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扬三国-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处倒是豪门众多。旁边的乔家庄也能够派出家兵抵御外敌。”

    “乔家确实在黑白两道都有些影响,只是人丁不旺,除了乔家庄乔槐一脉,就只有寿春乔柏一脉。”

    “乔安乔公子日前回到乔家庄,他还说过要我去做客。我看我有时间是得去一次,拜会一下大人物。”

    纪如意点点头,说:“乔老值得一拜。等有空,我也带你去纪家庄做客。”

    “多谢纪大人。”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辋

    :

第一六六章 拜访乔家庄() 
名扬一共俘获两千五百人,他从中挑选了八百名善水的汉子交由赵云带领,加上之前的四百人,赵云建立了一支拥有一千二百人的水上护卫队,作为未来水军的基础。

    剩余一千七百人,都交给任永管理。名扬将关押俘虏的营地改为一座军事训练营,任永负责训练这一千七百人,教导他们遵守军纪、执行战术,完全按照军事训练的标准训练这批俘虏,要将他们训练成为合格的士兵,为名扬所用。

    名扬亲自带领两千官兵,继续严加训练,并挑选了五百人训练骑射,将他们作为未来骑兵的基础。

    这段剿匪的日子,又让名扬想起来在徐州时的光景,也是剿匪,也是训练一般老弱残兵,但是回想起来,那时比现在苦多了。凭借那时的经验,名扬不仅迅速平息匪患,而且治理军队也顺风顺水。加上有钱财开道,士兵也愿意效力,很快名扬便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庐江生匪患,是名扬的计策造成的,给庐江百姓带了不小的苦难。名扬心中有愧疚,于是在匪患平复后,对郡东南受到匪患的县乡给予大量帮助,出钱出力帮他们修复家园,并免费为他们提供农具,让他们恢复生产,建立商业,以低价销售生活物资。所有人都知道了胡德越的名号,知道他不仅是剿匪的功臣,也是大商号“月未满”的大老板,“月未满”的名声响彻庐江。

    名扬把在庐江做的所有事情都一一向许昌呈报,当然他把自己的目的说成为朝廷做内应,提前收买人心。他不能隐瞒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曹操肯定也派人来到淮南,自己的行动早就被曹操得知。

    曹操收到来自淮南的两份奏报,一份是名扬送来的,一份是他派去的密探送来的,讲的都是同样的事情。名扬以“胡德越”的名义建立“月未满”做生意,与纪如意搭上关系,带兵剿匪,以及收编俘虏建立武装等事情,都奏报给了曹操。

    曹操看完奏报,将奏报扔给正好在一旁的荀彧,说道:“他小子自称胡德越,他在我面前装傻充愣,实际上清楚的很。”

    荀彧说:“他本来就是装作不记得以前的事情。”

    “他当初突然背叛我到底为什么?”

    荀彧思索了好一会儿,想不出所以然来,只好回答:“属下无法得知。但就目前的结果来看,他若不叛,只怕还是丞相的一名侍卫。”

    “你是说我不会举贤用能?”

    “不敢。”荀彧说,“这都是假设,谁知道呢?和他一起做侍卫的许褚便受到了丞相的提拔,他留下的话说不定也可以等到这一天。”

    “他现在比许褚强多了。”曹操叹了口气,“说起来,他还真是一个会赚钱的人才,用我给他的钱,建立他自己的产业,收买对他有利的人心,那时候我怎么就没看出他是这么有心机的一个人呢?”

    “知人知面不知心嘛。”

    曹操在房踱步,走到门口时,他转身对荀彧说道:“出兵讨伐袁术之时,一定要派一支人马同时去庐江,金名扬若无异心,我便拿下庐江南北夹击,他若有异心,我便可提前知道。”

    “丞相英明。”

    。

    一夜西风,大雪飘落。

    名扬一觉醒来,感到天气大凉,披了外套走出大帐,看见漫天大雪,不甚惊叹。继而感怀时间如白驹过隙,距离大战又近了许多。

    今日来了两个送东西的人,一个是鸢尾差遣来的,给名扬送来一件毛皮大氅,名扬拆开包裹后随即穿在身上。随包裹送来的信件中写到,毛皮来自一只白虎,是萧元从一名辽东商人处所得,萧元觉得十分珍贵,重金买下,送到鸢尾处,由鸢尾转交名扬。真没想到,萧元在来到汉末这短短时间里,不仅迅速习得风俗礼仪,而且这么快懂得了人情世故。若是其他人送了这份人情,名扬收了也就收了,但萧元送来的礼物,名扬就十分感动。

