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郃放下茶盏,拱手道:“末将不明白,还请将军不吝赐教!”
公孙续淡淡道:“很简单,王奔死后,天子手中再无可用之将,二杨背叛了西凉军,只能依附天子,若是将其二人严加治罪,天子恐怕连身边的护卫都凑不齐。天子肯定明白这一点,因此最多略施薄惩。”
张郃神色一凛,小声道:“将军的意思是说,天子对将军可能有所防备?”
“不是可能,是肯定!天子对某并不信任,只是迫于无奈才同意前去幽州,又岂会把禁卫队伍都交给某去组建?”公孙续说到这里站起身来,笑道:“隽乂,某去县衙看看。”
“末将继续去巡视全城。”
二人走出宅院,张郃自去巡城,公孙乙带着百余名护卫,随同公孙续前往县衙。
到了县衙一看,只见两个盔甲不整的将领正跪在大门外,不必说就知道是杨奉和杨定。
二杨听到脚步声同时转头,当看到来人竟然带着一大群护卫的时候,立即就反应过来,为首那个高大的青年肯定是公孙续,赶紧叩头行礼:“末将参见公孙将军!”
“二位不必多礼!”公孙续虚扶了一把,故作不知问道:“二位是?”
“末将杨奉!”
“末将杨定!”
公孙续笑道:“原来是二位杨将军,本将军听到过你们的名字。不知二位在这里作甚?”
二杨面色尴尬,又不敢不回答公孙续的问题,他们悄然对视一眼,杨奉语气惭愧道:“启禀将军,逆贼追来的时候,末将奉命断后,奈尔贼军势大,末将抵挡不住,被迫带着部下逃走,实在没有能力带上大臣们的家眷和随从一起走。至于杨定……他跟着太仆大人去阻击追兵,力战之后损失惨重,太仆大人坚决不走,为了保住大人的性命,他不得不大起胆子将其打晕,回来之后,太仆大人震怒无比,声称要奏请陛下严惩吾二人。因此……因此末将二人跪在这里等候陛下发落!”
公孙续‘恍然大悟’,沉声道:“原来如此!不过二位将军已经尽力了,大臣们的家眷和随从又被本将军的部下救了回来,陛下应该不会责怪!二位将军只管放心,若是陛下准备重责二位,本将军会替你们辩解几句!”
“多谢将军!”二杨大喜,再次叩头道谢。
公孙续又安慰了两句,让公孙乙等人在外面等候,快步走进了县衙。刚走到二堂,就听到后院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哭诉不休,想必就是太仆韩融,天子似乎正在劝慰。他使了个眼色,在二堂值守的幽州军士卒立即大声向里通报。
“启禀陛下,公孙续将军求见!”
里面的哭声一顿,随即传来天子温和的声音,“请他进来!”
公孙续解下佩剑,放在左侧墙下的兵器架上,大步走进了后院。
后院有一口不大的池塘,边上有一张石桌哦,四面配着四个石凳子,天子正坐在北面的凳子上,一个穿着紫色官袍的老者陪坐在一侧。见到公孙续进来,天子笑着点头示意,那老者却好奇的打量了一下公孙续。
公孙续在五六步开外停住脚步,躬身道:“末将参见陛下!”
天子笑道:“将军免礼平身!请坐!”
“多谢陛下!”公孙续直起腰,又对韩融拱手一礼,问道:“敢问可是太仆大人?”
“正是老夫!”韩融欠身还礼,语气感激道:“若非公孙将军及时赶到,只怕陛下又会被郭李二贼挟持,将军可是立了大功了!”
公孙续摆摆手,谦逊道:“不敢当!此乃末将分内之事,何功之有?太仆大人慨然率军断后,给陛下争取了很多时间,这才是真正的大功啊!”
韩融有些惊讶,他原本以为公孙续年纪轻轻就手握重兵,肯定会锋芒毕露,没想到却如此圆滑。难怪对方能在公孙瓒和张燕接连战死的情况下,迅速整合黑山军和幽州军内部,不给袁曹刘三家可趁之机。回过神来之后,他赶紧也谦逊几句。
天子微笑道:“二位爱卿都有大功,朕会牢记在心里,等到到了幽州,安稳下来之后定会厚加赏赐!”
公孙续和韩融赶紧行礼道谢:“多谢陛下隆恩!”
天子上前扶起二人,笑道:“二位爱卿不必多礼,请坐!”
三人各自坐落之后,天子令人给公孙续端上茶水。
侍女退下后,公孙续问道:“陛下,刚才末将进来的时候,看见杨奉和杨定二位将军跪在门外,不知是何原因?”
