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百名绿营兵在卜同的带领下正攻打着宫城的门户大明门,只有再撞开这座城门,就可以冲进去捉拿洪承畴。
游击将军,巨大的诱惑使得卜同无比的亢奋,指挥者聚拢的手下抬着巨木猛烈的撞击着城门。就在刚才,三百八旗兵被卜同纠集的千余绿营绞杀殆尽,让卜同觉得八旗兵也不过如此。
十几个绿营兵抬着巨木再次撞向城门,谁知还未撞到城门却突然打开,数十支火把在城门洞中闪烁,照亮了城门后面八旗兵那愤怒而狰狞的面容。
“杀光这些叛贼!”八旗佐领大吼着,向着面前的绿营兵挥出了狼牙棒,二百八旗兵跟着后面呐喊着冲了过来。
“任大都督有令,杀一个满鞑赏银五十两!”卜同怒吼一声,端起三眼火铳对着冲在最前面的佐领扣动了扳机。为五十两银子的巨赏所诱惑,绿营兵们红着眼镜冲杀了上去。
两支前一刻还属同一阵营的军队厮杀在一起,直杀得人头滚滚,鲜血流满了大明门。
天终于亮了,皇城四门大开,一队队的绿营兵丢下了武器空着手走出了城门,向皇城外的崇明军请降,有的绿营兵手里还提溜着一颗狰狞的人头,从丑陋的金钱鼠尾辫子参次不齐的牙口来看,都是满洲八旗兵的首级。
有崇明军士兵上前,把他们引向早就安排好的军营。在那里将会有崇明军文吏统计他们的斩获,统计他们的身份信息。
李行久带着近卫镇的官兵鱼贯进入了皇城,将从绿营兵的手中接管城防。
任思齐端坐在魏国公府,现在改名大都督府,听着手下不断过来的汇报。崇明军已经进入了皇城,意味着彻底攻占了南京,这让大都督府中所有人都十分轻松。
“活捉了大汉奸洪承畴!”忽然有卫兵高喊着冲了过来,顿时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第四百八十三章 孝陵祭、凌迟出死洪承畴()
弘光二年二月七日,丁卯,宜祭祀
钟山麓玩珠峰下孝陵,旗帜林立迎风招展,全副武装的锐士拄枪静立在神道两侧,从下马牌坊一直延伸到明楼广场。
明楼前广场,任思齐正带领文武群臣向大明太祖高皇帝的灵寝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担任赞礼官的陈子龙侍立前方,面无表情的看着行礼的任思齐。
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每年的元旦、清明、中元、孟冬、冬至,朝廷都会来太祖陵寝祭祀,这是大明的礼仪。可是每次祭祀都是由朝廷下旨,遣皇亲国戚、勋贵大臣为主导,行祭祀之礼。从来没出现有朝廷大臣私自带兵拜祭孝陵者,除了那篡逆的成祖朱棣。
当得知任思齐欲带文武拜祭孝陵时,陈子龙本能的就要反对,在他看来,最好是迎隆武帝还都南京,再由皇帝亲自带领群臣拜祭,以宣示收复旧都、中兴大明之胜举,才为妥当。可看到任思齐凌厉的眼神时,他反对的话再也说不出口。不就是拜祭一下吗,崇明军千里奔袭,攻占南京,恢复大明旧都,如此大功可谓震古铄今,向太祖炫耀一下有何不可?
三跪九叩之后,任思齐站起身来,亲自宣读祭文:
“弘光二年二月七日丁卯,臣左军都督府大都督越国公任思齐,谨昭告于大明太祖开天行道肇基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之灵曰:呜呼!国家外患,振古有闻。赵宋末造,代于蒙古,神州陆沉,几及百年。
我高皇帝应时崛起,廓清中土,日月重明,河山再造,光复大义,昭示来兹。不幸季世俶扰,国力疲敝,满清乘间,乱臣贼子,皆引虎迎狼,以危中国。遂使大地陆沉,中原板荡。朝堂之地,行省之间,非复吾有。异族因得以盘踞灵秀之胄,杂以膻腥。种族沦亡,为时不远。
不肖思齐,自维良薄,愿起精兵,除异类,慰我先灵,今借吾皇在天之灵,默为呵护,将士用命,百姓归心,远趋千里,收复神都。不肖思齐,何敢居功。自将体吾皇之用心,统率士卒,底定东南,指日北征,驱除满洲异族,还我神州,上慰吾皇在天之灵,下解百姓倒悬之急,思齐等不敢不勉也。敢告!
”
听着任思齐慷慨激昂的话语,陈子龙只觉得手脚冰凉,通篇文字里只提他自己以及崇明军,没有一个字提及鲁监国以及隆武朝廷,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可是当此盛大的祭奠之上,面对着立下了泼天之功的任思齐,斥责的话语又如何说出口?
