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扬三国-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扬不知道哪里值得恭喜,但这件事的重要性他还是清楚的。名扬并不希望两家联姻成功,但既然交到了他的手上,这件事就不能办砸,如果失败了,他将在吕布这里失去信任,对他没有好处。

    。

    回到官驿,名扬把自己关进房间,苦思冥想。以前领导也常交给一些变态的案子,一开始也是这种状态,完全没有头绪。需要有人给牵起一条头绪,沿着这条头绪发散思维,才能打开思路。

    可是应该找谁来帮忙牵起这条头绪呢?

    这时就有人来了。

    名扬听见鸢尾在门外通报:“大哥,成公子求见。”

    “让他进来吧。”

    成好推门而入,名扬昏暗的房间顿时亮堂起来。

    “金将军,有事烦恼?”

    “你明知故问。”名扬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但没有抬头看成好。

    成好说:“我确实赞成吕袁两家联姻,但让你担当媒人我也没有想到啊,你可怪不了我。”

    “你和高将军跟韩胤都说了什么?”

    成好摇摇头,神秘地说:“天机不可泄露。”

    “那你来干什么?出去。”

    “诶,我人称‘有办法没下限’,我可以给你出主意。”

    名扬盯着成好看了好一会儿,说:“你说来听听。”

    成好微微一笑,找了个坐垫坐下,眼神魅惑地望着名扬:“赏口茶吧。”

    名扬大喊一声:“上两杯茶。”

    不一会儿,鸢尾就端了两杯茶来了,她看看名扬又看看成好,感觉气氛挺诡异的。她小心地放下茶,小心地退出了房间。

    名扬向成好一拱手,说:“请成公子赐教。”

    成好说:“两家联姻,表面上是一场婚礼,实际上是一次结盟。所以如何成亲是次要的,如何结盟才是主要的。”

    “嗯。”名扬感觉他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点了点头。

    成好继续说:“结盟就是一场交易。如果结盟成功,徐州将是对抗曹操的前线,淮南远离曹军主力,可能会成为后方。徐州将遭受巨大的损失,吕布不会不知道,那么袁术应该如何补偿,成功后功劳如何计算,都是结盟必须商讨的事情。”

    名扬冷笑一声:“这么困难的事情,干嘛要交给我做。”

    成好也笑道:“重点不是你有多少才能,而是你成功与不成功,想对付你的人都会满意。”

    “谁想对付我?”

    “我啊。”

    “你又开玩笑。”

    成好笑盈盈地望着名扬,说:“对,我在开玩笑。”

    成好站起身,说:“你该如何应对这次任务,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以你的聪明才智,该怎么做,你都应该知道了。”

    “多谢成公子指教。”

    成好说:“谢,光在嘴上说可不好。”

    “成公子想要在下如何谢。”

    “如果金将军有空到兖州东平郡来,一定要到敝府来喝茶。”

    “你要走了?”

    “对,表叔的事情办完了,我也要走了。”

    “高顺真的是你的表叔?”

    成好已经走到门口了,听见名扬的话,又回过头:“我为什么要骗你?”

    “我没有别的意思。”

    成好走了。名扬又坐了下来,提起笔写下他需要了解的事情。

    。

    名扬拜访了陈宫,把他写下的条陈交给陈宫审核。

    陈宫看完了后,说:“金将军考虑的很到位,我只补充一点,袁术野心很大,如果我们坚持要成为联盟的主导,可能会导致联姻失败。所以只要能做到平等地位就可以接受。”

    名扬从陈宫那里离开,又去陈登府上拜访。陈家家丁说陈登身体不适,不能见客,连门都没让名扬进。

    名扬回到官驿,听鸢尾说,韩胤已经来找他好几趟了。

    名扬不急不慢,换了身衣服再去见韩胤。韩胤询问道:“金将军,我们何时启程前往寿春。”

    名扬把条陈递给韩胤,说:“韩大人先看看我们的意见。”

    韩胤拿过条陈,仔细看了一遍。他说:“主导地位,有必要这么明确的说出来吗……不过一切都好商量,只有到了寿春,我们才能逐条商议嘛。”

    名扬说:“我们准备三天,就可以启程。”

    “太好了”韩胤高兴地说,“那在下也吩咐属下早点准备。”

    名扬回到前院,吩咐鸢尾和手下的士兵也开始收拾。

    名扬打开地图,开始察看寿春的位置。寿春就是现代的安徽寿春,位于淮河南岸,是扬州的州府所在。这将是一场长途旅行,名扬并没有害怕也没有抵触,自从出现在这个时代,他就已经习惯了四处漂泊,再说这次只是出使,去了还会回来。

    名扬开始盘算自己的团队应该如何组成时,刺史府有侍从来找他。

    名扬问道:“主公找我吗?”

