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明大黄袍-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帆沉默片刻,问道:“有多像?”他想起那夜的秦婉初,看来并不是婉初姑娘眼太瞎,看错了。

    “除了实力不一样,简直就是一个模子了刻出来的。你出现在京师的第一时间,宗人府就已经调查你了。包括你的身世、来历。”

    “结果呢?”杨帆不知道,竟然有人从一开始就在调查自己,难怪朱由检第一时间就会让自己随军而行,还免了自己的大罪。

    “没有源头,没有气运,没有家世。”朱启盯着杨帆的眼睛,道:“一个三无人士。虽然家世、源头没有的人很多,但是大明宗人府要真正查一个人,没有理由查不到,然而你。查到最后,仅仅是在一座陕西的荒山。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身份、家世宗人府都帮你安排了。最后通过某些渠道,商枯长知道了你的存在,一个没有气运的人,若是承运,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没有人知道。”

    杨帆静默了片刻,道:“明白了。”他看着灰蒙蒙的天空,说道:“只是那件黄袍既然在龙虎山,为何不去取来?”

    “取不到。但凡沾染一丝,气运不够。就同天启皇帝一样的结局,所以这么多年来。连卜老道自己都不敢去沾染,龙虎山的天师府也清楚对于大黄袍谁都觊觎,便世代守护着。既然你和李长生如此相似,我想就在因果之中,卜算子亲手种的因,就该他自尝苦果。”

    朱启站起来,双手耷拉着,第一次弯腰下来,低声下气道:“拜托了。”

    杨帆并没站起来,只是淡淡道:“管家,送客。”

    在庭院扫雪的管家笤帚一靠,走进厅堂来。

    朱启再次一鞠躬,道:“那就拜托了。”这或许是这个老人,生平第一次如此谦卑的弯下腰。

    朱启走了良久,徐蓉才过来,问道:“如何了?宗令大人答应了没有?”她也明白,如今这个朝堂,朱启的话,就是圣上的话。杨帆回过神,道:“答应了。今年咱们就会金陵过年,这几日你带着冬儿回徐府看看爹娘。”

    “恩。后边水烧好了,相公你快去洗洗吧,不然水凉了。”

    杨帆振作了些许精神,只说了一个好字,便进去了。徐蓉感觉到有些不对劲的地方,却说不上来,只是看了一眼庭院的雪景。

    北国的雪,在奉天以北,更为冷冽。查干湖迎来了入冬以后第一次冬捕。湖上的几个老头,带着兽皮帽,将六匹高头大马拴在一个磨盘周围,拿马鞭赶着。湖面已经结了两尺厚的冰,马鞭一扬,六匹马不停地打着转儿。

    老人擦掉胡子上的雪屑,道:“差不多了,应该打通了。”

    吁!

    六马停下,中间的打桩机被拔了出来,一个大窟窿出现在了湖面之上。几个老头子放好了网,准备着第一网。几人趁着网刚刚下好,围在一起抽着旱烟。

    晴日当空,老头带劲地啪嗒啪嗒嘬了两口,眯缝着眼,道:“可汗被捉去了,大清亡了。多尔衮还在蒙古,代善退守抚顺,这苦寒之地,终究逃不出去啊。”

    “瞧你说的。战怎么打,打赢也好,打输也罢,惨的都是老百姓,还打个锤子?皇太极野心大,死了也好,留下来是个祸害。”

    戴着虎皮尖帽的老头磕了磕烟锅子,笑道:“大势已去,抚顺、鹦鹉两个关口也难守,就看他杨一枪什么时候动手了。”

    住木屋的那个老爷直起身来,哼哼道:“叫你们几个过来搭把手,哪里来那么多废话,赶紧的,收网了!”

    “哈哈,大哥瞧你这话说的,弟兄几个一年不见了,自然要好好聊一聊了。怎么样,来嘬两口?”

