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罗斯福在国会的慷慨激昂,没有能够拿到珍珠港确切损失报告的李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只能粗略的评估日本人的战果。
他预计到了油料库被摧毁这个变量,然后估计出了美国太平洋舰队这一次损失一定不小这个事实。
但是他无法确认日本人真的击沉了全部的美国战舰,所以他也无法判定究竟这个时候是日本占优,还是美国占优……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的态度只能变得暧昧起来。德国元首在4月14日才匆匆发表声明,表明了德国不愿意卷入太平洋战争的立场。
为了回应德国的立立场,美国筹集了30艘船只的面粉,廉价直接出售给了德国,打破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坚冰。
要知道,在德国挑起二战之后,美国以禁运这种实际行动,制裁了德国的不断扩张。
而这一次,美国为了稳定大西洋局势主动示好,德国也笑纳了这些美国为大西洋缴纳的保护费。
和历史不同的是,鸠占鹊巢的假希特勒,德国的元首李乐并没有迫不及待的对美国宣战,而是选择了保持沉默。
他不保持沉默又能如何呢?缺乏海军兵员的德国,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撑起英国人留下的海军,当然也无法填满自己要下水的战舰。
等这些战舰形成战斗力的时候,也许都要1942年甚至是1943年的时候了。
所以德国人现在既没有威胁美国根本的能力,也没有找美国麻烦的必要。
帮日本堵住美国的加勒航线,实际是得不偿失的——即便切断了这些航线,有巴拿马运河在,有墨西哥陆地运输在,美国的后勤补给永远不可能被切断。
更何况,美国人可以选择走西海岸的航线:日本可没有能力切断美国西海岸航线的能力,所以德国根本不可能达成战役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老老实实让美国人把注意力转移到太平洋去,才符合德国的切身利益。
缺少了英国而且在夏威夷损失惨重的美国也没有咄咄逼人,而是尽量保持着大西洋表面看起来的和平。
同样在4月14日这一天,几乎没有英国部队的香港,被伊丽莎白几乎抽调一空的香港,沦陷成了日本的新殖民地。
而有意思的是,在攻击了法国还有英国在海的租界之后,日本人留下了德国租借,并且还给予了非常宽松的出入条件,派兵提供了必要的保护……
当然了,法国流亡政府名义的辖区越南,同样被日本人闹了一个天翻地覆。
等到5月的时候,本来依附在法国流亡政府左右的部分非洲殖民地,看到了越南的下场之后,改旗易帜,转而成了维希法国的簇拥者。
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日本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的扩张,让德国在遥远的非洲地区,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佳效果。
当然,对于4月的德国来说,这些效果都已经是后话了。现在的德国,正在努力的完成自己既定的作战计划,将苏军尽可能的歼灭在明斯克周围。
而负责前锋攻击的古德里安,这个时候正在考虑的,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越过鲍里索夫,向更遥远的奥尔沙发动攻击。
刚刚赶到奥尔沙的朱可夫,在得知自己预设阵地鲍里索夫已经被德军绕过之后,痛苦的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
他命令苏军部队后撤,撤退到克鲁普基一带,重新组织防线,迎战进攻速度超乎想象的古德里安装甲军团。
在得到了增援之后,他手里现在有大约15万部队,却要防守住原来40万部队驻守的防线长度。
情势对于他来说不容乐观,因为布琼尼在南线侧翼的反击已经失败了,德军侧翼部队击退了他的攻击,并且展开了凶猛的反击。
结果布琼尼差点儿把利沃夫丢了——他现在再也不敢轻易进攻,只能不断的加固自己的防线,来应对德国越来越猛烈的攻击了。
这样做的结果是,200万左右的苏军在南部死守毫无作为,而朱可夫却只能用极少的部队,来正面迎战靠近斯摩棱斯克的德军。
