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壮举必然能振奋全城百信的人心,激发其他明军的斗志。
“走,去迎接肃虏伯的大军!”强压着内心的喜悦,史可法带头顺着城墙往东城而去。
。。。。。。
自从听说清军攻破盱眙之后,扬州的百姓就陷入了惶恐之中,特别是昨日清兵抵达二十里外的消息传来城内的百姓们更是惶恐不安。
满人残暴的消息早已深入所有大明百姓之心。这十多年屡屡有消息从北方传来,说朝廷军队大败,清兵入关抢劫,多少多少百姓被杀,多少多少百姓被掳回关外为奴。而去年更是听说清兵入关占了大明的京师,京师内的百姓都被驱逐出城无衣无食可怜的很。
没想到刚过一年时间,北方百姓的遭遇就落到了自己头上,这让人如何能心安。
早在数日前,盱眙刚失守的消息传来时,就有城中的富户携家难逃,可是后来史督师下令关闭城门,不许百姓逃出城动摇军心。
从那时起,满城的百姓就处于不安之中,虽然扬州城内有一万多军队,可是这些人除了欺负百姓又会干啥?若是清兵攻来,恐怕他们比谁跑的都快,没见守盱眙的泗州总兵李遇春吗,一箭不发就把城池献给了满人。
指望这样的军队来保护自己,还不如向着老天爷祷告,祈求老天降下天兵天将来收拾了满人呢。
督师老爷倒是个好官,是青天大老爷。可是光人好也不顶用啊,手下有那么一帮熊兵在,就是督师老爷再厉害也不成,他毕竟是个文官,不能上阵厮杀不是。
自清兵到达扬州,这一天来,满城的百姓都处于惊慌中,平日里繁华忙碌的市井萧条了许多。若是无事,没有人愿意出门。
然而清兵虽然来了,却没有直接来攻城,一夜的担心之后,百姓们的心稍稍放了下来,也许是他们知道扬州城高濠深,放过了扬州也说不定。
既然活着,就得为生活忙碌,一大早许多百姓吃过早饭就出了门。大战将起,米价一日三涨,已经涨到了三两银子一石,必须得去粮店抢购更多的粮食。
就在扬州城内稍有人气之时,忽然有消息从东面的县城传出,很快就席卷了整座扬州城。
“大捷,岱山军大捷。”
“肃虏伯任思齐夜袭清营,斩杀清军数千!”
“岱山军夜袭清军大营,杀敌数万啊!”
“岱山军击败了清军,肃虏伯阵斩满酋多铎啊!”
消息铺天盖地席卷了整个扬州,越传越是离奇。出门的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往东城而去,他们要去看看得胜的大军。击败了清兵很多人是不信的,可是官兵取得了一场胜利却是肯定的。对扬州的百姓来说,连日来他们得到的都是官军接连败退的消息,都是哪个总兵投降清兵的消息,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胜利的消息。
所以哪怕是一场小胜,也让他们欢喜鼓舞,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没有人愿意国家灭亡,没有人愿意给异族为奴为婢!
。。。。。。
在通往东门的大街一侧,有一座装修豪华的茶馆。
茶馆的二楼,扬州最有名的盐商王霖和大丝绸商李青川袖手临窗而立,观看着外面街上狂热的百姓。
“这肃虏伯取胜并非扬州之福呀。”看着外面的情形,王霖叹道。
“是啊,天下大势浩浩荡荡,满清代明已是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阻止!满人残暴,动辄屠城。若是扬州拱手让给满人也就罢了,如是主动抵抗的话,全城百姓恐怕都将遇到劫难!”李青川道。
“从哪里出来肃虏伯这么个人物?竟然妄自螳臂挡车!”王霖嘿了一声道。
“王兄,咱们不能放任形势这么发展,要是惹怒了满洲大兵的话,恐怕会给全城百姓带来灾难!”李青川忧虑道。
“咱们只是一介商人,又能如何啊?我早就找人试探过了,史督师一心为国,是万万不会投降的。”王霖叹道。
“办法总会想出来的,咱们再慢慢筹划吧。”(。)
第三百五十二章 得胜回城()
史可法带着一帮人顺着城墙来到了东城,并未直接顺着马道走下城去,而是站在城墙上观看岱山军的入城。
站在城墙上往外看去,就见运河如一条匹练一般绕过扬州城墙蜿蜒向北。远处山峦起伏,近处郁郁葱葱,就在这条白色的匹练之上,长长的船队自北而来,前面的船只已进入了扬州水门,后方的船只还在数里之外。
一条条载满了岱山军士兵的船只自水门进入扬州城,停靠在城内码头。每条船上都载满了士兵,船只靠岸,士兵们鱼贯下船上岸。
史可法站在城墙上往下观看,就见到岱山军士兵非常的安静,不论是坐在船上的,还是正在下船的,几乎没有人随便说话,完全不用于其他明军行军时那种乱糟糟的情形。
