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像是一块运转精确的巨型手表,每一个齿轮每一个环节每一次旋转,实际都是要精密的配合的。
一旦配合出现了失误,那么这个钟表出现了故障,也只能重新调校了。
“起来的真早我打呼噜了?你睡得不好么?”炮长提尔这个时候走了过来,手里还端着他的那个和步兵一样的午餐盒。
他幸福的多,隔壁的人起来之后生了一堆篝火,很多人都把食物热了一下,吃的更舒服一些。
卡尔尤斯吃饭的时候还没有人生火,而他看见那个篝火的时候,他已经快要吃完自己的早饭……也许是午饭了。
听到了自己炮长的问话,卡尔尤斯捏着罐头空盒跳下了坦克,摇了摇头说道:“没你睡的很安静,和我一样安静。”
实际昨天晚两个人都睡得很吵闹,两个人的鼾声此起彼伏,仿佛是赛一样,听着让人烦躁。
连续战斗了40个小时的他们,实在是累坏了,所以他们根本不在意彼此的鼾声,躺下的一瞬间统统睡着了。
看到卡尔尤斯往营部方向停着的其一辆卡车走去,提尔赶紧把手里的空罐头盒子递给了自己的车长:“帮我带过去吧,谢谢了”
那辆卡车原本是运输弹药的,现在已经空了一大半,不过它有了一个新的用途,那是当做垃圾车来使用。
每一次战斗结束之后,德军都要回收许多东西。如说罐头的空盒,以及子弹的弹壳等等。
装甲部队的弹壳都是直接掉落到车体内的,很容易可以打扫出来。包括炮弹的弹壳,还有子弹的弹壳。
吃的东西较麻烦了,罐头的铁盒看去很恶心,不过也是要尽力回收的。
德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每一个细节都要精打细算,回收战略资源是其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炮弹和子弹的弹壳,都要回收再利用一番,或是重新制造武器,或是改造成其他的物,总之是不容许浪费的。
罐头盒也同样是如此——这些空盒子都要集起来运往后方的波兰,经由集营内的苦工们清洗之后,再回炉重新加工成各种需求,贩卖出去。
如此精打细算,目的是为了要尽可能的节约国家资源。和美国还有苏联较起来,德国的底子依旧太薄,经不起任何的浪费。
捏着鼻子,把自己手里的两个罐头盒子丢进了卡车的后车厢内,然后和在卡车旁边抽烟的两个营部的军官闲聊了一会儿,卡尔尤斯才走了回来。
他走回来的时候,提尔正在收拾自己的饭盒。提尔身后的公路,管风琴部队已经早通过了,现在换成了装满士兵的卡车。
那里似乎永远都有军队在行进,根本没有尽头一样。这些公路好像是血管一样,输送着德军前往四面八方。
“知道我们在哪里么?”卡尔尤斯靠在坦克的侧板裙,对面前的提尔问道。
在他靠着的地方不远,那块板裙还留着一个被炮弹击穿的窟窿。窟窿的旁边,是密密麻麻的射流形成的灼烧痕迹。
在坦克侧面的板裙,还有许许多多坑坑洼洼的地方,那些是子弹打在钢板留下的痕迹,看去触目惊心。
“昨天我们不已经在斯托尔布齐了么?距离明斯克也不远了。”提尔把自己的饭盒收拾好,丢在了车体侧面的一个行李箱内,开口说道。
那个地方原本是放工具的,可惜的是因为成本控制问题,不少坦克在配给到前线的那个时候,没装备这些物件。
一个连大概有一半的坦克没有斧子还有锤子铁锹等工具,另一半却装备了这些东西。
原本卡尔尤斯他们命不好,分配到的是一辆配件不全的豹式坦克。可后来他们发现在这里放一些零碎还不错,所以也释然了。
他们虽然没有铁锹和锤子这些工具,可他们多了一个行李箱可以放一大堆破烂,可以说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前线的部队已经正在进攻捷尔任斯克了如果不出意外,我们的晚饭可以在那里吃了。”一边聊天,卡尔尤斯一边敲打着自己的坦克钢板。
“营部一会儿要分发剩余的弹药,几辆卡车要把破烂送回到补给站去,然后再满载弹药赶回来。”看着远处正在卸载炮弹的那辆军火卡车,卡尔尤斯又说起了一个最新的消息。
提尔无奈的耸了耸肩膀,调侃着说道:“哈,我们的卡车在4个只有3个弹匣的士兵护送下,满载着30辆坦克需要的炮弹,横穿至少5000名苏联士兵回来……”
现在这种情况,实际德军身后的地区并不是肃清的安全区。道路两旁经常会有没有被收拢的苏联溃兵出现,有的时候多达数百人。
