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才不是大文豪-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浩的微博更新了!

    网友们发现,立刻如闻猩的野狼,倏地一下扑上去。

    有人看那篇文章,但更多的人不看,直接发评论指责钱浩。

    指责,这算有素质了。

    更多的人直接辱骂,比如赞数多的那些评论,几乎没有一个不带脏字。

    有人觉得不可思议,网民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都相信那些流言?怎么可能都跑来针对钱浩?

    呵呵!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假如这两位提前死了,各自又会有什么样名声?

    历史尚且如小姑娘,任人肆意打扮,又何况现实?即便是网络时代,我们就真的了解所谓的事实?

    所有的消息,我们得知的,全都来自媒体!

    是的,媒体,被操控的媒体。

    也就是说,他们报道什么,我们才能了解什么。看吧,这样得知的事实,真的还是它原来的模样吗?

    如果是往日,网上还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毕竟利益不一致。可这次,四大公司出手,媒体顶多保持沉默,不可能为钱浩出声。

    即使有,也是寥寥无几。

    正是因此,网友们才笃信媒体,纷纷跑来炮轰钱浩。

    但是,到底有明事理的人。他们看过《示众》,受到极大的震动。感觉钱浩就像里面被处斩的犯人,而他们则是欢呼的看客。

    他们这些看客,只是看了官方的报道,根本不知道事情始末。可是,他们不管什么事实,只是兴奋爽快的看着。

    不仅看,还嬉笑,还讨论,全然没有一点同情心。

    冷漠,病态!

    这些人受到这样的震动,立刻收手,不仅不再做看客,还主动劝说其他人。尽管他们人不多,但还是在微博下面,积极呼吁其他人。

    “大家别再声讨钱浩了,我们根本不知道事情始末,这样做是不对的。”

    “至始至终就好声音在说,而且还封了钱浩的歌。这里面肯定有内幕,网友们都冷静啊。”

    “钱浩之前就很出名,不大可能为出名做这种事,还请大家不要冲动行事。”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些理智的评论虽然少,但并没有泯然,反倒越来越多,好似燎原的星火。

    而这个时候,钱浩的粉丝也从四处聚集而来。

    一时间龙蛇起陆,烽烟四起,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在这争吵声中,这个话题终于开始火爆。

    当然,最主要的是,舆论开始偏向钱浩。也不能是算偏向,只能说不再是一片黑海。

    黑的人多,但支持者也不少,双方互相扯皮。如果这样下去,这件事大概会不了了之。双方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

    但是,很显然,那四家公司并不打算就这么算了。

    因为就此事而言,假如现在收手,他们所得的利远不如弊。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不觉得钱浩可以抗衡他们。

    所以,他们并不打算收手。

    他们接下来的手段很厉害,既快又狠,而且很具有混淆视听的作用――请动很多明星,发微博谴责钱浩。

    首先就是好声音的明星,比如那些选手,几乎全都发言谴责钱浩,把脏水往钱浩身上泼。

    再比如四大公司旗下的明星,尽管大多数一线明星没趟浑水。可那些二线及以下明星,便已经够钱浩喝一壶了。

    这不,那些明星一发微博,立刻引动各自的粉丝。一个两个明星,粉丝可能还不算多;可一群两群明星,那粉丝可就多了。

    别说钱浩不多么红,就算他是一线明星,也绝对抵不住这样的攻势。

    而且,这些庞大的粉丝数,其实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些明星纷纷开口,给人一种很有公信力的感觉。

    事实就是如此,很多网友开始不大信,可看到那么多明星发言,心里一下子就相信了。

    钱浩看到这一幕,脸色更加阴沉。因为四大公司这样做,代表决心彻底毁了他。

    不是封杀,是败坏他的名声,让他以后连文都写不成。

    一个人名声臭大街,写的东西再好,又有谁愿意承认?就像宋朝的蔡京,一手毛笔字堪称大家,可是很多人都只记得他奸臣的形象。

    正是料到这样的后果,钱浩才愈发愤怒。

    “你要玩是吧,那咱们就玩到底。呵呵,谁怂谁是孙子。”

    钱浩面无表情,把各个明星的微博截图,又把评论截图,还把一些媒体的报告截图。

    之后,他将这些截图发表,并且在上面配一行字: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我钱浩无权无势,只有大好头颅一颗。头颅既然在,傲骨岂能折?