天子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二杨不管怎么说都是他的人,一个丢弃大队人马在追兵到来之前逃走,另一个也怯战而逃,虽然杨定把韩融带了回来,也算是抵消掉了一半罪过,但是却无法改变其逃跑的事实。
韩融见天子不好回答,赶紧解释道:“公孙将军,是这样的……”他越说越是气愤,说完后已经气得脸色通红。
公孙续点头道:“原来如此!难怪太仆大人如此气愤!”
韩融对天子拱手道:“陛下,请严惩其罪过!”
天子微微蹙眉,正如刚才公孙续和张郃所说,他如今文臣一大堆,武将却无人可用,二杨是目前唯一的选择,就算要治罪也要等到有新的可靠的将领到了身边再说。只是韩融是两朝元老,德高望重,二杨又确实罪过不小,他又不好断然拒绝韩融。他摸着胡须故作思索,实际上是想等杨彪等人过来之后劝说一下韩融。
公孙续把天子的神色尽收眼底,他心里冷笑一声,沉声道:“陛下,二位杨将军确实有罪,不过他们投靠陛下能严重打击郭李二贼的气焰,而且正值用人之际,末将想替他们求个情,请陛下准许他们戴罪立功,若是再犯罪过,二罪并罚绝不姑息!”
天子大为喜悦,点点头就准备答应。
韩融沉着脸道:“陛下,老臣反对公孙将军的提议,有功必赏,有罪必究,岂能随意姑息?请陛下严惩其罪,以儆效尤!”
天子心头叹息,这韩融确实忠直,奈何却不知变通,实在让人头疼。
“太仆大人,尽管郭李二贼铩羽而归,但是其实力犹在,陛下将来要还都长安,到时候肯定要和他们一番恶战,二杨肯定能起一份不小的作用!因此末将愿意替他们担保,若是再犯罪过,末将愿意与其同罪!”
第五百九十三章()
上党县衙的后院内,众臣各执一词,大多数人都站在韩融一边,赞同严惩杨奉和杨定,只有杨彪和朱儁等少数人看出了天子的心思,极力请求天子给二杨将功赎罪的机会。杨彪和朱儁这边虽然人少,但是分量足够,又有公孙续出面做保,最终还是在这场争执中占了上风。
天子重重咳嗽一声,众人迅速安静下来,他沉声道:“朕意已决,责令杨奉、杨定戴罪立功,重组皇宫禁卫,若有差池,严惩不贷!”
杨彪、朱儁和公孙续等人立即躬身道:“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韩融等人只好按捺住心头的不忿,跟着躬身领命。
天子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淡然道:“宣杨奉和杨定觐见!”
“陛下有旨,宣杨奉、杨定觐见!”
大门外的二杨吁了口气,心里十分喜悦,天子既然召见,肯定就是准备赦免他们临阵脱逃之罪,否则直接拉下去砍了便是,完全不必如此费事。他们迅速站起身来,不禁想起了公孙续之前所说的话,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那位幽州大将军替他们说了几句好话。二人悄悄对个眼神,准备回头就去拜访公孙续。
二杨随着公孙续安排的侍卫走进内院,杨奉迅速抬头看了看,只见站在天子右侧的韩融和士孙瑞等人正怒视着自己,天子左侧的杨彪和朱儁面无表情,公孙续站在朱儁旁边,微不可觉得点了点头。杨奉心头大定,更加确信是公孙续说了好话,天子这才放过了自己和杨定。
二人在七八步开外就停住脚步,伏地叩头道:“罪将杨奉(杨定)拜见陛下!”
天子并未叫起,肃然道:“汝二人临阵脱逃,朕本该严惩不贷,不过看在太尉、大司农以及公孙将军等人的面子上,朕网开一面,给尔等立功赎罪的机会,切不可辜负朕的期待!”
“多谢陛下隆恩,罪将一定用心做事,戴罪立功!”二人赶紧叩头谢恩,只是心里都有些奇怪,杨彪和朱儁素来对他们十分厌恨,为何忽然站出来求情?思来想去,似乎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公孙续将军大力求情,杨彪等人顺水推舟罢了。
天子见二杨态度恭敬,心里很是满意,沉声道:“到达幽州之后,你二人立即着手重组皇宫禁卫,务必尽心做事,否则定当严惩!”
“遵旨!”
“下去吧!”天子摆摆手令二人退下。
“多谢陛下,罪将告退!”二杨再次叩头谢恩,倒退着走了出去。
天子掩口打了个哈欠,环顾左右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别的事情?”
众臣见天子疲倦不堪,纷纷识趣的躬身告退。
天子起身走向屋子,走出几步之后似乎忽然想起什么,回头道:“太尉大人请稍留片刻,朕有点小事和你说说!”