    “去去去!”老头喝了口参茶,道:“这短命玩意儿早就不抽了。”

    “得得得,您老哥要长命百岁,咱弟兄几个就算了,来来来,起网咯!”

    老爷望了望西边,喃喃道:“头鱼拿冰给我冻着,我留着有用。”

    “得嘞。”

    头鱼象征着一年的气运,也只是讨个彩头而已,几个人都是年轻时候的兄弟,自然不会争着要条头鱼。查干湖的湖面上,大网被马拉人提地拖了出来(。)

第512章 帝师() 
雪停了一日,又开始落下来。

    杨帆入朝辞官一事,在大殿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论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都请杨柱国莫要急流勇退,请新皇收回成命。辽东大战,功赏皆封,孙传庭的地位,一下子提升到了肱骨大臣的地位,授光禄大夫。一干辽东将军,也升官进爵。

    唯独,就是杨帆,除了留下上柱国的虚衔,护国公、光禄大夫都削去了。可以说是最大的功臣,不升反降,有些让人匪夷所思。然而不知为何,尘埃落定之后,满朝的文臣武将心里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舒畅感。

    杨帆登上高台,一边的新皇朱慈焕站在旁边,问道:“先生为何要离去?”两人走在雪中,咯吱咯吱响。照理说路上本应有侍卫,这条路上却空无一人。曹化淳更在后边,杨帆举着伞,两大先天境当保镖,自然没有什么危险。

    雪落在伞面上,沙沙声音,如同指甲挂在青石板之上。杨帆的气息长舒,“这江山是圣上你的,臣不过就是替您打理,就如同这雪,扫干净了,那还要笤帚有何用?臣只有这点谋虑,已经智尽才疏,既然如此,在这个位子上尸位素餐,不如趁早离去的好。”

    小皇帝眼眸子明亮得很,道:“先生若是没谋虑了,那这满朝的人,估计得集体回家了。”他咯咯地笑了两声,小脚踏在雪中,软乎乎的。曹化淳远远地走在后边,眼睛呆滞地望着前方两人走过的路。

    他并不是真呆,这样显得谦恭,低调而已。

    “圣上有什么想说的,若是今日不说,恐怕以后就没什么机会见面了。臣草民也要回金陵去了。”

    小皇帝沉默了片刻,抬头问道:“先生不必如此,大明江山因为你。才”

    “不!”杨帆第一次打断了小皇帝的话,道:“请允许我因为圣上的这声先生而打断您的话。”

    小皇帝笑了笑。道:“先生率直,但说无妨。今日先生说什么,慈焕都会铭记在心。”

    杨帆望了望影壁前的鼓楼,道:“圣上,我们登上鼓楼可好?”

    “自然。”

    “那么微臣斗胆,让您每日辰时和戊时都登一次鼓楼,可否坚持?”杨帆收了伞,跨入了回廊。小皇帝面露难色。看了看这十米多高的鼓楼,问道:“先生,有什么讲究吗?”

    “登上去再说如何?”

    “可以。”小皇帝点了点头,与杨帆两人一圈一圈地兜上了鼓楼。杨帆边登边说道:“古语有云,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记得当初不少朝中大臣,走过场一般去民间访问疾苦,这才几个月。都一个个有重回原位,这样做,不妥当。”

    “那先生认为该当如何?自古。难道不都是这样吗?”

    “你想要当明主,就不能效仿旧朝旧制。科举选拔不假,但能否胜任又是另一说。故明主之吏,先从州部巡抚等筛选入京,这才是王道。至于好坏,得由一方百姓说了算。”

    “百姓说了算?”小皇帝才登了没多高,便有些气喘吁吁了。

    杨帆点了点头,道:“这民啊,就像载舟的水。大明朝廷就像河流之上的大舟,而圣上您就是船头的掌舵人。每个州部的巡抚就是舵手,有些人可以跟着圣上您的指示。朝您说指的方向用力地划,而有些人呢,心术不正,总喜欢偷懒,甚至划反水,贪官污吏便是此类人,然而您是掌舵的人,总不能往舱底下跑,对吧?”

