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剑孤星-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松看着那册子,又看看谷中景致,惊讶道:“奇怪,好像画的正是这个地方—一”

徐文兰兴奋地民“韦表哥,你看像不像,谷中景色连天上的颜色,可不就是这个所在么?’

韦松间道;“这画册你从哪儿得来的呢?”

徐文兰道:“我被万毒教误认作教主,带往总坛,后来形迹败露,正和晓梅姐姐设计逃走,偶尔在万毒教主卧室书桌上,看见这本册子,当时原不知道画上是什么含意,只是见封面有‘碧罗秘册”四个字,便顺手揣在怀里带走了,不想这书上竟画的这个地方,韦表哥,你猜这幅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韦松连忙接过画册,端详一阵,越看越像谷中情形,但却想不出含意何在,另过一页,却见第二页上,另有一幅画。

画上一片悬崖,半崖处斜伸出一棵古树,画傍也有一句诗,写的是:“临渊羡游鱼,椽木求真迹。”

他沉思一会,茫然不解,翻到第三页,却是一张空白,正中有两行字是;“左行九十三,右行三十九,虚实一念中,再行三之九。’这二十个字虽然同样难解,但却给了韦松一线灵光,他惊骇的道:“这本秘册,一定记述着一个隐密的宝藏,或是一处不为人知的地方,只是画上全是隐语,一时无法猜透。”

徐文兰接过画册,偶一仰头,登时轻呼道:“韦表哥,你看那崖上不是有棵大树吗?那是不是画上这棵树呢?”

韦松循她所指的方向望去,果见半崖之上,斜伸出一棵大树,竟和画上十分相似。

他精神顿觉振奋不已,忙从背上解了东方莺儿来,低声道:“兰表妹,你在下面守护着东方姑娘的身体,让我上崖去看看!”徐文兰道:“你不要太冒险,崖上仅有短草小藤,跌下来不是玩的。”

韦松道;“不妨。”取过画册,揣在怀中,深深吸了一口真气,两臂一展,身形嗖地破空直上,疾升到六七丈高。

他一身功力已非等闲,艺高胆大,空中一拧腰,一式“燕投林”,斜扑山壁,右手翻脱一扬,龙吟一声,已撤出长剑。

身形刚近崖边,长剑飞快地一点壁间石缝,“叮”然一声,着那剑尖微微一弹之力,蓦地又拉起三四丈。

一连三五次挺升,真气将竭,韦松运剑向石上一插而入,暂时将身子悬在剑柄上,仰头上望,那大树犹在百丈以外,低头看时,徐文兰已成了三寸大的玩具人。

徐文兰向他扬手高呼道:“韦表哥,仔细一些,要是无法攀登,早些下来,咱们绕路从崖上用绳索垂下来,就安全得多了。”

韦松淡淡一笑,豪念顿炽,迅速换了一口真气,左掌轻轻一拍山壁,右手抽出长剑,叮叮之声不绝,人如灵猿,冉冉上升。

不多一会,已经探升到半崖,驻足树下,忍不住引吭发出一声豪迈的长啸!

啸声激荡全谷,壁上野花,籁籁而落,漫空飞舞,直如韦松依树而立,取出画册,细细体味那“临渊羡游鱼,椽木求真迹’的诗句,低头俯视,谷底宛若汤盆,徐文兰的影子,仅只米粒般大小,假如她略一挪动,岂不就是一尾游鱼了么?

他欣然而悟,揣好画册,便沿着树干,缓缓向前爬去,心忖道:‘古人说‘缘木求鱼”,乃是讥人愚蠢,这画上特别指出大树和山谷形势,必定含有妙用。

果然,爬行到二丈之处,树干上却有一个方方正正的洞孔。

韦松俯身贴近树洞,向下一望,心里当时一跳——

原来那树洞遥遥对着谷底一堆乱石,韦松目光穿透树洞,远远投注在石堆上,只见那最上面一块横置的石块,其状如梭,一端分叉,形同鱼尾,一端上昂,宛若跃鲤含沙,活脱就是一尾大鱼。

他满心大喜,揉攀下树,急急滑落绝壁,重又回到谷底。

徐文兰迎着问;“韦表哥,看到什么了?”

