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扬大步向前,一把抱起鸢尾,转了几圈。
“太好了,你平安无事,我真要好好感谢陈大人。”名扬上上下下打量了鸢尾好几遍,不仅毫无损伤,连胖瘦都没有发生变化,脸色却好了很多,看来她平常跟随名扬东奔西跑确实吃苦不少,在陈登府上简直是神仙般的生活。
名扬又赶紧拉这鸢尾拜见刘备。“这是刘皇叔,是大哥的主公。”
他又把鸢尾介绍给刘备:“大哥,这是鸢尾。”
鸢尾突然说道:“您就是刘皇叔,玄德公?”
刘备说:“正是,你认识我?”
“奴婢认识您。奴婢跟随家父见过您。”
刘备一惊,名扬也是一惊。鸢尾从来不愿说自己的身世,今天主动说出家父,出乎意料。
刘备问道:“家父是?”
“卢植,卢子干。”
刘备瞪大了眼睛,一把拉住鸢尾的双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他的眼睛在鸢尾的脸上扫视多时,最终眼泪夺眶而出,哽咽道:“对不起,当时没能救下老师。”
卢植大有来头,是东汉末年的儒学大家,有二十多部著作,学生遍布天下。他文武双全,还为朝廷带兵打仗。黄巾之乱中,被宦官陷害,惨遭灭门。刘备和公孙瓒都是他的门下弟子,或许是他门下最不起眼的两个弟子吧。
名扬也惊了,鸢尾一直藏着这么大的秘密。他马上想象鸢尾从名门的小姐沦落青楼所受的屈辱,四处颠沛流离所受的苦难,哪怕跟随着自己也和过往的身份地位有着巨大落差。
刘备询问卢家惨遭抄家灭门,鸢尾如何逃出生天。
鸢尾说道:“母亲将奴婢混入下人中,奴婢父母及兄弟姐妹最后都惨遭毒手,下人们本来也难逃一死,但奴婢和几个小姑娘被执刑的官吏私自贩卖给人贩,最终沦落烟尘,反倒是活下来了。”
“之后又如何?”
“之后再徐州,金大哥火烧春满楼,救了奴婢,奴婢就一直跟随大哥。”
刘备马上向名扬行礼:“多谢金将军救了恩师的女儿,恩师已不在世,我替恩师拜谢将军。”
名扬忙扶住刘备,说道:“皇叔不必谢。说实话,我当时不是为救她,她只是我顺道带走的。真没想到,竟有这种典故。看来我和皇叔,和鸢尾很有缘分。”
陈登笑道:“真是奇闻。原来是卢大人的千金,她屡遭险境,却都能逢凶化吉,果然有卢大人在天保佑,金将军在地守护。是一个吉祥的人儿啊。”
陈登向各位拜别:“我得出发了,这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往皇叔和金将军多多保重。”
刘备和名扬送出大帐,又一直送到军营门口。
陈登请他们留步。
名扬拉住他低声说道:“大人在广陵一定不要吃鱼,尤其不要吃生鱼。”
陈登奇怪地问:“我本来就不爱吃鱼,更不爱吃生的。为何将军如此嘱咐。”
“是吗?”名扬知道陈登的未来才这么嘱咐的,但陈登说他不爱吃鱼,那说不定有什么变化在里面。他说:“既然如此,再好不过了。请大人多多保重。”
陈登一家人远去了。刘备和名扬一直目送车队从视野范围内消失。
两人转身回营,名扬突然对刘备说:“皇叔,在下有事相求。”
“何事?”
“貂蝉不愿意去许昌,我想把她安顿好后,再回许昌。”
“你打算把她安顿到什么地方去?”
“我还没想好,她想在海边住,我想东莱、北海、乐安都可以。”
“只怕曹操不会同意。他恨不得能把你绑在身边就近监视,怎么会放任你在外游荡。”
名扬说:“我去求曹操。”
名扬随后找到郭嘉的营帐。
郭嘉听闻名扬想陪貂蝉四处游历,“噗”地一下将口中的茶笑喷出来。
名扬很是尴尬,说道:“你笑什么?”
“没想到你这么有情怀,竟能放下家国大事,陪一个有夫之妇四处游历。”郭嘉不停地笑,根本停不下来。
“为什么经你这么一说,事情变得这么恶心。”名扬说,“你就说帮不帮忙,不要浪费我的时间和你的口水。”
郭嘉抚摸着胸口,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说:“你放心,我会帮忙的,而且一定会成功。但你必须亲自去向曹丞相请求。”
“那现在就去。”名扬起身,拉起郭嘉,直奔中军大帐。
曹操听了,皱了皱眉头,说道:“金将军,你现在也是朝廷官员了,尽忠职守是起码的道理,怎么能够因私废公,带着女人四处游玩呢?”