    另一个是乔安送来的信件,他邀请名扬前往乔家庄做客。

    名扬见天色尚早,就立刻安排了军中事务给手下的百夫长们,自己骑了战鼓离开军营,向乔家庄而去。这些年来,自从名扬遇到鸢尾开始,每每出去游访,都有鸢尾相伴,像这样独自一人旅行,想起来还真少见。路途中顿感孤寂,名扬也就无心两旁风景,加快了速度赶路。战鼓也非常矫健,穿林越壑健步如飞,即使是在雪地当中。只消一个时辰,名扬便到达乔家庄外。

    乔家庄的最外围是一条小河,如今已经冰封。河上架了一座小桥,名扬停马于桥头,向庄内望去,庄内建筑都十分古朴,好似一座农庄,却比一般村落整齐,砖瓦里都透出一丝庄重。

    桥的对面有两名腰间挂着剑的壮汉,见名扬立马于桥头,急忙上前询问:“请问客人到此有何贵干?”

    名扬掏出乔安的信件,递给他们,说道:“在下郡守府中校尉胡德越,乔公子请我来做客。”

    两人看了信件,忙向名扬行礼,一人说道:“贵客请随我往里走,我带贵客前去见安公子。”而另一人早就跑回庄内,想是提前通报去了。

    名扬随着乔家庄的庄丁,来到乔安的院子,乔安早已在门口等候,他一看见名扬,就上前拉住名扬往院子里请。

    “胡兄到访,寒舍蓬荜生辉。”

    名扬笑道:“这可不是寒舍。谁不知道乔家庄是庐江大户人家。”

    乔安生性好玩,请名扬前来既不为探讨政事,也不为交流生意,单纯就是为了请名扬喝酒聊天。名扬在庐江结识一群纨绔子弟,他在其中便是鹤立鸡群的人物,又讲义气,又有钱,又能打,自然为这群纨绔子弟所景仰。乔安是真心崇拜名扬,才会邀请名扬前来做客。

    有时名扬觉得,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纨绔子弟反而单纯,更显可爱。既然对方诚心待我,我亦诚心待他。两人推杯换盏,好不开心。

    乔安给名扬讲了好多寿春轶事,都是名扬走后发生的故事。他也提到了袁续的变化。现在袁续的社交圈子不再局限于原来的这几个公子,他每天赶各种场子,处理各种应酬,应接不暇,与诸公子接触的时间也少了。但乔安没有责怪的意思,他似乎很羡慕袁续能如此忙碌,并小有成就。

    同样说起袁潞在庐江和名扬合作做生意,乔安也是钦羡不已。

    名扬说:“如果乔公子也有意做生意,可以加入进来一起做。”

    乔安摇头说:“我恐怕今后也没有这么多自由了。我乔家每一代香火都不旺盛,多为单传,至多也是兄弟二人。我父辈是兄弟二人,我伯父乔槐当家,我父乔柏出门入仕。乔家本应由伯父一脉继承,可我伯父偏只有两个女儿,婶母去世,伯父情深又不愿续弦,生子已然无望。他便与我父商议,让我未来继承家业。我此次回来,就不会再回寿春,留在老家学习管理家务,处理农事。”

    名扬笑道:“这样挺好,你也算是有一番事业的人了,不必再羡慕他人。”

    乔安闻言,喜笑颜开,又向名扬敬酒,说道:“今后与胡兄打交道的机会也多了,请多多指教。”

    “哪里,互相指教。”

    两人中午就喝得伶仃大醉,和衣而卧,待两人醒时,已经过了晚饭的时间了。两人简单吃了些点心,名扬本来想走,被乔安挽留。

    “胡兄,天色一晚,又下着大雪,不方便走夜路。不如住一晚再说。”

    名扬心想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住一晚就住一晚吧。他及在乔家庄留宿一夜,睡得非常安稳。

    第二天,用过早餐后,有家丁来找乔安,说道:“安公子,大老爷听说有贵客来访,想请贵客也到他那里去见上一面,聊表地主之谊。”

    乔安看看名扬,名扬心想:乔庄主是乔家之长,是庐江的大地主之一,未来自己控制淮南,说不得还要求他们支持,有此机会如何不用?

