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军最后数十人竟然护着已经不知死活的夏侯惇,从人海中冲出一条血路,杀了出去,头也不敢回地沿着原路直奔山谷之外奔逃,生怕多待一秒,就会遭遇不测。
曹军被杀掉的士兵都含着最后一口气捅死了战马,徐州兵无战马可用,追不上逃走的曹军,山上的军马用光了弓箭和木石,全军目送敌人逃出生天。夏侯惇生死难测,名扬无法知晓。
对于全军将士来说,与这么巨大的战果相比,一人的死活已经不足道了。曹军残兵还没有逃出山谷,山谷上下已经响起了徐州军胜利的欢呼声,声音在山谷里回荡,连溪水都被震动得荡起点点浪花。
名扬却暗自感叹历史的巨大力量,竟然要放夏侯惇一条生路。他心里产生一丝疑惑,难道历史在自我修正,即使过程发生了变化,结果也会不变?
徐州军也不打扫战场,迅速撤离山谷,在蒙阴集合,沿原路撤回。一路上人心欢喜,士气高涨。大家一扫战前紧张的气氛,途中众将士有说有笑,还有人放声高歌。
名扬心里担心王同那边的战况,但并不阻止将士们的庆祝,只是提醒他们要加快脚步赶回丰县。李异和黄达跟随在名扬身边,一个劲儿地讲述自己眼里的战斗,在巨大的优势之下,杀敌如砍瓜切菜一般,这样爽快的感觉哪能不一吐为快呢。
名扬问李异:“是谁射中夏侯惇的眼睛?”
“是任永。命令还没下呢,那小子就擅自射了一箭。还真准,这小子可以啊。”李异赞不绝口。
是任永射的夏侯惇啊。名扬确定自己创造了一场原本不存在的伏击战。历史上,也是在兖州境内,是一个叫曹性的龙套角色在埋伏中射瞎夏侯惇的左眼,但夏侯惇吞下眼睛后斩杀了曹性。那个曹性是在高顺的部队里。现在没高顺什么事情了,射瞎夏侯惇的人成为了任永,任永活得好好的。如果曹性是真实存在的,那他也算是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要是知道怎么回事,应该要好好感谢名扬。
名扬暗暗笑了一下,知道自己这个逻辑有问题,但也不妨碍自己想一想。
名扬所部赶了十天的路,终于赶回丰西村大营。
大营安然如故,可营中将士也经历了一场战争。比起去打伏击的人马来说,他们要惊险得多,而且生死一线之间,迈过去就是生,没迈过去就是一场惨败。
。
王同在中军大帐拜见了名扬。他额头、肩膀、背部等多处受伤。名扬本不欲召他前来,可王同坚持要向名扬汇报十几日前的战况。
战前十日,王同通过下邑传回的情报确定从豫州和兖州送来的粮草全部进入官仓。他按照名扬事先的指示,等待一个新月之夜,展开行动。
他率领八百骑兵偷袭县城外的曹军大营,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引诱曹军往边境地带追击。等城外的守备力量被吸引开,三百步兵攀爬城墙,在城墙上放火,吸引城内守备都来救火。城中潜伏的两百人乘机放火烧毁官仓,把曹军粮草付之一炬。
之后这五百余人在城中与曹军一片混战,终于打开了城门撤了出来。
王同带着八百骑兵引着曹军进入了陷阱。而营中那一千老弱也尽数出动埋伏在陷阱周围。待曹军落入陷阱,王同便带领人马围住曹军狂攻。
追击的五千曹军,被陷阱杀伤了一千多人,有一千多人因为突遭变故慌张不堪而在伏兵的第一波攻击下丧生,剩余的两千多人很快镇定下来,与徐州军殊死搏斗。
死斗之下,徐州军的伤亡增大,王同不敢恋战,命令部队往回撤,撤进大营固守。两千曹军展开一轮又一轮冲击,都被徐州军奋力守住。之后下邑被袭,粮草被毁的消息传到,攻营的曹军才急忙撤退。
偷袭下邑的五百军士,只有一百余人生还。守营的一千八百多人,也在伏击战和守卫战中死伤过半。虽然曹军的伤亡大于己军,但名扬的家底薄,这些损失让名扬痛心不已。
伤心之余,王同立了大功,名扬走到王同面前,紧紧握住他的双手,眼泪在自己眼眶里打转。王同看到此景,想到那些奋战死去的同袍,也是鼻子一酸,眼泪横流。
晚上,名扬感觉浑身沉重,躺下便眼前一黑,昏睡过去,再无意识。
。
名扬醒来已经是三天后的事情了。
他首先是闻到满帐的中药味道,然后才转醒过来。他一偏脑袋就看见了在一旁给小火炉扇风的鸢尾。
“鸢尾,你回来了?”
