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入到这三个阵营里面后,竟然还会开启新的单人支线剧情任务。
当然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点,他们能够弄出很多玩法,在适当的演戏节目效果绝对不会差。
“丹特,一个小时后,凯斯小镇政府军将会派遣一个小队运送武器装备前往狼口镇,我们可以做一票大的!”语音系统里面队友传来声音。
“没问题,我们立刻带领npc小队前去。”直播平台里丹特一脸兴奋的说道。
“诶,我这里收到消息了,是否背叛基地将行动消息,告知火萤组织。”
“我这里也收到消息了,是否背叛基地将行动信息,告知猎人组织!”
这时候同样加入到火萤阵营跟猎人阵营的两名玩家看着跳出来的系统提示,突然愣了一下,连忙在频道语音里面喊道。
因为时间的问题,他们并没有实践后续,这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意料啊。
丹特他们几个人对于突然出现的情况挺懵的,但直播间里面的观众却兴奋起来,只能够用弹幕来表示自己的心情。
‘我的天,竟然还能够当卧底!’
‘太有趣了,我也要立刻回去跟我战局里面的同伴说一下这个玩法。’
‘这会不会是以后游戏为了开放大地图阵营战做的准备?’
同样在直播间里面,还混迹了一些中文弹幕。
‘666666,还能这样玩!’
‘画风感觉突然变了啊,本来是末日游戏,然后突然变成了生产大自救,现在又要变成谍海风云了?求求你们放过这款游戏吧!’
‘制作组心里有一万句p,不是,这游戏不该这样玩的啊!’
………………
金陵的天河网络办公室里面,终于将所有游戏签名都已经处理完的楚河伸了个懒腰。
下面负责最后生还者后续内容的负责人就跟楚河汇报情况了。
“楚总,玩家没有按照我们想法走啊,他们活生生把个人剧情任务给玩成了潜伏。”手下的工作人员也是苦笑不得的朝着楚河汇报。
虽然这也是主要的玩法之一,但在本来游戏设计的设想中,这应该是后续开放大规模战局时候主要的玩法卖点,而现在最主要的应该是不同阵营组织衍生出来的剧情任务。
一共有超过百个隐藏的支线任务,这些支线剧情任务就如同是蜘蛛网一样连接在一起,最后汇聚在了终点。
就如同是荒野大镖客中的剧情任务一样,不知不觉的将你带回主线。
而在最后生还者多人模式这一部分中,可以说这些剧情也能够说是对于本身游戏世界观的介绍。
但大部分的玩家好像关注的点都不是这方面啊!
似乎对于潜伏工作,这些玩家更感兴趣一点。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要教别人玩游戏()
其实一些游戏中的设计bug,以及本身强推的玩法被玩家忽视,反而是作为添头的玩法被玩家喜欢,这种事情是非常正常的。
比如全球玩家都熟悉的水管工人马里奥,在最经典的一作1985年的超级马里奥里面,其中有一个关于跳跃的bug,但之后这个bug还非常受玩家欢迎,被后来的宫本茂及任天堂的开发组将其规划为了游戏中的一个官方技巧设定。
同样拥有类似巧合的还有雷神之锤中的火箭跳,使用火箭的反射让自己跳的更远,不少fps中都有类似的操作。
其中v社早期旗下的反恐精英游戏早年还是用布娃娃系统的时候,甚至这个操作还是在正式比赛中允许使用的,一个人蹲着一个人跳到队友的头上,然后下面的人开枪利用队友伤害将上面的队友送到一个普通跳跃无法达到的地方。
虽然这是跟游戏的布娃娃引擎系统有关,但不得不说这也是吸取了‘火箭跳’的创意。
而后面的游戏,虽然大多取消了类似友伤推进的这种东西,但是火箭跳这一个操作,却在不少游戏里面都嫩巩固使用,甚至被默认成为一个技巧。
有人提出过对于大多数游戏制作者会有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因为玩家的因素而改变自己的设计思路,比如一些玩家讨厌游戏中的某个元素,你就去改变它;喜欢游戏中的某个元素,你就去加重他。
但这在楚河这句话并不是完全的正确,作为游戏开发者而言永远不要去挑战玩家的底线,也不要去怀疑玩家的上限。
前者很好理解,就是对于游戏不来电,让他们放弃游戏。
而放弃的理由也多种多样,可能是因为女主不好看,可能是因为不喜欢这类型,当然更多的还是属于被毫无底线的氪金设计而赶走的,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大概就是ea的星战2,以及仙女座了。
虽然跟ea的合作关系挺好的,但楚河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ea近几年来在本家项目开发上面,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游戏界的反面教材典型了。
哦,对了,将暗黑破坏神这样一个大的ip,没有选择出正统pc续作,而是出氪金手游还把放在嘉年华发布会压轴的暴雪也算一个。
这两家此前跟雪崩一样下跌的股票,充分的告诉了业界的同行们,什么叫做作死。
玩家是脆弱的,一点点的不如意,他们就会离开游戏,弃你而去。
但同样玩家也是忠实,而且拥有大毅力的。
比如eve的玩家们,在封禁了第三方中文插件的情况下,面对没有中文只有英文的国际服,华夏玩家们竟然通过自学英语来进行游戏,而不是选择‘辣鸡有喜,老子不玩了’这种行为,这是怎样的一种可怕毅力?
