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译注-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公心亏,就归还了侵占的鲁国领土以谢罪,然后离去。此年,婴晏死。
  五十五年(前493),晋国大夫范氏、中行氏反叛其国君,晋君攻二氏吃紧,二氏来齐借粮。田乞想在齐国叛乱,想和晋国叛臣结党,劝景公说:“范氏、中行氏多次对齐国有恩,不可不救。”景公派田乞去救援并供给他们粮食。
  五十八年(前490)夏,景公夫人燕姬的嫡子死去。景公的宠妾芮姬生有儿子荼,荼年幼,其母出生微贱,荼又行为不端,诸位大夫担心荼成为太子,都说愿意在诸公子中选择年长贤德者做太子。景公因年老,讨厌提立太子事,又宠爱荼的母亲,想立荼当太子,又不愿亲自主动提出,就对大夫们说:“及时行乐吧,还怕国家没有君主吗?”秋天,景公病重,命令国惠子、高昭子立幼子荼立为太子,驱逐其他公子,迁居到莱地。景公死,太子荼为国君,就是晏孺子。冬天,齐景公还未埋葬,其他公子害怕被杀,都逃亡国外。荼的异母兄寿、驹、黔逃到卫国,公子驵(chǔ,楚)、阳生逃到鲁国。莱人为此唱道:“景公葬礼不能参加,国家军事不让谋划。众公子的追随者呀,你们最终去何方。”
  晏孺子元年(前489)春,田乞伪装忠于高氏、国氏,每次二氏上朝,田乞为他们骖乘,进言说:“您得到君王信任,群大夫都人人自危,想图谋叛乱。”又对群大夫说:“高昭子太可怕了,趁他还没开始行动迫害我们,我们抢先搞掉他。”大夫们都听从他。六月,田乞、鲍牧与众大夫带兵进入宫中,攻打高昭子。昭子听说,与国惠子共救国君。国君兵败,田乞的徒众追击,国惠子逃到莒国,田乞回来又杀死高昭子。晏圉逃到鲁国。八月,齐大夫秉意兹逃往鲁国。田乞击败高、国二相,就派人到鲁国迎回公子阳生。阳生到齐后,暗藏在田乞家中。十月戊子日,田乞邀请各位大夫说:“尝儿的母亲今天在家将操持菲薄的祭礼,敬请光临饮酒。”会餐饮酒时,田乞事先把阳生装在大口袋里,放在座席中央,然后打开口袋放出阳生,说:“这就是齐国之君!”众大夫就地拜见。接着要与众大夫盟誓而立阳生为君,此时鲍牧已醉,田乞就欺骗大家说:“我和鲍牧谋划一致立阳生为君。”鲍牧恼怒说:“您忘记了景公立荼为君的遗命了吗?”众大夫面面相觑想反悔,阳生上前,叩头而拜说:“对于我可立则立,否则作罢。”鲍牧也怕惹起祸乱,就又说:“都是景公的儿子,有什么不可的。”就与众盟誓,立阳生为齐君,就是悼公。悼公进入宫中,派人流放晏孺子去骀,于途中设帐幕将晏孺子杀死在里面,驱逐了孺子之母芮子。芮子本来微贱而孺子又幼小,所以无权势,国人轻视他们。
  悼公元年(前488),齐国伐鲁,攻取(huān,欢)、阐二地。当初,阳生逃亡在鲁,季康子把妹妹嫁给他。阳生归国即位后,便派人迎接妻子。其妻季姬与季鲂(fāng,方)侯私通,向家人说出真情,鲁人不敢把季姬给齐国,所以齐国伐鲁,终于把季姬接到齐。季姬受悼公宠爱,齐国就又把侵占的鲁国土地归还。
