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私大明-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周重谦虚的表现,焦芳好像也十分满意,当下又对周重夸奖了几句,却绝口不提自己来找周重的原因,也没有介绍身边那个老人,而周重出于对老头的尊敬,也不好开口询问,只好有一句没一句的应付着焦芳。

人一上年纪话就会多,焦芳也不例外,可能是他退出朝堂的时间久了,身边除了儿孙外,也没有什么人可以说话,所以这次见到周重这样的年轻后辈,自然是十分的兴奋,啰啰嗦嗦的说个没完,最后甚至还打听起周重家里的事,比如有几个儿女,身体是否健康等等。

本来今天周重说好了要陪女儿夏夏去钓鱼,可是却被焦芳的到来给打断,现在又听到对方没完没了的说个不停,最后实在受不了了,当下堆起一个笑脸拱手道:“焦阁老已是耄耋之年,晚辈听说您一直呆在老家含饴弄孙为乐,不知今日为何不远万里来到双屿港,若是有何事情需要晚辈代劳的话,焦阁老但讲无妨!”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焦芳以八十岁的高龄,不呆在家里好好的养老,却忽然跑到双屿港这种地方,说句不好听的,万一路上有个什么意外的话,恐怕他只能客死他乡了,所以周重认为焦芳前来拜见自己,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而以他现在的地位,恐怕焦芳很可能是来求自己办事的,毕竟在整个大明来说,他也是少数的位高权重之辈。

也许是听出了周重话中那丝不耐烦的语气,焦芳终于停下了喋喋不休的话语,然后只见他转头看了一下身边的老人,然后这才笑着开口道:“总督大人稍安勿躁,在老夫讲明自己的来意之前,先容我给你介绍一下我身边的这位老弟!”

焦芳说到这里时,终于伸手指了一下身边的那个精神有些萎靡的老者,这个老者似乎十分沉的住气,之前焦芳啰哩啰嗦的说了那么长的一段废话,却一直没有介绍他,但是这个老者却似乎丝毫不生气,只是坐在那里安静的喝着茶,只不过暗中却是一直在打量着周重。

只见焦芳清了一下嗓子,神色有些郑重的介绍道:“总督大人,我身边的这位老弟姓张名彩字尚质,原来官拜吏部尚书,后加太子少保衔,可惜现在受到刘谨的牵连,不但官职全无,而且还要隐姓埋名,否则若是让他的政敌知道,恐怕会死无藏身之地!”

“张彩?”周重听到这个名字吓了一跳,整个人也一下子站了起来,同时有些惊疑不定的打量着对方,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你不是死了吗,怎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其实不怪周重惊讶,当初刘谨得势时,焦芳与刘谨勾结,不过他们两人的地位相差不大,彼此是合作的关系,并不能说焦芳是刘谨的手下,但是这个张彩却不同,他通过焦芳结识了刘谨,之后就成为刘谨手下最重要的谋士和助手,刘谨对于大明各方面的改革,大部分都是出自张彩之手,然后才交给内阁执行,不过在刘谨倒台后,张彩也被抓入诏狱,听说是在狱中受尽苦刑,最后死在了狱中,可是现在张彩却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这让周重如何不惊讶?

看到周重震惊的表现,只见一直安静坐在那里的张彩苦笑一声,站起来向周重拱了拱手道:“总督大人不要奇怪,诏狱那种地方是生是死还不都是全看陛下的一句话,只要是陛下说我死了,那这个世上就再也没有张彩这个人了,现在老夫名叫张余,毕竟在这个世上,老夫已经是一个多余之人,现在只希望总督大人能够收留老夫!”

“章鱼?”周重听到这个名字一阵惊愕,仔细看了看张彩,也没发现他有八只爪子,为什么会给自己起这个名字?

不过周重没功夫关注上面这些细节,因为他听到张彩这次前来竟然是投靠自己的,这让他实在有些惊讶,当下转头看了一眼笑呵呵的焦芳,更是万分惊讶的问道:“焦阁老,您这次前来不会也是和张老先生一样,是来投靠我的吧?”

张彩本来应该早就死了,可是他却活着从诏狱里出来了,而且现在竟然又有胆子跑到自己这里,竟然还说出要投靠的话,若说这背后没有正德的指使,恐怕打死周重他都不会相信。只不过张彩也就罢了,他也的确算是一个人才,而且还不到六十岁,的确可以做为自己的助手,但是焦芳今年都已经八十岁了,就算他以前做过内阁首辅,但以他的年纪,恐怕也活不了几年,所以周重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焦芳也是正德给自己找来的帮手。

不过周重显然低估了正德的不靠谱程度,只见焦芳嘿嘿一笑道:“总督大人果然智慧过人,老夫和张老弟现在在朝堂上惹的天怒人怨,根本不可能再出仕,幸好陛下顾及旧情,因此就给了我们两人一个机会,前来总督府做大人的助手,还望大人日后多多照顾才是!”