同样还有爆肝玩家,你甚至都不知道这些玩家到底有几个肝。
按照游戏策划设计的数据,玩家需要1个月才能够达到的等级,这些玩家爆肝之下一个星期就给你达到了。
在最后生还者的内部团队里面,游戏的多人模式是经过一段时间测试的,在忽略玩家对于养成模式不感兴趣的情况下,包括正常的探索、收集,以及战斗跟补充补给这些元素,根据内部测试的数据,玩家的游戏进度明显要快乐很多。
“玩家的乐趣,我们是想象不到的,有些东西在我们看来非常无聊,但在玩家看来却非常有趣;而在我们看来很有趣的,在玩家眼中却非常无聊。”楚河笑了笑说道。
比如游戏速通这种东西。
最后生还者里面,并没有通过记录成就这些,但仍旧有不少玩家乐此不彼的在论坛s推特等社交平台发出自己通关的世界截图跟视频。
在游戏制作者看来,这显然是很无聊的一种行为,因为追求速通说明玩家对于什么支线剧情、探索、包括主线剧情都不在意,统统是能够跳过就跳过。
可对于玩家而言,他们却觉得挺有意思,而且挺牛逼的。
“按照原来的节奏,不用管太多的东西,游戏该怎么玩是玩家的事情。”楚河笑了笑朝着手下的人说道。
没有什么关于迎合玩家推出内容,又或者强行修改游戏设定,让玩家按照自己的路线走。
这种教玩家怎么玩游戏的方法,已经有很多游戏界的前辈证实过效果怎么样了。
而那些前辈大多数都已经被灌满水泥沉到黄浦江底去了。
跟最后生还者的团队,以及位于美国的艾米跟吉拉两个人说了一下关于后续的开发工作,接下来楚河还得去一趟尚海。
由天河网络、企鹅还有国内各大游戏媒体,以及相关的一些企业公司举行的第一届独立游戏计划,楚河自己也是担任出席人之一的。
这个活动算是之前关于天河网络跟wega方面合作的华夏之星的晋级版本,只不过不仅仅局限在天河网络跟wega两家了。
这种类似的活动邀请,每年都有不少向楚河发起,除了一些有官方色彩的活动实在不好推脱,楚河会前去大多数都是拒绝的。
只不过这一次活动跟之前几次有点不太一样,主要是围绕在营销、游戏开发技术,还有后续的发行这些为国内的独立游戏团队给予经验以及相应的支持。
而且这一次的发起者跟楚河也算是有过一面之缘,对方给予楚河的感官也还算不错。
网元背后的大老板孟宪生,经历过神舞系列的折戟后,当初孟宪生找上了楚河想要取经,双方谈了一些内容回去后,网元再次开启了一个仙侠类型的项目,大概是想要走古剑奇侠的路子。
但古剑奇侠的路子可不是那么容易模仿的。
当初古剑奇侠虽然是盈利,而且还算是摇钱树,但大头都是来源周边比如影视方面,本身的游戏盈利并没有那么的大。
再加上天河网络的名字加持,跟当时华夏风游戏首次大规模投资,这才取得了不俗的销量。
有古剑奇侠珠玉在前,虽然网元方面也投入了不少资源,但本身品质跟古剑奇侠差不多相仿,虽然取得了不俗的销量跟口碑,但并没有想象赚的那么多,如果不是本身自家就有平台,而且还是自家发行,恐怕在游戏营收上面都是亏本的。
第四百三十六章 尴尬的境地()
“楚总,好久不见了。”
在楚河顺手从桌子上拿了一块榴莲酥放到嘴里面的时候,一个人走到楚河的身旁笑着说道。
正式网元的孟宪生,对于网元方面的游戏开发跟相关的运营内容等方面,孟宪生并没有操手太多,但也不代表他真的一点点都不关注。
而且跟国内大部分游戏投资者不一样的是孟宪生对于旗下网元的游戏,并不单纯的看重盈利。
否则的话,进军手游领域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虽然说手游领域如今已经有一种畸形的市场了,但你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想要在这一片大的市场中杀出来,一般具备了三个因素,第一你的游戏的确有特点有可玩性,这一点非常困难,一般走这条路的通常是小型的独立制作团队,或者没有多少钱的公司。
第二则是蹭热点,赚短线,什么东西火你就推出什么,赚一段时间的快钱,普通的玩家以为作游戏很困难,的确做游戏真的很困难,但这不代表捞快钱的手游。
国内的一些游戏厂商,24小时轮替加班的情况下,甚至包括考虑到测试、质监在内,他们仅仅使用一周的时间就能够将一款游戏给你弄出来。
当然弄出来归弄出来,拿版号过审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至于第三点的话,那就是更简单的了,堂堂正正的资本碾压,毕竟大多数手游玩家都是快餐型的玩家,宣传做到位,游戏别太差,基本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前提是策划跟吃相别真的难看到极点。