郭嘉在一旁说:“丞相,属下认为妥善安顿貂蝉极为重要。貂蝉不能带回许昌去。”
曹操问道:“为何不能。”
“对丞相不好。”
“关我什么事?”
郭嘉看了一眼名扬,故弄玄虚地凑到曹操耳边,耳语一番。曹操冷笑一声,说道:“胡说八道。”
曹操来回踱了几步,继续对名扬说:“你一向仇视我,我若放你出去,怎知你不会继续对抗我。以你之才,放你出去如放虎归山,我为什么要做这种傻事?”
郭嘉又说:“我愿为金将军担保,他在完事之后一定回到许昌。”
曹操看向郭嘉,说:“你们的关系何时如此之好了,你们应该是刚相识不久吧。”
郭嘉一愣,笑道:“金将军与我军交手多次,声名显赫,我与他神交已久。这次相识一见如故,他有事相托,我便帮他一个忙。金将军的人值得信任,我相信他。你说呢金将军?”他俏皮地瞅了名扬一眼。
名扬忙说道:“是的,在下答应丞相及郭先生,绝不食言。”
曹操说道:“那你去吧,给你一年时间,来年夏季必须返回许昌。”
名扬拜谢曹操,也向郭嘉使了一个感谢的眼神。
。
名扬对鸢尾说:“此次又要四处奔波了,不如你就跟着皇叔回许昌,反正我早晚也要去那里,你就不必受旅程之苦。”
鸢尾摇头说:“好不容易再见到大哥,说什么也不分开了。大哥走到哪里,奴婢就跟到哪里。”
“我已经知道你的身世,你若再自称奴婢,我可有些不自在。”
“奴婢改不过来了。”
“你试着改口吧。”
“奴婢知道了。”
名扬笑着摸摸她的头,说:“那你就跟我走吧。”
他带着鸢尾向刘备辞行,刘备说:“你一路小心。若是有好的去处,不回许昌也是可以的。不必守这种信用。”
名扬说:“在下自有计较。但无论如何,我辅助皇叔的初衷不变。皇叔回到许昌后,要加倍小心。若有机会带兵离开许昌,一定要把握住,曹操不是没有漏洞的。”
刘备说:“我谨记将军的嘱咐。”
名扬和鸢尾来到下邳城中,貂蝉居住的小院。貂蝉已经收拾好行装,等着名扬到来。
鸢尾向貂蝉问好,貂蝉见到鸢尾,脸上露出意外的神情。
名扬介绍道:“姐姐从来没有见过她吧,她一直跟随我南征北战,是我的妹妹,名叫……”
名扬突然想起什么,问她:“你本名叫什么?”
鸢尾笑道:“奴婢就是鸢尾,本名奴婢想不起来了。”
貂蝉也笑了:“你还当人家哥哥,连本名都不知道。”她拉过鸢尾的手,说道:“那你也是我的妹妹,让你也跟着我长途旅行,真是过意不去。我们一路上相互关照吧。”
“奴婢一定会照顾好姐姐的。”
名扬说:“我已备了马车,你们路上可以乘坐马车。黄达将跟随我们一起,路上可以多一个帮手。”
鸢尾说:“任永哥呢?”
“姬采说任永的病情不易治疗,送到洛阳去了。等我们返回许昌,就可以见到他了。”
“你手下其他的人怎么办?”
“他们都编入刘皇叔的部队里了。我只带黄达随我一起。”
名扬看了看眼前的姐姐和妹妹,问道:“可以走了吗?”
