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身后是明斯克了,如果他们放弃了这里,那么德国人的部队很快可以进入明斯克城内了。
“不能撤退了我们再撤退的话,要退进明斯克城内了”这名苏联将军郁闷的回了一句。
“那也要撤退啊我们站在这里,全完了”副官郁闷的看着远处说道。
“坦克德国人打过来了……”一名士兵在不远处指着边境的方向惊慌失措的大声喊道。
他还没说完,一发子弹打碎了他的脑袋。四周一下子慌乱了起来,紧跟着几名士兵被子弹打倒在了地面。
刚刚聚拢在一起的士兵又一次跑散开来,让看着这一切发生的苏联将军有种摔东西的冲动:“让人把我们的反坦克炮推到合适的位置赶快去这么傻跑不是等着被人杀么?”
几个苏联士兵一边后退,一边端着步枪开火还击,打了一枪正在拉枪栓的时候,被机枪扫射击,翻滚着倒在地呻吟,过了一会没了声息。
一把拉过副官,这名将军大声的命令道:“我不管你到哪去找给我弄点炸药来手榴弹也行把我们身后那个小站里停放着的火车头炸掉快”
他一边说一边拉过了另一个胆战心惊的指挥部幸存者:“找人顶住德国坦克我只要你顶住10分钟”
跟着一起从指挥部逃出来的军官点了点头,不过心里却是大倒苦水:现在这个情况,你是让我再顶住2分钟,恐怕也做不到啊
他看着乱成一锅粥的部队,一咬牙冲了出去,对每一个他经过的苏联士兵大声喊道:“反击反坦克炮马来反击给我反击”
可惜的是德国人的子弹,下一秒扫射到了他这边,把他打死在了一片空地,和他周围的苏联士兵一起,摞在那里。
希望还来得及毁掉火车头吧,自己的部队可以说是彻底完了,身后的那个没有了总指挥的方面军指挥部能不能得到确切的消息,也只能看运气了。
别说那些远在后方的官老爷了,是他这个前线指挥官,直到这一刻都没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也用不着他知道了,因为和他隔着一个建筑物的拐角,一辆德国的4号坦克正在猛烈的射击,把出现在街头的所有苏联士兵都打成了筛子。
战斗简直可以说是一边倒,德国人赢了,而且赢的毫无压力。
……
第一更奉!
:
597攻击太快()
古德里安很想相信自己手里拿着的这份件是假的,可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这么一份匪夷所思的战斗报告。
他的装甲军团在苏联的境内横冲直撞,把正面的苏联百万部战区的部队打成了碎片。
现在他的军队一口气向前明斯克的侧后方推进了整整25公里,依旧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第一装甲师的第一坦克团的一个连向他们的司汇报,苏联人竟然在准备一次针对德军推进部队的进攻。
在被击溃的苏联部队后方,百门大炮堆积在运输线,士兵们根本不在他们的战壕里,而是在附近的小镇里准备着向前开进。
这么做的后果是,即便双方已经打了半个月的时间,可苏联的军队依旧还是没有做好迎战的准备。
他们在行军途被德国军队迎头撞,然后零零碎碎的毫无反抗能力,只能高举着双手成为德国人的俘虏。
现在有一个要命的问题摆在古德里安面前——他的部队推进的太快了,而且抓住了太多的俘虏,以至于德国装甲部队身后的步兵师指挥官们根本追不他们的进攻速度。
“在这里有苏联守军大约一个营的兵力,不过他们被打散了,大部分士兵被抓住,一个排的我军士兵正在押送他们回来,其余的部队仍旧在进攻,我们已经推进到了明斯克后方20公里的地方,不少军队弹药和油料补给有些问题,我们正在努力补充这些物质。”古德里安的参谋在一边介绍道:“不过配属给第1机械化步兵师的505装甲营,汇报有些混乱。”
“说来听听?”古德里安对着地图认真的查看附近的地名,没有回头的意思。
“505坦克营的部队刚刚占领了这里,这里……他们的进攻速度非常快”参谋在地图指了指,然后接着说道:“现在他们已经控制了斯莫列维,正在向鲍里索夫攻击。”
“鲍里索夫?他们已经打到了那么远了?那里距离他们现在的位置有15公里远。他们第1装甲师向前攻击的速度还快?”古德里安看向自己的参谋。
参谋很是无奈的说道:“攻击矛头505装甲营已经消灭了自身十倍的敌人,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实际,这个时候的第505装甲营,已经击毁了350辆以的苏联坦克,差不多真的是自己拥有坦克数量的十倍了。