这些苏联士兵都没有被缴械,严格意义来说他们还不算是俘虏。只不过很少有苏联士兵再继续抵抗,他们会服从的放下武器,等待看押他们的德军前来。
可是也有少数的情况,是苏军袭击德军运输车队,造成损失并且引发大范围的围剿报复。
德军机械化部队会清理身边的所谓游击队,尤其是发生过袭击事件的区域附近。
“好了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如果他们不回去,我们没有继续进攻的炮弹了。”卡尔尤斯身体离开了坦克,站直了之后对着正在狼吞虎咽的装填手威廉喊道:“威廉你和约瑟夫整理一下炮弹,把缺少的数量补充”
这是每一个装甲兵的日常,给坦克补充弹药,清理坦克的内部,给机械补机油,调校那些冰冷的变速箱和发动机。
在战斗之外的时间里,他们是维修工人,也是搬运装卸工,也同样是出色的相声演员。
大家都会互相的调侃,配合着完成任务,保护好自己的坦克,以便让坦克在关键的时候可以保住他们自己的小命。
不要小看坦克的车组成员,德军的精锐坦克车组,往往都是合格的机械师还有经验丰富的武器调校专家。
当真实的历史,二战的后期,德军的这些精锐的技师们损失殆尽之后,德国装甲部队的战斗力,也无法从根本恢复到1941年的巅峰水平了。
这也是二战后期,德国装甲部队武器装备频繁出现故障,被抛弃在路边的主要原因之一。
武器系统复杂并且不可靠是一个原因,坦克车组成员不会维修轻视保养没有抢修经验,也同样是武器报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那些又是技术工人,又是坦克杀手的人,大多数都已经战死在库尔斯克还有乌克兰了……
而现在,在李乐的帮助下,他们有了更可靠坚固的豹式坦克,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安全的作战保障,他们存活下来的几率也成倍的提高了。
举个例子,魏特曼可是从侦察车和三号突击炮熬到了战争期,活下来等到了虎式坦克列装的。
而现在,魏特曼手里的可不是容易被击穿的三号突击炮了,而是威力强劲不输虎式坦克的新型豹式坦克——他存活下来的几率当然更大了。
威廉听到了自己的车长的命令之后,快速的将剩下的吃的塞进了嘴里,然后站起身来,向着那边卸弹药的地方走去。
机电员约瑟夫也只能站起身来跟,他一会儿还要检查坦克的无线电,确保它们在战斗可靠的工作,不会影响到车长的沟通和指挥。
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的检查好,一会儿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到处都是敌人的战场,可不是那些美丽的旅游胜地。
“好了马要分配弹药了清点弹药,尽可能的装满自己的弹药架检查好自己的坦克,有问题迅速汇报”营长站在一辆汽车的旁边,大声的下达了准备出发的命令。
他身边的桶车发动机舱盖,还铺着一张地图,那地图随着风在翘起,显得有些烦人——桶车的发动机舱盖挂着一个备用轮胎,确实不是铺地图的好地方。
:
572新的海军大臣()
宽敞的玻璃窗,还有明亮的阳光,如果单单只是看这个状态,是不知道这已经是一个战败了的英国的晴天的。
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萨默维尔觉得自己应该是英国崛起之后最憋屈的一任海军司令了。
大英帝国的海军衰弱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这个舰队只剩下一艘战列舰,海军规模连弱小的维希法国都不如了。
他走马任之后,处理的件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死在任的达德利?庞德将军,以及自杀在任的查尔斯,给他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英国海军。
仅仅是安抚海军方面的各种问题,已经够他头疼的了。剩下的问题多的让人崩溃了。
他走马任之后的第一个难题,是要安抚掉成千万丢失了自己工作的海军官兵。
