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4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着出海训练的名义,吕特晏斯带领自己的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一起进入了地中海,汇合了林德曼将军指挥的德国地中海舰队,组成了德国二战开始以来最强大的作战舰队。

    除了返回基尔军港整修调试的拉米雷斯号之外,德国海军拥有的6艘战列舰倾巢而出,还有三艘战列巡洋舰在内,一共9艘主力舰,在齐柏林号、修复的可畏号、皇家方舟号、光辉号与易北河号还有多瑙河号6艘航空母舰的掩护下,进入了地中海。

    6艘航空母舰一共只能搭载220架左右的飞机,原因是其中有两艘只能装载不到30架飞机的改装护航航母凑数。

    但是,即便是这样,德国海军的200多架舰载机,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要比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苏联空军强太多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6艘航空母舰护航,德国主力舰舰队才有胆子,就这样杀入黑海。

    同样的,在德国舰队后面,是法国舰队——维希法国之所以派出了自己的舰队,这件事就要从达尔朗元帅的站队说起了。

    在德国横扫苏联的同时,法国维希政府也在享受着德国经济恢复带来的红利。

    欧洲战争似乎已经随着英国的投降彻底结束,整个欧洲大陆都在分享德国战胜苏联带来的好处。

    比如说,军工业在德国军方的订单里,分到了大量的好处。包括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公司在内的几乎所有英国军工企业,都在战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

    他们在为德国军队生产炮弹,在为德国军队生产汽车,在为德国军队生产更多更多的军用物资。

    而法国,比英国还要受益更早。甚至在英国舰队攻击法国舰队的时候,法国高层就欠下了元首一份人情。

    然后,法国政府开始借助来自利比亚的石油红利恢复生产,加上德国的军事订单还有民用订单,法国发现自己的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这一次,为了震慑土耳其,确保地中海航线的绝对安全,打通黑海交通线,德国邀请法国舰队一同参与。

    在纠结了几天之后,贝当还有达尔朗等人都认为,在这个时候加入轴心国的战车,或许是一个好选择。

    驱动他们的不是别的什么原因,而是他们看到在苏德战场地图上,德国的战线距离高加索真的是越来越近了。

    如果德国在苏联取胜(在贝当还有达尔朗看来,这已经是十有八九的事情了),那么高加索巴库油田,就会成为下一个被瓜分的蛋糕。

    意大利已经表示出了对这份蛋糕的兴趣,法国自然也希望可以分一杯羹——到时候无论是巴库油田,还是利比亚油田,可都要走地中海这条咽喉要道。

    法国想要拿到这份蛋糕,也就只能在轴心国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个时候再不出力,想要出力的时候可就没什么油水可捞了。

    欧洲人也知道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之间的区别,虽然他们不会这么文雅的总结出来,可是他们确实理解这层关系。

    所以法国决定在黑海战役拉开序幕的时候加入轴心国的军事行动,算是墙头草的一种表态。

    达尔朗和贝当两个人笃定,即便是为了给英国还有没投降的苏联做个样子,德国也会千金买马骨,允许法国在黑海利益上分一杯羹!

    果然,在法国表示出了诚意之后,德国的元首就慷慨的分给了法国十分之一的巴库油田红利——这份大礼让贝当简直成了法国的民族英雄。

    谁见过,战败之后还没有两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标准不说,还扩张了海外利益的好事?

    所以,在德国的最后一艘战列舰开过土耳其海峡之后,法国的战列舰舰队跟着出现在了土耳其高层官员的视野之中。

    这一次法国海军确实没有偷懒,在德国海军进入地中海之后,就加入到了队列之中。

    黎塞留号战列舰作为旗舰,由让巴尔海军总司令亲自指挥,率领敦刻尔克号和斯特拉斯堡号一同出动,共计三艘战列舰。

    17艘战列舰!整整17艘战列舰,加上6艘航空母舰,17艘巡洋舰,50多艘驱逐舰!在土耳其守备部队惊恐的目光中,通过了土耳其海峡。

    “这……这个消息,要不要通告,通告苏联和美国那边?”吞了一口唾沫,海峡守备部队的土耳其军官,问身边的政客道。

    “你觉得,我们现在通告这种消息,还有用吗?”政客盯着远处浩浩荡荡通过海峡的轴心国舰队,语气中满是惧意的回答道。

    “我觉得,就算我们说了,可能对方也不会相信吧……”那名土耳其军官挤出了一个尴尬的微笑来,想要缓解一下压抑的气氛,却发现气氛变得更加压抑了。

1115来者不善() 
    “还是通告美国和苏联方面吧……我们尽义务,能不能减小自己的损失,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政客脸上仿佛挂着冰霜,如此开口吩咐道。

