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主-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是乌木关,位于东边,与栾国有山相隔,却不如凤凰山那么险要,只是山中野兽出没沼泽毒瘴混杂,行军不易。等到了栾国境内,山峦变为丘陵,因为土地不宜耕种,是栾国最穷困的地方,城池守卫都相对稀松。丘陵之间虽然水陆纵横。不过河床较浅,流向不定,只适合小船穿行。因此李可与杜泽率领地兵力总量不大,却个个都是善于在不利地形上行军作战有经验的老兵。另外乌木关守将是大皇子妻霍锦。娶的是程渊长子鸾

妤卉因为董英桂的事情,心中对另一位皇子妻霍锦的忠诚度多少存了顾虑,她怀疑这两人能娶皇子为夫,与五皇女暗中操纵布局有关。所以妤卉主动选择去最西边的嘉陵关。嘉陵关的守将刘铭在朝中济济无名,据说是忠臣之后,虽然与栾国交战次数不多,但是稳重忠厚克尽职守。

嘉陵关古时有栈道与南方相连,后因战火烧毁栈道。向南从陆路翻山几乎不可行,唯有水道从南向北穿过一片山谷,直抵栾国国都。水道两侧都是栾国人利用栈道遗迹凿山而建的堡垒要塞,易守难攻。栾国人从来不担心华国人行船南下,因为只要从沿途山崖堡垒上往下射火箭丢滚木擂石,就能轻易毁坏阻拦江上船只。就算华国人不惜资本重修栈道。想要快速通过这段峡谷也有一定难度。栾国人地堡垒占据了栈道必经之路。华国人只要修到眼前,她们放把火烧掉不费吹灰之力。

如此难啃的骨头。旁人是不愿意碰的,不过妤卉早有妙计于心,一点也不发愁。反倒是旁人觉得妤卉本身带着伤毒行动不便,嘉陵关内缺少良将精兵也不算是主攻线路,对妤卉能否突破困难南下推进存的希望最低。基本上大家都默认妤卉带领的二十万兵马属于后备援军,并不指望妤卉那条线对南征大局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妤卉喜欢这种不被当作重点关注对象的感觉,这样能让她的心态相对变得轻松。然而该做的功课,她一样也不会落下,同时暗中将从逝水那里得来的消息,巧妙传入齐王、杜泽、李可地耳中,让她们能提前至少在心理上防范一下两位皇子妻,免得一时大意,损兵折将陷入被动的态势。

自从三路大军分开之后,妤卉升任西路大军的最高将领,上面无人管辖监督,她的日子过得越发逍遥。除了心中惦念着苏眠地下落,其余事情几乎是全然不操心,内务外务统统交给阿黎打理定夺。

对旁人而言,这段行程是穷山恶水,前途未卜。对于妤卉,却苦中作乐,享受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当成外出游山玩水旅行度假。

再一日就要到达嘉陵关,大军安营扎寨,妤卉连在大帐中装模作样的过场都省了去,直接躺在内帐柔软的床榻上,吃着饭后的甜点新鲜水果…………只有华国北方才出产的玫瑰香苹果。妫家遍布华国最快捷的情报传递系统,被逝水以权谋私充分利用,千里迢迢不辞劳苦将各种妤卉喜欢的饮食及时送到妤卉的面前。

妤卉嚼着香甜地苹果,不禁想到了一句古诗正可以形容自己的享乐奢华,“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句原本是形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助长骄奢淫逸,不惜动用国家资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设八百里加急快递,千里迢迢将最新鲜的荔枝从南方运到国都。荔枝能保证绝对新鲜不变质,累死了许多差官、驿马。

妤卉只希望逝水送来的苹果没有连累这么多无辜。当然已经送到嘴边的美食,妤卉是来者不拒的。她双腿动不了,就可以锻炼双手越发灵活。她自己吃了一个苹果,又仔细地为阿黎削了一个,切成小块,一口一口喂到阿黎嘴里。

