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康熙荣妃-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康熙出面阻止,王福顺赶紧顺坡下驴,乖乖地退到一边,眼皮一抬就瞥见梁九功幸灾乐祸的眼神,顿时心中冒火,可是当着康熙的面他什么也不能做,只能硬生生咽下这口气。

    康熙先是安抚了宜敏,然后就直接让人送宜敏回钟粹宫,然后带着梁九功和王福顺去慈宁宫。他心中很清楚若是宜敏也去的话,太皇太后肯定会把怒气发泄到宜敏头上,到时候他帮哪边都不是。何况如今太皇太后还在病中,宜敏身子骨也没全好,万一冲撞起来,气坏了哪个都不好。康熙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不让两人直接对上,若只有他一人的话,至少太皇太后不会太过苛责。

    宜敏不知道那天康熙与孝庄说了些什么,她放在慈宁宫的探子什么也没听到,只知道祖孙两单独谈了好几个时辰,之后康熙面无表情的离开,而孝庄又称病了好些天,而上元节帝妃出宫的事再也没人敢提起,似乎事情从未发生过一样,但是宜敏很是敏锐地察觉到,孝庄已经在心里种下一根深深的刺,对宜敏已经不仅仅是忌惮了,而是真正让孝庄打从心眼里敌视着。

    这一点从孝庄态度的明显转变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过去孝庄虽然时不时挑宜敏的刺,但那是有理由、有节制的,不像现在完全是鸡蛋里挑骨头,可谓是百般不顺眼,就连帮着讲和的孝惠和苏茉儿都被孝庄冷眼相待,其他被殃及池鱼的就更不用说了,若不是宜敏背后家族的实力强大,膝下又有两个阿哥在,恐怕孝庄早就不止于口头上的找茬。

    宜敏和孝庄之间气氛的紧张也让宫中风声鹤唳,嫔御们一个个夹起尾巴做人,生怕扫到飓风尾,至于少数几个出身好知道内情的嫔御也不敢胡乱说话,宜敏这个贵妃可不是吃素的,平日里虽然看着和善,但是狠起来也能叫人吃不了兜着走,何况康熙对宜敏的偏爱那是有目共睹的,连孝庄都只敢在口头上找麻烦,她们又哪里敢去触宜敏的霉头?

    当然这里面也有不识趣的,那就是佟嫔,这位仗着是皇帝表妹,又是唯一的嫔位,时不时地就要刺宜敏两句,不遗余力地讨好孝庄,这段时日孝庄对她的态度看着倒是有所缓和,对她偶尔以下犯上,针对贵妃的行为完全视而不见,甚至还会时不时赏她点什么,让佟嫔越发的大胆起来。

    至于孝庄心底究竟怎么想就没人知道了,也许她只是利用佟嫔,把她当枪使;也许孝庄觉得宜敏的威胁更大,而佟嫔明显不怎么受宠,所以暂时把对佟嫔的不满放在一边。可以说现阶段宜敏已经成为孝庄头号打压的对象,这时候什么挡箭牌都没用了,孝庄就认准了宜敏一个,甚至让敬事房停了佟嫔的避子汤,让佟嫔喜不胜喜。

    宜敏对此也是无奈,当初打算回娘家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孝庄的反应会如此激烈罢了,这几日每当去慈宁宫请安都要受一肚子的气,这倒也罢了,反正当做耳旁风吹过就算了,但今天孝庄第一次当着所有嫔御的面给了宜敏没脸,那难听到诛心的话语让宜敏心中怒气翻滚,所幸孝惠在一旁帮腔解围打圆场,才总算没有让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是在众多嫔御面前丢脸足以让宜敏心中的不悦达到最高点,她都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有受过如此屈辱了?从前世登上妃位之后,就没人敢当面给她难看过,如今孝庄倒是撂下脸皮,完全不管不顾了,真不知道那天晚上康熙跟孝庄说了些什么,竟然给了她这么大的刺激,一点太皇太后的风度都没有!

