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才不是大文豪-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主的词,钱浩说完就后悔了。这首词他特意查了,这边可没有啊。

    然而,现场的人根本没有反应,就是观众一时半会也没什么感觉。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首词本就是后主的,风格和其他几首词一样。否则的话,一时怎么会没人听出来。

    正是因此,当有熟读后主词的人反应过来,立即惊骇的叫道:“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这些人惊骇之下,以为自己记错了,连忙翻看后主词集。

    结果,没发现这首《相见欢》。

    他们仍然不敢相信,立刻在网上询问。这一询问,立即就火起来。

    因为大家都很肯定,一致说后主没有这首词。

    这下子,他们不得不相信了。

    因为风格绝似,而且作品又好,一下子就人尽皆知。

    “真不可思议,这首词好像就是后主写的一样!”

    “真的,完全读不出来。”

    “我的天啊,钱老师太厉害了,模仿后主模仿的这么像!”

    ……

    众人的惊叹,没想到只是一个开始。讲词话不止一期节目,否则哪里说的完。

    后面的节目,钱浩讲到其他词人,比如苏轼、辛弃疾,居然也作出风格绝似的作品。

    这次不是意外,是钱浩故意拿出来的。那么些好作品,人们看不到,他觉得很遗憾。

    看到那些作品,所有的观众都麻木了。

    实际上,何止他们麻木,楚仁、宗圣这样的人也都麻木了。他们无法想象,也无法相信,钱浩怎么就能模仿百家。

    而且,还以假乱真!

    楚仁麻木、震惊,直到平静下来,感叹道:

    “华夏每千年即出文学奇才,先有屈原,后有李白、苏轼,看来这后世便应在钱浩身上了。”

    这赞叹太捧了,如果是其他人说,钱浩还以为是捧杀自己。

    然而,即使他知道楚仁不是捧杀他,可这话也确实捧杀了他。本就不待见他的文坛,经此一役,更加排斥他。

    但文坛似乎忌惮他,并没有做出格的事。想来是想等风头过去,再一举扳倒他吧。

    他也不在意,有时间就录节目,平时则码码字,生活过的很是滋润。

    不想,这般之下,他的名声越发的大。

    在百家讲坛播出一半,他就被冠以国学大师的名头。而《人间词话》也放出光芒,成为辉赫的作品。

    于此之际,刘一坤立马跑来找他,商谈该书出版的事。

    两人早已熟悉,哪用多说,当即就签了合同。

    这个时间段,《人间词话》绝对是最火的书籍话题。也就是说,刘一坤都不用怎么宣传,就可以直接上架书籍。

    钱浩很欣喜,前世名声不大的《诗词格律》,在这边居然和《人间词话》卖的一样火。

    他不是为钱,他只是觉得这本书畅销,诗词会流传的更广。

    一个大唐气象,说不明就在其中孕育出来。

    书籍也好,节目也罢,他都没有过多关注。他休息一段时间,在七月份,再次启动自己的计划。

    为此,他退出了国诗大赛,也推掉了大话西游首映。

    说到大话西游,真真是令人惊艳。这部电影前世生不逢时,这世却风云际会,一出来就大火。

    无论口碑,亦或票房。

    几乎每一天,不,每一刻都在创造记录。

    电影大火,最受益的自然是主演。但是,周星星是钱浩一手提拔,自然到哪都说钱浩的好话。

    另外,钱浩又是这电影的编剧,自然也就跟着大火。

    今年还真是“钱浩年”,从正月开始就话题不断,居然一直火到七月份。但凡注意者,一看,都倒吸一口冷气。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倒像是刚刚开始。

    在这个时候,钱浩主动找楚仁、王习等一批国学大家。除此之外,他还与不少诗词社社长交谈。

    便是诗词协会,他也大力整治一番。

    圈内人,有些敏锐的,立刻意识到将有大风暴。

    没错,他们猜的没错。

    钱浩会见那么多人,与那么多圈内老一辈交谈,就是为了整治圈子。

    七月十五,一切准备妥当,他发布了一份石破天惊的名单。而这名单,也不过整治的信号,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未完待续。)

第348章 整治

    名单的事,钱浩没想弄的人尽皆知,只是在圈内传阅。

    然而,就是这样,还是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即便是楚仁,事先和钱浩谈过,看到这份名单也不由感叹:“好魄力,好魄力啊。”

    感叹不已,老一辈基本都是如此。在他们那一代,也有人有这样的雄心,可终究没有这样的魄力。

    而仅有魄力的几个人,又没有出众的才华,无法服众,致使诗坛混乱将近半个多世纪。

    可半个多世纪的“乱世”,似乎、好像将在钱浩手里终结,试问他们怎么能不感慨?

