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私大明-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达·伽马还用武力威胁印度西海岸的小邦国,并与另外一个邦国签订了对葡萄牙十分有利的商贸协议,而且在此期间,达·伽马还与当地的邦国发生了海战,不过他仅仅用了四艘战船,就打败了对方五十多艘船,而且葡萄牙人自身的损失极小,之所以造成如此悬殊的战果,最关键的就是技术上的巨大差距。

葡萄牙人使用的战船正是欧洲最流行的克拉克船,这种船正是大名鼎鼎的盖伦船的前身,比印度人的战船要强大上无数倍,而且他们的船上还装载着重炮,印度人的那种原始战船在他们面前,根本就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经过这场海战之后,葡萄牙人终于完全的在印度站稳了脚根,而且他们也把海上贸易从穆斯林商人手中抢走了一部分,而且这时他们的力量虽然还没能完全征服整个印度西海岸,但却也已经成长为当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势力,并且开始一步步蚕食穆斯林商人的海上贸易。

等到1504年,也就是正德皇帝登基的前一年,葡萄牙正式与印度一个名叫柯钦的小邦国结盟,并且在对方的帮助下,建造了一座真正属于葡萄牙人的港口——曼努埃尔,这座港口是以当时葡萄牙国王的名字命名,由此可知这座港口的重要性,而且在同一年,葡萄牙仅用了三艘战船,就打败了印度人的一百五十艘战船,这场战役印度人被击沉二十五艘,死亡了上万人,但是葡萄牙人竟然是零伤亡。

对于上面这个战果,周重一开始是不信的,但是若望神父和奇拉瓦却是一起发誓,这上战果绝对是真的,而且还被葡萄牙人载入史册,不但欧洲人知道,就连那些被打败的印度人也承认,而且这个悬殊的战果并不仅仅是特例,后来还有更让人惊讶的战果。

1507年霍尔木兹之战,葡萄牙出去六艘船近五百人,对战波斯人的170艘战船,结果波斯人被击沉三十多艘战船,战死三千多人,葡萄牙人却又是零死亡,仅仅有十一个人受伤。

1509年第乌海战,葡萄牙十二艘战船,埃及、奥斯曼和印度联合出动150艘战船,结果又是葡萄牙大胜,这次虽然不是零伤亡,但却也损失极小。而且在第乌海战之后,穆斯林全面退出印度洋,葡萄牙人从此成为印度洋的主宰。

通过上面一系列海战的悬殊战果,周重终于看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欧洲人在航海和武器方面已经全面超越阿拉伯人和印度人,所以才会在海战中出现一边倒的局面,而且周重也不得不承认,虽然中原地区在航海方面也曾经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海禁,造船和航海技术都出现大幅度倒退,现在估计也同样不是葡萄牙人的对手。

据若望神父和奇拉瓦所知,葡萄人在印度的势力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曼努埃尔这一个港口了,他们已经占据了印度人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果阿,并且将政治、经济和军事忠心都迁到了那里,而葡萄牙人在印度则常年驻扎着二十条军舰,以及超过两千名的士兵,虽然数量看似不多,但是仪仗着先进的船只和武器,他们已经实际的控制了整个印度西海岸,同时也垄断了那里的海上贸易,每年为葡萄牙输送着巨额的财富。

周重听到葡萄牙在印度竟然拥有这么多的船只和士兵,再想到明年他们就要大举进攻马六甲城,这让他的脸色也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虽然他们南洋商会的实力增长很快,但是商会中的成员也不过才一千人,真正能够用来海上作战的也才不过五六百人,就算他动员其它商会,最后恐怕也不过才能招募到一千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南洋商会还是其它商会的人,他们都只是民间武装,根本无法与真正的军队相比,再加上他们的船只和武器也比不过葡萄牙人,到时就算周重带着这一千人去援助马六甲城,恐怕最后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万一自己一方受到巨大的人员损失,而且又没能阻止葡萄牙占领马六甲的话,那么后果之严重,恐怕就连周重也无法承受。

想到这里,周重的脸色也不一下子难看起来,对于葡萄牙人在南洋的扩张之路,他也有所了解,马六甲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东南亚的门户,若是让葡萄牙占领那里,那么他们也就打开了东南亚的大门,同时也对大明沿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想想历史上大明几代海盗王与葡萄牙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明末时郑芝龙父子与葡萄牙人之间的战争,虽然他们能够暂时打退了葡萄牙对大明沿海的入侵,但当时南洋已经落入西方各国手中,他们进可攻退可守,很快就能卷土重来,最后到了清末时,更是演变为各国入侵中原大地,天朝上国终于沦落成任人欺凌之辈,往日的光辉再也不复存在。

