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叫皇家图书馆吧!”公孙续笑了笑,很随意的说出了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好!大气,高贵!我很喜欢,谢谢夫君!”糜贞笑着道谢,轻轻掩上了房门。
糜竺一颗心怦怦跳个不停,‘皇家图书馆’这五个字彻底彰显出了公孙续的野心,他以前最多惦记一下徐州长史的位置,此时哪里还把区区一个长史放在眼里。他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心里暗下决定,回头公孙续做好图书馆的预算之后,自己一定要加倍……不,加三倍捐献。
公孙续也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惬意的咂了咂嘴。糜贞知道他的口味,端上来的冲泡的清茶而不是煮的‘怪味茶’。
糜竺沉声问道:“敢问子民,是否不日就将南下攻打淮南?”
公孙续点点头:“过几日徐州这边的事情处理好,我就会挥师南下!”
糜竺低声道:“淮南河流众多,大军粮草转运不便,我收集了三千多只木船,回头大军可以带上。”
公孙续拱手道:“多谢兄长!”
“自家人,何须言谢!”糜竺笑着摆了摆手,问道:“不知子民准备如何整顿徐州?”
公孙续轻声道:“之前我和夫人讨论过一些事情,她大力举荐兄长为徐州刺史,我也觉得兄长是最佳人选!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即便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糜竺依旧难言心头喜悦,拱手道:“多谢子民的信任!请你放心,我一定把徐州打理得井井有条,绝对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公孙续点点头道:“兄长做事,我自然放心。兄长认为让谁掌管城防军最合适?”
糜竺暗自叹息,马云騄之前已经有所暗示,会让曹豹掌管兵权,当时他还抱着一丝希望,期待着公孙续把兵权也交给自己,现在看来这位妹婿果然是枭雄之姿,情分归情分,公事归公事,绝对不会混为一谈!不过他心头的一丝不快很快就消散了,毕竟公孙续是上位者,制衡手下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自己平时也是这么做的。
他故意沉思了一下,沉声道:“若是子民准备任命本地人为城防军将领,我认为曹叔齐是最佳人选。”
“那就让曹叔齐做城防军大将!”公孙续点点头,接着补充了一句,“不过他只有统兵的权利,没有调兵的权利,想要调动一兵一卒,必须有刺史府的命令才行!”
糜竺大为喜悦,如此一来,曹豹手里兵权的作用就会削弱大半。
公孙续饮了一口茶水,淡淡道:“至于各地县令和主薄的人选,就由兄长自己决定吧,我相信兄长会秉公做事!”
糜竺皱了皱眉,并未感到有多高兴,反而觉得责任沉重,以后徐州境内一切正常倒也罢了,一旦出了什么纰漏,自己这个徐州刺史就会首当其冲受到指责,谁让各地官吏都是自己举荐的?他再次暗自叹息,自己这位妹婿果然手腕高明,难怪年纪轻轻就能横扫天下!他又哪里知道,一旦天下大定,公孙续就会开科取士,基本废除举荐制,现在推举上去的官吏十有八九都会去职。
公孙续沉声道:“兄长只管放手去做,即便有什么不妥当之处,改正就是!”
糜竺点了点头,有了公孙续这句话,自己就能稍稍放下心了。
公孙续给茶杯内添满茶水,又摆摆手让糜竺别起来,给对方的茶盏也满上,放下茶壶问道:“暂且让陈元龙为长史如何?”
糜竺苦笑道:“只怕他不愿意!”
“哦?”公孙续有些纳闷。
“陈元龙之前和我说过,他更喜欢屯田农桑,想继续做典农校尉!”
公孙续一怔,莫非陈登看出自己将来会在土地上大做文章,这才向自降官职去做典农校尉?想想真有这个可能,陈登的智力和谋略都是上上之选,看透自己的用意并不意外。大司农朱儁年事已高,又和自己不是一路人,换陈登上去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糜竺见公孙续默认了陈登的提议,更是断定陈登此举大有深意,只是又不好向公孙续询问,他准备回头找几个幕僚好好商讨一下此事。
公孙续回过神来,笑着转移了话题,“昨日兄长主动捐献一大批粮食,此事做得很好,徐州百姓必定感念兄长的恩德!徐州被刘玄德拖入战乱之中,各地农田荒芜了不少,因此我准备免除徐州一年的赋税!此事在开仓放粮结束之后由刺史府宣布,如此一来兄长这个刺史会更好做!”
糜竺大喜,拱手道:“我代徐州百姓先谢过子民了!”