韦松不及细述,只招招手道:“快跟我来。”

两人如飞奔到乱石堆上,略一打量,那石堆距离左边山壁,约有二三十丈,乍看不过山脚下几块顽石,谁也不会注意其中竟大有玄机。

韦松以那形如鱼状的石块为准,口里默默念道:“左行九十三,右行三十九—一”身形一转,向左便奔。

一边走,一边默默记数,不想才数到三十一,已经行到山壁边,无法再向前走了。

他摇摇头,重又奔回石堆,放缓脚步,一、二、三、四—一小心谨慎地数下去,可是,和上一次毫无异处,仅走了三十一步,便已面对山壁,无处可去。

这一来,他茫然了。

徐文兰坐在石堆上,沉吟着道:“九十三,三十九,数目虽然很明白,但为什么又加上一句‘虚实一念中’呢?’

韦松搔着头皮,道:“既有数字,又弄什么虚实;难道说左行是虚,右行是实?”

于是,他又转向右边,缓缓行了三十九步,却置身在山谷狭道中,但想想以下一句“再行三之九’,却又不知应该向那一边才对了。

他无可奈何回到石堆上坐下,苦思许久,仍然想不出其中奥妙,渐渐日影偏西,已到了未刻将尽。

徐文兰道;“时间不早了,我去寻些能吃的东西来。’韦松漫应了一声,连徐文兰何时奔出谷去,也未在意,只顾反覆思索推敲那九十三、三十九两个数目,始终想不出含意何在,心头火起,随手一掌拍在石块上,骂道:“唉!烦死了,这样再想三天三夜,也想不出—一”

不料话声未完,忽觉坐下那鱼状石块被掌力所震.竟无端晃了两晃。

韦松一惊,连忙跃起身来,四周摩挚那块大石,刹那间,却被他发现一桩秘密!

原来那石块横搁在乱石堆上,石下空空,竟有一个黑黝黝的洞穴。

他欣喜若狂,扬声叫道:“兰表妹!你快看——。”这时,才发觉徐文兰已经不在身边了。

韦松迫不及待,功行双臂,将那石堆一阵掀翻飞掷,片刻之后,洞穴已显露无遗,入口并有石阶,遥遥通向右侧山壁之下。

发现这个洞穴,无异已揭开画册秘密大半,狂喜之下,韦松竟忘了东方莺儿的身子,也忘了火石火折子,全在徐文兰身上,径自矮身落入洞穴,摸索着向前行去。

地洞深不过丈许,石阶尽头,是一条笔直的甬道,大约封闭太久,一股阴霉潮湿之气,令人欲呕。

韦松闭住呼吸,摸索着向前走去,初时行得甚慢,渐渐两眼已习惯了洞中阴暗,奔行的速度也就加快起来。

甬道长约五十丈,高约丈许,足可容得人挺立跨步,走到尽头,却是一间极大的石室。

他暗暗估计,这间石室的位置,应该已在山壁腹中。

然而,借大一间石室,除了左恻有一扇紧闭的石门之外,其中竟空空荡荡,毫无陈设。

韦松走到石门边,举手推门,由轻而重,暗用了八成内力,竟推它不开,偶抬头,却见门上有一横匾,虽然字迹斑剥脱落,但隐约能看出是四个字:

“魂兮归来”!

他心中一怔,暗道:这地方原已古怪,更镂上这句不伦不类的字句,难道门中竟隐藏凶险?但我既找到这儿,好歹也要打开门来看看。

他倒跨一步,缓缓吸气,功行右臂,突然暴喝一声,扬手一掌向石门经去,岂料掌力一发,‘蓬’地一声闷响,那石门纹风未动,自己却被反震之力,弹得踉跄退了七八步,整条手臂又酸又麻,奇痛彻骨。