  鲍子与悼公有矛盾,关系不睦。四年(前485),吴国、鲁国伐齐国南方。鲍子杀死悼公,向吴国报丧。吴王夫差按礼仪在军门外哭吊三日,将要从海路进军讨伐齐国。齐军战胜吴军,吴军撤退。晋国赵鞅伐齐,到达赖地后撤军。齐人一致立起悼公之子壬为齐君,就是简公。
  简公四年(前481)春,当初,齐简公和其父悼公同在鲁国时,宠幸大夫监止。简公即位后,让监止执政。田成子怕他加害,在上朝时总戒备地回头看他。简公的御手田鞅向简公进言说:“田、监不能并存,你要选择其中一个。”简公不听。监止有次晚朝,田逆杀人,监止正遇上,就把田逆逮捕进宫。田氏宗族这时正非常团结,就让被囚禁的田逆伪装病重,借机由家人探监送酒给看守,看守醉后被杀掉,田逆逃脱。监止与田氏在田氏宗祠盟誓将此事和解。当初,田豹想给监止做家臣,让大夫公孙向监止荐举,正逢田豹服丧就作罢了。以后终于做了监止家臣,而且受到监止的宠任。监止对田豹说:“我要把田氏全部驱逐而让你当田氏之长,可以吗?”田豹回答说:“我只不过是田氏族中的疏远旁支、而且田氏族中不服从您的不过几个人,何必全都驱逐呢!”接着田豹告知田氏。田逆说:“他正得君主宠任,你田常如不先下手,必遭其祸。”田逆就住在国君宫中以便接应。
  夏五月壬申日,田常兄弟乘四辆车见简公。监止正在帏帐之中,出来迎接他们,他们一进去就把宫门关闭。宦官们抵抗田氏,田逆杀死宦官。简公正与妻妾在檀台上饮酒,田常把他带至寝宫。简公拿起戈要反击,太史子余说:“田尝不是要谋害您,而是要为您除害。”田尝出宫住进武库,听说简公还在发怒,就想逃到国外,并说:“哪儿没有国君!”田逆拔剑说:“犹豫迟疑,是坏事的祸根。这儿的人谁不是田氏成员?你如怯懦出逃不顾大家,我要不杀死你,祖宗不饶。”田尝才留下。监止跑回家,聚集徒众进攻宫城大小各门,都未成功,就出逃而走。田氏之众追赶。丰丘有人抓住监止并报告,田氏在郭门把监止杀死。田常要杀大陆子方,田逆为他求情被赦免。以简公的名义在路上截车,驰出雍门。田豹曾给他车,不要,说:“田逆为我说情,田豹给我车辆,人家会以为我与田氏有私交。我是监止的家臣而与仇家有私交,有何面目逃亡去见鲁、卫的士人呢?”
  庚辰日,田常在俆(shū,舒)州逮捕简公。简公说:“我要是早听田鞅之言,不会落到今天地步。”甲午日,田常在俆州杀死简公。田常立简公之弟鳌(áo,熬)为齐君,就是平公。平公即位后,田常为相国,专擅齐国大权,划割齐国安平以东广大国土为田氏封疆范围。
  平公八年(前473),越国灭掉吴国。二十五年(前456)平公死去,其子宣公积继位。
  宣公五十一年(前405)死,其子康公贷继位。田会在廪丘叛乱。
  康公二年(前403),韩、赵、魏开始成为诸侯。十九年(前386),田常曾孙田和开始成为诸侯,把康公流放到海滨。
  二十六年(前379),康公死,吕氏祭祀断绝。田氏终于占有齐国,到齐威王时,在天下称强。
  太史公说:我到齐国,看到齐地西起泰山,东连琅邪(yá,牙),北至大海,其间沃土两千里,其人民心胸阔达而又深沉多智,这是他们天性如此。由于太公的圣明,树好立国根基,由于桓公的盛德,施行善政,以此召集诸侯会盟,成为霸主,不是顺理成章吗?广盛博大呀,确是大国风貌啊!
