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刺史府。”

    “公子,可要多带些人?”

    “不必,你随我去就行,让小甲去给子龙说一声。”

    “喏。”

    片刻之后,公孙续和公孙乙戴着黑色的斗笠来到了刺史府的侧门外面,公孙乙上前轻轻敲了敲门。

    “是谁?”里面值夜的仆役轻声询问。

    “吾乃公孙续将军的侍卫,有急事特来求见州牧大人。”

    “小侯爷的侍卫!”里面那人赶紧打开门,恭敬地问道:“还请阁下告知姓名,小人好向大帅禀报。”

    公孙续摘下斗笠,小声道:“不必了,你直接带路吧!”

    “小人见过小侯爷!小侯爷,请随小的来。”这人大吃一惊,赶紧关上门在前带路。

    公孙续二人跟着这个仆役一路向里走,到了二堂的时候,这人停住脚步,歉然道:“小侯爷,小人不能进入内院,还请小侯爷稍等片刻,小人这就上前禀报。”

    二堂的门叫开之后,白绕竟然亲自出来迎接公孙续。

    公孙续讶然问道:“白渠帅为何在此?”

    “公孙将军有所不知,近些日子以来城内晚上有些不太平,故而吾亲自负责刺史府的安全。”白绕轻声解释了原因,伸手延请道:“小侯爷请随吾进去,大帅尚未歇息呢。”

    “多谢白渠帅。”公孙续道了谢,看着带路的那个仆役,笑道:“把他也带上吧。”他不想让人知道自己今夜来过这里,因此想把这人带在身边,以免泄露了消息。

    “好!”白绕显然也知道公孙续的意思,冷冷吩咐那人:“赵大,稍后进去规矩点!”

    “小人明白。”

    白绕在前带路,其间有人出来阻拦,见到是白绕纷纷放行,四个人很快就来到了张燕居住的院子外面。

    “将军请稍后。”白绕停下脚步对公孙续说了一声,快步走进去通报。

    里面马上传来张燕急促的声音:“快请他进来!”

    公孙续令公孙乙等在外面,大步走进了院子,发现张燕正站在书房门内等候,他赶紧上前行礼,“深夜来访,还请叔父不要怪罪。”

    “贤侄不必客气!”张燕笑道:“老夫说过,贤侄随时都可以过来,快请进来说话。”

    站在门外的白绕拱手道:“大帅,公孙将军,吾还要巡视刺史府,先告退了。”

    公孙续拱手还礼:“多谢白渠帅带路,渠帅请便。”

    张燕看着白绕吩咐道:“子民贤侄前来必有要事,让下面的人管好自己的嘴!”

    “大帅放心,末将知道该怎么做。”

    进入书房后,二人隔着书桌对面而坐。张燕从书桌旁的小火炉上提起一壶温好的酒,分别给自己和公孙续倒了一大杯,笑道:“此乃老夫亲手酿造的果子酒,夜里春寒料峭,贤侄且吃一杯暖暖身子。”

    “多谢叔父。”公孙续接过酒杯缓缓品尝了一口,发现这酒又酸又甜,味道还算不错,当下一口气把一杯酒饮完,赞道:“叔父这酒很不错,有点西域葡萄酿的口味。”

    张燕哈哈一笑,提起酒壶又倒了一杯,放下酒壶才询问来意。

    “请叔父先看看这个。”公孙续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双手递给了张燕,这封信正是此前陶升让陶大勇送去的那封。

    张燕打开信件后缓缓看了一遍,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问道:“这封信从何而来?”

    “有人扔进了小侄驻扎的军营内,小侄一时不辨真假,故而才深夜来访。”公孙续顺口捏造了个借口。

    “这封信所说的内容”张燕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点头道:“是真的!”

    “什么?”公孙续大惊失色,压低嗓子问道:“既然叔父知道白绕和袁绍真的有往来勾结,为何还让他负责刺史府的安危?”

    “白绕和袁绍有来往,此乃老夫的授意!”张燕轻声解释,脸色十分得意,“自从老夫来到博陵之后,时常捕捉到袁绍的奸细,后来老夫就想‘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让对老夫最忠心耿耿的白绕假意投靠袁绍,特意让白绕给袁绍送了几条有用的消息,老夫损失了一些粮草和人手,但是白绕也得到了袁绍的一些信任。”

    “原来如此!”公孙续恍然大悟,心头暗道张燕果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粗豪,白绕这枚棋子使用得当的话不下于数万精兵!若是把陶升也同时利用上,再加上许攸暗中相助,而且幽州军的兵力也占优势,若是这种情况下还不能击败袁绍,自己干脆买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张燕饮了一口酒,沉声道:“老夫原本想着在关键时刻再让白绕欺骗袁绍一把,没想到竟然有人主动揭穿这件事,而且还把此事捅到贤侄面前,显然是想借贤侄之手让老夫对付白绕!若是贤侄不把这封信给老夫看,送信的人必定会设法挑拨离间你我之间的关系!此人到底是谁呢?杜长绝不可能!到底是陶升还是眭固,亦或者是杨凤?”