    所谓的名单,其实是一份封杀令,封杀一批诗人。

    这份名单着实令人惊悚,里面的人物居然达三百之多。不仅如此,这些人物之中,还不乏诗坛前辈。

    单是诗词协会,就开除、封杀了近五十人。而这五十人,偏偏还包括冯涛!

    试问,这事如何能平静?

    被封杀的人,怎么可能心服口服,怎么可能甘心暗淡退出?

    不,他们要反抗。

    他们推举冯涛,以冯涛为首,搅动整个诗坛,想推翻钱浩的“统治”。

    冯涛不是蛮干,有自己的计划。

    他先让众人拉拢熟识之人,即使不站在他们这边,也不能为钱浩摇旗呐喊。

    其次,他挑拨那些不甘“臣服”的人,鼓动他们各立山头,破灭钱浩的计划。

    最后,他更是上访某些部门,拜访某些人物。

    可惜的很啊!

    他不是没有心智,相反,他的心智情商都很高。奈何一开始,他就小瞧钱浩,让钱浩完成布局。

    譬如诗坛中底层,在钱浩诗词以及词话与格律的影响之下,早就已经认同钱浩诗坛领袖的身份。

    如此,冯涛便没有了群众基础。

    除此之外,钱浩的名单也很讲究,剔除的都是私德不好的。而像寒江,尽管和他不对付,但私德无亏,他也就没有因私废公。

    这样公私分明,大家都很信服。换句话说,冯涛的拉拢计划破产了。

    毕竟,他拉拢寒江都没成功,更何况其他人呢?

    至于冯涛拜访的人,这是钱浩最担心的,毕竟盛世文坛领袖都少不了官方支持。可是,他最担心的,居然最轻描淡写的揭过去。

    那种平静,就好像他在体制内也有人。

    就因为这情况,诗坛隐隐不服者,一下子不再发牢骚了。

    冯涛等人的反击,很快就被镇压。倒不是钱浩刻意为之,而是在诗坛新秀们的支持下,将其顺带镇压了。

    这些新秀,起初还有不服钱浩的。但随着钱浩作品的出现,他们就彻底心悦诚服了。

    那些好作品,他们哪里还会不服?

    这个时候,钱浩已经在徽州,眼看整治初步完成,便准备放一放。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钱浩也知道,自己逼的太紧,肯定会物极必反。比如现在,他才初步整合诗坛,假如继续深入整合,肯定会引起哗变。

    就像隋炀帝,本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结果“工作”太努力,把整个国家弄没了。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他觉得可以放一放,冯涛等人却不愿意罢休。倒也是了,他们已经身败名裂,哪里还有什么顾忌?

    他们心里仇恨,宁愿玉石俱焚,也不愿黯然退场。

    就像纣王,宁肯举火**,也不愿见辱于武王。两者性质不同,但决绝类似。

    冯涛便是这么做的,主动联系吴学光,信誓旦旦的说:

    “吴主席,钱浩如草莽英雄,岂服王化?诗坛、武侠、青春文学如诸侯,已被他侵吞,焉知下一个不是文坛?”

    吴学光早有这担忧,冯涛一点破,他立刻就惊觉。

    钱浩的举措看似凌乱,可仔细一想,似乎真的蕴含计划。除此之外,钱浩这人对文坛也不感冒,去年就和文坛骂过一阵。

    纳兰轩诺与文坛的恩怨,不就和那家伙有关?

    想起过往种种,吴学光也不由脸色微沉,心里产生一丝焦急。

    如果是以前,哪怕钱浩成了网文之王,他也是一点也不在意的。可现在,想到钱浩的身份,他的心里就一阵烦躁。

    “我知道了,冯涛,这事你应该向刁主席反应。”

    尽管有些担忧,但他没有当出头鸟,反倒隐晦示意冯涛找燕京作协主席,也就是刁仁刁主席。

    枪打出头鸟,他不傻,才不会被人当枪使。

    当然,钱浩他还是会对付的。在他看来,他和钱浩没有和解的可能,又怎么可能任钱浩壮大?

    只是这种事,他怎么能不拖人下水?

