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皱了皱眉,抱着袁绍的胳膊摇晃起来,“夫君,你不是也经常说要让显甫好好历练一下吗?这可是个很好的机会啊,夫君就答应了吧!好不好嘛?”

    三十几许的人还如此撒娇,若是外人看了肯定会起一身鸡皮疙瘩,不过袁绍却甘之若饴,他心里的犹豫本来就不是很强烈,这时立即点头答应下来,随即凑到刘氏耳边说了句什么。后者轻啐一口,一张俏脸顿时变得通红,双眼中也是春色一片。

    袁绍哈哈一笑,上下其手占了好一番便宜才放开刘氏,拿着郭图的那封信向前院的大厅走去。

    审配、辛评、辛毗和逢纪正在各自处理手头的公务,沮授和郭图负责的事情都分摊到了他们头上,一个个忙得晕头转向,都没看到袁绍进来,直到后者轻咳一声,他们才纷纷起身行礼。

    “诸位请坐。”袁绍走到主位坐下,压压手让各人落座,然后把那封信递给了审配,令其互相传看一下。

    四人看完信后面面相觑,之前他们已经知道郭图有极大可能被公孙续俘虏,如今证实了此事,即使平时和郭图不睦,此时也难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

    坐席最近的审配把信件还给袁绍,躬身问道:“不知主公对此事有何看法?”

    袁绍淡然道:“吾同意和公孙续交换俘虏,而且会让显甫主持此事。”

    四人一听就明白袁绍的意图,无不大吃一惊,脸色也表现各异,不过却无人开口反对——最支持长子袁谭的沮授如今身在大牢,审配略倾向于袁谭,不过其他三人都支持袁尚,他孤掌难鸣之下索性不做无谓之争。

    “既然诸位都不反对,此事就这么定了!回头显甫若需帮助,还望诸位鼎力相助。”袁绍见如此容易就取得四人的支持,忽然觉得应该把沮授多关一段时间,如此耳边就会清静很多。

    “谨遵主公之命!”

    袁绍愉快地笑了笑,接着道:“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情,可能诸位已经知道了。曹孟德和刘玄德今日会亲自前来和老夫商议结盟一事,诸位认为该如何划定细节?”

第五百六十六章 尴尬审配邀郭嘉() 
    天色微亮的时候,穿着一身孝服的公孙续策马出了博陵北门,回头看了看城头上的郭嘉等人,一提缰绳向前奔去。百余名浑身缟素的护卫护送着公孙瓒的灵柩紧随其后,在他们身后,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正在不断走出城门,亦是人人戴孝。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十几万大军才全部离开博陵,卷起漫天

    最后一名士卒的背影消失在远处之后,郭嘉转过头,对身后的陈宫和高顺肃然道:“承蒙主公信任,把这幅重任交到吾等手中,还请二位鼎力相助,切不可辜负了主公的信任!”

    公孙续原本想今日就带上黑山军上下数十万人一起幽州,那样的话只需要留下陈宫和高顺二人镇守博陵即可,郭嘉认为仓促迁移黑山军肯定会出现很多后遗症,于是提议自己留下来慢慢处理此事,让公孙续把黑山军中的青壮士卒带走,如此一来留在博陵的家眷们只会服服帖帖的听命行事。公孙续深以为然,再加上交换俘虏的事情也需要人主持,这种收买人心的露脸机会当然要交给自己人,于是就令郭嘉暂且留守博陵,陈宫和高顺辅之,处理完黑山军的迁移和交换俘虏这两件大事之后再回幽州。

    “下官(末将)唯将军马首是瞻,定当用心做事,绝不敢有半分懈怠!”陈宫和高顺躬身行礼,态度十分恭敬。

    陈宫已经被公孙续任命为博陵县令,而高顺被任命为折冲校尉,算是正式成为了幽州体系中的一员。二者都是低品小官(注:武帝时设八校尉,地位仅次于中郎将,如今天下大乱,稍稍有些实力的都敢自称将军,校尉反而成了最低级的军官,一般只能统领数百到一千人不等。不过幽州军中实力雄厚,校尉实打实的能独领一军,而且权力加大了数倍,诸如赵云、阎柔都是如此。),偏偏郭嘉的官职(军祭酒,九品)更低,尽管大家都知道他的官职和自身的权势和影响力完全不符,但是总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于是公孙续任命其为军师将军(正六品的杂号将军),故而陈宫和高顺称呼其为将军而不是祭酒。

    “如此甚好!办完这两件大事之后,某定当为二位请功!”郭嘉笑着勉励了一句,对陈宫吩咐道:“还请陈县令立即带人去清查登记人口数目,务必不遗漏一户。对了,别忘了先把分田地的事情宣扬出去!”