  【原文】【注解】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①。其先祖尝为四岳②,佐禹平水土甚有功③。虞夏之际封于吕④,或封于申⑤,姓姜氏⑥。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⑦,或为庶人⑧,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⑨,故曰吕尚。
  ①东海:此处泛指江苏、山东一带沿海,非今之东海。上:岸边。②四岳:传说尧、舜时代掌管四时、主持方岳巡守的官长。③佐:辅佐。平:治理。④虞夏之际:即舜、禹执政时期。封:帝王将一方土地赐予臣下或宗室。⑤或:有的。⑥姓姜氏:严格地按上古说法,应为“姜性吕氏”。因为上古时人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标志家族系统的族号,起于母系社会。氏是姓的分支,即一族分为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的称号为氏。先秦时氏、姓分别,秦汉以后混而为一。此处司马迁就把姓、氏二词混用。此处说“姓姜氏”,应为“姓姜”;下文说“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应为“从其封地为氏,故曰吕尚”。⑦枝庶:“枝”同“支”。支庶,宗族中一本旁出的各支派。⑧庶人:平民。⑨本句意为:按照所封赐之地的地名吕,取为氏号。
  吕尚盖尝穷困①,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②。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③,非虎非罴④;所获霸王之辅⑤。”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⑥,与语大说⑦,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⑧,周以兴。’子真是邪⑨?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①盖:句中语气词,无义。②传说吕尚曾在渭水之滨的兹泉垂钓,等待和西伯昌(即周文王)知遇。奸:通“干”,有所求取而请见。③彲(chī,吃):通“螭”,无角之龙。④罴:棕熊。俗称“马熊”或“人熊”。⑤霸王之辅:能够帮助实现在天下称王称霸愿望的人才。⑥阳:河的北岸。⑦说:同“悦”。⑧适:到。⑨邪(yé,爷):疑问词,相当于今之“吗”。
  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或曰,吕尚处士①,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②”。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③。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④,然要之为文武师。
  ①处士:有才德而隐居不做官的士人。②盍(hé,何):何不。③反:同“返”。④所以事周:为周服务的原因。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①,其事多兵权与奇计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③。周西伯政平④,及断虞芮之讼⑤,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⑥。伐崇密须、犬夷⑦,大作丰邑⑧。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①倾:推翻。②兵权:用兵的计谋。③阴权:隐秘灵活的措施方法。宗:尊法。本谋:基本策略。④政平:政治清平。⑤断虞芮之讼:虞国在今山西平陆,芮国在今陕西大荔,二国之君为土地疆界相争,久而不决,到周国请西伯评判。二君进入周境后,见到耕田者在田界上互相谦让,行人走路互相礼让,男女分道而行,老人受到尊重。二国之君非尝惭愧,也不去见西伯,自动把所争之地让出,作为闲田。详见《周本纪》、《诗经·大雅·绵》毛传。⑥诗人:《诗经》中诗歌的作者。称西伯受命文王:把西伯称作膺受天命的文王。如《诗经·大雅·大明》:“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诗经·大雅·皇矣》载有天帝对文王的敕命。⑦犬夷:古代部族名,西周时活动在今陕西一带。⑧作:建设。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①。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②,右把白旄以誓③,曰:“苍兕苍兕④,总尔众庶⑤,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⑥。
  ①集否:能否云集响应。②黄钺(yuè,月):以黄金为饰的一种长兵器,状如大斧、崤代为帝王所专用,或特赐给专主征伐的重臣。③白旄:竿顶以旄牛尾为饰的旗帜。④苍兕:水中猛兽之名,善于奔突,能覆舟船。借此名为主管船只的军官官职名。⑤总:统领。⑥《太誓》:周武王伐纣,兵至盟津所发出的誓师令。也写作《泰誓》,已佚失。《古文尚书》中的《泰誓》是后人伪作。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①,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②,伐商纣。纣师败绩③。纣反走,登鹿台④,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⑤,群公奉明水⑥,卫康叔封布采席⑦,师尚父牵牲⑧,史佚策祝⑨,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⑩,以振贫民⑾。封比干墓⑿,释箕子囚。迁九鼎⒀,修周政,与天下更始⒁。师尚父谋居多。
  ①龟兆:将占卜用的龟甲烧灼以后,根据其裂纹形状决定吉凶,叫作龟兆。②其誓师令即《牧誓》,今存于《尚书》中。《周本纪》亦征引,可参看。③败绩:军队完全崩溃。④鹿台:纣所建之台,传说其广三里,高千尺。在今河南淇县。纣曾暴增赋税,将钱存放此处。⑤社:祭地神之所。⑥明水:洁净之水,祭神所用。⑦采:同“彩”。⑧牵牲:古代新朝驱除旧朝后,要重新立社,并杀牲取血来涂抹新社。吕尚掌管牵此牲畜。⑨策祝:史官将祈祷之辞写于竹简之上。⑩钜桥:商代之粮仓,在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11)振:同“赈”。(12)封:培土。⒀九鼎:传说夏禹平定水土划分九州之后,铸九个大鼎象征九州,后成为天下最高权力的象征。⒁更始:除旧布新,重新开始。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①,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②:“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③。”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④。莱侯来伐⑤,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⑥,是以与太公争国。