莫斯科岌岌可危,列宁格勒也快要成为前线城市了……苏联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型城市,现在差不多都已经在德国人的攻击范围之内了。
现在可才刚刚到了4月份,距离苏军希望可以阻止德军攻势的冬天,还有漫长的7个月呢
………
加更,这一章龙灵又用了美国总统的宣战演讲,毕竟是历史经典,龙灵更倾向于致敬一番,所以又又又一次拿来用了。
因为又又又拿来用了,所以龙灵这一章的字数有意多写了一些多出来的不足1000字,是不收费的。
把演讲水出来的字数给大家补了,所以大家不必吐槽说龙灵不厚道……
:
612遭遇战()
漫长的7个月的时间,究竟有多长呢?长到让李乐这个穿越者,都开始思考,究竟要不要尝试一下,南下先合围基辅的作战方案。……
毫不夸张的说,一旦央集团军群,或者说仅仅只是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南下,苏联在基辅附近的方面军,彻底完蛋了。
这些部队会被德军合围,然后在基辅附近被歼灭掉。德军会和历史一样,取得意料之的基辅大捷。
而和历史不一样的是,尽管需要消耗掉3个月的时间,可德军还是有4个月用来向莫斯科攻击,这要历史充裕太多了。
所以,在德军高级将领们没有考虑到南下这个方案之前,李乐已经考虑起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要知道,南部乌克兰境内的200万苏军,好像是一块案板的肥肉,时时刻刻都在诱惑着李乐。
不过,李乐最终放弃了这个南下的方案,他在心里戒备着和希特勒走同一条道路的选择,那会让他缺乏安全感。
人是这样一种怪的动物,一旦知道了某个选择可能失败之后,会下意识的抵触这个选择。
在内心取舍的时候,李乐也一次次的告诉自己,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了,南下并不意味着一定会错失机会。
可是他依旧还是无法说服自己,依旧还是抵触南下的这个选择。
他更倾向于直接攻占莫斯科,用最快的速度攻占莫斯科,击溃苏联的这个最核心的指挥节点,然后再考虑其他的事情。
因为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不少德军将领,都认为攻占莫斯科是尽快结束战争的最有效的选择。
不管是元首统辖的最高统帅部的参谋长凯特尔元帅,还是陆军总司令部的司令官勃劳希契元帅,都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
他们两个人都认为,一旦攻占了莫斯科,苏联会崩溃倒塌,再不会对德国构成威胁。
陆军高层之,大多数人都支持这种观点,因为这种观点是由元首提出的,也经过了陆军高层反复的论证过的。
之前李乐也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而且他还是这种论调的提出者。
因此,不管怎么说,在1941年的4月17日,也是差不多苏德之战爆发一个月的时间里,德军越过了明斯克,越过了鲍里索夫,继续向莫斯科方向挺进。
卡尔尤斯的111号坦克依旧在苏联为数不多的道路颠簸着,因为他们是最快的推进部队,所以他们脚下的道路还很平坦。
等到载重卡车驶过,然后跟着再路过足够多的马车,道路会崩坏,变得坑坑洼洼,让后续部队头疼。
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冲锋在最前端的德军装甲部队,前进的道路大多数时候都是平坦的。
“听说了吗?日本对美国开战了。”透过无线电,远处的112号坦克的肯特车长,八卦着他刚刚得到的消息。
元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在广播里宣传着日本和美国之间的战争。他把这场战争形容为一场遥远野蛮的争斗。
在这位宣传部长的口,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的苏德战争,是骑士一样的决斗;而美国和日本的战争,类似于狗咬狗了。
大家把这件事情当成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最近今天交谈的话题,都围绕着那场太平洋的遥远战争展开。
“是的,我听到电台里的说法了……日本和美国打起来了,这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一个好事。”另一名车长抢在卡尔尤斯开口之前,笑着接话道。
“你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卡尔尤斯有些好,开口这样问道。