鸢尾听见名扬声音,扔掉扇子,跑到名扬床边,脸上充满喜悦:“大哥,你醒啦。”
名扬抓住鸢尾的手,就像多年未见一样,心里竟有些小激动。他问候鸢尾:“你的病好了吧。”
“奴婢生得不是什么大病,吃几副药就好了。大哥不如关心下自己。”鸢尾的眼神里又透露出关切的神情。
“大哥没事,我壮得跟牛一样,只是太疲劳,睡得久了点。”
“你睡得是够久的,三天啊。”鸢尾撇撇嘴。
“哦。”名扬也不惊讶。
“大夫说你也是积劳成疾,得了伤寒,这几日除了撬开你的嘴给你灌药外,奴婢还每天扇这些药熏,刺激你的嗅觉,让你转醒。”
“你怎么回来的?”名扬对自己的病情不感兴趣,他只对鸢尾感兴趣。
“陈登陈大人带奴婢回来的。”
“陈大人?他现在在哪儿?”
“还在营中。”
名扬翻身下榻,可是眼前一阵眩晕,没有站稳,一屁股坐在床边。鸢尾急忙扶住他。
“你这是干什么?”
名扬说:“没事,请陈大人过来吧。”
鸢尾顺从地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名扬在前帐与陈登见面。
陈登关切地问:“金将军身体可好?”
“托陈大人的福,一切都好。”
“陈大人怎么来了?”
“带来主公的嘉奖和全军的作战部署。”
“什么样的部署呢?”
“嘿嘿,我还是先说说嘉奖吧。”陈登掏出一卷简,展开要向名扬宣读。
名扬制止了陈登,苦笑道:“陈大人,还是别念了,我头疼,听不得这些官话。挑重点说吧。”
陈登笑了笑,收起简,说:“陈宫派高顺前往兖州境内伏击夏侯惇,没想到高顺竟然迷路未能按时到达。阴差阳错,你竟然在蒙阴以西伏击了夏侯惇,还重伤他,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不仅如此,你竟能分兵袭击下邑,烧毁曹军粮草。我不得不佩服,你用了六千人,干了六万人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
名扬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过奖了。”
陈登说:“主公很高兴,派我来犒赏你们。酒肉、钱粮早在三日前就分发完毕了。”
名扬问:“现在是什么形势?”
“下邑的一万多曹军丢了粮草,也不敢妄动,已经与我军对峙了多日,估计在等待主力部队到来。夏侯惇的青州兵,退回青州了。”陈登介绍了当下的敌我形势,“高顺虽然延误了战机,但主公命他戴罪立功并未惩治他,如今他在兖州方向屯兵五万,张辽由下邳领兵而来,在南面屯兵五万,主公亲率十万大军已从徐州出发,不日将抵达小沛。”
他又笑了一笑,这次的笑容里透露出许些无奈,他自己没有察觉出来。“金将军你这次伏击夏侯惇,挫伤了曹军锐气,鼓舞了我军士气,曹操虽然兵多将广,声势浩大,但胜势已在主公这边。此战无虞矣。”
“陈大人这么认为?”
“是的。不久曹操应该就会撤兵吧。这场战争已经没有打得必要了,他又不傻。”
名扬长出一口气。
两人沉默了好一会儿,名扬开口说道:“陈大人帮我一个忙好吗?”
“什么忙?”
