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私大明-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身为官员,就算不满朝廷的安排,也不能如此的懈怠,来人,把他给我拖出去醉酒!”周重冷哼一声道,前世他最恨的就是这种懈怠的官员,所以现在对这上喝的烂醉的唐副提举也没什么好脸色。

不过就在周重的话音刚落,脑子中却忽然闪过这个唐副提举的名字,当下心中一惊,急忙叫住两个扑上去的锦衣卫道:“等等,杨提举,刚才你说这位副提举名叫什么?”

杨统看到周重生气也正有些焦急,想劝又不敢劝,现在看到周重忽然问起唐副提举的名字,急忙开口回答道:“启禀大人,唐副提举名叫唐寅,是苏州一带有名的才子,号称诗画双绝,只是年轻时不小心卷入一桩案子,也毁了自己的前程,幸好当今陛下英明,这次恢复了他的功名,而且还派到市舶司担当副提举一职!”

“果然是他!”周重这时也是十分惊讶的道,刚才他没有注意唐寅这个名字,仅仅是觉得耳熟,但是现在听到杨统的介绍,再加上对方的经历,这让周重更加确定了对方的身份,原来这个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

想到唐伯虎在后世的名声,周重也不禁升出几分亲近之意,只是让他想不通的是,历史上的唐伯虎好像因为科场舞弊案被夺去功名,而且再也不能参加科举,最后是潦倒一生,可是现在对方竟然做了官,而且还是从六品的副提举,这显然与原来历史上完全不同,难道是因为自己到来的原因,把唐伯虎的命运给改变了?

看到周重沉默不语,本来要给唐伯虎醒酒的锦衣卫也有些不知所措,只能用眼神向吴山求救,最后吴山只得轻声问道:“大人,是否要给这位唐大人醒酒?”

“呃?这个……”周重听到这里迟疑了一下,唐伯虎是他来到明朝后最想见到的人之一,他对于对方的才华也十分敬佩,而且他还听老丈人王伦说过,知道王伦和唐伯虎是忘掉交,说起来他还是对方的晚辈,虽然唐伯虎做官有些懈怠,但也算是情有可原。

想到这里,周重也不得不叹了口气,中原地区是个人情社会,就连他也不能免俗,所以只见他开口对两个锦衣卫吩咐道:“你们两人把唐大人扶到后院用凉水洗下脸,顺便弄点醒酒的东西让他喝下去,等到他酒醒了再来见我!”

看到周重听到唐寅的名字后态度大变,这让杨统等人都是有些惊讶,不过很快他们就想明白了,唐寅本来就是苏州一带的大才子,而周重又是松江人,距离苏州也不算远,肯定是听说过唐寅的名气,所以才如此。只可惜他们不知道,周重在意的不是唐寅现在的名气,而是后世几百年的名气。

两个锦衣卫也很精明,知道提督大人对这个唐寅十分看重,当下轻手轻脚的把人抬到后院,按周重说的方法给他醒酒,不过若是让他们自己处置的话,那醒酒的手段可就不会如此温柔了,甚至可能还会十分的暴力。

接下来杨统又给周重介绍了剩下的两个官员,其中那个一脸精明的中年人名叫李连,和唐伯虎一样,同样是市舶司的副提举之一。至于那个微胖的中年人名叫钱元,是市舶司的吏目,官职虽然不高,但管理的事务却十分繁杂。

认识了一下市舶司的官员后,因为唐寅还没醒,所以周重就和杨统三人聊了一下关于市舶司的事,比如司中有多少的小吏,以前又是怎么接待倭国使团等等问题,杨统和钱元都是市舶司的老人,所以他们也一一做了回答。相比之下,那个精明的李连也是和唐伯虎一样从外面调过来的,所以对市舶司的事务并不是很熟悉。

聊了一些杂事后,周重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当下开口问道:“杨提举,本提督来的时候,见到宁波港中商船如云,每天都有大量的商船进出港口,而且我也见到有官吏收税,本来我以为他们应该都是市舶司的人,可是现在看来,他们好像并不是市舶司的人吧?”

听到周重问起这件事,杨统和钱元脸上都露出无奈之色,苦着脸对周重开口道:“启禀提督大人,咱们大明虽然施行了海禁,但现在海禁是个什么情况,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本来宁波港来往船只的税收应该归我们市舶司管辖没错,但其实早在多年前,宁波港中的税收就已经被巡抚衙门接管了,我们根本就插不上手啊!”

