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私大明-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个强大也只是相对南洋诸国来说,淡目王国的军队面对那些穆斯林贵族组建的宗教军,自然是无往而不胜,但是当他们对上周重精心组建的海军陆战队时,却完全不是对手,毕竟整个陆战队已经完全变成全火器部队,火枪手手持新式的火绳枪,三段射击之下,那些手持着原始武器的淡目军队被打的溃不成军,根本没有什么还手之力。

另外曲烈的战舰也为陆战队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每当陆战队在苏腊城中的某地遇到坚强的抵抗时,就会立刻派人通知舰队,然后陆战队后撤,结果舰队的火炮很快就会覆盖那片区域,最后曲烈只需要派领归顺的宗教军上去收拾残局就行了。

也正是仗着火器之利,再加上先进的作战理念,使得大明军队在苏腊城中的推进速度极快,很快就清理完城的淡目军队,十天之后,陆战队和宗教军就包围了苏腊城中的王宫,而且据穆斯林高层得到的可靠消息,淡目王国的苏丹拉登·帕塔并没有逃跑,而是依然呆在王宫中,另外王宫中也没有丝毫要投降的意思,看样子是想死战到底。

王宫距离港口比较远,已经超出了战舰火炮的有效射程,不过这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把战舰上的火炮卸下来一些就行了,也正是有了火炮这些攻城的利器,所以王宫那道坚固高大的城墙也根本无法阻碍大明军队的脚步,最后王宫大门被轰开,大明军队一拥而入,虽然王宫中的守卫进行了拼死反抗,但却也只能是垂死挣扎,淡目苏丹拉登·帕塔虽然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但他并没有投降,而是选择战斗到底,最后死在陆战队的乱枪之下。

拉登·帕塔的战死,标志着淡目王国的正式灭亡,同时苏腊港也落入到大明的手中。不过淡目王国的残余力量并没有放弃抵抗,其中以拉登·帕塔的儿子优努斯带着淡目王国的海军退到爪哇的西部沿海,而他的另外一个儿子特林加纳则带领着苏腊的败军也退到西部的内陆,拒不承认大明对自己的统治。

对于拉登·帕塔两个儿子的强硬态度,曲烈自然给予了严重的打击,首先他亲自带领着舰队赶到爪哇西部,找到优努斯带领的海军后,双方在雀港,也就是后世雅加达一带的海域发生了一场南洋最大规模的海战,爪哇人数百艘战舰围攻大明的二十五艘战舰,虽然数量上爪哇人占据很大的优势,但是海军一向都是技术性兵种,航海与武器技术上的差距,却不是数量可以弥补的,大明舰队几乎没有损失任何一艘战舰,就把优努斯的淡目海军打的大败,最后优努斯和他的父亲一样战死在军中,淡目海军的战船沉的沉逃的逃,自此一战覆灭。

优努斯的海军虽然消灭了,但是拉登·帕塔的另一外儿子特林加纳带领的淡目残军却逃到了爪哇岛的内部,曲烈的海军虽然强横,但也不能把船开到岛上去消灭敌人,另外海军陆战队虽然比较强悍,但毕竟都是汉人,对南洋雨林的气候还是不太适应,而且他们又不熟悉爪哇的地形,根本不可能追到爪哇内部去消灭特林加纳的残军。

不过这也没有关系,曲烈虽然不能直接派陆战队去攻打特林加纳,不过他手下还有苏南·吉里那里的宗教军,随着淡目王国的覆灭,这些宗教军已经没有了用处,甚至还可能会给爪哇带来新的威胁,但直接解散也不太好,现在刚好可以派上用场,让他们去清剿特林加纳带领的残余淡目军队,反正他们都是爪哇人,在地利方面都不吃亏。

苏南·吉里这些穆斯林贵族在帮助曲烈灭掉了淡目王国后,就一直担心大明军队会不守信用,毕竟南洋的汉人一向都以精明著称,否则也不会积累起那么大的农业,现在这位大明的将军万一在事后翻脸不认人的话,那他们可就惨了。

幸好曲烈知道自己代表着朝廷,出尔反尔这种事他还做不出来,另外留下苏南·吉里这里穆斯林贵族,也有利于爪哇的稳定,日后方便大明的移民,所以他在占据了苏腊后,就宣布爪哇成为大明的领土,只要愿意接受大明统治的土人,日后就会受到大明的保护,这条命令也使得那些穆斯林贵族终于放下心来。

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地位与财富得到了保障,所以苏南·吉里这些穆斯林贵族也改变了之前对大明即合作又防备的态度,开始全力协助曲烈清剿淡目王国的残余力量,毕竟他们既然已经灭掉了淡目王国,那就要消灭的彻底,否则万一哪天淡目王国死灰复燃,到时他们这些人就会是第一批被清算的人。