    之前公孙续在白马营实行军功授田制,引起很多门阀和豪强的反对,不过他并未全面推广,公孙瓒又全力支持,军中更是一片拥护之声,于是那些反对也就不了了之。

    这次为了尽快彻底的安定黑山军上下的人心,公孙续准备给他们授田,不过做法和当初白马营分田地的时候有所差别,唯有这次跟随大军南下的那些人才有资格,战死或者负伤者分到的数量分别增加一倍和五成,而且所分的田地也是天津那边的荒地,此举可谓是一举数得:其一,能开垦出来大量荒地;其二,天津那边的晒盐场需要大量人手,黑山军的家眷们正好过去干活,还能获得一些酬劳补贴家用;其三,和当初给白马营的将士们授田的时候一样,在那边划分田地不会太过刺激那些门阀豪强,公孙续将来肯定要清理门阀世家,不过目前还没打算和他们翻脸。

    “下官这就去办!”陈宫拱手行礼,带着十几名随从转身离去。

    高顺赞叹道:“各地诸侯无不大肆圈地敛财,唯有主公反其道而行之,如此仁义之举,定能迅速收拢人心啊!”

    郭嘉笑道:“主公志在天下,岂会在乎些许蝇头小利?主公临走的时候吩咐要尽快灭掉陶升,将军可有什么策略?”

    “末将准备先找人仔细了解一下燕山上的情况,若是能找到陶升的藏身之地,末将准备亲自带人去对付他!”高顺不假思索就做出回答,显然早已想过这个问题。

    “将军大可不必去找其他人!”郭嘉摇了摇头,面带讥笑道:“有个人肯定能帮到你!”

    高顺立即明白过来:“将军所说的,莫非是陶大勇?”

    “不错!此人对陶升了如指掌,稍后某就让他去见将军,他肯定知无不言。”

    “多谢……”

    高顺道谢的话尚未说完,几匹快马奔到了城墙下,马上骑士对着郭嘉抱拳叫道:“启禀将军大人,冀州来了信使,正在南门外等候入城!”

    “陶大勇的事情稍后再说!高将军,且随某先去见见袁绍的使者!”

    “喏!”

    二人迅速下了城墙,快马加鞭赶到了城南,登上城头向城外观看。

    “怎么会是此人来做信使?”郭嘉见来人竟然是审配,不禁有些吃惊,此人可是袁绍很器重的谋士,送一封信这种小事怎么会用到他?

    审配这时恰好抬头,看到郭嘉也有些惊讶,拱手道:“奉孝,别来无恙乎?”

    郭嘉笑着拱手还礼:“某一切安好,多谢正南先生的挂怀!先生近来可好?”

    “尚好!尚好!”审配的笑容有些尴尬,郭嘉昔日在袁绍账下的时候籍籍无名,没想到去了幽州竟然一飞冲天,如今再次相见,单论地位的话对方已经远远超过他了,对各自主公的影响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快快打开城门,迎接正南先生入城!”郭嘉喝了一声,快步向城墙下走去。按说他大可不必亲自去迎接审配,不过昔日总算是有一段同僚之情,而且此人的品行也值得钦佩,若是太过简慢会让人说闲话。

    高顺赶紧带着人跟了下去,审配可是带着数十名护卫的,若是其中有人起了歹心伤到郭嘉就完了。

    不过高顺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城门打开后,审配迅速下马,吩咐随从护卫留在原地,独自一人走上前来。

    郭嘉见审配如此识趣,做个手势让高顺等人止步,快步迎了上去。

    二人在城门下方简单寒暄了几句,郭嘉就邀请审配去府中详谈。

    审配笑着推辞道:“某这次只是作为副手,真正做主的另有其人!”

    “哦?”郭嘉一怔,略一沉思问道:“莫非是袁尚公子来了?”

    审配是何许人物,冀州上下能让他做副手的除了袁绍父子之外别无他人,郭嘉又早就知道袁绍试图废长立幼,肯定不会放过这个让袁尚积攒名望的好机会,因此才一口猜测是袁尚。

    审配惊叹道:“奉孝果然心思敏捷,一猜就中啊!不错,三公子奉主公之命主持交换战俘一事,此时正在城外十里处等待奉孝前去商谈!”