公孙续摇摇头:“为百姓做点事情是应当的,何须言谢?此外,徐州各地都要取消城门税,鼓励商贾来往,对粮食商人甚至可以酌情减免一些商税。”
糜竺点头应是,糜氏家族就是徐州最大的粮食商人,不过自己身份不同,不但不能减免自家店铺和商队的商税,反而要全额征收才行。他忽然想起天津海边的盐场,犹豫了一下问道:“子民,减免赋税固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徐州府库必定会空虚,不知可否派人去天津学习制作海盐之法?我想在东面的海边也建一座盐场。”
公孙续思索了一会,点点头道:“可以!不过盐价必须和幽州一致,不可用食盐牟取暴利!”
糜竺肃然道:“子民放心,我心里有数!”
公孙续揉了揉眼睛,问道:“兄长还有其他要紧的事情吗?”
糜竺摇摇头,站起身歉然道:“是我疏忽了,子民一路劳顿,早该歇息了!我送你过去!”
“有劳兄长。”公孙续打了个哈欠,跟着糜竺出了书房,向旁边的院子走去。
第七百四十七章 阎象渡江见孙策()
清晨,扬州,破虏将军府。
后花园内的小校场上,一黑一灰两条人影正在拳脚相搏,拳来如风,脚去无影,打得十分激烈。
砰!二人双脚相交,同时向后退了几步。
黑衣人挥挥手道:“今天就到这吧!子义,你的力气似乎又大了一些!”
此人身材高大匀称,相貌英俊,一对浓郁的剑眉给他平添了几分英气,正是雄霸江东的小霸王孙策,时年二十岁。
孙坚死后,孙策扶送灵柩回到江东,将其安葬在曲阿,葬礼结束之后,孙策全家都迁往江都居住。
前年,孙策在扬州名士张纮的指点下,以传国玉玺做抵押,向袁术讨回了父亲战死后被其吞并的部分人马。
随后孙策率部返回江东,在叔父孙贲、周尚周瑜叔侄、黄盖、程普等人的鼎力相助下,很快就占领了大片地盘,和扬州牧刘繇争夺江东霸权。
孙策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百姓对其十分拥护。经过数月的鏖战,刘繇败走,不久后病死,孙策吞并其部众,占据了大半个江东。
袁术为了控制孙策,把周尚周瑜叔侄和孙贲都召回寿春,让袁胤担任丹阳太守,以便就近监控孙策。同时他表奏孙策为殄寇将军(八品),以示孙策是自己的人。
孙策稳定住江东局势之后,自封为破虏将军(五品,孙坚当年就是破虏将军),在扬州设了将军府。
在原本的历史上,孙策直到袁术称帝才和其彻底决裂。不过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袁术和刘备联合去追杀公孙续,结果却惨败而归,实力大不如前,于是孙策派人去向袁术讨要周尚周瑜和孙贲。
袁术不想得罪孙策,于是放周尚周瑜叔侄和孙贲回江东,而且还召回了袁胤,以此向孙策示好。
孙策随后又派人去索要传国玉玺,愿意用五千精兵交换。
袁术断然拒绝,还狠狠羞辱了孙策的使者。
孙策大怒,当即就要起兵过江攻打袁术,被周瑜和张纮等人苦苦劝阻。他暂且忍住怒火,不过却决定从此之后和袁术划清界限,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出这口恶气!
前些日子袁曹刘三家联军战败的消息传到了江东,孙策大吃一惊,急忙召集众人商议。
张纮断定刘备守不住徐州,提议立即联络袁术,两家重新缔结联盟,依托长江天险对抗幽州大军。
周瑜赞同和袁术重新结盟,不过他认为应该等着袁术派人前来求援,才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孙策接纳了周瑜的建议,暗中把大军抽调到扬州一带,坐等袁术上门。他有一早练武的习惯,不过以往找不到对手,一般都是单练,自从收服了刘繇的部将太史慈之后,近些日子一直都是太史慈陪练,双方旗鼓相当,打起来十分过瘾。
太史慈笑道:“主公过奖了!”
太史慈身高九尺,身形魁梧,相貌十分俊朗。他原本是刘繇的部下,和孙策生死搏杀的时候惺惺相惜,后来刘繇败亡,孙策苦苦邀请,他才转投其麾下。孙策对他及其信任和器重,甚至引起了黄盖和程普的不满。
孙策擦了擦额上的汗水,挥挥手道:“走,去洗漱,然后陪某吃早点。”
太史慈道了声谢,跟着孙策向院内走去。
孙策刚进院门,一个穿着黑色锦衣的少年迎面而来,见到他急忙躬身行礼,“大兄!”
孙策笑着问道:“仲谋,这么早去哪啊?”