    他笑道:“久仰乔庄主大名,本应是晚辈求见庄主,怎敢劳烦庄主来请。请公子带路。”

    本部小说来自看王

    :

第一六七章 掌控庐江军权() 
乔安为名扬带路,在庄园里散着步向乔槐的院子走去。乔安一路为名扬介绍庄园里的景致,虽然庄园很深,但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达乔槐的住处。

    经通传后,名扬见到了乔槐。名扬早听纪如意说过乔槐,说他黑白通吃,白道自不必说,纪如意专门介绍了乔槐在黑道的本事,可以说,他年轻的时候就是庐江的许文强。现在年纪大了,也不折腾了,名扬想象他的形象,即使不像杜月笙,也应该像黄金荣。见到本人,竟然好似漫画里的安西教练。

    乔槐有如邻家大叔一样,衣着朴素,一绺长髯,满面红光,面目慈祥,走到门口请名扬入内。

    三个人互相说的都是一些客套话,没有谈多少有实际意义的话题。乔槐在庐江也有产业,自从名扬在庐江建立了市场,乔槐便经常听说他的大名。此次剿匪,胡德越更是名震庐江。乔槐听乔安说起胡德越竟是他的朋友,就吩咐乔安找时间请胡德越到庄中来做客。乔槐的心思是,胡德越无论是从商业还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讲都是一个值得结交的人物,既然乔安有这样一条关系,不如将关系深入,对人丁不旺的乔家来说,未来也有好处。

    乔槐问了一些关于胡德越家世的话题,名扬按照之前编的剧本把自己的“家世”向乔槐进行了介绍。两人又谈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名扬了解到乔家主要经营香料和草药,是庐江乃至淮南数一数二的大户,外地的客商很难插足本地的生意。所以“月未满”也没有介入太多香料以及草药生意。乔家有市场却没有拓展的能力,不能把生意做到江东去,名扬有能力却没有市场,于是就和乔槐一拍即合。

    “哈哈哈哈,老夫早有预感,只要能见到胡当家,就会有好事,果然如此。”

    名扬笑道:“是乔庄主瞧得起在下,才给在下机会,愿我们的生意越做越大。”

    乔安也非常高兴,一起说道:“胡兄,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三个人又聊了很多生意上的事情,最终名扬还是在午饭前告辞。乔槐想挽留他吃一顿午饭,名扬谢绝了,之后由乔安送出庄园,骑马离去。

    待送走名扬之后,乔槐唤来乔安,说道:“我看这位胡当家,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你须得好好与他相交,我们乔家说不定以后就得靠他了。”

    乔安说:“侄儿明白了。”

    。

    李丰的信送到了名扬军中。李丰在信中说,袁术正式向文武官员宣布自己要称帝的决定。杨弘已经完全掌握了大权,他率领众文武一起拥戴袁术称帝,李丰则顺从地跟随着他们。纪灵和张勋两员大将也回到寿春,表达了拥戴之心。如今袁术称帝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只待新春一过,袁术上封禅台颁布“诏令”,昭告天下。信最后提到,本来留守东南前线的阎象,听闻消息,便离开军营,向寿春赶回了,估计他是想劝阻袁术,恐怕得去监狱陪伴韩胤了。

    名扬烧了信,立刻叫来任永,将军营的事情交付给他,自己立刻赶回庐江。

    鸢尾见到门口满身白雪的名扬非常意外,她赶快替名扬取下身上的毛皮大氅,拍掉上面的雪,问道:“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名扬说:“你安排人去请袁潞公子晚上过来,我有事找他。我现在去见纪大人。”

    鸢尾点点头,又把大氅给名扬穿上。名扬随即去了郡守府。纪如意正独自一脸愁容坐在议事厅上。

    他见名扬前来,便招呼他坐下,对他说:“胡当家,你来得正好。不知道你是否得知袁公决定称帝的消息。”

    “未曾得知。”

    “他在前几天州府议事时做出的决定。其实他早就已经在做准备了,我一直没有表明态度。我害怕一旦支持他称帝,到时讨伐大军一到,我庐江便受了牵连。但我若不答应,怕现在就遭了袁术的毒手。寿春的信函送来,要我明确表态。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名扬故作思考,片刻之后,他问道:“大人只是要保住庐江,至于袁术称帝与否,你并不在乎是不是?”

    “庐江是我家祖业所在,我的责任是保住庐江不受战火侵扰。师门一直教导忠君爱国,袁术称帝是大逆不道,仅此一条,我也不能和袁术同流合污。”

    “假设朝廷派大军来讨伐,你该如何?”

    “待大军到达庐江,我便欢迎大军到来。”

    “朝廷接管庐江之后,若是另派官员接管庐江,将你调往其他地方,你该如何?”

    “这,我纪家世代镇守庐江,又拥护朝廷,若是向朝廷陈情,想必会体谅的。”

    “知道徐州的陈登吗?”

    “知道,徐州大族,天下名士。”

    “曹操占领徐州后,便将他调去广陵了。”

    “这……”纪如意一时不语。

    “看来纪大人不仅仅拥护朝廷,也是十分看重庐江这份基业。”

    “这是祖上留下的基业,不敢放弃。”

    “那么,请听我一言,先假意答应袁术,让他放心。待战事一起,你固守庐江,坐看曹操和袁术交战。我认为,曹军虽勇,但也一时难破袁术三十万大军。”

    “若是曹操胜了,我该如何?若是袁术胜了,我又该如何?”