阿黎正低着头批改军情文件,他一开始还规劝妤卉不能全然放手不敢军务,可惜无论他怎样进言,妤卉就是铁定了心装傻充愣。逼急了,妤卉便撒娇耍赖,声称浑身难受,无法处理公文。阿黎无奈之下担起重任,尽可能多地为妤卉分忧解难。时日久了,阿黎渐渐也不觉得为难,反而对这些事物越发娴熟。

妤卉本来就对战争没有太多地兴趣,发现阿黎比她做地认真,才智谋略青出于蓝,激励下属做事的方法一点不比她差,她何苦操心,索性当了甩手掌柜,让阿黎慢慢习惯独立起来。妤卉更喜欢做地就是每天为阿黎端茶倒水,削削水果,说说笑话,为阿黎打点好小事缓解他的疲劳。不过由于她下肢行动不便,只能用双手解决一切。坐在马车里实在闲极无聊,妤卉竟开始练习刺绣缝补。

在现实世界中,妤卉学过初级刺绣缝纫,可惜后来工作繁忙根本无暇实践。如今每天坐在马车里,她又不好意思时刻摸着阿黎,打扰阿黎干正事,就想了这个缓解的法子。

阿黎对于妤卉这种越发男儿态的举动哭笑不得。这时他记起多年前在神女山下,为皇帝默写《论战》的时候,妤卉说过的那些不合常理的话。

“我当你的侍女做好后勤,研磨端茶捶背啥的我都会做,你也别客气。”

“谁规定妻主不能服侍夫郎呢?”

“我还计划将来你真当上男元帅,我就做你的勤务兵,贴身服侍端茶倒水铺床叠被,免得你为生活琐事分心。”

他曾经以为这些话只是妤卉随口一说哄他高兴,没想到多年后竟成了真。虽然他现在并没有获得元帅的头衔,可是他自信绝对有能力处理好元帅的事务。而妤卉说到做到,那样自然地小鸟依人一样仔细服侍他起居,这等温柔的妻主,世上仅此一人。

……………………作者的话…………………

最近工作太忙了,写书的时间越来越无法保障,现在觉得这月末完本似乎有些难了。刚才去看了一眼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大家还是倾向我下本书继续写女尊,另外东方封建社会背景的似乎更受欢迎。这与我对新书的构思比较吻合呢。希望届时大家还能继续来捧场啊。

第九卷 谁与共 17问策无果

这日妤卉率领的大军终于顺利抵达嘉陵关。守将刘铭亲自迎出关外,除了表示恭敬的客套,还将嘉陵关向南地形、关内存粮、兵将情况简要介绍了一番。

妤卉看得出刘铭是认真严谨的人,此人一心想着为国尽忠,可惜苦守边陲多年都没有表现的机会。这次赶上南征的大行动,刘铭跃跃欲试,提前做了许多功课准备。只不过嘉陵关的基本条件比凤凰关、乌木关要差一些,囤粮还算充裕,兵将却缺少实战经验。最近五年,嘉陵关只发生过几次战斗,以追缴蛮族为主,最多动用万八千的兵力,大部分驻军除了常规操练,根本没上过正经的战场,不曾间血腥厮杀。妤卉带来的二十万人中也有大半是新兵,稍稍可以算得上经验多一点的无非是曾经参与过北伐负责运输粮草的二线后备军。这样的人凑足了二十五万,战斗力也远不如齐王带去凤凰关的那些浴血沙场出生入死的老兵一半的水平。新兵唯一的优点估计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容易被主帅忽悠。

刘铭介绍完情况,自己觉得心里没底,有些难为情道:“妤将军,咱们南去可有更好的计划?”

妤卉托付逝水仔细调查刘铭的社会关系忠奸善恶,情报尚未到手,她不敢贸然将真实的作战计划直接相告,于是打哈哈道:“刘将军常驻嘉陵关,定然是熟悉南边的情况,不知有何妙计?”