这少年正是孙策二弟孙权,字仲谋,时年十三岁。他抬起头,微笑道:“小弟准备和小玄去江边垂钓。”
孙权比孙策矮了大半个头,碧眼紫髯,方脸阔口,和相貌俊美的孙策一点都不像。
孙策笑着挥挥手:“去吧,别被大鱼拖下水才好!”
“大兄又取笑我!”孙权翻个白眼,带着两个仆从一溜烟去了。
孙策看着孙权的背影,轻声叹道:“某像仲谋这么大的时候,也是这么无忧无虑呢……”
太史慈沉声道:“主公无需担忧,有长江天险在手,定然能把幽州军拒之于长江北岸。”
孙策点了点头,大步向里走去,并未因为太史慈的开解而心情舒畅。自从得知公孙续在天津筹建了一支水师的消息之后,他就派出好几拨人前去打探,得到的禀报不容乐观,这次幽州水师一日之内就把赵云的数万大军从海上运送到东莱登陆,也证实了对方的强大,若是幽州水师南下,长江天险只怕起不了多大作用!
用完早点后,太史慈告辞离去。
孙策去了书房,翻看刚送来的一些公文和情报。刚看了没几本,一人推开房门走了进来。
孙策摇头一看,笑着问道:“公瑾,用过早点了吗?”
来人穿着一身白色锦衣,身长八尺,相貌比孙策还要俊美,正是周瑜周公瑾。他比孙策小两个月,刚满二十岁。从淮南回来之后,他被孙策任命为中护军,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孙策。
二人少年时就一见如故,后来周瑜把自家的一座大宅院让给孙策一家居住,又各自登堂拜母,结为通家之好,因此周瑜在孙策家中十分随意。
“用过了。”周瑜点了点头,低声道:“阎景行刚入城,很快就会过来!”
孙策嘿嘿笑道:“果然如公瑾所说,袁公路先沉不住气了!你接待一下阎景行,就说某一早去巡视水师了。”
周瑜笑着点点头,转身离开了书房。
孙策把一堆公文和情报处理完,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他站起身伸个懒腰,准备让人去问问周瑜接待阎象的事情怎么样了。他正要开口吩咐门外的护卫,周瑜再次推开房门走了进来。
孙策笑着问道:“情况如何?”
周瑜沉声道:“刘玄德弃城而走,带着数千残兵投奔荆州刘景升去了!”
“啊?”孙策瞠目结舌,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徐州城高大坚固,城内粮草充足,刘备为何不战而逃?
“幽州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山阳,驻扎在山阳的曹cao全军覆没,驻守小沛和彭城的徐州军开城投降,徐州大门彻底打开,刘玄德不得不走!”
孙策倒吸了口凉气:“公孙续玩了好一手瞒天过海啊!徐州既然落入公孙续手中,想必幽州大军不日就会攻打淮南!阎景行提了什么条件?”
周瑜冷笑道:“都是些糊弄人的话,真正的好处一点都没有!我本来想带他来见你,听了他的那些条件觉得还是晾他半天比较好,这样他和你见面的时候应该会多一些诚意!”
孙策点了点头,重新和袁术缔结盟约的事情也不急于一时,他肃然问道:“公瑾,咱们有几成把握击退公孙续的大军?”
周瑜叹了口气,黯然道:“且不说数量庞大的幽州骑兵和步卒,幽州水师就比咱们的水师强大多了,仅此一点,咱们获胜的机会就不会超过三成!”
孙策亦叹了口气,若是公孙续没有水师,倒是可以依仗长江天险拒敌于北岸。如今各方面都远逊于幽州军,获胜的希望十分渺茫。他来回踱了几步,沉声问道:“明知必败,还要和袁术联手对抗公孙续吗?”
周瑜肃然道:“我认为必须试试!胜了固然是好,即使败了,咱们可以舍弃江东,退到夷州(台wan岛)重建基业!”
孙策思索了好一会儿,缓缓道:“你去安排调兵吧!”
“喏!”周瑜拱手一礼,转身大步离去。
孙策拿出一份简陋的海图,手指在夷州上面敲了敲,轻轻摇了摇头,此时的夷州是不折不扣的蛮荒之地,和富庶的江东相比无疑是天堂地狱。他走到窗前,看着外面姹紫嫣红的花园,心里一阵阵的不舍,父亲和自己历经艰辛创下的大好基业,就这么放弃了吗?
这时一名护卫从外面匆匆而来,看到孙策就低声禀报,“主公,乔公求见!”