    冯涛隐约猜到吴学光的心思,很有些愤愤不平。想他是会长的时候,虽然没有对方风光,可起码还是平位相交。

    可现在……

    越想越气,他索性不再多想,甚至都有种遁出江湖的冲动。但想到钱浩,他还是压下情绪,再次联系刁仁。

    很遗憾,刁仁也是推脱,叫他找徽州作协主席……

    这些家伙推来推去,恐怕没有想到对付钱浩的时机,就这样永远的失去了。以后真正惊醒,已经是回天无力了。

    这些人错失良机,冯涛却没有。他找不到人,气愤不已,索性自己单独对付钱浩。

    也不是什么妙招,不过借助舆论罢了。

    钱浩得知这个消息,洒然一笑,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就凭这些人,还想动摇他的地位,真是痴心妄想。

    冯涛等人确实没掀起什么风浪,即使吴学光发话支援,也很快湮灭众人。

    就连回应,钱浩都没有。

    钱浩虽然没有回应,但还是再次出招,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诗坛地位。

    这次的招数,那可就有点厉害了,堪称诗坛盛事。用诗人们的话,那就是可以载入史册。

    往日也有诗会,可惜号召人威望有限,反应平平。这次不同,钱浩号召,可谓轰动一时。

    不仅轰动了诗坛,也轰动了其他圈子,在网上居然都火起来。

    莫说别人,就是钱浩自己都没想到。他看到网上纷杂的议论,不禁愕然,诗词什么时候有这影响力?

    诗词还没有,但是他自己却有。(未完待续。)

第349章 盛会

    诗会有请帖,帖子简洁而不失华丽,令人耳目一新。

    尤其是帖子外观,不是俗气的黄龙红凤,而是几竿水墨翠竹,看起来清新自然。

    打开帖子,飘逸的毛笔字,写着邀请人的姓名,以及几句礼貌性的话。

    看到这样的帖子,楚仁忍不住一笑,偏头对楚瑶说:“这小子真能闹腾,才给诗坛一棒子,又来了个甜枣。”

    诗会,留名青史的事,不是甜枣是什么?

    对于文人来说,尤其是诗人,大多都有留名青史的渴望。而以他们的才能,大多都无法留名。

    可是,如果有盛大的诗会,那么一定有诗集,他们就能趁机留下名字了。

    除此之外,即使不考虑身后名,他们也能赚取眼前利。

    又或者一些其他理由,如一些人,想开开眼界;如另一些人,想趁机学些东西。

    因为这种种原因,诗人们纷纷出动。一时间风起云涌,大有大唐遗风之象。

    本来吧,即使火爆,也不过诗坛的事。

    可纳兰轩诺接到请帖,发条微博,就把这事捅出来。之后,又有孙贤等人参与,顿时使这事更加火。

    李豹等人垂涎不已,居然也纷纷起哄,说要参加这等盛事。

    由他们带头,居然引动网文圈,使得许多人都表示要来。不仅如此,武侠圈子也是,甚至比网文圈还热衷。

    楚客和宗圣,居然也表示参加。

    钱浩知道这情况,略一犹豫,便拍板了此事。不过,为了服众,他还是让盛世掏钱办诗会。

    盛世花钱,网文作者参加,诗人们还能说什么?

    至于武侠圈,他倒不担心,因为这圈子有一批人就是诗人。而诗坛也有不少人,主要是年轻人,喜欢武侠小说。

    钱浩拍板,这件事自然定下来。

    而在八月初,诗人们开始动身,纷纷便五湖四海赶往会稽。

    会稽山阴之兰亭,也就是这次诗会的地点。

    诗会必有诗集,诗集必有诗序,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又如《滕王阁序》。以钱浩的身份,这次的诗序肯定是他写,所以――

    他就选了兰亭,因为这里有一篇序,恰恰这个世界没有。

    兰亭位于绍兴西南14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

    简而言之,风景如画。

    这一天,钱浩早早来到兰亭,站在路口迎接陆续而来的人。

    楚仁、王习等国学大家;钱寅、乐知山等老一辈;纳兰轩诺、孙贤等年轻一代……

    人数众多,引得远近游人侧目。

    还好今天没什么游人,而他也打过招呼,否则还不得被当成猴子围观。

    这次诗会不仅规格,而且还特别正式,完全按照古人的方式。有人可能觉得这太因循守旧,太束缚人了。

    殊不知,古人也很潇洒,尤其是魏晋时人。

    按他们的方式,不仅不束缚,反倒很悠闲自在。洗去一身尘,云水俱在心。

    尽管是盛夏,但兰亭树木森森,碧水环绕,浓荫蔽日,根本感觉不到热。

    相反,这里一片清凉,连心都跟着平静。

    群贤毕至,相与游戏。

    老者投壶饮酒,大谈青史;少年曲水流觞,吟诗作对。

    如此之场景,恍惚间,真仿佛魏晋再现。

    众人游戏,钱浩也没闲着,与楚仁、钱寅等人坐在亭中,一边饮酒,一边闲谈,真真是快活一世。

    酒酣处,王习拉住钱浩衣袖,大叫:“钱小子,快快作诗。”