每一条船上的士兵下船之后,会在小旗总旗等军官的带领下往军营方向而去,站在城头,仍能看到许多士兵衣服上血迹斑斑、血染战袍。
几乎每一条船上都会有数个伤兵,或者被人搀扶着或者被两个同袍抬着下船,史可法清楚的看到其中一个士兵腹部插着一支羽箭,箭尾被砍断,但箭头还在身体中未曾拔出。
伤兵被抬下船后会立刻送入不远处的一个营地,在那里接受医生的救治。
这条内运河边,本来是好大一块空地,平时作为码头使用,是商品的集散地。平日里无比的热闹,每天都有大量的船只从城外运入柴米油盐大量的生活物资,也有许许多多的小商贩在码头广场上做生意,更有数以千计的苦力以帮人搬运货物为生。
然而战事将起,扬州城门被紧闭,百姓们不许再随便出城,这个码头广场便萧条了许多。岱山军入城以后,任思齐禁止士兵像其他明军那样借宿百姓家,便在这座河边广场上扎下了大营。
今日,听闻岱山军打了胜仗,大败清兵,许许多多的百姓自扬州城中蜂拥而来,观看这支竟然能击败清兵的军队。百姓们远远地站在广场一边,默默的看着岱山军士兵从码头上下船。
“肃虏伯到了!”身边的一个护卫低声说道,史可法凝神看去,果然看到肃虏伯任思齐正从一条稍大些的江船下岸。
任思齐身上穿着和其他官兵一样的红色军服,上身套着一件鱼鳞甲,头顶一盏八瓣盔。服饰普通,和其他明军军官没什么两样,可是穿在他身上是那样的朝气蓬勃、英气逼人。
有一个文吏模样的人和任思齐说了什么,任思齐抬起头往城头看来,刚好和史可法对视了一眼。他看见自己了,下一刻就会上城来拜见自己吧,史可法想道,停下了本打算下城的脚步。
然而让史可法意外的是,任思齐看了自己等人一眼之后,并没有立刻上城来拜见自己,而仍是站在河边指挥着手下下船。这一刻,史可法的脸色有些难看。
“这肃虏伯太嚣张了,竟敢不把督师您放在眼里。”幕僚何刚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史可法身边,义愤填膺的对史可法道。
史可法冷冷的扭头看了何刚一眼,沉默的继续看着城下的情形。
“肃虏伯率兵出击清兵,立功归来,督师应该主动下城慰问有功将士。”幕僚阎尔梅低声建议道。
“正该如此!”史可法沉默了一会儿,同意道。便带头沿着马道走下了城墙。
“大夫不够,找不来?你是干啥吃的,派人去找啊,多花银子去请,不愿来的绑也给我绑来!”还未等走到近前,就听到任思齐在愤怒的对着一个军官怒吼。
此次受伤了的士兵人数太多,岱山军内只有几个军医,根本救治不过来。后勤司司长曹长江派人去扬州城内找大夫,哪知道找了几个,却都不愿出诊给大兵治伤,这让任思齐颇为震怒。
“伯爷,督师大人到了!”侍卫在身边的熊二小心的提醒了一句,任思齐才扭过头来,就见到史可法已经走到了自己面前。
“末将拜见督师大人!”任思齐连忙上前施礼。
“肃虏伯,你好大的架子啊,督师大人都在这半天了,你才看到嘛?”何刚在一边阴阳怪气的说道。
“军务太忙,忙昏了头,督师大人赎罪。”任思齐看都没看何刚一眼,对史可法抱歉道。
“无妨,肃虏伯你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尽管说来。”史可法看到了任思齐刚才发火的一幕,主动问道。
“倒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一战下来,受伤的兄弟太多,我军中的医匠根本救治不过来,派人去请,却有好多城内的名医不愿出诊。”任思齐道。
“这样啊!”史可法明白了过来,偌大的扬州城哪会没有大夫,可是对那些大夫来说,地位远高于一般百姓,平日里也收入不菲,不肯给穷的如乞丐一般的伤兵救治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给军队治病,能不能拿到银子先且不说,稍有不慎还会受到殴打甚至丧命。
“这事好办,用卿,你去知会一下任知府,让他派出一些医官速来新城为岱山军伤兵救治。”史可法转头吩咐幕僚阎尔梅道。
“是!大人。”阎尔梅转身匆匆而去。
“不知肃虏伯此次出击战果如何?”史可法终于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虽然不久前还有人禀告说岱山军大胜,然而没有亲耳听到他始终不放心。
“回督师,末将此次率兵三千夜袭清军大营,以数百具飞天神龙、神火飞鸦火烧清军大营,并伏击全歼了出营的一千八旗骑兵。撤退时,两万八旗兵追击而来,把我军船队堵住无名河岔与运河的交界处,幸亏我城中主力来援,击败追击的八旗兵,斩获两千。此次出击,我岱山军前后共出兵一万两千,两次击溃八旗兵,共斩获三千首级!”
