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氏家族全传-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教导第一团位于常平圩附近,警戒铁路以西地区,其警戒线须在鸡公岭一带高
地,但右翼警戒线须特别严密,左翼须与教导第二团保持连络。四、教导第二团位
千上坑附近,警戒铁路线(含)以东地区,其警戒线须与教导经一团衔接,但对于
左翼警戒务须严密。五、学生队及炮兵营在常平车站宿营,但对于战备不得弛懈,
紧急集合场在车站月台。步兵学生队昨(七)日所派之警戒部队,须俟第二团配置
完竣后,方可撤回。六、给养仍由各部队自行采办。七、校本部与各团通信暂由各
团派遣递步哨,俟电话架设完竣再行撤收。八、余在常平站校本部。”
  其后的2月9日、2月10日蒋介石又先后下达有关作战命令。至2月11日,广九路
沿线地区全部掌握在东征联军手中,陈炯明部退至淡水一带。
  (2)攻克淡水的战斗。
  广九路战斗告一段落后,东征军右翼部队遂分成三路军向淡水疾进。2月13日,
蒋介石所辖教导第一、第二两团由龙网墟向淡水城南进击,粤军第七旅由约场圩向
淡水东北进击,粤军第二师由新围向淡水西北进击。三路大军齐进,合围淡水城。
  蒋介石在平湖车站下达新的作战命令:“一、敌情如贵官所知(前已通知)。
我粤军第二师及第七旅已达新围约场圩附近。二。我校军决攻淡水之敌,拟于本
(十三)日午前十时由现地出发,向坪山圩前进,并占领之。左翼与第二团确保连
络,右民办对葵涌方向严密警戒。四、教导第二团务于本(十三)日午前十时由现
地出发,经新浦前进,占领松子坑、牛鼻湖之线;右翼与第一团确保联络,左翼拟
于许旅未达东边月以前,应严密警戒。五、校本部及学生队本日移龙风墟,余或进
至新浦。”
  2月13日,蒋介石再一次下达训令:“一、本军深入敌境,须知非奋勇前进剿灭
叛逆,不能求生。二、东江作战须照前在虎门所发之训令(略)遵行,切不可疏忽
散漫,总要团结兵力,步步为营。三、如闻侧面或后方枪声及见敌之帜,切不可惊
慌,须知逆敌惯技,抵在扰乱后方,使我耳目眩晕,如我镇静持久,则彼技自穷。
四、本军作战须利用夜间袭击与敌白刃相见,以练士兵胆气。五。各团须置预备队,
至少须留一营,非至最后决战时不可轻用,尤须注意侧翼配置。六、初次战斗首重
沉着,又要各部列阵稳定,待敌来冲,仍能不动如山,然后乘其弱点瑕隙或气竭之
时,起而攻之,即无不致胜也。七、本日出发须带二日之粮为要。”
  随着战斗的进行和军事行动的推进,蒋介石每天都发布指令。2月中旬,鉴于陈
炯明部固守淡水城垣,蒋介石又下令说:“陈贼余孽,久稽天诛,本校长、校党代
表率师申讨,经于本月十四日兵临淡水,胆敢据城抵抗。本校长、校党代表不忍我
将士卒旷日相持,爱特挑选奋勇队誓于最短时期,攻破淡水。尔等务体此意,共矢
为党为国之决心,奋勇无前,可进不可退,则克城在转瞬间也。”
  淡水攻克后,蒋介石立即将这一战况电告已经北上正在患病的孙中山。电报中
说:“职此次率师讨贼,连日转战新墟、淡水间,幸托威福,敌人逃遁”。又说:
“尤念我大元帅为利国福民,只身入京,现在病势缠绵,我国军事羁绊,不克赴京
随侍,抱疚良多。惟有鼓励三军,奋勇杀贼,聊报我大元帅于万一耳。”对此,当
时汪精卫和胡汉民分别代孙中山先生复电蒋介石,对他表示赞赏。
  (3)平山及海陆丰战斗。
  2月19日,蒋介石主持制订了进攻平山的军事计划,指示说:“在淡水被我军击
退之逆军洪兆以部约三千人,目下似已退据平山,又练演雄部约四五百人退守稳山,
逆军杨坤如等部似仍据惠州。我军以歼灭逆军主力之目的,拟先向王大塘、永湖之
线前进,搜索白芒花、马鞍一带敌情,再向竹头坝、白芒花、上下坦湖一带前进,
以期围击敌军于平山墟。”
  应当说,蒋介石在指挥东征历次战斗中充分表现了他的军事才华,显示了他作
为军事家的气魄和识见。就在他下达进攻平山的军事指令(计划)的同一天,他召
集了黄埔军校的各部首长开会,在这次会议上,蒋介石作了题为《于艰苦中磨练才
能志气》和《致胜的要件》的训词。他在训词中说:“我们做事,须要同舟共济的
决心,同心同德的精神。大家要明白,我们并不是为个人做事,是为求主义的实现,
是为求人民的幸福。所以要耐劳耐怨,百折不回,静如泰山,动如霹雳,完成我们
革命的非常事业。”2月21日,粤军第二师进占平山墟,23日,军校第一团接防平山。