“我想做一场法事,祭奠亡灵,陈大人有无认识的人,帮我请来,主持法事。”
“好,我认识,我去请。”
又过十日,名扬在设置陷阱的那片荒野上,摆上祭台和贡,挂起白幡,全军素衣,列队参与祭祀。
名扬不仅祭奠了战场上丧生的己军将士,还祭奠了死去的曹军将士。这些曹军将士既包括下邑守军也包括远在千里之外山谷乱石之下的青州军,也包括李乾和他的三千将士。
李将军,夏侯将军,我不知道我来到这个时代的原因是什么,在我的那个时代忍受和适应可以让我生活下去,在这个时代不行。我只能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活下去的那一个。诸位曹军将士,好好安息,但愿你们投胎投到一个统一的盛世王朝,安心种地、经商,不必去想什么投军打仗、拜将封侯的事情了。
一阵狂风骤起,卷得白幡猎猎作响。片刻之后,万籁俱寂,一切恢复平静。
本書首发于看書蛧
:
第三十五章 身处战场中心()
一万多曹军和五千徐州军对峙的尴尬局面持续了十数天之后,形势终于发生了变化。
曹操来了,十五万大军沿着徐州边境布营,名扬站在丰西村大营门口的瞭望台,就可以看见对面旌旗蔽日,听见鼓号震天。
每日曹军的骑兵都要出操,围着大营奔跑呐喊。只要曹军出操,名扬也命令自己的八百骑兵来到距曹军不远的地方观摩。曹军收操,他们就撤离。
陈登没有回去,仍然留在营里。他说主公一到小沛就亲在来此看望诸位。
两天后,传令兵来到大营,向名扬通报:“主公已在一百里外,速速迎接。”
名扬忙命令大营上下遍插旗帜,全军迅速列队。待一切就绪,一大队人马的身影已经出现在远处的地平线上。
吕布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披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着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腰挎弓箭,手持方天画戟,座下赤兔马精神抖擞如踩祥云。当真是天生良将,一代英豪。
名扬和陈登纵马迎了上去,来到吕布马前,两人下马下拜:“见过主公。”
“免礼。”
名扬和陈登又登上马背,陪同吕布往大营而去。
吕布一见到名扬就赞不绝口:“我已经听说你设伏击败夏侯惇一战,干得漂亮。你的胆色,绝不输我。好样的。”
他在夸名扬的时候,顺带把自己也夸赞了一番。但他是吕布,名扬就不说什么了。
名扬注意到同行的还有陈宫及其他几位将军。名扬发现陈宫一直看着自己,但他脸色一如既往地暗沉,难以捉摸。
吕布带来的人马众多,绵延数里,至少有一万来人。这批士兵,装备精良,名扬手下的那拨“残兵”跟他们比起来,就像一群叫花子,铠甲破损,棉袄也破破烂烂的。这样一支部队,怎么也和两场大胜联系起来。
这么明显的落差,再怎么神经大条的吕布也应该注意到了。他看见这些士兵残破的装备,皱起了眉头。
一众人进入中军大帐,吕布落于上座,一坐下就开始数落随行的军需官员。
“看到外面那些士兵了吗?穿的是什么样子,这样去战场,是让敌军笑话我徐州吗?你们如此失职,对得起这些屡立战功的将士们吗?”
大家都噤若寒蝉,不敢应答。
吕布随即下令拨钱为名扬一部赶制战甲及冬装。这时一名将军出列,说道:“金将军本是三千人的编制,他擅自扩充部队到六千,并未与徐州知会,徐州给他拨了三千人的配备,亦是因金将军隐瞒实情所致。金将军为何擅自扩军却不与主公知晓,你在隐瞒什么?”
所有人都看向名扬。名扬出列,向吕布禀报:“主公将小沛以西的边地交予属下,即是要属下负责任,若是属下有什么困难,都来找主公,岂不是属下失职。属下未能及时禀报情况,是因为这多募集的三千人多时仓促招募,若不是曹军来犯,他们本会参与到农事当中。”
吕布没有说话。那个提出疑问的将军接着说:“另外有一点,我可是听说金将军在城东可是拥有大片资产的。不说别的,单那个‘月未满’就是日进斗金。金将军只怕比府库都要富有吧。既然如此,如何养不起六千人马?”
名扬听到这种逻辑,真恨不得上去打他一顿。要命的是,吕布不仅不说话,脸色也变得不好了。
陈登说:“魏将军,你这么说是在羞辱谁,想清楚了吗?这支部队是主公的部队,金将军赚的钱是他自己的钱。金将军拿自己的钱养主公的部队,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这个魏将军还想继续辩论:“什么意思,他心有不轨……”
“够了,魏续。退下。”吕布非常不耐烦。他平常就不喜欢听多个人在面前吵来吵去,一听到多个意见他头就疼。这也是为什么他身边只有陈宫一个谋士的原因。
“不管怎样,先把金将军这里士兵的装备问题解决了。另外我带了的这些人马,给金将军留下一半,有五千人,都归金将军调遣。”
名扬下拜,谢道:“多谢主公。”他起身,话锋一转,问道:“但属下不知,属下支人马部署何处?”
陈宫突然说话了:“就在此处,继续与曹军对峙。”
名扬看了看陈宫,说:“对面有十五万大军,我只一万人,我与之对峙有什么意义?”