刘铭对妤卉只闻其名,听说是参与北伐的时候立了大功地。但究竟战场上有多么勇猛的表现,诸如斩杀敌方大将几人等等却没有更确切的记载。。。如今见到妤卉真人,年幼病弱不良于行,出入都靠男子服侍,刘铭怎么也无法将这样的女人与能征善战这种评语挂钩。心理落差蛮大的。刘铭不禁开始怀疑,妤卉是不是仅仅顶了皇子妻地名头,靠上齐王和姚家军系的大树,才被过度吹捧,实际上属于庸碌无能之辈绣花枕头一枚。

妤卉反问刘铭有何妙计,刘铭并非全无准备。她条理清晰地说道:“末将认为要想大军南下,只有水路一途可行。不过沿江两岸,栾国人的堡垒要塞密集。咱们的船只如果强行通过估计十有五成会折损在江上。船只折损后如何疏导不阻碍后面行船畅通也是个问题。”

这些事情妤卉已经思量过,听刘铭一说能够马上反应到关键,进一步提问道:“那么刘将军可曾想过火借风势的效果?疏导既然不易,咱们船行水路,敌人用火攻阻拦,赶上风势不稳一船着火,前后遭殃。到时候恐怕不止五成损失。”

刘铭当然也想到过风的问题,她开始故意不提,就是想试探下妤卉的斤两。如今妤卉的回答可以看出她至少认真思考过南下地方法,能够提出问题。这证明妤卉并非什么都不懂的酒囊饭袋。

刘铭略感欣慰,回答道:“妤将军说的很对,这也正是末将的顾虑所在。可是若取陆路南下,比水路更加困难。原本江左有古栈道遗迹。稍加修善便可通行,可是栾国人盘踞在要道之上,她们想要破坏咱们的栈道工程轻而易举。如果舍弃原本江左的遗迹,改由江右重新凿山修路,恐怕耗时巨大来不及。”

妤卉不解道:“这么说江右是具备修建栈道的基础了?圣上意欲南下的心思早就有了,为什么刘将军没有提前一些做充分准备?”

刘铭听着妤卉的口气有责备之意,她无奈道:“末将早几年确实已经开始准备,并征集少壮民妇与官兵尝试在江右岸山崖开凿修建新的栈道。可是右岸山崖比左岸更加险峻。南方多雨,崖壁湿滑,全然没有落脚之处。对岸栾国人地堡垒时有巨弩射箭偷袭,负责工程的人因失足或中箭死伤无数。末将实在不忍见如此人命损耗,工程一拖再拖难以为继。”

能够像刘铭这样体恤百姓和兵卒性命的将军,在这种时代实在难得。妤卉对刘铭的好感直线上升。但是还不足以抵消妤卉心中地防备之意。毕竟如果刘铭想要逃避战争。不愿与栾国人或者蛮族动武,暗中契合了五皇女营造长久胶着战局情势的需求。她的反应也可以是故意不做充足准备,以爱民为借口拖延栈道的修建。

真实情况如何,妤卉已经安排影杨和影柳先一步去边境明察暗访,妤卉此时不方便武断下结论。

“刘将军,你这边的难处我已经知道了,看来实际情况比我们当初预想的要困难许多啊。我会把你的想法上报给齐王殿下,她作战经验丰富,或许能有良策。”妤卉故意收敛锋芒,没有提建设性意见,只做传声筒。

刘铭并不知道妤卉的深层顾虑,她见妤卉像是没主意地样子,还要先请示齐王才能决断,她多少是有点失望的。不过刘铭本质上对皇族以及妤卉出身的妤姓世家十分敬畏,不敢贸然表露不满,随意又说了些其他,便沮丧地告退离开。她寻思着回去后再召集心腹谋士仔细研究,寻找更稳妥有效的南下方法,不能坐等指望妤卉有什么可行的高招。大不了拼着折损五六成的船只兵卒,怎么也还能剩下五六万地兵力深入南部。到时候与另外两路大军汇合,不愁没有机会立大功。

