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军魂-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央视七套获知,原本一次目的在于无人机研发的促进评选活动,却出现了科技含量和实用性兼顾的优秀作品后,决定派出摄制组采访。军报闻风而动,也同样派来了采访组。

    这下动静就有些大了,总装专门派了几个文案方面专长的干事,给准备接受采访的学员们,连夜润色接受采访时的措词。

    因为涉及到电视采访,为了大家更上镜,一大早的还找来了文工团的化妆师给大家化妆。曲森这辈子头一次被修了眉毛,脸上还扑上粉底。

    当嘴唇被涂上了口红后,开始纳闷:“女生们平时是怎么忍受这种粘乎乎的感觉的。”

    上午十点多七套的采访组到了,随行导演一看大家脸上的妆容马上表示,女生画点装显得更漂亮一些没什么问题,可男生最好朴实一些,本色出镜最好。

    这下可好,一帮男生们又跑去水房对着水龙头开始洗练去妆。十来分钟以后,才扑到大家脸上不到俩小时的妆容,集体寿终正寝。

    七套摄制组先从主办方自己录制的视频中选了一部分素材,又给各组获奖选手补拍了一些室外操作的画面,接下来就是分组访问。

    曲森三个和“军舰鸟”的设计小组,因为得了两个一等奖,访问时间格外的长。

    因为大家都没什么被访问的经验,各种花式ng后,一直折腾到下午三点多电视采访才算结束,接下来又要面对几家报纸的访问。

    还好有了电视采访的经验,单独面对话筒的时候,大家都要镇定得多,可一番折腾之后也已经是晚上六点了。

    一顿还算丰盛的晚餐后,转过天曲森三人终于踏上了返程的火车。颠簸了一个白天,在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坐着学校派来接站的车回到了学校。

    原本以为能休息了,结果三人直接被拉到了学校刚建成不久的大礼堂。

    三人刚一进礼堂大门,就差点被猛然想起的掌声给推出去。处于发蒙状态的三个人被喊上了主席台时,大院长亲自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在这次参选中取得的成绩,然后又让三人给大家讲两句。

    曲森这时候表现的比较完蛋,一听话头儿就缩到了后面。李莹更直接一些,伸手就把周大小姐给推到了前面。

    还好有之前一番访问时准备的底子,周莉在脑子里把措词改了改,感谢的话就脱口而出,当然最多的感谢,是学校对三人的不遗余力的支持。

    校方原本没打算整这么大阵势的,在曲森他们还在火车上时,知道了获奖的事,不但会在明天登上军报,还会在下周上七套军事专栏节目,这才决定隆重的欢迎一下。

    学校把这么多师生召集到一起,总不能十来分钟就让大家解散。周莉讲完话后,政委让三个人给大家介绍一下三款获奖作品。

    这个倒难不住三人,按照参加展示时的模式,分别演示和介绍了一下三架无人机。大礼堂中一直热闹到快九点,各学员队才带回。

    曲森三个在撤之前,三架无人机交公了,学校已经决定把这三架机器收藏。以后建展览馆或荣誉馆时,算是非常有重量级的藏品。

    别的不说,好歹是上过央视七套的东西呢。

    曲森一身疲惫的回到宿舍才知道,通讯指挥专业的学员们都进了山区实际操作移动式通讯中继站,未来两天里整个学员队就他一个人在家。

    如果大家去上别的实践课,曲森肯定要赶过去,可说实话移动式通讯中继站还真没那个必要。曲森也没想着明明没必要还表现的“假积极”,干脆趁机消停的休息两天。

    踏踏实实的睡了一晚上后,刚吃过早饭曲森就意识到自己恐怕休息不了了。

    周莉带来的消息是,学校领导们又觉得把三架好好的无人机当成“藏品”放起来,实在是太浪费了,改主意让三人用多余的备件做出三架样机用于收藏。

    造个展示品的难度不高,三人用备件折腾了大半天的时间就差不多搞定。学校的宣传干事又来拍了一堆和新闻采访类似的照片后,工作就算完成了。

    宣传干事头脚刚走,后脚周莉的手机就响了,来电话的是岳建军。老岳同志开始时,还假模假式的说了两句祝贺和鼓励的话,很快话锋一转,开始打听起三款无人机到底有没有实用性,别光是个样子货。

