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医学专长的,再就是计算机专长的成员。其实这方面,特战队暂时还没有什么刚性需求。
只是队员们可能看多了外国大片儿,总觉得哪一天行动,说不准就会有需要破解敌人电脑系统,或者屏蔽个摄像头,开个电子门禁的时候。
投票时提出需要“黑客”的,足有一百多票。被叨咕的多了,安惊蛰也觉得好像确实需要几个电脑方面的专项人才,于是就给填上了。
岳建军看了安惊蛰交上来的东西,呵呵笑了一声,直接签上了大名,转给了军区。
毕竟是全军区范围选拔,具体的征召命令,合成作战师可没权利下。
增员申请,军区很快得到批准并全军区通报,随通报一起发出去的还有具体的参选标准:
男性,二十到二十八岁,身体健康适应性强,无过敏史及慢性病史。有扎实的军事科目基础,有专项及多项军事科目特长,医学专业、计算机专业优先。
总体来说标准很简单,但细琢磨却非常严苛。不过严苛归严苛,放在整个军区的大基数里,满足条件的可不在少数。
通报发出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合成作战师作训部收到的申请书,就突破了三百封。
特战队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忙的昏天暗地的曲森开始是完全不知道的。直到无人机教导队里,有三名特级操控员种子也提交了申请书。
对于特战队招人这么“好玩儿”的事情,曲森怎么可能会放过。尤其还是在他老老实实的坐在椅子上,忙活了十多天之后。
拿起电话打听清楚确有其事后,一转眼就“擅离岗位”偷懒跑了。
曲森风风火火的往特战队窜的时候,安惊蛰已经和军区人事部门的干部一起踏上了寻访之旅。
特战队招人肯定要招“最好的”,可“最好的”对于任何一支部队来说都是宝贵的。这就导致了,很多“最好的”就算向往特战队,但所属的单位却不一定放人。
几通思想工作做下来,已经写好的申请书,恐怕就得进垃圾桶。所以多了个心眼儿的安惊蛰,麻溜向岳建军求援。
特战队可是隶属于合成作战师的,所以给特战队招兵员,就是给合成作战师招兵员,老岳同志怎么可能不上心。
接到求援后都没隔夜,就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搜集到了一份名单。
然后又帮忙说动了军区人事部门派人,让安惊蛰扯起虎皮,满世界划搂人才去了。
————
“你那个太小儿科了,你没看电影里人家老美的特战队是怎么训练的啊!大泥潭、碎猪肉,还有一抱粗的大木头都必须要有。
他们在里面爬,咱们还得在上面用空包弹扫!哪个怂了,麻溜开了他!”
曲森刚走到特战队战术会议室,就听到小六子的极其兴奋的声音。
“用什么空包弹,吓唬小孩呢,要扫就用实弹。再次十支枪里也起码有一支枪装实弹,混在枪声里点射。弹着点必须要让他们能看得见!”
“曲哥来啦!”
“老曲,你终于露头了!”
都不用听话音儿,只听“缺德”的内容,会议室里的一帮小子就知道谁来了,纷纷转头打招呼。
曲森找了个空位置坐下,接着出馊主意:“碎猪肉的主意也好,不过买新鲜的太浪费。弄些臭了的肉,还有肠子、内脏什么的,带血的那种,效果绝对逼真!”
“没错!二当家的,你赶紧打电话跟后勤中心招呼一声,给咱们留点不新鲜的肉,和猪下水!”郑小飞那个坏种也来了精神。
转头又对乌图说:“乌贼你回头准备几个炸点,到时候一引爆,把烂猪肉、猪下水嘣的满世界都是,哈哈哈哈~”
郑小飞把自己脑补的画面说出来后,别人还没怎么样,他自己先笑的不要不要的。
“别闹别闹,说正事儿呢。”二当家的乔杉见会议已经跑题了,赶紧示意大家安静。
特战队以前都是定点选人,队里的几个干部看上了哪个,就直接打报告跟师里要人。这回招募规模一下变得这么大,谁也没个准备。
申请书都超过三百份,名额却只有八十一个,“淘汰赛”已经不可避免。
至于选拔标准和淘汰标准,安惊蛰同志按照老规矩,充分发挥民主,临走的时候只交代了一句:“大家一起商量,在我回来的时候,弄出一个标准!”