    “城外相见?”郭嘉脸上露出一丝奇怪的笑容,心里对袁尚的极为鄙夷,那厮也太胆小,太目光短浅了吧?这是双方的正式会面,商谈的又是交换俘虏这等仁义之事,谁敢当场翻脸动手就会背上破坏此事的大罪,到时候不但会名望扫地为世人唾弃,而且还会被己方的将士们痛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自己人暗算!若是袁尚胆敢进入博陵,他不但不会动手,反而要千方百计确保对方的安危。

    审配暗自叹了口气,他从郭嘉的笑容里就能看出对方心里在想什么,只是他对此也无可奈何,临行前袁绍再三严令,绝对不能让袁尚遭遇半点危险。而且他之前也试图劝说袁尚,不进城可以,最少也要抵达博陵城附近,以免被对方嘲笑,结果却被袁尚断然拒绝,坚持要选在一处四面开阔的小山坡上商谈此事,打的就是稍有不对就赶紧逃跑的主意。

    “奉孝,能否出城与三公子相见?”审配神色尴尬的询问,自己都觉得极为失礼,哪有上门谈判却让对方离开家门的做法?

    郭嘉肃然道:“正南先生都开了口,某岂有回绝之理?不知袁尚公子带了多少人,某也带上对等的人数前去,以免……呵呵……”

    以免什么?当然是以免吓到袁尚啊!

    审配老脸一红,故作没听出郭嘉话中的内涵,拱手道:“奉孝高义,某感激不尽!三公子带了五百人,俱是骑兵。”

    郭嘉回头道:“高将军,点五百人随某去见袁尚公子!”

    “谨遵将军之命!”高顺抱拳答应,跳上马背向军营奔去。

    “将军?”审配讶然看着郭嘉,此人不是祭酒吗?什么时候成了将军了?

    郭嘉淡然道:“某不才,被主公任命为军师将军,如今总览博陵一切事务。”

    审配大吃一惊,随即心里升起了浓浓的不甘和羡慕,郭奉孝比自己小了七八岁,竟然已经是手握大权的军师将军,自己却还是个小小的治中(治中从事史,官名,从七品,刺史府的三号人物),而且对方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身居如此高位,实在是让人情何以堪啊!那公孙续也确实心胸开阔,竟然让年纪轻轻的郭嘉独掌大权,若是换了自家主公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除非是三公子袁尚……

    “正南先生!正南先生!”

    郭嘉的叫声把审配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抬头一看发现高顺已经带着五百骑兵到了近前,当下急忙拱手致歉:“适才一时恍惚,奉孝勿怪!”

    郭嘉摆摆手,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正南先生,走吧!”

    “请!”审配伸手延请,转身向城外走去,不料郭嘉忽然说了一句话,他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

    “袁使君试图废长立幼,某完全可以理解,只是袁尚公子竟然连博陵城都不敢接近,呵呵……”

第五百六十七章 激烈争执谈条件() 
    太阳刚升起来不久,阳光温暖而不燥热,淡淡的清风不时吹拂而过,空气中弥漫着各色野花的香味,令人有些醺醺欲睡。山坡上面的草地上铺着一张宽大华丽的毯子,穿着一身白色锦袍的袁尚很随意的坐在上面,心不在焉地翻动着手中的书籍。一个俊俏的小侍女跪坐在袁尚身后待命,若是不知内情的人看到这一幕,肯定会以为这位贵公子在踏青游玩。

    袁尚看似悠闲,心里却有些忐忑不安,临行前父亲确实交待要确保自身安危,不过也说过不可太过胆怯而堕了自家威风,若是拿不定主意就多听听审配的建议。途中他和审配商议此事的时候,对方提议直接进入博陵城,还保证不会有危险,却被他断然拒绝,还坚持在此地见面——他并不知道自己心目中‘凶恶残暴的公孙续’已经离开了博陵,极为惧怕被对方强行扣留,无论如何都不敢接近博陵,更别说进入博陵城中和公孙续当面商议事情。

    袁尚也知道自己的这种做法实在欠妥,公孙续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而他仅仅只是一个空头的校尉,根本就没有资格和公孙续平起平坐,更别提让对方出城十里来商议事情了。他这次来主持商谈俘虏交换一事,可是关乎着能否顺利成为继承人,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能失败,若是公孙续执意不来,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壮起胆子去博陵城外和对方见面了,不过他还是万分期待审配能说服公孙续,就不必冒险去见公孙续了。

    一本书都翻了一半了,却依旧不见审配的消息,袁尚随手扔掉书,皱眉喃喃道:“为何还没回来?莫非公孙续不肯前来?若是如此,我到底要不要去博陵呢?”

    小侍女怯生生的劝道:“公子不要去好不好?听说那公孙续生的青面獠牙,喜欢生吃人心呢……”

    袁尚顿时被逗乐了,故意叹口气道:“是啊,而且他最爱吃的就是你这种水灵灵的小丫头,你说本公子要不要把你给他吃呢?”