心中忽又一动,忖道:是了,那画册上九三,三九之数,既非暗示洞口,必然是开启这扇石门的决要了。

这一转念,灵光一闪,连忙退到石室人口—一。

松韦口中默记数字。缓缓举步向左行去,走到第二十七步,忽然领悟过来,心道:对啦,九三二十七,这第一句‘左行九十三”,原是指的暗九之数?虚实果然系于一念,他脑中灵光一闪,立刻转身向右,缓缓行了三十九步,驻足一看,恰好置身石室中央。

他喃喃念道:“再行三之九,这’三之九’一句,必是最重要的关键。’于是,先在立身之处,做了一个记号,然后轻轻举步,轻轻着地,一、二、三一走到第三步,停下身来,四周张望一阵,并无异状,想想不对,右脚跟向后轻地,准备返回原处,重新再来,谁知脚跟甫移,却碰着地上有个硬硬的东西。韦松迅即旋过身子,拂开地上浮土,赫然有一只把柄,嵌在地上一条石槽中。

他这才恍然,敢情那“三之九”,竟是“三步不足’的意思,唉!真是太蠢了。

怀着满心好奇,他探手握住那只把柄,缓缓向上拉动,石室中响起一阵轧轧之声,那扇石门,果然应手而开。

门开处,一股清香洋溢而出,刹那间.满室芬芳,令人如人芝兰之室,顿觉浑身舒爽,畅爽难言。

韦松撤出长剑,身形疾掠,冲人石门—一

藉着剑身一线微光,韦松神目一瞬,已看出那门内另是一间较小精室,室中设有一几一榻,椅上盘膝坐着一个眉须

皆白的黑袍老人,垂目跌坐显见早已坐化,几桌之上,放着一只小玉盒,一册羊皮薄本书册,和一只巨大的花盆。

就在那花盆中,栽着一株奇珍异草——茎高三尺,粗仅二分,叶分三叉,枝叶边缘呈现一圈血红色,浓香阵阵,正从那奇草散发出来。

韦松差点从心底叫了起来2

“啊!那不是返魂香是什么?”

他捧剑当胸,恭恭敬敬向榻上那黑袍老人施了一和,虔诚祝道:“老前辈绝世高人,坐化地穴,护此仙草,晚辈韦松侥幸得获福缘,决仅取仙草救治恩人,不敢擅动老前辈法身及其他物件,耿耿此心,可表天日。’祝里,躬身拜了三拜,缓步走到桌边,小心翼翼捧起那盆“返魂香”,却见瓷盆底落下来一个小小的纸卷。

韦松只得重又放下瓷盆,拾起纸卷,展读之下,怵然而惊,原来纸上写的是:“世情奸险,人心诡诈,天道沦丧,道义式微。雷某患之债之,恨不能集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宁将此旷世奇珍,遗汝坐享?此天下绝无仅有之事耳—一”

他才看到这里,已惊出一身冷汗,但纸上字迹尚多,于是连忙继续又看下去,却见第二段写着:

“然雷某终此一生,杀人盈野,寿岁苦短.大限将至,临终得此地府,默思经年,深感茫茫人海,未必无一善良可赦之人焉?是特预留三宝,以待有缘,三宝各蕴杀机,是福是祸?在汝一念之间。

“碧罗毒经,此雷某平生之学,去芜在精,内附‘毒剑十八式’,习之堪匹天下,世人梦寐之物,乃三宝中极品,汝若首取经册,则地火引发,全室崩塌,从此埋骨地府。‘铁匣所盛,凡百零捌粒‘返魂丹’,系雷某尽七年之久,精心提炼而得,服之足增三十年内功,更可抗御百邪,此宝中次品,惟匣盖早经剧毒涂抹,汝若擅取此匣,触手立毙,无药可解。

‘返魂香,虽亦难求奇珍;较之前述二宝,价值相去何止千里,汝今舍至宝不取,独索此物,足见意诚无贪,实世之佳彦,人中鳞凤,凭此一念,当获报偿。雷某身后襟下,藏水一瓶,以洗毒匣,可得‘返魂丹’;匣中金剪一柄,以断雷某左手无名指,可绝地火引线,慎之慎之,勿违吾示。”