  ①王:做天下之王。②逆旅:客栈。③殆:大概。④犁:通“黎”。⑤莱:东方少数部族的一个小国,在今山东黄县一带。⑥集:安定。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①,淮夷畔周②,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③,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①作乱:制造叛乱。事详见《周本纪》及《管蔡世家》。②畔:通“叛”。③五侯九伯:泛指各国诸侯。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指九州各地长官。伯是掌管一方的长官。
  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立。丁立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
  哀公时,纪侯谮之周①,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②,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
  ①谮:说坏话诬陷别人。②周烹哀公:烹,是将人放入鼎内用开水煮死的酷刑。据《公羊传·庄公四年》何休注,是周懿王烹死齐哀公。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
  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①,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②。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①奔:逃亡。周厉王因国人暴动,仓皇逃亡。②周厉王出奔后,周公、召公共同执政,称作“共和行政”。时在公元前841年,共14年。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齐人乃立厉公子赤为君,是为文公,而诛杀厉公者七十人。
  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脱立。成公九年卒,子庄公购立。
  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幽王,周东徙洛。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弑其君昭侯。
  六十四年,庄公卒,子釐公禄甫立。
  釐公九年,鲁隐公初立。十九年,鲁桓公弑其兄隐公而自立为君。
  二十五年,北戎伐齐①。郑使太子忽来救齐,齐欲妻之。忽曰:“郑小齐大,非我敌②”。遂辞之③。
  ①北戎:又名山戎,戎族的一支,春秋时活动于今河北北部。②敌:相当。③事详见《郑世家》、《左传·桓公六年》。
  三十二年,釐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孙无知,釐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①。
  ①秩服:俸禄等级和车马服饰、奉养:生活待遇。此:按照。
  三十三年,釐公卒,太子诸儿立,是为襄公。
  襄公元年,始为太子时,尝与无知斗,及立,绌无知秩服①,无知怨。
  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釐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公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②,桓公下车则死矣。鲁人以为让③,而齐襄公杀彭生以谢鲁④。
  ①绌:通“黜”,减少。②拉杀:折断肋骨致死。③让:责备。④谢:道歉赎过。
  八年,伐纪,纪迁去其邑。
  十二年,初,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①,及瓜而代②。往戍一岁,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③。或为请代,公弗许。故此二人怒,因公孙无知谋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之间襄公④,曰:“事成以女为无知夫人”⑤。冬十二月,襄公游姑棼,遂猎沛丘。见彘⑥,从者曰“彭生”。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管惧坠车伤足,失屦⑦。反而鞭主屦者茀三百。茀出宫。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闻公伤,乃遂率其众袭宫。逢主屦茀,茀曰:“且无人惊宫,惊宫未易入也。”无知弗信,茀示之创⑧,乃信之。待宫外,令茀先入。茀先入,即匿襄公户间。良久,无知等恐,遂入宫。茀反与宫中及公之幸臣攻无知等,不胜,皆死。无知入宫,求公不得⑨。或见人足于户间,发视,乃襄公,遂弑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
  ①瓜时:指七月。因七月瓜熟,故称。②及瓜:到第二年七月。代:派别人去管代二人。③卒:尽。弗:不。④间:侦伺。⑤女:同“汝”,你。⑥彘:大猪。⑦屦(jù,巨):用葛、麻等制成的鞋。⑧创:伤口。⑨求:寻找。
  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于雍林①。雍林人尝有怨无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袭杀无知,告齐大夫曰:“无知弑襄公自立,臣谨行诛。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
  ①雍林:据《左传·庄公八年、九年》,雍林又作“雍廪”,是人名,其职为渠丘大夫、芩处司马迁误以雍林为地名。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①,淫于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②。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小白母,卫女也,有宠于釐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杀无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