祭文宣读完毕,任思齐再次跪下,带领文武群臣向太祖陵寝行礼。
“带逆臣洪承畴!”礼毕之后,陈子龙面无表情的继续着自己的职责。
身穿囚衣头戴枷锁的洪承畴,在两个内卫士兵的推攘下,步履蹒跚的走了上来,光秃秃的脑袋上斑白的金钱鼠尾辫是那样的丑陋。
“洪承畴,面对太祖陵寝,你有何话说?”陈子龙冷冷的质问道。
看着巍峨耸立的明楼,洪承畴嘴角抽搐着,缓缓的跪了下来。曾几何时,当他还是大明的督师之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剿灭流寇,消灭满虏,在太祖灵前献捷,建立赫赫之功名传千古。
可如今,自己成了忤逆之人,成了叛国投敌的罪人,成了人人唾骂的汉奸。真是不甘啊!!!
“哈哈哈。。。。。。”洪承畴突然站起身来,仰天狂笑,“天下板荡,江山更迭,良禽择木,良臣择主,满洲八旗,锐绝天下,一统寰宇,指日可待。
我洪承畴虽对大明不忠,可为了天下苍生早日解脱,为了早日结束这乱世,这才投靠满清,又有何错?
思齐小儿,跳梁之辈,趁我南京空虚,侥幸赢得一仗,等我八旗大军南来,尔等跳梁,尽为鱼鳖。”
疯了,真是疯了,在场的所有文武都震惊的看着洪承畴。
“身为明臣却投降鞑虏,是为不忠;
驱使绿营兵残害镇压百姓,是为不仁;
杀害数以十计的昔日同僚,是为不义;
在太祖陵寝前咆哮,是为不礼!
像你这种不忠不义不仁无礼之人,有何面目苟活于人世?”
看着狂笑的洪承畴,陈子龙勃然大怒,指着他大骂道。
“对他这种汉奸何必多言,以律处死即可。”任思齐淡淡的说道。
“依照大明律,洪承畴身为明臣,却投降鞑虏,等同谋逆,论罪当凌迟处死,诛灭三族!”镇抚司司长宋立本大声宣布着洪承畴的罪名。
“哈哈哈,对这等乱臣贼子就该如此。”陈子龙仰天大笑,目光却有意无意的看着任思齐。
洪承畴的命运就这样定了下来,千古罪人的罪名将永远钉在他身上。三日后他将会被在菜市口行刑,承受那千刀万剐的残酷刑法,任由百万南京百姓观刑斥骂。
除了对洪承畴以首逆之罪除以极刑以外,任思齐并没有再进行过多的杀戮。其实也用不到他再杀戮,在一夜的满城动乱中,所有八旗兵以及他们的家属都被暴起的绿营兵屠杀殆尽。数以百计的绿营士兵拿着满人的头颅前来投降,领取那任思齐许诺的银子。
对曾经的许诺,任思齐全盘认账,爽快的派人收下了首级,并如数发下了赏银。此次占据南京崇明军缴获太多,光南京库房的银两就数以十万计。
既然这些绿营兵剿杀了八旗兵和他们的家属,那就意味着他们将再也没法回头,从此只能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干。不过为了防止升乱,任思齐还是决定把他们打乱次序,编入到各军之中。至于投降的卜从善、刘泽勇等将领,任思齐还是要用的,不过现在还不能让他们直接带兵,先高官后职养着,放在参谋司里当参谋。
对了,还有那卖主的洪承畴的幕僚,赵兴芳,对他任思齐倒是不好处理。他立下了活捉洪承畴的大功,按照以前的赏格需要给他游击将军的职位,可是对这样卖主求荣的奸贼,任思齐心中本能的排斥。好在赵兴芳很是识趣,并没有要求兑现先前的赏格。那就先打发他到后勤司呆着,领个闲职吧。
第四百八十四章 底定东南()
崇明军攻占南京的消息迅速的传播开来,再次引得江南大振。受到鼓舞,无数的百姓聚众而起,向着清军还占领的县城发起了攻击。
在江南一带的绿营兵为数不少,吴淞松江,苏州常州,都有着数千或上万的绿营兵,可是当南京陷落洪承畴被诛的消息传来时,各地的清军都陷入了惶恐之中。
松江
马应魁带领一万多崇明军一直在和吴淞城对峙,满清苏松提督吴胜兆曾多次出城攻击马应魁营地,在崇明军的火枪火炮之下均无功而返。有马应魁牵制吴淞的清军,马良兵出淀山湖,开始了席卷松江府的征程,青浦,华亭,上海各县先后落入了崇明军之手,满清松江知府开城投降标志着崇明军收复了整个松江府。
收复松江之后,马良带领一万大军来到吴淞城下,配合着马应魁把吴胜兆围死在城中。
吴胜兆手下的绿营兵只有五千余人,哪里是两万余崇明军的对手,当南京失陷的消息传来时,吴胜兆果断的下令开城投降。
按照任思齐事先的安排,马应魁带军镇守吴淞口,马良则带领部下攻略嘉定,配合着太湖中的任兴凡攻略苏州府。
苏州