韦松看罢纸卷,心中好生惊诧,暗道:不想其中竟有这许多险恶埋伏,幸好方才没有擅动几上物件,否则岂不招惹横祸。

他沉吟良久,本不想再取那只铁匣和书册,但转念又忖道:这位雷老前辈苦心安排,必有深意,我若不取,将来万一被万毒教得去,天下便无宁日了。

心意一决,当下依照纸上示言,绕到榻后,轻轻掀起那黑袍老人后供,触手之下,衣衫立成灰烬,果然在他身后找到一只玉瓶。

瓶中满盛澄蓝色汁液,其味微膻,略有些辛辣。

韦松将瓶中汁液,滴了一滴在铁匣上,顿时烟雾升腾,嗤嗤之声不绝,匣上果有奇毒。

他谨慎地洗净铁匣.启开匣盖,一阵异香扑鼻,相形之下,那株“返魂香”立刻显得毫无珍贵之处了。匣中整整齐齐放着一百零八粒龙眼大小,琥珀色的药丸,上面有一柄纯金打造的金剪刀。

韦松取出金剪再回到黑袍老人榻前,却犹豫起来。

依照纸卷所示,应当用金剪,剪断用施老人左手无名指,才能截断地火弓l线,但是,对这位自称愤世嫉俗,杀人盈野的老前辈,他怎能放肆毁坏他的遗体法身呢?

思之再三,韦松重又虔诚膜拜,喃喃祝告道:“晚辈本无贪念,唯因老前辈遗命所示,不得不冒渎法身,但晚辈推想那引线或许就隐藏在老前辈左手无名指下,只求寻出引线截断,实不敢毁及老前辈躯体。”

他跪在地上缓缓伸手想掀起黑施老人左掌,谁知指尖才碰到老人掌沿,竟然应手崩落,敢情那老人仙逝甚久,遗体早就同于碎化了。

果然,在那黑施老人左手无名指上,有一根极细的金属软线,直通坐榻地底。

韦松举起金剪,“嚓”地剪断了软线,又磕了三个头,轻轻拿起几上书册,书册角边,又有一根软线埋在石桌内。

他截去软线,这才长长吐了一口气,拭去书面灰尘,翻开第一页,赫然竟是“碧罗毒经”四个朱红大字。

书中除了满满记载着许多用毒,解毒的秘方,另有一套精奥诡异划法,叫做“毒剑一十八式”。

首页是一篇自述,上面写道:“余雷朋,可间人也,幼孤,七岁受后母凌虐,逃家迄王屋之巅,巧得毒经三卷,习绝世奇术武功,埋首荒山,凡二十余年,自此纵横江湖,所向披靡,号无敌已五十载矣!其间,滚滚武林,呻吟封底,江湖异士,宛转哀鸣,乞残命不可得者,多如恒河沙数,因得薄名,称“天下第一恶人黑心居士’—一”

韦松看得忽然心头一动,只觉这“黑心居上”的名字,仿佛有些熟悉,却一时记不起曾在什么地方听人说过?

想了一阵,摇摇头,又向下看:“天下之人,衔恨吾甚矣哉!蠢蠢私议,精选绝顶高手几七十余人,邀余战于西岳,余乃布施毒阵,图一鼓而尽歼之,孰料决战前夕,竟偶遇旷世奇草‘返魂香’五株,并地府石室幽境,顿萌退隐之念,因而弃约不顾,殚精费时,以其中四株,配名药数百,炼就‘返魂丹”百零捌粒,功能伐骨洗髓,助长内丹,尤擅解迷魂失志之毒,诚不世之珍品也。

“余倘佯终世,唯一憾者,未得衣体传人一世而已,奇丹虽成,安忍弃置,故尽平生所学,全载此册,得此奇书,便属‘毒宗’传人,戒之!戒之!”

韦松看完,不觉大喜欲狂,欣然道:“御毒之术,得之不足喜,失之不足惜,但这一匣灵丹,却正是破解‘迷魂毒水’的奇药,当此万毒教猖狂的时候,被我适巧得此奇遇,冥冥之中,莫非天意注定?”