抛开这些大的方面不说,若是让葡萄牙人进入到东南亚,那么对于周重这些走私商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标志着日后的海上贸易中,他们又多了一个实力强横的对手,这也意味他们从走私赚取的利润将会急骤减少。

甚至周重忽然发现,到时自己这些人其实和之前印度那边的穆斯林商人的处境十分相似,葡萄牙人翻过好望角后,终于打通了欧洲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线,从而与穆斯林商人展开竞争,而现在马六甲海峡就是东南亚和大明沿海的好望角,若是放任葡萄牙占据那里,那么对周重这些走私商人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的开始。

不行!我绝对不能让葡萄牙人占据马六甲海峡!只见坐在客厅里的周重忽然站了起来,然后在客厅里来往的走动几趟,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周重都不能让让葡萄牙得逞,只可惜他自己现在的实力有限,就算是赌上老本,却也没有太大的把握,这让周重是心急如焚。

不对,我还有一个办法!本来心急如焚的周重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之前想过的一个可能,当下脸上也不禁露出了几分笑容,本来他还在踌躇这件事该不该做,不过现在看来,这已经是他唯一的希望,只能尽力一试了!

周重想到的办法其实很简单,既然自己的实力不够,那就只能求助了,而在整个大明有实力帮助他的,也只有那位以玩物丧志闻名的正德皇帝了,而且刚好他也答应了足利一辉,要与他们足利家的使者一起进京去见正德皇帝,刚好到时可以想办法说服对方。

说起来这个时期的大明虽然军力衰退的厉害,除了北方的边军还保持着相当强的战斗力外,中部和南部的军队几乎已经在和平的生活中丧失了大半的战斗力,海上力量更是随着海禁的施行而萎缩的厉害。

不过正所谓烂船还有三斤钉,就算大明的军队再怎么腐败,但总归还是有一些比较精锐的军队,比如以周重最熟悉的海上力量为例,他就知道在广州和宁波这两个允许各国进贡队伍进出的港口周围,就驻扎着两支依然保持着相当战斗力的舰队,若是能说服正德皇帝,让他明年葡萄牙人进攻马六甲时,调动这两支舰队前去援助,那么绝对可以挫败葡萄牙入侵南洋的脚步,到时他也可以趁虚而入,将自己的势力伸到马六甲城中!

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拉瓦的新船

为了搞清楚葡萄牙人在印度的实力,周重与奇拉瓦整整聊了一上午,若望神父除了做他们的翻译外,也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葡萄牙人的情报讲了出来,使得周重得到的情报也更加的全面,知道自己现在的实力还无法与葡萄牙人相比,想要阻止对方明年占据马六甲城,只有向大明朝廷求助才行。

等到中午的时候,周重留存奇拉瓦家中吃了一顿地中海风情的午餐,虽然菜式有些简单,味道也有些怪,但胜在新奇,因此周重也吃的十分高兴。其实按照奇拉瓦他们的习惯,他们更希望能在晚餐时邀请周重,只是现在周重和奇拉瓦都十分的忙,今天还是他们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坐在一起,等到下午时两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所以只能随便的吃顿午餐了。

利用吃午饭的这段时间,周重先是询问了一下奇拉瓦他们在南洋镇上是否生活的习惯,结果对方表示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唯一的问题就是他的汉语说的太差,暂时无法与别人交流,若望神父也不能一起跟着他做翻译,这就给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幸好现在茜拉的汉语说的很好,因此当需要和别人交流时,他都会把茜拉带在身边。

周重听到这里也是爱莫能助,毕竟汉语的学习不但需要时间,而且也需要天赋,茜拉小姐之所以能这么快的掌握汉语,第一是她平时有大把的空闲时间,而且愿意使用汉语与别人交流,第二她的语言天赋也很好,这点奇拉瓦就不如自己的女儿了。

接下来周重又关心起若望神父的传教事业,询问他是否在双屿港发展出新的信徒?结果对方却很是高兴的说了许多,大概意思就是自从有了教堂之后,双屿港的人对他这个外来的洋和尚也多了几分尊敬,虽然暂时还没有发展出新教徒,但在他们传教时,少数一些人已经不再表现出十分排斥的样子,这对若望神父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同时也让他对未来的传教事业充满了信心,甚至他已经在看到中原大区的主教位子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看到若望神父兴奋的样子,周重却对他在传教方面的发展不置可否,其实他对天主教和基督教都没有什么好感,原来历史上的那些教士借传教之名,却担当起西方殖民者的先行兵,他们刺探传教地区的情报,为那些殖民者打通前路,后世的中国之所以沦落为半殖民地,也有那些教士的不少功劳。