    “是夫人找,严夫人找将军。”

    本書首发于看書

    :

第四十四章 淮河以南长江以北() 
名扬立刻赶到了刺史府,由侍从领着来到后院,前往东厢拜见严夫人。

    吕布拥有两妻一妾,严夫人是吕布的结发妻子,貂蝉为妾,吕布到徐州后又迎娶曹家之女为小妻。严夫人已年过三十,风采早已不再,但依然可以看出年轻时的美貌。

    名扬隔着门向屋内行礼,有侍女摆了个蒲团放在名扬身后,名扬就坐在了门外,与屋内对话。

    “在下不知道夫人唤在下前来所为何事?”

    “当然是为了我女儿的婚事。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了,我当然一定要她嫁得幸福。”

    “这是在下的职责,请夫人放心。”

    “我当然知道你们的职责是什么,你们成天只关心地盘、粮草、军队,我女儿嫁过去后会是什么样子你们没有功夫考虑。所以我想提醒一下金将军,在和对方讨价还价时稍微考虑一下我的女儿。”

    名扬忍不住去看看严夫人,看到她一脸悲切的表情,就知道她不希望女儿远嫁。

    名扬也不知道如何劝慰夫人,只能应付道:“在下谨记夫人的嘱托,在下知道该如何行事。”

    名扬拜别严夫人,离开东厢准备离去,又有侍从挡住去路。侍从说:“将军留步,貂蝉夫人有请。”

    貂蝉请自己过去,这又是为什么。不过貂蝉的邀约,说什么都不能拒绝啊。名扬说:“请带路。”

    侍从将名扬领到南厢,貂蝉早已准备好了茶水。名扬依然是坐在门外,貂蝉却和严夫人不一样,她靠近门口,几乎与名扬面对面坐着。

    “夫人请在下来,所为何事?”

    “为了小姐远嫁的事情。”

    名扬奇怪地看着貂蝉,说:“在下冒昧问一句,夫人和这件事有关吗?”

    “严姐姐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当然有关了。”

    “夫人真是胸襟宽广。”名扬不仅嘴上这么说,心里也在狂点赞。如今这么美又这么通情达理的老婆,不好找啊。

    “主公他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他也对她宠爱有加,嫁到这么远的地方去,主公也心有不安。儿女情长的事情,他不好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我替主公嘱咐一下将军,前去商谈时一定记住要保证小姐的幸福。”

    名扬说:“在下记住了,请夫人放心。”

    “茶的味道怎么样?”

    “嗯?”

    “我始终觉得金将军是一个极懂风情的人,舞蹈、歌曲、诗赋、绘画、茶道应该会点什么吧?”

    名扬不明白貂蝉这么问的原因,但估计她所说的“懂风情”的意思大概是懂艺术。名扬跳舞像僵尸,唱歌像杀猪,学生时代倒是喜好写写画画,不过工作之后放置了很长时间,也不知道还拣不拣得起来。

    “夫人说笑了。在下一个粗人,怎么懂得这些风情。”

    貂蝉笑道:“是吗?我看人一向很准的。”

    名扬说:“要不在下给夫人跳上一曲,夫人做个评价。”

    “不必了。”貂蝉笑得非常灿烂,“我也不打扰将军了,将军还是先去忙自己的事情吧。”

    “在下告退。”

    名扬退出了南厢,直接离开了刺史府。

    。

    三天后,名扬的队伍整装出发,与韩胤的使团一同离开徐州。名扬提前一天派人前往在七口井村驻扎的李异部,召唤任永到杼秋县军营待命。

    到达杼秋县,韩胤的使团住在县城里,名扬带着五百骑兵回到军营。他见到了已经来到军营的任永,让他和自己一起前往寿春。他又向黄达交代了一些军务。

    “要开始关注彭城陆奇的动向,定期去侦察一下,但不要跟他们起冲突。”

    “是要对他们下手了吗?”