    其实这件事纯粹是陶升误打误中,他只知道张燕麾下还有一员大将也投靠了袁绍,但是具体是谁却一无所知。恰好陶升和白绕颇有过节,于是就伪造了袁绍和白绕往来的信件试探一下,若是那人真的是白绕,他就会想方设法让张燕除掉白绕,最差也要让白绕失去张燕的信任,从而失去替袁绍做内应立功的机会。若是那人不是白绕,张燕必定也会有所动作,陶升就能从中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另外投靠袁绍那人的身份,再寻找机会杀了那人,以免自己将来投奔袁绍之后不受重用。

    公孙续听见张燕提到陶升的名字,心里顿时一跳,他暂时还不想让陶升暴露内奸的身份,故而赶紧轻声道:“叔父也不必胡乱猜测引发自己的烦恼,说不定那人并非是某个大渠帅,毕竟几位大渠帅都已经跟随叔父多年,按理说不可能暗中背叛叔父投靠袁绍。”

    “贤侄所言倒也有理!”张燕点点头,脸色稍微舒展了一些,明知道公孙续只是在安慰自己,素来讲究义气豪情的他也期望事实就是如此,他无法接受多年的老兄弟背叛自己。

    “小侄这还有一封信件,也是被人扔进军营的。请叔父看看。”公孙续从袖中取出公孙乙带去的那张纸条,摊开后递给了张燕。

    “这是袁绍那边传来的?”张燕一看就震惊不已,叹道:“没想到蓟侯和贤侄早就在袁绍那边安排了得力的暗探,竟然能把如此重要的消息传过来,真是让老夫无比钦佩啊!”

    “叔父过奖了,只是运气好罢了!”公孙续微笑着谦逊一句。

    “哪来那么多的运气?”张燕摇摇头,笑着问道:“贤侄以为这封信的内容是真是假?”

    “应该是真的。”公孙续点头道:“据闻麴义嚣张跋扈至极,袁绍及其麾下无不憎恨此人,只是看在麴义能征善战的份上勉强忍耐罢了!如今大战在即,按理说袁绍应该会更加器重麴义,然而从这封信看来,袁绍显然已经对麴义动了杀心,只是不知道麴义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触怒了袁绍!”

    “不管原因何在,能斩杀麴义总归是一件好事!麴义匹夫实在太过可恶!”张燕一拳砸在书桌上,问道:“贤侄可是想让老夫帮着打个掩护?”

    公孙续点头道:“叔父明察秋毫,小侄正是这个意思!后日就是三月初三,小侄准备明日夜里率军悄然出城,去小清河上游寻找合适的地点伏击麴义,定要让他和先登营有来无回!”

    “这个”张燕犹豫了下,摇头道:“不是老夫要打击贤侄,白马营骑兵的战力实在有些堪忧啊!若是和麴义的先登营对上了,只怕”

    “嘿嘿”公孙续笑道:“好教叔父得知,昨日白马营操练时出乱子乃是小侄刻意为之,为的就是让‘白马营不堪一击’这个消息传到麴义耳中!叔父请放心,白马营真正的战力绝对不在先登营之下!”说到这里,他在心里补充了一句,‘早知道许攸会主动来投靠,我又何必做那场戏?’

    张燕又惊又喜:“当真?”

    “当真!”公孙续重重点头,肃然道:“小侄知道有人传言说家父为了给我积攒名声,假托我的名义做了那几件大事!但是小侄可以对天起誓,不论是斩杀丘力居,还是奔袭柳城,亦或者是弹汗山之战,都是小侄亲力亲为!”

    “竟然真的如此!”张燕叹道:“不瞒贤侄,老夫也听到过那些传言,甚至还有些将信将疑,实在是惭愧啊!伯珪兄有此麟儿,何愁家族不兴啊?只可惜犬子早亡,否则定要让他跟在贤侄身边!”

    公孙续知道张燕发妻早亡,只留下一子却不幸死于乱军之中,赶紧顺口劝慰了几句。

    张燕叹道:“唉犬子若是还活着,应该也和贤侄差不多大了!”

    公孙续忽然有了个想法,当下站起身躬身道:“若是叔父不弃,等小侄禀报过家父之后,就拜叔父为义父可好?将来小侄会让一子改姓张,让他继承叔父家的香火。”

    “贤侄此言当真?”张燕大喜过望,声音都有些颤抖起来。

    “小侄绝无虚言!”