对方的回答显然有些出乎意料,引起了大家的哄堂大笑:“这样我不用对美国人的破烂坦克开火,把那些蠢货干掉了。”
说实话,对于美国坦克来说,东线的德国装甲部队,绝大部分人都是没有概念的。
美国援助英国的坦克,大部分都被送到了非洲和英国本土,并没有出现在德国东线的战场。
不过这并不妨碍那些m2和m3lee坦克,在德国装甲部队内扬名立万。
美国坦克的落后的性能和拙劣的表现,都让德国装甲部队的士兵们有些轻视。
毕竟和豹式坦克较起来,美国人在坦克并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连可取之处都很少见。
“我觉得,如果美国人敢对我们开战,有肯特一辆坦克,够打到华盛顿去了。”卡尔尤斯虽然年轻,可是德军头号坦克王牌声名在外,和自己的战友们开起玩笑来,并不显得多么的拘谨。
在进攻的过程,卡尔尤斯已经击毁了70辆苏联坦克,魏特曼击毁的坦克数量多了许多。
这样的战绩,给他带来了一枚非常漂亮的铁十字勋章,而且是骑士铁十字勋章。
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说得直白一些,和运气也不是没有关系:魏特曼现在还在后方呢,战绩根本不可能随便提升。
听到了卡尔尤斯的夸奖,肯特显然很得意,笑着用无线电对自己的连长喊道:“看到没有,下一次战斗,我的战绩估计能到20辆”
德军有培养王牌的传统,很多部队之,战绩实际是集在少数几个人身的。
不过这种现象不存在于第505独立重型坦克歼击营,因为这个营里大家几乎都是精英。
截止到现在为止,这个装甲营已经击溃了苏军至少500辆各种型号的坦克装甲车辆,是当之无愧的全军第一。
“前方发现一个可疑的村庄,也许你们应该停下来休息一下,等步兵来再做打算。”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德军侦察兵,带着风镜路过1连的坦克,大声的汇报着前方的情况。
“可疑的村庄?”卡尔尤斯看着侦察兵,大声的反问了这么一句。
那名侦察兵让摩托车停了下来,回头对卡尔尤斯喊道:“我看到了不少苏联步兵,可能有敌人的坦克。”
“见鬼苏军的抵抗越来越密集了。”听到了那名侦察兵的喊声,肯特的抱怨声从耳机里传了过来。
卡尔尤斯皱了皱眉头,不知道自己应该庆幸又遇到了苏联人的坦克,还是应该一起抱怨自己的运气实在不怎么好。
“看来我们的攻击,让苏联人举得有些坐立不安了。”连长的声音,透过耳机传进了卡尔尤斯的耳朵里。
现在,第505独立重型坦克歼击营的位置,是想要在克鲁普基建立新的防线的苏军,最敏感的区域。
朱可夫不可能放任这支德国部队继续如同矛头一样,切入苏联纵深腹地。
所以,他只能选择最有效的办法,来阻止德军的突进:办法很简单,那是拦住德军并且尽可能的重创这支德国装甲部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朱可夫集结了手里能够找到的最精锐的装甲力量,准备与德军决一死战了。
帝知道,他多么想要阻止德军继续进攻,让这些德国装甲部队原地停下,他才能构筑一条相对稳定的防线。
既然苏军已经下定决心让德军停下,朱可夫不介意投入重兵,狠狠给德军来一下狠的。
300辆左右的坦克部署在了德军的正前方,等着第505装甲营门呢。
于是,在这个不知道名字的小村庄附近,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坦克遭遇战,拉开了序幕。
进攻的一方,是只剩下30多辆豹式坦克的德国装甲营,防御的一方是一共拥有300辆坦克的两个苏联装甲师。
“也许,我们应该亲自去村子里看一看,才能确定苏联人在这里部署了多少兵力了。”靠在坦克炮塔的舱盖,1连的连长举起望远镜看向远方的村庄,开口说道。
“埃里希让坦克保持前进威廉……检查一下弹药,别处什么乱子”一边命令自己的手下,卡尔尤斯一边向敌人的阵地靠近着。
隔着灌木丛还有篱笆,以及一块不大的田地的另一端,苏联士兵正在拼命的挖战壕,拼命的挖战壕。
他们的身后,一辆Kv…2坦克粗大的炮管经过仔细的伪装,靠在了一堆杂草,根本看不出形状。
来到这里的部队,同样是苏联最精锐的装甲部队,他们也有一定的作战经验,更何况他们还有各种先进的坦克。
不仅仅有一个连超过10辆的Kv…2坦克,他们还有一种性能更强大的坦克,而且数量有20辆之多。
随着豹式坦克的履带推开了面前的灌木丛,苏联的坦克首选开火,一场坦克之间的遭遇战此拉开了序幕。
“轰”一枚炮弹落在了卡尔尤斯坦克的正前方,那巨大的爆炸一下子唤醒了卡尔尤斯的记忆。