    周莉因为演习的时候被岳大师长随便拿话一激,就没忍住小露了一手,回头被单位领导一顿狠批,现在有些不太愿意待见他,听到话茬后直接就把电话给了曲森。

    曲森对老岳同志还处于心虚状态呢,接过电话后完全不敢瞎套近乎,老老实实的把三款无人机的性能参数汇报了一番。

    有正事的情况下,岳建军倒是没去跟曲森翻演习时的小账。静静的听完曲森的介绍后,表示自己这段时间有空的话,会亲自到学校实地看看三款无人机的情况,然后就挂了电话。

    晚饭后周莉和李莹要上街,曲森刚生出想跑的冲动,周大小姐威胁的话就随之响起。

    考虑到这次参赛的奖金还在人家手里握着呢,曲森只能“忍辱负重”跑回宿舍换衣服。

    从被子下面拿出手机刚开机没几秒钟,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接通后五师黄参谋的声音响起:“曲森,你个破电话怎么一直关机,师长都找你一天了!”

    韩振江不知道从哪里也知道了,曲森在无人机设计方面得奖了,而且对他们小组此次参选的三款无人机的性能非常了解。

    他打电话的主要目的,就是看上了“夜莺”的性能,打算试着把无人机,应用到五师的侦查体系当中。

第二百零五章:三家合作研发() 
“夜莺”在侦查方面确实是有些实用价值的,试想一下如果曲森在两次演习中,有了一款类似功能的侦察机。无论是第一次演习时,确定装甲团怀疑目标是不是蓝方导弹部队,还是第二次演习中寻找蓝方移动通讯中继站,都要省很多力气。

    而且韩振江还打算把无人机,作为装甲部队的补充侦查手段。在“风暴”演习时装甲团伏击蓝方反装甲快反营,如果当时快反营有无人机作先导侦查,那么装甲团基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了。

    韩振江的想法是好的,但“夜莺”现在确实还不那么完善。在制作中为了保证续航能力和可操控范围,体积和重量都设计的较大,单兵使用负担很重,携带起来是个问题。

    而且虽然巡航速度可以达到十三米每秒,在小型无人机里是非常优秀的,配合装甲部队动辄六、七十迈的机动速度还远远跟不上,就更别说突击战车和快反车辆了。

    听了曲森的汇报,韩振江先是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又听说,无线一零九所已经接手了后续研发工作,曲森还弄了个编外研究院的头衔,又再次来了精神。

    让曲森死死盯住一零九所的研究进度,一旦后续型号中有适合装甲部队使用的,第一时间通知他。他会向上级申请,让五师作为第一批实验性列装部队。

    晚上和周莉、李莹出去逛街的时候,曲森跟两人说了老韩同志给自己下的“死”命令。三人还感慨,现在的基层部队真是伸长了眼睛、耳朵,惦记着新型装备。

    小型无人机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研究才刚刚立项,两支非常有代表性的作战师主官就盯上了。

    三人感受到了作战部队对小型无人机的强烈兴趣,却没想到各科研机构,也对这个“小东西”的应用前景,产生了强烈的科研热情。

    接下三款无人机后续研发的一零九所,原本想着得到五一一所在软件方面的支持。哪知道一联系才知道,五一一所那面几个室,已经开始了他们自己的小型无人机开发研究。

    两个单位的领导一合计,将原本在曲森三人思路基础上,进行的三个方向的研发,一下拓展到了六个。加上了小范围战场通讯网络中继、战术型战场通讯干扰,以及具有反渗透和侦查功能一体的无线通讯信号监听,三个方向的研发。

    这六个研发方向,两个研究所各有所长,一零九所负责硬件方面,五一一所负责软件支持。因为周莉本就是五一一所的人,所以在项目正事确立后,她研究员头衔前面的“编外”俩字很快就去掉了。

    没过几天,因为无人机项目涉及到通讯干扰和数字无线连接两块的技术支持,作为专业“大拿”的吴教授代表信息工程工程大学,正式加盟了小型无人机研发项目组。原有的两家联手,变成了三家合作。

    吴教授的加入,连带着他手下的学生也成为了项目组的一员,周莉就不用说了,李莹也很快摘去了头顶上的“编外”两个字。

    这一番折腾之后,项目中原本三个编外人员,就只剩下曲森一个了。不过这也没办法,曲森现在最大的任务还是顺利通过两年文化课的各项考试后,再在一年的实习中好好表现,最终顺利拿到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