“哦,宁波港身为海港,税收一向都是市舶司在管,巡抚衙门有什么权力插手?”周重有些不解的开口问道,虽然官场上讲究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但各个衙门都有自己的职权,就算是巡抚也不能越俎代庖吧?

第二百七十六章 重启市舶司

其实周重在刚来到市舶司衙门时,就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他来的时候明明看到宁波港十分兴盛,但负责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却是破败如斯,这显然不符合常理,唯一的解释就是本来属于市舶司的收税权被人架空了,而杨统接下来的回答也证实了周重的猜测。

因为大明从开国之初就施行了海禁,所以市舶司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甚至还一度被取消过,后来还是朝贡体系建立后,市舶司才有了存在的理由,不过因为各国的朝贡时间不一样,像倭国就是十年一朝贡,市舶司的作用也就变得微不足道,比如像宁波市舶司,以前的提举都是由按察使兼任,而且司中的官吏也是大猫小猫两三只,根本没有人愿意来。

不过正所谓堵不如疏,海禁虽然严厉,但是到了孝宗时期,其实已经名存实亡,沿海地区走私十分猖獗,宁波这里做为大明对外通商口岸之一,更是发展出双屿港这样的走私基地,而且正是有了双屿港,才使得宁波港也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但是宁波港虽然恢复了繁华,但这里的繁华毕竟是停靠走私才形成的,所以先天上就有些见不得光,若是用市舶司收税的话,那么这个税收根本没办法上报。所以最后浙江的巡抚和兼任市舶司提举的按察使商量了一下,最后干脆把市舶司撇到一边,直接派巡抚衙门的人前来收税,至于收税的名义也不是市舶税,而是做为普通的过境税,这样一来即可以方便入库,同时也方便上面的人对这些税收做手脚。

周重听到这里,也总算明白了市舶司如此落魄的原因,搞的半天是浙江巡抚为首的官员们把宁波港的税收当成了自己的小金库,自然不会让市舶司插手。甚至宁波港本来应该属于宁波府所有,但现在的税收却被上头的巡抚、按察使等高官夺去,这恐怕也是宁波府官员不满满上头的原因之一。

就在这时,忽然派去给唐伯虎醒酒的锦衣卫前来禀报,说是唐伯虎已经清醒过来,现在正在外面求见,这让周重也是一喜,当下立刻让唐伯虎进来,他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不一会的功夫,就见唐伯虎满脸通红的走了进来,虽然身上还带着酒气,但却已经清醒过来,当下见到周重时,立刻躬身施礼道:“下官唐寅,拜见提督大人!”

“唐大人不必客气,我知道你们被调到市舶司这个冷衙门中时,肯定心中有些怨言,认为这里是个没有作为的地方,不过今日本提督来到市舶司,正是给各位提供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周重对于唐伯虎也很是客气的道。

听到周重的话,不但唐伯虎惊讶的抬起头来,旁边的杨统也是全身一颤,虽然他之前早就猜到周重来市舶司肯定有重大的事情宣布,甚至很可能会重新启用市舶司,可是他心中一直还有些不敢相信,直到现在亲耳听到周重说出来,这让他还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提督大人,不知您话中的‘大展拳脚’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朝廷准备要放开海禁吗?”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开口的却是那位新调来的副提举李连,他现在同样也是一脸激动的表情。

“嘿嘿,市舶司众人接旨!”只见周重忽然开口道,然后从怀中拿出一道圣旨。杨统等人先是一愣,立刻反应过来,当下全都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即日起,市舶司划归四海提督衙门,管理与提督衙门相关的海上事宜,地方官员不得阻挠,钦此!”周重高声把圣旨上的内容宣读了一遍,虽然圣旨的内容不多,但却规定了两件事,第一是市舶司日后成为四海提督衙门的下属衙门不再受地方节制,第二则是市舶司管理海上事务的权力也得到了恢复,虽然没有明着开海禁,但其实已经算是明文规定市舶司可以对海上的商船收税了。

杨统和李连、钱元三人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自然一听就明白了这道圣旨的重要性,唐伯虎虽然是初入官场,但他也不笨,仔细琢磨了一下后,也明白了几分这道圣旨的意义,可以说有了这道圣旨,他们就相当于有了一把尚方宝剑,日后谁再想越过他们市舶司收取市舶税,那他可就得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了。

想到这里,杨统等人的脸上也更加兴奋,唐伯虎更是高兴的差点跳起来,身为一个读书人,他自然从小就有着入仕报国的理想,可惜后来的科考舞弊案一下子打破了他的梦想,功名被夺去,一辈子仕途无望,可以说人生跌入到谷底。

