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若是织田弹正真的想要与各强力大名争夺虚名,那么奉新任京公方上洛就任征夷大将军的声望名望是最大的。然而织田弹正却在完成此事后便迅速撤军离开京畿返回了尾浓之地。名为讨伐势州太守北畠氏旗下豪族,实为抓紧时间积蓄实力。织田弹正东退,为何不与江北浅井氏联合驻在江南,而是要返回尾浓之地?其中根本,无疑是在暗中积蓄实力,而不为各方所察觉。织田弹正之心,不可不察!”在朝定的心中最大的敌人还是织田信长而不是武田信玄。
“听藤原镇将殿一席话,胜读数十年之书!我等忘本了!”柿崎景家惭愧的说道。
“柿崎和泉守悟性不错,加州一国对于上杉家来说极为重要,这关系到日后上杉家是否能够顺利从北陆道出兵上洛协助京公方清君侧的关键。”朝定满意的点了点头道。
“遵命!届时希望御屋行殿和藤原镇将殿能够将先阵一职交与我柿崎家。”柿崎景家意图在上杉家出兵上洛之时建立更多的战功。
“恩,那是必然。”朝定笑着说道。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两军对峙()
就在谦信与朝定率数十名旗本前往善光寺平、茶臼山等地侦查后,谦信便做出了一个决定——等待武田信玄的本队抵达北信浓之后就将本阵布置在妻女山之上。妻女山所在的位置恰好脱离了犀川、千曲川、盐崎城、旭山城和海津城的犬牙交错之地,也摆脱了被武田军分割包围的危险。并且妻女山的高度足以鸟瞰下方武田军的一举一动。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谦信表面上看上去是容易被武田军所包围,但是却又能够监视到武田军的任何动向,将战场形式把握在自己手中。
之后,谦信还将讨伐武田信玄的檄文传遍了甲信各地,内容让武田家上上下下都被这篇檄文所激怒,导致武田信玄不得不加快步伐前往海津城。
檄文内容:“汝不识时机,已掠略甲信二州,武威不灭父祖,然屡出无名军,劳民困人。汝形貌似浮屠,然侵略女婿之境域,纵火夺地。汝不闻浮屠有五戒,以犯为贼乎?诡杀赖重,夺其邑,奸其女,所谓邪淫戒也。老年忘浮屠,耽乐淫酒,是饮酒戒也。吾尝朝京师,以国托汝,汝盟而诺,吾往而后,汝侵吾邑,是妄语戒矣。师起无名,军罢士困,多截人命。虽缠法衣修学,唯形相而已,不异以粪包锦。破戒若斯,忽猛天谴,吾不忍坐见,故今代萨埵,而谴责汝罪。幼而废父夺国,不孝莫大焉。”
永禄四年,三月二十日。随着饭山城内吹响了法螺声后,上杉军快速从饭山城内出阵了。
行进在上杉军最前方的是手持毗字大旗的先阵山浦国清,次阵柿崎景家则捧着上杉家的家宝八幡御弓紧随在山浦国清之后,再后面则是手持黑底日之丸旗的斋藤朝信。
三样宝物开道,谦信走出饭山城的大手门,在大手门外拜过宝物之后再骑到自己的坐骑放生月毛上。在顺利完成出阵仪式之后,上杉军便开始按照谦信的命令行动了。
上杉军的先阵照例仍然是以山浦国清、高梨秀政、高梨赖亲、高梨玄俊(高梨政赖四弟)、井上春乡(井上正满次子)、花村亲吉(上之山城城主)、信田隆生(原村上家家臣)等从属上杉家的北信侍为主;次阵则是柿崎景家、斋藤朝信、宇佐美定满、大熊朝秀、长尾景连、长尾景亲等重臣为主;色部胜长、筑地资丰、竹俁庆纲、大川长秀、山本寺景长等将则是组成游军。大崎泰继、长井为实、岩井信能、须贺盛能、小岛贞兴、平子房长等旗本众为中军;直江景纲则担任小荷驮奉行,与唐人亲广、神保觉广、小岛职镇、长景连、野吕弥左卫门等将率一万军势留守分别在长沼城和须田城内,负责保护粮道和小荷驮队。
谦信率旗本众打头引导着四万八千余大军浩浩荡荡进入川中岛。上杉军先是越过犀川,而后又越过了千曲川。就在人人都认为谦信是要包围海津城之时,谦信却率领大军抵达了海津城西面两公里外的妻女山上并且在妻女山上布下本阵,而朝定则率一万八千军势驻守在妻女山东侧不远处的西条山上。
就当谦信才登上妻女山山顶不久,便发现海津城下腾起了浓重的獭K婧螅俪疟憷吹搅饲派砗筚鞅ǎ骸昂=虺鞘亟∩教锉钢惺嘏扇私=虺峭獾某窍骂可栈伲允炯崾刂狻!�
“海津城在武田家的普请翻修之下,完工才不到半年,城外有多少房屋可以供其烧毁?小山田备中守未免也太过于装腔作势了吧。”山浦国清冷笑了一下后说道。