经过了大半年的发展,任兴凡属下的军队已经非常庞大,和吴日生联合之后,掌控的水陆两军达到了三万余人。当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没怎么训练的渔民,可是其中有五千原崇明军为骨干,依然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
半年来,谨遵崇明岛的指示,任兴凡安心在太湖发展,一边开荒种田一边练兵一边联合太湖周边的士绅,并未有太过出格的举动,苏州府的清军也曾经试图入湖围剿,可是在强大的崇明军水军的攻击下,每次都无功而返。
元旦任思齐千里攻打南京,任兴凡也联合吴日生从太湖出兵,开始了攻略苏州府。
不过苏州的驻军非常强大,其主力是李率泰的三千八旗,以及绿营总兵土国宝的万余绿营兵,可见满清对苏州这个江南重镇是无比的重视。
任兴凡兵力虽在清军之上,可是想轻易攻下苏州也不可能。便和吴日生分兵而出,自己驻军苏州城外威逼苏州,由吴日生带兵攻打吴江等县。
当南京命令各地清军回援的命令传到苏州时,李率泰命令土国宝领着绿营死守苏州,自己则带着三千八旗连夜向南京增援。
李率泰的属下都是骑兵,任兴凡拿他没有办法,便一心一意的开始攻打起苏州了。
没有了八旗兵的坐镇,苏州城内的绿营兵军心涣散,城内的士绅趁机联合,收买了部分绿营兵的军官,打开了苏州的西门,任兴凡带兵一拥而入,整个绿营兵顿时土崩瓦解无心抵抗,纷纷缴械投降。土国宝占据了府学,试图负隅顽抗,被部下斩杀,献首级于任兴凡马前。
占据了苏州之后,任兴凡分兵夺取昆山各县,与马良在嘉定会师,联兵一处开始攻打常州府。
常州的绿营兵大部分都被洪承畴的命令招去,去增援南京去了,明军的攻势如同沸汤融雪,所过之处根本遇到多少抵抗。二月十五日,任兴凡和马良联军打下了常州府,生擒满清知府宗景,未等大军进发,常州各县纷纷杀掉清军委派的官吏,献城而降。苏松常三府彻底光复,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治下。
李率泰带领三千八旗骑兵沿着运河而上,在丹阳遇到了正在攻打阎应元的马得功等绿营兵。马得功弃镇江而逃之后,又担心会被清廷处罚,便带军在镇江一带流连,观望着形式。其时若是他连夜赶往南京的话,肯定能即使增援洪承畴,可是马得功被崇明军惊天动地的火炮吓破了胆子,根本不敢和明军对阵。
当常州各地的绿营兵纷纷奉命增援南京时,却被驻守在丹阳的阎应元卡在了运河上。马得功便带兵与他们汇合,借机把指挥权抓在自己手中,其手下的兵力达到了一万多人。丹阳位于运河要道,若不打下来,就无法通过运河运送后勤,丢弃丹阳不顾的话,又害怕被阎应元尾随攻击。所以马得功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
这时南京陷落的消息还未传来,马得功早已被八旗兵的威势吓破了胆,根本不敢生出背叛的心思。为了弥补丢下镇江的过错,他开始带兵对镇江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阎应元手下虽然是一镇新兵,可是经过了数个月的训练,其战斗力要比原来江阴的乡兵好的太多。丹阳又是一座很小的县城,拥有五千的兵力防守这么一座小城自然不在话下。
任凭马得功如何攻击,在阎应元的指挥下丹阳自嵬然不动。
李率泰赶到丹阳之后,对丢了镇江又拿不下丹阳的马得功全无好感,喝骂了一番之后,强行带走了马得功手下的骑兵,渡过运河去往南京去了,留下马得功继续攻打丹阳。
李率泰虽然原先也是汉人,可是其家投降满清太早,早已被满清贵族当作自己人,新投降的马得功地位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只能暗叹一声倒霉,带领着手下继续攻打丹阳。
李率泰带领手下一路晓行夜宿,也不携带补给,全凭就地劫掠,速度很快。可是他收到南京求援的消息太晚,等赶到南京城外时,只能看到城墙上飘扬的大明旗帜,以及严阵以待的贾元胤骑兵。
贾元胤手下的骑兵是崇明军唯一一支骑兵,深受任思齐重视,其武器装备不再八旗兵之下,人人一支三眼火铳更是弥补了其远射能力的不足。突袭拿下南京外城更使得这支骑兵士气高涨。
面对奔波了数百里的李率泰骑兵,修正了多日的崇明军骑兵怡然不惧,哪怕对方的数量是自己的两倍。
在贾元胤的带领下,一千五百骑兵向着立脚未定的八旗骑兵展开了冲击。就在南京城下,两支骑兵展开了一场厮杀,贾元胤带兵浴血奋战,到底还是不敌人数战力都在己方之上的八旗兵。任思齐派出了两支步兵出城作战,这才逼退了李率泰手下的八旗兵。