    某些人要玩是吧,那好,那咱们就好好做一场。了不起玉石俱焚!

    士可杀,不可辱。”

    这篇微博一出,立刻引起震动。

    两大高校学子,前后不到十分钟,已经就这篇微博激烈讨论起来。

    “士可杀,不可辱!这句话看哭了!这是何等风骨,这是何等气概!非正义之人,岂能说出这样的话?”

    “我不懂那么多,就一句话:愿随钱师一战,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汗,就是嘴炮,没那么严重,你们别搞得那么杀气腾腾啊。”

    “楼上的,有些东西比命重要,比如爱国,比如气节名誉。”

    ……

    争论不休,但很快,他们就涌向微博。

    转发钱浩的微博,发声支持钱浩,斥责媒体明星的虚伪。

    王镜便是,用他那网红般的歌手认证,发了一条愤怒的微博。

    “是是非非,我都亲身经历了。呵,真是团结,真是理直气壮,真是恶心至极!”

    不仅是他,郭冬、徐诚也都发声了。

    可惜,他们的影响力有限,根本不足以撼动局面。他们尚且如此,其他的学生可想而知。

    这让娱乐圈那帮人很得意,甚至又发微博艾特钱浩,说一番义正言辞的话。

    然而,就在此时,燕大突然出手。一出手,竟然是雷霆手段,任谁也没想到。

    便是钱浩,乍一看见,也是为之一愣!(未完待续。)

第229章的书生有剑,文章杀人

    燕大的动作,当真有些惊人,所有人都被震惊。

    但实际上,一开始的时候,燕大的手段很平常,甚至有些乏陈可言。不过是鼓动老师,一起发言力挺钱浩。

    当然,燕大不仅鼓动自家老师,还鼓动水木大学,以及水木大学的老师。

    如陈肃,他看到燕大的动作,二话不说,立刻发微博响应。

    不仅仅是他,整个水木中文系都是如此。所有老师,无论男女老少,全都站出来为钱浩发声。

    这样的举措,其影响力还是很大的。网友们看见,不少人都很动容,说一个人没有高尚的品格,过硬的本事,不可能使周围的人都为他发声。

    然而,就是有人不信,甚至污蔑钱浩手眼通天,买通两大高校。

    两大高校的学生看见,不禁为之愤怒不已。他们的学校岂是如此不堪,他们的小钱老师又岂是如此不堪?

    不过,这事轮不到他们管。

    因为在他们发声之前,钱浩的高中母校,就以全体师生的名义录制视频,官博发微博力挺钱浩。

    “我们作证,钱浩学长绝非小人。”

    “我们作证,钱浩同学品德高尚。”

    “我们作证……”

    ……

    人间正道是沧桑!

    钱浩曾经的同学,散布五湖四海,开始带动自己的朋友支持钱浩。因为认识钱浩,所以相信钱浩,所以不遗余力支持钱浩。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赚多少钱,也不是多有名,而是被人认可。

    并且,认可的人,愿意一直认可。

    岁月不负,初心如故。

    钱浩做到了!

    不是凭借所谓的金手指,而是凭自己的态度,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善与胸怀。

    毕竟,他以前可没有所谓的金手指。可那些曾经相交的人,甚至不认识他,只是听闻他事迹的学弟学妹,也愿意录个视频支持他。

    更别说家长的父老,一个个穿上平时不穿的新衣服,严肃的录个视频――不为其他,只为支持他!

    所谓人心,不过如此。

    钱浩感动不已,看着那些熟识的面孔,眼中已有薄薄的雾气。

    家乡父老,高中师生,这些感情才是不含一点利益的真挚感情。真的,即使有家长里短,到底还是桑梓情更重。

    这些视频的出现,也确实大大缓解了钱浩的压力。网友们看到那些朴素的面孔,听到那些朴素的话,不禁为之惭愧,想到自己的家人朋友。

    “钱浩家境如此,根本不可能买通两大高校。”

    “一个人,如果不是以武力钱财使人信服,而人们还愿意信服他。那么,这个人的人格之高尚――世无仅有!”

