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才不是大文豪-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这一幕,钱浩不觉眯眼。

    他也没有多说,淡淡一笑,便转而看向王镜,戏谑道:“老王,你来干什么,别告诉我你也喜欢诗词。”

    “咳,当然不是。”王镜略尴尬,搓手笑道。

    白梅一行人,一个青年,忽而嘀咕道:“不是还来,看来这兰亭诗会也不过如此。”

    “嗯嗯,那边两群人也不是,我刚才听到他们谈话了。”另一个女生紧跟着说。

    二人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静谧的亭中,还是很刺耳。

    其他人,如纳兰轩诺、孙贤,都听的脸色一沉。莫说他们,就是王习也是,眼中闪烁不快之色。

    “这些人向来看不起国内诗坛,今天怎么来了?”

    钱浩脸色不变,不怒也不看那些人,仍旧戏谑的看着王镜。好像那二人的话,他没有听到一样。

    王镜先是脸色一变,但看钱浩面不改色,又露出懒散的表情。

    “这不是你写的歌,他们都练好了嘛,又闲着没事就来助助兴,也好让你指点一下。”

    这话没错,他的目的就是这样。

    但助兴和指点只是幌子,他的目的,主要还是蹭诗会的热度。

    这货闲的没事,这等招数都想出来。不过,话又说回来,他这招还是不错的。

    兰亭诗会不炒自火,即使借助了钱浩等人的人气,但主要还是自身的话题性。如此风雅,近世都无,哪里能不令人好奇?

    “噗嗤,诗会歌女,倒是很般配。”

    王镜声音一落,之前那个女生噗嗤一笑,再次讥诮道。这人还算有修养,用词并没有不雅,但语气却露出讥讽意。

    钱浩转过头,看向白梅一行人,脸上笑容不变。

    可是,下一刻,他便淡淡的说:“今天兰亭已被承包,按理说你们不能进来的,既然进来也就算了。但是――”

    他声音一顿,眯眼慢慢扫过白梅等人。

    “不要打扰我们。”

    说完,他居然不再理会他们,悠悠然坐入席位。

    斟酒,饮酒。

    很显然,他这是无视他们,连狠话都没有说。

    可是,这不就够了?

    他何必赶走他们,白白落个坏名声?至于恭敬对待他们,呵呵,他没那么好脾气。

    实际上,白梅一行人确实没做什么,也没有挑明嘲讽钱浩。

    只是,他们向来傲气,看不起国内诗坛。如此一来,他们说话便不觉傲慢。

    似白梅,个人修养不错,可还是不觉轻慢了钱浩。

    钱寅等人愕然,不明白怎么回这样。他们以前和白梅往来,可没有发生这等事。

    他们不知道,他们在白梅面前低一头,自然就看不到白梅的傲慢。而钱浩和他们不同,不仅不低头,还昂着头。

    钱浩不管众人的愕然,也不理白梅等人的尴尬和不满,坐在席上就抚掌笑道:“歌以助兴,酒以抒怀,诸位还不一展歌喉。”

    说罢,他举起一杯酒,喉结耸动的饮下。

    “诸位还不入座,听听我制的长短句。”

    眼看钱浩抚掌、饮酒,顾盼自雄,纳兰轩诺也不由意气风发。

    可是,不等他快步入座,楚客先抚掌大笑:“哈哈,钱氏长短句,我倒要听上一听。”

    王镜见几个新人局促,当即眼神鼓励,花铃铛也跟着安抚。

    如此,几个新人才平静下来。

    白梅终于动了微怒,冷眼旁观,冷声道:“长短句,钱氏,我倒要听听。”

    不同几个小辈,她说的声音不小,当场的人都听到。

    钱寅乍闻,苦笑不已。白梅参加诗会本是好事,怎么就变成这样?

    孙贤等人有些担心,如果是诗词,他们自己相信钱浩。可这是歌曲,虽然钱浩说也是长短句,但是真的如此吗?

