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私大明-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方面他也要学习汉语,而多说多写自然是学习一种语言最好的办法。

穆拉德十分聪明,仅仅花了几个月时间,他就已经掌握了汉语的发音,而且可以与人进行一般的交流,虽然声音还有点怪,但只要时间长了,总会得到改善,而且他还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这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已经十分的不容易了。

焦黄中对于穆拉德这个聪明的孩子也十分喜欢,所以每当有空之时,他就会抽出时间亲自教导对方。同样,穆拉德也对博学的焦黄中也十分尊敬,经过多天的相处之后,他提出来想做焦黄中的学生,结果焦黄中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一来他是真的喜欢这个聪明的孩子,二来能够收奥斯曼帝国苏丹之子做自己的学生,虽然他的身份不能公开,但却也是一件让人十分有面子的事情。

不过焦黄中很快发现,穆拉德与他以前教导过的学生不同,这个学生从小被赛利姆圈禁起来,然后对他进行严格的宫廷教育,这也导致了小小年纪的穆拉德十分早熟,甚至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发生了一些扭曲,对于这样的学生,光是用儒家经典教导是没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言传身教,让他多体会一下世俗间的生活,等到他真正融入到普通人之中后,才会扭转以前赛利姆那种变态教育对穆拉德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他们的舰队在果阿休整之时,焦黄中几乎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带着穆拉德在果阿城中闲逛,一边观察普通人的生活,一边对他进行教导,特别是焦黄中要让穆拉德打开心胸,带着一颗包容的心态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

穆拉德虽然早熟,但他毕竟也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爱玩爱闹是他的天性,以前只是被人刻意的压制了,现在他跟在焦黄中身边,很快就释放出自己的天性,所以对果阿里中的一切都感到十分的好奇,而且他也可以感受到焦黄中对自己的关爱,这也是他自从懂事之后,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温暖的感情,所以穆拉德也对焦黄中表现的十分依赖,两人的师徒之情也很快的培养起来了。

几天之后,焦黄中率领使团再次离开了果阿,沿着印度西海岸一路向南,直到狮子国又补充了一下补给,才转向东方而行,这次他们将直接到达马六甲城才会停泊。

就在焦黄中的舰队还没有到达马六甲时,远在京城的周重就已经接到了使团提前传来的消息,这几年随着大明在海上的扩张,使得大明的实际统治区域急速增大,不过如此大的版图,却也给统治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消息的传递方面,更是十分的困难,为此周重特意将属于兵部的驿站系统独立起来,设立一个交通司,专门负责道路的规划和消息的传递,比如在交通司中,就有一个专门训养信鸽等飞禽的部门,现在这个部门已经在全国各地都设立了信鸽站,专门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虽然每年花费不菲,但能保证信息的流畅,所以花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

周重也没想到奥斯曼帝国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攻打埃及,虽然他来自于后世,但是他仅仅是对本国的历史比较熟悉,至于国外的历史,他也只知道一个大概,比如他知道葡萄牙和西班牙会在这一时期成为海上的两大霸主,也知道奥斯曼帝国会再次扩张,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但是也仅仅如此,若是让他说出奥斯曼帝国扩张的具体时间,那就有些不太现实了,所以在焦黄中离开时,他也仅仅告诉对方,让他尽量不要招惹奥斯曼帝国。

不过虽然有些意外,但是焦黄中做出的选择却让周重十分高兴,因为对方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托付,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奥斯曼帝国还没有打下埃及时,就与对方签下了重新疏通苏伊士运河的条约,而且争取的条件也可以让大明接受,这对于周重来说,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另外周重也是第一次才知道,原来奥斯曼帝国的皇位传承竟然那么的血腥和残酷,相比之下,中原王朝的皇位传承其实根本不算什么,至少大部分的皇位传承都是和平交接,不像奥斯曼帝国,每次皇位传承都会发生皇子之间的战争,而且规模都不小,可以说每次新的苏丹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展开杀戮,然后再用几年恢复国力。

“一个年仅十岁的苏丹之子,这样一个人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周重自言自语的道。这里是赵王府的书房,房间里只有周重与年老的焦芳两人,他们也刚刚看完焦黄中传来的消息,从消息中也得知了穆拉德这个孩子的存在。