    两人登上了鼓楼,小皇帝喘着气,托着膝盖,点头道:“先生说得对。”他作为皇帝,可能一辈子就呆在皇宫之中了,自然不可能到处跑。

    “但是有两类人,可以让圣上您知道,哪一个桨手好,哪一个桨手是个草包。臣也不给您卖关子,这两类人一是百姓,二是您的智囊团,也就是在京师的官员。但是,倘若这些在京城做官的,连什么是桨,怎么划水都不知道,还在朝堂上高谈阔论,给您瞎出主意,非但没能使大明这艘船顺利航行,还给身为掌舵手的您带来了干扰,这会是您想要看到的吗?”

    一个皇帝的成长,其一是他的父亲,其二便是他的老师。腐儒教出来的皇帝,自然思想也是迂腐的。

    小皇帝稍稍缓过来,直起腰,从窗口看去,能够望得见整个皇宫,再往远处眺望,这个京师的景色,都能看得见些许,然而雪模糊了视线。他侧过头,道:“先生的意思慈焕明白了。重用之人,须用实干,能够治理好一个州,才有能够治理一个国家的本事,至于治理的好坏,得由这个州的百姓说了算,是吗?”

    杨帆点点头,道:“没错。当初的民调员,也是这个用处。既然提到了,微臣就先说明白了。大商汇、民调员包括各个州的耳目,这一些监察以及财务机构,不能交由朝廷来管理。”

    “这是为何?”朱慈焕不解地问道。

    “*就是由于权力的集中才滋生的,这一点,希望圣上能明白。倘若一州的民调员都是由官员来控制,您想一想,他们还会说实话吗?他们采集到的信息,交到您的手上,还有多少真实的内容?所以商业与监察这两块必须独立,这也是臣卸任之后,唯一能替圣上您分忧的两处。”

    朱慈焕点了点头,道:“先生当初便教导过,民乃国之根基,这一点慈焕一定铭记在心,那对外的战事呢?这上面,先生可还有良策?”

    “割据。”

    “割据?”朱慈焕有些不解地问道,“怎么割据?”

    “如今国内天灾不断,委实不是用兵的绝佳时机。既然如此,那就离间。如今满蒙因此一战被打散,此为一割据,代善以及多尔衮为二割据,林丹巴图尔及蒙古诸部为三割据,我建议圣上可颁旨一道,封林丹巴图尔为蒙古王,封代善为满洲王,以起到反间之效,待时机成熟,再取而代之。当然这仅仅是臣个人意见。”

    小皇帝坐下来,揉了揉脚,问道:“对了,刚刚您说的登鼓楼,这是为何?”

    杨帆笑道:“自然是替您的身体着想,作为一个帝国的首脑,怎么能不锻炼好身体?好了,就此别过了。”

    “学生别过先生了!”朱慈焕站起来,恭敬了行了一个礼。杨帆默不作声,只是往旁边跨开来半步,作为回礼,随后没入了雪中。(。)

第513章 金陵贺年() 
杨府里头本来也就没有什么人,加上福伯等几个老人一走,临行时,就带上了徐容的贴身丫鬟红玉,杨帆让赌九护送着,加上一些府中的杂物,两架马车,轻装上阵,反正该有的东西金陵都有了。

    杨帆从宫中出来之后,便在石子君、沈重府上待了些许时光,这京师大商汇明显有些阿谀京官的意思,杨帆传了小皇帝的意思,必须保持商业的独立。当然,杨帆也明白,这个独立是相对的,要在大明朝商政分割,明显是不可能的。这顿敲打,只是让两个人明白,不要怕,这意思传到就行了。

    城门口熙熙攘攘,平民们都不清楚,他们刚刚欢迎归来的杨帆,就这样要走了。杨帆本来行事就低调,这次何时离京,没有跟任何人提起,所以即使车马从外城驶出,都没有人知道。前几日还车马盈门,等到杨帆一隐退,立马就是门可罗雀了。人情冷暖,自知便好。