不过现在若望神父并没有表现出打探情报的苗头,他现在只是进行一般的传教活动,而且也并没有做出什么危害自己、危害大明的行为,所以周重对他的正常传教也不会阻止,甚至有时他还需要若望神父的帮助,那时他就不得不以帮助对方传教做为条件,比如这交的招聘欧洲工匠和教堂的建立,这次的合作对双方都有利,而且周重自问还占了大便宜,毕竟那些欧洲工匠们的到来,将对自己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帮助,甚至可能影响到大明的发展,这些自然比区区一座教堂要重要的多。

另外周重也并不看好若望神父的传教事业,历史上的天主教虽然在明朝中期就已经传入中国,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一直到清末时,天主教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也依然微乎其微,直到后来西方殖民者用大炮轰开了国门,导致整个中原大地的民族精神落入低谷,儒家、佛教、道教也随之衰落,这才使得天主教在中国有了不小的发展,但即便是这样,天主教在中国也依然不占主流。

想想看,几百年的时间都没能让天主教在中原地区得到什么大发展,现在只靠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两个人,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而且在宗教上也并不比佛教、道教高明,更何况佛教和道教更是在中原地区渊源流长,这点更不是初来乍到的天主教可比的。

当然周重虽然明知道这些,但他也不会直接告诉若望神父,反而还鼓励对方努力传教,这样若望神父遇到困难时,才会有求于自己,到时他也能从对方那里换来更多的好处,想到这里,周重也不禁很是邪恶的笑了。

吃过午饭之后,周重又和奇拉瓦去了造船厂,若望神父因为有事不能去,所以奇拉瓦把茜拉小姐叫上做为自己的翻译。

说起来周重也好长时间没来造船厂了,上次他来的时候,造船厂才刚刚扩建,不过这次周重来的时候,却发现整个造船厂比自己上次来的时候又大了一倍有余,船坞的数量虽然没有增加,但却比原来大了许多,几百名造船工匠在船坞里忙来忙去,造船厂的水虽然不少,但大都是商会从大明雇佣而来的工匠,并不能真正算是商会里的人,只有船厂里的一些管理人员和重要的技术人员才会被吸纳进商会。

只见船坞里几艘体型巨大的福船耸立在那里,看样子马上就要完工了,而且与一般福船不同的是,这几艘船上都预先留下了炮火,等到火炮作坊那边把火炮铸造出来后,就会优先安装在这几艘新船上。

不过今天周重并不是来参观造船厂的,而是来看一下奇拉瓦的新型船只的设计进度。在造船厂东侧有一排屋子,这里就是船厂一些重要人员办公的地方,奇拉瓦在这里也有一个自己的房间,当进到这里时,周重立刻看到桌子上的放着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艘海船的侧面图,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当下走过去认真的看了起来。

看到周重对自己设计的船只如此感兴趣,奇拉瓦也十分高兴的为他讲解起来,旁边的茜拉小姐翻译道:“周公子,这艘新船的主体还是我们欧洲最先进的克拉克船,不过我吸收大明的一些先进的造船技术做了一些改进,比如这艘新船使用了大明这边的水密隔舱,使得船只更加安全,另外也将原来的圆形船艉改为方形船艉,同时降低了艏楼的高度,也拉长了船体的长度,这使得新船的速度增加了不少,而且航行时也更加的平稳,绝对比原来的克拉克船更适合远洋航行!”

周重听到这里也是连连点头,奇拉瓦画的图纸并不像后世那么复杂,因此他也能看的懂,再加上对方的讲解,他也觉得这种新船的体型更加的科学,别的不说,光是降低了艏楼的高度,就能使得重心下移,这样可以增加船只的搞风浪性。

说起来周重并不懂得造船,但他毕竟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而且一些物理方面的东西更难不倒他,因此他一边听着奇拉瓦的讲解,一边提出自己在一些理论上的见解,很多东西都是奇拉瓦闻所未闻,但是认真一想,却又觉得十分有道理,这让他对周重也不禁敬畏起来,旁边的茜拉小姐同样也没想到周重竟然懂得这么多东西,一双妙目也不由得上下打量起周重,目光中也充满了好奇。

周重在船厂只了一个多时辰,将自己对新船能想到的改进办法都提了出来,虽然有些地方太过理想化,至少现在的技术还无法达到,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十分中肯的意见,这些都让奇拉瓦大开眼界,同时保证自己会尽力将这些改进的地方应用到新船上。

随后周重向奇拉瓦告辞,茜拉小姐送他出来,当分别之时,只见茜拉小姐忽然开口道:“周公子,你今天邀请我去你们家做客的话还算不算数?”