对于奥斯曼帝国,周重在后世也知道一些,而且他也知道,对方很快就会达到帝国的巅峰时期,甚至会再次收复中亚,这样一来,对方与大明的边界也就不远了,到时说不定还会发生冲突,而且身边有这样一个强大的邻居,是个人都会感觉有些不安,所以周重在得知了穆拉德这个苏丹之子的存在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利用这个孩子给奥斯曼帝国添乱,从而让对方无法全力发展帝国的实力。

“老朽觉得不太可能,从这个奥斯曼帝国的皇位传承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皇位虽然也是父子相传,但他们更看重实力,谁的实力强谁就可以坐上皇位,那个赛利姆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既然敢把穆拉德送来,肯定会防备我们利用这个孩子的后手,再加上奥斯曼帝国又没有什么人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所以这个孩子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焦芳自然也明白周重话中的意思,只是他并不看好周重的想法。

第五百二十五章 使团归来

也知道自己有些想当然了,赛利姆既然敢把儿子送到大明,肯定会防着大明利用这个儿子搅乱奥斯曼帝国的内政,所以那个名叫穆拉德的小家伙恐怕只能在大明做一个普通人了。

几天之后,周重在文渊阁再次将内阁召集起来,商议与奥斯曼帝国一起开凿苏伊士运河事情,从大明的角度来看,为了修建这条运河,大明不但提供了技术官员,而且还要付出一半的修建费用,而换来的仅仅是大明商船通过运河时,只需要缴纳七成的税收,这个条件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是大明吃了亏,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

苏伊士运河关系到大明能否直接与欧洲交易,所以这条运河所代表的经济利益可谓是十分巨大,只要运河开凿成功,那么大明的商船就可以直接到达欧洲,那时不但可以打破葡萄牙人对东西方贸易的垄断,同时也可以让大明的海贸再次上升一个台阶,这其中所代表的巨额利润也根本无法想像。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对大明来说,就意味着又多了一条巨大的财路,同时也打破了葡萄牙人的海上封锁,等到葡萄牙人无法再从东西方贸易中得到巨大的利润时,国力肯定会一落千丈,到时想要保持庞大规模的海军也会变得十分困难,甚至会逼着对方不得不裁掉一些海军,这对于大明来说,自然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可以说苏伊士运河对大明来说代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军事意义,所以周重才会不惜出人出钱的帮助奥斯曼帝国建造这条运河,这也得到了内阁的一致支持,毕竟这几年大明在海上势力的扩张,不但让大明的海贸更加兴盛,同时国内的工商业也要依仗着海贸的支持,否则光是靠大明国内和周边的国家,是无法消化大明生产的那么多商品的。

周重在与内阁达成一致后,立刻着手开始准备水利官员和修建运河的费用,其中费用这方面并不是很着急,因为大明需要派出自己的水利官员,与奥斯曼帝国的官员一起对整条运河进行考察和测量,最后估算出一个大概的费用,这最少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接下来两国才会开始调拨人手和财物,进行运河的真正修建,而且这条运河估计不是一两年就可以修好的,所以修建的费用也是逐年调拨,这样算下来,每年需要的费用对大明来说并不算什么。

一个月后,焦黄中带领的大明使团终于到达大明南方的广州港,与此同时,大明的水利官员也已经全部到位,这些人都是自愿去埃及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人品质高尚,而是因为周重给出极高的报酬,只要这些人能够主持修建完成这条苏伊士运河,那么朝廷不但每年给他们丰厚的薪俸,同时事后还会被封赏爵位,这对于一个官员来说,简直是无法拒绝的要求,所以不少工部的水利官员都是抢破头的要去埃及,大不了拼了这条命,也要给家里的老婆孩子挣来一个诰命和世代相传的爵位。

这次大明派出的技术官员共有三十位,大部分都是经验丰富的水利官员,领头的官员名叫邹同,以前曾经主持过黄海与淮河的清理,不过邹同今年都已经快六十了,事先他就已经交待好了后事,毕竟修建一条运河最少也要七八年的时间,甚至会更久,以他的年纪再加上路途遥远,天知道还有没有回来的一天?