    马车行出十里亭,杨帆便感应到了亭中的大红袍,逗弄了一般襁褓之中熟睡的冬儿,对着徐蓉说道:“故人送别,我去见一见。”

    徐蓉瞅了眼雪亭之中的大红袍,点头道:“把披风披上。”

    曹化淳那日在皇宫并没有和杨帆说上什么话,然而今日,却早早地等候在雪亭之中,见到杨帆走来,便微微躬身一礼,道:“见过杨柱国。”

    “曹公公客气。如此雪天,独公公一人前来送行,在下应该先行谢过。不知公公有何要事相告?”杨帆抖了抖披风上的雪粒,与曹化淳坐下来。

    “您若是在朝堂一吆喝,估计相送之人可以从城门口排到十里亭。今日,一来是辽东之战的钦佩。杨柱国算无遗策,平定辽东,也算是功德无量。所以前来特地道一句。这二来,骁王爷前日说了大黄袍一事。老奴心里有愧,特来告诉杨柱国一声,这件事情,杨柱国若是为难,不必挂在心上,此事说起来也是老奴纵容魏贼,老奴会给天下一个交代。”

    雪吹入亭中,却沾染不上这身大红袍。风静。杨帆缓缓开口道:“也好。”他站起来,欲往雪中走。

    曹化淳白眉一颤,红袍簌簌落下。

    扑通一声,便跪在地上。

    杨帆的脚步停住了,问道:“曹公公,这是何意?”

    “老奴自知时日无多,虽非商贼之敌手,但也愿放手一搏。只可怜大内尽数高手,皆因当初一事身陨,独留五军都督。大气难成。如今政治清明,四海安定,恐商贼不肯善罢甘休。先皇之辙,当今圣上不可重蹈,所以若是老奴身陨,还请柱国大人能够”

    “对不起。”杨帆语落。曹化淳眉头一颤,这本就是一个你情我愿的事情。或许那些读书人,会被绑上忠义道德,矢志不渝地尊王攘夷,杨帆的性情,曹化淳领教过。他可以袖袍一挥愤然而去,也可以丝毫没有傲气地功成身退。若说杨帆是个圣人。又显得太过矫情。

    他伺候朱由检,听到最多的一句评价杨帆的话。便是江湖气多于书生气,更加多余官场气。这样的人,随行,顺心意。

    曹化淳缓缓起身,欲开口,风雪之中,传来一句话。

    “我担不起道义,救不活天下,但是,杀一人还是可以的。”

    他的身子扑通跪地。稍远处,马车再一次没入风雪之中,只听得曹化淳叩首呢喃,“司礼监掌印曹化淳,恭送上柱国!”

    风雪归家。

    一路周折,金陵将至,各家飘着腊肉的香味,这座虎踞龙盘的雄城,正准备着贺岁庆新春。一月有余,杨帆将冬儿交给红玉,将虎头帽子裹住粉嫩的婴儿脸,自己窜出马车,坐在赌九的身边,看着江南的深冬。

    晴日当空,杨帆的庄园在外城,不少农家的汉子茶余饭后,便围坐在一起,晒太阳。杨帆眯缝着眼,笑道:“九儿,咱们出府时,有没有备点礼?这空手回去,那死胖子好说,总得给我大侄子点东西。”

    赌九和马胖子在庄园处过一阵子,便笑道:“爷,您是回自个儿家,哪里还要带什么礼。更何况这马胖子有钱的很。您是不知道,当初喝满月酒的时候,给他儿打了个金锁,差点没把那娃子的脖子给坠断咯。”

    “哈哈,还有这等事情?”说起金锁,杨帆想起来,自个儿在京师的那箱宝贝,便跳下马车,到后边那辆之中,挑挑拣拣拿出了几件精品出来。

    庄园如今的面貌,除了当中的庭院还在,周围的田地都拿厚厚的大棚罩着。江南冬季气候本来就高,那大棚罩着,里头还能种些细菜。一路沿着道驶入,一边田垄上随意可见面带笑意的佃户。杨帆时不时打着招呼。

    “嘿,老叔,今年收成好不?”