类似卡尔尤斯这样的王牌,现在已经击毁了30辆坦克,距离魏特曼在英国创造的记录,也只有一步之遥。
更何况,苏联人还有无数的坦克,他还有无数的机会可以扩大自己的战果。
而505重型坦克歼击营,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王牌部队了。
“看来元首还真的是知人善任啊。”古德里安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魏特曼在英国成了第一坦克王牌的威名,卡尔尤斯在东线一样是个可怕的坦克杀手。”
“从某种意义来说,元首也很重视您。”参谋眯起眼睛来对古德里安说道:“他亲自把您的部队改成了古德里安装甲军,这说明您也可以创造迹。”
“我?我创造了什么迹……我只是尽职尽责的率领我的部队进攻罢了。”古德里安看了一眼自己的参谋,一扫脸的无奈,笑着问道。
“当然将军您只要带领我们进攻够了”参谋很是自豪的昂起下巴:“我们会夺下明斯克,横扫斯摩棱斯克,然后第一个攻入莫斯科。”
“给第1机械化步兵师发电报,让他们继续向前进攻,争取在明天攻占鲍里索夫”古德里安没理会参谋的小小恭维,继续问道。
参谋一愣,然后用很是后怕的语气反问道:“遵命将军我这去给第1机械化步兵师下命令”
“去吧不需要等后面的步兵了我们只要能够出其不意的攻占鲍里索夫,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了”看着眼前的地图,古德里安说道。
“挡在我们前面的,是苏联在我军正面最后的一支部队了只要我们分隔包围他们,一口吃掉……从鲍里索夫一直到斯摩棱斯克,整个地区不会再有任何苏联军队成建制的抵抗了。”古德里安欣慰的分析道。
此时此刻,他还不知道,朱可夫已经在斯摩棱斯克成立了一个新的方面军,并且凑出了10万以的部队。
并且,还有另外10万大军,正在向斯摩棱斯克集结苏军的总数,可要他之前设想的,多了太多太多
参谋点了点头,接着古德里安的说法继续分析道:“那我电令所有部队加速前进给后勤部队发电报,说我们要在鲍里索夫补给让他们直接把油送到那里去”
……
在同一个时刻,越过鲍里索夫空的德国空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飞行员正在和塔台汇报自己看见的情况。
“帝啊长官你一定不会相信的我在距离鲍里索夫3公里左右的地方看见了我军士兵他们在坦克的炮塔盖着万字军旗”飞行员大声的在通话器里大喊。
“你是不是看错了?第1装甲师不在那个方向”塔台的指挥官疑惑的询问道。
那名飞行员也很郁闷,开口回答道:“我也很想自己看错了,可我重复确认了两次,第一次俯冲的时候,我差点把炸弹丢下去我差点把炸弹丢下去”
“编号17,你的汇报我们已经确认了我军确实已经抵达了那个位置我军确实已经抵达了那个位置我们会提醒友军谨慎选择攻击目标的”塔台那边很快有了回复。
“请求确认任务我和编号16的任务是攻击鲍里索夫附近的苏军阵地,可我们没有发现目标我们没有发现目标”编号17的斯图卡的飞行员再次按响了通话器:“他们距离苏联人的防线实在是太近了,双方应该正在交火”
“批准你对我军前方的苏军防御工事进行攻击注意距离,不要误伤到友军”塔台过了一会才回复道:“在油料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掩护这支部队”
“明白编号17明白”飞行员开始调整自己所在斯图卡轰炸机的飞行轨迹。
“编号16明白”另一架斯图卡在回答了之后,也轰鸣着引擎跟了去。
两架斯图卡飞向了鲍里索夫,他们身后跟着另外两架斯图卡,然后是第五架和第六架……
德军的推进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连有些自己的部队都不敢相信的地步。
伦德施泰特对自己的进攻速度非常的满意,他的部队已经攻占了一系列苏联的重要城市,早已经深入到了苏联腹地之内。
可是很快,他笑不起来了——在他的部队向前猛攻的时候,他的侧翼防御部队,传来了一个让他担忧的消息。
“什么?第一道防线被苏联的部队击穿了?”看着自己的手下,伦德施泰特第一次对自己的侧翼安全产生了担忧。
他的北面,有北方集团军群掩护,安全有了绝对的保障勒布元帅已经攻占了维尔纽斯,攻击速度并不他慢多少。
这也造成了南部防线看去太突出了的事实,博克元帅的攻击速度并不快,给苏联部队留下了攻击的空隙。