又过了一段时间,焦黄中带领的舰队终于来到了天津港,这次周重为了表示对隆重,特意亲自去了天津港迎接,另外这次随焦黄中一起回来的,还有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小小的使节团,这个使节团第一是想拜访一下大明帝国,第二也是在要让大明在苏伊士运河条约上盖上皇帝的玉玺,另外在他们离开的时候,邹同带领的水利官员也会与他们一起去埃及。

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者,周重代表正德也对他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且他还暗中接风了一下穆拉德这个孩子,虽然大明不可能利用对方搅乱奥斯曼的政局,但是却可以通过他与赛利姆打好关系,所以对于穆拉德日后的安排,周重也做了相应的安排。

本来按照周重的计划,穆拉德会被安排住在北京,由那些他带来的仆人们照顾,甚至对方若有兴趣的话,周重还会安排他进入国子监读书,只是让周重没想到的是,焦黄中竟然会与穆拉德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不过这样正好,由焦黄中带着这样的弟子学习,效果应该比国子监还要强一些。

最后周重将穆拉德的住处安排在焦府的旁边,也方便他们师徒二人的走动,另外焦黄中立下如此大功,周重终于有了提拔他的理由,所以在经过内阁商议之后,暂时将焦黄中提拔为礼部侍郎,虽然礼部的职位比较清闲,但是焦黄中这个侍郎却是主管外交,这几年随着大明的扩张,与外界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外交则是礼部的职能之一,所以焦黄中这个职位也是十分的重要,地位和后世的外交部长差不多。

奥斯曼帝国的使团人数不多,毕竟赛利姆也没想到会在大马士革遇到大明的使团,所以匆忙之间只派了几个人,另外还有一些护卫,不过礼物却带的十分丰厚,比如大马士革的刀具,一下子就送出来一百把,这在大明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支奥斯曼使团在北京并没有呆太久,一来正德并不在这里,他们也不可能赶到辽东去见正德,二来周重也可以代替正德在条约上盖上玉玺,如此一来,这则条约算是正式生效了,而且那些大明的技术官员也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发。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奥斯曼的使团在北京呆了大约半个月,然后就与邹同带领的技术官员一同上路,赶到天津港再次乘船离开了大明。虽然奥斯曼帝国的使团在大明呆的时间不长,但他们总算对大明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在奥斯曼帝国的使者看来,大明的确不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不但国土辽阔无比,从南到北竟然要乘船走上近一个月,而且各个港口也都是十分的兴盛,工商业也是极度发达,这些比他们奥斯曼帝国还要强,而当他们见到大明的京城时,也同样这座庞大的城市感到惊叹,哪怕是他们伊斯坦布尔,恐怕也无法与这座城市相比。

当然这些都是大明的经济实力,至于军事方面,暂时还无法从表面上看出来,不过他们也知道,大明正在与蒙古人后裔的鞑靼人交战,而且大明的皇帝陛下亲自带兵,并且接连打败了蒙古人,由此可知,大明的军事方面肯定也不会比他们弱,毕竟大明也有一个重视军事的皇帝。

相比奥斯曼使节只从经济与军事两方面观察大明,穆拉德这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并且还要在大明常住的人对大明观察的也更为全面,甚至从进入大明本土的那一刻起,穆拉德就对大明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里的一切都与他生长的奥斯曼帝国截然不同,特别是在宗教方面,更是十分的自由,再加上美味的食物和精美的衣服,这些都让小小年纪的穆拉德都为之着迷。

穆拉德进入京城后,就拥有了自己的府邸,在家里时他就是主人,任何人都无权再管束他,特别是那些从奥斯曼随他一起来的仆人,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禁止他做一事情,这让穆拉德感受到一种自由的气息。

不过穆拉德并没有在这种自由中迷失自我,以前受到的严酷教育让他不愿意在这种舒适生活中消耗时间,所以他每天都会向焦黄中学习,虽然焦黄中现在政务繁忙,但是穆拉德的基础已经打下来了,也认识了大量的汉字,每天只要给他布置一些任务,穆拉德就可以自己完成,只遇到不懂的地方时,才会等到焦黄中回来后向他请教。

焦黄中也对穆拉德这个弟子十分上心,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更多的则是因为这个孩子又聪慧又努力,这样的弟子对于每个老师来说,都是十分难得的,所以焦黄中也是尽力的教导,而且他也知道穆拉德从小没有人关爱,所以他在充当老师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关心穆拉德的生活,别人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而焦黄中对穆拉德来说则又是老师又是父亲。

时间过的很快,穆拉德在大明呆了半年之后,他对大明已经十分的熟悉,不但汉语说的极好,而且还熟读不少儒家经典,在同龄的读书人中已经算是不错了,这让焦黄中不仅十分的欣喜,甚至他已经准备让自己这个弟子在长大后参加科举,说不定能成为大明的第一个奥斯曼进士,不过也就在这时,穆拉德忽然做出一个让焦黄中意想不到的决定。

