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才不是大文豪-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魔都国际机场的一幕,成为后世的经典场景。当历史老师讲到这里,几乎全都为学生们播放这一幕。

    他们播放之后,自豪的说:

    “2026年,圣人钱浩周游归来,国民自发前往迎接。所谓大道成,圣人归;百姓夹道,天子牵马。”

    百姓夹道,即百姓夹道欢迎;天子牵马,即天子亲自迎接。

    后世记载略有夸张,但事实便是如此。那天,钱浩归来,中华主席亲自迎接。

    如此之境况,当时就引爆了整个中华。

    主席啊,这可是当代的天子,居然亲自迎接钱浩。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荣耀啊。

    更何况,并不只一个主席,还有其他人。比如上将,比如总理,比如……

    这般前无古人的荣耀,恐怕也后无来者。

    试问,人们怎么能不惊叹?

    实际上,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那些人之所以来迎接钱浩,不仅因为钱浩的成就,还因为钱浩相当于马克思的地位。

    若不然,他钱浩一个作家,即使也是哲学家,那些人也不会屈尊,顶多派人过来。而事实,那些人不仅亲自迎接钱浩,还隐晦表示让他做官。

    可惜,钱浩志不在此,当即一口回绝。

    这不是惺惺作态,而是他真的无意于此。

    当年,孔子问志,问到曾点:“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回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意思就是:

    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澡,在五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家。

    曾点这么说,孔子当即同意,叹道:“吾与点也。”

    什么意思?

    没有别的意思,也就是孔子想完成自己的道之后,过这样的生活。

    而钱浩,也是这样。

    他完成自己的任务,钱财、官位全都动不了他的心。

    他只想携鹿小蘋,回钱家村,平平淡淡的生活。

    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他在《与司马胜书》里,曾这样描绘自己的生活:

    “或于春日,携酒陌上,烂醉花间。若故人来,则与之泛舟湖上;若故人不来,则与斜阳踉跄而归。或于夏日,煮茶摆棋,懒卧浓阴。看风动一树绿叶,听溪过几处突石。

    或于秋日,闲坐草间,偷把鱼竿。摇手与征雁为别,低头和游鱼作乐。或于冬日,拥衣温酒,隔窗望雪,草草赋诗。”

    美人相伴,拥衣温酒,隔窗望雪,草草赋诗。

    人生到此,可以死矣。

    周游归来,钱浩无所事事,每日悠游,生活闲适的叫人羡慕。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不经意鼓捣出许多经典作品。

    ……

    后世,某一节历史课,一位女老师将钱浩的生平娓娓道来,听得学生们心神摇曳,恨不得一见钱浩风采。

    女老师说完,长叹一声,感慨道:

    先秦以降,整个世界都没有所谓的圣人了,可钱浩却横空出世,一举成为全世界的圣人。

    据说他从小精通各国语言,可以用汉语写出《三国》、《水浒》、《庄子》,不知道为什么叫庄子?

    他还可以用日语写出《菊与刀》、《猫》;他还可以用英语写出《老人与海》、《飘》;他还可以用法语写出《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他还可以用德语写出《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他还可以用俄语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女老师娓娓之声中,学生们心神飘向另一个时代,遥遥看到钱浩的风采。(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