如果孟宪生单纯想要通过游戏赚钱的话,根本不用把上千万,几千万的投资扔到单机这个泥潭里面,凭借网元本身的资本力量,想要做手游来赚钱盈利,参考市面上成功的氪金手游,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困难。
“孟总好久不见了。”楚河轻轻点点头,笑了笑顺带着从旁边撕开一张湿巾将手擦干净跟孟宪生握手。
孟宪生不是游戏人,甚至对于怎么做游戏都是一窍不通,不过相比于其他的投资者跟大老板而言,孟宪生倒是有一点比较好。
那就是敢放权给手下的人,不会出手干预下面公司的方案。
“天河网络的游戏,我一个都没落下,有时候我也经常在想网元什么时候才能够跟天河网络一样做出这样优秀的游戏。”孟宪生感慨着说道。
“网元的游戏品质,已经算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了,跟天河网络相比对网元有些不公平了。”楚河也是很实诚的说着。
网元跟天河网络相比的话,真的挺对网元不怎么公平的,不说游戏的设计,理念包括后续的运营,这些对游戏很关键的卖点元素。
仅仅凭借硬实力的话,网元跟天河网络旗下的工作室相差还是非常远的。
无论是程序、美工,还是策划团队,天河网络放眼全球都是最顶尖的一批,除去国内的游戏行业人员,天河网络最重要的还是接连收购跟挖墙脚来的国外工作室。
不客气的说光是技术上面,天河网络就能把网元给碾压了。
“大投资对于国内的市场,现在还不是很明智,小成本才是主流,大中型的成本更适合多人游戏。”楚河看着孟宪生想了想开口说道。
楚河跟国内的不少老熟人,比如网亿、企鹅背后的马、丁都有过私下的交流。
不得不说这些人是非常有魅力跟能力的头儿,但楚河跟他们的理念不同,或者说楚河是一个游戏公司老板,而他们是互联网公司老板。
对于楚河而言怎么在保持公司营收的情况下,做让玩家喜欢的游戏,能够受到玩家喜欢的游戏,这是一个首要的特点。
而对于他们来说则是怎么在做出能够赚钱的游戏,纯粹的将游戏业务当成现金牛奶,仅次而已。
但是孟宪生算是一个奇葩了,因为对于他而言,游戏公司就是他的一个玩具,网元一直做东方风格的游戏,一方面是他自己喜欢,一方面也有某些不可说层次上的需求。
比如在网元旗下的游戏,孟宪生还经常参与游戏制作,不过并不是指手画脚,让团队按照他的意思来,而是让剧情策划他们在游戏中加入一个以他本人为原型的角色,然后他在来进行动作捕捉,以及后期配音。
就跟已故的斯坦李老爷子,以前特别喜欢在漫威电影里面露个脸,客串下龙套一样。
但总的来说,孟宪生并不指望游戏公司,能够给他带来多少钱,他更在乎的是这个游戏公司能不能让他感觉到有意义。
比如名声上,比如精神乐趣上。
当然虽然不指望赚多少钱,但孟宪生也不希望网元自负盈亏的时候,只亏不盈利。
所以相比于其他游戏公司,网元反而要显得更加纯粹一点了。
国内的单机市场规模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小,不仅仅是最后生还者,包括此前的荒野大镖客,尼尔等多款游戏,华夏区的销量都是拍的进前三的。
跟市场成熟的北美虽然没有办法相提并论,但绝对是游戏厂商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对比国外的游戏厂商,网元跟天河网络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所谓的自己人。
但跟天河网络不同的是网元的劣势很大。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技术层面上的差距了,再来就是定位上的问题。
天河网络能够豪掷一亿成本甚至更高来进行游戏开发,那是因为天河网络的定位就不仅仅是国内而且全球范围。
但网元就不同了,执着于华夏风再加上纯粹的单机,这导致他们的受众群体一缩再缩,仅局限于国内喜爱这一题材的玩家。
再加上国内有一个同行天河网络,带动国内游戏发展的同时,玩家们也会不由自主的提到天河网络来进行对比。
这种情况下,你的游戏敢跟天河网络卖一个价钱?