貂蝉莞尔一笑,说道:“走吧。”
。
第一部分《初来乍到 小露峥嵘》
:
第九十一章 冀州北燕社()
经历徐州一战,曹操的实力陡升。 天下诸侯,北方袁绍最强,原以淮南袁术次之。曹操坐拥中原四郡,现在又打下了徐州,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曹操将成为仅次于袁绍的第二强诸侯。
徐州之战,震惊天下。
消息传到冀州,袁绍刚从幽州前线回来,盔甲都还没来得及卸下。
他看了来自徐州战报,轻蔑地笑了一下:“吕布真是个废物。”
跟在他身后站了三个人,其中一个戴着高帽子的男人微笑着说:“主公早在初离京城时就断言吕布难成气候,果然是远见卓识。”
袁绍摆摆手,说道:“公则啊,我说他难成气候,是说他无法帮助董卓夺取天下,我也没想到他竟然能成长为一路诸侯。但他的能力有限,即使拥有一方领土,也难以守住,我也没有看错他。”
一个带八字胡的矮个儿说道:“主公现在的实力是天下第一,幽州也是指日可下,曹操即使获得了徐州也难以与主公对抗。”
袁绍说:“子远,我们不可小看这个曹阿瞒啊。他从小就非常奸猾,各种鬼点子层出不穷,我预料到他会有不小的成就,只是没想到他竟然敢抢夺天子,并占据了中原这么大片领地。他会是我的大敌啊。”
另一个瘦削的男人神情恳切地说道:“主公,曹操擅长偷袭,如今我们对幽州久攻不下,万一曹军偷袭邺城,我军难以相顾啊。”
袁绍不以为意,笑着安慰道:“元皓,不必多虑。有正南驻守邺城,大可放心。而且曹操自有吾弟公路牵制,一时半会儿还没有精力应付我。”
袁绍这才示意随从帮他卸下盔甲,他能够轻松地坐下。他说:“如今颜良文丑二位将军正在前线与公孙瓒对峙,待我休整十日,将冀州主力尽数带上前线,一举消灭公孙瓒。那时,便叫曹阿瞒惶惶不可终日。”
三人齐声说道:“主公明鉴。”
。
两个月前,冀州还是战场,如今已经人心安稳,远离前线。这个北方最大的城市,如今刚刚从战火中复苏,虽然稍显萧条,但人口逐渐恢复,商业又兴盛起来。
城中最大的商号“北燕社”自始至终保持着兴旺。北燕社主要的业务就是北方与中原的货物贸易,兼着在冀州及周边的郡县开设商铺。战后的冀州物资极度匮乏,北燕社从中原运来的物资成为城中百姓极大的依靠,他们也从中大大的赚了一笔。
两个男人,一个年轻气盛,一个年长沉稳,年轻人骑着一匹黑马,黑马健壮神骏,马鞍上挂了一把长刀,六尺三寸的双手刀。年长的人赶着一辆马车。一起来到北燕社在冀州开的最大的酒楼“燕归来”门口。
年轻人下马,从马车上迎下两名女子,一个是看上去稍显稚嫩的年轻姑娘,另一个戴着面纱看不见容貌,但举止姿态带着成熟的韵味。四个人一起走进酒店。
门口有小二询问:“请问客官住店还是吃饭?”
年轻人说道:“在下找徐掌柜,有一封信给他。”
小二接过信,看到信上洛云坞的印鉴,马上毕恭毕敬地请四人坐下,他拿着信走向后堂。
不一会儿,一个一脸福相,身材滚圆的中年人走出后堂,向四位客人行礼。
他首先朝向那个为首的年轻人,笑道:“金将军,久仰久仰。”
名扬说:“阁下可是徐掌柜。”
“在下正是徐淮。姬采早有信传来,说金将军将要来到冀州,要在下好生招待。”
“姬兄弟有心了。”
徐淮吩咐小二准备饭菜。他说:“你们远道而来,先吃顿饭,我再安排房间让你们休息,明日再给你们安排行程,在冀州各处游玩一番。”
名扬说:“有劳徐掌柜给我们安排饭菜和住宿。不过我们就在这里住一晚,明日即启程前往幽州。”
“去幽州干什么?那里战事连连,袁军已经逼近幽州首府,没有一片土地是平安的。”
“在下有要事去那里。”
“那还请将军小心。但带着女人去那里还是太过危险。”
名扬回头看了看随行的两个女人,对徐掌柜说:“我打算前往渤海郡,把她们安顿下来,再前往幽州。”
“可有安顿之处?”
名扬摇摇头,说:“到了再说吧。”
徐淮笑道:“不用担心,来到冀州,我会安排好一切。”
“太劳烦徐掌柜了。”
“哪里话,不说有姬采的嘱托。就凭你是五当家的兄弟,我就不敢怠慢。”
四人吃了午饭,各自入房休息。虽然从北海到冀州路途遥远,又连日赶路不曾耽搁,名扬并没感到疲倦。
名扬坐在房间正中,抽出长刀开始小心擦拭。
有人在门外小声说话:“弟弟,你没休息吧。”
名扬听是貂蝉的声音,就放下刀,说道:“没有休息,姐姐进来吧。”
门被推开,貂蝉正跪坐在门口。她戴着面纱,遮掩着她绝世的美貌。她走进房间,来到名扬面前坐下。
貂蝉问名扬:“你一定要去幽州吗?”
“皇叔有所托,我不能不去。”名扬四人本来在北海悠闲地游玩,突然一封信到来,刘备在信中说公孙瓒在与袁绍的战争中处于劣势,请他前往幽州帮公孙瓒一把。
“好不容易远离纷争,你却又自投罗。何况现在幽州军处于绝对劣势,你去了能起什么作用吗?难道不是给幽州军做陪葬了吗?”