日本战国时代的所谓的城池,除了京都、太宰府等寥寥数座外,绝大多数都是防御性城堡,堡内只有军事设施和供兵将居住的房屋,所有商业、手工业区,以及相关人等的住宅都在城外,即所谓的城下町。攻城方往往焚烧城下町以销毁城砦的经济实力,同时也会利用城下町内的各种物资来提供给攻城战使用。眼下上杉军的数量庞大,海津城内的武田军必然不可能出城前去迎击,而只能固守海津城不出。既然如此,还不如抢先烧毁城下町,以免物资为上杉家所用。
“御屋行殿既然不想主动去拔掉海津城这颗钉子,那么就由臣率军前去扫荡周边的武田方城池兵砦吧。海津城若是有任何救援的举动,那正好我军可以迅速出兵将海津城攻落。”柿崎景家随即向谦信进言道。
“小山田备中守等人是不会出城的,若是他们会主动出城救援别处的话,奥信浓各地从属于武田家的领主们也就不会先后放弃吉洼山城、赤泽城、横田城、土口城、金井山城等地而进入海津城内固守了。”谦信眼下只能等待武田信玄率军进入川中岛一带,不然的话自己是掌握不到战场的主动权。
而此时此刻,武田信玄之所以先前没有急于率六万五千余大军进入川中岛,就是因为想要看看谦信和朝定会不会耐不住性子,去主动攻打仅有千余老弱病残之众驻守的海津城。
就当麾下的细作侦察到上杉军登上妻女山和西条山两地扎阵之后,武田信玄既没有前往攻打,也没有直接增援海津城,反而继续向西进军,抵达妻女山的西北部的茶臼山,并且在此地布下本阵。
随着武田信玄率军进驻茶臼山后便将上杉军归国的路断死,也让直江景纲、唐人亲广、神保觉广、小岛职镇、长景连等上万上杉军无法将粮草辎重顺利运抵妻女山和西条山上。就这样两军对峙了十余天后,谦信在召见朝定、宇佐美定满、斋藤朝信等少数亲信重臣商议后便想出一计来应对。随后,谦信开始在众人面前表现的不耐烦起来,天天派遣少量军势前去武田军门前叫阵谩骂,而武田信玄也不甘示弱,每天晚上都派随军的细作忍者到妻女山和西条山的上杉军大营前用小鼓敲打名谣“八鸟”,使上杉军的表面看起来已经疲惫不堪了。
然而,武田信玄在茶臼山上左等右等了半个月后,一向行动迅捷如风,到处搜寻自己本阵,想要砍下自己首级的谦信,此番却出乎意料地沉住了气,呆在妻女山上一动不动,丝毫也没有真正率军下山求战的样子。武田信玄一计不成,又生二计。四月十五日,打着孙子四如真言军旗的武田信玄动了,他大张旗鼓的越过了犀川与千曲川之间的八幡原,还进入了对岸的海津城内,与城内的小山田虎满等千余守军合流,武田军总数达到了六万六千余。
就当武田信玄率军离开茶臼山之后,柿崎景家等重臣纷纷请战,希望能够在武田军的侧面进行袭击,能够尽可能的消灭武田军的有生力量。然而谦信则是丝毫不为所动,直接下令全军继续待命坚守妻女山和西条山两地。
武田信玄率大军离开茶臼山前往海津城的举动,原本就是想要引诱上杉军下山,从侧面攻打正在移营的武田军。武田信玄总共准备两个方案,一、事先已经派人通知了海津城内的守将小山田虎满等人,令他们随时准备挥师杀出,于千曲川附近夹击上杉军;二、武田本队兵分二路,一路在北为明,一路在南为暗,就等上杉军冲下妻女山后,好形成南北包夹之势,小山田虎满等海津城守军则是偷袭妻女山和西条山两地。
然而正如汉末三国时期的猇亭之战中,刘备也曾使用过移营之计,却并未能够瞒过敌将陆逊,陆逊由得敌人移营却自岿然不动一般,而武田信玄的计策同样也无法瞒过谦信和朝定。谦信就高踞在妻女山之上,俯瞰着广袤的平原,俯瞰着千曲川和海津城,以及拉成一字长蛇,似乎可以轻易将其截断的武田军,丝毫不为所动。
最后,武田军本队安然地开进了海津城,总势达到了六万六千余,与四万八千余上杉军遥遥相望,两军再度陷入似乎无解的对峙状态。
此时武田、上杉双方的战场态势非常微妙。武田军主力在海津城周边,上杉军主力在西南方的妻女山和西条山,也就是说,上杉军隔断了武田军与其甲斐、诹访等本领腹地的联络,还能随时可以切断其后方补给,而武田军也隔断了上杉军与其越后本领,以及长沼城、须田城等地后续部队的联络,亦随时可以切断敌方补给。不过相对来说,越后距离川中岛较近,长沼城和须田城等地更是近在咫尺,而甲斐、诹访则距离较远,况且武田军的数量多过上杉军,因此后勤压力就更为明显。
武田信玄为此而深感苦恼,眉头紧锁。于是,他便只好在海津城的本丸内聚集麾下诸将,商议对策。武田军据城而阵,上杉军则居高临下,都处于易守难攻的态势,谁都不敢抢先发起进攻,那么,难道就继续这么对峙下去?有没有什么破局之策?
