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秀才的逆袭-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个月的守城战中,双方的火炮连日对轰,清军的红衣大炮数量多,城头明军红衣大炮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在双方的对攻中炮手均死伤惨重。后来任思齐多次组织士兵偷袭清军炮兵阵地,逼得清军不得不把炮兵阵地后移,移到距离城墙五里之处,这里几乎是红衣大炮能攻击的最远距离,双方这才消停了下来。

    在大炮的掩护下,数万绿营兵抬着云梯往城墙走去,然而迎接他们的是城头明军疾风暴雨般的火枪弓箭的射击,抛下数百具尸体仓皇撤退。

    明军主力还守在城头掩护百姓撤退吗?有意思!多铎当即下令,派护军统领图赖、固山额真阿山及绿营兵许定国刘忠部,往南行军,汇合袭击史可法船队的耿仲明水军,在南面渡过运河,攻击撤退的明军及百姓!(。)

第四百零二章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多铎没有再试图攻打扬州城,明军既然已经在撤退,那就有无数的机会可以击败这股明军,离开了扬州坚固的城防,明军的战力不值一提。

    多铎当然没有忘记两次被城内的明军偷袭,损失了三千余八旗兵,可是通过这一个月的攻防之战,他早就弄清楚了扬州城内明军的势力。最有战斗力的是那个肃虏侯任思齐的部下,总兵力也就一万多人,在历次的战斗中同样折损很多,特别是在大炮轰开城墙缺口,八旗勇士攻入扬州的那场仗中,虽然八旗兵折损严重,那支岱山军同样没有讨好。

    据撤回的属下士兵报告,杀掉的精锐明军步兵大概在四五千人左右,那么现在那支岱山军兵力应该不到万人了吧。而且通过上次的战斗,多铎对那支岱山军的战力也有了了解,若论战斗力的话岱山军在一般的明军之上,可是还是无法和无敌的八旗满兵相比。

    多铎相信,若是列阵而战的话,三千八旗骑兵足以击溃那万人规模的岱山军步兵,甚至能把他们杀光宰净!现在既然他们选择了离开坚固的城防,在他们撤退时进行追杀将远比攻打坚城要好。

    而且现在多铎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挥师渡过长江,在南京与阿济格大军会师。在扬州城下耽搁的实在太久了,再不渡过长江的话,灭明大功恐怕就全部落到了阿济格头上。

    现在多铎就等着岱山军撤出扬州,只要扬州到手,再加上俘虏了明江北督师史可法,逼降了江北四镇二十多万明军,也算是大胜,多铎也算给摄政王多尔衮一个交代。

    虽然派出了护军统领图赖和固山贝勒阿山带着三千真满兵和两万多绿营兵渡运河追杀,多铎想了想,觉得还是有些不安,主要是那支岱山军太过诡异。

    于是多铎亲自写下一封信,命令已经到达徐州的固山额真准塔火速带兵南下,攻打淮安的刘泽清,然后从淮安发兵,截断这支撤退的明军退路!

    其实清军伐明之战并非是两路而是三路伐明,除了多铎和阿济格外,还有一路就是从山东出兵的固山额真准塔。他带着一支五千余八旗兵的偏师从山东出发,经徐州直攻淮安刘泽清部,目标是占领运河以东的庞大地区。

    现在有了准塔和图赖两面的夹击,多铎相信那支携带了数十万百姓的岱山军绝对讨不了好去。

    扬州城内明军及百姓的撤退还在进行,既然已经布置好攻击的策略,多铎的目光已经不放在扬州了,他现在感兴趣的是,被俘的明江北督师史可法已经押解到大营中!

    史可法本就是一个矮小黑瘦的人,受到致命的箭伤之后伤势一直没有完全恢复,被带到多铎面前时,气色极其不好,嘴唇干裂发白,满面憔悴。

    “本王闻史督师大名久矣,今日方得相见。”多铎一副胜利者的口吻得意洋洋的对史可法道。

    史可法抬起虚弱的头颅,看了多铎一眼,此刻的他已经没有心情也没有力气多说什么了。

    “前些时日,本王曾与督师信,请督师你顺应大势归顺我大清,当时却被拒绝,不知督师现在考虑的如何?”