一番交战,手下的八旗兵也死伤惨重,锐减到不足两千人,李率泰万般无奈,只能带兵远离南京,可是附近各府县都已被明军攻陷,或者举义重回明军治下,李率泰带兵想进城休整也不可得。贾元胤带领轻骑如跗骨之蛆的跟在了李率泰的身后,每当李率泰带兵回击时,他就撤退,总是抽冷子给李率泰骑兵来一下。
整个江南好像全是清兵的敌人,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总会有小股的明军从山峦间密林里突然出现,给正在休息的八旗骑兵来一下,搞的八旗兵们疲惫不堪。而一次次的袭击使得八旗兵人数锐减,当李率泰带兵回到丹阳时,其部下骑兵竟然只剩下一千五百来人。
虽然丹阳依然没有打下,可是当看到城外清军营地时,一千多八旗兵还是松了一口气。
马得功殷勤的接待了他们,为他们准备了开水,准备了酒肉,以及温暖的营地。疲惫奔波数日的八旗兵们酒足饭饱躺着温暖的床铺上酣然大睡时,却没有注意到阴险的毒蛇正在冷冷的窥视着他们。
二月二十五日,绿营总兵马得功举兵反正,趁夜袭击李率泰八旗骑兵,斩杀八旗兵一千五百人,生擒汉奸李率泰。至此,整个东南地区除了杭州外,再无满清的军队!
第四百八十五章 继统之争()
捷报频频传来,大都督府内一片欢腾。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不仅攻占了南京,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四郡之地,乃至太平、广德、宁国、池州各府,崇明军所过之处,百姓纷纷积极响应,绿营兵望风丧胆纷纷请降,整个南直隶江南各府都归于崇明军治下。
满清平南大将军勒克德浑匆匆带军自武昌而回,却在芜湖被刘肇基死死挡住,茅十八率领舰队沿江而上,击溃了满清的水师,勒克德浑只能无奈的沿着陆路撤回武昌。
“形势一片大好,一片大好,我大明中兴有望啊!”陈子龙激动的热泪盈眶。
“属下恳请大都督立即上表朝廷,恭迎圣驾还都南京。”陈子龙转身向任思齐行大礼,郑重请求道。
大厅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眼睛都看向了任思齐。
“哼哼,不知道陈大人说的朝廷是指福州的隆武还是绍兴的鲁王啊?”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李彦直率先站了出来,向陈子龙发出疑问。
“当然是隆武了,鲁王虽然监国浙东,并非我大明天子!”陈子龙厉声道,他知道李彦直的目的就是想把水搅浑。
“隆武帝只不过早称帝了几日,若按血统第一代鲁王是太祖第十子,而第一代唐王只不过是太祖第二十三子,由鲁王即位更为妥当。”李彦直淡然自若的说道。
“你,你简直是胡搅蛮缠,”陈子龙被气的几乎说不出话来,“唐王即位在先,自然是理所应当的大明正统。”
“若论正统的话,在下以为还是桂王即位最为恰当。”阎尔梅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并非是和陈子龙唱反调,只是出于本心说出自己的意见。
“好了好了,都住嘴吧!”见失态渐渐失控,任思齐连忙发生阻止,“继统之争不是我们该插手的。既然唐王即位,那他就是大明不可争议的天子。我可以写奏章请朝廷还都,不过别人放不放还是两说呢。”
陈子龙不由得陈默了下来,他知道任思齐指的是福建的郑芝龙。隆武帝之所以能够在福州登基,靠的就是郑家兄弟的支持,可以说隆武朝廷的大权几乎全部把持在郑家兄弟手里。就是隆武帝想还都南京,郑家兄弟会放吗?
“就是就是,咱们还是先处理好南京的事情吧。现在好多人并不安分呢。”李彦直连声符合道。
“不安分?”任思齐疑惑的看着李彦直。
“自咱们打下南京,就有好多人来都督府求见您,都被属下派人挡住了。”李彦直道。
“是哪些人啊,想见我作甚?”任思齐问道。
“大多是勋贵后人,官宦子弟,或者士绅名流。他们有的想求大都督发还他们的宅院田产,有的想谋取些官职,在外大都督府内站的一席之地。”李彦直道,“哦对了,也有好多人私下拜访属下,有送银子的,还有送美人的,希望在下能在大都督面前美言。”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