    “没得讲,我知道自己错了,以后再也不犯傻!”

    “看来好声音撒谎了,而且还让选手也说谎。呵呵,这样的节目还能看?”

    ……

    逆转!

    钱浩看愣了,以为有场硬仗,不想被自己的父老扭转。

    蔡子元也看愣了,心想自己还没出手,怎么事情就快结束了?

    好声音则慌了,怎么才几天,这舆论就反转?这可不行,这样下去还得了,好声音还不毁了?

    慌了怎么办,自然汇报上面,也就是四大公司。

    四大公司没想到会闹到这一步,但不管怎样,这件事已经无法善了。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是说着玩,是确有其事。

    比如四大公司收手,好声音毁,选手、明星毁。

    这样一来,四大公司的名声不也跟着毁了。以后有什么事,他们再登高一呼,还有谁会、谁敢响应?

    正是因此,他们无法收手,只能进一步镇压钱浩。

    怎么办?

    他们思索良久,决定全面封杀钱浩。各大网站,凡有关钱浩的有利言论,一律删除,寸草不留。

    不仅如此,他们还请出很多一线明星,更进一步诋毁钱浩。

    这种局势之下,是个人恐怕都要完蛋,就是钱浩也都很危险。

    有什么办法,他的微博都被封了,他还能怎样反击?

    没有言论,他也无能为力。

    说到底,他只有文字,没有权势,钱财也比不过那些人。可是,文字有时候如刀,有时候却连树枝都不如。

    可就算如此,他也绝不屈服。

    他开始想办法,媒体不行,那就投稿杂志。

    流行杂志不行,商业化,肯定靠向娱乐圈、利益。倒是一些纯文学,或者坚持文学理念的杂志,会接受他的稿子。

    比如,古诗词!

    想到就干,他立刻联系刘一坤。本来吧,他还想问问危害,不行就算了。

    可刘一坤一听此事,二话不说,立刻便拍板同意,并且催他拿出稿子,说要提前发表杂志。

    不仅古诗词杂志,在他和刘一坤联络之后,乐知山也打电话过来,说:

    “唐醉,有什么文章给我,我在老友杂志帮你发表。这个时候,切记,绝不妥协!”

    钱浩点头不已,表示自己一定坚持到底。至于稿子,则说过些时候。

    但其实没等多长时间!

    而这耽搁的时间,还是因为蔡子元打电话过来。蔡子元没别的意思,也是让钱浩写稿子,说帮他发表在校刊上。

    钱浩不疑有他,立刻答应,并且立刻开始动手写。

    三篇稿子,一篇诗,一篇散文,一篇小说。

    钱浩来不及多想,散文立刻就选了《纪念刘和珍君》。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伏案,码字。

    不过半个小时,他把这篇文章敲出来,并且发给乐知山。

    “老师,文章已发,您看一下吧。”

    发完邮件之后,他又伏案开写。这次,他想的是小说,短篇小说,准备交给蔡子元。

    书生亦有剑,文章可杀人!

    只是,这小说不好写。虽然不必写实,但就算寓言,至少也要和目前的境地相符。

    否则的话,又怎么能起到抨击娱乐圈的作用?

    没有想多久,他伏案细思一会儿,心里就已经有了好几个备选作品。

    他想了想,也不挑选,索性全部发出去。呵,这么些文章,而且都很经典,他不信搞不定娱乐圈。

    心有决断,他不再多想,伏案就聚精会神的码起字。(未完待续。)

第230章 高校联盟

    钱浩把邮件发过去时,乐知山正好在吃饭。因此,十几分钟之后,他回到电脑前,才看到钱浩的邮件。

    打开邮件,他心下惊奇,暗道:“这么快,别是糊弄的?”

    尽管心里有这个疑惑,但他还是相信自己的徒弟,戴上眼镜,仔细浏览起来。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

    可是,一看这开头,他就不禁为之皱眉。

    中华民国,这,虚构的历史?难道说这是篇小说,而且还是架空历史的?这倒不是不行,只是未免太俗,上不了台面?