他一边缩回到坦克里面,一边不顾耳朵里的嗡嗡声,按着喉部通话器大声的喊道:“对方有Kv…2坦克,小心一些”
在他的喊声刚刚结束之后,第二辆Kv…2坦克开火了,巨大的爆炸出现在德国坦克的周围,仿佛在提醒着所有人,这场战斗的艰辛。
:
613又一种新坦克()
幸好卡尔尤斯带着耳机,不然的话刚才的爆炸,甚至都有可能影响到他的听觉。
不过即便是带着耳机,他的耳朵依旧感觉到了不舒服。卡尔尤斯扣了坦克舱盖,下达了发射烟雾弹的命令。
“向我们的正前方发射烟雾弹落点尽可能的靠近敌人的防线位置快”他一边调整自己的坐姿,一边大声的命令道。
按照他的命令,炮长提尔立刻发射了一枚烟雾弹,落点虽然没有那么准确,却也还算不错。
巨大的白色烟雾遮挡了苏联坦克的视线,也让进攻的德国坦克部队更加安全。
可是,很快侧翼的3连在耳机大声的叫喊,声称他们遭到了苏联坦克的猛烈反击。
“……敌人……坦克……很多……”无线电里,断断续续的传来了3连连长的战况汇报声音。
505营的营长皱起了眉头,因为战斗这才刚刚开始,显然苏联人的防御他想象的坚固好多。
“联络空军了么?我们需要战场支援。”营长侧过头来,看向了自己身边的军官问道。
那名军官点了点头,用手捂着电话听筒,对自己的长官回答道:“进攻之前我提交申请了,估计至少要10分钟之后到达。”
“情况有些不对,我感觉到了危险”营长盯着远处腾起白色烟雾的战场方向,有些不安的说道。
卡尔尤斯在前线下达了继续前进的命令,毕竟忍受着Kv…2坦克轰击的滋味并不好受,他还是更想解决掉对手,再考虑其他的问题。
可是似乎,战斗并没有如同卡尔尤斯安排的那样进行。一辆苏联的t…26坦克突然冲出了烟雾,向着德国坦克方向快速靠近过来。
对方这么快开始反击了?脑海,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卡尔尤斯也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如果他们不是没和我们交过手的新部队,那一定是有什么阴谋”脑海,卡尔尤斯下意识的想了这么一句。
一辆德国的豹式坦克停止了前进,瞄准了那辆t…26坦克从容开火,在1000米左右的距离,一下子击穿了对方的装甲。
和往常的遭遇战一样,苏联坦克轻而易举的被击穿,多少让德国车长们镇定了少许。
可是当第二辆苏联坦克冲出烟雾的时候,卡尔尤斯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是一种他没有见过的苏联坦克,或者说是从来没有见过实物的苏联坦克
透过车长的环视潜望镜,卡尔尤斯看到了那辆与众不同的苏联坦克,同样也拥有一块倾斜前装甲板的坦克
他没有见过这种坦克的实物,不过他看见过这种坦克的三视图和效果图
在情报部门的分析,这种苏联的新式坦克叫做t…34,是一种Kv…1威胁更大的坦克。
一看到对方疯狂的冲过来的状态,卡尔尤斯知道,这东西如果真的如同情报描写的那么可怕,它绝对可以给德国装甲部队制造麻烦。
它可要沉重的Kv…1还有Kv…2坦克快速的多,行进速度快在战场往往也意味着,这种坦克可以更快的拉进双方的距离。
“开火”卡尔尤斯下达了攻击的命令,刚刚停稳下来的豹式坦克,立刻从画满了白色战绩标志的炮管子里,喷出了一股耀眼的火焰。
穿甲弹划出一条直线,冲向了远处的目标,可惜的是这枚炮弹显然不是瞄准的那辆t…34坦克,而是瞄准的它身边的那辆t…26坦克。
结果是,在t…26坦克发生爆炸之后,那辆t…34坦克快速接近,似乎更快了半分。
“快瞄准它那家伙和Kv…1坦克一样,装备的是76口径炮”卡尔尤斯情急之下,已经来不及准确的表达对方火炮口径了。
要知道,拗口的76。2毫米口径,说出来会浪费太多的反应时间,卡尔尤斯发现,他没有多少反应时间可以去浪费了。
因为在他喊出这句话的同时,白色的烟雾里,又有两辆苏联的t…34坦克冲了出来。
而跟在这两辆t…34坦克后面的,是至少10辆t…26坦克。这些坦克行进的速度都非常的快,快到让德国坦克车组成员都赶到后怕。
“见鬼”提尔透过瞄准镜,看到了一辆t…34坦克。那家伙速度和豹式坦克几乎不相下,所以他忍不住骂了一句。
三辆t…34坦克在正面冲击德国的坦克部队,更多的t…26坦克还有Kv…1坦克也跟着冲出了德军投掷的烟雾弹。
“倒车想办法保持距离别让敌人靠近”1连的连长透过无线电,赶紧下达了作战命令。
一边打一边倒车,也是德国惯用的战术之一了。苏军不计代价的冲锋,往往崩溃在德军这种倒车反击的战术之前。
“埃里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