原来的英国海军,是世界最强大的存在,德国海军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豆丁而已。
可是现在状态却反过来了,德国海军有船却没有水手,而英国海军是有无数的水兵,却没有可以作战的军舰。
让出了自己几乎全部的海军,萨默维尔现在指挥的部队,只是一个地区性力量罢了。
甚至说在欧洲这个列强林立的地区内,这支有限的海军,连地区力量都不算。
“我军现在负责承担的,是在大西洋北部地区的巡逻护渔任务,毕竟天气开始转暖了,渔业也是有效补充粮食匮乏的手段之一。”一名军官站在萨默维尔的身边,开口说着现在的情况。
跟着萨默维尔将军北的舰队,实际都是一些老旧的战舰。英国只有一艘战列舰还在服役,那是萨默维尔的旗舰,马来亚号。
“护渔的任务,交给驱逐舰部队去执行可以了,我们现在没有战斗任务,所以根本不必考虑损失,这是一个好消息。”揉了揉因为劳累疼痛难忍的鼻梁,萨默维尔开口安慰对方道。
实际,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样说究竟是在安慰别人,还是在安慰他自己。
“安置海军家属的工作,我们已经在重点执行了,可惜的是被裁汰下来的人太多了,我们的安置工作,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忙不过来。”这名海军少将郁闷的开口说道。
因为德国已经占领了南部伦敦,对海军和空军,甚至是陆军的反间谍行动都已经暂停了下来。
毕竟两国之间的战斗都已经结束了,即便是对方有一个庞大的间谍组织,这个时候所能获得的情报,也并不多。
最让萨默维尔操心的,还是多达数十万的英国海军失业人员,究竟会不会闹出乱子来,让艾德礼的新内阁遇到的被动局面雪加霜。
没有工作,或者说没有吃饭的粮食,这些海军以及海军家属,终究是会闹起来的。如果他们真的闹了起来,到时候可不好收拾了。
“德军正在有计划的遣返我们的俘虏,这些人也需要安置。”郁闷的海军少将,提起了另一个尖锐的问题。
其实英国海军失业的官兵,人数加起来虽然庞大,却还能够勉强维持住现有的局面。
但是如果再加德国释放的俘虏,那问题可大多了。德军在登陆英国的时候至少俘虏了十几万英国士兵,加在其他地区俘虏的,那人数有可能扩大到30万甚至更多。
隆美尔在非洲抓了英军至少十万俘虏,李斯特在英国同样至少抓了20万的俘虏等待遣返。
如果德国再把敦刻尔克抓到的俘虏加坠毁飞机的英国飞行员都还回来,英国至少要多养活50万左右的退役兵。
因为按照双方的和约,这些士兵是不能继续服役的,他们只能被当成平民遣散,单纯的给英国造成人口负担。
这些士兵没有一技之长,也无法立刻融入社会,他们能做只有消耗粮食,让英国恢复的速度更加缓慢。
“我们必须想办法,安置这些人,包括北部的人……不过这都是首相先生的事情了,我们现在要想的,是尽可能的安置我们海军的人。”萨默维尔打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毕竟这东西可真的很让人头疼不是么?决定了这个,萨默维尔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来缓解海军的压力:“军工厂那边恢复的如何了?”
“将军,军工厂的设备还算完好,我们只是没有太多的原材料,不然恢复生产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那名少将赶紧回答道。
萨默维尔点了点头,然后开口吩咐道:“找人去和德国方面谈判,告诉他们我们准备生产战列舰的炮弹,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采购一些。”
“将军……这,这不是资敌么?”那个将军一脸的不解,他不理解为什么萨默维尔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来。
前一刻两个国家还打到不死不休的地步,这一刻真的要精诚合作,共谋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了么?