    长短句,也就是词,本来可以入乐的。但谱子亡轶之后,就少有入乐的。

    即使有,也不怎么样。

    若非如此,孙贤他们才不会担忧。因为单就论诗词,谁比得过钱浩。

    旁人担忧,钱浩却老神在在。

    给这些人的歌,虽然大多都是流行歌曲,顶多也不过中国风。中国风在外人看来很高雅,但他知道在白梅眼里,恐怕上不了台面。

    但是,他仍然不担心。

    因为他拿出来的歌曲,有一首就是词,写的特别好。

    虽然只有一首,但也足够了。

    王镜显然明白钱浩的意思,当即鼓励一位小女孩出列。

    小女孩怯生生的,约莫只有十二岁,但长的很精致,好似瓷娃娃。

    那首歌给这小女孩唱,不仅因为小女孩身份不一般,还因为钱浩喜欢那首歌的童声版,而小女孩唱的很好听。

    小女孩开始有些紧张,一分钟都没有说话,就那么局促的站在那里。亏得花铃铛安抚,她才渐渐安静,但是还是不肯唱歌。

    “小姑娘,快唱歌,爷爷给你糖吃。”

    又过了两分钟,在楚仁和蔼的笑容中,她才彻底放松。

    于是,她眨着大眼睛,唱出了第一句……(未完待续。)

第351章 酌酒,吟诗

    小女孩叫童真,唱出第一句之前,之前两个少年还嘀咕了两声。没别的意思,大致就是说钱浩故弄玄虚。

    可是,在童真开口之后,他们的话就戛然而止。他们的表情,也随之凝固,布满了尴尬和羞恼。

    因为童真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前世李叔同的名曲,《送别》,深含人世沧桑。

    这歌,本就不凡。

    可在童声演唱之下,以天真唱沧桑,对比极为强烈,使人一闻几欲流泪。

    越有故事的人,越为之沉郁悲痛。

    如王习。

    就是乐观开朗,向来有老顽童之称的楚仁,也不由为之动容。

    可是,不知人间事的童真,依旧天真无邪的唱着。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童真不知愁,歌声里带着淡淡的轻快。

    可是,歌词的沧桑,令这轻快好似勉强露出来的。这倒无意加深了愁苦与悲伤。

    一曲罢,全场寂静。

    这首前世号称新世纪阳关三叠的歌,即使不如古人名作,也比今人好太多。

    是以,无人不拜服。

    即使是白梅,也不得不承认,这首歌写的好极。比之古词,也是不差多少。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钱浩拍着石桌,似醉似梦,似笑似哭,竟是听的入了梦靥。

    是了,是了,这童声和前世一般无二,他怎么能不听的如痴如醉。

    他不孤独,有家有友;他很孤独,只身飘荡人世。

    楚客一拍酒坛,掀开封泥,大笑:“这歌可以下酒三百碗。”

    笑着笑着,他举坛痛饮,真如牛饮,豪放不可一世。

    纳兰轩诺岂甘落后,也举杯邀饮。

    刹那间,一亭人都喝起来,或举坛,或举杯,气氛好到极点。

    可是,痛饮从来别有肠。

    一番痛饮之后,只见王习凭栏远眺,拍栏吟歌:

    “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

    楚仁起而抚掌,继而也跟着吟咏。其他人也不再落后,个个起身步于亭外,或吟山,或吟水,霎时有了诗会的样子。

    “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散怀山水,萧然忘羁。”

    “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

    ……

    佳作虽然不多,可钱浩听着还是抚掌大笑。

    如此盛事,吾道不孤也。

    一旁的李豹等人,望着诗人们酌酒吟诗,不禁有些羡慕。

    “这些家伙吟诗作对,还真有风度啊。”李豹感慨道。

    众人附议。

    华车顾不上,兴奋的摄影。

    众人吟的兴起,忽然想起钱浩,立刻怂恿:“钱师还不来一首。”

    “没错,我等都已抛砖,钱师这块玉还不引出来?”

    “哈哈,这么说钱师可得多作几首,毕竟我们抛了那么多砖。”

    ……

    众人调笑声中,钱浩不恼不怒,仍旧笑着饮酒。

    忽然,他拿起筷子,丁丁咚咚的敲击杯盘。那样子看起来,还真有点击筑而歌的意味。

    倒也是如此,钱浩敲击几下,便悠悠而吟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一,如此之境,如此之时,当真合乎异常。