    庄稼汉淳朴,赶上今年收成好得出奇,露出黄板牙,呵呵笑着,“好!遇上好皇帝,好东家,今年收成到了年底,比以往三年都要多,哈哈。”

    杨帆眯缝着眼,看到庄园的覆盖面积,各处井然有序,便让从未出过京师的徐蓉下车看看。大棚、新式的住宅等等,让徐蓉看得眼花缭乱。

    马胖子有钱,又重新盖了一处庄园,算是和杨帆做了个邻居。到了年关,他可没有闲着,早早地去了金陵收账、分红。户芊芊听到响动,才抱着自己娃儿,和王絮儿出来看看,见到杨帆、徐蓉来了,连忙迎上来,嘘寒问暖。

    “潘子,赶紧去城里把老爷喊来,就说杨柱国回来了,叫他赶紧的。”户芊芊吆喝着,少了一丝媚气,多了身为人妇的尘世美。张罗着迎接杨帆回来。

    这个年,杨帆唏嘘感叹,终于是有些年味了。看着徐蓉、户芊芊相互逗弄着怀中孩儿,看着王絮儿笑嘻嘻地与两位嫂子谈笑着。杨帆喝了一口暖好的酒,透过窗子,望向西北,呢喃自语道:“等等,再等等。”(。)

第514章 借黄袍() 
爆竹声中一岁除,金陵的除夕夜,烟花灿烂不夜天。庄园之内,马胖子裹着件大风衣,如今他是越来越喜欢杨帆设计的这类衣裳了,原本自个儿就胖得要命,穿宽松了灌风,穿紧了一坐下就包得慌,心累。这风衣坐下解开来,也没有什么不体面的样子,好极了。

    “干!哈哈,你杨子真是牛哦,放皇帝老子的鸽子,丢了这么大的官,跑来金陵过日子,真是了不得!”马胖子大忙人一个,杨帆到的那日,去城里边的下人回来,说马老爷去了无锡收账,所以到了年底才回来。

    马胖子看到徐蓉怀里边的娃儿,眼睛一亮,道:“好嘛,娃儿都下了。男娃子还是女娃子?”

    户芊芊将烫热的酒道上,笑道:“和你儿子将来是拜把子兄弟。”

    “带把儿的呀,带把儿的好!对了,芊芊,快去把那把金锁拿过来,虎子没这个福分,吊脖子上嫌累赘,给杨子的娃带,这可是老马我足金足两让城里边的老师傅打的。”

    “得得得了。”杨帆笑道,“你那锁头还是自个儿带吧。”杨帆可是见过那链子,不说锁头,光个项圈都有小拇指粗细,这娃儿带了不坠得慌才怪。

    “切,不要拉倒。”马沛文见到杨帆嫌弃,哼了哼鼻子。他一口饮尽杯中的酒,咂摸着嘴,道:“今年的生意啊,算是白做了。银子全让皇帝老子给收去了。妈了个巴子,累死累活一年,连个赚头都没有,真憋屈。”

    杨帆笑道:“你也就在我这发发牢骚,出了这门,听说你马会长拍皇帝马匹的功夫。整个金陵说第二,都没人敢认第一的。”

    “哪有这么夸张。不过好在如今这生意算是做开了,既然大商汇能独立。就有的银子可以捞,老子就是馋呐。广州的那块肥肉,全让郑芝龙那海盗给吞了,啧啧。”

    “你安分几年,那块地方估摸着不需要你我动手,他郑芝龙日头也不长久了。”杨帆笑道,“现在你就当好这个皇家大总管,银子这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