不过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大半年前王伦路过苏州,经过随行的锦衣卫把他带到了京城,在那里他有了接近皇帝陛下的机会,终于以自己的才华打动了对方,再加上好友王伦的从中周旋,最终使得唐伯虎恢复了功名,而且还被外派为官。本来唐伯虎是想在任上好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任职的宁波市舶司早就荒废多年,他这个副提举也是有名无实,根本没有任何实权,大起大落之下,使得唐伯虎是万念俱灰,这才每天喝的烂醉如泥,但没想到今天周重竟然带来一个如此大的好消息,这让唐伯虎一时间也像是如坠梦中。

“属下参见提督大人,日后但凭大人驱使!”杨统第一个从兴奋中清醒过来,当下再次向重行礼道,毕竟日后他们都算是周重的直属手下,所以这次的礼数也格外郑重,旁边的李连和唐伯虎三人也清醒过来,同样纷纷上前行礼,然后说了一些表示忠心的话。

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周重对于这些官场上的事已经可以从容的应对了,只见他对杨统等人好言安抚几句,然后又说了些鼓励的话,大概意思就是你们这些人跟着我周重,肯定是吃香的喝辣的,浙江官场上的人都得敬他们三分。

说完了这些套话后,周重忽然语气一变,一脸郑重的对杨统吩咐道:“杨提举,现在本官就宣布一下你们市舶司的第一个任何,你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请大人示下,属下必定竭尽全力完成大人的吩咐!”只见杨统上前一步保证道,有了周重做他们的后盾,再加上又有陛下的圣旨,他现在感觉自己的腰板一下子挺直了,说话也比任何时候都有底气。

“很好,本提督现在命令你们,在十天之内把宁波港的税收从巡抚衙门手中夺回来,而且还不能影响到宁波港正常的税收,这点你可以做到吗?”周重这时野心勃勃的开口道,宁波港的税收仅仅只是他建立大明海关的第一步,日后随着大明海军的强盛,市舶税的范围也会慢慢扩大,直到扩张到大明的所有沿海地区。

“这……”听到这个命令,刚才还拍着胸脯保证的杨统却忽然迟疑起来,脸上也露出为难之色。

“怎么,杨提举是怕得罪巡抚衙门吗?”周重这时沉着脸问道,宁波港的税收牵扯宁波官场上不少的利益,这点周重早就知道了,而且他也知道,自己这样做肯定会得罪不少人,但是这些税收是日后养兵之用,所以哪怕是得罪人,他也必须要做,况且以他现在的权势,那些被得罪的人也根本不敢说什么。

听到周重话中透出的一丝不悦,杨统却是立刻为自己辩解道:“提督大人误会了,下官并不怕得罪人,只是市舶司荒废日久,虽然前段时间派了些官吏进来,但人手依然不足,特别是下面做事的小吏更是严重不足,虽然可以向外招收,但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找到这么多的官吏。”

周重听到杨统担心的竟然是这个问题,立刻笑了笑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我也了解市舶司中的情况,既然你们现在人手不足,我就从我身边的锦衣卫中调出五十个人暂时补充到市舶司中,相信有他们在,你们做事也方便一些,不过这些锦衣卫不能长时间呆在市舶司,所以你们必须尽快的招收一批小吏!”

听到周重竟然调给自己五十个锦衣卫,杨统立刻大喜过望的道:“多谢提督大人,有了这五十个锦衣卫帮助,下官必定在十日之内把宁波港夺回来!”

杨统的话音刚落,他身后的李连和钱元两人也纷纷上前表态,无非也就是他们一定会尽力协助杨提举完成这个任务,虽然说的都是些废话,但在官场上却是必不可少。唯独唐伯虎不懂这些,看到李连两人上前后才醒悟上来,当下也上前说了几句,看来这位唐大才子想要完全适应官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历练才行。

周重来市舶司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当下他让吴山拨出五十个锦衣卫交给杨统,至于他如何用这些人收回宁波港的税收,那就是他们市舶司的事了。

不过就在周重准备离开时,忽然看到站在那里的唐伯虎,当下想了想笑道:“唐大人,今日你们市舶司公务繁忙,我也就不打扰了,不知你现在住在哪里,何时有空在家,到时周某也好登门拜访?”