    小侍女吓得眼泪都出来了,低声哀求道:“不要啊公子!婢子不想被人吃掉,婢子只想好好侍奉公子……”

    袁尚哈哈一笑,在对方脑袋上敲了一下,“好了好了,别哭,本公子骗你的!公孙续那厮虽然不如本公子英俊潇洒,但是也勉强过得去,生吃人心什么的更是谣言。”这小侍女是刘氏的远房亲戚,平时又很乖巧懂事,迟早会收入房中,因此他才故意逗着对方玩,若是换了普通的奴婢在面前哭泣,不上去几脚踹翻才怪。

    “公子坏死了……”小侍女破涕为笑,取出帕子擦拭眼泪。

    袁尚正要调笑几句,忽然听到远处有声响,赶紧抬头望去,只见一队骑兵出现在几里开外,从装束上看正是幽州军,最前面的那人依稀正是审配。他又惊又喜,急忙喝令在周围歇息的五百精锐骑兵速速上马集结,对方既然来了,无论如何他也要上前迎接。

    “咦?奇怪!”袁尚下完命令,再次看过去的时候惊讶地叫了一声,“那人似乎是郭嘉,难道公孙续并未亲自前来?”

    袁尚此时心里有些恼怒,公孙续没有亲自前来,显然是看不起自己!不过转眼一想又有些庆幸,郭嘉毕竟在父亲麾下效力一段时间,怎么说都有一段香火之情,和他谈判肯定比面对公孙续容易很多。他从护卫手中接过缰绳,快马奔下了山坡。

    双方接近之后,郭嘉令高顺等人原地等待,跳下马走了过来。

    审配不敢怠慢,赶紧跟着跳下马背。

    郭嘉来到袁尚面前四五步开外停了下来,态度和善的和对方闲聊了几句,审配又在一边笑着插几句嘴,气氛很是亲切。

    叙旧完毕,袁尚伸手延请:“奉孝先生,请!”

    郭嘉向山坡上看了看,正好那名小侍女也在往下面看,双方目光相对,那小侍女吓了一大跳,赶紧转身就跑。郭嘉笑了笑,淡然看了一眼袁尚,心里对对方的评价再次低了一筹,这等要紧的场合都要带上侍女,倒是和袁绍少年时一样的风流!只不过此子和其父少年时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啊!

    袁尚并不知道郭嘉在腹诽自己,和审配陪着对方上了小山坡,一起在那张大毯子上坐了下来。

    三人又简单寒暄了几句,审配率先开口切入了正题,“郭将军,不知你对这次交换俘虏有何看法?”

    “郭将军?”袁尚也和之前的审配一样大为惊讶。

    “看某这记性!”审配不好意思的拍了拍额头,沉声道:“启禀三公子,奉孝现在是军师将军,公孙续将军今日已经回转幽州,这边的事情他能一言而决!”

    “恭喜奉孝先生了!”袁尚明显的松了口气,公孙续那厮给自己父子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滚的越远越好!

    “多谢!”郭嘉云淡风轻的笑了笑,肃然道:“郭公则的那封信其实是按照我家主公的意思所写,主公临行前又再三叮嘱,务必按照他的意思交换俘虏,否则宁可不换!”

    “这绝对不可能!”审配断然拒绝,愤然道:“这是明目张胆的讹诈勒索,换了谁都不会同意!”

    郭嘉呵呵一笑:“我方那些被俘将士的家眷都在幽州或者博陵,不管你们使出什么手段,他们都不可能投靠你们,若是逼得急了,他们很可能会假意答应,将来等待机会倒戈一击!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去做苦力,不过某倒要问问正南先生,袁使君有那么多的粮食吗?反观你方的俘虏,他们在屡战屡败的情况下依旧奋勇上阵,而且又都通过了上次大清洗的考验,其忠心程度毋庸置疑,一旦换回去就能重新拿起武器上阵!用一群对你们来说毫无作用的人交换回去一批精兵强将,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莫非正南先生以为那些被俘的冀州军将士没有被换回去的价值吗?”

    “某何曾说过这等话!这只是你的强加之词罢了!”审配赶紧开口反驳,郭嘉最后这句话若是传到将士们耳中,自己可就有大麻烦了!他接着冷笑道:“至于奉孝刚才说黑山军和幽州军的俘虏不可能被收服,某深表赞同,不过如今冀州各处百废待兴,正好需要大批‘放心使用’苦力,至于粮食的问题更不用奉孝操心,徐州刘使君和兖州曹使君都已经答应全力相助!”

    审配在‘放心使用’这四个字上刻意加重了语气,其意不言而喻,那就是威胁郭嘉,我们根本就不在乎那些俘虏的生死,不换就不换,大不了把他们像牛马一样使用至死。

    郭嘉厉声喝道:“素闻审配仁义无双,如今看来也只是欺世盗名罢了!既然你方毫无诚意,此事就此作罢,某这就回去说服主公再次挥师南下!”

    审配冷笑道:“我冀州上下众志成城,只要尔等敢来,必定会遭遇一场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