    宜敏深深吸了口气,然后缓缓吐了出来,反复再三才总算是将心情平复下来,哼,这口气她暂时忍下了,不用多久她就会千百倍地讨回来,到时候她要孝庄比此时难过千万倍!

    就在宜敏逛着御花园平伏心绪的时候,远处走来一行人,看方向就是冲着宜敏来的,定睛看去原来是一袭香色嫔妃服饰的佟氏,带着孝庄赏的头面,打扮得花枝招展,领着一群宫人摇曳生姿地走来,宜敏过人的目力自然看得到她脸上得意的笑容,不由得皱起眉头,想到刚刚慈宁宫会发生那种事也有她的一份功劳,若不是她故意挑起孝庄对宜敏的怒气,孝庄也不至于突然发飙。

    孝庄是太皇太后她暂时动不了,但是一个佟氏不过是个嫔,她根本不需要对她客气,最近这个女人似乎被捧得有些忘乎所以了,若不给她点教训,恐怕都快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了!

    只见佟嫔不紧不慢地走到宜敏跟前,故意做出一副吃惊的模样道:“哎呀,这不是贵妃姐姐吗?请恕臣妾眼拙没有看见呀,~臣妾~给贵妃姐姐请安。!”娇娇柔柔地随便向着宜敏微一蹲身,然后不等宜敏叫起就打算自动起身了。

    不等她立直身子,宜敏就冷冷地道:“本宫让你起身了吗?这是什么规矩?看来这宫规佟嫔还没学到家啊?”这佟氏当真是不知抬举,翅膀还没硬呢就敢在她面前嚣张,她恐怕还不知道自己能在宫里过得如此滋润是宜敏有意放纵的吧?不过那时候是因为她和孝庄只见需要一块缓冲的挡箭牌,而如今宜敏已经算是跟孝庄撕破了脸皮,那么这个挡箭牌也就没用了,宜敏不需要再纵容她了,是时候让她知道这宫里是谁说的算了!

    佟嫔闻言身子一僵,起身的动作一顿,愣在原地有些难堪地保持着半蹲的姿势。佟嫔飞快地抬头看了宜敏一眼,却发现宜敏的视线一直停留在远处的梅花上,根本就没看自己一眼,顿时心中一梗,竟然如此藐视她的存在!可是佟嫔却不敢起身,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宜敏这个贵妃比她整整高了两级,又有执掌六宫的大权,管教后宫嫔妃是她的权力,佟嫔也只能咬牙忍了,毕竟这次明显是她自己失礼,即使宜敏找她麻烦也没人敢说宜敏不对。

    佟嫔艰难地维持着行礼的姿态,很快就觉得腿脚发酸,全身僵硬起来,慢慢地双腿开始发抖,额头上渗出点点汗珠,四周静得落针可闻。佟嫔带来的奴才们眼看着自家主子受辱,却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丝毫不敢上前多嘴,毕竟这宫里谁不知道贵妃素来不容奴才以下犯上,谁要是敢触犯就等着去慎刑司走一遭吧!就连太皇太后身边的王总管前几日都被贵妃找了个由头打了板子,何况他们这些小人物?

    佟嫔不一会就已经摇摇欲坠,一副快要昏阙的模样,宜敏这时才漫不经心地将眼神转回来,轻蔑的目光落在佟嫔身上,面无表情地开口道:“罢了,起来吧!”不等佟嫔松口气,就接着道,“不过佟嫔这行礼的姿态还是好好练练吧,如此不堪入目还是别拿出来现了,让外人瞧见了岂不是丢了皇上的脸?本宫虽然不想操这份心,但是整肃后宫是本宫的责任,记得当初本宫就提醒过,要佟嫔你要好生学习规矩礼仪,看来佟嫔完全把本宫的话当成耳旁风了吧?”