就在武田家诸将议论纷纷,却谁都拿不出好的对策之时。最终,武田信玄把目光转向了他的亲信——军师山本勘助:“勘助,你可有良策?”
第三百七十八章 堪助献策()
就在武田家诸将议论纷纷,却谁都拿不出好的对策之时。最终,武田信玄把目光转向了他的亲信——军师山本勘助:“勘助,你可有良策?”
“御馆大人曾言:‘六分胜(作战五分胜最好,七分胜为中,十分胜为下。五分胜让人继续自励,七分胜便胜懈怠,十分胜让人骄傲自大。若一战取得十分之胜利,必然生出骄傲之心,随后必有大败。非战争如此,世事皆是如此;十成中获六、七成胜者,乃十成之胜,八成胜则危,而九成、十成之胜,则必将酿成我方遭受大败之条件)’。与谦信、朝定作战如若想要获得全胜此乃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倘若如此,那我军不如为了取得这六分胜而战!”山本勘助指了指妻女山的方向后缓缓说道。
“为了取得六分胜而战?······堪助,你此言何意?”武田信玄疑惑的问道。
“啄木鸟是这样捕食的——两只啄木鸟,一只守在虫洞的正面,一只绕到树干的后面猛烈啄击,洞里的虫子受不了了,自然就从洞中钻出来,这时就成了守在洞口那只啄木鸟的盘中之餐了。不久将会起一场浓雾,而这场雾将会持续到天明。眼下我军兵力达六万六千余,将这些兵力分为二路。一路就在今夜日落时分便开始行动,从清野进入山路。本队则启程在于曲川的河畔八幡原一带布下阵势以逸待劳。如果大军开始行动时,敌人必定会觉察到我军的动态而严加注意。敌军可能以为我方的支队会从清野进入山路,而从仙人洼攀登妻女山攻其背后,则敌军需要在据守妻女山以迎击或出击两者中择其一。而据臣的推测,敌人可能以为出击攻打我军本队较为有利,因为一旦大军进入山中之后,行动会不便,因此敌军会从妻女山下来攻打我方本队。但是我军的偏师是佯装入山,其实并未上山,而是隐藏在清野背后的山中,等到敌人开始行动后而攻其背后和侧翼。如此一来,上杉军便会遭受两面夹击,从而导致全军覆没,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山本勘助并没有让武田信玄失望,随即献上自己的策略。
“如果敌军不下山而据守妻女山与西条山城该当如何?”就在武田信玄恍然若悟,惊叹这一计策的高明之时,身为信浓先方众笔头的真田幸隆倒是对此提出了疑问。毕竟朝定在天文二十三年就在西条山上筑城了,之后在谦信的亲信家臣斋藤朝信的经营下已经长达七年之久,城内定然囤积了不少粮草辎重,而且西条城和海津城一样不是说攻就能攻下来的。
“那时候可能已经天亮,我方届时可以伐木来开辟道路,在妻女山的背后建立攻击据点,步步为营攻上妻女山和西条山,将上杉军逐下山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我方本队只要拦截上杉军加以歼灭即可。”由于山本勘助久经战阵,因此他所想出来的计策对于眼下这个状况来说是比较适合武田军的。
“堪助,你是说我军要在这浓雾中采取行动,是吗?”武田信玄有些两眼放光的问道。
“不错,若是我军企图利用浓雾的掩护来袭击上杉军的背后或是侧翼,那么这一场浓雾可说是上天的恩赐。”山本勘助觉得这场浓雾来得很及时。
“在浓雾之中采取迂回奇袭的理由我已经知晓,若是上杉军就此打算将计就计冲下山来,这将会是何时?”武田信玄想知道准确一些的时间。