“你不止一万人,你的两翼分别有张辽、高顺二位将军共十万人,你的背后有主公亲率十万大军作为后盾。”陈宫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你如今是曹军劲敌,若驻兵此处,他们必攻你,那时将陷入我军三面包围。金将军你善打硬仗,这个任务非你莫属。”
名扬正要继续说话,吕布开口了:“名扬,你放心,有我在小沛坐镇,不会让你部陷入危险之地。我有赤兔马,一旦战端一起,我必飞马赶来,与曹军交战。”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名扬也不能在推脱了。他领下命令,退到一旁。
吕布又巡查了营务,慰问 了营中将士。时至黄昏,吕布留下五千人马,带领剩余的人马返回小沛去了。
陈登也要随吕布回去,临行前与名扬拜别,嘱咐道:“好自为之。”
吕布留下的五千人,由五名千夫长带领。这五名千夫长分别名叫马亦、张还、宋定、刘洪、薛堂。五千人中有一千骑兵、四千步兵,名扬仍叫他们五人各自带原有队伍,直接听令于名扬。
名扬最初的人马是从小沛的老弱残兵里挑出来的,有幸遇到了王同、李异这样得力的部下。他们起初被人瞧不起,到了名扬这里,受到了名扬的尊重,而且取得了以往想都不敢想的战功,于是他们对名扬死心塌地。
后来的黄达是陈登挑来的人。名扬不排除黄达和陈登之间有什么关系,但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接触,黄达作用很大,名扬也已经信任他了。
新来的五个人,都是从吕布身边待遇极好的部队调来的。他们是否能够对名扬忠心,不得而知。名扬并不是着眼于眼前,他也没有把自己当做吕布的手下。他现在要培养自己的队伍,就必须保证属下的忠诚。这五个人,他必须好好观察。
而且兵马渐多,自己再像这样直接管理,会花费大量的精力。也是考虑寻找一两个副手的时候了,等这一战结束,他就向吕布推举两名千夫长升职为校尉。
这些都是后话,眼前生死攸关的问题是如何应对那十五万曹军。
。
真没有想到,小小的丰西村竟成为天下瞩目的交点。就因为一个叫金名扬的人率领了一万军队驻扎于此,竟使得十五万曹军虎视眈眈。
名扬到村子里去看望村民,发现害怕的人占据了大多数。
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村民从心里认为是名扬带来了这种恶果,他也就认了。他在这里挡住了几十、几百山贼土匪的袭击,在这里挡住了几千上万曹军的进攻,但终于来了十数万大军的威胁,名扬知道自己可能保护不了这个村庄了。
名扬最初只是看中了这里的农田,但经历一次又一次生死较量,他对这个村庄和其中的每一户人家都产生了感情。他不希望因为他一个人,使这个村庄发生灭顶之灾。
于是他请村长召集村民们在村头开了一个大会,他摆开金子,对大家说:“我给大家分发些财物,大家拿了之后,如果有心离开,可以离开,到别处去安家。如果对我有信心,可以留下,我们度过难关之后,我保证一定有更幸福的未来。”
说罢,他分了金子给每家每户。然后就走了。
他在田间见到齐老,他正在观察过了冬后的麦苗。
名扬此时也不再关心麦苗,而是对齐老说:“齐老,你先回徐州去避一避吧。”
齐老头也不抬地说:“麦苗长得正好,我怎么能走。不走。”
名扬又劝了几句,齐老干脆不理他了。名扬苦笑着摇摇头,知道齐老心意已决,再劝也没有用。但名扬心里非常感动。
名扬骑马回大营。走到一半,他突然想去边境看看。就回头对随行的士兵说:“跟我往边境上去看看。”
一行人来到一处高地,在这里看曹军大营视角极好。全面地体现了曹军整齐的军阵,威武的气势。随行的士兵忍不住倒吸一口气,将心里的恐惧很好地体现在了表情上。
“害怕吗?”名扬回头看了他们一眼。
“不怕。”他们回答得一点没有底气。
“怕就对了。”名扬不以为然,“怕死才会求生。我非常怕死,所以我会想尽办法活下去。”
他又往曹营看了一眼,掉转马头,要往回走。
只听身后一声大喝:“贼将休走”
名扬回头一看,只见一员小将手持大刀纵马赶来。此人如此面熟,不就是李典吗?
李典舞刀杀来,他身后跟了十数骑,不知是来阻拦他的还是来助阵的。名扬叫随行士兵推后,他抽出长刀,驱动紫电,迎战李典。
“贼将,替我父亲偿命。”
“小子,好不容易捡回去的命,可要珍惜。”
两强相遇,杀气四起,顿时大营上方乌云笼罩,寒意袭来。
看書王小说首发本書
:
第三十六章 曹军撤退了()
李典报仇心切,攻势很猛。 名扬知道李典锋芒正盛,李典的兵器又占了长度上的优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