    在曲森第二年下半学期的实践课程中,各网络指挥平台的教学占据了极重的比例,曲森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底子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所以应对起来非常轻松。平日里超过一半儿的时间都泡在吴教授的工作间里帮忙。

    弄得好多人,还以为他是吴教授的学生呢。

    岳建军果然是个实干派的性格,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悄无声息的跑回了信息工程大学的家里。不过老岳同志也是个鬼的,回家前偷偷在电话里告诉儿子,他是专门回来陪亲亲大儿子过六一的。而且让大鹏对妈妈保密,到时候给姜大导员一个惊喜。

    老岳同志对小岳同学的保密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实事上大鹏的嘴严程度也从无不良记录。不过老岳同志却忘了自己儿子早就跟某位姓曲的“小兔崽子”成了铁哥们。对自己老妈保密的事情,并不意味着对自己哥们也要保密。

    所以大鹏在电话里,跟曲森得瑟他老爹要空降回来陪自己过六一的时候,曲森瞬间识破了岳建军的险恶用心。紧急跟周莉商量之后,周莉很快找到了一个合适理由,带着他到一零九所参观无人机项目的硬件设计去了。

    当记仇的岳建军在吴教授的工作间里,只看到一脸无辜的李莹同学时,虽然脸上不动声色,可心理怎么想的就没人知道了。

    反正要不是李莹同学机警,周莉的“雨燕”和曲森的“秦弩”差点被他以,带回去给下面人先熟悉熟悉的理由,给“借”走了。

    说到三架无人机,曲森三人得奖回来后,校方本是打算给他们发点儿奖金的。后来考虑三个家伙在获奖的时候已经拿到了主办方的奖金。学校再给奖金,不管多少,怕其它学员们知道后有意见,就把这个想法给否了。

    不过三人把剩下的八万多研究经费返还给学校时,真心校领导给“感动”个够呛。这么多年了,只听说过各项目组要求追加研究经费的,从来没听说过经费没用完,返还回来的。

    三人的实诚表现,给校领导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一合计,干脆把三人采购回来,当作控制平台的笔记本奖励给了他们。三架无人机原机虽然收回了,但一堆备件却没有提。

    三个人一个赛一个的鬼,充分领会了领导们的“潜台词”,私下里一商量,“雨燕”的备件归周莉,“蜂鸟”的归李莹,至于成本最高,参选时还获得一等奖的“秦弩”,因为操控难度太高被俩姑娘嫌弃,最后便宜了曲森。

    周莉这次带着曲森“躲灾星”的借口,也是从“秦弩”身上找的。

    一零九所那面,在后续研发上充分尊重了原创作者,三架无人机的衍生型号,还是以“雨燕”、“夜莺”、“秦弩”加研发编号来命名。

    现在“雨燕”的后续型号,为了追求更快的巡航速度,原有的四旋翼已经被改进成,更大动机和更大桨叶的三旋翼设计。外观也变成类似于“夜莺”的隐藏式桨叶。

    “夜莺”的外观变化不大,不过外壳成了流线型,再配上更加先进的桨叶和动机的改良,静音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款无人机中变化最大的就是“秦弩”,曲森原型设计中的“战斗部”的设想得到了实现,不过实现的方式有些特别。

    一零九所的工程师们经过讨论后,觉得以整架无人机的代价达到攻击目的。虽然在性价比上没问题,但毕竟也是一种消耗。而且一场战斗中,有一架备机就不错了。一次性带多架备机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那么无人机在攻击敌方狙击位后,基本就告别后续的战场侦查任务了?

    所以一零九所的工程师给“秦弩”加装了红外引导组件。另配备多架小型双旋翼功能性无人机。

    设计中的,这种小型双旋翼无人机,灵活性虽然较差,但飞行速度却更快,成本也更低。在配备上专门的弹力推进发射架后,可以迅速的发射,并在“秦弩”的精确引导下实现多种战术功能。

第二百零六章: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零九所工程师的若干种设计中,已经有三种型号的战斗部机型有了实验产品。

    第一种在空中引爆后,定向发射散射钢珠,功能上有些类似反步兵地雷。因为可以多角度的上打下,在扇面范围内的有效杀伤力,甚至还要优于反步兵地雷,而且具备地雷所不具备的攻击灵活性。

    第二种除了遥控引爆还配有撞击引信,有效杀伤直径为三米左右。主要针对的目标,是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敌方火力点和狙击手。如果成品能够达到设计参数,在500到1500米的最佳狙击距离内,完全可以说是射手的噩梦。