“要不要让古德里安停下来,我们已经合围了明斯克,战役的第一阶段,完成的已经差不多少了。”参谋长看着伦德施泰特元帅,有些紧张的开口问道。
侧翼的安全,关系到脆弱的后勤补给部队还有大量轻步兵的安全。如果苏联真的切断了补给线路,央集团军群的损失绝对是个天数字。
一天没有油料,机械化部队只能在原地等待一天。一旦陷入到敌军的包围之,失去了补给的机械化部队,甚至连普通轻步兵的战斗力都没有。
“古德里安将军的部队,已经在向鲍里索夫挺进了……如果这个时候停下来,他们至少要后撤20公里才算安全。”参谋长指着地图,对伦德施泰特说道。
担忧自己侧翼再一次遭到攻击的伦德施泰特元帅,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让部队停止前进,更加稳妥一些。
等到侧翼稳固一些,然后再继续向东攻击,也不是不可以的选择。
“可是元帅,最高统帅部估计不会让我们轻易停下来的。”参谋长想起了作战会议室内,元首那坚定的模样,开口劝说道。
他指了指地图:“博克元帅的部队正在进攻,帮我们弥合侧翼的防线缺口……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停下来,会让眼下的机会溜走。”
“我的手里,捏着整个帝国五分之一的装甲部队这种时候怎么小心都不为过”伦德施泰特挣扎了一瞬间,最终还是选择了稳妥:“命令古德里安最多进攻到鲍里索夫,我要稳定一下整个集群的战线再继续推进”
第二更奉!
:
598议案的代价()
美国,华盛顿。
一名美国议员站在走廊里,对自己的同僚们质疑道:“元首疯了么?他以为我们美国人的钱是大风吹来的么?”
“他这个时候提出这种议题来,一定是有所依仗的。也许他们和那些财团们达成了部分协议……这也说不定。”另一个议员同样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说道。
今天的早些时候,罗斯福总统突然向国会提出了一个新的援助协定,竟然准备向苏联出口钢铁等一系列的战略物资。
另外,整套的援助物资还包括1000台各种型号的精密加工机床,包括生产武器用的高级别设备。
最后,为了弥补苏联短缺橡胶的问题,美国还将向苏联廉价出口大量的天然橡胶,以便苏联生产更多的军用物资,抵抗德国人的攻击。
这一整套的援助计划,花费简直是一个天数字。美国下下还没有从援助英国的损失走出来,现在又要向苏联人输血了。
听到了这个消息的美国议员,觉得罗斯福一定是疯了,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有些不理智的议员甚至都已经喊出了卖国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那个坐在轮椅,把美国带出金融危机的总统罗斯福。
“说得对除非罗斯福对那些垄断财团们妥协,同意他们的一些条件,否则这个援助苏联的法案,根本不可能获得通过”最先开口的议员,看着走廊那一边走来的马歇尔说道。
马歇尔夹着一摞件,走到了几名陆军军官身边,和他们说了几句之后,径直走向了会议室。
一会儿讨论的这个援助计划实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两个党派的议员们周围,空气都有些压抑。
“至少1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还不包括有关货轮等运输成本。罗斯福这是要和希特勒死战到底了……”这句话传进了马歇尔的耳,他却连停下脚步的意思都没有。
当然是要和德国死战到底了如果再不扶持一个可靠的盟友,整个欧亚大陆都要彻底脱离美国的影响了。
更可怕的是,亚洲还有一个日本蠢蠢欲动,最近联合舰队的训练越来越密集,针对的是谁所有人心里都有数。
如果有一天美国和日本开战,没有一个国家在侧翼拖住德国,那德国会成为决定美国与日本胜负的关键。
到了那个时候,德国只要站在日本一边,美国会输掉战争,同时输掉几辈人努力构建起来的美国崛起趋势。
没有了大势,美国会再一次被排挤到世界主流国家之外,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边缘国家。
难道说,要再找一个机会,如同坑死英国一样坑死德国,才能再一次铺垫出美国崛起的道路?