    莫说众人听的如痴如醉,就是钱浩自己也吟的如痴如醉。

    事实上,听的如痴如醉的远不止现场这些人。华车把视频放到龙空,顿时引得许多人围观。

    那些人开始还不在意,可听到《送别》,顿时精神一震。

    这歌,真绝了。

    这只是开始,当他们看到王习等人竞相吟诗,顿时为之心折。倒不是那些诗多好,而是王习等人的风度,让他们敬佩又向往。

    待到钱浩击盘而歌,他们更加震动,满眼都是羡慕之情。

    这兰亭多好,如果隐居其中,该是何等的享受啊。可惜,这等事,他们也只能想想。

    在外人艳羡之时,钱浩他们还在尽情享受。

    嬉游,饮酒,吟诗……

    心中尘气,一扫而空。

    这个时候,白梅等人早已无话可说。就算他们心中不快,对钱浩的才华也是佩服不已。

    出口成章,篇篇都是那么优秀!这等人物,恐怕只有大诗人才能媲美吧。

    要说在场的,有谁毫无感觉,那必定是王镜。

    他坐在树荫下,看着这些人喝酒吟诗,极其无聊。没办法,谁叫他对诗词无感呢。

    无聊之后,他就翻新闻,看看这事火了没有。

    他来就是蹭热度的,自然不在意其他,就在意这事。不过很可惜,这话题虽然还很火,但诗会的情况还没传开。

    也是,钱浩特意不让记者过来,否则恐怕早就传开。

    看到还没传开,王镜心中大呼失策,连忙打开手机录像。

    “我尼玛,这要是没有视频,哪能火起来!”

    没多久,他录下钱浩敲盘吟歌,急急忙忙准备上传微博。

    “啊哈哈哈,有这视频还怕不火?”

    打开微博,他二话不说,立刻把视频传上去。然后,他就等待评论,想看看反响如何。

    可是,他刷新几次,看到评论就傻眼了。

    “老王,你速度太慢了。”

    “没错没错,你看看网上,这视频早就有了。”

    “噫,老王不是说去现场吗?”

    ……

    怎么可能,明明没有记者,怎么有人比他还快?

    他当即环视一圈,想发现同样录像的人。很快,他看到华车,悄悄摸过去。

    “我尼玛,你丫速度好快!”

    华车吓一跳,回头一看,松口气得意道:“那是,这事我长干。上次盛世年会,你知道吗,就是我直播的……”

    王镜眼睛一亮,这华车全程录下来,那他还瞎忙乎什么?

    不用忙正好,录像也累啊。

    想着,他拍拍华车的肩膀,鼓励几句,接着就上网查看新闻。

    “哇咔咔,这下肯定火了。”(未完待续。)

第352章 兰亭集序

    火,这是不必质疑的。

    华车视频一上传,龙空就率先沸腾。不过,与以前不同,他们起初的着眼点并不在钱浩。

    以前,但凡有新闻与钱浩相关,他们都首先关注钱浩。

    可这次,这些码农们,第一眼看的是纳兰轩诺、楚仁、王习等人。他们看着这些人,满眼羡慕,恨不得化身其中。

    安浮生在办公室,都不由艳羡,感叹道:“饮酒作诗,真是自在啊。”

    不羡饮酒,不羡作诗,独独羡那份闲情。

    不是身闲,是心闲。

    这些诗人,名成功就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也得为生活奔波。可在这视频里,他们的笑不染风尘,他们的衣襟带着山野气。

    安贫乐道!

    这么一个词,在安浮生脑海出现。贫而且乐,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乐道。

    乐于道者,方能安于贫。

    龙空不过前奏,视频一火,立即被人传遍网络。

    前世有人隐居终南山,只闻消息不见人都能火一阵,何况这颇为盛大的兰亭诗会?

    久居城市的人,身心俱疲,乍一看到视频,顿觉自然之气迎面扑来。

    他们惊喜,他们艳羡,他们遗憾不已。

    “唉,隐居山林多好,可是哪有那么容易。”

    “早就想回农村了,可是要讨生活,不行啊。”

    “谁说不是,在老家多好,空气清新,鸡犬相闻,日子很慢很悠闲。这城市,不说了,不说了……”

    “好想回家,看看我妈。”

    ……

    重土难迁。

    恐怕谁都没想到,诗会的视频,居然引起许多人的思乡之情。即使城市出身的人,也对农村山林向往不已。

    或许,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把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都深深烙进了骨子里。

    思乡之情,不独网友们产生,那些名人也有产生。

    不过,这些虽然让兰亭诗会更火,但到底只是一般,没有多么夸张。但就在这个时候,国外传来一个消息,顿时把兰亭诗会推到了风尖浪口。

    原来,就在这个时候,逃亡国外的一个政治。犯,居然主动要求回国自首。

    记者询问,他声音低沉的回道:

    “我家就在江浙,看到那个视频,又听到那首《送别》,我一下子就哭出来了。

    我老了,不想再飘荡了,宁愿死在故土的监狱里。

    我想起……”

    看到这则新闻,网友们目瞪口呆。

    我勒个去,要不要这么夸张!