乔公名寿,皖县(安徽潜山)人,和孙坚之妻、孙策之母吴夫人沾点亲戚,去年携家带口前来扬州居住。他在扬州城内的名声很大,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因为有两个国色天香的女儿。
吴夫人有意让乔公长女大乔嫁给孙策,因此和乔公很亲近。
孙策知道母亲的意思,只是现在公孙续气势熏天,幽州大军随时都会出现在长江北岸,他哪有心思谈婚论嫁,因此一直都婉言推脱,让吴夫人很不高兴。
孙策不知道乔公为何而来,不过对方好歹是长辈,又有可能是自己未来的岳父,也不好推脱不见,当下走出书房前去迎接。刚走到院子里,只见乔公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仔细一瞧正是阎象。他皱了皱眉,停下脚步原地等候。
乔公到了近前,笑着解释道:“伯符(孙策字),景行贤弟人品高洁,昔日曾经帮过老朽大忙,因此知道他想来见你,就带着来了,还望伯符不要见怪。”
孙策淡淡道:“伯父客气了!某也刚从水师军营回来,正准备派人去请阎主簿过来呢!”
“如此甚好!你们谈,老夫去和夫人说说话。”乔公哈哈一笑,举步向旁边的院子走去。
阎象上前拱手行礼:“孙将军!”
“阎主簿不必多礼,书房说话吧!”孙策神色冷淡,撂下一句话就转身走向书房。
阎象皱了皱眉,缓步跟了上去。
第七百四十八章 车中商议建商会()
徐州城外幽州军的辎重营内,糜竺看着一辆辆奔走如飞的独轮车,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他一眼就看出每辆独轮车上的粮食最少也有三四百斤,一个壮汉却能推着车快速行走,可见这种造型独特的车子潜力是何等巨大。若非顾忌身份,他都想自己上去试着推一下。
管家糜忠赞叹道:“老爷,此车造型简单,作用巨大,咱们家也该仿造一些。”
糜竺点了点头,糜氏家族的主业就是粮食买卖,正需要这种车子。不出意外的话,这独轮车和妹妹回来乘坐的那辆四轮马车一样,都是天津工匠营所造,回头和公孙续说一声,看能否借来几个熟练的工匠自己制造。
这时一个穿着黑色团花锦袍,头戴金色进贤冠,脚蹬一双虎皮靴子的矮小白胖男子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糜竺立即明白来人是谁,急忙上前拱手道:“晚辈糜竺,见过乐叔父。”
来人正是幽州最大的盐商和粮商乐何当,糜竺此前并未和对方见过面,不过因为有糜贞这层关系在,他才用更加亲近的‘叔父’相称呼。
乐何当双手扶起糜竺,略微打量了一下,点点头道:“子仲贤侄果然仪表不凡!贤侄年仅而立就能带着家族成为徐州顶尖,老夫很是钦佩呢!”
糜竺谦逊道:“叔父谬赞了!和叔父相比,小侄这点家当根本不值一提!更何况叔父还是白手起家,小侄钦佩万分啊!”
两年前,乐何当就是幽州最大的粮商和盐商。本来盐铁一直是官府专营,贩卖私盐是重罪,然而随着天下大乱,各地豪门大族早就不把这条禁令看在眼里,公然经营盐铁者比比皆是,乐何当就是依靠私盐发家的。不过随着天津海边海盐场的巨量出盐,幽州境内的盐价一落千丈,进而波及到并州、青州、冀州各地,再加上公孙续的强势打压,各地破产的盐商数不胜数。
公孙续借此良机,一举把自己控制地盘内的食盐收归官府专营,他并未把铁器专营权收回来,因为暂时没什么必要——天津工匠营出产的钢制品和铁制品物美价廉,各地那些小作坊出产的东西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只能一家接一家的倒闭。
乐何当近水楼台先得月,提前把食盐这份产业剥离出去,专门经营粮食。公孙续为了打压那些豪门大族控制的粮商,对乐何当鼎力支持,现在乐何当一人就占了幽州粮食交易的半壁江山。糜氏家族的资产虽然在徐州数一数二,但是和乐何当相比确实不够看,因此别看糜竺已经被公孙续内定为徐州刺史,在乐何当面前他确实没有骄傲的资本。
乐何当哈哈一笑,能被糜竺这种年轻俊彦夸赞,胜过一百个普通人的阿谀奉承。
二人又寒暄了几句,并肩向前方的大帐走去。今天糜竺来此,是为了和乐何当交接运过来的四百多万斤粮食(若非有这份底气,马云騄也不敢开仓放粮),并且商谈一下秋收之前从幽州购买粮食的事情,毕竟这次官府只开仓放粮十天,十天之后糜竺和刺史府上下就要头疼缺粮的事情了。
乐何当这次带到徐州的四百多万斤粮食是‘免费捐献’,加上人工和运费,他几乎损失了三成家产。不过他对此甘之若饴,公孙续和其父一样都是重情重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