任务下放了,可“标准”这东西谁都没有制定过啊,与会人员只能通过以前看过的中外影视剧作品、小说,以及脑补,开始天马行空的出主意。
没一会儿,讨论会就变成菜市场。
“老曲,正好你来了,帮忙出出主意。”乔杉也是病急乱投医,直接把主意打到了曲森的身上。
“我觉得大家刚才出的注意就不错啊!”曲森就是一裹乱的,兴致勃勃的说:“敢提出申请的,估摸着各项军事科目成绩都不错。
我觉得选人就看两方面,一个看胆子,一个看团队意识。拓展一些就是耐性、耐力和脑子。
咱们一开场就给他们整个大场面,直接把想划水的都给淘汰掉,然后再一边强化训练,一边慢慢挑选,最后找出最好的留下!”
“靠谱!”洪楠一拍桌子,冲曲森竖起了大拇指。
“我看行!”高发明也跟着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得先跟师里打好报告,上面批了才能整!”政委一听这帮小子又是动枪又是*屏蔽的关键字*,还整臭肉、下水的,赶紧提醒了一句。
“行,大家研究研究细节,报告我打!”乔杉不愧是二当家的,担待还是有的,痛快的点头。
————
曲森扔下正经工作,在特战队混了大半天的时间。用各种正大光明的理由充分的满足了自己的恶趣味后,才心满意足的回到了无人机教导队。
晚饭的时候,谷珊几个问曲森白天干嘛去了的时候,他略带疲惫又异常严肃的说了一句:“战术会议室开会呢。”
战术会议室只有特战队有,是每次行动前给队员们布置任务和讨论战术的地方。
虽然两个单位在同一个大院儿,两面的人也很熟,但保密条令依然被严格的执行着。无人机教导队的老几位一听,也就不再多问了。
不过大家心里都有点担心,琢磨着曲森的伤才刚刚好的差不多,不会又要出什么任务了吧。
之前跟着特战队,出了三次任务,一次比一次危险,再这么折腾两回,曲森搞不好就得坐着轮椅给学员们上课了。
不过这么晦气的话,只能在心里想一下,谁也不会说出来。
曲森见大家看自己的目光都充满了担忧,心头发暖的同时,豁达的一笑:“都瞅我干嘛,就是个战术讨论会,要是出任务我现在还能坐在这儿。”
大家一听,表情这才恢复正常,该吃饭吃饭,该说话说话。
“对了队长,无人机应用战术材料里,师里的意思是把配合常规侦查任务和非常规任务区别开。”谷珊喝了口汤后对曲森说。
。
第三百六十七章 没见识()
师里这几天新要求、新任务,已经布置的太多了,曲森听了也没觉得有什么意外。
想了一下说:“常规任务那块儿,海子搞定,多问问何长虹的意见,别写的太理想化。
非常规任务这块儿我弄,明天再过特战队开会的时候,正好和他们一起合计合计。
既然任务交到咱们这儿来了,咱就好好整,弄些有实战价值的东西出来,净整些官样文章、套话什么的跌份儿。”
“明白,瞧好吧~”寇海这两天总熬夜准备资料,人都有点瘦了。听了曲森的话觉得提气,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饭桌上的其他人也都在想:“别看老曲同志平时的时候整天嘻嘻哈哈的,关键时刻还真是个叫的硬的主。”
于是,第二天曲森讲完自己的课,在大家略带敬佩的目光中,又跑到特战队“开会”去了。
————
三月十七号,安惊蛰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全军区“巡视”,拿着最终名单回到了特战队。
名单共二百七十人,是从近五百份申请中,经过了第一轮优选后被留下的。
有上等兵,有一、二、三级士官,还有中尉和少尉。分别来自全军区不同的基层单位。
他们将通过一系列的竞争和淘汰留下八十一人,补足特战队的缺额。
三月十九日,所有参选者在合成作战师集结完毕,并全员通过了身体检查和心里评估。
踏踏实实的休息了一夜后,三月二十早晨七点,分别乘坐八辆军用卡车,浩浩荡荡的向特战队驻地开去。
坐在车后斗里,有的人显得斗志满满,有的人掩饰着担心跟身边人说说笑笑。还有的酷酷的一言不发,静等着特战队出招。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临上车的时候,参选者们被要求灌满随身佩戴的水壶,还一人发了一块野战干粮。
没错是一块,而不是一袋。
敢来参加选拔的没有傻子,通过这个细节所有人都能猜到,今天特战队的大门,恐怕不是那么好进的。
而且现在乘坐的车,不可能把大家直接送到地方,多半会开到半路,甚至不知道会开到什么地方,把大家扔下后一掉头就扯呼了。
事实证明大家猜的没错,八辆军用卡车开出景市后,也就行进了半个小时,就在路边停下。
接着特战队那个姓乔的副队长从头车副驾驶上跳下来,招呼大家下车,以十人为单位整队。
参选者们虽然互相之间都不怎么熟悉,但最基本的军事素质总是有的,十几秒后十行二十七列的队伍便列队完毕。
乔杉面无表情的看着大家站好,不慌不忙的走到队伍前面,从兜里抽出一张军用地图,抖开后说了一句:“记住你们现在的分组,然后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指定地点!”