    不到一个小时之后,朱可夫就拿到了一份来自土耳其的电报文件,上面的内容,实在让他哭笑不得。

    土耳其来电声称有一支庞大的轴心国海军通过了土耳其海峡,战列舰超过10艘,随行的战舰数量“不计其数”。

    就这么一个模糊的通告,也让朱可夫觉得无能为力——苏联就只有一艘老旧的一战时代战列舰停留在塞瓦斯托波尔,哪有什么抵抗的能力?

    如果算上要塞火炮的话,还是可以打一打的。但前提是,德军规模如此庞大的舰队,难道就只是为了攻击塞瓦斯托波尔来的?

    另外,德军就不怕苏联的航空兵袭扰他们的舰队?就不怕要塞火炮?

    想不通的朱可夫把电文递给了瓦图京,后者也觉得,发生的事情有些太过诡异,简直就有些不可思议。

    实际上,他们没猜透的,是轴心国这样大张旗鼓的目的。但事实上轴心国的目的就是表面上看的那些肤浅的目的而已。

    浪费规模庞大的海军,对于德国来说无疑是不明智的选择。在美国完全无力威胁大西洋的前提下,动用海军进入地中海协同作战是很容易就可以执行的计划。

    另外,拉法国下水,在政治上的意义也要远比在军事上的巨大。只要法国动心了一次,那就可以动心第二次,在海上派出了舰队,就有可能在陆地上派出军队!

    同时,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德国海军缺乏指挥大舰队作战的能力。包括吕特晏斯在内的所有轴心国海军将领,最多也就指挥过几艘战舰组成的“游击舰队”罢了。

    为了解决指挥调动能力不足的问题,趁着敌人无暇分身,锻炼部队的远洋调动能力,以及舰队的联合指挥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

    利用装备优势,让吕特晏斯这类德国海军将领执行打了就跑的袭击任务没有问题,可如果让德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摆明了车马与美国舰队厮杀,就完全是异想天开了。

    德国海军没有那样的作战经验,也没有那样的调度能力——所以,这一次基本上就是吕特晏斯的远洋拉练,是带着训练性质的一次行动。

    再有一点,就是德国海军其实是有自己更短的短板的!比起大规模舰队联合指挥来,德国海军反潜作战能力同样让人头痛。

    因为原本德国海军的作战任务就是破交战,他们是破坏者,所以根本没有学习防御技能的习惯。

    德国原本建造的驱逐舰,都是对海对空强横,反潜作战技术水平差,武器性能更是上不得台面。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海军在战胜了英国之后,加强了海军反潜训练,聘请了大量的英国反潜驱逐舰指挥官作为自己的教官,强化了海军驱护舰队的反潜能力。

    同时,许多德国潜艇部队的指挥官,也被晋升为反潜驱逐舰的舰长,目的就是让他们逆推潜艇的作战思维,更主动的完成反潜作战。

    可训练总归是训练,必须要有实战检测,才能知道这种训练究竟有没有效果。

    于是,找个软柿子捏一下,测试自己的反潜作战能力,就成了德国海军短期内的一个小目标!

    比起强大而且实战经验丰富的美国潜艇部队来,黑海内的苏联舰队,潜艇数量不多,技术也很落后,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做陪练的好目标。

    另外,越来越充沛的重油供应量,也坚定了德国海军高层前往黑海进行实战训练检验的决心。

    这支舰队最后的目的,也是最直观的目的,就是攻击塞瓦斯托波尔还有刻赤半岛上的苏联要塞群!

    说实话,运送古斯塔夫巨炮的工作实在是太艰辛了,这东西好用是真好用,可一路铺设铁轨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让D集团军头大。

    更郁闷的是,那东西可是消耗品,打40发左右的炮弹,炮管就废了,只能更换新的。

    可李乐根本就没有给这东西准备新的炮管——他穿越过来之后,虽然没有来得及暂停古斯塔夫巨炮的生产组装工作,却暂停了后续的一切相关生产。

    所以,李乐打算用航空兵,还有舰队来解决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这个棘手的问题。

    为了压倒要塞内的火炮,轴心国舰队一共集结了17艘主力舰,拥有380/381毫米口径火炮72门,356毫米口径火炮10门,以及若干门330毫米与320毫米口径火炮。

    这个数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压倒了苏军的岸防炮部队——塞瓦斯托波尔只有岸防炮100多门,其中能算成战斗力的,也就只有8门305毫米口径火炮,以及18门280毫米口径火炮。

    对比口径就能轻易的得出结论,轴心国的舰队火力,大概是苏军火力的十倍!

