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康熙荣妃-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尔罕亲王见康熙目不转睛地看着两个女儿,顿时心中得意,对着二女笑着道:“图娅、朵娅,还愣着做什么?你们不是最崇拜大清的皇帝陛下吗?还不快向皇上敬酒?”

    皇帝虽然坐拥天下美人,但是一胎双生的美人儿本就不多,还要出生高贵到足以选入后宫的更是没有,如今他这双女儿算得上一鸣惊人了,不枉他在她们一出生就觉得奇货可居,立即将她们的生母提为侧福晋,借此提高身份,如今果然派上了用场,只要入了皇帝的眼,相信足以让太皇太后姑母满意了吧?

    图娅和朵娅互视一眼,从善如流地接过奴婢奉上的酒盏,莲步款款向着康熙又近了几步,对着康熙端庄地敛身一礼,声音娇脆地道:“图娅/朵娅敬皇帝陛下一杯,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整齐划一的动作,同样娇嫩的嗓音,礼节却规规矩矩,毫无错漏,虽是敬酒却丝毫没有烟行媚视之态,更没有企图勾引康熙。

    周围的王公大臣倒是对她们高看一眼,觉得不愧是科尔沁出身的贵女,教养就是不一般,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对姐妹花应该是达尔罕亲王准备献给皇帝的,但是人家好歹是正经的蒙古贵女,自然不会像歌舞伎一般随意放浪了。

    承瑞和赛音察浑交换了一个眼色,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他们在皇太后那里见过不少蒙古贵女,偏偏从没见过这两位,恐怕这段时间定是被皇太后雪藏起来了,就是为了在今天一鸣惊人吧?从刚刚的作为来看,这两个女人除非不愿入宫,否则就肯定是装的,但是能做到如此不着痕迹的地步,绝不是简单的角色,明明从头到尾的作为都是为了吸引皇阿玛的注意力,偏偏一举一动无不落落大方,一派大家气度,分明就是不想被看低了去。

    加上双生姐妹本就惹人注目,两女出生高贵又气质各异,可谓独具特色,若真让皇阿玛上了心,难保不会带回紫禁城,到时候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做靠山,位份哪有可能低了去?而且一来就是两高位,绝对会成为自家额娘的心腹之患,只是自家额娘严令不许他们插手这些女人的事,真真是憋死个人了!

    布尔尼亲王眼看康熙似乎对这双姐妹花有了莫大的兴趣,不由得心中焦急,要是让诺内这个老匹夫捷足先登,那他的计划岂不是要胎死腹中了?虽然两女论容貌还及不上哈日格,但是二对一不见得没有胜算,何况她们身份不差,亲王之女比起哈日格还要高上不少,才艺更是顶尖的,决不能让她们成事!

    布尔尼对着喀尔喀亲王使了个眼色,这才开玩笑似的向对座的达尔罕亲王举杯道:“达尔罕亲王真是好福气!有这样两朵双生花承欢膝下,当真是羡煞旁人,就是不知道哪家儿郎有机会抱得美人归了?本王豁出去这张老脸,为小儿求娶两位格格,不知小儿可有这个福气

    作者有话要说:稍后还有一章!

135倾城一舞() 
达尔罕亲王闻言顿时脸色铁青;对着布尔尼亲王怒目而视,好半天才喷出一口冷气;气哼哼地道:“察哈尔汗;你这是什么意思?本王记得察哈尔世子早已娶妃,这会连孩子都能跑会跳了?难道本王孤陋寡闻;世子妃竟然不好了?”

