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是全家柳氏的女红最好,冯氏估计也不会吩咐柳氏来做,对冯氏而言,柳氏能给自家做秀才的儿子做衣服那是天大的福气,她也不想想人柳家一门还有三个秀才呢!
柳氏也懒得与冯氏计较什么,在她看来,自家小叔是个难得的有心人,学问那也是很不错的,柳氏可不是乡村愚妇,很是读过几本书,对小叔子的学问还是认可的,自家的儿子也是要进学的,将来难免会要小叔子帮衬着,这会能帮一把是一把!这也是李家几个媳妇共同的心思,不然,小冯氏可不会这般无怨无悔的供着李有智。
这一晚,李家杀鸡烧猪,把家里好吃的好喝的都拿出来了,一家人男女分了两桌,难得的油水儿管饱了,李有智倒不是个贪嘴的,尽管冯氏一再的给儿子夹菜,在李有智的照顾下,李家三房的几个孩子还是能比平日里多吃几块肉。
李有智回来的第二天,家里喂了一年的四头大肥猪赶着腊月价好,直接卖了三头给镇上的屠户,剩下的一头也卖了一半给村里没有杀猪的人家。家里的油水一下子足了起来,猪大,虽卖了大半,还是剩下了上百斤肉,李老头爱面子,杀猪菜也做得实诚,让前来吃杀猪饭的里长和族老们称赞不已。不过,这也是家里有两个秀才撑着的原因,虽然相熟的几家互相吃个杀猪饭是常例,但在村子里有一定权力的里长和族老们可不是家家都会去的,只这十里八村的出个秀才也是全村的幸事,何况一家有两个不说,其中一个还称得上声少年天才,村里人尊敬给面子罢了,若是李有智考上举人那就不一样了。
柳氏虽有悦珍空间里的灵药在调养身子,但身体长期劳损,又几次生育,中间也没说好好调养,忙时就连月子也没做足,身体亏得厉害,那次怕没经处理的人参放坏了,柳氏强撑着身体去了趟县城,回来又小腹痛,手脚冰冷,李三智心疼就没让柳氏出屋做家务。冯氏婆媳眼气但没办法,只得加重了三房几个孩子的活,几个男孩子成日里去山上捡材火,悦珍就帮忙做些洗碗扫地的活儿。
杀猪日一大早,悦珍就被安排扫地烧水,算是再一次见识到了自家小叔不凡的交际手腕。悦珍大伯李大智虽也是秀才,但总有些恃才傲物,瞧不起泥腿子的感觉,在陪着吃饭时,虽也极力压抑本性,但还是不如小叔随时笑容和煦,一派翩翩读书郎的气度,跟小叔交谈的人,哪怕是粗鲁的村妇,他也是带着笑意,让人觉得他很认真很尊重的在听你讲话,让人如沐春风。里长和族老们这顿饭都吃得尽兴,李老头夫妻两个也是满面荣光,笑得嘴都合不拢。
等吃完饭,又闲聊了会后,里长和族老们告辞准备走,冯氏早把送给里长和村老们的礼装好,也就一家两斤肉,一包糕点的,在农家送礼也没那么多的讲究,多是些实用的东西。这边因为大雪一直要下到来年的二月初去,所以年礼多数是早送的,不然万一到时雪下得出不了门没送礼就该失礼了。李老头接过一一分送给里长和族老们。