清剿淡目王国残余的事情交给苏南·吉里这里人,曲烈则开始着手爪哇岛的治理,在他的舰队出发之后,周重很快就组织了一批官员入驻爪哇,甚至在这些官员到达之前,总督府就已经将爪哇岛上的州县都给划分好了,毕竟前段时间的情报收集也不是白做的。

其实在苏腊港被攻破的那一刻,爪哇岛就已经落入到了大明的魔爪中,无论是战死的优努斯,还是苟延残喘的特林加纳,他们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努力,都不可能影响爪哇的大局,毕竟现在大明就像是一头被周重亲手放出来的猛兽,只要是被他看上的猎物,就绝对逃不脱他锋利的爪牙,任何地方只要被咬上一口,那么接下来就会被大明这头猛兽生吞活剥。

随着大明官员在爪哇各地的就位,大明的移民也随后就赶往爪哇,这次移民与最初的灾害移民不同,因为他们都是自愿迁往爪哇的移民,毕竟相比金洲和婆罗洲那些遍布密林的地方,爪哇却是南洋开发程度最高的岛屿,那里不但有大量的良田,同时也分布着不少的矿藏,特别是金矿,并不比金洲少,而且都是正在开采的金矿,这可比那些刚刚发现的金矿要强多了,至少投入的资金就会少许多。

随着这些大明移民的进入,大明对爪哇岛的统治也慢慢的稳定下来,只不过因为爪哇岛上的土人数量实在太多了,经过初步的估计,最少也在两百万到四百万之间,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误差,那是因为许多的土人都居住的深山老林之中,而且以前的淡目王国也没能完全统治爪哇岛上的土人部落,所以大明想要搞清楚岛上土人的数量,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通过其它的方面朝廷估计。

如此庞大的土人数量,而且因为爪哇岛上的文明程度较高,这些土人大多都居住的十分紧密,如此一来,若是再使用高压政策的话,很可能会引发土人的暴乱,若真的让上百万的土人暴乱起来,那可不是轻易就能镇压下去的。但这么多的土人聚居在一起,日后也很可能引发其它的乱子,所以迁入大明移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必须要降低爪哇岛上的土人数量。

屠杀是不可能的,否则会引起爪哇的再次动乱,如此一来,那就只剩下迁移了,反正南洋地方这么大,很多岛屿都是丛林密布,比如婆罗洲和金洲的大部分地区,都需要进行前期的开发才适合人类居住,爪哇岛上的土人刚好可以用来做这件事,于是在大明官员或威逼或利诱的手段下,爪哇土人开始了一段长达近百年的迁移史。

第四百四十章 周重做饭

松江府的周家大宅后花园内,周重正在一片开垦出来的菜地里摘辣椒,当初为了培养番薯和辣椒,瑾萱和灵芸、镯儿三人一起在家里开垦出来几亩地耕种,结果现在都已经成习惯了,无论是住在哪里,都会在花园里开垦出一小块田地,种些辣椒黄瓜之类的蔬菜,主要不是为了吃,而是瑾萱她们为了给自己找些事情做,顺便锻炼一下身体,这也得到了周重的大力支持,也正是有了瑾萱她们的辛勤照顾,所以菜地里的蔬菜长势极好,结出的辣椒一个个都像是小胡萝卜,绿油油的看着都让人胃口大开。

周重这段时间很清闲,南洋那边最后一个土人王国终于被曲烈给灭了,而且南洋的布局也基本完成,接下来就需要时间慢慢的巩固了。另外倭国那里依然打的不可开交,不过江户湾和石见银山却已经完全落入到大明的手中,石见银山已经开始出产白银了,而且引起朝廷的重视,派驻了大量的军队守卫,绝对不容有失,江户港已经兴建的差不多了,周重已经给正德上了奏折,希望朝廷可以组建一支远洋舰队,至少去美洲那里走一趟,把航线摸清楚了,为日后的美洲大开发打下基础,不过现在还没有得到正德的回信。

除了上面这些领土上的扩张外,大明的海贸也已经达到一个顶峰,以前因为海禁而荒废的各个港口在海贸的刺激下,一个个也慢慢的恢复了原来的生机,特别是松江府以南的各个港口,更是每日里舟船往来不断,以前独霸海贸的双屿港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已经不再那么显眼了,甚至连与双屿港紧邻的宁波港也在规模上慢慢的超过了双屿港,现在宁波府正在与双屿港商议合并的事,若是真的能成将两个港口合并,那宁波将成形成一个巨大的海港区,并且一跃超过广州,成为大明最大的港口。