    他可是科尔沁亲王;在这草原上也是数得上的人物;难不成察哈尔竟敢要自家的闺女去给他儿子做小不成?就算察哈尔的世子妃没了,也不代表自己就乐意把费尽心血培养出来的女儿送去敌对部落当继室啊?科尔沁和察哈尔的新仇旧恨那可是八辈子也说不完的,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布尔尼亲王见达尔罕亲王发了火,说出来的话更是不留情面,竟然当众咒自己的儿媳妇死;心中也是冒出一股子邪火,自家媳妇可是和硕特部大汗爱女,身份贵重,聪慧贤德,很得自己的喜爱,更不用说若是让和硕特部得知自己有意换儿媳妇,简直就是捅了马蜂窝的事情,但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虽然他本意并非为大儿子说亲,但是当着众人的面被这样误会,他也不可能拉下面子轻易服软的。

    土谢图汗见周围王公都对布尔尼亲王有所不满,连忙出来解释打圆场:“想必达尔罕亲王是误会了,察哈尔汗并非为世子求亲,而是为了三王子,察哈尔三王子与世子乃是一母同胞,与两位格格年纪相当,至今尚未娶亲,与两位格格正是良配,若能玉成这门亲事岂不是天大的喜事?”

    这番解释一出倒是让周围大部分人释然了,觉得察哈尔汗倒也没那么糊涂。亲王三子虽然不是世子,但也是嫡出的王子,与科尔沁格格倒也算得上门当户对了,何况人家还没娶亲,一嫁过去就是当家作主的正妻,确实是门好亲事,如此一来倒是达尔罕亲王鲁莽了,一下子众人大多倾向了察哈尔一方,毕竟科尔沁已经是草原上数一数二的强势,谁也不希望科尔沁继续与大清联姻下去,不然他们将来还有什么地位可言?

    达尔罕亲王对土谢图汗的打圆场却丝毫不领情,他冷笑一声:“可是本王怎么听说三王子早已心有所属了?察哈尔汗难道还不了解自己儿子的心事?本王的女儿自小娇养惯了,可不能去受得那等委屈?”谁不知道察哈尔部的年轻人一个个疯狂迷恋东珠格格,就连布尔尼亲王的几个儿子也对这个表妹垂涎欲滴,三王子更是与东珠格格青梅竹马,若非有布尔尼亲王和罗布藏台吉压制,只怕早就叫嚷的无人不知,但是这点伎俩可瞒不过科尔沁密布草原的耳目。

    若非不想彻底与察哈尔部撕破脸,达尔罕亲王都想直接把这事当着众人的面捅出来了,如今只暗示一番,就是希望布尔尼这老小子能够知难而退,若是还想一味攀扯图娅和朵娅,大不了咱们一拍两散,反正他们科尔沁还有两位太后在,错了这次机会还有下次,总有办法送两个女儿进宫的,但是察哈尔的东珠格格只有一个,毁了名声可就再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到时候他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比较吃亏!

    布尔尼亲王脸上青色一闪而逝,好一会才状若无事地笑着道:“哈哈,小孩子家家的哪里懂得什么心有所属?婚姻大事自然是讲究父母之命的,其实若非达尔罕亲王的闺女太过讨人喜欢,本王又岂会厚颜开这个口;既然达尔罕亲王舍不得女儿,那本王自然不会强人所难,本王素来是懒得管这些儿女亲事的,来来来!本王敬达尔罕亲王一杯,就当是为之前的失言赔罪啦!”

    说着豪爽地仰头一口干掉了杯中酒,惹来一阵喝彩,蒙古人就喜欢豪爽不羁的好男人,话说到这份上也没人会再提刚刚那回事,这个话题就算是揭过了,只是布尔尼亲王私底下不着痕迹地狠狠瞪了远处的几个儿子一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竟然让本王这般丢脸,回去就把他们身边所有的女奴统统杖杀,省得整天泡在女人堆里都快成废物了!

    达尔罕亲王见对方已经服软,也不好再咄咄逼人,只能皮笑肉不笑地拱手道:“多谢察哈尔汗抬爱,这两个丫头从小被本王娇惯坏了,一心想要嫁个大英雄,三王子固然身份贵重,但本王也要看女儿的心意不是?”说着还一脸慈爱地看着图娅和朵娅,顺便暗示自家女儿的择婿条件,那副模样让人一看就觉得他肯定是个溺爱女儿的好父亲。

    周围的蒙古王公对达尔罕的爱女之心阵阵赞叹,看向姐妹花的目光更加火热了起来,若是能娶到科尔沁左翼亲王的爱女,这其中的好处简直数也数不清,何况还有可能同时抱得一双美人归,有哪个男人能抵抗得了这种诱惑?有些自认年轻有为的少年郎纷纷摩拳擦掌,打算在明日的大赛上大显身手,好抱得美人归!