    佟嫔站了半天,早已是头晕眼花,好不容易才在身后奴才的搀扶下站稳了,迎面而来的就是这么倒打一耙的质问,顿时一口气哽在胸口差点没背过去,眼中冒火地看向宜敏,只是一接触到那冰冷锐利的目光,顿时一个激灵,连忙垂下头去不敢对视,口中说着臣妾不敢,心中却是极为不忿的。

    宜敏冷眼看着佟氏眼中明显的怨恨,嘴角微勾露出一个嘲讽的笑意,红唇轻启道:“既然佟嫔自己没法学好规矩,那么本宫就帮帮你,勉为其难地为你向太后讨要一个规矩好的嬷嬷,重新教导你一番,免得出去丢、人、现、眼!”宜敏冷冷地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那股子杀气让周围的奴才都是噤若寒蝉,恨不能把头埋到衣服里,当做什么都没听到。

    宜敏平日里并不会这般刻薄,只是佟嫔最近得志便猖狂,加上在宜敏心情大为不爽的时候撞上了,这不是给自找难看吗?何况今日佟嫔在慈宁宫里公然挑拨孝庄和宜敏的关系,若宜敏不给她点颜色看看,将来还怎么震慑宫里的其他女人?就算佟氏今天不找上门,宜敏也会想办法让她好看,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宜敏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王福顺仗着是慈宁宫的太监总管就敢对她不敬,宜敏很快就让他知道宫里有些人是他不能得罪的,如今看来效果很好,现在宫里绝对找不出一个敢跟宜敏唱反调的奴才,现在轮到佟嫔了,她就是宜敏杀鸡给猴看的那只鸡,那群嫔御们若不好好震慑一番,谁知道会不会又出现另一个佟嫔,宜敏可没空整天盯着那群女人。

    佟嫔脸上阵青阵白,恨不能找一个地缝钻进去,她如今都是一宫主位了,还要让嬷嬷教导规矩,说出去能让所有人笑掉大牙,佟嫔现在都能想象那些女人用怎样嘲笑的目光来看她,尤其是郭贵人那几个出身高贵的肯定少不了冷嘲热讽一番,而且还不让她去请安,这跟被禁足有什么两样?

    这时佟嫔已经后悔去招惹宜敏了,但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只能垂死挣扎地强辩道:“刚刚是臣妾失礼了,还请贵妃姐姐恕罪,臣妾以后会注意的,这嬷嬷就免了吧。”她不想成为宫里的笑柄,何况太皇太后虽然对她有所改观,但是皇太后依然对她不假辞色,若是真的让皇太后身边的嬷嬷进了承乾宫,那就想多了尊佛爷一样,谁敢不给慈仁宫的嬷嬷面子?

    宜敏冷笑一声:“听听这话说的,本宫可没这福气当你的姐姐,何况皇上前些日子可是已经说过了,嫔只能自称卑妾,你这还叫懂规矩?别在这里丢皇家的人了,来人,送佟嫔回承乾宫,在学会规矩之前不必来请安了。”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呢,何况康熙对佟氏可是一直记恨着呢,不然也不会非要将嫔和妃之间划出个尊卑高下。只不过当时康熙的这道口谕并没有明发,所以宜敏也就钻了这个空子,目前为止只有佟氏一人知晓这道口谕。

    日子久了,加上佟氏已经极力淡忘这个令她觉得羞辱的口谕,平日里还是偶尔会自称臣妾,如今正好被宜敏拿来做筏子狠狠踩她一脚,而且宜敏还要让这番对话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后宫,她不但要佟氏成为所有人的笑柄,还要让她接收无数女人的怨恨,只因从今往后所有封嫔的女人都会成为被殃及的池鱼。如今后宫的女人谁不想封嫔?可是只要康熙的这道口谕一出,这嫔和妃之间就不只是等级待遇的差别了,还平白无故地要矮人一截,她们不敢去恨康熙,就去怨恨佟嫔吧!