    一旦被这个设计时速超过三十米每秒的小东西盯上,除非目标射手能够提早发现,并具有远超于常人的“蛇皮走位”,不然很难摆脱追杀。

    第三种就是发烟功能,这种功能性机型有两个小型号,一型可以在目标空域直接引爆,可以形成直径约十米,高度约六米的烟雾覆盖区域,在无风或者微风的条件下有效持续时间可达三分钟左右。可以对战场我方士兵的行动提供多用途的战术支援。

    二型可以持续向下喷射超过三十米的烟幕,不过持续时间较短,主要为战场救护和单兵机动提供更精确的行进掩护。

    除了这三款已经完成初代试验品的设计,另外还有电磁干扰、反装甲两种型号,还在设计当中。

    曲森这次跟着周莉去一零九所,就是以“秦弩”原始设计者的身份,去观摩三款战斗部的实弹测试。

    一零九所虽然是无限载具研究院的下属科研单位,但属于一处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军事用途遥控飞行器的研发。

    这个研究所之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大型无人机,不过几次的设计方案,在评比中都输给了其它类似的研发单位,导致大批研究经费打了水漂。

    现在全军范围内,开始大规模裁撤合并一批,重复建设又没有拿得出手成绩的中小型科研单位的背景下,所领导们差不多可用夜不能寐来形容。

    当注意到小型无人机的战场应用前景后,很快决定集合全所的优势资源,把小型无人机作为全力攻关方向。争取在军内其它科研单位展开相关研究前,就拿出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型设计,成为该领域的领头羊。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决心,才在两个月都不到的时间内,把曲森三人的初代产品,推进到现在进度上。

    曲森和周莉两人的到来,受到了一零九所上下的热情招待。把原本在前一天下午就要开始的第一次测试,生生的往后拖了一天半。

    曲森和周莉在招待所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一早跟着一零九所的一众领导到了实验场地。

    大半天的测试工作结束后,结果可谓是喜忧参半。参与测试的四种型号双旋翼战术型无人机中,反狙击型号和烟雾一型实验参数良好,基本达到了初期的设计要求。

    可反步兵型号,因为在空中起爆,扇形打击面定向误差较大,喷射出的钢珠因为不像反步兵地雷有大地或坚实的依托物支撑,杀伤力严重不足。

    测试结果显示,别说打穿现下主流防护头盔造成有效杀伤。就算多发命中假想敌身体,也很难短时间内就让敌人失去战斗能力。

    烟雾二型的测试结果,也非常不好。喷射出烟雾的浓度和持续性都达不到初期设计要求。另外双旋翼无人机在喷射开始后,因为受到反作用力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操控。

    三架样机有两架在测试中途发生坠落。剩下的一架也因为可操控性太低,严重偏离了预设的执行轨迹。

    测试工作结束后,一零九所相关的设计人员连夜开起了总结会议,曲森和周莉也应邀参加。

    因为有无线载具研究院的领导参加,曲森虽然对反步兵型号的设计有了一些想法但并没开口,和周莉一起全程旁听。事后让周莉,把自己的想法转述给了设计小组。

    其实曲森的想法非常简单,测试的反步兵型号,因为采取了定向破散,战斗部是单面引爆。曲森觉得这就是造成攻击扇面不稳和杀伤不足的根本原因。

    他觉得既然无人机都可以作为消耗品,那为什么不多浪费一些起爆炸药。采用类似于无后坐力火炮的原理,用尾流抵消战斗部爆炸生成的反用力,另外这样的话,还可以提高爆出钢珠的动能。

    把思路再拓展一下,发烟二号其实也可以在工作时,同步向上喷出烟雾,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善烟雾薄且不均匀的情况,也可以抵消掉发烟部工作后产生的向上的作用力。

    其实曲森的想出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他自己说给周莉的时候心里都是发虚的,以为一零九所的设计师们,因为别的技术上的限制,才没有使用类似的设计。

    对于曲森的想法,周莉虽然觉得可行,可也觉得似乎方案太简单了一些,向两个攻关小组反应的时候,也觉得人家设计人员不会连这么简单的解决方案都想不到。

    哪知道曲森的想法反应过去之后,两个攻关小组大为兴奋,白天完成了电子版模型,连夜就开始了电脑环境下的模拟运行推演。

    第二天上午经过不断的修改,得出的结论居然是,曲森的解决方案,是现有的模拟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