“我们恢复生产,是需要依靠原材料的,没有原材料的流通,想要振作起来,难道要依靠信仰么?”萨默维尔久居海外,倒是很有眼界。
他知道现在包括皇室在内,已经是绑在德国战车的一部分了。如果德国失败,他们的下场也并不会如何光鲜。
皇室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他们只要把位置让给离家出走的王女,可以享受太平了。
可他作为将军,估计是黑是白在历史说不清楚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在有限的范围内,好好为自己谋算谋算。
借由为德国生产武器装备,英国的重工业能得到很好的保存。有了生产资料,英国有可能快速的盘活战争造成的经济崩溃。
好像法国一样,搭德国崛起的末班车,成为德国主导的轴心国的一部分,恢复自己的国力。
等人民真的吃饱了肚子,他这个所谓的“叛国贼”,才有可能被洗白成为“爱国者”。
而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那可真是一个天一个地下了。萨默维尔想到这里的时候摇了摇头——作为一个将军,已经靠钻营来苟活了,滋味真的是太不好受。
:
573英国人要还债()
“我已经把这份计划送给了首相先生,至于说通过不通过,那要看他的内阁,和他本人的取舍了。 ”萨默维尔作为英国海军的指挥官,能做的事情真的不多。
他必须要报自己的计划,然后经过漫长的等待,等艾德礼的内阁,同意他的计划,他才能够执行。
而如果艾德礼的内阁犹豫起来,进行漫长的扯皮,那事情更复杂了。也许几个月的时间里,都不会有这方面的决策出台。
……
同一时间里,不仅仅是萨默维尔在发愁,英国的新任首相艾德里安也在发愁。
而且他郁闷的事情,可要萨默维尔郁闷的事情,多的太多太多了。
德国的战争赔款,虽然并不是一笔巨款,却也让颓废的英国捉襟见肘,如何应对他也有些头痛。
同时,从南部地区迁移到北部的英国难民,消耗着这个国家最后一点点的骨血。如果再不想好办法,这些人会变成祸乱的根源。
考验这个新任英国首相的,除了经济问题,还有严重的国际关系问题。
实际,美国作为一个曾经的盟友,一直都没有表态,是否承认这个立场已经暧昧不清的新英国。
这个事情,从美国一直没有承认维希法国这件事情来看,短时间内都不会得到解决了。
换句话说,美国不会再轻易的和英国保持贸易关系,英国也不可能再如同之前那样,轻松的从美国搞到想要的资源了。
别的暂且不提,美国这一次卖东西的时候,不允许英国使用贷款,必须现金结账,足够英国痛不欲生了。
现在的英国,哪有大笔的现金,来支持它到美国去大肆采购了?如果有的话,丘吉尔政府早用掉了……
失去了美国的支持,德国的支持却不如美国的支持那么的强劲,这让艾德礼的内阁,面临非常严重的现实问题:民生崩溃。
如果仅仅是民生崩溃这一个问题,找现在的老大德国去哭去闹,估计也能多少得到一些安慰。
可除了美国之外,澳大利亚还有加拿大这两个本来不太稳定的大英帝国联邦成员,都在英国问题选择了沉默。
也是说,除了已经明确改旗易帜继续抗击德国的缅甸和印度还有东等英国前殖民地之外,英国的其他殖民地全部都没有表示承认现在的英国……
在这种前提下,英国想要从殖民地获得经济补偿,已经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了。
骑虎难下的英国,现在连首都都有一半捏在德国人的手心里。每一次艾德礼想起这个事情来,觉得自己的胯下隐隐作痛。
好像自己的命根子捏在了别人的手里一样,艾德礼这位英国首相,觉得自己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
每一次看到泰晤士河的桥梁,那架设好了机枪的桥头堡还有横在桥梁的路障,艾德礼要郁闷一阵。
“帝啊,萨默维尔竟然送来了这么一份件……”他捏着这份件,不知道是应该同意,还是应该拒绝。
如果他拒绝,他守住了英国的气节,至少能在未来的审判,获得一个不错的同情分。
可是一旦拒绝萨默维尔的请求,那英国会延缓重建的过程,有无数人会饿死在夏天里,国家动乱在所难免。
当然了,如果他同意的话,表面看英国会立刻得到恢复生产的机会,整个国家的压力都会得到缓解。
人民有了工作,政府也将拥有宝贵的安定,唯一让人略感遗憾的是,德国人的军火武器会在英国的帮助下,变得更多。
事情有的时候是这样,没有尽善尽美的选择。在自救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让人难堪的资敌行为。
“如果有一天,我被审判并被判有罪……当我被绞死的那天,总会有人为我哭泣吧?”艾德礼这样呢喃着问了一句,然后闭了自己的眼睛。
他的手不由自主的摸到了身前办公桌的钢印,一用力扣在了这份件的角落里。
因为用力过猛的原因,钢筋差点砸穿了件用的纸张。这一切,艾德礼都是闭着眼睛完成的,看得出来他很不情愿。
纠结的英国首相最终还是选择的屈服,人这种动物一旦选择了一个方向,会惯性的走下去。
妥协一步的时候似乎很难,可是当做出了妥协之后,随后的一步步妥协,变得相当的容易了。
等艾德礼睁开了自己的眼睛的时候,他已经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所以他拿起了面前的钢笔,写了自己的名字。
这位英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