    佟嫔气得脸色发青,她好不容易淡忘了的伤疤又被宜敏挖出来,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恐怕不出一刻钟这消息就要传遍后宫了,她只要一想到以后都要低人一等地自称卑妾就眼前发黑,过去她有时候自称卑妾那是谦虚,可如今她只能自称卑妾,这就是赤·裸·裸的羞辱了,只是这话确实是康熙当初说的,佟嫔根本无从反驳,只能铁青着脸一甩帕子,转身带着一群宫女太监匆匆离去。

    宜敏看着佟氏踩着重重步子离去的背影轻笑一声,顿时觉得心情大好,觉着这风也不冷了,雪也不刺眼了,憋了好几天的闷气一扫而空,优雅地甩了甩帕子,扶着尚嬷嬷的手往回走,一边吩咐道:“去慈仁宫。”

    这宫里最看佟氏不顺眼的不是孝庄,也不是宜敏,而是孝惠这位皇太后,毕竟当初的董鄂氏也是用这种下三流的手段爬上先帝的龙床呢!相信皇太后会很乐意给佟嫔派一个规矩最好的嬷嬷吧?

    作者有话要说:转回宫斗阶段!孝庄和宜敏之间的pk开始了……

80图谋甚大() 
乾清宫

    康熙匆匆结束早朝后;并没有按照往常一样前往后宫给两位太后请安,而是趁着朝臣还未离去;让梁九功前去召集几位内阁大臣;并九门提督、刑部左右侍郎以及顺天府尹等人前往东暖阁议事。听到康熙传召,这些大臣们自然不敢怠慢;很快就齐集于东暖阁外。

    不一会梁九功快步出来宣诸位大臣觐见;众人一跨进东暖阁;就感到一阵暖融融的热气扑面而来,但是这屋子的主人康熙却阴沉着脸盘坐在炕上,手中拿着一份折子;全身散发着冷气。诸位大臣不由心中暗自嘀咕,莫非又出了什么大事;竟让皇上如此大动肝火?可是没听说前线有急报啊?

    康熙冷着脸将手中的折子交给梁九功;递下去让底下的大臣们传阅,这份折子是康熙命刑部对十多年来京城所有的孩童失踪案件的统计,其数量自三年前起突然暴增,三年期间失踪人数竟达到数百名之多,可谓触目惊心,看得诸位大臣眼皮直跳,尤其是今年单单年节期间,居然失踪了近三十名孩童。

    所谓不看不知道,如今这么一统计,所有人都看出不对劲来了,这三年来失踪的孩童竟然抵得上过去各州十年的数量,而顺天府居然至今没有察觉到任何不妥,尤其前些日子听说顺天府尹指派一帮衙役将京城弄得是鸡飞狗跳,抓了一大帮子地痞混混,让京城的治安为之一清,如今看来就是在调查这件案子了?想到这里众位大臣看顺天府尹的眼光顿时不同了,没想到这位素来政绩平平的府尹倒是雷厉风行了一回。

    顺天府尹纪振疆被这些大臣阁老们的目光弄得老脸发红,其实他这回折腾得这么大不过是被迫无奈,谁让皇上在上元节的第二天就派御前侍卫召他入宫,结果他刚刚踏进乾清宫的大门,迎面就被康熙劈头盖脸的一顿数落,扔过来一堆折子和册子,勒令他十日之内务必查清楚如此多孩童失踪的真相。

    当时纪振疆几乎已经被康熙的怒火给弄懵了,这孩童被拐的事情几乎年年皆有上报,从来也不曾见过康熙放在眼里过,如今怎地突然这般重视起来?只是康熙当时勃发的怒气让纪振疆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出了乾清宫,哪里敢多问什么?

    等他抱着那堆被康熙丢过来的折子和册子一看,这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可是类似这等孩童失踪的案件是从三年前起才猛增的,若要调查单单是查阅历年卷宗就是一项大功臣,更不要说在十天之内查明了。何况在毫无头绪,甚至连个犯人都找不到的情况下,让他如何破案?