妤卉大军都在关外扎营,刘铭在关内尚有公务处理,并不多留。妤卉让亲卫送刘铭出大营地时候,正巧遇到逝水指使妫家来送礼的人。

这次逝水送来地除了珍惜药材美味佳肴,还有一个大活人,用青布小轿抬着,两男两女四个仆从跟着照应。

刘铭偷眼看了看轿子上下来的人,那人虽然用轻纱蒙了面,不过身形秀丽衣衫上乘头发乌黑,定是年轻美貌的男子。她私下询问送她出来的亲卫,那亲卫解释说这一路妤将军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收到不少礼物,都是妤将军在京中的夫侍差人关怀,嘘寒问暖不辞劳苦。刘铭只知道妤卉的正夫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皇子,见了这等做派,她自然而然联想到多半就是那位皇子送来的礼物。妤卉帐中摆设的物品吃用的饮食都是最金贵的,如今连绝色男子都往军中送,这等生活作风实在有点太奢靡了吧?

刘铭暗暗叹息,刚才与妤卉交谈产生的本来就不牢靠的好印象,现下又消散了几分。她只求妤卉将来不要拖大家的后腿,根本不指望妤卉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了。

妤卉没空琢磨刘铭会怎样腹诽她,因为逝水这次送来的礼物有些棘手,来人正是二皇子鸾和。与鸾和一路的仆从似乎都是妫家的人,礼数周到沉默寡言,但是看得出他们不仅是照顾鸾和还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鸾和显然没有料到自己竟是被送到妤卉面前。

鸾和几乎是第一眼就认出了妤卉。当年在宫中相见,妤卉只有十二三岁,如今已经长成清雅斯文美丽迷人的翩翩少女,从外表看是怀春少年的标准梦中情人,再加上她的身家地位,更是无数男子爱恋的首选。

然而鸾和对妤卉的印象不止停留在表面,妤卉的善良聪颖博学多才,与对男子的尊重都是与她同龄的女子身上少有的。所以鸾和迅速从惊讶过渡到了镇定,心中曾经充斥的不安渐渐消退。有妤卉在,他不该再担心忧虑才对,万事都由妤卉做主便好。

……………………作者的话…………………

今天是周三了,周五是我的生日呢,和大家打个小商量,我想请假一天,周五停更一次享受一下悠闲的生活。最近工作实在太忙了,存粮马上要用光了。

第九卷 谁与共 18破局之子

妤卉同样没想到逝水居然把鸾和送到她的身边。妤卉对陪伴鸾和而来的四名仆从投以询问的眼光,这四人却如泥塑木雕状并不理睬。无奈之下妤卉问道:“二皇子殿下,请恕臣毒伤在身不便全礼。敢问您这是从何处而来,要去往何处?需要臣为您做什么?”

鸾和苦笑道:“侍身是身不由己,原本要去往京城报信,现在应该有人早将消息传到。侍身背叛妻主逃离凤凰关,如今无家可归。”

妤卉之前收到过逝水的飞鸽传书,对于鸾和的正直纯良很是欣赏。她不免对他多了几分关心,又因为他与阿黎是亲兄弟这层关系爱屋及乌,真诚为她打算道:“那臣差专人将您护送回京城如何?”

“侍身以为送侍身来的人,更希望侍身能够留在妤将军这里。”鸾和秀外慧中,善于察言观色,来时虽无人与他叮嘱什么,他却慢慢琢磨出那些人的真实用意,更何况自从他随妻主离京后不久传出爹爹在冷宫中病逝的消息,京城中再没有他能留恋的人了吧?原本他还以为妹妹是牵挂,谁料在董英桂身边时日一长,妹妹与南疆诸将所图谋的事情他不可能全然无觉。

鸾和曾经挣扎过犹豫过,是否无论妻主做什么他都该服从,一心只为妻主谋划。可是他做不到,他无法想象妹妹为了太女之位,倾尽所有算计了那么多早早布局,甚至将来要牺牲无辜百姓性命制造乱世。他能妥协自己和哥哥鸾云被当成棋子远嫁南疆,身为皇子逃不过政治联姻的宿命。他不怨妹妹,他甚至该感激妹妹为他们兄弟选的妻主都兑现了给他们安逸生活地承诺。不过他不能自欺欺人,沉迷在妻主营造的小小温馨中忘记了世间愁苦,眼睁睁看着乱世由自己的亲人制造。他不能接受妹妹用那么多无辜人的血肉筑基,如此不择手段登上那个宝座。