    “好!好啊!贤侄有此心意,老夫实在感激万分!若是真有那一天,老夫就算死也瞑目了!贤侄想做什么只管说,老夫定会全力支持!”

    “多谢叔父!小侄想让叔父明日帮着传扬几个假消息”

第一百零四章 敌我双方谋麴义() 
旭日东升的时候,白马营驻地军营的大门缓缓打了开来,公孙续和赵云带着一千名盔甲齐整的骑兵出了军营,恰好和匆忙赶来的张燕迎头遇上。

    “子民且慢!”

    公孙续翻身下马,走上前问道:“叔父有何指教?”

    张燕看了看面前的一千名骑兵,抓着公孙续的手臂劝道:“麴义勇猛无双,先登营更是人人勇悍,子民既然执意要亲自去查探地形,还是多带些人马吧!”

    “叔父不必担心!”公孙续抽回手臂,愤愤然叫道:“昨日小侄的手下只是出了个小意外,不想很快就听到传言说小侄的白马营中看不中用,乃是一群绣花枕头,令人气愤之极。小侄定要让传谣言的那些人看看,就算人数相当,白马营也绝对不会输给先登营!此行若是遇见麴义,定要让他有来无回!”

    不管是神态动作还是语言,公孙续此时都表现得像是一个纨绔子弟,而且是那种一言不合就把拳相向,根本不考虑实力和后果的纨绔子弟。

    “贤侄三思而行啊!”张燕焦急万分,苦苦劝道:“老夫知道贤侄的白马营很厉害,但是那麴义毕竟是沙场老将,不可小视啊!不如老夫派一支人马给贤侄带路如何?”

    “叔父的好意,小侄心领了!不过”公孙续摇摇头,坚决道:“小侄就带这一千人马,若是叔父派人相助,岂不让人笑话!叔父不必再劝,静待小侄顺利归来就是!告辞!”

    张燕一把没拉住,追上去喊了几声公孙续却未理会,只能眼睁睁看着公孙续带着一千人马向城南的城门奔去。

    张燕无奈地摇了摇头,喝道:“来人,让杜长速速来见老夫!”

    公孙续一行很快就到了城南,看守城门的黑山军不敢怠慢,赶紧打开城门放他们出去。一千人马飞奔出城,不一时就消失在南面的树林后面。

    陶升一直站在城楼上观望,等到公孙续一行远去后,冷笑道:“真是不知死活!大勇,速速回去飞鸽传书给袁使君,告诉他公孙续只带了一千人前去小清河!”

    站在陶升身后的陶大勇跟着笑了笑,答应一声转身出了城楼,快步向附近的一座小院走去。

    片刻之后,一只黑色的鸽子悄然升空,飞快地向着南面飞去。陶升目送鸽子消失在远处的天空中,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公孙续快马向南边奔了十几里路,这时博陵城早已不见踪影,他回头问道:“奇山(王伟字),此去小清河还有多远?”

    王伟大声答道:“将军,大概有百余里,快马奔驰的话一个多时辰就能到达。”

    王伟就是清河郡的人氏,对这一片十分熟悉,故而这次跟着公孙续先到达博陵,平时他率领的弓弩营尚未从蓟县出发。

    “如此说来的话”公孙续想了想笑道:“吾等尽量走慢一点,好让那厮把消息传递给袁绍。全军减速慢行!”

    “将军有令,全军减速慢行!”

    “全军减速慢行!”

    命令立即被传达下去,队伍的速度很快就慢了下来。

    公孙续发现王伟情绪有些低落,于是微笑着问道:“奇山,有多久未回清河郡了?家中可还有人?”

    “有两年多没回去了,卑职家中早已无人,那些亲族不谈也罢!除了父母的坟茔,其他倒是没什么值得想念的。”王伟轻声回答,神色间颇为唏嘘。

    公孙续歉然道:“我不该提这个话题啊!这一战打完之后,你回家给父母重修下坟墓吧,所耗费的钱粮都由我来出。至于墓志铭我会让王仲宣帮着写一下吧。”

    “多谢将军!”王伟大喜,些许钱粮倒是无所谓,名满天下的王粲亲笔给自己父母书写墓志铭,他们在九泉之下必定也会欣慰不已。

    “举手之劳而已。”公孙续笑着摆了摆手:“若是此战大胜袁绍,必然能趁势收回冀州和青州,到时候你就在清河县做个县令吧,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王伟狂喜无比,昔日他从军只是为了吃饱饭,没想到如今竟然有回到家乡做县令的机会,这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啊!他赶紧在马上躬身道谢:“将军厚恩,卑职就算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只怕自己能力不足,做不好这个县令啊!”

    “慢慢学吧!”公孙续叹道:“幽州的人手严重不足啊,几家大学堂虽然收了很多学生,但是短期内无法培训出合格的人才,我父子二人所能信任使用者,也就是你们这些人了。”

    “卑职定然不负将军的信任!”