    如果不计算空中战斗力的话,轴心国的舰队只要在苏军岸防炮的射程之外开火,一点点摧毁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就可以完成任务了。

    为了掩护这支舰队,德国空军抽调了一半以上的D集团军下辖战斗机和轰炸机部队,准备掩护进入黑海作战的轴心国舰队。

    加上随行的6艘航空母舰,以及航母上携带的超过200架各种型号的战机,真的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要知道,苏联在塞瓦斯托波尔,或者说在刻赤半岛上部署的空军飞机,也就只有500架不到罢了。

    原来还有600多架,可随着战争的进行,这里已经被抽调走了几乎所有的老练飞行员,战斗机也被抽调走了100多架。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依靠剩下的作战飞机,和剩下的那些菜鸟飞行员打败德国海军的舰载机部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算计到了这里,元首批准大西洋舰队进入黑海作战,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朱可夫却实在是想不明白,德军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兴师动众的,让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杀到黑海上来……

1116等待天亮() 
    吕特晏斯站在齐柏林号航空母舰的船舷上,感受着黑海的海风,从自己的脸上划过。

    头顶的星斗依旧闪耀,他平静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来:一场大战即将开始,他心中却真的非常的平静,和他脸上表现出来的样子一样平静。

    这一次,他是带着元首的祝福来的,所以眼前的这一切,在他看来都只是例行公事般的工作罢了。

    在元首的支持下,他打赢了最不可能打赢的一场海战。是他亲手把大德意志的海军,带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的。

    所以他已经无所畏惧了,因为在他的眼中,胜利永远都掌握在元首的手中。

    “胜利……元首……”在他的口中默念这个句子的时候,他的舰队就能轻而易举的拿到属于自己的胜利,无一例外!

    “长官!第1驱逐舰舰队发来信号,一切正常!”一名军官走过来,立正敬礼之后,在猎猎海风中,汇报了刚刚传到的消息。

    “我知道了!”吕特晏斯背着手,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按照计划B执行!更改舰队队列!注意对空和水下警戒!”

    他根本没有防备苏联黑海舰队的意思,因为整个黑海上面,只有一艘苏联的战列舰而已。

    那艘战列舰建造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根本就不可能对他的舰队造成任何的威胁。

    哪怕是殿后的法国舰队,也有黎塞留号这样的超级新锐战列舰,装备有8门381毫米口径的主炮,打苏联的战列舰那叫牛到杀鸡。

    同样的,作为先锋的意大利海军战列舰舰队,更是有五艘战列舰之多,一艘船打一轮齐射,估计苏联的战列舰就被击沉了。

    “收到空军方面的来电!他们已经开始准备执行肃清计划。”另一名来自空军的联络官走过来,昂着下巴汇报了最新的情况。

    吕特晏斯意识到,自己站在这里发呆有些不合时宜了。他看了看面前的两名军官,指了指远方的舰桥:“回去说吧!我们也要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了!”

    “舰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内圈驱逐舰反潜声呐开启!”随着一个接着一个的命令,舰队内的定向灯光信号此起彼伏。

    有着灯光管制,所以整个舰队都处于熄灯状态。但是这并不代表一点儿灯光都没有,其实为了防止夜间船只相撞,还是有微弱的灯光作为辨别标志的。

    只不过,散落在外围的反潜驱逐舰,确实是处于熄灯的状态。它们在外围游弋,活动空间比较大,所以也相对安全一些。

    “通知跟在我们后面的运输船队,还有补给船队……明天拂晓脱离舰队,前往敖德萨!”吕特晏斯刚刚回到舰桥,就下达了一系列的作战命令。

    这一次德国的舰队,可不只是有作战舰艇,还有上百艘的运输船作为后续支援舰艇。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德国之前改装的运输船,专门使用集装箱作为运输手段的。