已经走到院门处的杨彪答应一声,对朱儁和公孙续等人告了声罪,转身走了回来。
公孙续神色不变,心里却冷笑一声,不必想就知道,天子肯定想和杨彪谈谈重建皇宫禁卫的事情,只要到了幽州的地盘上,哪怕任由天子敞开了去挑选人手,也无法对自己造成半点妨碍。
杨彪随同天子走进屋子,各自落座之后,天子小声道:“太尉大人,公孙续和二杨素不相识,为何会替他们求情?”
杨彪摸着胡须想了想,淡然道:“陛下无须担心,以老臣之见,此乃公孙续向陛下示好之意!”
“太尉何出此言?”天子大为惊讶。
“老臣说句僭越的话,如今陛下手头的力量十分微弱,完全无法和公孙续对抗,若是他心怀不轨,完全可以让自己的亲信来担任陛下的禁卫,陛下根本无法反对。他却并未这么做,而是由陛下决定此事,可见其对陛下还是很敬畏的!只要陛下以诚相待,他必定不会效仿西凉逆贼!”
天子明显松了口气,微笑道:“太尉言之有理!公孙将军及时救驾,其忠心毋庸置疑,是朕想多了。”
“陛下圣明!幽州富庶强盛,只要好好笼络住公孙续,令其忠心为陛下做事,必定能击败各地叛贼,重振汉室雄风!”
“太尉所言极是!”天子点了点头,随即皱眉道:“朕就怕公孙续实力越来越强,最终无法控制啊!”
杨彪向前凑了凑,小声道:“陛下,别忘了刘伯安还在幽州,只要他能鼎力协助,未尝不能从内部分化拉拢幽州军!”
天子赞许的点点头,暗下决心到了幽州一定要好好和刘虞拉下关系。
公孙续和众臣在县衙门口告别之后,只觉得疲倦难耐,带着公孙乙等人就回到了临时居所,草草洗漱之后,躺在床上就昏睡过去。
黎明时分,公孙乙在外面敲门,公孙续一下子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他用火折子点起油灯,让公孙乙进来说话。
公孙乙推门进来,把一个小竹筒递给公孙续,“公子,郭姑爷的回信到了!”
公孙续从竹筒里取出一张小纸条,缓缓打开来,只见上面写着‘时机未到,可遣一员大将,率军三五万前去助阵’。他顺手把纸条在油灯上点燃,略微一想就明白了郭嘉的意思,此时不是夺取长安进而攻占关中的好机会,不过既然马腾有意攻打长安,倒是可以派遣大军前去摇旗呐喊,若是马腾能顺利攻下长安自然是件好事,总比继续让李傕郭汜二贼控制长安好多了。若是马腾未能攻下,幽州军也没什么损失,最多就是耗费一些钱粮罢了。
“请张郃将军来见我!”
“喏!”
片刻之后,张郃就赶了过来,神色十分平静,完全没有因为被人从被窝里叫起来而不快。
公孙续让张郃坐下,开门见山道:“隽乂,有件事要你去做!”
张郃也不问什么事,拱手道:“请将军下令,末将定当不辱使命!”
“好!马腾派人来和某联络,言说意欲攻取长安,某准备派兵相助,就由你走一趟吧!”
张郃大喜,还以为公孙续也有意夺取长安,急忙抱拳道:“末将遵命!请将军放心,末将定会协同马将军攻下长安!”
公孙续歉然笑道:“隽乂不必如此兴奋,某此时并无夺取长安的意思,只是让你率军前去摇旗呐喊罢了!”
张郃一怔,立即明白了公孙续的意思,苦笑着点了点头。
“你带两万五千人前去池阳见马腾将军,上党暂时交给单猛,你回来之后,他再移交给你!”
“遵命!将军,末将何时启程?”
“明日某就会护送天子离开,你就后日启程吧!”
“喏!”张郃抱拳领命,小声问道:“将军既然无意夺取长安,为何又答应和马将军联手?”
公孙续和马云騄的婚约并未宣扬开来,张郃并不知道此事,因此才不解的询问。
公孙续苦笑道:“某正想告诉将军,昔日家父和马将军定下了姻亲,马将军把女儿许配给了某,因此某无法拒绝!”
张郃吃了一惊,犹豫着问道:“将军,既然有这层关系,若是马将军强令末将一起攻城,末将该如何应对?”
公孙续笑了笑,并未回答这个问题。
张郃心领神会,知道公孙续的意思是不必理会马腾的命令,只是他还是有些担心,接着问道:“若是马家小姐下令,末将听还是不听?”
公孙续皱了皱眉,含含糊糊道:“若是她下令,你酌情处理即可!”