不过现在大明的海贸也已经达到一个瓶颈,限制海贸发展的是大明国内的工业跟不上海贸的发展,比如以瓷器和丝绸为例,现在大部分人想尽办法搞到这两种货物,然后运到海外牟取暴利,甚至连国内的供给都有些不足了,导致国内的丝绸和瓷器连连涨价。

换句话说,大明国内的生产力已经跟不上商业的发展,国内能够提供的商品已经达到了极限,所以无论海贸再怎么兴盛,但大明每年提供的货物是一定的,结果就导致内需与外销发生了矛盾,所以现在大明最紧要是发展国内的农工商业,提高商品的产出才是正途。

对于大明国内的事情,周重现在暂时还插不上手,顶多是利用南洋商会的影响力,开办一些棉纺织作坊,并且鼓励工匠发明新的纺织工具,大力发展棉纺织业,毕竟棉布可是海贸的一个重要商品,价格虽然比丝绸和瓷器低,但产量却很大,甚至连葡萄牙人都喜欢大明的棉布,听说大明的棉布在欧洲十分的畅销。

不过无论是棉纺织业还是什么其它的行业,这些只靠周重私下里的影响,进展速度还是太慢了,没有个十几二十多年的发展,根本看不到什么太大的效果。不过周重现在也不着急,反正他这个四海总督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大明在海上的布局也已经完成,只要大明不发生大的变故,总有一天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做出调整。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段时间周重可谓是十分的清闲,甚至他还特意给自己放了假,打算利用这段难得的清闲陪一陪家人,瑾萱和灵芸分别给他生下一个儿子,大女儿夏夏也已经快五岁了,正是缠人的时候,另外梦婉也怀孕了,正在待产之中。

对于自己的家人,周重还是有些愧疚的,毕竟这几年他为了总督府的事情忙里忙外,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其中瑾萱她们还好,毕竟都可以理解他,而且又都忙着照顾孩子,倒也没什么,可是随着夏夏的长大,她每天都盼着能够与父亲在一起,可惜周重却没有多少时间陪她,这让夏夏都已经对他这个做父亲的有几分怨言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周重才准备利用好这段清闲的时间,什么都不去想,也什么都不做,全都用来陪伴家人,特别是夏夏现在越来越大了,正是需要父亲关爱的时候,周重可不想让女儿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父爱。

今天上午周重陪着夏夏在松江府的街道上转了半天,买许多小玩意给她,把这个小丫头高兴的不得了。说起来上海新城那边虽然已经吸引了不少商户前去买地做生意,但毕竟人气还没有起来,街道上也不是很繁华,再加上整天盖房子,到处都飘着一股粉尘味,所以周重并没有把家迁过去,每天办完公后,他就会骑着马回到松江的周家老宅中陪伴家人,反正也不是很远,前后不过顶多花费半个时辰。

玩了一上午后,夏夏非在吃父亲亲手做的饭菜。说起来自从周重做上总督之后,已经极少下厨房了,瑾萱她们也不会让他去做饭,认为是有失身份,所以这些天除了过年热闹之时,周重能够下厨房显露两手外,其它时间他根本不能靠近厨房十米之内。不过也正是过年时露的那两手,使得夏夏对老爹的厨艺念念不忘,以前是周重太忙,夏夏整天见不到人,自然没机会提出来,现在终于有机会了,自然是闹着要吃周重做的红烧肉。

说起来夏夏这丫头除了性别和长相随她娘瑾萱外,其它方面都像周重,特别是饮食方面,只要是周重爱吃的东西,她也肯定爱吃,比如红烧肉、古老肉等等,另外还有偏辣的菜式,她和周重都很喜欢吃,今天还特意点名要周重给自己做一道辣椒炒鸡蛋,虽然是很普通的家常菜,但却是父女二人百吃不厌的菜。

为了给女儿做一顿饭,所以周重这才亲自跑到菜地里摘菜,特别是辣椒,选的都是那种又大又绿的辣椒,这种辣椒不是那么辣,刚好可以做来做菜。

说起辣椒,以前那可是南洋商会的独家商品,整个大明也只有南洋商会在海外的小岛上种植辣椒,根本不允许将种子流传出去。开始的时候大明人还不太习惯辣椒,但是等到一两年后,喜欢辣椒的人越来越多,辣椒做为一种高档调味品,自然也是身份百倍,拳头大的一罐子辣椒油,最贵的时候可以卖三两银子,而它的成本只不过十几文钱,简直像是抢钱一般。

可惜辣椒的好年景也仅仅维护了两年时间,后来周重给正德出了个迁移灾民到海外的主意,为了给这些灾民多一条财路,于是周重就把辣椒种子无偿送给了那些海外定居的灾民,开始倒是的确让不少灾民靠着种植辣椒赚了一笔钱,但是后来辣椒种植的越来越多,甚至从海外传到了大明内地,结果不到两年,满大明全都是种辣椒的,特别是四川和湖广那些后世的辣椒产地,种出的辣椒远比其它地方的要好,结果现在辣椒已经像后世一样烂大街,进面馆里吃碗面,人家都会拿出一个辣椒油盆子,让你随意吃,根本不要钱。