    这个大政治。犯,居然、居然特么自首了?而且还是因为那个视频?

    有这么神吗?

    顿时,网上掀起巨大的讨论声,热度一下子上升一个夏季。而在这讨论声中,《送别》也跟着大火。

    网友们纷纷发言,希望龙腾娱乐快点放出单曲。

    这首情声并茂的歌,一时间风头盖过《饮酒》,就是钱浩也被扔到一旁。

    王镜看到这情况,心底狂喜,暗自大笑:“啊哈哈,还有谁,还特么有谁!”

    这厮自鸣得意,觉得自己想了个巨牛叉的点子。

    大笑之后,他连忙拨通公司电话,吩咐道:“赶紧的,趁着这个时间,把那首《送别》放出来。”

    于是,《送别》放出来。

    大火。

    火的速度,堪堪追平钱浩的歌,可见这件事现在多火爆。

    毕竟童真一点名气没有,《送别》火成这样,完全靠自身质量和曝光率。当然,也因为童真唱的好。

    《送别》的火爆,钱浩尚不知道。

    此时此刻,他正与朋辈敲杯饮酒,高歌一曲,乐的不知何处是吾乡。话又说回来,即使他知道,恐怕也只是淡然一笑。

    现在的他,已经不在乎什么热度。动不动想搞个大新闻的心思,也逐渐淡薄了。

    兰亭诗会,逐渐接近尾声。

    众人兴起而来,尽兴而去,全都面露笑容。

    诗会的影响力,现在还不算大。虽然很有热度,但大多数人只是看个热闹,并没有真的受其影响。

    而这热度,也不是钱浩的目的。

    不过,他也不担心。热度有了,影响力肯定也会有。他相信不用这久,这兰亭诗会就会影响力一大批人。

    那种影响,改变人思想的影响,才叫做影响力。

    酒已酣畅,杯盘狼藉,钱浩已经做好回去的准备。可这时,众人忽然拉住他,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哎,这事还没完,钱师怎么能走?”

    “没错,没错,兰亭集序还得写呢。”

    “这集子火不火,可还要靠小钱老师。”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钱浩哭笑不得。不过,倒也提醒了他,还有一篇序没写。

    也就是,他早就打主意的那篇序――兰亭集序。

    可惜,可惜啊!

    他的毛笔字远不如王羲之,这倒是无法恢复这篇序的魅力了。然而,这一点,他却是毫无办法。

    诚然,他也从小练习毛笔字,也算写的不错。可与王羲之比,那还是差之千里啊。

    虽然字不如王羲之,但他还是没有犹豫,决定以这篇序结束这次诗会。

    他有些微醺,却还是灌一大口酒,振声道:“笔来。”

    声音朗朗,远近皆闻。

    纳兰轩诺一喜,连忙取来笔墨纸砚。诸葛成风也一喜,连忙扫去石桌上的杂物。

    孙贤取来抹布,将石桌擦拭干净。楚瑶则接过笔墨纸砚,整齐的摆在石桌上。

    钱浩灌了几口,一手拿着酒坛,一手执笔,笔走龙蛇的书写起来。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开头几句,他做了修改,否则时间不符,原因也不符。

    时间和原因的修改,并不影响全文,文章还是一样的优秀。这篇文章虽然因为字出名,但实际上,它的内容也很不错。

    简而言之,这是一篇优秀的古文。

    钱浩半醒半醉,不管旁边众人的震惊,依旧全心全意书写《兰亭集序》。

    字不多,半饷之后,他便书写完毕。

    抚掌,搁笔饮酒。(未完待续。)

第353章 余波

    八月,钱家村。

    钱浩坐在屋檐下,穿着宽松的衣服,对南山而饮。

    他家的地理位置不错,背倚青山,面朝溪流。溪流对面是钱家村小村,小村也背倚青山,不过却面对大路。

    这么看来,还是他家的地理位置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