两次击败八旗兵,斩首三千!当亲耳听任思齐说出这个战果时,史可法等人仍觉得震撼。
曾几何时,明军变得如此骁勇了!
“肃虏伯莫要虚报战果才是!”突然,一句刺耳的话语在人群中响起,惹得众人神色大变。
PS:早上起来打开后台,发现订阅比昨天少了好多,一上午都没劲。。。。。。(。)
第三百五十三章 岱山军,好样的!()
“肃虏伯莫要虚报战果才是!”一句话传来,惹得任思齐脸色大变,愤然扭脸,就看到史可法身边幕僚何刚那阴恻恻的面孔。
“肃虏伯不经督师同意,私自出兵,其罪不小。若是再谎报战功的话,可知大明是有军法在的。”无视任思齐及其部下愤怒的目光,何刚冷冷的把话说完。
“子柔,不得无礼。”史可法呵斥何刚道,何刚道了一声罪,转身站到了史可法身后。
虽然史可法呵斥了何刚,可是任思齐从史可法轻描淡写的一句呵斥,能看出来就是史可法自己也对岱山军的战绩表示不信。
何刚本人只是史可法的幕僚,只是史可法私人聘请,本身并无任何官职,并不是朝廷的官员。什么时候一个连官身都没有的幕僚竟然能随时斥责朝廷大将、超品伯爵了?
任思齐早就听说史可法虽然是江北督师,可其内心极为鄙视武将。兴平伯高杰北伐失败被河南总兵许定国杀害后,高杰儿子年幼,高杰的夫人刑氏恳求史可法收其子为义子,可是史可法嫌弃高杰的出身,不愿收高杰儿子为义子,而是让他拜提督太监高起潜为义父。
在江北四镇军阀中,高杰部是比较听从史可法调遣并且有勇气北伐的。高杰死去,史可法竟仅凭内心的好恶断然拒绝收高杰儿子为义子,导致了高杰余部人心离散,而黄得功刘良佐等部都打起鲸吞兼并的主意,高杰部在清兵南下之下时便纷纷投降了满清。
若是史可法不顾个人好恶,收了高杰儿子为义子,那么高杰余部有了靠山,在清兵南下时,又岂会不听史可法的调遣?而掌握了这样一支亲信的部队,史可法至少能把扬州守的更久一些。
由此可见,史可法本人清廉则清廉,气节更没得说。可也仅此而已,和其他迂腐的文人没什么两样,既不能想出定国安邦之策,也不能设法笼络住众将。导致清兵南下之时,几十万军队纷纷投敌,弘光朝廷成立仅仅一年便土崩瓦解。
也许在史可法心中,就连他幕下一个幕僚也比朝廷大将重要的多吧。
任思齐强忍着怒火,止住了欲要出来喝骂的熊二李行久等人。
“是不是虚报战功,一会儿便知!”任思齐冷冷的说了一句,转过身来,再也不看何刚一眼。
看着任思齐淡漠的面容,史可法突然觉得内心隐隐不安。在任思齐的身上,他并没有看出一点对自己的畏惧。不管是嚣张如高杰、黄得功,跋扈如刘良佐、刘泽清,不管他们背后对朝廷命令如何阴奉阳违,甚至敢连圣旨都不放在眼里,可是在史可法面前,他们却都表现得毕恭毕敬。
而在任思齐的身上,史可法没有看出多少敬畏。既不敬畏也不仰慕更不谄媚,有的只是淡然。好像自己这个内阁大学士督师在他眼中也只是一普通人一样。
时间没过一会儿,更多的船只靠了岸,这些船上装载的不再是士兵,而是满满的武器辎重。
一具具札甲、绵甲、锁子甲,一柄柄斩马刀、长枪、狼牙棒,一面面蓝色的旗帜,一张张上了弦的弯弓,无数捆的箭矢。
如此多的武器自然不是岱山军士兵自己所用,因为他们每个人下船时都把武器拿在手中。
既然不是岱山军士兵自己的,那就是缴获了!看来肃虏伯所言不虚,岱山军真的打了胜仗。
“这些旗帜好像是满人正蓝旗的!”幕僚阎尔梅颇有见识,走上前来拿起一面旗帜看个不停。
阎尔梅把旗帜展开,就见蓝色旗帜上绣着一只四爪金龙,金龙的四周则绣着许多火焰形状的云纹。
“督师大人,这是满洲正蓝旗的军旗啊!”阎尔梅惊喜的对史可法喊道。岱山军缴获的旗帜还有许多,阎尔梅惊喜的一面面展看观看。
“看,人头!”一个幕僚惊叫道。众人转眼望去,就见一名岱山军士兵两手各提溜着一串人头走下战船。
“督师大人,请您验看一下是否真的是八旗兵人头,还是属下我杀良冒功!”任思齐上前取过一个人头,双手捧着毕恭毕敬的端到史可法面前。
看着面前血淋淋的人头,看着死者那狰狞的面容,史可法骇的心惊胆战。虽然他是督师,是江北明军的最高长官,可是他却从没有亲自上过战场,更没有距离人头如此之近。
强忍着恶心,史可法凑了过来仔细观看,因为他知道要是稍稍露出胆怯之态,就会被在场的这么多将士鄙视。
丑陋的金钱鼠尾辫子,其他头皮部位并没有新剃的茬口,史可法知道这是真的首级,并非岱山军杀良冒功。
“没错,是满洲八旗兵。”史可法点点头,吩咐身侧的何刚道:“子柔,你负责清点首级,务必要一颗颗亲自清点,不许漏掉了有功将士的功绩!”