不过辣椒的价钱虽然下来了,但味道却没变,而且随着辣椒的传播,喜欢吃辣的人越来越多,这也使得以辣椒为调料的菜式也越来越多,比如什么水煮鱼、麻辣豆腐之类的菜式,现在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味道并不像后世那么地道,但也勉强可吃。

为了给夏夏做她最喜欢吃的辣椒炒鸡蛋,周重亲手挑选好辣椒,去掉里面的籽后洗净,切成细丝又放在凉水里泡了好一会后,这才又冲洗了一下准备做菜,之所以用凉水冲泡,主要是为了把辣椒里的辣味清除一些,炒出来的菜不是特别的辣,正适合孩子们吃,毕竟夏夏还小,吃的太辣对身体不好。

辣椒炒鸡蛋做好后,周重又分别做了红烧肉和古老内,另外还有糖醋白菜和清炒绿豆芽这两道素菜,最后再加上一碗玉米甜羹,以及几个刚蒸好的馒头,这些都是周重父女最喜欢吃的东西,至于米饭之类的,两人都不喜欢,他们更喜欢吃面食,只是在松江这种地方,面粉可比大米贵多了,一般的富足人家,也就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吃上一点面食。

虽然周重做的菜不是很多,但量却很足,足够他们一家子人吃了,夏夏看到桌子上都是自己最喜欢吃的家常菜时,一双大眼睛笑成了月牙,胖乎乎的小手抓起筷子就吃个不停,两个小的虽然才两岁,但也不甘示弱,爬上桌子伸手抓起大块的红烧肉就啃,看样子也和他们的老爹一样都是食肉动物。

一家人好不容易吃顿舒心的饭,眼看着马上就要吃完了,可就在这么一个当口,周重却看到吴山在餐厅外面探头探脑,看样子是有什么事情要想找他人,但又不敢在这个时候打扰,这让周重也是暗叹一声,能让吴山在这个时候单独跑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也许自己的这种悠闲生活就要结束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四百四十一章 边军入京

难得有空闲陪家人一次,却又看到吴山在餐厅外面探头探脑,周重有心不去管他,可是平时很机灵的吴山这时却显得十分没有眼色,依然在外面等着不肯走,这让周重大为气恼,不过这时瑾萱也发现了外面的吴山,又看了看满脸气恼的相公,当下无奈的笑了笑,接着轻声对周重道:“夫君有事便去,这里有妾身在这里就是了!”

周重也知道吴山既然敢在自己一家人吃饭的时候跑来打扰,肯定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当下也只能满脸歉意的对瑾萱道:“本想好好的陪陪你们,可没想到还是被这些俗事打断,我这个做丈夫和父亲的真是不称职。”

“呵呵,夫君现在身处高位,自然是政务缠身,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我们一会,已经十分难得了,我和瑾萱姐姐都不会怪您的,至于夏夏,她现在一心只放在吃饭上,在吃饱之前是不会注意你的!”这时灵芸也笑呵呵的道。

听到灵芸的话,周重再看看女儿那副像极了自己小时候的吃相,当下也是无声的微笑一声,向瑾萱和灵芸使了个眼色,这才轻轻的离开了餐厅,而在外面的吴山早就等急了,现在看到周重出来,当下急忙开口道:“大人,朝廷那边……”

“好了,跟我去书房里谈,以后我陪家人吃饭时,哪怕是天塌了也不能再闯进来!”没等吴山把话说完,就被周重轻声打断道。

虽然周重说话的声音不重,但吴山却是吓了一跳,毕竟他跟在周重身边这么长时间,自然知道这位总督大人的脾气,知道现在周重肯定十分生气,不过他也觉得十分委屈,若非是天大的事情,他也不敢随意的进出总督府的内院,更别说路来打扰总督大人一家用饭了。

来到书房之后,周重坐下喝了口茶,这才开口道:“朝廷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让你这么慌慌张张的跑来找我?”

“大人,这次真的是出大事情了!”听到周重开口询问,吴山也顾不上委屈,当下把自己刚刚接到的消息讲了一遍,而周重刚听到与这件事有关的一个人名时,也同样是大惊失色,难怪吴山会这么急匆匆的跑来,原来是真的出大事情了。

原来吴山刚刚接到京城里传来的消息,正德前段时间忽然将军校里一个名叫江彬的教官调到身边,结果这个江彬很快就成为正德身边最为宠信的臣子,两人整日呆在一起,正德也对江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