    “不是,是以防万一。”

    名扬还是带了五百骑兵出发了,只是做了个轮换,任永和鸢尾跟在名扬左右。很快就进入淮南境内,袁术也派来五百人迎接,改由韩胤在前引领。

    一路上不时有斥候来报,有曹军探马在不远处跟随。队伍沿着徐州下邳郡与豫州谯郡的交界处前进,有曹军侦察再正常不过,对方的探马又在豫州境内,对方不招惹名扬,名扬也就当没有看见。还好,一路平安到达淮南。

    扬州淮南郡位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是一块得天独厚的战略要地,南北皆凭天险。但往往这样的要地,都会经历战火的洗礼,才能在历史上得到“兵家必争之地”这样的评价。

    韩胤向名扬介绍:“我家主公未到淮南之时,这里可是四战之地,豫州、荆州以及江东大小诸侯都曾经染指此处,战火纷飞。我家主公不辞辛劳,带兵来此平定祸乱,从此在江淮之间有了这么一块太平胜地。我家主公如今拥有战甲三十余万,让荆州的刘表忍声吞气,北面的曹军望而却步,江东各路诸侯皆听号令,如果能和温侯结盟,这实力足够称霸天下。”

    名扬淡淡地说了一句:“是你家称霸天下还是我家称霸天下?”

    韩胤尴笑道:“自然是两家共同称霸。”

    淮南的村落分布得很稀疏,经常会有大片的无人地区。但有村落的地方就是一片农忙景象。经过韩胤的介绍,名扬了解淮南因为战乱人口稀少,袁术就将人口集中到人口较多的村落里去,有利于农业生产,也有利于加强统治。和名扬是一个思路,但手段有所不同。名扬是恩威并济,袁术则完全是强制移民,发生了不少流血事件。

    途中经过了几个县城,这些县城人口和面积都不及徐州同级别的县城,县城里一派冷清景象,商业不兴,人丁不旺。

    越来越接近寿春,名扬发现村庄越来越密集。除此以外,大量军队在寿春外围驻扎,筑起三道防线。

    韩胤说:“这里距豫州太近,必须部署重兵把守。”

    而淮南的人口都集中在了寿春周围,原因就是这里是淮南最繁荣和最安全的地方。人口如此稀少的州郡,还能够拥有三十万的部队,可见袁术已经把淮南大部分的青壮劳力都征召入伍了。

    如果曹军像对待徐州那样,长期袭扰淮南,只怕淮南早就支持不住了。

    距寿春还有一百里,有一队人马在此迎接名扬。韩胤赶紧下马向为首的官员行礼,将名扬介绍给他:“杨大人,这位是徐州使者金名扬金将军。”

    韩胤又向名扬介绍:“这位是我家主公的谋士,杨弘杨大人。”

    “久仰久仰。”

    “幸会幸会。”

    杨弘告知名扬,可带十人入城,其余军士必须驻扎城外。名扬没有异议,同意了杨弘的建议。他挑了包括任永和鸢尾在内的十个人随自己入城,安排了一名百夫长带剩余人到城外安营扎寨。

    杨弘是一位长者,个子不高,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被左右搀扶着上了马,与名扬、韩胤一道返回寿春城中。寿春是扬州治所所在,本应是扬州最繁盛的城市,但一眼望去,普通无奇,和记忆中的许昌、小沛没有太大的差距,只是寿春人口更多,城市更大一些。

    韩胤在徐州也算是见过世面了,他见名扬四处张望,便告诉名扬:“将军是不是觉得寿春与徐州相差甚多,不是寿春太破败,实在是徐州太繁华,全天下已经数第一了。”

    杨弘回头说:“韩大人去了一趟徐州,就不愿意再回寿春啦。”

    韩胤忙摆手道:“杨大人这是说哪里话,再好也不如自家嘛。”他又扭过脸尴尬地对着名扬笑了一笑。名扬心想:这个韩胤还真是装傻的高手。

    杨弘将名扬领至官驿,安排他们入住。杨弘对名扬说:“请金将军歇息一晚,明天主公就会召见各位,商谈联姻之事。”

    名扬说:“多谢大人,在下静候召见。”

    待名扬一行人进入官驿,杨弘对韩胤说:“韩大人,主公召你速去见他。”

    韩胤称是,跟着杨弘赶去刺史府。

    。

    在官驿的房间中,鸢尾服侍名扬换衣服。

    鸢尾问名扬:“大哥,我们大概会在这里待多久?”

    名扬含含糊糊地说:“夏天时我们能回去就不错了。”

    “这么久,不就是结个亲吗?”

    “没有那么简单。”名扬从鸢尾手里接过腰带,自己束在腰间,“我们和他们有很多事要谈,不止是结亲的事情。”

    他转身捧住鸢尾的脸,温柔地问道:“这么快就想家了?”

    鸢尾的脑袋在名扬的两手之间摇晃,说:“奴婢哪里有家可想,大哥就是奴婢的家。”

    “嘴真甜。”名扬放开双手,“我也不希望一直待到夏天,得做些准备了。”

    他推开门往外走,鸢尾追在后面,问他:“大哥要去哪里?”