    这些天纪振疆几乎愁白了头发,日以继夜地撵着底下的一班衙役四处奔走,捉狗撵鸡一般地抓来了京城无数地痞流氓,一顿严刑拷打下去,个个鬼哭狼嚎,偏偏问出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捉不到失踪孩童的半点影子,短短十天转眼即过,除了查到一大堆偷鸡摸狗的陈年旧事之外,康熙吩咐的事情完全没有半点进展,纪振疆无奈之下只能视死如归地等着向康熙请罪了。

    康熙直到折子在所有人手中都传阅了一遍之后,才沉声道:“诸位爱卿都看了这折子,对此有何看法?”当日救回那名孩子之后,康熙只是觉得顺天府的衙役有所古怪,没想到巴图鲁带人去查后才发现,那些衙役前脚把人拐子给带走,后脚居然二话不说就把人给放了,亏得巴图鲁粗中有细,当机立断地将那些人拐子再次秘密抓了起来,否则只怕这条线索就此断了。

    一番严刑拷问之下,那些人拐子自然是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说了,这才发现这伙人可不仅仅是拐卖孩童而已,这京城所有偷鸡摸狗的事都少不了他们一份,而且手底下控制的混混和地痞流氓竟然达到千人之多,可以说几乎将这些下九流统统收了进去。也就是说在朝廷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京城的底下势力几乎被一统了!

    京城九流平日里看着不起眼,但是一旦能将他们拧成一股,光是纵横交错的情报网就可谓上天入地,耳目灵通到令人按难以置信的地步,而且其中一位地位较高的小头目还信誓旦旦地说他们背后有人撑腰,威胁抓他的人赶紧放人,否则就算是一品大员也别想讨得了好去。康熙一听到回报立刻就提起了最大的戒心,京城是什么地方,那是他的老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这等不受掌控的势力决不能放任。

    在场的谁不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狐狸,一看过折子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这样庞大的数量,这样猖狂的行事,明显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毕竟能够如此频繁地犯案居然还让人抓不到一点尾巴?这其中的猫腻让人不得不深思,不是这起子贼人手眼通天,那就是顺天府有问题了,更为可虑者就是两者有了勾结……。

    不提这些大臣心中是什么想法,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京城乃是天子脚下,岂能容得这等猖獗之徒继续横行?到时候不但朝廷的颜面无存,而且还会影响朝局的稳定,毕竟三藩之乱正如火如荼,大战将起,此等迫在眉睫的时刻若是京城人心动荡的话,其后果之严重绝对无法估量。

    莫洛作为刑部尚书,自然早就得到了康熙的指示,甚至那份折子就是出自他的手笔,第一个开口道:“启禀皇上,奴才以为孩童失踪不外乎两种原因,走失或是被拐掠,但这么多孩童同时失踪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想来被拐掠的可能性尤大,此等恶行绝对不容姑息,当依照我朝律例当严加惩处!”莫洛是个刚正不阿的人,所以才会被康熙任命为刑部尚书,这番话说起来斩钉截铁,气势决绝,很明显地表明了他的态度。

    刑部左侍郎艾文徽也站出来拱手道:“启禀皇上,奴才附议。而且奴才今日在整理历年案卷的时候,将此类案件全都重新翻看了一遍,发现了其中几个疑点。”

    “哦?爱卿说来听听!”康熙感兴趣地一挑眉,坐直身子提起了精神,艾文徽素来是个严谨方正的,就这么点上时间居然还把所有的案卷都翻看了一遍,不得不说是个认真精细的人,倒是不枉自己对他的提拔。

    艾文徽眼神严肃地看了看那份放在案上的折子,才沉声道:“臣发现这些孩童失踪恐怕并非是拐卖,其中可能另有隐情。一来这若要在短短时间内拐掠如此多的孩童,那么贼人的人数绝对不会少,而如此多的贼人偏偏被捕的一个都没有,这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

    这话听得在场所有人连连点头,这意思所有人都听明白了,一般而言人多容易坏事就是这个道理,何况要诱拐孩童难保不会被人看见,要做到一个都不落网着实是令人难以置信,这里面只有两种可能,要么顺天府太过无能,要么就是贼人背后有着极为严密的组织和灵通的耳目,而这两者对朝廷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