听到焦芳的话,周重看了看满脸老人斑的焦芳,再看看精神颓废萎靡的张彩,当下也是一脸的无语。不用问,眼前这两个人肯定是以前正德安排给刘谨的助手,可是随着刘谨的倒台,焦芳和张彩也都倒了霉,幸好正德是个念旧情的人,所以这才保下了他们的性命,现在把他们安排到自己这里,估计也是想补偿一下他们,毕竟只有在周重这里,他们才不会受到排挤。

第三百九十五章 焦芳和张彩

周重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正德竟然给他安排了两个帮手,本来这是件好事,但是天知道正德是怎么想的,竟然把焦芳和张彩这两个早已经声名狼藉的家伙弄到周重的手下?

其中张彩也就罢了,虽然以前有好色之名,但现在已经六十岁了,估计想好色也是有心无力,而且他在政务方面的确一把好手,之前刘谨能够把持朝政,也多亏背后有张彩帮他策划。但是相比之下,焦芳却都已经八十岁了,虽然看上去精神健旺,但满脸的老人斑却是骗不了人,周重担心万一哪天老头劳累过度,估计一下子就会长眠不起。

其实说实话,周重手中的确需要一些政务方面的人才,毕竟他的总督府管理的辖区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包括台湾府和马六甲府、旧港府,而且日后肯定还会快速增加,所以总督府内的政务也是越来越多,周重又不想把自己的时间都花费在处理这些无聊的政务方面,所以身边急需一些政务方面的高级人才辅助。

然而很可惜的是,周重之前是由提督这样武职转为总督这样的文职,手中领兵打仗的将军倒是不缺,比如神瑛、曲烈和常孝他们,都可以做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另外新一代的将军也在培养之中,甚至周重已经在考虑建立一座军校的计划了。

相比武将,周重手中可用的文官却少的可怜,最早的就是市舶司的杨统、唐伯虎等人,这些人已经被周重用到了极致,比如像唐伯虎,明明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大才子,可是现在却被政务逼成了一个埋首案牍的官员,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再作画吟诗,甚至连陪伴家人的时间都很少了,这已经让他的妻子沈九娘有些怨言了。

不过杨统和唐伯虎这些人虽然可以勉强充当一地的知府,但是由于经验和出身的关系,使得他们可以处理一些具体的政务,但是若是把握大局的话,却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历练,毕竟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天才,所有人都需要经过一个学习的过程,才能胜任某一方面的工作。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周重的总督府中,一直就缺少一些政务方面的高级人才,但这些人才大都处于朝堂之上,而且大都位高权重,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放下自己本来的官职,来四海总督府这样一个游离在大明权力中心之外的衙门任职。

可能正德也发现了周重身边缺少这样的高级政治人才,再加上他又比念旧情,觉得当初因为刘谨的事使得焦芳和张彩受到牵连,其中焦芳还好,至少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但是张彩却是正处于政治生涯的最高峰,日后很可能进入内阁,最后却一下子跌到谷底,甚至只能隐姓瞒名活下去,这让正德也有些愧疚,所以这才把他们推荐到了周重这里,希望周重可以代自己补偿一下他们。

周重与正德接触的次数虽然不多,但可能是两人在血脉上的联系,使得周重对正德的性格已经极为了解,在见到焦芳和张彩到来之时,就已经猜到了正德安排他们来的用意,这让他也实在无法拒绝,最后只好答应下来。

总督的职位与巡抚相当,其实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域,只不过巡抚一般都是大明国内比较稳定的省份才会任命,而对于边疆那些容易爆发战争和冲突的省份,则一直设置总督,所以从这点可以看出,巡抚比较偏重于文治,而总督手中的军权则相对巡抚要重一些,但是在内部衙门的编制上,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周重这个总督治下已经有三府之地,其中台湾府的地域更是十分广阔,再加上所有海域也都在周重的管辖之下,所以周重这个四海总督的职权也是相当之重,按照大明官制,他手下也应该有左右布政吏司、提刑按察使司、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等文官系统,但是因为四海总督府成立的时间太短,所以这些文官编制也根本不完整,到现只有一个左布政使司暂时由杨统担任,提刑按察使司则由周重自己兼任,至于其它的参政和参议,暂时都是空缺,也正是因为如此,周重身上压力可是相当之重。