“不至于,姐姐过虑了。”
貂蝉沉默了片刻,在心里盘算着什么。她说:“我也和你一起去吧。”
“这是何必呢?你去了多危险啊。”
“当初你陪我到东莱、北海去,一路上小心照顾我,不曾懈怠。如今你要去危险的地方,我当然也要也得陪你去。”
“当初你留在东莱或是北海多好呀,何必跟着我北上来到冀州。来到冀州已经很远了,何必再到幽州去呢?渤海郡也是临海的地方,在那里先安顿一下,等我处理完公孙将军那里的事情,我们再回到北海去。”
貂蝉笑了笑,没有回答。自己从小没有家,最早王司徒是自己的家,后来吕布是自己的家,如今他们都不在了,自己住了多年的徐州也不再是自己的家。有亲人才能有家 ,没有了亲人再找一个栖身之处谈何容易。
在东莱,貂蝉第一次看到大海,心里顿时开阔了许多,烦恼顿时都忘却了。听着波涛声,失眠已久的她终于能够安然入睡。
名扬说:“这里怎么样?喜欢吗?喜欢我就给你买一间院子,以后就住在这里。”
可是,如果我决定了就住在这里,名扬就会离开了。
“好是挺好,但我们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吧。”貂蝉没有做出决定。
又来到北海,这里的大海又是另一番景象。波涛拍岸,汹涌澎湃,气势如万马奔腾,顶着海浪闭上眼睛,就仿佛又重新回到吕布的身边,和他一起带领千军万马。
名扬又问:“喜欢这里吗?”
可比起这个地方,我更愿意和你待在一起。
“姐姐,你怎么了?”名扬见貂蝉的思绪飘走了,于是伸手拉她一把。
貂蝉微微摇头,说:“没事。”
名扬说:“这次真的凶险万分,我也知道即使我去了,也难救公孙瓒,但我必须要去。姐姐暂且去渤海郡,我们很快就会重聚。”
貂蝉说:“那就听你的。”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第二天,名扬四人又要重新上路。与名扬同行的黄达,护着貂蝉和鸢尾上马车。名扬则和徐掌柜寒暄几句。
徐淮说:“我在渤海郡有一个朋友,他会给你们安排住处。”说着递给名扬一封信。
名扬谢过徐淮。徐淮又嘱咐一句:“在冀州境内不要说自己是去幽州的,不要随便谈论任何跟幽州有关的事情。”
名扬再次谢过徐淮。
他骑上黑马紫电,黄达赶着马车,离开燕归来,穿城而出,出冀州东门,向渤海郡的方向进发。
看惘小说首发本
:
第九十二章 袁门出两子()
来到渤海郡的治所南皮,名扬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边城。 w w wnbsp;。 。 c o m虽然名扬知道北边还有幽州及辽东等大片土地,但那片土地基本可以称作化外之地,长期面临少数民族的侵袭,人烟稀少。因此这里几乎是大汉文明的边界。
这里濒临渤海湾,是现代中国的中心,可现在人口稀少,经济萧条,农田也是一片荒芜,眼前的一片大海,竟如沙漠一般凄凉。只有名扬这样拥有几千年大视野的人才能感受到沧海桑田带来的震撼。
说起渤海郡,不得不提袁绍,不得不提袁氏一族。袁氏四世三公,天下奇才出自一门,在朝中极有势力。汉末,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都要倚重袁家,但袁家轻视宦官,因此袁绍和袁术都成为大将军何进的肱骨。
袁门出两子,袁绍是长子,却是庶子;袁术是次子,但是嫡子。嫡庶之分,是古代礼法中重要的内容,在袁家这样的世族大家,这种礼法尤其被重视。因此袁术从小就飞扬跋扈,自以为是,完全不把袁绍当做哥哥看待,看其他人更是高人一等。
当全家集宠爱于袁术一身时,袁绍独自努力,奋发图强,终究崭露头角,以文武双全闻名朝野,朝中百官皆对袁绍称赞不已,这时家族中长辈才意识到自己忽视了这样一个奇才。长辈们开始关注他,栽培他,给他机会,让他出人头地。袁绍如雨后的春笋,迅速茁壮成长,成为朝廷栋梁,而早早就进入朝廷接触政治的袁术停滞不前,眼睁睁地被自己瞧不起的庶子哥哥超过。
兄弟俩不合,也是朝野皆知,但人们多半会认为是袁术无理取闹,自讨没趣。身为庶子的袁绍,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尊严和权利,袁家也开始考虑是否要换一个继承家族事业的人。
但没等袁家来得及思考出结果,何进与十常侍的冲突爆发了,何进被杀,袁绍杀了十常侍,董卓进京,袁绍顶撞董卓,自愿来到渤海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