    康熙嘴角噙着一抹笑,对下面的暗潮汹涌视而不见,对达尔罕亲王的暗示更是丝毫不给予回应,双生姐妹固然难得,才艺也算不错,但是还没到让人欲罢不能的程度,何况他很清楚这对姐妹花可不是那么容易收下的,这背后要付出的代价可不是一点,科尔沁的姑娘个个胸藏锦绣,任何一个都不可小觑,他花了这么多精力好不容易才将后宫收拾干净,可不想再弄两个女人回去祸害自己。

    如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尚在,想来足以安抚科尔沁,如果非要联姻的话……康熙伸手抚了抚自己光洁的下巴,想来多收几个义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要不要干脆记上一两个在敏儿名下,将来也好为阿鲁玳挡上一挡,他的宝贝闺女可是他膝下唯一的固伦公主,将来指不定有多少狂蜂浪蝶会打宝贝女儿主意,到时候可就真的烦人得很了……

    布尔尼亲王目光在康熙和达尔罕亲王之间来回扫视了几次,默默捏紧了手中的酒樽,发出一声低沉的冷哼,达尔罕这个老狐狸!不就仗着科尔沁和大清世代通婚吗?竟然你铁了心想挡本王的路,那就别怪本王心狠手辣,本王暂时动不了你这个亲王,难道还对付不了两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不成?

    布尔尼亲王阴沉猛鸷的目光缓缓滑过两姐妹的身体,宛若毒蛇吐信一般让人全身发冷,姐妹俩哆嗦了一下,摩挲着手臂四处看了看,却没发现任何异常,只能疑惑地互视一眼。布尔尼亲王此时早已经收回了目光,对着身边的侍从使了个眼色,那人立刻心领神会地退了下去,动作轻巧得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不一会儿,随着一阵沉闷的鼓声响起,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慢慢地鼓声由远及近,鼓点急促,雄浑有力,宛若敲在众人心尖上,回荡在胸臆之间,众人闻声望去,只见一只巨大地战鼓被八名彪型大汉扛在肩上,遒劲有力的肌肉、高大魁梧的身材,好一幅雄壮有力的画面。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接下来就是这些蒙古壮汉要表演战鼓的时候,一个红色的娇小身影不知从何处出现,竟然飞身一跃踏上战鼓,修长婀娜的身子立在巨大的鼓面上,脸上轻掩一条薄纱,美丽的容颜若隐若现,一双勾魂摄魄的水眸微垂,流光闪烁间引人无限遐思,一袭火红的轻纱舞衣包裹着曼妙动人的曲线,在草原的疾风吹拂下,紧紧贴住苗条的娇躯,宛若第二层皮肤般将惹火的身材暴露无疑。

    红衣舞者赤脚踏在鼓面上,雪白的手臂露出一截,手握金色的环铃,一抖一摇间流泻出欢快的脆响,纤细的足踝上挂着小巧的金色铃铛,随着跃动发出清脆的铃声,小巧的足跟轻轻往下一顿,底下的战鼓立刻发出一阵辽阔的震响,然后飞快地踢踢踏踏地一阵踩踏,战鼓随之擂出一段激昂的鼓乐。

    舞步变换不停,鼓声擂点不断,干脆利落的环铃声和清脆欲滴的铃铛声穿插其间,竟给人一种力与柔交错的和谐感,见所未见的奇异舞蹈,闻所未闻的战歌古曲,眼前所有的一切都让人新奇而兴奋,篝火晚宴上的人们都忘记了手中的事物,一个个看得目不转睛,上一刻风靡全场的科尔沁姐妹花早已被人遗忘在角落里,众人眼中只有那个疯狂舞动的妖精!