不过现在正德把焦芳和张彩派来,终于分担了周重身上的一些压力,其中焦芳身上有一封正德的亲笔信,信上告诉周重,他把焦芳和张彩派到四海总督府,暂时就帮助周重处理政务,若是周重对他们满意的话,那就给他上一道保举折子,到时正德就会任命焦芳和张彩为四海总督府的左右参政,若是他对这两人不满意的话,那就直接将他们辞退就是了。

正德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而且焦芳和张彩也的确都是周重急需的人才,所以周重在考虑过后,立刻就给正德写了道折子,保举焦芳和化名张余的张彩为总督府的左右参政,至于朝中有大臣是否有人会反对,那就不关他的事了,正德自己总会有办法搞定的。

对于焦芳和张彩的正式任命很快就下来了,这让焦芳两人也都是欣喜若狂,虽然左右参政仅仅只是正四品,比他们之前正一品的高官差远了,但是不要忘了,他们现在一个被罢官,一个更是连以前的身份都没了,甚至心中早就绝了仕途的念想,可是在周重这里,他们却得到了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这让焦芳二人如何不欣喜?

说起来也有些奇葩,张彩才刚刚六十岁,正处于一个高级官员的黄金年龄,所以他对于做官的欲望十分强烈也很正常,不过焦芳今年却都已经八十岁了,按照原来的历史,他也只剩下四年的寿命,可就算是这样,焦芳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却依然没有停止,甚至比之张彩还要强烈,而且据张彩私下里透露,本来正德只准备推荐张彩一人来周重这里,但是焦芳不知从哪里听到了这件事,结果立刻亲自跑到京城向正德苦苦哀求,正德被缠的没办法,这才终于同意把焦芳也给推荐了过来。

当然了,张彩故意向周重透露焦芳被推荐来的原因,其实也没安什么好心,他只是在提醒周重,自己才是皇帝陛下真正想要推荐的人,而且焦芳只是靠着厚脸皮苦苦哀求来的,而且焦芳的年纪实在太老了,所以日后若有什么政务,尽管可以吩咐他去做,日后若有升官的机会,也要优先考虑他。

对于张彩的小心眼,周重自然也都看在眼里,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张彩这种在背后说人坏话的行为让人十分不耻,不过张彩和焦芳这两人本来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其中焦芳虽然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欲望强烈一些,而且性格也有些偏激刚烈,但总体来说却还算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做官时在民间的官声也极好,特别是他对自己故乡的人十分照顾,甚至在几百年后,焦芳的故乡还流传着不少他为家乡谋福的故事。

相比之下,张彩这个人的德行就很有问题了,以前他年轻时为人好色,见到下属娶的小妾漂亮,就直接开口讨要,虽然在大明这个时代,小妾的地位极低,读书人之间互送小妾的事也不稀奇,但那一般都是一方自愿赠送,像张彩这样主动讨要的就十分少见了。

幸好随着年龄的渐长,张彩估计已经没有了某方面的能力,所以在他辅助刘谨时,倒是再也没听说过向别人要小妾这样的事,不过现在张彩虽然对女色方面不再那么追求,但他其它方面的德行也不算什么好人,比如像背后说人坏话、给别人下绊子之类的,只要是对自己有利,他绝对会去做。

不过张彩的德行虽然有问题,但他的才能却也有目共睹,比如在来到周重的总督府没几天,他就已经帮助周重把整个总督府的政务打理的井井有条,甚至还和府内的一些小官吏也打成一片,十分受那些官吏的欢迎,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融入总督府,而且还相处的如何融洽,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了不起的才能。

所以周重虽然明知道张彩的德行有问题,但却依然十分大胆的委以重任,毕竟现在张彩已经没有任何去处了,只有在自己的手下,他才能得以重用,否则若是身份曝光,光是当年的结下的仇人就足够让他死无葬身之地了,况且周重也不是普通人,他有着足够的信心驾驭张彩这样有才无德的人为自己所用。

周重在重用张彩的同时,自然也没有忘记焦芳,这个醉心功名利禄的老家伙也不简单,他在花费了一段时间了解了台湾、马六甲、旧港这三府的情况后,就开始建议周重加强对这三地的统治力度,特别是马六甲和旧港这两个远离中原之地,更需要加强对那里的统治,而且这种统治并不仅仅是派兵就行的,还需要一些行政手段,而这正是周重所欠缺的,现在焦芳的到来,总算解决了这一隐患。

第三百九十六章 望海园(上)