    “大人先不必想那么远。但是,从现在开始,大人就要着手军务了。向保住基业,靠别人是不行的,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力量。”

    纪如意点点头,起身走向名扬,来到名扬身边,双手握住名扬的手,恳切地说道:“仓促之间,我不知道该从何做起。胡当家,你能力出众,又通晓兵事,我必须有你的帮助呀。”

    名扬向纪如意行礼,推辞道:“我客居此地,本来是一个商人,才干浅薄,怕辜负大人厚望,故不能接受此重任。”

    纪如意几乎要哭出来了,叹道:“那我几乎只能等死了。我能躲过一年,难道能躲过两年三年。要么就是等着曹军到来,庐江易主,要么就是跟随袁术反叛朝廷,都非我之所愿。胡当家,我虽与你结识不久,但情意非浅,万望答应。”

    名扬见他言辞恳切,是发自内心的请求,便答应他了:“我也是为了报答大人的知遇之恩,在此便答应大人。”

    “好”纪如意心不自禁,回到座位,提笔写下命令,口中念道:“今将庐江兵马指挥、征召新兵、购置武器、训练军队的各项权力交付校尉胡德越执掌,自郡守以下所有军事人员皆奉胡德越调用。胡德越直接听命于郡守。”

    纪如意对名扬说:“胡当家,我即刻就将命令发布各县,你便开始着手准备吧。”

    “是,属下遵命。”

    。

    名扬只言片语便拿到了筹谋已久的庐江军权,虽然只有一万多人,但还有些许时间供自己扩展。更何况,有了军队,庐江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回到府中,名扬派人送信给赵云和任永,让他们速速赶回。

    晚上,袁潞应邀前来。名扬直截了当地对他说:“袁公要称帝了,你知道这件事吗?”

    袁潞说:“家父写信告诉我了。”

    “你们家里是什么态度?支持还是不支持?”

    “当然是支持,家父在寿春做官,哪敢不支持。”

    “你认为曹军前来讨伐,淮南军与之对抗,胜算几何?”

    袁潞沉思片刻,低声说道:“我虽不懂军事,但也知道淮南军非曹军敌手。”

    “一旦寿春城破,你们家族的命运会是怎样?”

    “支持袁公的官员们恐怕在劫难逃,更何况,我家是袁氏一门……”

    “不瞒你说,今天纪大人把庐江的军权交给我了。”

    “嗯?”名扬突然换了个话题,袁潞没反应过来。

    名扬继续说:“纪大人不支持袁公称帝,他也想保卫自己的祖业既不受袁术牵连也不受曹操祸害,要我帮他保卫庐江。你还有袁续、袁汶几位公子是我的好友,既然知道在劫难逃,不如在大难将至时,前来庐江避祸。”

    袁潞立刻向名扬拜谢,说道:“多谢胡兄,小弟明白了。我该怎么做才好?”

    “现在还不用急着把家都搬过来,这样会引起袁术怀疑。你可以以经商为名,慢慢转移资产。但是袁续和袁汶二位公子就困难多了,我需要去寿春见他们一面,当面讨论。”

    袁潞说:“胡兄去寿春时,也叫上我,一切都安排后,我愿意做寿春和庐江之间的联系人。”

    “多谢袁公子。”

    “应该是我感谢胡兄。虽然袁氏家族巨大,但直系与旁系地位相差巨大,我们这些姓袁的,没有和袁公一起享福,却要和他一起受难,一起背上反叛朝廷的罪名。到时,我若能多救一个,就多救一个。”

    名扬看了袁潞好一会儿,说道:“是这个道理。一定要让那些无辜的袁氏子弟脱离袁术,反对袁术,让袁术成为袁氏家族孤立的那一个。”

    本文来自看書惘小说

    :

第一六八章 做各种准备() 
深夜,赵云和任永就从各自的营地返回庐江,来见名扬。……名扬也没有睡,一直在房等他们回来。

    鸢尾早就沏好了提神的茶,给他们三人放下后,就退出房,留下他们好好叙话。

    名扬说:“今天,纪大人将庐江的军权交给我了,从今开始庐江所有的部队都要听我调令。”

    赵云说:“这是好事。”

    名扬说:“另外,袁术正式决定称帝,寿春的文武官员都表示支持。”

    赵云说:“那就是说要开打了?”

    “还没那么快,他只是决定,还没有昭告天下。还是要等到开春,他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