    在巨大的战鼓上舞动的妖娆美人,被遒劲的巨汉举托着的妩媚娇小,两者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给人予视觉的冲击和享受,红衣妖精勾人的眼波流转,停滞了无数男儿的心跳呼吸,雪白的肢体与火红的舞衣吸引了无数眼球,血一般殷红的裙摆倒映在巨大的篝火中,宛若地狱中静静燃烧的业火红莲,让人堕入地狱而不自知……

    鼓声越发急促,舞蹈的动作越发激烈,红衣女子的额上冒出一层薄薄的香汗,一阵诱人的香气随着夜风缓缓飘散在空气中,靠得近的人闻到这股味道,眼神越发的迷离朦胧,但看着这女子的目光却越发火热难耐,火烧火燎一般饥渴难耐,恨不能当场剥光她的衣裳,将之啃得连渣子都不剩一点。

    红衣美人对加诸于身上的炽热目光视而不见,她只是一心一意地盯着主位上的明黄身影,每一次转圈都不忘以他为中心,每一次回眸都一瞬不瞬地与之对视,直到看见那高高在上的男人眸中开始弥漫起一股狩猎的**,掩在面纱下的嘴角才勾起一抹胜利的笑,成了!

    如水蛇般柔软的腰肢扭动得越发卖力,轻薄的纱衣被汗水浸湿之后越发透明,原本有所保留的动作后来更是完全放开了,舞姿越发露骨豪放,一举手就是诱惑,一抬足尽是魔魅,跳跃腾挪间雪白的大腿若隐若现,看得一干大男人口干舌燥,眼中充血,惹来一干贵妇目瞪口呆的妒火,引得一众贵女面红耳热,几乎想要掩面而逃。

    随着最后一声鼓响,满场寂静,刚刚还激烈舞动的女子已然静静地跪伏在巨大地鼓面上,一动不动地宛若死去,惹来众人好奇、焦急、嫉妒、恶意的视线,偏偏没人敢开口打破这死一般的寂静,场中的空气凝滞的几乎令人喘不上气,直到抬鼓的八名壮汉将战鼓猛地放下,一声巨响打破了所有的寂静,这才将所有人飘远的思绪勾了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对歌舞描写完全无爱啊,这一章憋死紫藤了啊!大家将就着看吧,咱实在没见过倾城一舞,只能靠着想象吧!

136劳而无获() 
八名巨汉将肩上的大鼓放下;围着俯卧在鼓面上的红衣女子跳起了奇异的舞蹈,充满力量感的动作和画着图腾的身体让场面变得庄严肃穆;原本许多被红衣女子激起**的男人也慢慢消退了眼中的赤红;有些见多识广的王公暗暗指点亲近之人关于这些巨汉舞蹈的由来,原来这种舞蹈源自于西藏密宗;是一种向神明献祭的仪式;而负责主要舞蹈的女子必须是纯洁的处女;否则就是对天神的大不敬,会引来神明的怒火毁灭整个部落,顿时那些几乎被□冲昏头脑的男人们纷纷一个激灵,不敢再胡思乱想了,谁知道眼前勾魂摄魄的红衣美人会不会是神通广大的巫女;毕竟能够跳祭祀舞蹈的大多是巫女,那可是神明在人间的代言人,谁敢对她们不敬?

    很快这个言论就暗中传进了大多数人的耳朵,刚刚还满脸鄙夷嘲讽的贵妇们纷纷收敛了神色,换上了一副赞赏恭敬的模样,要知道草原上对于神明的崇拜是极为广泛的,祭祀喇嘛更是收到广泛的推崇和尊重,走到哪里都会被奉为上宾,一般的巫女虽然地位不及他们,但是少数拥有神力的巫女能够沟通神明,就连活佛都要对她们恭敬三分,没有必要的话没有人愿意得罪巫女,因为她们神神叨叨的一句话说不定就能带来无尽的麻烦。