怪罪何刚挑衅任思齐,导致任思齐给自己难看,史可法便把清点首级的工作分派给了何刚,以惩罚他刚才的过错。
“是!”何刚无奈,只能捏着鼻子答应了下来。
一颗颗的八旗兵人头被搬运下船,堆到广场的空地上,供何刚进行查验。
人头越堆越多,越堆越高,由一个小小的土包渐渐变成了一座小山。
京观!所有在场的文官心中不约而同的闪出这个词来。
曾几何时,大明军队在徐达常遇春的带领下北伐中原,把蒙古人赶到了漠北,光复了汉人江山!
曾几何时,成祖朱棣数次领兵北击草原,把鞑子赶得狼奔豕突。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大明军队勇武不在,竟然被人口只有十数万的野人欺负的找不着北,眼看着大好江山将被异族侵占。
可是今天,三千明军勇袭敌营,斩首数千。这说明大明军人勇气尚在,大明不会亡!
这一刻,所有战场的官兵百姓眼中都冒出了光芒,很多百姓眼中凝出了泪花。
“好样的,岱山军好样的!”一个百姓伸出拳头,狠狠的砸向天空。
“好样的,岱山军好样的!”几十个百姓跟着呐喊,声音震动整个码头广场。
“好样的,岱山军好样的!”所有在场的百姓振臂高呼,声音震破云霄,萦绕在整个扬州上空。
ps:啥都不说,努力码字更新!(。)
第三百五十四章 守城之策(加更)()
经过何刚的仔细清点,岱山军此次共斩获首级三千一百零二级。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自从“野猪皮”以十三副战甲起兵反明以来,明军在满人手中屡次受挫,数次大战连续失败,丢失城池无数,遗弃百姓百万。
中间虽然偶有小胜,也不过斩首数级数十级而已。据明实录记载,袁崇焕的宁远大捷也不过斩首二百六十九级。
一战斩首数千,在明军对满清的战史上闻所未闻。凭此一战,任思齐足以跻身名将行列。
虽然三千多首级中真正的满兵只有一千,可是八旗汉军的战力强悍也是众所周知的,在核算战功之时,也算在满人之列。
有明一朝,对满人的战功封赏最重,按照崇祯朝对满人斩首的赏格,斩首一级赏银五两,此次大胜光赏银就能拿到一万五千多两。再按照斩首升官的标准,会有一大批将士得到晋升。不过岱山军自成系统,另有一套计算功绩的制度,并由镇抚司的人专门进行核算。但是任思齐自己凭此功绩,等朝廷赏格下来之后,足以封侯。
虽然任思齐对朝廷的爵位并不是太在意,可是有爵位在,意味着荣耀,能最大限度的凝聚军心民心。
清点确定过斩获之后,史可法欢欣鼓舞,热情的要举行宴饮,为任思齐庆功。
中午时分,就在督师行辕之内,扬州的文武聚在一起,举行宴饮,顺便商议守城之策。
史可法把任思齐拉在身边共坐一席,以示亲切。任思齐立下大功,让史可法看到了守住扬州的希望。对任思齐身上的小毛病也就不在意了,毕竟谁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任思齐有如此武功,就是轻狂一些也算不了什么。
“肃虏伯,可有表字?”史可法端着酒杯亲切的问道。
“末将当年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