第二百七十七章 接管税所(上)

再有半个月就要过年了,往年的这个时候,宁波港都会冷清许多,但是今年却有些不一样,哪怕都已经过了腊八节了,但宁波港上依然是热闹无比,来往的船只也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平时还有所增加。

据说是因为今年的双屿港发生了大变化,南洋、谢家和洪家这三家双屿港最大的商会合作的越加紧密,使得双屿港也更加兴盛,货物的吞吐量也是增加了近一倍,所以现在不少人都想趁着这个机会多跑几趟双屿港,争取在过年前多赚上一笔。

宁波港越来越繁华,管理港口的官吏们自然也十分高兴,因为港口停泊的船越多,他们收到的税收也就越多,虽然这些税钱是要上交的,但是他们从中抽取一点油水却也是很容易的事,而且税钱越多,他们的抽取的油水也就越多,所以他们也是希望港口越繁华越好。

程参事和往常一样,日上三竿才从自己的第三房小妾那里穿好衣服,也没在家里吃早饭,直接就向港口那边的税所赶,等到了港口上时,他看了看天色还早,于是又凑空到港口边的王记早餐铺子里喝了碗粥,吃一笼汤包,顺便又调戏了一下那个有几分姿色的老板娘,这才心满意足的来到税所办公。

虽然宁波港在宁波府境内,但是整个港口的管理却并不归属于地方,而是归上头的巡抚衙门直管,比如程参事主管的税所,就是巡抚衙门派到宁波港管理税收的机构,他这个参事同样也是巡捕衙门的属官,可以说除了巡抚大人外,当地的官员根本指挥不动他。

宁波港的规模很大,其中以甬江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分别设立了一个税所,其中程参事就是北港区税所的主官,手下也管着几十号人,收税这样的粗活累活自然都交给手下们去做,程参事每天只需要核对一下账目就行了。

只见程参事慢悠悠的进到税所里,和看门的守卫打了个招呼后,这才来到后院的库房。其实整个税所里的建筑十分简单,除了几间办公的屋子外,剩下的也就只有两个大库房,其中一个库房是用来装税册的,另外一个库房则是用来装税银的,每十天上头就会派人来把税册和税银取走,至于这些税银的去向,那就不是程参事能知道的了,不过他可以肯定,这些税收肯定不会进入到国库里。

程参事来到库房里时,看到那个装税银的大库房门前已经堆放了两个大箱子,其中箱子盖已经被打开,露出箱子里的大把的铜钱,偶尔还能见到些碎银子,几个帐房正在清点里的银钱数目,然后再与一起送过来的税单对照一下,并且按照税单把每笔税银都记在税册上,日后也方便上面的人查看,若是税银和税册上的数目对不上,那下面的人可就要挨板子了。

“老秃,今天的收成怎么样?”程参事看了看地上堆放的银钱箱子,随口向那几个帐房中最年老的帐房高声问道,这个老帐房看起来有六十岁左右,头顶的头发已经秃了大半,所以才落得个老秃的外号。

“启禀参事大人,今天的收成不错,从早上到现在已经收了两箱子铜钱和碎银,换算成银子也将近有一百五十两了,看来今天的税银很可能会超过五百两。”正在记账的老秃也很是兴奋的道。

程参事听到五百两这个数字也十分高兴,虽然这些锐银都是要上交的,但正所谓千里做官只为财,大明的官场上哪有不贪的人?哪怕在他这个小小的税所里,也会截流下来一部分银子做为税所中官吏的福利。

当然程参事他们自然不会傻到去动账目上的银子,而是在收税之时,所有收税的小吏都会把税银的十分之一扣下来,这笔钱是不入账的,等到晚上统一上交,也就是说,眼前这些税银其实只是所有税银的九成。那些截流银子就成为了税所的小金库,等到发月钱时,由程参事统一分配给税所里的所有人,这样一来人人都有钱拿,也不用担心有人告密,而且这已经是官场上的惯例,就算是上头知道了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程参事在心中大概算了一下,光是今天他就能分到五六两银子,若是这个月都能保持这个数字,那么他就能分到一百二十多两,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知道就算是一品大员的薪俸也不过才八十七石粮食,再加上其它杂七杂八的折色,恐怕也不到一百两银子,可是现在他这一个小小的参事的却能拿到一百二十两。

当然程参事也只敢和一品官员正常的薪俸相比,若是把一员大员的其它隐性收入都算上,恐怕他这点钱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接下来程参事走到记账的老秃旁边,随手翻了一下前面的账册,然后又到装着银钱的箱子边抓起一把银钱看了看成色,发现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后,也就不再管这些事,吩咐老秃他们细心一些,然后转身回到自己办公的屋子里准备睡个回笼觉,毕竟昨天晚上为了喂饱家里的那个小狐狸精,他可是花费了不少精力。

不过今天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