    名扬头也不回,大声说:“我出去转转,你好好待在这里,哪儿也别去”

    他走出院门,大声呼喊:“任永,任永”

    “唉,来啦。”

    “换上便装,跟我出门会客。”

    本書首发于看書王

    :

第四十五章 淮南文武() 
任永平常穿的衣服都不怎么合身,今天难得穿上使节的服饰,衣服紧凑贴身,面料精致光滑,他反而不自在了。

    “将军,这衣服好紧啊,是不是小了?”

    名扬回头看了一眼,笑道:“刚好。你小子就是穷命,穿不得好衣服。以后多见见世面,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都不在话下,以后别把自己穿得吊儿郎当的。”

    任永欣然点头,紧紧跟着名扬的步伐。

    名扬前去拜访的,是袁术的另一名谋士,名叫阎象。在徐州时,名扬之所以要准备三天时间再出发,是为了提前派出人手到寿春打探几个重要人物的消息。他知道这些人,不用向任何人打听,直接从脑子里提取就可以了。

    袁术手下的谋士战将,名扬都安排了眼线。什么杨弘、阎象、李丰,还有纪灵、张勋、桥蕤、乐就等人,名扬早在来寿春的路上时,情况就了如指掌了。

    杨弘、李丰是袁术称霸甚至未来称帝的积极拥护者,阎象则一心希望袁术能够匡扶汉室。自从韩胤离开寿春出使徐州,阎象就告病在家,闭门谢客,也不去议事。名扬派出的眼线化作给阎府送粮食的农民,打探到阎象的意见与袁术相左而被袁术训斥,他心灰意冷才称病不出。

    名扬知道阎象是一个精明强干的能吏,袁术处理日常事务还要依靠阎象,所以阎象只是暂时失势,一定会再起势。只要善加利用,阎象这种“正统主义者”一定会帮上大忙。

    阎象正在房看,突然听闻徐州来的使者前来拜访自己,非常意外。他本不想见,听家丁传了名扬的一句话:“温侯素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久闻阎大人贤名,特遣在下拜访。”算是说到心坎里了,改变了主意,请名扬入内相见。

    名扬在会客厅见到阎象时,阎象还专门换身比较随意的衣服,在外披了一件外套,做出一副病容,掩饰一下。

    名扬也作出关心状,问候阎象:“阎大人身体欠佳呀,在下实在冒昧。”

    “还好。将军远道而来,不辞辛劳却第一个来拜访在下,在下实在感动。若是不能相见,便大大的失礼了。”

    “临行前我家主公嘱咐在下,一定要来拜访阎大人。我家主公志在匡扶汉室,这么多年忍辱负重。天下人都骂他,在下却非常尊敬他。他因为不断寻找救国的方法,才先后屈身于丁原、董卓、刘备等人屋檐之下,经过时间的检验,这些人都被证明不堪大任,我家主公自己起兵对抗曹操。他常说一定要还世人一个统一强盛的大汉帝国。”

    这些话名扬都是在阎象门外花了十分钟想好的。倒也不难,这种事情他经常在公司会议前做,好多事情换个说法也很有道理。名扬顿了一顿,继续说:“此次我家主公想和袁公结秦晋之好,说实话,就是因为袁公既拥有强大的实力,又拥有远大的志向,我家主公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匡扶汉室的坚强后盾。”

    阎象说:“温侯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们两家结盟,就会是当今天下最强的势力。”

    “但我家主公有忧虑。”

    “什么忧虑?”

    “袁公的志向恐怕不只是匡扶汉室,而是吞并天下。我家主公若是与有这样心思的袁公结盟,就无法预知袁公何时会在我们背后捅一刀了。”

    阎象说:“我家主公名门之后,世代忠良,袁家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作为袁家嫡子的主公绝对是遵守的。况且袁家为汉室付出了那么多条人命,还不能彰显我家主公的忠诚吗?”

    名扬说:“匡扶汉室,恐怕是阎大人的自我安慰吧。”

    阎象叹口气说:“只是有小人挑拨,主公他并无叛逆之心。”

    名扬说:“以在下愚见,两家联姻,于徐州是坚定我家主公的信念,于淮南是坚定你家主公的忠心,是一件好事。在下会促进两家的联合,也需要阎大人多多帮忙。”

    “一定。”

    名扬告辞离开阎府,回到官驿时,韩胤已经在官驿等候多时。

    “韩大人又来了?”

    “在徐州时承蒙金将军关照,来到寿春,在下当然要投桃报李了。”

    “韩大人言重了。”

    “不说这些客套话,在下在寿春最好的酒楼金香阁摆了酒席,就咱俩,去喝几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