坐在那个至高无上位置上的母皇。变成了怎样地冷酷无情,大家有目共睹。鸾和真的不想妹妹将来就是又一个母皇。

他的良知并没有泯灭,他天生怀有大慈悲,他宁愿自己舍了小家,也不忍让百姓们在人为制造的灾祸中无家可归。他身为皇室后裔,本来是该保护子民守护一方安定的。他无法像女子那样文可安邦武能定国,但他的心气从来不输于他的姐妹。他有皇子的骄傲和责任感,即使曾经被践踏过。即使因为短暂几年地幸福模糊过,却从来都存在于他的骨子里。他活着一天,就放不开忘不掉。

妤卉能体会出鸾和的心情。她定神细一琢磨,想通了逝水如此安排的用意。逝水料到妤卉因为皇子妻的身份因为阿黎,必然不会拒绝收留鸾和,而鸾和或许能成为牵制另外来能够为皇子妻的一个关键纽带。

从外人的眼光来开,鸾云和鸾和是五皇女的亲哥哥,两位皇子妻与五皇女之间的合作基础信任纽带与这两位皇子密不可分。如果妤卉手里攥着鸾和,无论董英桂是否真爱自己的夫郎,碍于五皇女那边地感受。她也会投鼠忌器。鸾和与鸾云是亲兄弟,如果鸾和写信给哥哥,揭露五皇女的阴谋,现身说法。或许能劝动鸾云弃暗投明。

妤卉联想到程渊的胆识性情,曾在冷宫常年陪伴父亲的鸾云多少也会有程渊地风骨吧?倘若能争取到鸾云鸾和兄弟两人的支持,那么五皇女在南疆的布局某算不愁没有破绽可攻。

鸾和的出逃是突发事件,逝水在接到消息这么快就做出了反应和安排,心智手段非常人能及。最让妤卉欣赏甚至有点害怕的是逝水对她的了解和判断。逝水笃定她能够看出关键,会留下鸾和。逝水用无形的手推动时局,引导妤卉向着皇帝喜欢的方向发展。

妤卉明白自己可以任性一回,强行把鸾和送回京城。不用鸾和当工具牵制那两位有可能谋反地皇子妻,但是那样的任性会导致更多无辜将士百姓的死亡吧?权衡利弊,既然连鸾和都有觉悟,她妤卉凭什么不接受好意,成全鸾和,保住更多人的性命呢?

“二皇子殿下慈悲为怀。舍小家而顾大家。实在是我华国百姓之福。既然如此,臣便将殿下留在军中。他日或许能更好的实现殿下的心愿。”妤卉用恭敬地语气发自内心地说出这番话。虽然话语有些含蓄隐晦,不过知情者都明白具体地意思。

鸾和的眼中再次闪现出一抹惊异。看来妤卉已经大略知道了实情,也明白了他地身份在这场战争中的有用价值。她刚才说要将他送回京中,或许是真的存了怜惜,而眼下为了大局,她也看出了他护民舍己的心志,估计是决定要成全他。

四名妫家的随从见妤卉答应将鸾和留下,神色都像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妤卉又寒暄几句,不便多问,就让阿黎为鸾和收拾出一处单独的营帐,除了那四名随从一直跟着,又打发了两个年少伶俐的男侍从帮忙照顾鸾和起居生活。

阿黎在见外人的时候都会避嫌戴上面纱,今次也是这样。直到他为鸾和收拾单独的营帐,有机会近身与鸾和说话,他才将面纱取下。

四名随从都守在帐子外边,帐子里两个年轻的侍从各自忙活收拾打扫。阿黎找了个时机,压低声音对鸾和说道:“二皇子殿下,您的爹爹还活着,您且不必悲伤难过。”

程渊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