    在这个世界,清末的时候,太祖赵信推翻清朝,因此并没有所谓的民国。

    虽然有些看不上“架空历史”这类通俗小说,但是,他还是埋头仔细阅读起来。

    读着,读着,他不觉沉浸其中。忘了上不了台面,忘了架空历史,忘了……什么都忘了,只是沉浸文章之中,聚精会神的卒读。

    直至读到最后一个字,他才抬起头,感叹道:“明明是虚构的历史,可是读起来,我竟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厉害,厉害啊,唐醉以后必能执中华文坛之牛耳!”

    感慨再三,他居然又捡起文章,再次卒读起来。

    一边读,一边咂嘴。

    “比兴隐喻,啧啧,这篇文章发出后,肯定能震慑那帮宵小。”

    乐知山埋头读文的时候,钱浩已经又写好两篇文章。

    而且,都一股脑发给蔡子元。

    蔡子元收到文章之前,悠哉悠哉;收到文章之后,大为震动。

    两篇文章,一篇白话文,很经典。可是,和另一篇相比,它根本上不得台面。

    另一篇文章,乃是先秦散文,在那个世界,叫做《孟子·公孙丑上》。

    单看这名字,就知道他的经典,因为孟子这两个字。然而,孟子的文章也有好有坏。不过,这篇倒是绝对的经典。

    这篇文章以对话的方式写成,继承并发扬了论语的形式。另外,它通篇简单易懂,不晦涩古奥。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其中的一句话: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虽千万人,吾往矣!

    当蔡子元读到这句话,整个人血脉喷张,好似可以闻见轰隆激荡之色。

    “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难道就不害怕吗?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过了很久,很久,他才睁大眼睛,翻译成白话文,并且兀自惊叹。

    “说的好,说得好啊!小钱老师这是借此明志,以证清白。

    可惜,真是可惜了!

    如果在古代,凭借这样的文采,小钱老师定能成一代文宗!只是现在,文言式微……”

    遗憾了好一会儿,他才收拾心情,联系钱浩,说不必再写了,有这两篇文章足矣。

    打过招呼之后,他立刻将文章发给中文系各个老师看。

    王习也看了。

    一看,他就瞪大眼睛,大声叫道:“好文章,当为孔圣继绝学。”

    蔡子元不仅发给本校老师,还把其发到了水木大学。

    水木的校长也不含糊,看过之后,立马就发给本校老师。这些老师看完之后,也是殊为震惊。

    不过,对于支持钱浩一事,他们还是有些迟疑。这也正常,毕竟他们不了解钱浩,只是听说,并且看过几篇文章而已。

    然而,中文系的老师,绝大多数,二话不说支持钱浩。尤其是陈肃,看过文章,第一个站出来,“无论如何,我相信、支持小钱老师。”

    原来,蔡子元不仅发文章给水木校长看,还建议说:“钱浩乃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而且才华横溢,我希望我们两校联手保下来。”

    水木校长当时犹豫了,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不过还好,老师虽然也犹豫了,但最后都同意支持钱浩。

    这样一来,两大高校联手,总算不至于陷入孤立。

    然而,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那恐怕也于事无补。高校名声虽大,但也搞不过主流媒体。

    蔡子元也想到这一点,所以,说服水木只是第一步。也就是说,他还有后招。

    这不,他说服水木之后,立刻和其他高校联系。他不傻,知道先联系文科类学校,以文字的力量打动他们。

    可是,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水木之所以轻易答应,不仅因为那些文章,也因为他和钱浩的关系。而其他高校,他们和钱浩没关系,自然不可能轻易答应。

    为此,蔡子元百般劝说,最后更是掷地有声的说:

    “如果钱浩不是清白的,所有罪责我蔡子元一人承担。

    我联系各大高校,不仅为了钱浩,更是为了中华。近几年,诸位难道看不出来吗,舆论已然被资本控制!

    一个国家丧失舆论,那代表什么,代表亡、国!”

    蔡子元的话,大义凛然,终于说服一些高校加入其中。而他们抱团说服其他高校,又使更多的高校加入其中。

    实际上,这不是蔡子元危言耸听,否则其他高校也不会加盟其中。

    并不傻,其他高校!

    其实,很多人都看出来。近几年,媒体大肆报道娱乐,或者中华不公之事,或者公知偷换概念的言论。

    总之,真正重要的,中华需要的,某些媒体并不报道,或者敷衍了事。

    说服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