    其他人闻声而动,居然回头看向亭中,纷纷跟着起哄。

    纳兰轩诺,站在近水石块上,回头笑道:“钱师必须作诗,否则这兰亭诗会又有什么意思。”

    曲岸边,诸葛成风接住飘来的一杯酒,遥敬钱浩:“钱师,酒已备好,就等你的诗下酒了。”

    兰亭中,王习听得众人言语,抚掌大笑:

    “哈哈,钱小子还不作诗。”

    楚仁倒好酒,一人一杯,接着便微笑的看着钱浩。

    那表情,仿佛在说:有酒有酒,诗何不来?

    有酒,诗怎么还不来?

    远近诗人全都围观,或鼓掌,或叫嚷,皆是催促钱浩作诗。

    “钱师,何不剧饮三杯,吟诗一首?”

    钱浩起先尚苦笑,闻得众人催促,苦笑变成了深邃的笑容。

    而他的胸腔里,一颗心脏跳动,竟然忍不住想高吟一曲。

    不,长啸一首诗。

    远处树荫下,一群网文作者,有男有女,看到这一幕全都兴奋不已。

    “哈哈,浩哥又要装叉了。”

    李豹囫囵吞枣的吃下烤鸭,颇为眉飞色舞的说,仿佛万众瞩目的是自己一样。

    华车不语,一脸兴奋,掏出手机就开始录像。

    这厮好算计,居然早就计划好了。

    另一处树荫,一群武侠作者聚集,也在兴奋的期待着。

    钱浩瞥一眼,看到这么多人期待,当即胸口一热,竟然忍不住想高吟出来。

    还好,他先忍住了。

    他没同意,也没拒绝,直接拎起一坛酒,咕咙咕咙先喝了一大口。喝罢,他拎着酒坛走两步,昂首欲吟。

    可这是,路口传来喧哗声,一下子打破营造好的氛围。

    钱浩有些恼怒,其他人也是,都有不少人抱怨那些喧哗的人。可待那些人出现,抱怨声一下就消失了。

    钱浩觉得奇怪,回头看去,顿时哭笑不得。

    这来的不是别人,居然是一群明星,而且钱浩还都认识。有花铃铛,有王镜,还有周星星……

    不算少,除了他认识的,还有一群他不认识的。

    这些人,怎么来了?

    钱浩眉头一皱,正要上前询问,可路口又传来喧哗声。

    怎么回事,还有人来了?

    钱浩更加不快,一个诗会,怎么这么多不相关的人来?

    不过,这次来人一出现,不等他起身询问,钱寅就兴奋的站起来。

    “哈哈,你们怎么来了?”

    听到钱寅的话,钱浩更加迷糊。这些人都是谁,莫非也是诗人,怎么钱寅如此高兴?

    虽然疑惑,但他也不着急。来都来了,还怕不知道身份?

    倒是王镜等人过来,让他更觉得疑惑。(未完待续。)

第350章 顾盼自雄

    崇山峻岭之间,茂林修竹之内,兰亭隐现,清流曲折激湍,使人恍惚置身桃源仙境。

    在这桃源中,诸多文人遍布兰亭周围。或在岸边,俯察游鱼;或在石上,仰观飞鸟。

    一时悠悠,仿佛魏晋。

    倒是兰亭中,热闹非凡,众人寒暄谈笑。

    钱寅指着钱浩,对那些来人介绍道:“这是中华诗词协会会长,亦是诗坛执牛耳者也。”

    那些人有老有少,统共不过十来,但都各有气质。老者多淡然,少者多傲然,似是不凡。

    钱浩不知道这些人,矜持一笑,问:“兰亭诗会,诸位莫非也是道中人?”

    言外之意,如果不是就请离开。

    这不是钱浩心胸狭隘,这些人与李豹等人不同。李豹他们来是事前商量的,又有盛世赞助打底,而这些人呢?

    十来个人还没说话,钱寅先颇为高兴的说:“会长,这些都是国外长者。这是杜尚先生,这是白梅女士,皆是当世名家。”

    钱寅声音才落,一个女士走出来,微笑着朝众人致意。

    这人当真如其名,如梅一般孤傲。钱寅说罢,她便对其点点头,接着就没有回钱浩的话。

    看到这一幕,钱浩不觉眯眼。

    他也没有多说,淡淡一笑,便转而看向王镜,戏谑道:“老王,你来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