悦珍一直站在一边候着,准备给客人们添饭,上茶水,在古代,男女七岁不同席,村子里虽没这么多的讲究,但在像这样的场合里,小媳妇和大闺女也是不会出现的。按理家里有那么些男孙来帮忙上菜是不需要悦珍出现的,冯氏也不知安什么心,硬要悦珍在一边候着帮忙。悦珍倒也不多想,反正还是五岁多的小萝莉,声音都是奶声奶气的,让她呕得不行,旁人能说啥。悦珍在一旁,大大方方的帮忙添饭,上茶,嘴甜乖巧的样子倒是让里长和村老们印象很好。
“珍儿小小年纪这般乖巧,还主动帮忙值得夸奖!来,看看这是什么?”李有智吃完饭就抱起悦珍很是亲昵地道,一边还从怀里摸出一小包油纸包的糖来递给悦珍。
“小叔真好!”悦珍也乐得配合,一把搂住了李有智的脖子接过糖,拿了一小块放进嘴了,又拿了颗塞进李有智的口中后又包好放进自己的怀中道:“真甜真好吃!谢谢小叔,小叔,你也吃一块!”样子可爱乖巧,在家里李有智的话是很有分量的,悦珍也乐得卖乖。
“哈哈,珍儿真乖珍孝顺!”李有智满面笑容,很快吃完糖道,这幅叔侄亲热的画面让一旁的李家人和还没走的里长和族老们都忍不住笑了,对李有智的印象更好了。
送走里长几人后,悦珍不演戏了,撒娇着让一旁闷不吭声的李三智抱回房去。乐颠颠的把糖分出一小半到房里后才带着糖到正房里吃饭准备分给几房的兄弟姐妹们吃,直让柳氏忍不住好笑的喊她“小人精”,连李三智也弯了嘴角,倒让悦珍有些害羞,自己前世快三十的人了,怎么如今却做出这么幼稚的事情来,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平时能吃到的零嘴太少了,有点吃的,悦珍就忍不住想到自家的兄弟们。
第十三章 猫冬()
青山村这边的冬日里有猫冬的习惯,主要是这边的冬天太冷,大雪又封了山路,所以这里的家家户户在冬日里都是在自家呆着,轻易不会出门。本来这边的人就算是猫冬也是以家为单位的,一家人难得冬闲,热热闹闹的在家过活,反正也不是啥大户人家,几进几出几个大院离得太远不方便一起吃饭。
李家却是不同的,冯氏安排一家几房分开吃饭,而李有智和小姑姑玉?则是跟着李老头夫妻作为其中一房开饭。悦珍其实非常怀疑冯氏此举就是为了光明正大的给小叔小姑吃好的的。平日里冯氏也会时常给自家小闺女炖个鸡蛋,偷偷在碗底多藏几块肉,或者借口小姑身子弱,晚上偶尔会加个餐啥的,要是小叔回来那好吃的就会更多了。偏偏家里杨氏和小冯氏都不是省油的灯,常常会指使自家孩子去讨,冯氏有时顾忌着面子也不得不给。猫冬时各房虽也会分点肉啊什么的,比起冯氏几人的那是小巫见大巫了,冯氏可以毫无顾忌。
杀猪后的第二日,冯氏开始分猫冬的吃食了,冯氏可不管各房的人数是多少,米面啥的各房都是一样的,猪肉各房分得两斤。菜倒好说,冬日也就只有菘菜和萝卜,早早收拾出来放进地窖里了,冯氏倒是个勤快的,带着几个媳妇在屋前屋后收拾了好几块菜地,菜种了不少,以往不够吃时,柳氏多是煮些菜粥撑过去的。
按三个月每房按四口人的量每户分了50斤玉米面,30斤豆面,50斤黑面,30斤糙米,10斤精米和10斤白面。总共是180斤粮食(也就是每个人一天半斤粮食,古时候一斤等于十六两),这在一般的农户家里算是很好的了,至少温饱是解决了的。但李家一共有40几亩水田和30几亩旱田加这几年开的20几亩荒地,两个秀才每年又能免不少税,这些吃食真算不上好了,尤其是悦珍那一房,孩子多,李三智因为一向在家做活出力最多,可以一个顶两,耗费气力,自然也能吃,所以猫冬时难得吃饱。