时间过的很快,正德八年的冬天也已经过去了大半,马上就要迎来正德九年的新年。在这一年里,发生了许多的大事,对于大明来说,最重要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朝廷在各地推广的番薯和玉米绝大部分都得到了大丰收,特别是番薯这种不挑地的作物,几乎适合所有地方,这让朝廷上下都是兴奋无比,下决心在明年将番薯推广到大明全国各地,相信等到明年春天,正德皇宫中的那副大沙盘上肯定也会种满番薯和玉米。

第二件重要的事情就要数朝鲜的内附了,对于这件事,大明上下都是十分的兴奋,读书人认为这是圣人教化的结果,为此不少人写出大量的诗词歌赋来颂扬此事,穷苦百姓则多了一个活路,只要他们愿意离开家乡,就能在朝鲜那里以极低的价钱买到一大块的土地,商人们则垂涎朝鲜的矿产和特产,一窝蜂的涌向那里,寻找自己的发财大计。

可以说通过朝鲜内附这件事,使得大明上下都尝到了领土扩张带来的甜头,这也是周重最希望看到的情况,毕竟想要解决大明土地兼并带来的问题,以及庞大人口所带来的土地压力,只能通过扩张这个最快速也最有效的手段,现在吞并朝鲜只是一场热身赛,等到大明上下都习惯了土地扩张带来的好处时,到时甚至不用他费心,大明就会自己开始向外扩张。

上面的两件事对于大明来说是最重要的,当然除此之外,也发生了一些其它的事情,比如周重的四海总督府在南洋占据了旧港,倭国那边又爆发了大战,葡萄牙人的使团进京等等,这些事情对于大明也有相当的影响,只不过在大明上下看来,都不如上面的两件事影响重大。

马上就在过年了,按照规矩,官场上自然也要放假,比如周重的四海总督府里,就已经开始准备放假的事情,年前所有能办的事情都尽量办完,然后周重又放开总督府里的小金库,这种小金库每个衙门都有,一般衙门有什么需要花费不方便上报,另外还有奖励官吏时,都是从小金库里出,当然了,若是遇到贪婪一点的主官,小金库也会变成主官敛财的工具。

以周重的身家,自然看不上小金库的那点收益,因此他十分大方的将今年金库里八成的收益都拿了出来,全都做为年终资金发放给总督府的各级官吏,剩下的两成之所以没发,主要是为了防备不时之需,毕竟总督府上下这么多人,过年事情又比较多,说不定就会遇到什么花钱的地方,所以小金库里必须要留一点压箱子的钱。

等到腊月二十八那天,周重召集总督府上下所有官吏,到双屿港最大的酒楼吃了顿年终宴,然后当天下午就宣布封衙,在过年这几天里,衙门是不办公的,一直要到初六那天,衙门里才会有人重新上班。

今天已经二十九了,而且今年的冬天虽然不像去年那么酷寒无比,但却依然十分寒冷,池塘里那些死水都已经被冻上了,甚至连小一些的溪流,也冰了一层厚厚的冰,只有海水依然如故,这也让所有海商们都松了口气,毕竟去年的冰雪封港,已经让他们承受了相当大的损失,他们自然不想再来一次。

双屿港北港区的最东端有一片悬崖区,那里怪石林立道路难行,不过随着双屿港的发展,这里的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自然也就越来越珍贵,这片悬崖区也在双屿港的港区中,地段十分不错,在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双屿港,于是就有高明的商家买下这片悬崖区,经过高手匠人的修整后,使得这里竟然成为一片园林区,并起名为望海园。

望海园真正的作用其实是吃饭的地方,在这座占地广阔的园子里,依靠悬崖的山势建造了无数的亭台楼阁,每座建筑都是别出心裁,客人来到望海园后,可以随意走动,看到一座建筑不错,只要里面没有客人,那他就可以进去吃饭,里面有专门的人伺候,东南西北各地的菜肴都有专门的大厨制作,味道极为鲜美,而且每个建筑里都可以看到外面的大海,特别是那些商船在港口中穿梭,也是一种极为宜人的风景,所以望海园刚一开张,就成为双屿港,及至整个宁波沿海最为顶级的酒楼,不少人来到双屿港,就是为了品尝一个望海园的美食,顺便再欣赏一下海上的美景。

断剑崖是望海园中最为高大的一座悬崖,因为从海上向这边看时,这座悬崖就像是一把断掉的宝剑,因此才得名断剑崖,而在断剑崖的顶端,可以俯瞰整个双屿港,再加上望海园将整个悬崖装饰的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