他想一阵,喜一阵,整衣向那位被称为天下第一恶人“黑心居士”遗体再拜致谢,收好“毒经”和铁匣,捧着“返魂香”,退出石室。

封闭石门之后,循那前道,奔向洞口。

他在地府石室中耽误了不少时间,而道走完,仍未见到洞口亮光,只当天色已经夜尽了,谁知当他爬上石级,准备翻出洞穴,却发觉洞口已被大石封堵。

这一惊,真是非同小可,他明明记得人洞的时候,大石已经掀开,是谁会把洞口重又培了起来呢?

谷中别无他人,难道是徐文兰不知洞中有人,竟把洞口封闭了?

韦松举掌过顶,试试洞口大石,才惊觉那石块十分沉重,少说也有七八百斤,决不是徐文兰一个人能够扭动的。

这么说,谷中又来了其他武林高人?

惊骇之下,暗叫一声;不好!东方莺儿的尸体还在外面,要是被人—一。

心念未已,冷汗遍体,蹲身放下“返魂香”,双掌上托,力贯两臂,猛可拼力向上一掀——

他身兼南北双奇绝世武学,又得神手头陀输注一甲于内力,这一掀,足有千斤以上动力,洞口那石块应手向侧滑了开去。

但大石才动,突然有股极强力道,由上而下,直压到石上,石块精移不到半尺,‘蓬”

地一声,又落了下来,仅在洞口闪露出数寸宽一条缝隙。

缝隙外传来一阵冷冰冰的干笑,一个苍劲的声音说道:“‘韦松,你不必白费气力了,就算让你掀开石块.谅你也不敢从地洞中伸出头来,咱们何不先谈谈条件?”

韦松惊叱道:“你是谁?要谈什么条件?”

苍劲的声音笑道:“你自负聪明,连老朽的声音也听不出来吗?”

韦松心念由转,道:“不!我听不出你是谁—一”

那苍劲的声音咯咯大笑道;“阁下真是善忘;那日在君山之下,你还跟老朽较量过一掌内力,难道全忘了?”

韦松浑身一震,脱口道:“啊!你是万毒教护法欧阳琰?”

苍劲的声音接口道:“不错,老朽正是欧阳琰,记得那次君山下相较一掌,你的内力,不过平平,不料数月未见,

竟能掀动千斤巨石,真是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视啦!”

韦松听说洞外果然是欧阳琰,心里早已惶然失措,迫不得已,忍着气问:”欧阳前辈用石封堵洞口,不知目的何在?”

欧阳琰笑道:“只是想请问一句,你在洞里找到了什么东西?”

韦松想了想,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欧阳琰道:“实对你说吧!本教失窃了一本碧罗秘册,老朽奉教主严令追查,从湘北直追到此地.那本书可在你身上?”

韦松不擅谎言,爽然应道:“不错,但那东西原本不是你们万毒教的—一”

欧阳琰阴声笑道:“说得是,不过,那书存在本教,少说已有数十年,总不能算是无主之物吧?”

韦松心忖道:那书本已无作用,就是还给他;也不要紧,但他从湘北追踪我们到这里,怎的途中未发觉?

他暗暗诧异不解,便道;“区区一本画册,还你有什么大不了,你移开大石,让我出来以后,一定给你。”

欧阳琰笑道:“这是第一件交换条件,老朽可以同意。”

韦松一惊,忙问:“难道还有第二件?”

欧阳玻道:“正是,你以书换取脱困,这是一件,咱们这儿还有两个人质,你要不要也交换一下?”

韦松叱道:“人质?你说什么人?”

欧阳琰嘿嘿笑道:“一位是假冒本教教主,窃书正犯徐文兰,另一位是已被千日醉迷昏的东方莺儿—一”

韦松骤然失声,怒吼道:“老匹夫,她们不过是两个女孩子,东方姑娘更已昏迷如死,你把她们怎样了?”

欧阳琰冷冷道:“放心,她们并没有受到伤害,只是等着你提出交换条件,便可以恢复自由。”

韦松切齿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