这时,左右两翼的战局发展并不平衡,许崇智和蒋介石遂在白芒花召开军事会议,
商议下一步的战作方案。此次会议上,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主张转攻惠
州,认为“惠州为东江之支撑点,惠州一下,东江不难迎刃而解;以我军攻淡水之
精神,惠州虽险,亦可一鼓而下,若进攻海陆丰,则孤军深入,未免有后顾之忧”。
另一种意见则主张挥师陆、海丰,进捣潮、梅,认为“惠州天险,我军力薄,万一
受重大之牺牲,则恐蹈一蹶不振之危险,若趋海、陆丰,则乘战胜之感,追遁逃之
敌,事半功倍,且潮、汕为敌人之根据地,潮、汕既克,则敌失根据地,而我得地
盘,万一左翼不上,或后方有变,亦得有展布之余地,可以回师西指,为次第扫平
计”。
  经过一番讨论,会议形成决议,决定采取第二种意见,分两路向海、陆丰前进。
2月25日,蒋介石又发出了向吉隆圩前进的命令,命令说:“本军深入重地,环境险
恶,只有向前冲锋,灭此朝食,以求生路。如退后一步,不死于敌手,必死于匪盗。
望各将士深晓以意,努力前进,直捣贼巢,共歼厥凶,以成伟绩,而行主义。”
  历次战斗中,蒋介石指挥得当,用兵得体,加上周恩来、何应钦等人的全力协
助,使战斗进展顺利,屡屡奏捷。2月27日,收复海丰,蒋介石又致电北京汪精卫译
呈孙中山,说:“智督率所部,经两日穷追,遂于沁日占领海丰城。中正部亦长驱
猛进,于同日到达……本晚当可收复陆丰城也”。又说:“我军所至,人民皆诚心
倾向。盖东江人民数年以来,受敌人种种苦抽压迫,在水深火热之中,加以战时敌
军到处奸淫抢掠,痛苦更深,其望救之切,自不待言,故对于运输军实,采买米粮
等事,皆极力帮助,而海丰人民并为出力,使军行无阻,用能造奏肤功,其力甚伟
也。”这一时期的蒋介石,思想上趋于革命,在实际作战中也亲见亲历了人民群众
民心所向对战争的实际影响,他据此报告孙中山,说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可惜,
他没有注意总结经验,最终还是忽略了“民心所向”施于战争的影响。20多年后蒋
家王朝兵败如山倒,不知他是否曾经意识到失败的原因之一正是他早已替陈炯明总
结过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望救心切。”民心的向背,有时可以直
接决定战争的胜败,蒋介石明知道这一点,却没能重视起来,以至自己终于也重蹈
了陈炯明的覆辙。
  (4)平定潮、汕的战斗和五华、兴宁的战斗
  东征军采取直击海、陆丰,进而攻取潮州、汕头的。自3月1日至5日,蒋介石每
天都亲自发布作战命令,指挥部队乘部前进。3月7日,东征军占领潮、汕。3月10日,
东征军在棉湖与敌遭遇,激战持续数日。此次遭遇战十分激烈,蒋介石和廖仲偿以
及苏联顾问加伦等人都曾亲赴前线指挥战斗,终于击退陈炯明的部队,使其受到重
创。
  五华、兴宁是陈炯明的根据地,又是林虎的巢穴。潮、汕平定后,林虎将残部
收拢,退守以图喘息巩固,企图复收潮汕。3月15日,蒋介石下达了命令,其后又于
16日下达两次、17日下达三次作战令,在战斗中,蒋介石“乃用迂回攻击之法,由
左纵队改走小道,直趋五华,乘敌不意,先占五华,以“兴宁之背”。接着,蒋介
石又下达了攻打兴宁的手谕:“教导第一团于城外部署完毕后,务须即速进城,对
城内之搜索警戒完全由第一团担任。对于东门外兴宁大道三叉路附近之前哨兵队,
即时派击。教导第二团本晚不必进城,对于通河口大道塔冈及通黄埔之桥梁,对于
西门老隆大道,须即特酌派一小部队前赴警戒。”
  3月19日,蒋介石又一次下令说:“(一)五华城内之敌已为我教导第一团击退,
向东北门兴宁、江西逃去,逐渐向梅县退却。闻林逆司令部尚在兴宁城中,河口方
面之敌逐渐向会坑、梅县方向移动。总计各方情报,敌军在兴宁、河口一带构筑阵
地,有掩护其本队退却模样。(二)本军已占领五华城,于今日向兴宁、河口方向
进攻。(三)教导第一团派步兵一营,在城内搜索,其余集合南门外候命。(四)
粤军第一旅于本(十九)日午前七时由现地出发,协同教导第二团向兴宁攻击前进。
(五)教导第二团与第一旅离隔五百公尺,向兴宁道路继续前进,协同第一旅攻击
兴宁之敌。(六)余预定本日午前九时由五华击发,向兴宁道路前进。”
  3月20日,经过激烈战斗,东征军攻占了兴宁。3月23日,蒋介石下令粤军陈铭