    多铎希翼的目光看着史可法,他知道史可法在南明官民心中的地位非常高,若是史可法能归顺大清,以史可法名望,必能招降大批的大明官民。满人的数量实在太少,想占领地域如此广大的大明,只靠满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这点在满清贵族中已经形成了共识。

    “本督生是大明之臣,死是大明之鬼,汝不必多言,但求一死耳!”史可法的声音虚弱无力,口气却是异常的坚定。

    “督师何必如此,在我大清,对满汉蒙一体重视,对投效我大清的明臣同样会重用,蓟辽总督洪承畴就是先例。”多铎劝道。

    “如洪承畴者,死后必然落得千古骂名。可法虽然无能,尚不能报效朝廷安社稷,下不能解救百姓于倒悬,可绝不会投降鞑虏,背上一个不忠不义的千古骂名!”史可法慨然说完,当即闭目不言,仍凭多铎再劝说也不再理会。

    “好吧,你既然求死,我就成全你!”多铎叹了口气,吩咐手下把史可法拉出去斩首,传首扬州城下。现在的大清已然有席卷天下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明朝文武投降,对史可法的坚持不降,多铎也不是太在意。

    “明江北督师史可法授首了!”

    “明江北督师史可法授首了!”

    十余骑绿营兵绕着扬州城墙飞驰着,当先一人手中高举着一颗首级。

    “那是史督师的人头!”

    “史督师被杀了!”

    扬州城头的明军一阵大哗,虽然后来史可法重伤不能理事,可是明朝以文御武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学士、江北督师的官职可是太过响亮,可以说一直是扬州官最大的人。

    现在史可法被杀,对扬州军民造成的震撼不可谓不大!

    “杀了他们!为督师报仇!”刘肇基红着眼睛恶狠狠的叫道,无数的炮火箭矢飞向城下飞驰的那伙骑兵,却大多数落到了骑兵马匹之后。虽然选择了归附岱山军,在刘肇基的心中史可法的地位依然崇高。

    听到史可法的死讯,正在督促百姓撤退的任思齐愕然变色。

    “督师啊!”已经过了运河的阎尔梅二人闻听史可法的死讯,痛哭流涕。

    运河之东一处名为梅岭的矮丘上,阎尔梅带着选择留下的几个原督师幕府中人,为史可法起了一个衣冠冢。

    一抔黄土,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墨迹斑斑的两行大字。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几支香烛燃起,阎尔梅带着众人在祭奠他们的督师史可法。

    李彦直带着几个人远远的观看着,目光同样复杂。

    抬眼望去,数以百计的船只往来于运河之上,把一批又一批的百姓送过运河。运河之东,无数的百姓悲戚着拖家带口,走向那不可知的未来!(。)

第四百零三章 扬州三日() 
准塔是满清开国功臣扈尔汉之子,镶蓝旗都统。五月初的时候奉命带领一支偏师自山东出发攻略运河以东地区。

    五月十八日,准塔占领了基本无人防守的徐州,原明徐州总兵李成栋早就奉史可法之命回防扬州,未入扬州城就降了大清。轻易占领的徐州之后,准塔并未停留,立刻发兵沿着黄河东下,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接管了邳州、宿迁、睢宁、沭阳、桃源、清河等县,兵锋直达淮安城下。

    就在途中准塔接到了豫亲王的书信,到达淮安之后,立刻命令对淮安发动进攻。

    淮安是东平侯刘泽清的地盘,可是早在听说清兵从徐州东下之时,刘泽清就伙同山东总督王永吉、总漕都御史田仰等一批文武乘坐数十艘大船沿着黄河逃到海上,把淮阳十四州县土地、百姓、人马、钱粮都交给了属下总兵柏永馥代理。

    顶头上司及众文官都吓得逃跑了,柏永馥哪里还敢抵抗,准塔稍稍发动攻势,立刻献出淮安投降。其实淮安城中的刘泽清部士兵还有三万余人,数量是准塔部五六倍,又有城墙可据,要是守起来根本没有问题。

    可是现在南京都被攻下了,再抵抗有什么用?加上刘泽清部士兵虽多,却大多数都是乌合之众,论战力在江北四镇中刘泽清部垫底,而稍精锐的士兵都被刘泽清带到了海上,剩下的更加不敢抵抗无敌的八旗兵了。

    轻易的占领了淮安之后,准塔并没有多做停留,把淮安留给了随同一起的巡抚赵福星,自己则带着本部八旗兵乘船顺着黄河东下,直达盐城,他要按照多铎的指示截住从扬州撤退的明军后路。

    。。。。。。

    扬州城,随着最后一批百姓撤出,任思齐带着属下军队也乘船撤出了扬州城。在撤出之前,用火药炸毁了安放在城头的数十门大炮,然后四处放火,顿时整个扬州处于滚滚浓烟之中。

    多铎立刻派兵涌入扬州,一边灭火,一边搜索全城。

    还真有百姓宁死也不愿离开家门,对这些人岱山军没有办法也只有听之任之了,据统计不愿离开扬州的大概还有三四万人,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主动投降,也许清兵会放过自己。对些固执的人,任思齐还真么没好办法,随着撤退城内的兵力仅剩步兵五千余人,防备敌人进攻尚且不足,根本没有精力和人手一户户去查看是否还有人遗漏。凶神恶煞般的八旗兵涌入一户户百姓家门,四处翻检着房屋中的财物,虽然百姓们撤退时带走了贵重的细软,可是仓促的撤退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带走,留下来的财富更多。