    至于那些一开始装作害羞模样,实则想要看好戏的贵女们却一个个咬牙切齿,本以为不过是个舞姬一流的狐媚子,就算舞跳得再美再好也不过是上不得台面的玩物,大清皇帝再怎么好色也是要顾及颜面的,她们就当做看了一场闹剧罢了,但是这个狐媚子如今披上一层献祭的光环立刻就身价百倍,任谁也不敢再说她刚刚的舞蹈轻浮放荡,毕竟那可是专门跳给神明看的,谁敢说祭祀之舞是艳舞?谁敢说那女人是故意勾引大清皇帝?万一这个女人出身再高一点,那可就是她们的大敌了。

    康熙端坐主位,对下面的暗潮汹涌视若不见,只是饶有兴趣地看着那些巨汉的奇异舞蹈,偶尔扫一眼静静伏在大鼓上的红衣女子,那一动不动的模样仿若死去,与刚刚那热情如火的模样判若两人,底下的福全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康熙的反应,眼中闪过一丝担忧,看向不远处的眼神满是忌惮,他素来对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最是厌烦,尤其他曾被康熙委以理藩院大臣之职,接触过大清周边的蕃外势力,知道喇嘛巫女之流的人手中难保没有一两样宗教的秘法,这种防不慎防的东西若是流入大清后宫,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希望皇上不要太过自信进而引狼入室啊!

    八名巨汉的祭祀舞跳了整整一炷香的时间,口中不时吼叫着不知名的语言,仿若真的在对神明祈祷一般。最后八名巨汉同大鼓上的女子一样虔诚地跪伏于地,静默了片刻之后,齐声大吼:“大清皇帝恩泽披于四海,仁德播于天下,我察哈尔愿效忠于大清皇帝,祈请皇帝陛下护佑我察哈尔之民。”

    巨大的嗓门把这段话分别用蒙语和满语各说了一遍,所有人都听得一清二楚,顿时一阵抽气声响起,在场的蒙古王公震骇地听出了这番话里的含义,分明就是效忠的誓言啊!此言一出就说明察哈尔彻底臣服于大清,从此与大清再不是平等的联盟关系,而是主从的依附关系,察哈尔从此以后将唯大清皇帝之命是从!

    这番话无论从哪个部落口中说出来都不及察哈尔来得震撼,谁不知道察哈尔过去几乎称霸草原,执掌龙庭和金印数代之久,林丹汗一脉的高傲和目中无人更是人尽皆知,而大清之祖努尔哈赤不过是个白手起家的奴隶罢了,在皇太极建立大清国之前,几乎没人看得起爱新觉罗一族,即使如今大清入关得了天下,这些大部落也并非真正心服口服,不过是形势比人强,互惠互利罢了,蒙古即使过去频繁与大清联姻,但是心态上一直是高高在上的!

    这些蒙古部落总觉得是他们帮助了满洲入关得天下,就算大清如今的实力早已超越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部落,他们也不认为大清敢冒着决裂的风险得罪他们,尤其是科尔沁更是有恃无恐,毕竟大清从顺治皇帝起可都是留着科尔沁血脉的,难道还会跟他们翻脸不成?是以这些大部落时常摆出高姿态,等着大清向他们低头,每年他们象征性地向朝廷进贡价值不菲的毛皮药材,却从中原运回草原大量的茶叶、粮食等紧缺的生活物资,而且朝廷回馈的礼物价值总是远远高于他们送出去的东西,久而久之,对朝廷进贡在他们看来非但不是一种臣服,反而是朝廷在给他们送礼一般。

    如今骤然听到最为桀骜不驯的察哈尔居然愿意臣服于大清,这简直比发白日梦还要不可思议,察哈尔作为草原上最古老的部落之一,威望之高不言而喻,即使如今势力大不如前也依然保有极大的影响力,如今这一番宣誓效忠引起的震撼是巨大地,只因察哈尔放弃了一个部落的独立地位,卑躬屈膝地臣服于大清的,它生生打破了蒙古人心中的优越感,此例一开,那些原本依附于他们的小部落肯定会纷纷效仿,说不定一些中型部落也会动心,一旦没有了羽翼的依附,这些大部落必然势力锐减,到时候他们拿什么跟大清楚朝廷讨价还价?

    不说在场的蒙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