枢旅及教导第二团钱大钧部向梅县进攻。至此,第一次东征宣告结束。
  事实上,这第一次东征的结束是迫不得已的。蒋介石在东征中的表现自有其不
俗的一面,但他所指挥的部队也不过只有黄埔军校的两个教导团,合起来只有2500
人。而东征右翼军总司令许崇智麾下却有7500人之众,其中包括粤军的精锐、张民
达的第二师和许济的第七旅等。而且,攻克东江门户淡水域一役,是蒋介石与许崇
智共同指挥的。许崇智是蒋介石的结拜“二哥”,蒋介石长期在许崇智手下工作,
深得许的信任和宠爱。关于蒋介石与许崇智之间的关系,我们下文另叙。这一次东
征之所以“被迫宣告结束”,主要是因为外忧内患。所谓“内患”,即东征军的中
路军(刘震寰的桂军)和左翼军(杨希阔的滇军)按兵不动,而且还在暗中勾结叛
军陈炯明部。3月下旬,东征军进占梅县之后,刘震震和杨希阔却率桂、滇军从东江
撤回,并与英国和北洋军阀勾结,于6月初在广州发起叛乱,这便是所谓“忧”
后院起火。为平定广州叛乱,东征军只好回师,在广九路沿线和广州龙眼洞、石牌
郊区发动攻击,在当地工农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和援助下,歼灭滇、桂叛军两万多人,
一举平定了叛乱。
 
                     5.锋芒所指权力的宝座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当时,蒋介石
正在东征军中指挥战事,孙中山逝世的消息是3月21日才传到东征前线的。22日,蒋
介石在黄埔军校的部队中举行望祭大礼。27日,他在兴宁对黄埔军校的全体官兵发
表训词,题为《如何上慰总理在天之灵》,说:“只要我们努力奋斗,总可以不负
我们总理的一番苦心。”5月中旬,滇军杨希阔部开始在广州集中,并在白云山,瘦
狗岭一带布阵,桂军刘震寰部也驱赴北江,意在颠覆广州革命政府。ZI日,蒋介石
率部回师广州,行前发表了《誓死夺回革命的根据地》的训词。他说,假使革命政
府根据地广州给反革命派夺去了,那我们的总理白白地奋斗了一生,许多
已死的同志、弟兄也是冤枉死了。所以我们要继续总理的遗志,就先要保持革命政
府的根据地”。又说:“这次班师回省的战争,比前次来打东江更要利害,我们不
问他任何强悍的敌人,非争回我们的根据地,不能称是革命军。我们到了广州以后,
就应当改革政治,统一财政,整顿军队,就可以实行主义。所以大家从今以后,与
革命政府共生死,不达到收回广州的目的,死也不休。”29日,第二纵队到达海丰,
蒋介石又对粤军第一旅及第六旅官兵发表了《此次班师回省的重大意义》的讲话,
他说:“我们这次回去,是个生死关头,本党的成败,广东的存亡,和中国的大局,
都有很大关系。如这次回去不成,我们前后左右都是敌人,环境是非常险恶的。不
但我你无路可走,并且广东全省的人民,都得不到一点幸福,我们的主义完全是要
失败。所以现在我们革命军唯一的方法,只有向前冲锋,不能退后一步,不然就是
要走死路。”此后,蒋介石在回返广州,平定滇、桂军叛乱的征途中,又先后发表
了《夺回广州的必要》和《党存与存,党亡与亡》的讲话,说:“这次回省,不独
是政府的存亡和党的成败,也就是我们各个人的生死关头。如果不能打倒滇桂军,
我们个人就不能生存,党与政府与根据地就不能恢复,三民主义也就不能实行了。”
  应当说,蒋介石的演讲才能是非常出色的,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煽动性。6月1
3日,东征军回师黄埔军校的部队及被许崇智调来的湘军、建国军和粤军从不同方向
齐攻广州,滇、桂军抵挡不住,杨希阔和刘震寰遂潜逃至沙面租界隐匿不出。6月1
4日,广州叛乱被彻底平定。
  1925年7月1日,由大元帅府改组而成立的国民政府在广州开始行使职权,许崇
智和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阎、林森等5人被推举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汪精卫任主
席,胡汉民任外交部长,许崇智任军事部长,廖仲恺任财政部长。许崇智还任国民
政府当时所属的惟一省份广东省的政府主席兼军事厅长。
  许崇智在东征中的巨大贡献使他在当时国民政府中的地位至为显赫。而蒋介石