一句话说完,乔杉把地图随便塞给站在第一排的一名战士,然后转身上车。
一通发动机的轰鸣声过后,卡车和乔杉乘坐的越野车全都不见了。只留下二百七十名参选者列队站在原地。
“兄弟们,别愣着啦!没听人家说最快速度嘛!”队列中一细皮嫩肉的一杠二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喊话的是许涵,他编制是属于总参的,和周莉一样属于到合成作战师来,测试和实践信息化战场支援平台的各种战术思路。
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做办公室的许涵,原本就向往一线,向往战场。这次看到特战队点名需要电脑技术特长的队员后,麻溜就打了一份申请。
结果刚交上去,就被以“不属于军区序列”为借口给打了回来。
许大公子对于入选可是信心满满的,一看自己还没怎么着呢就被淘汰了,直接就急眼了。
合成作战师的几个领导被他挨个磨叨了一圈儿,最后看到了安惊蛰,就直接贴了上去,往死里推销自己。
安惊蛰也是个没见识的,被许涵忽悠了一通,又亲眼看了他对着电脑一通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其实就是黑了师里的服务器,又入侵了一下监控系统),当场就惊为天人。
看完许涵的表演,安惊蛰已经完全不用催了,自己主动就去找岳建军商量。
安惊蛰不知道许涵的老爹是谁,可岳建军知道啊。别看许南关同志官儿大,严格的说还是老岳同志的手下败将。
在“暴风”演习的时候,两人分别是红蓝双方的指挥官,最后蓝方,也就是岳建军赢了。
演习结束后许南关第一时间派出了军官团,参观了蓝方的现代化指挥系统和下面各支装备先进的部队。
在演习总结阶段,许南关做出了深刻的检讨。
不但检讨了整体上的指挥失误,还检讨了自己在指挥部遭到蓝方特种部队的突然进攻时。没有选择更加灵活应对措施,而是固执的选择了硬抗,结果导致整个指挥部被端掉。
老许同志的检讨可不是做样子摆态度,而是严肃细致的刨析了,他个人在整个演习中的所有失误。充分展现了一名高级军官的担当和勇气。
岳建军打心里对许南关是敬佩的,同时他也是个没见识,外加有恶趣味的。
听了安惊蛰的鼓吹后,想了一会儿也觉得许涵绝对算是个人才。就算参选特战队失败,能给留在师里也是相当不错的,于是就出了个“损招”。
让许涵自己找门路,把关系落到合成作战师。这样一来,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参加特战队的选拔。
而且就算参选失败,以后还可以在指挥中心内为特战队提供战术保障,也相当于参加实战了。
许涵被安惊蛰窜拢了一番后,直接就把电话打到了他老子的办公室。
对于许涵的要求,许南关是纠结的。一方面也算老来得子的他,希望儿子可以搞些技术方面的工作,然后顺顺利利的结婚生子。
另一方面经历过战争的他,在骨子里认为,没上过战场军人就算不得真正的军人。
在经历了一夜的纠结后,第二天一早老许同志让秘书给儿子办了调动手续。虽然调动单位是合成作战师,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跟岳建军联络过。
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别当他是我儿子,该怎么用就怎么用!”