    “军爷饶命啊!”一个小商人因为不舍得家里房屋店铺,全家留了下来,看到凶恶的清兵闯入家门,立刻带着家人跪在院中祈求。

    生于东北的满兵可听不懂淮扬话,直接就是一刀劈掉了他的脑袋,然后顺手几刀砍死了剩下的几个男子,仅仅留下了商人的妻子和女儿。

    见到丈夫和儿子惨死在自己面前,妻子一下晕了过去。

    皱着眉头瞧了商人妻子一眼,也许是觉得她太老,这满兵又是一刀直接刺死,然后一把夹住商人的女儿往卧室走去。

    “啊!!!”商人的女儿发出了凄厉的惨叫。

    同样的场景在扬州城内各处发生着。被阻挡了一个月的八旗兵用杀戮**淫发泄着他们的***城中的惨叫声此起彼伏,百姓们哭喊着哀求着却逃不过禽兽的侮辱杀戮。

    善良的百姓抱着敌人会对投降着大发仁慈的念头才留在了城中,等待他们的却是人间地狱。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仁慈上面是最愚蠢的念头,也许只有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明白过来,可是为时已晚。

    一日之后,多铎下令放绿营兵入城,于是古老的扬州又迎来了第二次浩劫。如果说八旗兵像梳子一样清理着扬州城内的财富和百姓,那么绿营兵们则像篦子一样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对这些绿营兵来说,并没有因为百姓是同族就手下留情,他们对待残余的百姓比八旗兵更加的残忍,**侮辱残杀,甚至有人以折磨百姓为乐。而穷惯了的绿营兵对城内的财物更是统统不放过,不管是衣服布匹,菜刀斧头,还是针头线脑,所过之处干干净净。

    又两日之后,多铎下令封刀,其实此时扬州城内已经无人可供杀戮了。因为任思齐的原因历史上的扬州十日变成了三日,死于满清屠刀下的百姓由八十万变成了三万多人。

    多铎之所以下令这么早封刀的目的还有一个,就是他需要尽快南下渡过长江,抢夺灭明之功。因为任思齐带着岱山军的抵抗以及主动撤退,使得多铎从扬州的缴获没有历史上大,在历史上清军攻破扬州之后,抢夺了扬州全部的财富,光落入多铎私人腰包的银子就达一百多万两,至于被清兵们私下瓜分的更是不计其数。

    而现在攻下扬州所获当然满足不了多铎及清兵们的胃口,可是没关系,还有更加富裕的江南等着他们去征服!

    五月二十五日,多铎带领大军离开扬州,二十六日兵临瓜洲渡口,比历史上足足晚了二十天。

    运河之东,任思齐回首望向扬州,看着城池上空燃起的滚滚烟尘,仿佛能听见城中百姓们痛苦的哭喊,这一刻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也许自己应该用更加激烈的手段,逼迫百姓们统统撤出!

    “侯爷,您已经做的很好!”沈廷扬声音嘶哑的劝解着,“这么大的城池,这么多的百姓,咱们的能力很有限。”

    这些天来,最劳累的就属沈廷扬了,为了督促百姓撤离,他几乎数日没有睡上一个好觉,看着城中遗留的百姓被清兵残杀,他比任思齐更加的难过。

    “我一定会回来的,我一定会杀光所有的满人和汉奸,为死去的将士和乡亲们报仇!”看着烟尘淼淼的扬州城,任思齐在心里郑重发下自己的誓言!

    前方的路会更加的艰难,任思齐知道自己没有时间悲伤,现在要做的就是躲过清兵派出的追兵,把百姓和将士们安然带回崇明岛。(。)

第四百零四章 依计行事() 
护军统领图赖和贝勒阿山是在瓜洲渡附近渡过的运河,因为害怕岱山水军的攻击,他们渡河的地点远离扬州达三十多里。三千八旗加上两万多绿营兵,渡过运河也足足花费了半天时间。

    过河之后,二人立刻督促着军队往北方向攻击。运河东边的广大地域一直未受到清军的袭扰,村镇棋布,人烟稠密,扬州地区历来是天下有数的繁华之所,虽然在长江之北,却也不像中原一带那样受到义军流寇的反复袭扰破败不堪,不管是李自成的大顺军也好,还是张献忠所部,都没有袭扰过扬州地区,几百年的太平岁月,使得这里的富足可见一斑。

    虽然这一段时间以来,闻听清军在攻打扬州城,可是对于乡下的普通百姓们来说,事情和他们关系不是太大。大明也好,大清也罢,不论是谁坐了天下都需要百姓们种田纳粮,管那么多作甚。日落而息、日出而作,这是千百年来百姓们的生活,不会因为朝廷的更替而有所变化。

    然而当两万多清兵渡过运河之后,百姓们立刻见识到了清兵的残忍。没能捞到入扬州抢掠一番,这让大多数清兵心中很是不满,现在渡过了运河,见识到了繁华的村镇,他们又哪里控制的住?