那还要几辈人?还要多少时间?德国会不会给美国这个机会?美国还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
英国完蛋了,美国从未如同今天这样靠近过世界第一的宝座。如果这个机会错过了,马歇尔觉得美国再不可能拥有这么好的局面了。
隐隐约约,马歇尔觉得,德国的那位元首,也是一个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雄主。想要在他已经获得优势的情况下搬回局面,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个前提下,美国必须要保持住现在的微弱领先,利用好无敌的地缘优势,构筑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未来世界。
虽然,有很多人都看不清大势,可是马歇尔还是有十分的把握,让这一次的提议在国会授权通过。
因为这一次,他抛出的诱饵实在是太大,大到国会里面不少代表财团的议员,不得不站到他这边。
一步一步,马歇尔走到了罗斯福总统的身边,用手扶住了轮椅的推手,开口轻声汇报道:“总统先生,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
“那么,开始吧……这一次我们付出的东西相当的沉重,希望苏联人不要让我们失望”罗斯福郁闷的开口说道。
为了确保国会能够通过他的议题,罗斯福这一次拿出的条件确实不少。
果然,出人意料的是,在国会的演讲结束之后,罗斯福的提议被两党大多数的议员通过了
这神的一幕让所有不明真相的议员打呼意外,而不少人却对这个结果并不惊讶。
罗斯福既然敢在这种时候提出这种议案,绝对是有通过的把握的只不过他要拿出什么样的交换条件,值得人们深思了。
“为什么要通过这种议案?”一个议员问身边的同僚道:“难道说大家都疯了么?”
“你不知道,罗斯福刚刚批准了出售小麦等农作物到英国和西班牙等地区的件……”知道了内幕的议员小声的回答道。
虽然不打算资助德国在重工业继续发展,可是美国高层迫于压力,同意了对欧洲出口轻工业和农业产。
如说粮食,这几天已经有20艘美国的轮船驶离港口。它们的目的地都是英国,支付的是之前英国的有偿贷款。
这些物资是坐实了英国用港口换美国资源的尾款,这样美国可以心安理得的接收英国在太平洋的基地了。
而今天之后,美国会有更多的粮食物资被出售到英国还有西班牙瑞士,这些粮食有多少转运到德国,大家心里都非常的清楚。
美国终于做到了它梦寐以求的事情,向开战的两个国家同时出售物资,左右战争的胜负并且两面赚取好处。
可是这一次它是被迫的,迫于国内压力勉强同意的德国获得了宝贵的粮食,可以用这些粮食在安抚占领区,提高国内的人民生活水平。
这对美国高层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可是对于美国的资本家们来说无疑是赚钱的好机会。
不少罐头肉类等物资在美国是非常廉价的,运往英国可以赚取二倍的价钱。
有那么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拥有二倍的利润,足以让唯利是图的资本,不顾一切的铤而走险了
:
599更多的飞行员()
显然这在美国人的立场,是有资敌的嫌疑的。可是美国必须要贸易,才可以支撑起自己的庞大产能。
没有经历过战乱的干扰,所以美国的粮食产量是非常稳定的。这样大量的粮食需要一个地方消化,仅仅依靠本国是无法全部消耗掉的。
欧洲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经历战乱的欧洲缺少所有东西。粮食显然是一个硬通货,足以让德国人心甘情愿的拿出大量的外汇储备。
钱到了美国人手里,可以转换出更多的物资有了这些物资,美国人可以转手再运到苏联去,狠狠赚一笔。
这是贸易带来的优势,也是美国的商人们,最终同意自己的总统,向苏联出售军火在内的所有物资的原因。
“帝保佑美利坚……这样一来,德国会越来越强大。”那名议员一边感叹,一边看向了自己身边的同僚。
那名被看的议员笑着回答道:“是啊,可是强大的德国会和强大了的苏联作战……这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不是么?”
他的话代表着许多美国孤立主义官僚的看法:德国人正在和苏联人作战,这件事情和美国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好这两个国家同归于尽,剩下美国才好主宰世界即便是最后他们之间决出了一个胜利者,美国也依旧可以在二虎相争的最后,干掉那只老虎,保证自己的平安。
在美国的商人们,准备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