前方。

    顺着王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