虽然因为主持黄埔军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东征作战中也有不俗表现,但他在党
内仍然没有一席之地。孙中山临终前,曾谈到过接班人的事,意由廖仲恺、汪精卫、
蒋介石三人负责,而蒋介石只负责军事。这也只是孙中山谈话的意思,并没有形成
正式的手续或文件。因此,孙中山逝世后,由大元帅府改组而成的中华民国政府中,
蒋介石的地位并不高,仅担任国民政府下设的军事委员会8委员之一,这个军事委员
会的主席是由汪精卫兼任的。此外,委员中还有胡汉民和许崇智。
  由此可见,当时的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央乃至军中,声威不扬,地位不显。在军
事上,许崇智是他的顶头上司,军权在握;在政治上,汪精卫和胡汉民的地位和职
务都比他高。许、胡、汪三人,成了蒋介石登上权力金字塔塔尖的三大障碍。为了
排除这些障碍,蒋介石开始处心积虑地寻找机会。
  真是皇天不负,一个绝好的机会终于鬼使神差般地落在了蒋介石手里。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在中央党部门口遇刺身亡。国民党中央为处理这一突发
事件,应付时局,遂决定由汪精卫、许崇智和蒋介石三人共同组成特别委员会,专
门负责处理廖仲悄被刺案。
  9月24日,蒋介石在故意拖延了一个月之后,终于接受了国民政府的任命,正式
到广州卫戍区就任卫戍司令之职。到任后,蒋介石立即宣传广州全城戒严,并派何
应钦率领黄埔学生军担任市区警戒任务,进驻市区北面的制高点观音山,并担任长
洲岛和广州沿海的警戒。…一布置妥当后,全广州立即落入了蒋介石的严密控制之
下。他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布置追缉廖案的嫌疑人员,但他更多的精力则用于
兼并军队,扩充自己的实力,意在打击竞争对手。他心目中的目标,直指许崇智。
  国民政府成立后,粤军实际上已成为国民政府的主要军事主力,而粤军的指挥
权则完全在许崇智的掌握之中。但是,粤军的一些将领沉缅于享乐,并意图承袭滇
军和桂军在广州时拥有的包娼、包赌、截关扣税的特权。对此,身为国民政府财务
部长的廖仲恺曾多次表示不满,军方与政府时有争执。此外,许崇智本人的行为也
不够检点。他本来就体弱多病,又好酒色宴乐,嗜吸鸦片。因为蒋介石长期在许崇
智手下,又是许的结义“三弟”,所以,许对蒋也过分宠信,军务多交蒋介石直接
处理。许崇智在这方面表现了他的“不智”,他明知蒋介石与粤军将领不和,却仍
坚持要部下听从蒋介石的指挥和调遣。1925年4月,许崇智在汕头时,曾对部下请将
领说:“服从许总司令就要服从蒋参谋长,许总司令就是蒋参谋长,蒋参谋长就是
许总司令。以后由许崇智名义签署的命令,下面盖的是许崇智的图章或是蒋介石的
图章,一样有效”。当时,粤军的许多将领对许崇智如此宠信蒋介石颇感不满。
  蒋介石在缉拿廖案嫌疑人员的过程中,发现有一名参与杀害廖仲恺的暴徒,名
叫陈顺。此人所用的枪,其执照是粤军南路司令梅光培签发的。这一线索的发现使
蒋介石如获至宝,廖仲恺曾因粤军将领腐化享乐和企图承袭滇桂军的特权等事多次
指责粤军,与许崇智本人的争执、嫌隙也是众所周知的。现在暴徒中有一人与粤军
有关系,这就使许崇智陷入了百口莫辩的境地中。蒋介石抓住这天赐良机、借口廖
案涉及粤军将领,坚持主张剪除“谋叛军队”,并说服汪精卫同他一起去见许崇智,
当面要求许崇智表态。许崇智无奈,只好下令将粤军第一军军长梁鸿楷、第一警备
司梁士择等先后逮捕,他们所属的部队则被蒋介石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即原
黄埔军校教导团)包围缴械。对此,许崇智既感到难堪、恼火,又无可奈何。他在
《悼廖仲恺同志并告国人及本军同志》一文中,对军方涉嫌廖案一事表示引咎自责,
同时表示要追查到底。这时,蒋介石挟第一个回合大获全胜之威,进一步指责许崇
智一手把持财政,克扣军粮军饷,还指出粤军很多将领与廖仲恺案有过深牵连,整
个粤军已不可靠,为国民政府和许崇智本人的安全计,他改派黄埔学生军负责许崇
智的警卫工作。许崇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