就这样,许涵虽然军事科目底子差了一些,可凭借着专业技术加分,顺利的通过了初步筛选,进入了二百七十人的名单。
————
原本还有些发傻的众人,在许大公子喊了一嗓子后,瞬间都醒悟了过来。几个性子急得,很快的根据地图上的标记确认了方向。
随即带领大家下了路基,迈入山林。
虽然身处的环境山高林密,手里只有一张地图,而没有指北针和其它辅助装备。但能进入二百七十人名单的有几个是白给的。
基本没走什么冤枉路,两个多小时后,全队到达了指定地点。
地图上的标记点很好辨认,因为远远的就能看到,那里站着两个人和一大堆镐头、铁锹。
再走进一些又看到一堆工具旁边放着两个麻袋,和沿着山势走向,用白灰画着的一条两面完全看不到边际的白线。
站着的两个人是负责通往快反营方向,通信线路勘探的蒋泽易和测绘班的班长。
眼瞅着一大帮累的汗流浃背的家伙走近,测绘班班长黑着脸扯着嗓子喊:“集合!”
虽然疲惫,但参选的众人知道正戏马上要开始了,还是用最快的速度列队完毕。
“大家辛苦了!”蒋泽易实在不是一个适合扮黑脸的人,非常和气的问候了一句后,才开始介绍众人接下来的任务。
用脚点了点脚下白线:“接下来,需要大家从我脚下开始,沿着白线向两侧挖掘通信沟道。要求,深一点五米,宽一米。”
主要任务交代完,蒋泽易又指了下两个麻袋:“里面有皮尺、碘伏、创可贴,还有手套,大家干活的时候要注意劳动保护。”
“请问这条线一共有多长?”队伍里有人问了一句,估计是想算算,平均一人要挖多少远。
“不算远,五公里!”蒋泽易回答的语气非常轻松。
二百七十人挖五公里,平均算下来一人就是差不多十九米。所以蒋泽易发现面前一帮子人看他的表情,完全是一副想揍人的样子。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蒋同志,伸手招呼了一下测绘班的班长,俩人一句话都没有再交代,直接就扯呼了。
“兄弟们开整吧!”队伍里一个看肤色,就是在基层连队待着的中尉,带着点儿笑音儿招呼了一声,第一个向着工具队走去。
在麻袋里翻找了一下把绑在一起的皮尺拽了出来,冲着身后聚过来的众人喊:“先量尺,咱一共二十七个班,一个班一百八十五点一米。然后每个班再自己分一下。”
所有人都对一杠二的分配方案没什么意见,按照之前的十人分组。各自拿上工具和手套,从中心点开始分配挖掘分段。
没走出多远的测绘班的班长回头瞅了一眼,然后坏笑着说:“蒋工,你可真够坏的。他们平均分成两帮了,等一会知道你刚才站的点,不是中心点,走冤枉路的还不骂死你啊!”
“你没看见他们刚才那眼神?”蒋泽易没好气问了一句,然后有些懊恼的说:“还是心善了,早知道就应该听曲森的,一面一公里一面四公里,溜死他们!”
“……”测绘班班长这才知道,别取线路中心点的主意到底是谁出的,只能在心里暗骂了一声某人:“真心缺德”。
。
第三百六十八章 选拔(上)()
蒋泽易之前站的位置,距离整条线的中心点要偏出很多。往左面走的那伙儿距离终点有两公里,往右面走的距离终点三公里。
这就意味着往左走的人里,有大概三队人走到最后,会发现自己之前走的路完全是白走的,还得掉头往回折。
这一掉头,一反一正就相当于要多走六公里,才能到施工地点。不单耽误时间,还平白耗费了大量的体能。
曲森设计这么个环节,并不完全是因为恶趣味。而是想看看这帮家伙互为竞争对手的同时,还到底没有把别组的同伴当成战友。
要知道走到最后发现白线没了的队伍,无疑是相对谦让的队伍,不然一路走过来也不会排到最后。
那么在谦让的人遇到困境的时候,之前被谦让的人会怎么做?
假装看不见,还是乐得看笑话?
还是已经分到挖掘路段的队伍,把自己的分段让给他们。然后大家一队一队的往后面窜,一直窜到另一边的尽头。
这样一来多出来的六公里,平均到了每支队伍,其实并不需要大家走多远。只是先干活的队伍,白挖了一段沟罢了。
当然,这样一来,可能对选择右面的队伍不是那么公平。不过战友之间,多干一些少干一些,真的需要绝对的公平吗?
更何况从来没有人说过,五公里的通信沟,并不是每个人有多少米的任务,而是他们二百七十人共同的任务。
这二百七十人中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悬停在高空的七架“雨燕”,忠实的记录了下来。
“雨燕”反馈回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