    冲入繁华的集市,闯入店铺,闯入百姓家中,不管是八旗兵也好绿营兵也罢,都在肆意的享受着抢掠***屠杀带来的快感。

    运河之东的无数乡村如同陷入了人间地狱。

    “咱们不能这样了,咱们身上可是有豫亲王给的任务呢!”

    两日的时间,屠戮了十多个村庄,大军仅仅行走了二十多里,阿山有些不安的对图赖道。

    “嗯,是得打起精神了,吩咐下去,让所有儿郎们收拢起来,继续东进,派出探马查探从扬州撤出的军民的动静!”图赖懒洋洋的把手从怀中白嫩少女身上移开,恋恋不舍的吩咐道。

    废了半天的功夫,清兵们才算重新集结,主要是绿营兵们撒的太开,分布在方圆二十来里的地方集结不易。直到砍掉了几十颗脑袋,才让这两万余绿营兵认真了起来。

    探马也回来报告,从扬州撤退的军民排出了长达二十多里的队列沿着盐河东下,走的最远的已经到了泰州,最近的也离开扬州十多里。

    据报,跟随军队沿着运河而行的百姓足有十多万人,另外还有无数的百姓自行散去,在四下乡野里能随处见到这些逃出扬州的百姓。

    闻听探子的报告,图赖和阿山相视一笑,如同看到猎物的狐狸一般。

    岱山军沿着盐河排出那么长的队列,几乎处处都是破绽,至于那些散于四野的百姓,图赖二人根本没有兴趣。

    “咱们往哪个方向攻击呢?是衔尾攻击还是怎样?”阿山问道。

    “王爷交给咱们的任务是留下扬州城里的那支明军,咱们要是衔尾攻击的话,他们很容易就逃跑,若是他们抛弃百姓乘船逃走的话,咱们根本拿他们没有办法,所以咱们不打队尾,要打就打他们的头部,直接截断他们的退路!”围着一张扬州附近的地形图,图赖研究了半天,指着泰州以东的位置道。

    “咱们快速行军的话,三日的功夫就能赶到这里,对撤退明军的先头部队展开进攻,只要击溃他们先头部队,截断这条运河,就能把他们困在这块区域。”图赖一拳狠狠的砸在地图上。

    “好,就这么办!”阿山欣然同意道。

    商议好后,二人立刻督促军队开始行军,以和岱山军平行的方向,在运盐河南十里的距离快速往东进军。八旗军严格的军纪在这里显示了出来,说走就走一点也不迟疑。许定国和刘忠也各自带领着所部绿营兵跟在了八旗兵的后面,绿营兵士兵们一个个背着包裹,包裹里是他们抢掠而来的财富。一个个跟在八旗兵的马后跑的气喘吁吁,却一点也不敢抱怨。不听话的绿营兵的尸体就倒在路边,面对八旗大爷的淫威他们胆战心惊。

    不过南方地带河流实在太多,往往数里就有一条河流,无一例外的是这些河流大都是南北方向,都是往南注入长江,这对往东行军的清兵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为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绕道寻找桥梁过河,找不到桥梁的话就得自己搭桥,这使得他们行军的速度不是很快。不过就这样的速度也比携带着大量百姓的岱山军要快许多。

    泰州城外,运盐河中,李彦直站在船头,对入泰州没有一点儿兴趣。就在刚才,泰州知州刘万春送来了数百担粮食补给,并邀请入城宴饮。被李彦直拒绝后,闪烁的提出能否跟随岱山军南下。

    南京被清军攻下,扬州也已失陷,对刘万春来说不想投降满清的话,就唯有跟随岱山军撤退一途,否则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了。

    对刘万春的做法,李彦直很是理解,大军都从扬州撤退了,你不能再指望着一个手下只有一群衙役的从五品知州为国守城,他不愿投降满清已算得上忠臣义士了。所以李彦直很爽快的答应了刘万春的请求,于是刘万春兴高采烈的回城去了,他要收拾收拾行李,明日一早再跟随岱山军一起撤退。

    再回过头来看向运河南方,李彦直的眼睛里充满了忧虑,一股清军越过运河的消息早已传了过来,运盐河两岸的军民时刻都在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时候清军会跳出来对着队列发动进攻。

    从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