    所以眼前的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数量甚至超过了两百艘,规模真的是空前的巨大。

    “运输船会在凌晨2点脱离我们的舰队,届时我们的整体航速可以提高到20节以上!”吕特晏斯的副官开口回答道。

    “希望,林德曼将军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吧……”看着漆黑的夜幕,吕特晏斯轻声的说道。

    ……

    就在吕特晏斯安排德国舰队逼近塞瓦斯托波尔的同时,苏联黑海舰队也已经进入到了紧急行动的模式。

    原本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口内的黑海舰队数十艘战舰,正在紧急起锚,准备撤离到亚速海去。

    早先他们在这里驻扎,主要是威胁德军运输线的安全,让德军不敢轻易使用敖德萨这个港口。

    现在德军舰队已经进入黑海了,他们威胁德军运输线的作用也就消失了,留在原地只能是等死而已。

    保卫港口是根本做不到的,哪怕全军覆没也是做不到的事情。德国有十艘以上的战列舰,无论做什么,黑海舰队也会在第一时间内被德军歼灭掉。

    与其浪费这个舰队,让它们在这里被歼灭掉,不如撤退到亚速海内去,至少可以再苟延残喘一阵子!

    要知道,轴心国的舰队在这边没有可以承载如此多战列舰的港口,一段时间之后,这支舰队必然会因为后勤补给问题离开。

    到时候,再把舰队开出来就是了,所以苏联海军很明智的选择了屈辱的策略:逃跑。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能够认清形势并且做出正确的判断,哪怕是屈辱的判断,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苏联海军做到了,他们调集了所有能调集的船只,准备逃往亚速海去。

    “让舰队撤退是个好选择……可港口无法撤退,要塞也无法搬走,剩下的一切还是要我们去坚守啊。”听说了海军舰队在半夜时分离开,朱可夫算是放下了一块心头大石。

    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了海军的支持,那面对庞大的轴心国舰队,陆军就只能靠自己的岸防炮来保卫他们的要塞了。

    “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这也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瓦图京苦笑了一声:“你也不用去那里了,我也不用去了。”

    “是啊!原本刻赤半岛看起来还算安全,可现在看来,未必如此啊。”朱可夫跟着苦笑起来。

    他们都觉得刻赤半岛可以坚守一段时间,可这个时候德军舰队杀到,却让他们意识到,在优势的海空军面前,刻赤半岛未必就能说是固若金汤。

    “等天亮吧……天亮我们就可以起飞侦察机,探知德国海军的具体位置了!”瓦图京想了想剩下的比较稳妥的应对办法,安慰朱可夫道。

    “是啊!”朱可夫点了点头,作为一名陆军将领,对海军的应对办法也确实有限:“我们现在也只能等天亮了!”

    在吕特晏斯等待天亮的同时,朱可夫和瓦图京等人也在等待天亮。黑海上的这一天,注定不会平静。

1117再见塞瓦斯托波尔() 
    “我原来还在想,突然运来这么多的新炸弹要干什么……”在颠簸的飞机上,德国的投弹手大声的喊着。

    在嘈杂的环境中,他不得不大声的讲话,这是职业病,这辈子可能都改不掉了。

    这个时代的飞机,确实不如未来的飞机那么的舒适和安静,所以沟通基本靠吼。

    只有大声的喊,才能让声音透过嘈杂的耳机传递到飞行员的耳中。也只有喊,才能准确的表达每一个想说的词汇。

    “现在知道了吧……为了集结这么多的炸弹,听说连B集团军群强攻库尔斯克都用的是普通的炸弹。”飞行员自豪的开口说道。

    这些飞行员已经飞过数百甚至数千个小时了,他们老练而且技术精湛,并且了解自己飞机的每一个细节。

    每一名轰炸机飞行员,都是精心培养,并且从一开始就接触这类飞机的。

    毕竟,他们操控的飞机,也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轰炸机——仿制美国B…17的JU…118型轰炸机。

    这种飞机航程巨大不说,还可以携带大量恐怖的炸弹,完成地毯式覆盖轰炸。

    更可怕的是,这种飞机可以飞到大多数战斗机都抵达不了的万米高空,躲开九成高射炮的拦截。

    最最要命的是,一旦这种飞机多起来之后,它们就可以把优雅的空战,变成残酷的肉搏消耗战,让疲软的一方不得不承受对等甚至略大的损失。

    现在,整整300架的JU…118轰炸机,分成了三个梯队,正在飞往各自的目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