别闹了,甚至你卖一半的价格,人家都会表示质疑。
肯掏钱的玩家群体基数在这里,定价低了收不回成本,定价高了玩家不买账,这就是网元很尴尬的境地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 无形装逼最为致命()
这一次的活动基本上算是初试,对于媒体算是公开的,但对于普通的玩家而言并没有做什么宣传,毕竟这一次的活动甚至连游戏什么的都没有。
换一句话来说的话,基本上就是全凭借嘴炮。
“天河网络跟企鹅的ega算是扶持力度最大的一批了。”孟宪生跟楚河两个人谈着。
相比于楚河只是单纯的想要扶一下国内那些不容易的游戏团队,跟独立制作人一把,ega想要推广自家平台一统江山,打出国门而扶持相比。
孟宪生就没有那么大的目标了,他就是很普通的一亩三分地,好好搞好自家的网元。
包括发行渠道网元的发行渠道算是国内前三的了,仅次于被广大玩家鄙视的凤凰系,以及有野心却没能力的方块系,跟这些四处抢游戏,投资一些比较不错的工作室相比,网元几乎就只发行自家的游戏。
至于这一次牵头联合天河网络跟企鹅方面搞这个活动,也是存着自己想要进入其它一些热钱领域。
毕竟真要靠着单机自负盈亏的话,以网元的这几款游戏投资力度来看,那网元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
“也不算扶持,实际上天河网络从中也获利不少。”楚河说了一句大实话。
之前跟ega合作的华夏之星计划,以及之前天河网络自己搞的起源计划,实际上还是有不少还可以的作品出现的。
当然其中不温不火的产品,还是占据绝大多数,不过却也有一些爆款的作品。
但这些游戏大多数是小制作的像素类型,又或者是小制作的回合制游戏。
不过可以看见其中有不少制作者还是有一些本事的,对于这些人天河网络跟企鹅方面都给与了不少的资金支持,而且也充分给予了创作自由。
“不过像孟总这样的人,可以说越来越少了。”楚河看着孟宪生笑着说道。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游戏公司也挺想要做好游戏的,谁不想一边做着好游戏一边赚着大钱?
但关键是游戏公司背后的人,他们要看的是一份份漂亮的财报。
“因为我自己也算是一个游戏迷吧,而且早年我也是靠盗版起家的。”对于这一点孟宪生毫不避讳的说。
实际上不少的大鳄早期都是通过盗版起家,而孟宪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早年开办胶印厂,算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光盘复制、印刷、包装、发行与一体的公司。
可以说当时市面上的盗版游戏光碟,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孟宪生的厂子。
不过这也算是时代的洪流,毕竟经济条件决定了一切,游戏的主流受众群体大多是二十岁上下,一张正版上百元的游戏光盘,在那时候可不是谁都能够负担得起,即便是现在如学生党就算选择入正一般也只会考虑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游戏,而不是凡是游戏都入正。
就算没孟宪生,也会有楚宪生,张宪生。
“环境所致,再加上本身游戏行业的人不争气,国产单机自掘坟墓。”楚河摇头说道。
如果说盗版是让国产单机元气大伤,那如奥美电子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