“三房孩子多,我把10斤白面给换了20斤玉米面,今年精米就不换了,留给我三个孙子熬粥喝。老四家的,你家两个孩子小,吃得不多,粗粮就各减10斤吧!”冯氏边称粮边道,三房柳氏休养,李三智和李根爷几个趁着雪小还没封山去山上转悠了,来拿粮的二郎和四郎点点头没说啥,已经习惯了,虽说外面一斤白面能换三斤黑面,但自家人你能这样计较,冯氏不打骂才怪,何况换了粗粮才能管个饱,一旁打酱油的悦珍偷偷瘪瘪嘴。四房的张氏也点点头,这年年的惯例了,反正也能吃饱,今年没扣白面精米的量已经是冯氏开恩了。
“娘,那三弟前些日子不是打了很多的野鸡野兔和狍子吗?咋个分?”小冯氏平日里做啥都要与人比不吃亏,但做起事来还算勤快,只有一个大缺点,贪吃。
“你这婆娘,个肚子里馋虫又痒了吧,这过年的年饭要不要弄点好的,你公公和弟弟妹妹(指小叔和小姑)身体不好,还不兴让趁着冬天补补哇!就这点东西你就眼馋了、、、、、”冯氏一听还敢要东西立马暴起,这儿媳兼侄女,平日里看在孙子佑福的份,不老少的偷偷给些吃的连大房的都没份还不满足,也不想想私底下哪年没偷偷送去,就是个拧不清的,冯氏想想都觉得头疼,这五大三粗的样子,真是委屈了自家的儿子,冯氏也不想想自家二儿子好吃懒做,当初可是她自己主动求了又求,又保证这保证那的,娘家嫂子才松口嫁过来的。
小冯氏可能想到啥也禁声了,就这样草草的分完东西。
“娘,这就没事啦?”杨氏欲言又止,每年分完东西都会接着分各房给娘家送的年礼,今年咋没动静了。
“没了没了,赶紧的走吧!”冯氏见空了一半的粮仓暗暗心疼,不耐烦的道。
“娘,这娘家的年礼咋办?”杨氏可指望着送回年礼好让娘家姐妹们羡慕自己呢,杨氏娘家姐妹多,嫁得都不如她,回回回娘家看着自家姐妹羡慕的眼光都暗爽不已。
“今年各房自己看着办,家里可拿不出多的来,后年老大和老小可都得去考举人了,得一大笔的开销,你们各房都担着点吧!”
“娘,您怎么能这样呢?又不是咱相公赶考,凭啥公中还不给出年礼,这收入可都归了公中的,我们哪里有银子去置办啊?”杨氏一听关系到自家相公是偃旗息鼓了,但小冯氏可不干了,一年到头,连个铜板没见着,还让自己准备年礼,哪个肯!张氏也在一旁捉急,自己可没什么嫁妆,难得手上刚卖了?活的几个钱难道也要用出去?
“考中举人你不跟着沾光,就现在是秀才都免了好几亩地呢!不是说了你们私下里做活的银子自己存着吗?还买不起年礼了,没本事就不回娘家!不然把?活的银子交出来,我帮着置办!”冯氏对媳妇们有光明正大的机会存私房多有不满,就想着啥时候取消呢。
几人没了话说,垂头丧气的提着各房分的东西回去,三房的几个孩子倒没有多想,反正,现在手上有银子了心不慌,就冯氏置办的年礼,三房还看不上呢!有了银子,柳氏早就趁着去卖人参的那回买了些东西回来!