    “罢了,别总是把感激的话吊在嘴上,你知道我不喜欢这一套。”

    “多谢卑职知道了!嘿嘿”

    公孙续笑了笑,扯开话题问道:“从清河郡到小清河上游,大概有多远?”

    “三四十里,大半个时辰就能到达。”

    “这么近吗?”公孙续抬头看了看天上向南飞过的一群鸟儿,喃喃道:“袁绍应该不会忽然改变主意,舍不得让麴义送死吧?”

    “安排妥当了吗?”公孙续念叨袁绍的时候,袁绍正在清河郡太守府内的花园里询问郭图和许攸。

    “主公放心,都安排好了。”郭图拱手答道:“只要麴义渡过小清河,属下派出去的人就会烧毁浮桥,迫使麴义在河北岸和敌军死拼!就算他能顺利杀了公孙续,想要回到清河郡也只能绕道东平郡。若是公孙续死了,张燕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击杀麴义,否则岂能向公孙瓒交代!”

    袁绍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晃了晃道:“这是凌晨时分飞鸟传来的一封急信,信中说公孙续今日必定会前往小清河勘察地形,还说公孙小儿性格冲动易怒,从不听人劝告,为人十分嚣张跋扈。呵呵此等莽撞小儿根本不足为惧。”

    “主公所言甚是!”郭图笑着附和道:“那公孙小儿就是个纨绔子弟,岂能是麴义的对手?属下倒是有些担心麴义能顺利归来”

    “主公,吾并不赞同公则兄所说。”许攸开口道:“吾曾经和公孙续有过交谈,此子冲动莽撞倒是真的,但并不是一个纨绔子弟,他还是有一些本事的。”

    许攸并非善意提醒袁绍,他知道公孙续心机深沉,麾下白马营的战力也很强大,就算麴义不被自己人暗算只怕也回不来了。若是此时他附和郭图所说,一旦麴义真的全军覆没却无法奈何公孙续分毫的话,袁绍肯定会怀疑‘公孙续是纨绔子弟’这句话的真伪,到那时说不定就会怀疑他说了假话,因此还不如提前说出来以便撇开自己的嫌疑。

    “子远多虑了!”袁绍笑道:“公孙小儿就算有些本事,也绝对不是麴义的对手!如今唯一的悬念就是公孙小儿到底带了多少人,若是他把麾下五千骑兵都带上,麴义就算再勇猛恐怕也无法取他的性命。”

    “公孙续颇为自负”许攸沉吟道:“而且又和陶升打了赌,属下猜测他带上的人马应该会和先登营人数相当。”

    “那岂不是找死?”郭图愕然,讥笑道:“子远兄所言老夫实在不敢苟同,公孙续应该没那么狂妄愚蠢吧?”

    许攸淡然道:“老夫的猜测到底准不准稍后便会知道。”

    “主公!又是一封飞鸟传书!”这时一人飞奔进来,双手把一个细小的竹筒捧给袁绍。

    袁绍接过竹筒,挥手令那人退下,打开后看了看,笑道:“子远猜对了!公孙续真的狂妄到了极点,竟然只带了一千人前去小清河勘察地形!”

    许攸嘿嘿一笑,得意地看了一眼郭图。

    郭图尴尬地摸摸胡须,转过头不和许攸的目光相对。

    许攸也没出言嘲讽,指着袁绍手中的信件问道:“主公,这封信应该是陶升送来的吧?”

    袁绍点头道:“正是,陶升做事倒是很用心,只可惜是黄巾贼出身,就算立下再多的功劳,老夫也不可能重用他!”

    “那么”许攸沉思了一下,问道:“凌晨时分那封信又是何人送来的?”

    袁绍稍微犹豫了下,得意地笑道:“那封信是白绕送来的。”

    “白绕?!”许攸和郭图都大吃一惊,没想到袁绍竟然瞒着他们和张燕麾下另外一个大渠帅有联系,震惊过后脸色都有些难看起来。

    袁绍马上肃然解释道:“子远,公则,老夫并不是不信任你二人,只是那白绕此前颇受张燕器重,老夫生怕他使用反间计,故而想确认之后再告知大家。如今看来,白绕也是真心投靠,否则不可能传出和陶升一样的消息。”

    许攸摇头道:“主公就凭这件事就确认白绕是真心投靠,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嘿嘿”袁绍有些尴尬的笑道:“此前白绕也传递过一些消息,事后证明都是真的,只不过都不影响大局,老夫就一直未曾和人说起过。”

    郭图赞叹道:“主公高瞻远瞩,属下万分敬佩。据闻那白绕深得张燕信任,若是他能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此战主公必胜!”

    “恭喜主公。”许攸也拱手道:“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