第五百二十六章 辽东风云

文渊阁内,周重正在批阅着来自辽东的公文,说起辽东的局势,这段时间可谓是风云突变,李安良带着五万倭国仆从军为主的军队灭了建州女真后,刚好冬天来临,于是他们就在建州女真的老巢中过冬,而约有三分这一的建州女真人被他们逼着在冬天逃到山里挣命。

等到第二年开春之时,李安良并没有忘记那些逃进山里的女真人,于是他把大军分成数路搜索,结果终于让他找到大部分逃到山里的女真人,不过这些女真人大部分都因为寒冷和缺少食物而死亡,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可以说十分的凄惨,不过身负国仇家恨的李安良却没有任何怜悯之心,依然下令将这些残余的建州女真剿灭,自此之后,世上再也没有建州女真这个称号。

剿灭了建州女真后,李安良立刻挥军东进,开始攻打野人女真的地盘,同时朝鲜那边也组织好了军队,于是两支大明军队开始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野人女真,在这种情况下,野人女真自然不会束手待毙,各个部落也开始组织起来联军,准备对抗大明的夹击。

在战争刚开始时,野人女真仗着自己彪悍的习性,以及对山林的了解占了上风,李安良和朝鲜的军队都受到一定的损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野人女真忽然战斗力大减,甚至还出现一些野人女真在战场上逃跑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李安良和朝鲜那边的将领并不奇怪,甚至他们在开战之前,就已经预想到了,发生这种事的主要原因还在于野人女真自己,这些野人女真不像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会种植,他们平时只靠着打猎为生,根本不会种植作物,这也使得他们的部落中基本没有什么存粮,再加上刚一开春,李安良和朝鲜军队就杀了过来,野人女真储存的粮食也早在冬天里消耗光了,根本来不及补充。

可以说野人女真除了手里的武器外,基本没有带太多的食物,不是不想带,而且是他们背后的部落根本没有食物。以前他们饥饿时,就会带上武器杀进朝鲜抢劫一番,那里有足够的粮食供他们食用,但是现在战争发生在野人女真的领地内,这些野人女真一个比一个穷,这让他们想抢都没地方抢,所以当带来的食物吃完时,这些野人女真自然是战斗力大减,甚至出现了逃亡的情况。

李安良他们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否则也不会等到春天时发动进攻,所以当野人女真因缺少食物而战斗力大减时,立刻被李安良和朝鲜大军打的大败,然后这两支军队闯进野人女真的领地内,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只要是遇到他们的女真人,就绝对逃不过他们的毒手。

就在李安良与朝鲜大军围剿野人女真的同时,在大宁休整了一个冬天的正德终于也开始了行动,他将已经初步形成战斗力的六万火龙骑集结起来,亲自担任这支骑兵的统帅,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杀向朵颜三卫仅存的福宁卫。

之前福宁卫也一直担心大明灭掉了朵颜卫和泰宁卫后,会直接对他们下手,但是没想到大明的军队却一直呆在大宁,丝毫没有向北前进的意思,这让福宁卫也慢慢的放下心来,以为大明这次的主要目标只是朵颜卫和泰宁卫,至于更北方的自己,则不在大明的讨伐之列。

可是福宁卫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在大宁足足呆了半年的大明军队会忽然对他们动手,而且一出动就是六万骑兵,这种兵力别说是他一个小小的福宁卫了,就算是鞑靼小王子恐怕也要全力迎敌,而且谁胜谁负还在两可之间。

另外福宁卫也面临着与野人女真同样的问题,草原上的生活也十分艰苦,特别是食物更是什么时候都不够,经过一冬天的消耗,福宁卫中同样缺少食物,再加上春天的草原是最重要的季节,他们要剪去羊身上厚重的羊毛,然后还要为母羊接生,同时还要寻找水草丰美的地方让牛羊长膘,可以说若是耽误了这个时节,那么草原上的部落一整年都别想好过。

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大明的骑兵却忽然杀到,这让福宁卫不得不放弃手中的活,拿起武器骑上战马保卫自己的部落。其实草原人不知道的是,这就是职业军队对非职业军队的优势,大明的军队不需要为其它的事情分心,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听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