“当然算数,只要茜拉小姐愿意来,我自然是十分欢迎!”周重笑呵呵的说道,他对这位来自异国他乡的年轻少女也很有好感,特别是对方十分倾慕中原的文化,这让周重有一种自豪感,而且他也希望镯儿和瑾萱多个朋友。

再次得到周重肯定的回答,茜拉小姐也十分高兴,不过紧接着她又追问道:“那不知道周公子你什么时候有空,到时我去你家中拜访,你也能帮我介绍一下?”

周重听到茜拉小姐原来是问的这个问题,当下笑了笑道:“最近这几天我都会在家,就算是有事要忙,一般也都在商会的前院,因此你随时都可以来的,到时我会让人准备丰盛的中原美食等候茜拉小姐的品尝!”

“太好了,上次为我们接风时的酒宴就十分美味,可惜我还没有学会做,港口的酒楼做的菜也很好吃,但价格真的好贵,我们出来时带的钱不多,而且你还没有付给父亲工钱,所以我们也只去过一次就不敢再去了。”茜拉小姐高兴的说道,最后竟然半真半假的催周重快点付给他父亲工钱。

周重听到这里也是哈哈大笑道:“我家中的厨子做的菜可比那些酒楼里好吃多了,至于你父亲的工钱会在这个月底结算,而且你父亲的薪酬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到时就算你们一家三口天天在酒楼里吃,恐怕也花不完。”

周重说到最后也有些心疼,为了让奇拉瓦尽心尽力为自己工作,他不但答应对方干满十年后会送给他一船瓷器,而且每月还有一笔丰厚的工钱,这种待遇简直可以和三娘他们这几位管事相比了。

“嘻嘻,那就多谢周公子的慷慨了,明天下午我刚好有空,到时我一定会去府上拜访!”茜拉小姐笑嘻嘻的道,她对明天的拜访也充满了期待。

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贼遇上山贼

夕阳西下,距离日本京都不远的一条大路上,足利一辉带着一支车队缓缓前行,他在得到周重愿意带他们的足利家的使者去见大明的皇帝后,足利一辉安排好商会的事务,然后亲自带着人回到日本,说起来自从当年他不满家庭的现状逃出日本后,几十年来他这还是第一次回来。

“京都附近竟然已经变得如此荒凉,看来日本这些年的战乱比我想像的还要严重,这个乱世已经持续的太久了,也是时候该结束了!”骑在马上的足利一辉看着道路两侧满是荒草的田地,也是十分感慨的道,在说到最后一句时,他的眼中也露出几分凌厉的目光。

虽然足利一辉远在大明,但他一直关注着日本国内的情况,现在他的那位堂兄足利义材虽然已经重新登上将军的宝座,但是原来的将军,也同属于他们足利家族的足利义澄并没有被杀死,而是流亡在外,不时组织军队与足利义材发生战争,可以说这几年来两方是打打停停,有好几次都是在京都附近发生的战争,百姓们肯定也都因战争或逃或死,现在他看到京都附近的田地如此荒凉也就不奇怪了。

这次足利一辉不但自己回来了,而且还将这几年足利商会赚到的钱财也一并运了回来,这些钱倒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为了资助堂兄足利义材招收武士,为的就是建立起一支直接受他们足利家控制的军队,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底气。

说起来现在的将军足利义材虽然恢复了将军之位,但足利幕府早就被各地大名所抛弃,将军的政令也只能在京都一带有效,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就算是京都这一带的政权,也没有直接掌握在将军手中,而是被细川氏、大内氏、畠山氏等家族瓜分,可以说足利义材虽然恢复了将军之位,但其实却是各个大氏族手中的傀儡。

想到堂兄现的处境,足利一辉也不由得叹了口气,虽然对方名义上日本的幕府将军,但其实根本没有任何权力,甚至连平时的行动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根本没有什么自由可言,这点自己却要比堂兄强多了,至少在足利商会那里,他有着绝对的权力和自由,这也是他一直不想回来的原因之一。

正当足利一辉骑在马上考虑着心事之时,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