张郃点头答应,心里却十分纠结,酌情处理?这道命令可真是要命!罢了,到时候再临机处置,只要别损失太大,将军应该不会责罚。
公孙续摆摆手道:“隽乂,你去吧!”
“喏!末将告退!”张郃转身走了出去。
“小乙!”公孙续对着门外叫了一声。
“公子有何吩咐?”公孙乙闪身进来问道。
公孙续揉了揉额头,轻声问道:“你当初和墨娘子分别的时候,她可曾说过何时归来?”
昨天夜里,公孙续已经派人和梁甫见了一面,也知道了墨冰梅在长安城内做的事情,知道对方安然无恙,只是却始终不见她回来,不免还是有些担心——倒不是担心墨冰梅在回来的路上出什么意外,1而是担心她又去刺杀郭李二贼。
“墨娘子说事情办完就会回来,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在明后天吧!”公孙乙的语气有些不确定,他和墨冰梅在长安城外就分开了,之后也只是收到对方让他先走的命令,并未和对方再接触过。
公孙续沉着脸道:“天明之后,立即派人前去长安,务必打探出她的下落!”
“喏!小的亲自去!”
“不必!派些可靠的人去就是,你跟我回去幽州!”公孙续摇了摇头,公孙乙用起来还是很顺手的。
“喏!小的这就去安排人手!”
公孙乙退出去之后,公孙续走到窗前看看天色,也懒得再睡一会,令人打水洗漱,完了之后又去院子里练习了一套拳法。
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傕执意攻郭汜()
深夜,长安,城东李傕军军营。
帅帐内灯火通明,脸色苍白的李傕昏睡在床榻上,几个医师正在忙着给他处理伤口以及灌药。李傕伤势沉重,刚回到长安城外就昏迷过去,好几个时辰都未曾醒来。
账外,贾诩、李儒、李利三人正在焦急的等待。
李儒抬头看了看西面的星空,忽然幽幽道:“可惜啊,若是侯爷无恙,郭阿多早已全军覆没了!”
李傕回城之后不久,同样昏迷不醒、但是伤势更加沉重的郭汜也被部下抬了回来,郭汜营中无人主持局面,其部下一片混乱,最后还是几个校尉商议之后紧闭军营大门,提心吊胆的等待着李傕军的攻击。幸运的是李傕一直昏迷不醒,贾诩等人虽然可以稳住军中局面,但是却无一人胆敢调动兵马,以至于白白丧失了击溃郭汜所部的绝佳机会——李傕对兵权视若禁脔,哪怕是他最信任和器重的贾诩和亲侄子李利也不敢私自调动一兵一卒。
贾诩和李蒙同时叹息一声,和李儒一样感到可惜,若是能迅速击溃郭汜,再兼并其部众,李傕就能独霸长安,实力也会倍增,完全可以抵消失去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只可惜李傕的脾性实在暴虐残酷,之前他一个堂侄擅自调动了一百士卒就被他斩首示众,贾诩等人实在不敢擅自挥军攻打慌乱中的郭汜所部。
贾诩轻声道:“最好的时机已经失去!若是郭阿多不死,侯爷醒来之后,某会劝说他和郭阿多握手言和!”
李儒缓缓点了点头,如今天子已经逃走,肯定很快就会昭告天下,宣布西凉军为逆贼,西凉军势必成为众矢之的。除非郭汜死了,李傕能一举击溃郭汜军并且将其兼并,否则最好的对策就是与其罢兵言和,联手应付西凉军面临的巨大危机。
李利皱了皱眉,对贾诩的这个提议并不赞同,郭李两军都有无数人死在对方手中,这其中就包括他的几名亲信,因此他最想做的就是攻破郭汜军的大营,把郭汜及其忠实拥护者斩尽杀绝。他的这个想法其实也代表了大多数李傕军,双方之前早已仇深似海,若非天子忽然出逃,此时肯定还打得昏天黑地。在李利看来,唯有击杀郭汜,双方之间的战斗才会彻底罢休,否则就算暂时合作,将来肯定还会再次反目。不过此时李傕尚未醒来,他并未和贾诩争论,准备回头再向李傕提出自己的看法。
不知过了多久,账内忽然传出一个惊喜的叫声:“侯爷醒了!”
贾诩三人精神一振,赶紧让侍卫通报。
“启禀侯爷,贾诩、李利和李儒求见!”
李傕被医师扶着坐起身来,艰难地咳嗽了几声,嘶声道:“进来!”
“属下参见侯爷!”贾诩三人走进来,同时躬身行礼。
“罢了!”李傕无力地摆了摆手,问道:“郭阿多回来了没?”
贾诩拱手道:“侯爷,郭阿多重伤昏迷,在侯爷回来之后不久被其部下抬回了长安,至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