次日,李三智带着柳氏给岳父岳母做好的衣服赶着牛车带着二郎、四郎去了县里,几个小的怕给冻着得了风寒,柳氏拦着没准去。
下午时,雪越下越大了,柳氏在房里担心得不得了,隔一会就让五郎出去看看。李家已经开始烧炕了,白日里,一家人都猫在里间的炕上,悦珍前世一直生活在比较温暖的南方,遇上这么冷的冬季,早早就把最厚的棉衣穿上了,全身裹得像个圆球,没事时轻易不出屋。
到了傍晚,李三智才带着俩孩子进门,带进门满身的寒气。
“哎呀,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快上炕捂捂!”柳氏见了忙吩咐父子三人。
“没事,不冷,回来时娘给拿了床厚被子捂着,就是路不好走,所以回来时就慢了!”李三智憨憨的笑着道。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柳氏连声道。
“娘,娘,你看,姥姥、大舅妈、小舅和姨妈还给了压岁钱哦,连弟弟妹妹们的都有呢!”四郎一溜烟地串上炕,从兜里掏出许多红包来。
“我这边也有呢,娘,您都收好吧!”二郎见状也从怀中摸出一把红包来。
“真乖,真乖,去姥姥家里有没给姥姥添麻烦啊!他爹,几个侄子你有没有给压岁钱?”柳氏摸摸二郎、四郎的头问道。
“娘,我是大人了,哪里会惹麻烦啊!”四郎不满的抗议。
“给了,给了,你都准备好了的我怎么会忘记呢,这次娘和大姐又要给银子我拒绝了,不过吃食没拒绝成,只好带回来了!”李三智挠挠头道。
“都有些什么,有没有给爹娘那边送点过去?红包你们几个分了吧,也不用上交了,自己想买点啥就去买,咱们今年也过得热热闹闹的。”柳氏是个心宽的,手上有了银子就不愿意委屈了孩子,别家孩子过年的压岁钱都会自己留着买个零嘴啊,炮竹啥的,只有自家孩子年年的压岁钱都懂事的留了下来准备做日常的零花。
几个孩子一听也知道自家现在有银子了,都兴致勃勃的去分红包去了,连悦珍这不缺银子的娃也幼稚了一把跟着去分红包了。
“还没有,我们直接就回来了,我今日个早上出发时,爹说了既然公中没给准备年礼,那以后的各家的人情来往各家自己走,也不用上交了!”三智不好意思的说道,自家娘的这种做法他虽看不惯,但也不好说什么,好在爹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不然还真不好和媳妇交代,他也知道三胞胎早产的事伤了自家媳妇的心,自家媳妇为了自己凡事不计较,但总归自己心里是心疼媳妇受的委屈的,只是不好说罢了。
“哦,那过年给爹娘送礼时多添点吧,这次又送了些什么,总是让他们破费!”
“嗯,都是些吃食,有两块五斤重的肉、几只鸡、几包红糖和一些糕点,还有几十斤精米,白面,本来还有鸡蛋,我怕路滑给摔破了就拒绝了!”
“嗯,有了这些,孩子们也不愁肉吃了,今冬也不会挨饿了,既然不用给公中,你悄悄地给四房送两斤肉、一只鸡、一包红糖和两包糕点去吧,以往都是他们在冬天里偷偷贴补我们些粗粮,日子才算是过了下来,四弟妹娘家穷,也不比大嫂二嫂的娘家里,怕是还少不了要四弟妹补贴,你偷偷再拿一两银子过去!”柳氏吩咐道,也不是不想多给,只是多了就要让人怀疑了。
四房果然在愁给娘家的礼,今日个几个哥哥都出去给娘家送年礼了,只有他还窝在家里发愁,李三智一去自然让四房两口子千恩万谢了番,这一家子也总算是能把年给过过去了。
第十四章 猫冬2()
李家正式猫冬了,除了时不时的出房门口拿些柴火就基本上不出门了。因为每房都只有一个炉子,所以每隔个上十天也总会到厨房里一次性多蒸些粗面馒头,反正冬天里放着也不容易坏。