“由于我方的偏师开始行动很有可能会在夜半过后,因此,要进入清野的后山,将会在寅时左右。偏师在那里休息片刻之后,不久的黎明即将到来,而雾气到了黎明便会消散。即使没有消散,也不像夜晚那般浓,至少可以望见十到二十间左右的距离。依臣的推测,上杉军如果会下山,可能会在此时刻,决不会是在黑夜里的浓雾中下山,因为在此种场合之下,敌我双方无法作战。臣以为不论如何,上杉军的本军会等到天明雾气开始消散后才会采取行动。臣想敌人是希望在此以前将我军的支队引诱到深山,而上杉军的本队则是迅速出兵下山,直奔我军本阵所在。若是敌军留下留守妻女山和西条山上的军势近万,以其余的兵力对我方本阵突袭而来的时候,则兵力大约是三万到三万五千左右,而我方本队的兵力则是在四万以上,因此暂时两军势均力敌。此时我军的偏师从上杉军背后袭击,就能对上杉军展开两面夹击,很快上杉军便会崩溃瓦解了。”山本勘助能言善道,听到他的详细说明时,似乎这个计画能够如愿以偿一样。
“如果雾气不消散,将要如何是好?你是否认为上杉军不会采取行动?”武田信玄对此有些不放心而继续问道。
“根据臣的推测和询问当地领民后,除非雾气消散或天亮,否则上杉军是不会轻易采取行动的,因此要等到雾散之后,才会展开作战。”山本勘助继续向武田信玄说明计划的可行性。
“恩。”武田信玄听完山本勘助的话后便点了点头,他似乎有些心动,但是心中却仍然有些不安。
“如果上杉军采取将计就计的措施后,将会如何?”这时一门亲族众笔头武田信繁发言质问山本勘助道。武田信繁和武田信玄除了样貌酷似以外,头脑比较清晰。而武田信繁总是隐藏自己的才能,他处处为着兄长武田信玄着想,经常在军议上甚少发言,他一向是以兄长武田信玄为重。在过去的战事中,武田信繁也一直担任着吃力不讨好的任务。现在由于武田信繁的发言,家中重臣们的目光瞬间不约而同的投向了山本勘助。
“请问采取将计就计的措施,此言何意?”山本勘助很彬彬有礼地问武田信繁。
“万一上杉军洞悉了我军的作战计画,而在雾气尚未消散前的浓雾中向本阵发动攻击时,结果会是如何?这样一来,我军的偏师将要在山中空等,遇到此等场合之时,非但无法歼灭上杉军,反而对我方非常的不利。”武田信繁直接看出了山本勘助这个计划的漏洞和破绽。
“不可能发生这样事情!”这时有人搭腔了,说话者是武田家的少主武田胜赖,他把膝盖稍微向前挪移继续说道:“上杉军不足五万,何足挂齿。若是敌人倾巢而来之时,无异是飞蛾扑火。即使我军偏师在山中空等,单凭本阵的兵力来击败上杉军,也并非难事。”武田胜赖毕竟年轻气盛,尚未曾有过败战的经验,加上他曾在相模击败上杉军数次后认为上杉军的战力不过如此,故而认为此战武田军必胜无疑。
“胜赖,你说话得要有分寸,合战并非单逞口舌之能,而是要靠战马、太刀、弓矢、长枪、铁炮来打的。”就当武田信玄如此教训武田胜赖之时,作为武田胜赖的后见役、辅佐役的迹部胜资坐不住了。
“臣认为少主(武田胜赖)之言颇为有理,如果将我军兵分两路,而以一路兵力承受敌人大部或是全部的军力之时,在人数上会暂时处于劣势,但是一旦进行作战时,便会对我军非常有利,因为虽然上杉军骁勇善战,却敌不过我军的骑马武士与赤备,少主的意思便是如此。”虽然迹部胜资支持武田胜赖而伤了武田信玄的心,但是武田信玄眼下却不想再继续提及此事。他抬眼望著一直保持着沉默的马场信房和高坂昌信两位重臣的脸。其中高坂昌信先前还是武田信玄最信任的小姓。过去板垣信方、甘利虎泰、驹井高白斋等重臣是武田信玄的亲信家臣,如今这地位由马场信房、高坂昌信等较为年轻的家臣所取代,武田信玄还想听听他们二人的意见。
“有关雾的事,真是令人担心。”马场信房这时若有所思的说道。“这场雾对于我军和上杉军的条件都相同,虽然御馆大人说这场雾是天赐良机,但是敌人也有可能会利用这天赐良机,这便是典厩殿想说的话之含意。”出乎意料地,马场信房支持武田信繁的意见。
“御馆大人,能否等到雾气消散之后再出城?我方拥有这座难攻不落的海津城,而且在城内贮积有充分的粮草辎重,相反,上杉军大部分只靠所携带前来的粮食而已,而且返回越后的道路又被此城所阻拦。因此,上杉军不得不下山,那时候才是一举歼灭上杉军的最佳良机。请御馆大人暂缓对妻女山派遣偏师。”武田信繁将身体缓缓挪向兄长武田信玄的面前后说道。武田信玄从未见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