三房因为娘家给的白面多,柳氏为了让孩子们吃得可口,多是背着人做些一半玉米面一半白面的馒头或者一半黑面一半白面的,悦珍几人都吃得香甜。之前三房几个孩子马不停蹄的秋忙也显示出好来了,柳氏之前考虑到三胞胎时不时的要喝米汤,怕炉子不够还专门又买了一个回来,这会有那么多干的野菜,七郎想吃的地菜猪肉包的饺子也吃上了,偶尔还能吃上顿干饭,柳氏精打细算,顿顿都会用肉炖些干菜,肉不多,但油水足足的。
等到大年三十的那天,三房一家十一口全体穿着新衣服出动,那气色看着好极了,惹得杨氏都阴阳怪气了好一阵。
“哟,娘,您瞧瞧这三弟妹啊,这月子做得好,这气色啊好得像做大姑娘的时候呢!”杨氏一见就酸酸的道。
“是啊,多亏了娘心善体贴儿媳,让我做了这么长时间的月子,我要不把气色养好了,哪能对得起娘的体贴,再有,我娘家也心疼我,那么些鸡啊,肉的,可不得把我养好啦!”柳氏笑着回道,讨好人话里有话的话谁不会说,之前只是希望一家人能安安稳稳过日子才凡事都忍者不计较的。
“好了好了,一人少说一句吧!都去忙活吧,还赶着吃年饭呢。”冯氏道,这边三房今年送礼难得大方,除了有吃食,还有几块上好的细棉布,连之前吩咐给李有智做的衣服也是细棉布做的,里面铺了厚厚的棉花,看着就暖和,冯氏心情好难得的给了柳氏面子。
柳氏把三胞胎交给二郎几个孩子看着,自己也去厨房里帮着忙活,张氏领那天柳氏让送吃食和银子的情,只让柳氏负责炒菜,一应要用冷水的活都给包圆了。杨氏、小冯氏也乐得清闲,做些不重的活计,几妯娌在厨房里难得和谐。
这边李老头带着五个儿子在正房里回忆过往,忆苦思甜,感慨着如今的好日子,几兄弟难得聚在一起好一番兄弟情深,让李老头笑眯了眼睛。悦珍几人则带着三胞胎到了小姑姑的房里,那边摆了些花生糕点啥的,一群孩子有说有笑的,几个男娃还商量着要用压岁钱偷偷去村口杂货铺那边买炮竹回来放,当然是没能成行,这过年的日子里难得和谐。
三胞胎如今快四个月了,虽因早产个头不如别个四个月的孩子大,但五官秀气,穿着柳氏娘家送过来的大红色棉袄,包着的也是大红色包被,刚睡醒吃饱了,眼睛大大的,可能是知道换了环境东看看西瞧瞧的,看着可爱极了,连小姑玉?也忍不住要抱。
“这个是几郎,已经这般大了!”玉?从悦珍怀中接过孩子问道。
“十一郎,这是最调皮的一个了,成日里不喜欢按时睡觉还爱哭,带得哥哥弟弟都跟着哭。”悦珍有种看自己孩子的感觉,骄傲地介绍道。
“瞧瞧你这口气,真像个小大人,来,二弟,这个是几郎,让我也抱抱!”大房的大闺女紫珍笑着点了点悦珍的头朝二郎伸出手,紫珍今年十五岁,是老李家第三代第一个孙辈,当初还是很受喜欢的,嘴巴甜会说话会做人,一向得长辈和同辈的孩子们的喜欢,连悦珍一房的孩子对她也很有好感,她也是第一个去看三胞胎的小辈,送过悦珍一个?得很精致的荷包。紫珍长相是集合了大房两口子的优点,老李家的人个个长得都不错,杨氏年轻时也是村花级的,紫珍长得漂亮,人又能干贤惠,在村子里名声很好,不得不说,杨氏还是很会教育子女的。村里村外就是镇上慕名来求的人家不少,只是碍于冯氏坚持要等李有智考上举人后再给小姑姑玉?说亲,紫珍才没定人家。
“这个是十郎!”二郎道
“是啊,他们三个长得一模一样,都分不清呢!”李家二房的二闺女美珍道,美珍今年九岁,长得最像冯氏,一向很得冯氏喜欢,跟小冯氏一样是个没心机嘴馋的。
“呵呵,你要总跟他们处就知道了,十郎的右耳有颗痣,十一郎左耳有痣,十二郎两边都没有痣。这还是小妹发现的呢!”七郎道,什么时候也不忘自家小妹。
“说起来七郎和珍儿小时候也很像,这大了就不一样了!”二房长女十三岁的荷珍道,荷珍在二房是最不受待见的,小冯氏生荷珍时难产,过了四年才有美珍,不过荷珍倒没有养成唯唯诺诺的样子,倒是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